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儒家哲學史講演錄 第4卷 儒家心學及其意識依據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哲學
【市場價】
1059-1536
【優惠價】
662-960
【作者】 張祥龍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790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79010
商品編碼:10062307504544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11-01
代碼:120

作者:張祥龍

    
    
"



作  者:張祥龍 著
/
定  價:120
/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01日
/
頁  數:53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00179010
/
主編推薦
在本書中,張祥龍教授探討了儒家心學的起源。從印度教、印度佛教到孔孟,最後到陽明及其後學。以現像學為解釋視角,追根溯源地探討了心學的發展脈絡。
目錄
●開篇辭
第一講 儒家心學出現的條件(一):古代印度的正統心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吠陀》和《奧義書》中的心學
第三節 《瑜伽經》:修心之法
第二講 儒家心學出現的條件(二):印度佛教心學
第一節 釋迦牟尼的唯心證悟
第二節 唯識學的基本主張和來源
第三節 阿賴耶識的原時間性和轉識成智
第三講 儒家心學出現的條件(三):禪宗和本心意識的當代理解(威廉·詹姆士)
第一節 禪宗
第二節 什麼是本心?如何識本心?
——詹姆士的解說:顯潛意識的邊緣交彙
第四講 華夏心學:《周易》和道家心學
第一節 《周易》提供的心學土壤
第二節 老莊心學
第五講 北宋心學
第一節 周敦頤
第二節 程顥
第三節 謝良佐
第六講 南劍三先生和陳白沙
第一節 楊時
第二節 羅從彥
第三節 李侗
第四節 陳白沙
第七講 王陽明的人生與開悟經驗
第一節 王陽明一生概述(一):出生至貶謫貴陽
第二節 王陽明一生概述(二):復起、平叛和晚年學說的確立
第八講 王陽明生平特點分析
第一節 王陽明的家庭與親人
第二節 王陽明的個性和身體
第三節 王陽明為學行教的階段
第四節 王陽明悟道的特點
第九講 王陽明“知行合一”說(一)
第一節 “知行合一”說的要義:吾性自足,吾心即理
第二節 知行合一於心體誠現時
第十講 王陽明“知行合一”說(二):現像學闡釋
第一節 “知行合一”說的要害:對像與價值的共生
第二節 知行關繫的現像學分析(一):胡塞爾的視野
第三節 知行關繫的現像學分析(二):舍勒的新解
第四節 對像/價值、知/行的合與分
第五節 《五經臆說》殘篇如何佐證龍場之悟和“知行合一”?
第十一講 王陽明“致良知”說(一):“致良知”的含義及與“知行合一”的關繫
第一節 “致良知”之義
第二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繫
第十二講 王陽明“致良知”說(二)
第一節 新視野中的“致良知”之義:回到生命情境時暈中的原發意向構造
第二節 致良知之法的得與失
第三節 致良知與禪宗的悟得心體的比較
第十三講 “四句教”和陽明學中的弱普遍主義傾向
第一節 王陽明的哲理新貢獻
第二節 “四句教”的出現
第三節 王陽明提出“無善無惡心之體”的理由(一)
第四節 王陽明提出“無善無惡心之體”的理由(二)
第五節 王陽明學說中的普遍主義向度
第十四講 陽明後學的分流
第一節 “四無”與“四有”:錢德洪致良知的工夫論
第二節 王龍溪的“良知見在”說
第三節 對王龍溪良知見在說的批評
第十五講 羅近溪以赤子之心致良知:宋明心學的又一高峰
第一節 王心齋的安身立本、日用是道學說
第二節 羅近溪的生平和悟道
第三節 羅近溪學說宗旨(一):孝悌慈的人生依據與《周易》解證
第四節 羅近溪學說宗旨(二):赤子之心
第五節 對羅近溪學說的總評
結語
主要引用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祥龍先生儒家哲學史講演講稿彙總之一,是第四卷《儒家心學及其意識依據》。作者以現像學的方式對從先秦到晚明的儒家哲學發展歷程做了繫統的重新闡釋,既是現像學中國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對中國傳統儒家哲學的創造性再闡釋,開啟了中國古典哲學進入現代哲學話語的新可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思想史意義。
作者簡介
張祥龍 著
張祥龍,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已退休),曾在山東大學、中山大學任教。研究方向:現像學、儒家哲學、東西方哲學比較。已出版著作:《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海德格爾傳》、《從現像學到孔夫子》、《西方哲學筆記》、《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德國哲學、德國文化與中國哲理》、《復見天地心:儒家再臨的蘊意與道路》、《家與孝》等。譯作:《致死的疾病》(與他人合譯)、《精神的婚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張祥龍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張祥龍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