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柴油機管理繫統(原書第5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工業
    【市場價】
    1888-2736
    【優惠價】
    1180-1710
    【作者】 康拉德·賴夫(KonradReif)著範明強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2468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524687
    商品編碼:1033231523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6-03-01
    代碼:248

    作者:康拉德·賴夫(KonradReif)著範明強

        
        
    "
    作  者:(德)康拉德·賴夫(Konrad Reif) 著;範明強 等 譯 著
    /
    定  價:248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1日
    /
    頁  數:606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111524687
    /
    主編推薦
    本書由BOSCH經典的汽車圖書Diselmotor-Management第5版翻譯而來,譯者浸淫內燃機行業50年,內容把握極為精當
    目錄
    ●前言
    譯者的話
    第1章柴油機的發展歷史1
    1.1魯道夫·狄塞爾2
    1.1.1新發動機的想法2
    1.1.2柴油機專利2
    1.1.3發動機的實現2
    1.2第一臺柴油機的混合氣形成3
    1.2.1壓縮空氣噴射3
    1.2.2預燃室柴油機4
    1.2.3直接噴射5
    1.3第一臺汽車柴油機的應用5
    1.3.1載貨車柴油機5
    1.3.2轎車柴油機7
    1.3.3其它使用範圍8
    1.4博世柴油噴射8
    1.4.1博世進入柴油機技術領域8
    1.4.2對噴油泵的要求9
    1.4.3噴油泵的開發9
    1.4.4達到批量生產水平的博世柴油機噴油泵10
    1.4.5噴油器和噴油器體11
    1.4.6噴油泵調速器12
    1.4.7博世柴油噴射技術的推廣12
    第2章柴油機應用領域13
    2.1性能標準13
    2.2應用領域14
    2.2.1固定式發動機14
    2.2.2轎車和輕型貨車14
    2.2.3重型載貨車15
    2.2.4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16
    2.2.5鐵路機車16
    2.2.6船舶16
    2.2.7多種燃料發動機17
    2.3發動機特性數據17
    第3章柴油機基本原理19
    3.1工作原理19
    3.1.1四衝程工作過程19
    3.1.2配氣相位21
    3.1.3壓縮比22
    3.2轉矩和功率22
    3.2.1轉矩22
    3.2.2功率24
    3.3發動機效率24
    3.3.1混合循環24
    3.3.2實際循環的p—V圖26
    3.3.3效率26
    3.4運行狀態27
    3.4.1起動27
    3.4.2空載運轉29
    3.4.3怠速運轉30
    3.4.4全負荷運行30
    3.4.5部分負荷運行30
    3.4.6倒拖運行31
    3.4.7穩態運行31
    3.4.8非穩態運行31
    3.4.9運行狀態之間的過渡31
    3.5運行條件32
    3.5.1冒煙極限32
    3.5.2燃燒壓力極限32
    3.5.3廢氣溫度極限32
    3.5.4轉速極限33
    3.5.5海撥極限和增壓壓力極限33
    3.6燃油噴射繫統34
    3.7燃燒室35
    3.7.1統一式燃燒室(直接噴射式燃燒室)35
    3.7.2分隔式燃燒室(非直接噴射式燃燒室)36
    3.7.3M燃燒過程38
    3.8實際使用中的燃油耗38
    3.8.1對降低燃油耗有利的因素38
    3.8.2對降低燃油耗不利的因素39
    第4章燃油40
    4.1柴油40
    4.1.1品質和特性參數40
    4.1.2添加劑45
    4.2代用燃料46
    4.2.1生物柴油46
    4.2.2菜籽油48
    4.2.3生物烷烴49
    4.2.4合成燃料49
    第5章進氣控制繫統51
    5.1概述51
    5.2增壓52
    5.2.1充氣繫數53
    5.2.2增壓空氣冷卻53
    5.2.3廢氣渦輪增壓53
    5.2.4多級增壓59
    5.2.5機械增壓60
    5.2.6動力學增壓62
    5.3渦流閥63
    5.4發動機進氣空氣濾清器64
    5.4.1空氣濾清器的介質和結構64
    5.4.2進氣消聲器65
    5.4.3轎車空氣濾清器65
    5.4.4載貨車空氣濾清器67
    第6章柴油噴射基本原理68
    6.1混合氣分布69
    6.1.1過量空氣繫數λ69
    6.1.2柴油機的λ值69
    6.2噴射參數70
    6.2.1噴油始點和供油始點70
    6.2.2噴油量73
    6.2.3噴油持續期73
    6.2.4噴油規律75
    6.2.5噴油壓力78
    6.3噴油器和噴油器體的技術要求80
    6.3.1二次噴射80
    6.3.2殘餘容積80
    6.3.3噴射方向81
    第7章柴油噴射繫統概論82
    7.1結構形式82
    7.1.1直列式噴油泵82
    7.1.2分配式噴油泵83
    7.1.3單缸泵85
    7.1.4泵噴嘴繫統85
    7.1.5單體泵繫統86
    7.1.6共軌繫統86
    7.2柴油噴射的發展歷史87
    第8章低壓供油部分89
    8.1概述91
    8.2輸油泵92
    8.2.1電動燃油泵93
    8.2.2齒輪輸油泵95
    8.2.3內齒輪泵96
    8.2.4隔離滑片式輸油泵96
    8.2.5串聯泵97
    8.3燃油濾清器98
    8.3.1柴油的濾清98
    8.3.2任務和要求99
    8.3.3結構形式100
    8.3.4濾清介質101
    8.3.5輔助功能101
    8.3.6濾清效應102
    8.4泵噴嘴繫統中的回油和燃油分配103
    8.4.1低壓限壓閥103
    8.4.2冷卻器103
    8.4.3燃油冷卻器103
    8.4.4回油104
    8.4.5燃油分配管105
    8.4.6單獨供油105
    8.5燃油箱,燃油管和油箱105
    8.5.1燃油箱105
    8.5.2燃油管106
    8.5.3油箱106
    8.6直列式噴油泵的輔助閥106
    8.6.1溢流閥107
    8.6.2停車電磁閥107
    8.6.3電液式停車裝置108
    8.720世紀20和30年代的飛機柴油機109
    第9章直列式噴油泵繫統概論111
    9.1應用領域111
    9.2結構形式112
    9.2.1標準型直列式噴油泵112
    9.2.2行程滑閥直列式噴油泵114
    9.3繫統配置114
    9.4調節115
    9.4.1機械調速器116
    9.4.2供油提前器116
    9.4.3電子調速器116
    第10章直列式噴油泵的輸油泵117
    10.1應用117
    10.2結構和工作原理118
    10.2.1單作用式輸油泵118
    10.2.2雙作用式輸油泵120
    10.3手動泵120
    10.4粗濾器121
    10.5自流式燃油箱運行121
    第11章PE標準直列式噴油泵122
    11.1發展歷史及其創造的紀錄122
    11.2繫統配置124
    11.3安裝和驅動125
    11.4結構和工作原理125
    11.4.件的結構125
    11.4.件的工作原理(升程階段順序)127
    11.4.3供油量調節129
    11.4.4具有洩漏回油功能件130
    11.4.5泵油柱塞的結構方案131
    11.4.6凸輪形狀132
    11.4.7出油閥132
    11.5結構形式134
    11.5.1M型噴油泵135
    11.5.2A型噴油泵137
    11.5.3MW型噴油泵138
    11.5.4P型噴油泵139
    11.5.5P10型噴油泵139
    11.5.6P9型噴油泵142
    11.5.7ZW型噴油泵142
    11.5.8CW型噴油泵143
    11.5.9用於特殊用途的直列式噴油泵144
    11.6用於其它燃料的PE直列式噴油泵145
    11.7直列式噴油泵的運行146
    第12章直列式噴油泵調速器148
    12.1調速器的發展歷史148
    12.2控制和調節150
    12.3調速器的作用150
    12.4相關術語的定義151
    12.5調速率152
    12.6調速器的任務154
    12.6.1優選空轉轉速調節154
    12.6.2中間轉速調節155
    12.6.3怠速轉速調節155
    12.6.4校正功能155
    12.7調速器形式157
    12.7.1機械調速器158
    12.7.2供油提前器158
    12.7.3電子調速器158
    12.8調速器概論162
    12.8.1調速器的命名162
    12.8.2優選轉速調速器163
    12.8.3兩極調速器163
    12.8.4全程調速器165
    12.8.5組合式調速器165
    12.8.6機組調速器166
    12.9供油提前器169
    12.9.1任務169
    12.9.2結構170
    12.9.3工作原理170
    12.9.4結構尺寸172
    12.10電子調速器172
    12.10.1結構和工作原理172
    12.10.2升程滑閥調節機構173
    第13章升程滑閥-直列式噴油泵175
    13.1結構和工作原理176
    13.1.1供油開始176
    13.1.2供油終了177
    13.2電子調節178
    13.2.1噴油始點調節178
    13.2.2噴油量調節179
    第14章分配式噴油泵繫統概論180
    14.1應用範圍180
    14.2結構形式181
    14.2.1噴油量控制方式181
    14.2.2高壓產生方式181
    14.2.3調節方式181
    14.3邊稜控制繫統182
    14.3.1機械調節分配式噴油泵182
    14.3.2電子調節分配式噴油泵183
    14.4電磁閥控制繫統185
    14.4.1的配置185
    14.4.2廢氣後處理186
    14.4.3繫統圖186
    第15章邊稜控制分配式噴油泵189
    15.1使用範圍和安裝190
    15.2結構192
    15.2.1低壓部件192
    15.2.2具有分配功能的高壓泵192
    15.2.3調節裝置192
    15.2.4液力式供油提前器193
    15.2.5力的傳遞和調節杆193
    15.2.6燃油供應194
    15.3低壓部分195
    15.3.1滑片式輸油泵195
    15.3.2壓力調節閥198
    15.3.3溢流節流閥199
    15.4具有分配功能的高壓泵的結構199
    15.4.1分配柱塞的驅動200
    15.4.2分配頭202
    15.4.3燃油計量203
    15.4.4預充油槽205
    15.4.5出油閥206
    15.5非道路運輸用途208
    15.61972年的柴油機記錄209
    第16章分配式噴油泵的附加裝置211
    16.1概述211
    16.2調速器213
    16.2.1任務213
    16.2.2調速精度214
    16.2.3結構214
    16.2.4全程調速器214
    16.2.5兩極調速器219
    16.2.6部分負荷調速器221
    16.3供油提前器221
    16.3.1任務221
    16.3.2結構222
    16.3.3工作原理223
    16.4機械式輔助裝置225
    16.4.1用途225
    16.4.2供油量校正裝置225
    16.4.3增壓壓力補償裝置229
    16.4.4大氣壓力補償裝置232
    16.4.5供油始點負荷提前器233
    16.4.6冷起動補償裝置235
    16.4.7柔和運轉裝置238
    16.5負荷信息239
    16.5.1負荷開關239
    16.5.2電位器240
    16.6供油信號傳感器240
    16.6.1用途240
    16.6.2結構和工作原理241
    16.7斷油裝置241
    16.7.1電磁斷油閥242
    16.7.2機械式斷油裝置242
    16.7.3電子調節裝置242
    16.8柴油機電子控制裝置243
    16.8.1供油量電磁調節機構243
    16.8.2供油始點調節電磁閥244
    16.9柴油機防盜保護裝置245
    16.10柴油機上的測量參數246
    第17章電磁閥控制分配式噴油泵248
    17.1應用範圍248
    17.2結構形式250
    17.3安裝和驅動250
    17.4結構和工作原理251
    17.4.1結構組成251
    17.4.2燃油供應253
    17.5低壓部分253
    17.5.1滑片式輸油泵254
    17.5.2調壓閥255
    17.5.3溢流節流閥255
    17.6軸向柱塞分配式噴油泵的高壓部分256
    17.6.1結構和工作原理256
    17.6.2供油階段258
    17.7徑向柱塞分配式噴油泵的高壓部分260
    17.7.1結構260
    17.7.2供油階段(工作原理)263
    17.8出油閥265
    17.8.1整體式回油節流閥265
    17.8.2分離式回油節流閥266
    17.9高壓電磁閥266
    17.9.1結構和工作原理266
    17.9.2電磁閥的控制267
    17.10供油提前器268
    17.10.1任務268
    17.10.2概念269
    17.10.3結構和工作原理270
    17.10.4供油提前器電磁閥273
    17.10.5IWZ繫統及其轉角傳感器274
    17.10.6供油始點調節275
    17.11276
    17.11.1要求276
    17.11.2雙方案277
    17.11.3安裝在噴油泵上的整體式發動機277
    17.12總結277
    17.131998年的柴油機記錄278
    17.14微力學279
    第18章單缸噴油繫統概論281
    18.1PF單缸泵282
    18.1.1應用282
    18.1.2結構和工作原理282
    18.1.3調節282
    18.1.4燃油供應283
    18.1.5在共軌繫統中的應用283
    18.1.6使用重油283
    18.2泵噴嘴繫統和單體泵繫統283
    18.2.1應用領域283
    18.2.2結構284
    18.3轎車泵噴嘴繫統概論285
    18.4載貨車泵噴嘴和單體泵繫統概論287
    第19章PF單缸泵289
    19.1結構和工作原理289
    19.2結構尺寸291
    19.2.1單缸功率50kW以下柴油機用小型單缸泵291
    19.2.2單缸功率50kW以上柴油機用大型單缸泵292
    第20章泵噴嘴繫統294
    20.1安裝和驅動294
    20.2結構295
    20.3轎車泵噴嘴的工作原理299
    20.3.1預噴射299
    20.3.2主噴射299
    20.3.3噴油器針閥阻尼器301
    20.3.4泵噴嘴安全性303
    20.4載貨車泵噴嘴的工作原理303
    20.5高壓電磁閥305
    20.5.1結構305
    20.5.2工作原理306
    20.6柴油機噴油繫統發展歷史307
    第21章單體泵繫統309
    21.1安裝和驅動309
    21.2結構311
    21.3電流控制式噴油規律造型311
    21.4柴油機噴油繫統技術難度312
    第22章共軌噴油繫統概論314
    22.1應用範圍314
    22.2結構314
    22.3工作原理316
    22.3.1燃油壓力的產生317
    22.3.2燃油壓力的調節317
    22.3.3燃油的噴射318
    22.3.4液壓工作能力的潛力318
    22.3.5控制和調節318
    22.3.6的配置319
    22.3.7噴油器油量補償319
    22.4轎車共軌噴油繫統321
    22.4.1燃油供應321
    22.4.2高壓調節322
    22.4.3轎車共軌噴油繫統的組成323
    22.5載貨車共軌噴油繫統325
    22.5.1燃油供應325
    22.5.2載貨車共軌噴油繫統的組成325
    22.6柴油機在歐洲暢銷328
    第23章共軌噴油繫統高壓部件329
    23.1概述329
    23.1.1共軌噴油繫統技術規格概要330
    23.1.2清潔度要求330
    23.2噴油器332
    23.2.1電磁閥式噴油器332
    23.2.2壓電直接控制式噴油器338
    23.2.3壓電效應343
    23.3高壓燃油泵344
    23.3.1要求和結構344
    23.3.2CP1徑向柱塞泵345
    23.3.3CP1H徑向柱塞泵347
    23.3.4CP3徑向柱塞泵348
    23.3.5CP4徑向柱塞泵349
    23.3.6CPN2徑向柱塞泵353
    23.4共軌(高壓存儲器)354
    23.4.1結構354
    23.4.2應用354
    23.5高壓傳感器355
    23.5.1應用355
    23.5.2結構和工作原理356
    23.6壓力調壓閥357
    23.6.1任務357
    23.6.2結構357
    23.6.3工作模式357
    23.6.4結構形式358
    23.7限壓閥358
    23.7.1任務358
    23.7.2結構和工作原理358
    第24章噴油器360
    24.1概述360
    24.2柴油噴射技術的難度361
    24.3軸針式噴油器362
    24.3.1應用362
    24.3.2結構和工作原理362
    24.3.3結構形式363
    24.3.4熱保護365
    24.4孔式噴油器365
    24.4.1應用365
    24.4.2結構365
    24.4.3分類367
    24.4.4熱保護369
    24.4.5對廢氣排放的影響369
    24.4.6噴束形狀370
    24.5噴油器的進一步開發370
    24.6柴油噴射技術的精密性372
    第25章噴油器體374
    25.1概述374
    25.2標準噴油器體376
    25.2.1應用和結構376
    25.2.2工作原理377
    25.3階梯式噴油器體378
    25.4雙彈簧噴油器體379
    25.4.1應用379
    25.4.2結構和工作原理379
    25.5帶有針閥運動傳感器的噴油器體381
    25.5.1應用381
    25.5.2結構和工作原理381
    第26章高壓連接383
    26.1高壓接頭383
    26.1.1帶鎖緊螺母的密封圓錐頭383
    26.1.2進油管接頭383
    26.1.3進油橫杆384
    26.2高壓油管385
    26.3高壓燃油繫統中的穴蝕386
    第27章起動輔助繫統389
    27.1概述389
    27.1.1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車的預熱繫統389
    27.1.2技術要求390
    27.2預熱繫統391
    27.2.1預熱階段391
    27.2.2傳統的預熱繫統391
    27.2.3低電壓預熱繫統392
    27.2.4高速金屬預熱塞394
    27.2.5快速預熱塞394
    27.2.6降低低壓縮比柴油機的排放395
    27.2.7預熱時間控制器395
    第28章降低機內原始排放397
    28.1燃燒過程398
    28.1.1噴油繫統399
    28.1.2進氣繫統399
    28.1.3燃燒溫度400
    28.2影響有害物排放的其它因素401
    28.2.1轉速401
    28.2.2轉矩401
    28.2.3燃油401
    28.2.4燃油耗402
    28.3均質燃燒過程的開發402
    28.4柴油機噴射403
    28.4.1混合氣分配404
    28.4.2噴油始點和供油始點405
    28.4.3噴油量408
    28.4.4噴油持續期408
    28.4.5噴油規律409
    28.4.6噴油壓力414
    28.4.7噴油器和噴油器體的技術要求415
    28.5廢氣再循環416
    28.5.1原理416
    28.5.2高壓EGR417
    28.5.3低壓EGR418
    28.5.4廢氣冷卻419
    28.5.5展望419
    28.6曲軸箱通風420
    28.6.1曲軸箱漏氣420
    28.6.2曲軸箱通風繫統421
    第29章廢氣後處理422
    29.1吸附式NOx催化轉化器423
    29.1.1NOx的吸附424
    29.1.2NOx的析出和轉化424
    29.1.3脫硫425
    29.2氮氧化物的選擇催化還原426
    29.2.1概述426
    29.2.2化學反應427
    29.2.3計量策略428
    29.3柴油機顆粒捕集器431
    29.3.1封閉式顆粒捕集器431
    29.3.2開放式顆粒捕集器432
    29.3.3再生432
    29.3.4繫統配置434
    29.3.5的功能436
    29.3.6提高廢氣溫度的發動機措施437
    29.4柴油機氧化催化轉化器439
    29.4.1功能439
    29.4.2結構440
    29.4.3運行條件441
    第30章柴油機電子控制442
    30.1繫統概述442
    30.1.1要求442
    30.1.2工作原理443
    30.1.3繫統組成部分443
    30.1.4電子學的概念444
    30.2直列式噴油泵446
    30.3邊稜控制的軸向柱塞分配式噴油泵447
    30.4電磁閥控制的軸向和徑向柱塞分配式噴油泵448
    30.5用於轎車的泵噴嘴449
    30.6用於載貨車的UIS和UPS450
    30.7用於轎車的共軌噴油繫統451
    30.8用於載貨車的共軌噴油繫統452
    30.9數據處理453
    30.10噴油調節454
    30.10.1起動油量456
    30.10.2行駛運行457
    30.10.3怠速運轉調節457
    30.10.4極限轉速調節(斷油調節)457
    30.10.5中間轉速調節458
    30.10.6行駛速度調節458
    30.10.7行駛速度458
    30.10.8主動轉速波動阻尼459
    30.10.9運轉平穩性調節/噴油量補償調節459
    30.10.10極限油量460
    30.10.11發動機制動器功能460
    30.10.12海撥修正461
    30.10.13氣缸切斷461
    30.10.14噴油器噴油量補償461
    30.10.15零油量標定461
    30.10.16噴油量平均值自適應462
    30.10.17壓力波修正462
    30.10.18噴油始點調節462
    30.10.19停機465
    30.11附加的特殊匹配466
    30.11.1運行記錄儀466
    30.11.2用於競賽載貨車的特殊用途466
    30.11.3非道路車輛匹配466
    30.11.4競賽載貨車466
    30.12轎車柴油機的過量空氣繫數λ調節467
    30.12.1應用467
    30.12.2基本功能467
    30.12.3基於λ調節的廢氣再循環469
    30.12.4全負荷煙度470
    30.12.5非正常燃燒的識別471
    30.12.6調節的影響471
    30.12.7調節和控制471
    30.13轉矩導向的EDC繫統472
    30.13.1發動機特性參數473
    30.13.2轉矩控制473
    30.13.3發動機控制流程474
    30.14執行器的調節和控制476
    30.14.1冷卻液的附加加熱476
    30.14.2進氣道調節476
    30.14.3增壓壓力調節477
    30.14.4風扇控制477
    30.14.5廢氣再循環477
    30.15備用功能477
    30.16與其它繫統的數據交換478
    30.16.1燃油耗信號478
    30.16.2起動機控制478
    30.16.3預熱時間控制器478
    30.16.4電子防盜鎖478
    30.16.5外部轉矩干預479
    30.16.6發電機控制479
    30.16.7空調裝置480
    30.17與CAN總線的串行數據傳輸480
    30.17.1在轎車上的應用範圍480
    30.17.2數據總線的配置481
    30.17.3與內容相關的選址481
    30.17.4總線的分配482
    30.17.5信息格式483
    30.17.6干擾識別484
    30.17.7標準化484
    30.18轎車柴油機的標定485
    30.18.1標定範圍485
    30.18.2與不同環境影響的匹配487
    30.18.3其它方面的匹配487
    30.18.4標定實例488
    30.19載貨車柴油機的標定489
    30.19.1優化目標489
    30.19.2標定範圍490
    30.19.3標定實例492
    30.20發動機試驗臺架494
    30.21標定工具495
    第31章499
    31.1使用條件499
    31.2結構499
    31.3數據處理500
    31.3.1輸入信號500
    31.3.2信號準備501
    31.3.3信號處理501
    31.3.4輸出信號503
    31.3.5內的通信504
    31.3.6EOL編程504
    31.4對提出的要求505
    第32章傳感器507
    32.1在汽車上的應用507
    32.2溫度傳感器508
    32.2.1應用508
    32.2.2結構和工作原理509
    32.3微電子-機械式壓力傳感器509
    32.3.1應用509
    32.3.2基準真空度空間位於罩蓋內的結構形式510
    32.3.3基準真空度空間位於空穴內的結構形式511
    32.4高壓傳感器513
    32.4.1應用513
    32.4.2結構和工作原理513
    32.5電感式發動機轉速傳感器514
    32.5.1應用514
    32.5.2結構和工作原理514
    32.6轉速傳感器和增量轉角傳感器515
    32.6.1應用515
    32.6.2結構和工作原理516
    32.7霍爾相位傳感器517
    32.7.1應用517
    32.7.2結構和工作原理517
    32.8加速踏板傳感器519
    32.8.1應用519
    32.8.2結構和工作原理519
    32.9HFM5型熱膜式進氣質量流量計522
    32.9.1應用522
    32.9.2結構522
    32.9.3工作原理523
    32.10LSU4型平板寬帶氧傳感器524
    32.10.1應用524
    32.10.2結構525
    32.10.3工作原理526
    32.11半差動短路環傳感器526
    32.11.1應用526
    32.11.2結構和工作原理527
    32.12燃油箱油位傳感器528
    32.12.1應用528
    32.12.2結構528
    32.12.3工作原理529
    第33章診斷530
    33.1汽車行駛中的監測(OBD車載診斷)530
    33.1.1概述530
    33.1.2輸入信號的監測531
    33.1.3輸出信號的監測532
    33.1.4內部功能的監測532
    33.1.5通信的監測532
    33.1.6故障處理532
    33.2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車的OBD繫統533
    33.2.1法規533
    33.2.2對OBD繫統的要求535
    33.2.3功能要求537
    33.2.4OBD功能539
    33.3用於重型載貨車的OBD繫統542
    33.3.1法規542
    33.3.2用於3.5t以上載貨車和公共汽車的EOBD542
    33.3.3用於6.35t以上重型載貨車的CARB-OBD542
    33.4全球售後服務543
    第34章維修技術545
    34.1維修車間業務545
    34.1.1發展趨勢545
    34.1.2作用和效果545
    34.1.3維修車間作業流程546
    34.1.4電子維修信息547
    34.1.5汽車繫統分析548
    34.1.6檢測手段548
    34.1.7維修車間流程實例549
    34.2維修車間內的診斷549
    34.2.1進行故障查找550
    34.2.2離車檢測儀器552
    34.3檢測和試驗儀器552
    34.4噴油泵試驗臺554
    34.5直列式噴油泵的校驗556
    34.5.1在試驗臺上的調整工作556
    34.5.2在發動機上的調整工作557
    34.5.3排除氣泡560
    34.5.4潤滑560
    34.6邊稜控制分配式噴油泵的校驗561
    34.6.1試驗臺測試561
    34.6.2供油始點的動態測定564
    34.6.3供油始點的調整565
    34.6.4怠速轉速測量565
    34.7噴油器的校驗565
    34.7.1噴油器校驗臺566
    34.7.2校驗方法566ⅩⅦ第35章廢氣排放568
    35.1概述568
    35.1.1可燃混合氣的燃燒568
    35.1.2曲軸箱通風568
    35.1.3燃油蒸發568
    35.2廢氣主要成分569
    35.2.1水(H2O)569
    35.2.2二氧化碳(CO2)569
    35.2.3氮(N2)569
    35.3附加成分(有害物質)569
    35.3.1一氧化碳(CO)570
    35.3.2碳氫化合物(HC)571
    35.3.3氮氧化物(NOx)571
    35.3.4二氧化硫(SO2)571
    35.3.5固體物質(顆粒)572
    35.4溫室效應572
    第36章廢氣排放法規573
    36.1概述573
    36.1.1分類574
    36.1.2測試方法574
    36.2CARB法規(轎車/輕型載貨車)575
    36.2.1分階段實施575
    36.2.2限值576
    36.2.3廢氣等級576
    36.2.4耐久性577
    36.2.5公司平均值578
    36.2.6公司平均燃油耗578
    36.2.7零排放汽車579
    36.2.8廠外監測579
    36.3EPA法規(轎車/輕型載貨車)580
    36.3.1限值580
    36.3.2廢氣等級580
    36.3.3分階段實施581
    36.3.4公司平均值581
    36.3.5公司平均燃油耗582
    36.3.6廠外監測582
    36.4歐盟法規(轎車/輕型載貨車)582
    36.4.1限值583
    36.4.2定型試驗584
    36.4.3CO2排放584
    36.4.4廠外監測584
    36.4.5定期廢氣排放檢驗585
    36.5日本法規(轎車/輕型載貨車)585
    36.5.1限值585
    36.5.2公司平均燃油耗586
    36.6美國法規(重型載貨車)586
    36.6.1限值586
    36.6.2許可公告587
    36.6.3廢氣排放耐久性587
    36.7歐盟法規(重型載貨車)588
    36.7.1限值588
    36.7.2特別環保的汽車589
    36.8日本法規(重型載貨車)589
    36.8.1限值589
    36.8.2地方性法規590
    36.9臭氧和煙霧590
    36.10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車的美國試驗循環591
    36.10.1FTP-75測試循環591
    36.10.2SFTP測試循環592
    36.10.3測定公司平均燃油耗的測試循環593
    36.11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車的歐洲試驗循環593
    36.12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車的日本試驗循環594
    36.13用於重型載貨車的試驗循環594
    36.13.1歐洲595
    36.13.2日本596
    36.13.3美國596
    第37章廢氣測量技術598
    37.1用於車型認證的廢氣檢驗598
    37.1.1試驗裝置598
    37.1.2CVS稀釋方法600
    37.2廢氣測量設備601
    37.2.1NDIR分析儀602
    37.2.2化學發光分析儀603
    37.2.3火焰離子分析儀603
    37.2.4顆粒排放的測量603
    37.3發動機開發中的廢氣測試604
    37.3.1GC-FID和Cutter-FID604
    37.3.2順磁分析儀605
    37.3.3渾濁度測量605
    37.4廢氣檢測(渾濁度測定)605
    內容簡介
    柴油機管理繫統一書主要對柴油發動機的控制和調節進行描述。主要內容包括噴射技術、發動機控制、燃油供給、起動輔助、轉速調節、減排和廢氣後處理。此外還對泵、噴油器、高壓連接裝置、控制器及傳感器等部件的功能和結構進行了解釋。本書內容翔實,敘述精當,適合柴油機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使用,還可供汽車專業、內燃機專業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德)康拉德·賴夫(Konrad Reif) 著;範明強 等 譯 著
    範明強,60年代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浸淫內燃機行業50年,退休前為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曾主持柴油機、汽油機整機設計,現為《國外內燃機》雜志特約撰稿人,為該雜志挑選並翻譯MTZ(Springer旗下的內燃機技術雜志)文章。精於德語,精於內燃機技術。
    摘要
    現在出版的這本《柴油機管理繫統》包含了有關柴油機控制和調節方面的豐富內容,在這方面不僅噴射技術和發動機控制,而且燃油供應、起動輔助繫統、轉速調節、降低廢氣排放和廢氣後處理等也都是重要的課題,書中詳細介紹了諸如高壓燃油泵、噴油器、高壓油管、和傳感器等重要部件,並闡明了它們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其中不僅有傳統的直列式和分配式噴油泵噴油繫統,而且還詳細介紹了現代共軌和泵噴嘴噴油繫統,此外還闡述了廢氣排放法規、廢氣測量技術、診斷和維修技術等方面極為重要的內容。 在這次新出版的第5版中,有關柴油機燃料的章節已更新,並補充了近期新的內容,特別是關於代用燃料一節的內容已被大大擴展了。充量控制一章補充了雙渦輪兩級增壓和HC收集器等方面的內容。低壓供油部分一章也作了重大的修訂,其中已補充了各種油泵形式、用於泵噴嘴繫統的回油繫統和燃油分配以及燃油箱總成等方面的內容。關於共軌繫統、泵噴嘴繫統和單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康拉德·賴夫(KonradReif)著範明強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康拉德·賴夫(KonradReif)著範明強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