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文化與修養 李亦園 著作 國學經典四書五經 哲學經典書籍 中國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作者】 李亦園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18660
    商品編碼:1076877932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3-05-01
    代碼:32

    作者:李亦園

        
        
    "
    作  者:李亦園 著
    /
    定  價:32
    /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01日
    /
    頁  數:24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0818660
    /
    目錄
    ●第一篇 文化的意義與本質
    第一章 文化的意義
    漢代的劉向,在《說苑》一書中有一句話說“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其所指教化的意義也是一樣的。
    第二章 文化起源的啟示
    如果不是因為非洲氣候引起變化或是因干旱偶然起了一場森林大火,人類就不可能下地而直立,也就不能學習語言,吸收不了上一代的文化。
    第三章 文化的累積
    從這些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應該是:西方文明在今日的世界中雖占優勢,但在過去他們卻是貢獻不多的,而在長久的將來,更未必是專享領導者。
    第四章 文化的塑模力
    在我們中國,漢代的人欣賞“燕瘦”,唐代的人則欣賞“環肥”,現代的中國人受西洋的影響,已經以三圍尺寸作為審美的標準!
    第五章 文化的相對性
    在巴西亞馬遜流域的印第安土著中,當妻子生下嬰兒之後,不是由她在家中“坐月子”,而是丈夫代替她“坐月子”,“坐月子”的丈夫被稱為“產翁”。
    第六章 文化的內涵
    每一個民族穿著衣服顏色都有它一定的意義,西方人在婚禮上,新娘子穿白色的禮服,但喪事時的寡婦,穿的卻是黑色的喪服。
    第二篇 物質文化或科技文化的修養
    第七章 穿衣的文化
    有一次,一位少女在訂婚時,穿短褲出來捧茶,她自己以為那是流行服飾,沒想到她準婆婆認為她太輕佻,不尊重儀式,幾乎鬧得連婚禮都不能舉行。
    第八章 飲食文化
    很多民族喜歡喫蛹蟲,認為那是很甜嫩的食品,我們想起喫蛹就會感到惡心;西方人看到我們喫燕窩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但是我們漢民族卻認為那是上等滋陰補肺的食品。
    第九章 住的文化
    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族,因為不可能在一定的地方居住太久,所以他們就不會建造較為性的房屋與村落,隻有住在容易遷移的幕篷,而要到農業民族纔開始有可能建造較較為性的房屋。
    第十章 行的文化
    在歐洲,買名牌的東西也要有它的文化修養的,店員們熟識買名牌顧客們的種種細膩的欣賞、試用、談價、喝茶聊天介紹自己、包裝、送貨等行為。
    第十一章 科技與文化
    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更是愈見運動員服用禁藥,也是最明顯之例子,隻為求得金牌之目的,而舍追求人類優選體力潛能之價值而不顧,其效能目標無可置疑。
    第十二章 污染的社會文化觀
    男性專用的東西,如武器、工具等等,都不準女性觸摸,否則就會引起污染,使武器失靈、工具失效。在特殊儀式和神聖的地方,也不準女性參加,那是怕女性污染。
    第三篇 倫理文化或社群文化的修養
    第十三章 家庭與文化
    夫妻關繫是單一而排他的,父子關繫則是包容的,一個父親的愛可以包容所有的子女,相同地母子和兄弟關繫也是包容的。
    第十四章 “父子軸”文化的特殊表現
    有一次在我的“中國社會結構”課堂裡,一位美國學生參與討論這本《七世夫妻》的小說時,忽然脫口而說:“你們中國人真的把夫妻當作父子了!”真是一語道破。
    第十五章 孝的現代意義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父親要子女跪下來認罪,或者動不動就是給子女一個耳光,口裡還說打死你這個不孝子,愈用這樣的例子,愈會產生抗拒。
    第十六章 倫理的再擴展
    社會大眾所羨慕、所仿效的,仍舊是歌星、影星,以及那些不必花太多工夫就可獲得高利的行業,知識在這重利的社會中是不被尊重的。
    第十七章 人治與法治
    基督教的《》在創世紀一開始就講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裡如何受引誘而犯罪,因此作為他們子孫的所有人類也就成為生來就有罪的人。
    第十八章 文化與管理
    日本人的“以廠為家”確能使員工認同而凝聚,中國人的企業組織如要“以廠為家”,學“家”的性質,那就是要很快地分“家”了。
    第十九章 風俗習慣的合理化
    傳統時代常有一種風俗,認為去看醫生或去抓藥,即使是至親好友,也一定要給錢付費,否則病就不會好。
    第四篇 精神文化或表達文化的修養
    第二十章 精神文化與宇宙觀
    每一個人出生時,他的父母或親人就會根據他出生的年、月、日、時四個定點,給予他天干與地支的記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柱”與“八字”。
    第二十一章 欣賞素養與文化傳承
    傳統的山水畫中總是把“人”與自然混而為一,一幅潑墨的風景圖中總未忘了在水雲間出現一個獨釣的簑翁,或者在山澗岩臺之上添加兩位對酌的詩人。
    第二十二章 中國人信什麼教?
    我國傳統的宗教信仰是一種復雜的混合體,其間固以佛道的教義為重要成分,但卻包括許多佛道以外的儀式成分,例如民間信仰中的祖宗崇拜及其儀式。
    第二十三章 祖宗崇拜
    外繫牌位開始時隻供奉在廳堂以外的地方,包括廚房、“閑間仔”、護龍等地方,然後經過一連串的人與神之間的爭執協調,纔能有機會晉升到廳堂的神案上。
    第二十四章 神靈與鬼魅
    臺灣鄉間所常看到的如有應公、萬靈公、“好兄弟”等等,都不能塑神像,隻能有牌位,或寫在廟牆上,甚至拜一個骨灰罐而已。
    第二十五章 宗教抑迷信?
    陰廟的鬼魂雖有其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但其性格卻如一般人一樣,好惡不定,端看你給它的供奉犧牲甚至“賄賂”多少而定。
    第二十六章 的文化觀
    臺灣高山族就是一個盛行鳥占的民族,他們遇到出草獵頭、打獵、舉行儀式或出遠門都要注意鳥的行動、聽鳥的聲音以定吉兇行止。
    第二十七章 童乩抑神棍?
    我國民間信仰中神媒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北方稱神媒為“跳大神”,南方則流行“童乩”的名稱。
    第二十八章 說儀式
    在北部的泰雅族中,女孩子們到了一定年齡就由長老們的妻子召集為她們臉上刺青,否則是嫁不出去的。
    結 語
    建議參考書目
    附 錄
    全球化、人類學與中國文化
    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
    內容簡介
    《文化與修養》這本書是李亦園教授應臺灣教育部門要求,作為供青年學生閱讀的社會學科叢書之一而編寫的。因此其語言通俗,內容也貼近生活,易於為讀者所理解。自其出版以來,曾受到廣泛的關注,不僅成為人類學等專業學生的重要參考書,也被廣大讀者當作涉獵文化領域的入門讀物。
    《文化與修養》並不止步於對文化的介紹。因李教授同時也是人類學研究大家,故將其長期對中國文化尤其是民間文化的研究理念貫穿於其中,使得通俗易懂的內容又具有深厚的理論支撐。每每讓人對於那些原本習焉不察或者不甚了解的文化現像有“原來如此”的感覺,而同時也使讀者在了解文化的同時,能以理性的眼光和態度去對待文化。
    我們這次出版簡體版,根據內容在適當的地方增加了一部分插圖,希望達到圖文並茂的功效,同時,還挑選了兩篇能夠反映李亦園先生“致中和”宇宙觀這一核心思想的論文作為附錄,希望能加深讀者對本書的理解。
    精彩內容
        如果不是因為非洲氣候引起變化或是因干旱偶然起了一場森林大火,人類就不可能下地而直立,也就不能學習語言,吸收不了上一代的文化。
        前文說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產物,但是換過來說,有文化卻也是人類所以為人類的特征。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文化,人類與別的高等動物之不同,最主要是因為人類有文化,文化之出現是在人類與動物中的猿類共祖時代的末期開始分歧出來之時,而其間卻是由一種很巧妙的變化所形成的。大約在兩百萬年以前(甚至更早),當人類的祖先剛剛要擺脫人猿共祖的時代,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人類進化過程的關鍵時期,也是文化出現初胚之時。這一文化初現的背景,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可能是在非洲大陸的東部(現在最早的人類遺存是在東非發現的),而促成此一進化目前的重要活動,可能是因為氣候的變化,使東非一帶引起干旱,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李亦園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李亦園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