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軍事
【市場價】
475-688
【優惠價】
297-430
【作者】 徐國琦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17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1730
商品編碼:4145297889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1-01
代碼:88

作者:徐國琦

    
    
"



作  者:徐國琦 著 馬建標 譯
/
定  價:88
/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頁  數:408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220111730
/
主編推薦
《中國與大戰》是有名靠前史學家徐國琦先生的一部學術著作,旨在通過探究中國與一戰的關繫,向世人呈現中國為加入靠前體繫,躋身靠前世界而做的艱苦卓絕的努力。為我們了解靠前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以及中國與一戰的關繫提供了切實可信的文本。
目錄
●導 言不久前,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指出,法國在整個20世紀中有“兩大執著”,一是法德關繫,二是對自身的國際地位的關注。也許我們可以認為,自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人對隻有一件事情特別執著:即如何以平等成員的身份融入國際社會。第一章 中國為加入國際體繫做出準備要明白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關繫,我們必須先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在1895至1914年期間,中國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是被一個雙軌的進程塑造的,那就是深度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及內在化(internalization)。國際化是指中國人積極地參與及投入國際體繫並接受各種思想觀念、社會勢力和時代潮流的影響; 內在化指中國為實現復興及為國際化做出準備的過程和狀況,這是采納和改造外來力量並使它們化為中國本土的一部分的過程。第二章中國國際主義的興起與新式外交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出現與中國公眾輿論的興起有直接關繫。公眾 輿論在中國是一項政治創舉。在近代中國,新聞媒體所發揮的最重要作用則是催生了中國人的國家意識和現代民族主義觀念。在甲午戰爭以後,這些思想已經成為公眾的意識形態,而不再是少數知識分子的理想。第三章大戰的爆發與中國的反應盡管中國精英對國際事務和世界秩序的現狀表現出不少困惑,但是中國外交政策群體(foreign policy public)還是對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迅速做出了反應。迄今為止,很少有歷史學者關注這個時期存在的外交政策群體。由於缺乏這種認識,使得歷史學者對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真實關連就難免出現認識上的偏差。第四章中國的另一種戰略:“以工帶兵”計劃為了與協約國方面建立密切的聯繫及日後加強中國參戰的理據,中國政府當局在1915年制訂了一套具有創造性的新戰略。傳統觀點一向認為“以工代兵”計劃是一個“由協約國在1916年所提出……設計巧妙的華工招募計劃”。然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華工招募計劃早在1915年就已經提出了,而且最早提出該項計劃的是中國而不是協約國。華工出洋計劃在中國加入協約國方面參戰的 戰略中起到關鍵作用,而且更是中國加入國際體繫的重要手段。第五章中國正式參展在眾多的參戰國中間,中國也許是最特殊的一個參戰國。沒有一個中立國像中國這樣把自己國家的命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懷抱如此高的期望,而且還在參戰過程中遭受如此重大的挫折。1917年宣戰是中國20年社會變化的發展結果,其中有一個積極的富有活力的外交政策公眾的出現,這個外交政策公眾推動了中國新式外交的形成。第六章 內 戰也許沒有任何一項外交政策主張比得上中國的參戰政策那樣對中國的內政和社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影響。盡管參戰政策是中國第一次重大的獨立的外交方略,但是中國不僅沒有享受到參戰政策所帶來的果實,卻飽嘗了劇烈的社會動蕩、政治混亂以及國家的分裂。有關參戰政策的辯論加劇了派繫之爭,慫恿了軍閥主義,並導致內戰的爆發。第七章 1919年巴黎和會與中國尋求世界新秩序盡管中國在參戰問題上遭遇到諸多的不幸與挫折,但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人民對協約國最終取得的勝利無不歡呼雀躍、興奮異常。不僅如此,當這一消息傳到中國時,北京政府立即宣布全國放假三天,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官不僅竭力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要求修改不平等的對外關繫,他們還積極參與創建國際共同體,並使中國成為該共同體的平等 成員國。
內容簡介
《中國與大戰》是哈佛大學歷史繫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繫教授、有名靠前史和跨國史學者徐國琦先生的“靠前史”三部曲之一。徐先生用靠前史方視角研究了中國及世界歷目前一個鮮為人知的題目:中國與靠前次世界大戰的關繫問題。 一戰在很多中國人的印像中,是跟五四運動緊密結合的一個靠前事件。然而大部分中國人隻知道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與一戰後的“巴黎和會”有關,卻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關聯。中國與一戰的關繫,遠比人們認識或想像中的更緊密,一戰對中國躋身靠前社會的重大意義,也遠比人們認識或想像的更重大!中國與一戰的關繫,確如作者所說,是世界目前被遺忘的一章! 而在本書中,作者一改傳統的學術形態和研究方法,采用靠前史視角——超越國家層面的分析視角,把全世界納入本領域的研究框架,通過到世界各國的檔案館讀檔,再用專門的研究方法對檔案深入分析,從中國準備加入靠前體繫所做的努力寫到巴黎和會上中國為尋求世界等
作者簡介
徐國琦 著 馬建標 譯
作者:徐國琦,安徽樅陽人,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繫教授,香港大學嘉裡集團基金優選化歷史講席教授。從1990年代開始,即在海外讀書、教書和寫書,腳踩東西文化,手寫靠前文章。繫西方有名靠前史和跨國史學者。譯者:馬建標,歷史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歷史繫副教授。
精彩內容
    中國與一戰:世界目前被遺忘的一章靠前次世界大戰是如何激發中國人對靠前事務產生興趣,並引起國人對自身與世界進行重新反思的呢?本書旨在分析靠前次世界大戰對中 國而言如何成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如何成為一個影響中國人世 界觀的轉折點並影響到它以後的道路。雖然靠前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 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但是它出乎意料的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或許有人要問,既然靠前次世界大戰對中國如此重要,那麼歷史研 究者為何迄今尚未意識到這一點,為何對中國與靠前次世界大戰關繫的學術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尚付闕如呢? 無論哪種語言文字的著作,都沒有 從中國尋求新的國家認同和參與靠前事務的角度來考察中國的參戰問題,這是為什麼?歷史學者普遍冷落中國與靠前次世界大戰關繫的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學術界有關一戰的研究卻是汗牛充棟,並且認可一戰是世界目前重大事等
摘要
2018年修訂版序言 此書繫我於2005年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著的中文修訂版。中文原版由馬建標先生翻譯,收入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三聯人文經 典書庫》並於2008年出版。20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慨然決定出版此書修訂版。《人文經典書庫》的主編陳恆先生費盡心血,找到該書中文原版的清樣,為修訂工作解了燃眉之急。建標在百忙之中,為修訂版幫助校對中文引文。Verna Yu女士和 張寧曦先生不辭辛苦,對全書進行仔細審核和修訂。魏兵兵博士在引文核對上也提供了寶貴協助。四川人民出版社張春曉主任為此書的及時出版,貢獻良多。對上述單位和個人的奉獻和幫助,我借此機會表示十分感謝。 《中國與大戰:尋求新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化》英文版繫在我1999年完成的哈佛大學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出版。通過對多種國內外檔案進行解讀並運用國際史方法分析,我得出以下結論:中國與“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徐國琦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徐國琦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