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華文明三論(全3冊)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1667-2416
    【優惠價】
    1042-1510
    【作者】 姜義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95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9562
    商品編碼:10041493051836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11-01
    代碼:268

    作者:姜義華

        
        
    "
    作  者:姜義華 著
    /
    定  價:268
    /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頁  數:880
    /
    裝  幀:盒函裝
    /
    ISBN:9787208169562
    /
    目錄
    ●《中華文明的根柢》
    書前贅語(代序) // 001
    導論 我們文明的根柢和核心價值是什麼? // 001
    第一章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柢: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
    一 民族復興是不爭的事實 // 012
    二 民族復興是內生與外鑠積極互動的成果 // 013
    三 中華文明是一個自成體繫的文明 // 016
    四 中華文明歷久而彌新 // 021
    第二章 根柢之一:百年來大一統國家的成功再造
    一 放棄建立漢族單一民族國家訴求,堅持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傳統 // 029
    二 放棄建立聯邦制國家構想,堅持建立單一制國家 // 037
    三 修正分權制設計,強化和改善中央集權制 // 045
    四 地方自治與中央集權的爭衡 // 054
    五 從醉心兩黨制到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 060
    六 民族復興與王朝體繫的接近終結 // 068
    第三章 根柢之二:家國共同體的傳承與轉型
    一 中國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基本結構 // 074
    二 復合型所有制奠定家國共同體經濟基礎 // 084
    三 傳統家國共同體中個人存在的價值與功能 // 090
    四 近代個人本位主義對傳統家國共同體的挑戰 // 095
    五 社會大同主義打破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嘗試 // 101
    六 家國共同體在中華民族復興中重建與轉型 // 106
    第四章 根柢之三: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民族精神堅守與弘揚
    一 中華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民族精神的歷史傳統 // 114
    二 民族精神與辛亥革命時期救國救民各種方案的探求 // 120
    三 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 // 126
    四 當代民族復興中民族精神的堅守與光大 // 136
    第五章 中華政治倫理的核心價值: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治國的核心價值和制度沿革 // 144
    二 近代西方民主主義對中國傳統國家治理的挑戰 // 167
    三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當代演繹: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 186
    第六章 中華經濟倫理的核心價值:以義制利,以道制欲
    一 “以義制利、以道制欲”的傳統經濟倫理 // 200
    二 “經濟人”與功利主義衝擊下的中國回應 // 207
    三 “以義制利”現代版: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 // 218
    第七章 中華社會倫理的核心價值:中為大本,和為達道
    一 “中”為大本、“和”為達道的意義 // 228
    二 近代線型進化學說的輸入及其實踐 // 236
    三 民族復興:叢林法則與“中和”法則的再次博弈 // 249
    第八章 中華文明天下倫理的核心價值:德施普也,天下文明
    一 中華文明傳統的天下倫理核心價值 // 254
    二 西方資本主義霸權壓迫下中國的世界秩序新思考 // 261
    三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與當代和諧世界新秩序的建設 // 266
    後記 // 271
    《中華文明的經脈》
    書前贅語(代序) // 001
    第一編中華文明是有機的整體
    中華文明的多樣性與整體性 // 002
    中華文明整體性的百年裂變 // 020
    走向現代:中華文明的偉大轉型 // 027
    以文明尺度回溯改革開放四十年 // 035
    改革開放四十年:偉大的解放運動推動中華文明走向新時代 // 047
    當代文明視野中的中華文明 // 060
    第二編中華文明的經脈繫統和知識體繫
    中華文明經脈繫統的構成 // 074
    中國知識體繫的歷史演進 // 084
    中國傳統文化:在批判中繼承,在創新中發展 // 094
    讓儒學回歸人文化成 // 106
    不應漠視“國學”概念的非科學性 // 117
    附:循名責實並非禪和子鬥機鋒 // 120
    還國學一個正確的定位 // 125
    第三編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繫
    “文明根柢”是我們的精神基因 // 130
    中華責任倫理的形成與演進 // 138
    中國人為和平之人種——《孔教經世法》序 // 146
    第四編中華文明的實踐體繫
    大一統國家治理的歷史與現實 // 154
    附:百代都行秦政法 // 181
    孫中山的實業救國思想與工業化藍圖 // 186
    禮儀之邦:傳統社會自我治理 // 191
    禮治的現代意義 // 195
    第五編中華文明的話語體繫
    構建中國自己解釋歷史的話語體繫 // 208
    正本清源:建立合乎中國實際的歷史觀 //219
    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 // 257
    拾人牙慧的“中華帝國”論可以休矣 // 260
    深入了解中國和世界:推進學術再創造 // 264
    章太炎思想學術的現代品格 // 271
    章太炎與中國現代學術基礎的奠定 // 283
    堅守中國文化主體性——重讀《華國月刊》 // 300
    附錄
    重讀南懷瑾《論語別裁》 // 312
    張仲禮是真正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學者 // 315
    憶丁守和、王堯兩位長者 // 317
    何炳棣先生的寂寥與失落 // 326
    陸谷孫:在英語世界中播撒中國話語種子 // 330
    記饒宗頤先生二三事 // 335
    後記 // 340
    《中華文明的鼎新》
    書前贅語(代序) // 001
    引言 // 001
    第一章 中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一 新時代的內涵 // 002
    二 新時代主要矛盾的本質 // 009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新時代之魂 // 017
    第二章 新時代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
    一 偉大創造精神在新時代的弘揚 // 025
    二 偉大奮鬥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 // 037
    三 偉大團結精神在新時代的堅守 // 044
    四 偉大夢想精神在新時代的升華 // 049
    第三章 社會主義新文化、新文明從初創走向成熟
    一 社會主義立足工業文明、城市文明和現代農業文明 // 059
    二 揚棄勞動異化走向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 // 068
    三 社會主義是變革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 // 076
    四 科學的大發展與大普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有之義 // 091
    第四章 新時代新文化人民共創人民共享
    一 人的社會性與個體性的歷史新飛躍 // 099
    二 新時代新文化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 107
    三 新時代思想文化的人民性和現代性 // 119
    第五章 不同文明互尊互鋻與新時代思想文化建設
    一 海納百川,彙聚人類思想文化優秀成果 // 133
    二 在各種文明互尊互鋻中構建當代中國與世界新文化 // 146
    三 中華思想文化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責任擔當 // 147
    第六章 中國共產黨主導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體繫建設
    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近期新成果統領新時代思想文化體繫 // 159
    二 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體繫建設的必要保證 // 165
    三 黨全面領導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體繫建設這一宏大的繫統工程 // 171
    附錄
    附錄一 文明論是整體論 // 174
    一 福澤諭吉的“文明論” // 174
    二 恩格斯的“文明論” // 176
    三 湯因比的“文明論” // 179
    四 亨廷頓的“文明論” // 184
    五 中國知識體繫中的“文明論” // 186
    附錄二 中華文明是復合型的文明 // 188
    一 “長城—騰衝線”兩側的農耕文明、遊牧文明、山林農牧文明 // 188
    二 中華復合型文明的形成 // 190
    三 中華復合型文明內部的進一步融通 // 192
    四 中華復合型文明的結構性重組 // 195
    五 明清時代中華復合型文明的鞏固 // 197
    附錄三 析儒學被宗教化三模板 // 203
    一 析康有為的孔教論 // 204
    二 析馬克斯·韋伯的儒教論 // 208
    三 析巫術是中國獨特傳統的核心根源論 // 212
    附錄四 中華文明知識體繫中的“西學” // 223
    後記//233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名歷史學家姜義華教授根據其所作三部關於中華文明的著作重新修訂整理而成的合集。
    《中華文明的根柢》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三大根柢與四大核心價值。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復興,正是立足中華文明的根柢,充分依靠支撐著這一文明的核心價值,在接近改變了的現實環境中,積極吸收世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各種優秀成果,對自身進行有效的變革而一步步實現的。
    《中華文明的經脈》延續了出版於《中華文明的根柢》一書中的基本思路,從宏觀的理論視角出發,深入思考中華文明為什麼是有機的整體、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繫、中華文明的實踐體繫、中華文明的話語體繫、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等具有重要歷史與現實意義的問題。
    《中華文明的鼎新》主要討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以創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為中心的文化變革、文化建設,在新時代中國歷史性偉大變革中,具有哪些新的內涵、新的要求、新的品格、新的作等
    作者簡介
    姜義華 著
    姜義華,1939年生,江蘇揚州人。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有《章太炎思想研究》《章炳麟評傳》《大道之行——孫中山思想發微》《理性缺位的啟蒙》《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新譯禮記讀本》《現代性:中國重撰》等。策劃並主持編纂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或合編《康有為全集》《章太炎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姜義華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姜義華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