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法文學關繫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文學小說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孟華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801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80124
    商品編碼:103178975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1-06-01
    代碼:40

    作者:孟華

        
        
    "
    作  者:孟華 著
    /
    定  價:40
    /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1日
    /
    頁  數:308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309080124
    /
    目錄
    ●自序:我與比較文學
    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試論國際文學關繫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移花接木”的奇效
    ——從儒學在17、18世紀歐洲的流傳看誤讀的積極作用
    試論他者“套話”的時間性
    為“X與Y”模式一辯
    形像學研究要注重總體性與綜合性
    比較文學形像學論文翻譯、研究札記(節選)
    翻譯中的“相異性”與“相似性”之辯
    ——對翻譯與文化交流關繫的思考與再思考
    漢學與比較文學
    中法文學、文化關繫研究
    中法文化交流
    《中國孤兒》批評之批評
    伏爾泰又一出取材自中國的悲劇——《伊蕾娜》
    試論中國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間接影響
    ——以伏爾泰論中國為例
    伏爾泰筆下的烏托邦與中國
    “風流寡婦”母題在東西方的流變
    1740年前的法國對儒家思想的譯介和接受
    啟蒙泰鬥伏爾泰向中國銷售鐘表的計劃
    18世紀一場關於中國人起源論爭的啟示
    中國文學中一個套話化了的西方人形像
    ——“洋鬼子”淺析
    從艾儒略到朱自清:遊記與“浪漫法蘭西”形像的生成
    試論漢學建構形像之功能
    ——以19世紀法國文學中的“文化中國”形像為例
    法國漢學家德理文的中國情結
    ——對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中國館成敗的文化思考
    19世紀法國文學中的中國形像
    永遠的圓明園
    ——法國人眼中的“萬園之園”
    內容簡介
    《中法文學關繫研究》以中法文學關繫為主要研究對像,分別從影響/接受、翻譯、媒介、形像等各個層面對中法文學關繫進行研究。這些論文大多是個案討論,作者在堅持“事實聯繫”的實證方法的基礎上,也采用了其他適用的理論與方法論。《中法文學關繫研究》中部分論文還涉及與國際文學關繫研究密切相關的理論與方法論探討。
    作者簡介
    孟華 著
    孟華,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1967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繫學院,1988年於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獲法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中法文學文化關繫研究、18世紀研究、形像研究。主要著作有:《伏爾泰與孔子》、《比較文學形像學》(譯著)、《法國文化史》(合著)、Visions de l'autre:Chine,France(《交互的鏡像:中國與法蘭西》)、《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像》(集著)等。
    精彩內容
        實際上,直到一百年後纔有了第一部完整的《》中譯本。1832年,第一個來華的新教傳教士,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長老在廣州和馬六甲(Malacca)出版了他譯的第一部完整的《》中譯本,從此,我們纔有可能談論《》的忠實翻譯,或日真正的“直譯”問題。
        綜上所述,《》在中國從音譯到意譯再到直譯,中間經歷了百餘年的時間。面對這一歷史事實,我們無法不考慮一個問題:譯者們為何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來改變翻譯策略?答案肯定並不簡單,但我們首先要質疑的當是中國的文化、社會體繫。長期封閉在自身傳統中的中國人,一向拒絕任何外來的東西,更不要說外來的宗教了。而一百年這個長時段恰好詮釋了要想使中國文人具備有可能接受相異性的期待視野是何等困難。
        如此看來,利瑪竇的成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孟華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孟華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