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環境與社會: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及其驅動機制研究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史學理論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張青瑤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416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4141689
    商品編碼:1004813734684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11-01
    代碼:78

    作者:張青瑤

        
        
    "



    作  者:張青瑤 著
    /
    定  價:78
    /
    出 版 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頁  數:367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224141689
    /
    目錄
    ●緒論
    一、題解、主旨與概念界定
    二、相關學術成果回顧
    三、研究思路與篇章結構
    上篇 清代晉北地區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
    第一章 區域自然環境與開發基礎
    第一節 自然地域分異與生態環境變化
    一、地形與地貌
    二、氣候
    三、水環境
    四、土壤與植被
    第二節 自然災害的頻發與多樣
    一、各類主要自然災害
    二、旱災時空特征分析
    第三節 社會經濟及其發展
    明以前的經濟與社會
    二、明時期的土地墾殖與地區開發
    三、清時期土地政策與區域發展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清代晉北地區的土地關繫
    第一節 國有土地產權變動
    一、政區變動
    二、產權變動
    第二節 私有土地產權變動
    一、土地賣絕
    二、土地典(押)
    第三節 土地租佃的區域差異
    一、關於永佃制的討論
    二、租佃形態的區域差異
    第四節 國家對於土地產權變動和土地歸轄的管理
    一、對土地產權變動的管理
    二、關於土地歸轄的管理
    第五節 小結
    中篇 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及變化
    第三章 明清晉北地區土地登記制度與田賦地畝的形成
    第一節 明至清土地登記制度
    一、明代土地登記
    二、清初至清中期土地登記
    三、清末土地清丈與土地登記
    第二節 田賦地畝的形成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變化
    第一節 田賦所見耕地數值與分布
    一、耕地構成與類型
    二、耕地數值與分布
    第二節 縣級土地數據重建與時空分異特征的個案研究
    一、可行性分析
    二、部分縣級耕地覆蓋變化序列重建
    三、時間斷面下的墾殖率和人均耕地
    四、關於縣級土地數據重建的思考
    第三節 清代晉北地區的土地墾殖變化
    一、明末清初的土地拋荒
    二、清初至乾隆時期的土地復墾
    三、乾隆以後土地墾殖的下降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清代晉北地區主要農作物的種植和分布
    第一節 糧食作物的生產和分布
    一、黍、稷、粟、粱等作物
    二、麥類作物
    三、荞麥和豆類作物
    四、玉米和藷類作物
    五、稻類作物
    第二節 經濟作物的生產和分布
    一、油料作物
    二、棉、麻類作物
    三、其他經濟作物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空間格局
    第一節 農業生產的區域差異
    一、忻、代二州
    二、雁北大同府地區
    三、晉北高原朔平府地區
    四、晉西北沿黃河區和西北山區
    第二節 林業和牧業
    一、森林分布與林業盛衰
    二、草地分布與牧業
    第三節 礦業分布與生產
    一、煤礦分布與煤炭生產
    二、鐵、銀、鹽等其他礦產的分布與生產
    第四節 其他營生方式的選擇
    一、因地制宜營生方式的選擇
    二、出口謀生營生方式的選擇
    第五節 小結
    下篇 土地利用驅動機制與環境變化生態響應
    第七章 自然驅動因素與社會響應
    第一節 自然常態制約
    第二節 清代晉北地區主要自然災害與社會應對
    一、自然災害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二、救災制度所體現的應對
    三、各類災害下的社會應對
    第三節 清代晉北地區自然環境與農業技術選擇
    一、晉北地區農業技術發展回顧
    二、晉北地區農作制度
    三、主要種植技術
    四、主要農業工具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主要人為驅動因素及驅動過程
    第一節 土地墾殖政策
    第二節 衛所行政化
    第三節 田賦制度
    一、耗羨歸公
    二、攤丁入畝
    第四節 其他驅動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技術因素
    三、戰爭和社會動亂
    四、民族和宗教
    五、民俗和習慣
    第五節 小結
    第九章 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變化驅動機制
    第一節 各驅動因素層級劃分
    第二節 各驅動因素之間的主要關繫
    一、制約機制
    二、激勵機制
    三、反饋機制
    第三節 驅動力繫統的運行方式
    一、整體性機制
    二、競爭與協同機制
    三、主從驅動機制
    第四節 小結
    結論
    一、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及變化
    二、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機制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通過研究,作者復原了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的狀態及變化過程。對其驅動機制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得出了若干有意義的認識和結論,其中不乏一些新的見解。例如,作者積極探討了歷史時期土地利用研究中的數據確定等重點難點問題,復原明清山西折畝的主要形式。並對山西冊載田賦數據進行評估,以確定清代晉北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的具體辦法:在相關土地關繫討論中,利用土地契約、習慣調查等資料對清代晉北地區的土地產權交易形式等問題討論得較為詳細,對於豐富學界關於北方地區土地關繫問題的研究頗為有益。
    作者簡介
    張青瑤 著
    張青瑤,史學博士,現任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2018—2019)。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歷史地理、社會經濟史、災害史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多項。在《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干旱區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張青瑤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張青瑤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