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黃河十四走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藝術
    【市場價】
    1998-2896
    【優惠價】
    1249-1810
    【作者】 楊先讓楊陽著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08509
    商品編碼:64806499855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8-06-01
    代碼:298

    作者:楊先讓,楊陽著

        
        
    "
    作  者:楊先讓,楊陽 著
    /
    定  價:298
    /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01日
    /
    頁  數:447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59808509
    /
    目錄
    ●序
    ●作者序——因緣與選擇
    ●黃河十四走地圖
    ●黃河十四走進程表
    ●第一章黃河考察前奏曲
    ●第一走(陝西)
    ●安塞腰鼓
    ●米脂轉九曲
    ●陝北漢畫像石與剪紙
    ●安塞炕圍畫
    ●洛川蹩鼓
    ●第二走(陝西)
    ●獸面掛臉和坐虎
    ●鳳翔木版年畫
    ●寶雞布制品鸮
    ●社火臉譜
    ●第三走(河南、山東)
    ●淮陽泥泥狗
    ●淮陽廟會上虎形民藝品
    ●高密撲灰年畫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民間藝術是一個龐大的造型世界,實實在在與廣大平民共存了數千年,並自始至終沿著自己的規律去進行創造,發展成一深厚而豐富的藝術體繫。正是這些典籍不載、正史不論的民間藝術,在很大範圍內支撐著一個氣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楊先讓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繫的組建者之一,率領考察隊14次深入黃河流域,考察當地的民間藝術種類、藝術風格、民間藝人、節慶習俗等,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走訪中,考察隊積累了近千張圖片資料,並整理出二十多萬字的文本,彙集成《黃河十四走》一書。書中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很好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
    楊等
    作者簡介
    楊先讓,楊陽 著
    楊先讓,1930年生於山東牟平養馬島,1939年隨家人遷居朝鮮,1944年回國求學,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繫。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和創作員,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文化部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繫主任、教授。曾獲美國休斯敦大學亞洲藝術部文化獎、全美華人教育基金會終身藝術成就獎、中國文聯第 11 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等靠前外大獎,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曾出版著作《楊先讓文集》《徐悲鴻》《中國鄉土藝術》《與木刻刀結緣50年:我的木刻版畫創作歷程》《海外漫紀》《藝苑隨筆》等等
    摘要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在這一帶廣闊鄉野,積澱了豐富而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生活於封閉、偏僻農村裡的婦女,經過一代又一代母女傳承,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民俗技藝。有時,一件民藝作品居然會呈現出中華文明初期的圖像符號,令今日的學者專家觀之不禁大感驚奇。他們稱此為民族『母體文化』所保存下來的珍貴『活化石』。就以下面這兩幅攝自陝西華縣(今渭南市華州區)農村的照片為例,可以看到老百姓生命禮俗活動中,鄉民相互贈送既是食品又屬吉祥 物的『禮馍』——面花。第一幅照片中面花被放在騾車上的大籮筐裡,是外婆親手為小外孫滿百日的慶典而做的。再加上贈送小兒的百日被面、衣、帽等禮品,便由舅媽、表兄弟歡歡喜喜地趕著車子送禮去了……翻頁第二幅照片裡,娶媳婦人家收到新娘的姥姥家送來兩人合抱的大面花。仔細看面花奇特的造型——雙虎頭、龍身、魚尾——它可不是哪家老大娘『靈感來了』的即興創作,而是經過『母體文化』世代傳承,這神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楊先讓楊陽著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楊先讓楊陽著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