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莊子》六講 《肇論》四疏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古籍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梁道禮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501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50100
    商品編碼:1002941668695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2-01
    代碼:88

    作者:梁道禮

        
        
    作  者:梁道禮 著
    /
    定  價:88
    /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1日
    /
    頁  數:432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101150100
    /
    目錄
    ●前言
    《莊子》六講
    引言
    第一講 《莊子》一書詭恢的陳述方式
    第一節 《莊子》是一部曠世奇書
    第二節 “南方”與“北方”
    第三節 “巧於比類而善於滑稽”:特殊的思想陳述方式
    第四節 《莊子》言說風格與“巧於比類而善於滑稽”
    第二講 《莊子》一書超邁的精神追求
    第一節 《莊子》與”六藝“截然不同的精神氣像
    第二節 《莊子》一書超邁的精神追求
    第三講 《莊子》進入中國士夫心靈世界的曲折過程
    第一節 戰國時代的時代風氣與《莊子》對時代風氣的疏離
    第二節 “貴尚黃老”氛圍中的《莊子》
    第三節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士夫對《莊子》的發現
    第四講 《莊子》與中國士夫心態目前的精神轉換
    第一節 “獨尊儒術”與士夫挫折感的萌生
    第二節 在挫折中士夫與《莊子》驀然相逢
    第三節 細讀仲長統《述志詩》
    第四節 《述志詩》反映出的士夫心態
    第五講 《莊子》一書的形式結構與思想結構
    第一節 《莊子》的“古本”與現本
    第二節 古本《莊子》的大致面貌
    第三節 《莊子》篇分“內”“外”的形式結構
    第四節 《莊子》形式結構中所蘊含的思想結構信息
    第五節 《莊子》形式結構與思想結構之間的關聯
    第六講 《莊子》思想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道德”及老、莊在“申道德”時表現出的異同
    第二節 “重玄”及老、莊在“述重玄”時表現出的異同
    第三節 “無為”及老、莊在“暢無為”時表現出的異同
    第四節 “化”“自化”“獨化”及老、莊在“明化”上表現出的異同
    結語
    《肇論》四疏
    緒說
    一、緣起與方法
    二、僧肇及中土對佛法的接受
    三、思想文化的“可塑性”與佛教“中國化”
    四、原始佛教之基本義理
    五、“部派”佛教的衰落與大乘佛教的興起
    六、大乘佛教
    七、僧肇與大乘龍樹學
    《宗本義》疏解
    一、“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
    二、“不存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
    三、“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
    四、“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
    五、“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一念之力,權慧具矣”
    六、“權慧”思想與《維摩經》
    七、“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
    《物不遷論》疏解
    一、《物不遷論》的世俗社會思想文化背景
    二、《物不遷論》的論說主題與涉及的佛學內涵
    三、《物不遷論》的言說中心與重心
    四、“有物皆遷”假像生成之根源
    五、《物不遷論》的思想要點
    《不真空論》疏解
    一、“不真空”的兩種讀法
    二、“契神於有無之間”
    三、“真諦獨靜干名教之外”
    四、“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五、“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真諦也”
    六、真諦、俗諦,不一不異
    七、僧肇對“不有不無第一真諦”的體證
    八、“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般若無知論》疏解
    一、般若學東傳的傳播語境
    二、般若學在中土的接受命運及中土的對策
    三、僧肇對般若學的整體理解
    四、《般若無知論》引發的問題
    五、僧肇對九大詰難的回應
    餘論與結語
    內容簡介/
    《〈莊子〉六講》包括對《莊子》一書詭恢的陳述方式、超邁的精神追求、莊學獨特的接受命運、莊學與中國士大夫心態目前的精神轉換、《莊子》一書形式結構與思想結構、莊學的基本範疇及其與老子思想的同異六個方面的細致分析與知人論世的闡發引申。“六講”從“求真”上講莊學,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即“事”求“真”,通過近乎瑣細的分析,仔細咀嚼繁復的事實,以從中獲得“拂雲見日”、“探驪得珠”的知識滿足。《〈肇論〉四疏》則以“疏解”的方式,展現佛教東傳的某一個階段,中土心靈對西來佛法義理的契悟,將西來佛法當作一種積極思考人生的智慧來講。僧肇弘揚般若真諦,推動般若真諦在中土迅速地落地生根,而兌現般若真諦許諾的儀軌,須待中土佛教在積極消化吸收般若真諦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在僧肇對般若真諦的整體理解受到詰難與回應中,可窺見般若真諦在中土的成熟壯大,並轉化成具有中國佛學特色的宗教實踐。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梁道禮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梁道禮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