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復盤甲午 重走近代中日對抗十五局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軍事
【市場價】
628-912
【優惠價】
393-570
【作者】 王鼎傑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202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20263
商品編碼:10032186950718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5-01
代碼:98

作者:王鼎傑

    
    
"



作  者:王鼎傑 著
/
定  價:98
/
出 版 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
頁  數:468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45820263
/
目錄
●序 姜鳴
引論 戰爭不復盤,歷史無殷鋻
中日甲午戰爭研究對比
中日敗戰研究對比
戰爭史該如何研究?
歷史可假設,戰爭須復盤
第一局 近代中日對抗格局之形成
第一節 交鄰之道
第二節 從絕域到近鄰:變化中的中日關繫
第三節 走向對抗之路
第四節 勝敗檢討:戰略認知不對稱的形成
第二局 地緣支點之爭
第一節 地緣支點與地緣意識
第二節 近代中日地緣認知的不對稱
第三節 四大支點
第四節 近代中日的支點之爭
第三局 戰略機遇之爭
第一節 戰略、戰略機遇與戰略機遇期
第二節 不對稱的和平機遇期
第三節 晚清戰略困局的形成與破局機遇的出現
第四節 英俄博弈送來的搭車機遇
第五節 歷史的可能性
第六節 李鴻章的戰略設計
第七節 對抗焦點的轉向
第四局 軍事轉型之爭
第一節 19世紀的陸海軍轉型
第二節 中國軍事轉型觀的缺陷
第三節 中日陸軍轉型對比
第四節 晚清海軍發展的認知與實踐
第五節 日本海軍發展的認知與實踐
第六節 競爭焦點的再度轉向
第五局 購艦競賽
第一節 殺手锏思維與購艦競賽的實質
第二節 難以規避的競爭
第三節 急則治標的購艦競賽
第四節 日本的再反超
第五節 何以日本不再等待
第六局 半島危機與出兵競爭
第一節 戰略的“餘味”與“鬼手”
第二節 從壬午到甲午(一):朝鮮危機的演變
第三節 從壬午到甲午(二):對抗模式的形成
第四節 甲午年的出兵競爭
第五節 得失檢討
第六節 出乎意料的轉折
第七局 調停引發的明爭暗鬥
第一節 英俄調停與“以夷制夷”
第二節 李鴻章的誤算
第三節 攸關全局的“治孤”
第四節 失去的機會
第八局 開戰法理之爭
第一節 被忽略的機會
第二節 李、袁的失機
第三節 日軍的行動
第四節 得失檢討
第九局 豐島海戰
第一節 必然的結果,不必然的態勢
第二節 威懾的魔咒
第三節 進兵計劃與海軍部署的變更
第四節 海戰態勢的最終形成
第五節 意外之戰
第六節 偶然與必然
第十局 成歡之戰
第一節 失去的勝利
第二節 日軍一線兵力優勢的喪失
第三節 戰前雙方的兵力調度
第四節 戰場及雙方的兵力部署
第五節 戰鬥經過
第六節 兩軍脫離接觸後的運動
第七節 戰鬥檢討
第十一局 中日戰爭計劃對比
第一節 兵力對比與戰場態勢
第二節 清廷之戰爭指導機構與戰爭計劃
第三節 日本之戰爭指導機構與戰爭計劃
第四節 實踐之檢討
第十二局 平壤之戰
第一節 會戰回顧
第二節 外線與內線
第三節 日軍視角的檢討
第四節 清軍視角的檢討
第五節 平壤城下戰鬥的再檢討
第六節 平壤敗戰的影響
第十三局 大東溝海戰
第一節 海戰回顧
第二節 中日海軍武器代差的形成
第三節 中日海軍戰術代差的形成
第四節 9月17日海戰的戰理分析
第五節 日本聯合艦隊的失誤
第十四局 金旅之戰
第一節 敗戰之惑
第二節 登陸與抗登陸作戰的檢討
第三節 花園口登陸前的清軍戰爭指導
第四節 花園口登陸後的清軍戰爭指導
第五節 金旅失守的戰術檢討
第六節 總結
第十五局 終戰的較量
第一節 終戰的要義
第二節 清廷的終戰指導
第三節 日本的終戰指導
第四節 針鋒相對的較量
第五節 大潰敗
第六節 艱難的談判與昂貴的一槍
第七節 貽害百年的城下之盟
總結篇 日本的甲午夢與中國的甲午病
日本的甲午夢
中國的甲午病
“以史為鋻”的再反思
主要參考書目
內容簡介
騰訊·商報“年度社科類十大華文好書”
中國讀友讀品節“讀者最喜愛的十大好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華讀書報、南方周末、騰訊文化、澎湃、鳳凰網一致推薦
本書是一部從戰爭史和戰略學角度專論中日甲午戰爭的專著。全書以戰略學為主導,以扎實的政治學、軍事學、戰略學和歷史學知識為基礎,利用中日英俄等多方檔案材料和相關人員的日記、回憶錄,並廣泛吸收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借用圍棋的復盤概念,從15個環節對甲午戰爭進行了角度新穎、內容全面、有力度、有深度的戰略推演,力圖撥開戰爭迷霧,澄清戰爭細節,深入揭示勝敗真相,從而更深刻地剖析這場改變中日歷史走向的戰爭,並從中汲取應有的歷史教訓。此次新版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細致修訂,收入多張珍貴高清的作戰圖作為文字的有效補充。
精彩內容
     第一節 交鄰之道 晚清時代第一個深度關注中日對抗問題的國人是薛福成。1879年日本吞並琉球後,他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古之豪傑論交鄰之道不外兩端:諸葛亮之以蜀抗魏也,知吳之可結為援也,故日釋怨以聯合;伍員之為吳謀越也,以其同壤而世為仇仇也,故日去疾莫如盡。今與中國同處一洲之內,而國勢稍足自立者,莫如日本。論外侮之交侵,不能不樹援以自固也,宜有吳蜀相親之勢。然日本人性桀黠,藐視中國,彼將以遠交近攻之術,施之鄰邦也,實有吳越相圖之心。其機甚迫,而其情甚可見也。① 在這裡,薛福成扣住“交鄰之道”展開分析,可謂深具戰略洞見之論。其從歷史中提取基本模式引古證今的思路更深具智慧。其不足則在於: (1)“外侮之交侵”過於籠統,未能精密分析當時中日兩國面對的具體威脅,自然也就無法進一步對雙方的國策選擇進行深度分析。 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王鼎傑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王鼎傑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