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五代的文武僧庶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784-1136
    【優惠價】
    490-7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45849
    商品編碼:1005089181906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2-03-01
    代碼:118


        
        
    "
    作  者:李宗翰 等 編
    /
    定  價:118
    /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
    頁  數:496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559845849
    /
    主編推薦
    "紈绔武三代子弟如何幡然向道?亂世布衣如何以武立家?庶姓家庭的崛起與衰落有哪些關鍵因素?五代僧侶的來源以及精神追求有哪些曲折歷程?多纔文官如何在五代亂世周旋立足並施展抱負?刀筆吏如何能夠以一技之長書算來立名?怎樣纔能纔兼文武為萬人敵?五代的文武僧庶之間的社會流動、階層流動具體是怎樣進行的,哪些是必要因素,哪些是關鍵因素?這些問題都能在《五代的文武僧庶》中找到相應的答案。本書將如剝繭抽絲、老吏斷案般,循循導引,揭秘藏在墓志碑文裡的五代眾生相。"
    目錄
    ●前言
    第一編格套下的文武僧庶
    男女有別?(羅周敬、王萬榮之妻關氏)
    中層平民的墓志與喪葬(張敬德)
    唐末晉北商人(張宗諫)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朗空、智堅、玄寂)
    格套下的沙陀武官(藥繼能)
    第二編文官群像與社會流動
    飄泊於家鄉(源護)
    抱團是力量(馬測)
    多纔文官(張曙)
    財與纔不可兼得?(景範)
    五代宋初洛陽石氏的興起(石繼遠)
    宦海浮沉望故鄉(賈邠)
    庶姓家庭的崛起與衰落(龐令圖)
    中央吏員出守三邑(魏延福)
    清風美玉一文儒(張稹)
    八世文官家族的餘暉(孫拙)
    周旋八朝於亂世(邢德昭)
    魂歸異鄉(祖仲宣)
    第三編武官群像與文武交流
    同源異路:中山王家兩支後代的不同命運(王廷胤、王處直、王處存)
    魏博的黃昏(羅周敬)
    仁而不武:國破家亡的成德節度使(王镕)
    萬人之敵一條葛(葛從周)
    武人之忠(劉)
    武人子弟抱素含真(安崇禮)
    軒冕之後克著軍功(西方邺)
    如此纔兼文武:墓志之隱惡揚善(王守恩)
    掌中白刃,屏外清風(商在吉)
    以德取勝(紀豐)
    刀筆吏以書算立名(劉光贊)
    文武兼通(王璠)
    文武兼備(蕭符)/35l
    以庶務起家(邢汴)
    棄武從文兩代四官(梁瓌)
    第四編平民之社會流動
    世家中落(崔崇素)
    紈绔武三代幡然向道(宋可度)
    平民亂世興家(李悔)
    積善其昌(溫仁朗)
    亂世布衣以武立家(牛孝恭)
    從平民到鄉紳(孫公瞻)
    鄉薦貢士習儒行義(劉旦)
    總論
    內容簡介
    作為“五代在碑志”第三種,本書以更為密集的墓志碑文(50幀)來揭示、考察五代時期各階級階層的社會流動,以期從前人研究的五代歷史實相中,發現“失於一偏”的傾向和被忽視的個體。通過解讀具有代表性的五代文人、武人、僧侶、平民等五代眾生相的墓志碑銘,我們發現:恩蔭、婚姻、家世仍是五代社會流動的重要條件;五代的階級流動盡管較為活潑,但階層流動有限,高級官銜和實權職位仍然掌握在少數家族手裡;成就宋初向文治傾斜的,不單是皇帝或文人,整個五代武人團體的自我轉型或對傳統武風允文允武的追求,都是重要因素。本書為我們觀察五代在中國歷史發展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視角。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