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香乘(3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古典小說、詩詞
    【市場價】
    673-976
    【優惠價】
    421-610
    【作者】 周嘉冑劉帥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ISBN】97875180439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43958
    商品編碼:6431778812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10-01
    代碼:128

    作者:周嘉冑,劉帥

        
        
    "
    作  者:(明)周嘉冑,劉帥 著
    /
    定  價:128
    /
    出 版 社: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
    頁  數:76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8043958
    /
    目錄
    ●香乘序001
    自序005
    卷一 香品(一)隨品附事實009
    卷二 香品(二)隨品附事實045
    卷三 香品(三)隨品附事實077
    卷四 香品(四)隨品附事實103
    卷五 香品(五)隨品附事實139
    卷六 佛藏諸香163
    卷七 宮掖諸香183
    卷八 香異209
    卷九 香事分類(上)235
    卷十 香事分類(下)271
    卷十一 香事別錄(上)311
    卷十二 香事別錄(下)349
    卷十三 香緒餘381
    卷十四 法和眾妙香(一)401
    卷十五 法和眾妙香(二)429
    卷十六 法和眾妙香(三)451
    卷十七 法和眾妙香(四)471
    卷十八 凝合花香491
    卷十九 熏佩之香 塗傅之香523
    卷二十 香屬553
    卷二十一 印香方573
    卷二十二 印香圖587
    卷二十三 晦齋香譜603
    卷二十四 墨娥小錄香譜619
    卷二十五 獵香新譜633
    卷二十六 香爐類661
    卷二十七 香詩彙677
    卷二十八 香文彙719
    內容簡介
    《香乘》一書是明末著名學者、香學家周嘉冑窮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學著作,是中國香文化集大成之作。此書囊括了各種香材的辨析、產地、特性等香學知識,介紹了大量與中國香文化有關的典故趣事,是了解中國香文化的優選之作。《香乘》還博采宋代以來諸香譜之長,整理了很多傳世香方,這些香方不僅具有香學上的史料價值,也是香道愛好者可以不斷發掘研究的寶庫。
    作者簡介
    (明)周嘉冑,劉帥 著
    周嘉冑,字江左,明代末期淮海(今江蘇揚州)人,有名收藏家,著有《香乘》一書,是中國香學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李維楨為之作序。此外,周嘉冑擅長裝裱等工藝,著有《裝潢志》等。劉帥,對於中國古典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曾發表相關文章多篇。
    精彩內容
        吾友周江左為《香乘》①,所載天文地理、人事物產,囊括古今,殆盡矣,餘無復可措一辭。葉《石林燕語》述②:章子厚自嶺表還,言神仙升舉形滯難脫,臨行須焚名香百餘斤以佐之。廬山有道人積香數斛,一日盡發,命弟子焚於五老峰下,默坐其旁,煙盛不相辯,忽躍起在峰頂。言出子厚,與所謂返魂香之說皆未可深信;然詩禮所稱燔柴事天,蕭焫供祭③,蒸享苾芬,升香椒馨,達神明、通幽隱,其來久遠矣。佛有眾香國,而養生煉形者亦必焚香,言豈盡誣哉?古人香臭字通,謂之臭。故《大學》言:“如惡惡臭。”而《孟子》以鼻之於臭為性,性之所欲不得而安於命。餘老矣,薄命不能得致奇香,展讀此乘,芳菲菲兮襲餘。計人性有同好者,案頭各置一冊,作如是鼻觀否?天以香草比君子,屈宋諸君騷賦累累不絕書④,則好香故餘楚俗。周君維揚人,實楚產,兩人譬之草木,吾臭味也。萬歷戊午中秋前二日大泌山人李維楨本寧父撰⑤等
    摘要
    中華民族焚香的習俗源遠流長,其歷史甚至可以和民族的歷史相呼應。中國人自古講究生活品質,喫飯有講究,穿衣有講究,生活的環境自然也有講究。古人說,君子的生活環境可以不奢華,但必須干淨、整潔、清新,而“香”自然是創造這種環境不可素之一。不過,中國人最開始焚香卻並非單純為了增加住宅的高雅氛圍,而是為了驅蟲。一些植物燃燒時散發出的氣味可以趕走蚊蟲,因而苦於蚊蟲叮咬的祖先們出於本能,將這些植物進行簡單的加工,做成了最原始的香。就像很多源自本能的行為最後演變成文化一樣,焚香也慢慢從生存需要變成了文化需求,而當它作為君子居室的推薦之物後,我們的祖先自然而然地就將香與個人修養品格聯繫在了一起。所以,自秦漢以後,中國人就再也離不開香了。進入漢末,宗教盛行,焚香作為禱告、祈祝的重要部分,人們又賦予了香新的含義,焚香也從日常普通行為逐漸被神化、聖化。時至今日,即便是不拜佛的中國人家中,在祭拜祖先的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周嘉冑劉帥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周嘉冑劉帥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