[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工業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李永忠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80656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8065633
    商品編碼:110778115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0-05-01
    代碼:55

    作者:李永忠

        
        
    "
    作  者:李永忠 著
    /
    定  價:55
    /
    出 版 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01日
    /
    頁  數:49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18065633
    /
    目錄
    ●  第1章 緒論
    1.1 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展望
    1.2 信息、信息量與信道容量公式
    1.2.1 消息、信號與信息
    1.2.2 信息量
    1.2.3 F均信息量
    1.2.4 香農信道容量公式
    1.3 通信繫統模型
    1.3.1 通信繫統一般模型
    1.3.2 通信繫統分類
    1.3.3 模擬通信繫統和數字通信繫統
    1.4 通信繫統主要性能指標
    1.4.1 有效性
    1.4.2 靠性
    1.5 通信仿真工具介紹
    1.5.1 Maflab簡介
    1.5.2 SimuLink模塊介紹
    1.5.3 System View簡介
    1.5.4 System View仿真步驟
    1.5.5 System View仿真實例習題

    第2章 確定信號分析
    2.1 信號的正交分解及頻譜分析
    2.1.1 信號的正交分解
    2.1.2 信號的頻譜分析
    2.2 能量信號和功率信號
    2.2.1 能量信號及能量譜密度函數
    2.2.2 功率信號及功率譜密度函數
    2.3 相關函數和功率譜密度函數
    2.3.1 能量信號的相關函數
    2.3.2 能量信號的相關定理
    2.3.3 功率信號的相關函數
    2.4 傅裡葉變換的不足與信號的時一頻分析法
    2.4.1 Chirp信號的時一頻表示
    2.4.2 傅裡葉變換的內積形式
    2.5 信號的多分辨率分析
    2.6 窄帶繫統及窄帶信號分析
    2.6.1 傅裡葉反變換法
    2.6.2 解析法——等效低通網絡函數法
    2.7 復數信號與時域希爾伯特(Hilbert)變換
    2.7.1 復數信號的定義
    2.7.2 復數信號的實部與虛部及希爾伯特變換
    2.7.3 實時間信號的復指數表示和解析信號表示
    2.7.4 窄帶實時間信號自相關函數的復數化求解
    2.8 計算機仿真的一般方法
    2.8.1 信號及繫統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8.2 模擬(連續)信號用(離散)數字信號處理
    2.8.3 譜分析方法應用
    習題

    第3章 隨機信號與噪聲
    3.1 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
    3.2 隨機過程的統計描述
    3.2.1 隨機過程的分布函數和概率密度函數
    3.2.2 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征
    3.3 平穩隨機過程
    3.3.1 平穩隨機過程的定義及其含義
    3.3.2 平穩隨機過程的一維及二維概率密度函數
    3.3.3 平穩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征
    3.3.4 平穩隨機過程自相關函數的性質
    3.3.5 平穩隨機過程的各態歷經性(遍歷性)
    3.4 平穩隨機過程的自相關函數與功率譜密度的關繫
    3.5 兩個隨機過程之間的統計聯繫
    3.5.1 聯合分布函數和聯合概率密度函數
    3.5.2 互相關函數
    3.5.3 互譜密度函數
    3.6 正態隨機過程
    3.6.1 正態隨機過程的定義
    3.6.2 正態隨機過程的性質
    3.7 平穩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繫統
    3.8 白噪聲、散彈噪聲和熱噪聲
    3.9 白色隨機過程通過窄帶線性繫統——窄帶噪聲
    3.9.1 窄帶噪聲的波形特征
    3.9.2 nc(t)和nn(t)以及R(t)和P(t)的統計特性
    3.10 正弦波加窄帶高斯噪聲的統計特性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4章 信號設計與信號處理技術
    4.1 信號設計與處理技術概述
    4.2 信號處理技術
    4.2.1 繫統和信號帶寬
    4.2.2 非線性處理
    4.3 信號設計
    4.3.1 信號設計的基本原則
    4.3.2 匹配濾波器
    4.3.3 輸人為非白噪聲時匹配濾波器的傳輸特性
    4.4 的相關函數
    4.4.1
    4.4.2 序列的相關函數
    4.5 鳥聲信號
    4.5.1 鳥聲信號的時域表示
    4.5.2 鳥聲信號的頻譜
    4.5.3 鳥聲信號自相關函數
    4.6 m序列信號
    4.6.1 m序列的產生
    4.6.2 特征多項式與序列多項式
    4.6.3 m序列的產生條件
    4.6.4 m序列信號的性質
    4.6.5 非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
    4.6.6 m序列的應用
    4.7 巴克(Barker。)序列
    4.7.1 巴克序列及其自相關函數
    4.7.2 巴克序列的演變
    4.7.3 巴克序列的檢測
    4.8 超正交單純碼及哈達嗎(Hadarmard)矩陣
    4.8.1 超正交單純碼
    4.8.2 哈達嗎矩陣[h]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5章 信道與線性調制
    5.1 信道
    5.1.1 信道的基本概念
    5.1.2 信道容量
    5.1.3 信道特性
    5.1.4 編碼與調制
    5.2 線性調制
    5.2.1 標準振幅調制(AM)
    5.2.2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制(DSB)
    5.2.3 單邊帶調制(SSB)
    5.2.4 殘留邊帶調制(VSB)
    5.3 幅度調制繫統的一般模型
    5.3.1 幅度調制信號產生的一般模型
    5.3.2 SSB調制模型
    5.3.3 VSB調制模型
    5.4 幅度調制信號解調的一般模型
    5.4.1 同步解調
    5.4.2 包絡解調
    5.5 幅度調制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5.5.1 通信繫統抗噪聲性能的分析模型
    5.5.2 幅度調制繫統同步解調時的抗噪性能
    5.5.3 幅度調制繫統包絡解調時的抗噪性能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6章 模擬角度調制繫統(非線性調制)
    6.1 角度調制的基本概念
    6.1.1 相位調制(PM)
    6.1.2 頻率調制(FM)
    6.2 調頻信號頻譜分析與卡森(Carson)帶寬
    6.2.1 窄帶調頻(NBFM)
    6.2.2 簡諧信號(單音)調制時的寬帶調頻
    6.2.3 卡森帶寬
    6.3 調頻信號的產生與解調
    6.3.1 調頻信號的產生
    6.3.2 調頻信號的解調
    6.4 調頻繫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
    6.4.1 窄帶調頻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6.4.2 寬帶調頻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6.5 預加重和去加重技術對噪聲特性的改善
    6.6 頻分復用(FDM)
    6.7 模擬調制繫統的應用實例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7章 信源編碼
    7.1 抽樣定理
    7.1.1 低通信號的抽樣定理
    7.1.2 自然抽樣
    7.1.3 平頂抽樣
    7.1.4 帶通信號的抽樣定理
    7.2 離散無記憶信源(DMS)編碼
    7.2.1 等長編碼
    7.2.2 不等長編碼
    7.3 脈衝模擬調制
    7.4 脈衝編碼調制
    7.4.1 脈衝編碼調制基本原理
    7.4.2 均勻量化與量化噪聲
    7.4.3 壓擴原理及非均勻量化
    7.4.4 PCM編碼
    7.4.5 PCM譯碼
    7.5 PCM信號的時分復用
    7.5.1 時分復用(TDM)原理
    7.5.2 PCM基群幀結構及高次群
    7.5.3 PCM信號的帶寬
    7.5.4 時分復用(TDM)與頻分復用(FDM)的比較
    7.6 PCM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7.6.1 量化噪聲的影響
    7.6.2 誤碼對輸出信號的影響
    7.7 自適應差分脈衝編碼調制(ADPCM)
    7.8 增量編碼調制(DM或AM)
    7.8.1 AM的基本原理
    7.8.2 量化噪聲及過載量化噪聲
    7.8.3 增量編碼調制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7.8.4 增量總和(△一∑)調制和自適應數字壓擴增量調制
    7.9 PCM繫統與AM繫統的比較
    7.10 語音和圖像信號的壓縮編碼
    7.10.1 語音壓縮編碼
    7.10.2 圖像壓縮編碼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8章 數字基帶傳輸繫統
    8.1 數字基帶信號
    8.1.1 數字基帶信號的要求
    8.1.2 數字基帶信號的波形
    8.1.3 常用的基帶傳輸碼型
    8.2 數字基帶信號的功率譜
    8.3 無碼間串擾傳輸繫統與奈奎斯特(Nyquist)準則
    8.3.1 基帶繫統傳輸特性及碼間串擾
    8.3.2 無碼間串擾繫統特性
    8.3.3 奈奎斯特第一準則(抽樣值的無失真條件)
    8.3.4 奈奎斯特第二準則(轉換點無失真條件)
    8.3.5 柰奎斯特第三準則(脈衝波形面積保持不變條件)
    8.3.6 無碼間串擾的滾降繫統特性
    8.4 部分響應繫統
    8.4.1 餘弦譜傳輸特性
    8.4.2 正弦譜特性
    8.4.3 部分響應繫統波形
    8.4.4 常用部分響應繫統舉例
    8.5 基帶繫統的很好化
    8.5.1 理想信道下的很好基帶繫統
    8.5.2 非理想信道下的很好接收
    8.6 基帶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8.6.1 理想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8.6.2 很好基帶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8.7 均衡器原理
    8.7.1 頻域均衡
    8.7.2 時域均衡
    8.8 數據序列的擾亂與解擾
    8.9 眼圖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9章 數字載波傳輸繫統
    9.1 數字載波傳輸繫統概述
    9.2 二進制數字已調信號及其功率譜
    9.2.1 2ASK信號
    9.2.2 2FSK信號
    9.2.3 2PSK及2DPSK信號
    9.3 二進制數字調制繫統的抗噪聲性能分析
    9.3.1 2ASK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9.3.2 2FSK繫統的抗噪聲性能
    9.3.3 2PSK及2DPSK繫統抗噪聲性能
    9.4 各種數字調制繫統的性能比較
    9.5 多進制數字調制繫統
    9.5.1 多進制幅度鍵控(MASK)
    9.5.2 多進制移頻鍵控(MFSK)
    9.5.3 多進制移相鍵控(MPSK)
    9.6 改進型數字調制繫統
    9.6.1 正交調幅QAM(又稱幅相鍵控APK)
    9.6.2 連續相位頻移鍵控(CPFSK)及.MSK、TF調制
    9.6.3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CMSK)方式
    9.7 數字信號的很好接收
    9.7.1 數字信號接收的統計描述
    9.7.2 確知信號的很好接收機
    9.7.3 二進制很好接收機性能分析
    9.8 數字調制繫統性能比較
    9.9 數字頻帶傳輸繫統舉例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10章 差錯控制編碼
    10.1 差錯控制編碼原理
    10.1.1 引起誤碼的原因及降低誤碼的常用方法
    10.1.2 差錯控制編碼的基本方法及差錯控制方式
    10.1.3 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10.1.4 碼間距離d及檢錯糾錯能力
    10.2 常用簡單差錯控制編碼
    10.2.1 奇偶監督碼
    10.2.2 二維奇偶監督碼
    10.2.3 恆比碼
    10.3 線性分組碼
    10.3.1 線性分組碼的概念
    10.3.2 線性分組碼的監督矩陣
    10.3.3 線性分組碼的生成矩陣
    10.3.4 線性分組碼的伴隨式和檢錯糾錯能力
    10.3.5 漢明碼
    10.4 循環碼
    10.4.1 循環碼的循環特性及碼多項式
    10.4.2 循環碼的生成多項式及生成矩陣
    10.4.3 循環碼的編碼與解碼
    10.4.4 BCH碼
    10.5 卷積碼
    10.5.1 卷積碼概述
    10.5.2 網格編碼調制(TCM)
    10.5.3 Turbo碼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11章 同步原理
    11.1 同步的基本概念
    11.2 鎖相環(PLL)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1 模擬鎖相環
    11.2.2 數字鎖相環
    11.3 載波同步
    11.3.1 插入導頻法
    11.3.2 直接提取載波法
    11.3.3 載波同步的性能及相位誤差對解調信號的影響
    11.同步
    11.4.1 插入導頻法
    11.4.2 直接提取位同步法
    11.4.3 位同步相位誤差對性能的影響
    11.5 群同步
    11.5.1 起止式同步法
    11.5.2 連貫插入特殊碼字同步法
    11.5.3 間隔式插入同步碼法
    11.5.4 群同步繫統的性能
    11.5.5 自群同步簡介
    11.6 數字通信網的網同步
    11.6.1 主從同步方式
    11.6.2 相互同步方式
    11.6.3 獨立時鐘同步方式
    本章仿真實驗舉例
    習題

    第12章 通信網
    12.1 通信網概述
    ……
    第13章 現代艦船通信技術
    第14章 通信原理Matlab仿真實驗
    參考文獻
    ……
    內容簡介
    通信原理課程,是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等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之一。由於通信原理課程的理論性強,課堂學習又是純理論的知識,而且實驗項目有限,且全部利用硬件實驗箱實現,導致學生隻能了解部分原理,對完整的通信繫統的設計和認識比較模糊。本教材以現代通信繫統為背景,突出通信繫統的實踐環節,每章內容的後面都增加了通信繫統原理的Matlab仿真實驗和SystemView仿真實驗,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仿真實驗可以直觀而深入地理解通信繫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繫統性能的分析方法。在硬件實驗環境下無法實現的實驗內容可以在軟件仿真實驗中完成。
    本書可作為工科通信工程、電子信息、信息工程、通信與電子類專業學生的"通信原理"課程教材和輔助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和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精彩內容
        隨著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通信網與計算機網絡的相互融合,信息科學技術已成為21世紀國際社會和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強大推動力。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隻有通過廣泛地傳播與交流纔能產生利用價值,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在於傳輸含有信息的消息。“通信”也就是“信息傳輸”或“消息傳輸”。目前的通信越來越依賴於利用“電”來傳遞消息的電通信方式。由於電通信迅速、準確、可靠且不受時間、地點、距離的,因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如今,在自然科學領域涉及“通信”這一術語時,一般是指“電通信”。
        物質、能量和信息是構成社會的三大基本要素。當前,人類社會已步人了“信息社會”,一場信息化革命的風暴正席卷全球。這是人類社會繼農業革命、工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永忠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永忠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