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二十世紀七朝石經專論(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會科學總論、學術
    【市場價】
    3952-5728
    【優惠價】
    2470-3580
    【作者】 虞萬裡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ISBN:9787532651948
    商品編碼:4473903511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3-01
    代碼:480

    作者:虞萬裡

        
        
    "
    作  者:虞萬裡 著 虞萬裡 編
    /
    定  價:480
    /
    出 版 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頁  數:1414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32651948
    /
    主編推薦
    隨著簡牘學的興起,尤其是郭店簡、上博簡以至清華簡的面世,很多學者去追溯討論儒家經典的原貌與原始文本。而要追溯經典的原始文本,深深烙下經今古文文本印記的漢魏石經決不可棄置不顧。漢魏石經以後,唐石經文本之來源與明代之補刻,蜀石經注文之來源及與宋刊本之關繫,清代蔣衡書寫所據本等等,都是經學與經學目前無法回避且必須亟待探究之問題。而石經著作多爲珂羅版或石印,印量極少,石經論文多刊於老舊雜志,一般難以索閲。職是之故,搜尋彙集二十世紀七朝石經重要論文刊布行世,這對當前傳世文本和出土文本互證的經學研究,有不可等
    目錄
    ●二十世紀儒家石經研究 虞萬裡1漢熹平石經宋拓漢石經殘字跋 劉師培3漢熹平石經《論語·堯曰篇》殘字跋 馬衡4漢熹平石經《公羊春秋傳·僖公》《成公》殘石跋 羅振玉7漢石經及《論語》殘字考 [日]武內義雄9漢熹平石經《周易》殘字跋 馬衡32讀漢石經《周易》殘字而論及今文《易》的篇數問題 錢玄同35漢石經《魯詩·小雅》二石讀校記方國瑜43熹平石經殘字集録序 羅振玉45洛陽石經考 陳子怡49漢熹平石經後記真僞考 陳子怡72漢熹平石經後記真僞考內的自行更正 陳子怡75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之一斑 馬衡76漢石經碑圖敘例 張國淦84漢石經《魯詩·唐風》殘字跋 羅振玉127漢熹平石經《周易》殘字跋 劉節128新出僞熹平石經《尚書》殘碑疏證 吳承仕143記梁丘氏《易》 羅振玉150記小夏侯《尚書》 羅振玉152熹平石經《魯詩》殘石 郭沫若154文於二氏所臧漢熹平石經《周易》殘石校字記 胡小石159漢石經《周易·家人》至《小過》殘石跋 羅振玉166漢石經《周易·繫辭》《文言》《説卦》殘石跋 羅振玉168新出漢熹平《春秋》石經校記 王獻唐169石經摭考初論 顧培懋179漢石經彙考 餘祥森194漢熹平石經殘字校記 榮厚226漢石經經數爲七補證 周治平235漢石經《周易》爲梁丘氏本考——跋張溥泉先生藏漢熹平石經《周易》殘石屈萬裡237漢石經《易》用梁丘本證 馬衡242讀熹平石經殘碑記 趙鐵寒245漢石經概述 馬衡266舊雨樓藏漢石經殘字辨僞 屈萬裡276談漢石經 於大成284漢熹平石經《春秋》殘字考 呂振端290由漢石經殘字看今文《尚書》 朱廷獻305由漢石經殘字看今本《論語》 朱廷獻321漢石經《周易》非善本論初稿 陳道生328新出熹平石經《尚書》殘石考略340論漢石經 黃彰健355漢魏洛陽故城太學遺址新出土的漢石經殘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381漢熹平石經《詩經》係用今文本考 金德建396漢熹平石經《春秋公羊傳》殘文考釋 葉程義398兩塊未見著録的熹平石經《詩》殘石的校釋及綴接 範邦瑾415新出熹平石經《尚書》殘石研究 周鳳五424漢熹平石經概説 羅福頤437洛陽近年出土的漢石經 王竹447熹平石經的尺寸及刻字行數補證 範邦瑾455漢熹平石經與八分書 施安昌465漢熹平石經的新發現及其價值(上) 邱德修472漢熹平石經的新發現及其價值(下) 邱德修510梁丘《易》與漢熹平《周易》石經榮顯之梁丘《易》 徐芹庭580漢石經《論語》殘字異文考 呂振端630漢石經《尚書》殘字異文考 呂振端647魏正始石經魏石經考 王國維673魏三字石經《尚書》殘石跋 羅振玉683魏正始石經殘石跋 羅振玉684魏正始石經《尚書·多士》及《春秋·文公》殘石跋馬衡687與於右任論三體石經書 章炳麟688與於右任論三體石經書 胡樸安690與章太炎論三體石經書 胡樸安692洛陽先後出土正始三體石經記 王廣慶693三體石經跋尾 胡樸安695與胡樸安論三體石經書 蒙文通697跋三體石經殘文 周正權699釋 吳承仕702與弟子吳承仕論三體石經書 章炳麟703書洛陽續出三體石經後 太炎706與於右任論三體石經書 章炳麟707魏石經殘石考 王國維709《正始石經殘石考》跋 羅振玉742正始石經《尚書·堯典》殘字跋 羅振玉743正始石經《皋陶謨》三殘石存字跋 羅振玉745正始石經《尚書》《春秋》跋 羅振玉747魏正始石經《尚書·堯典》殘字跋 羅振玉748新出三體石經考 章炳麟749《漢魏石經殘字》敘 王獻唐774論魏三體石經古文之來源並及兩漢經古文寫本的問題 孫次舟781魏石經概述 馬衡831石經殘石 白堅834孫氏《魏三字石經集録》校正 商承祚836跋顧鼇藏魏正始石經 金祖同845西安市出土的正始三體石經殘石 劉安國849魏石經《尚書·多士》《多方》殘字考 朱廷獻853魏石經古文淵源考 邱德修870論魏石經,並論《漢書·藝文志》所著録古經及《説文》所謂古文 黃彰健881三體石經古文與《説文》古文合證 曾憲通939論孔壁的古文經與説文所謂古文以及魏石經中的古文一體 蘇瑩輝951魏石經古文尚書考 朱廷獻958魏三體石經《尚書》考述 邱德修982一方未見著録的魏三字石經殘石——史語所藏《尚書·多士》殘石簡介 邢義田陳昭容1044唐開成石經唐石經跋己丑 陳漢章1053開成石經公羊文字校例 黃有敏1056明拓唐石經考 周梅泉1062唐石經與宋本 封思毅1063談唐石經 於大成1071唐開成石經補字概述 盧桂蘭1079關於《五經文字》 施安昌1089蜀廣政石經宋拓蜀石經跋 劉體乾1099蜀石經《春秋穀梁傳》殘石跋 羅振玉1101蜀石經《春秋穀梁傳·文公》第六殘葉跋 羅振玉1102蜀石經殘拓本跋 王國維1103蜀石經考異敘録 吳檢齋1105蜀石經殘石跋 羅希成1110蜀石經和北宋二體石經 徐森玉1113近代出土的蜀石經殘石 周萼生1120孟蜀石經殘石 袁曙光1127孟蜀石經 王家祐李復華1131蜀石經述略 李志嘉樊一1134宋嘉祐石經宋嘉祐石經異説考 陳漢章1147北宋嘉祐石經《周禮》《禮記》殘本跋 羅振玉1155汴學石經《禮記·檀弓》殘石初拓本跋 羅振玉1156汴學石經宋拓殘本跋 羅振玉1157記開封新收集的北宋石經 安金槐1158河南開封陳留發現北宋二體石經一件 張子英1165南宋紹興石經南宋石經跋戊子 陳漢章1171舊杭州府學南宋石經考 張崟1173宋高宗御書石經 於大成1190南宋石經考述 陳光熙陳進1198清乾隆石經乾隆石經考文提要書後 傅增湘1205綜合談石經 張汝舟1211《尚書》與歷代石經 劉起釪1223石經辨疑 黃競新1251後記1283
    內容簡介
    上世紀二十年代,在河南洛陽出圖了大批漢魏石經殘石,當時一流學者競相研究,形成了現在意義上的石經學,揭開了漢魏經古文經學的面紗。可惜的是,時過境遷,隨著金文熱、簡帛熱的出現,石經研究漸趨消沉,以致少有人問津。立足於儒家經典而言,漢魏石經和其他五朝石經,既是歷朝儒家經典的標準文本,也是研究今古文經學和篆隸楷行字體的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本項目選錄二十世紀擁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彙成一集,以存文獻之真,並借以保存一段珍貴的學術史資料。
    作者簡介
    虞萬裡 著 虞萬裡 編
    虞萬裡,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擅長經學、傳統語言學和歷史文獻考證。著有《榆枋齋學術論集》《上博館藏楚竹書緇衣綜合研究》《榆枋齋學林》等,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整理古籍數百萬字,主持《高郵王氏四種》《明經世文編》等大型古籍整理項目。兼任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教授和研究員,現在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繫任客座教授。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基金項目《歷代儒家石經文獻集成》首席專家。
    精彩內容
        如果要追溯與石經第一面之緣,那應該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上海圖書館借閲屈萬裡《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和《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二書。當時翻閲,並沒有仔細體會,瀏覽一過,買櫝還珠,對其用殘石復原碑圖甚感好奇,於石經並無特別印像。十多年後,我步趨屈先生復原碑圖之方法——時並未知王國維、羅振玉、張國淦已復原在先,考釋復原過幾片敦煌寫刻本殘卷,引起敦煌學界注意,由是而自鳴得意過一陣。本世紀初,我研究上博簡《緇衣》,援用唐石經校勘《緇衣》,因爲是唐代石經,在異文上雖無收穫,但卻引起我對石經之興趣,於是轉身研究漢石經《魯詩》,申請國家哲社課題獲準,撰寫《從石經魯詩異文看清人四家〈詩〉研究》一書。在撰諸過程中,深感石經於儒家經典傳承關係之密切,而石經題跋、書籍、拓本難找難見,遂萌發匯集歷代石經研究資料之想法。二一三年獲準立項後,即全面展開工作。漢魏石經研究等
    摘要
    如果要追溯與石經第一面之緣,那應該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上海圖書館借閲屈萬裡《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和《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二書。當時翻閲,並沒有仔細體會,瀏覽一過,買櫝還珠,對其用殘石復原碑圖甚感好奇,於石經並無特別印像。十多年後,我步趨屈先生復原碑圖之方法——時並未知王國維、羅振玉、張國淦已復原在先,考釋復原過幾片敦煌寫刻本殘卷,引起敦煌學界注意,由是而自鳴得意過一陣。本世紀初,我研究上博簡《緇衣》,援用唐石經校勘《緇衣》,因爲是唐代石經,在異文上雖無收穫,但卻引起我對石經之興趣,於是轉身研究漢石經《魯詩》,申請國家哲社課題獲準,撰寫《從石經魯詩異文看清人四家〈詩〉研究》一書。在撰諸過程中,深感石經於儒家經典傳承關係之密切,而石經題跋、書籍、拓本難找難見,遂萌發匯集歷代石經研究資料之想法。二一三年獲準立項後,即全面展開工作。漢魏石經研究雖然宋代已經開始,但真正作爲石經學的繫統研究則集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虞萬裡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虞萬裡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