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近代史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110-160
    【優惠價】
    69-100
    【作者】 蔣廷黻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281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9787513928113
    商品編碼:1003137774511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0-12-01
    代碼:49

    作者:蔣廷黻

        
        
    "
    作  者:蔣廷黻 著
    /
    定  價:49.8
    /
    出 版 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01日
    /
    頁  數:22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3928113
    /
    主編推薦
    ★描述近代中國救亡圖強的四個選擇,重構近代中國歷史畫卷。★字裡行間展現了知識分子在大時代中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內憂外患中對民族命運的關切和對國家前景的擔當。★全書僅以不到六萬字的篇幅,對近百年的中國歷史做出大刀闊斧的概括,對李鴻章、林則徐、琦善、丁汝昌等人做出顛覆性評價。★七十多年來,這本書在海峽兩岸風行不輟,不愧為一個時代的經典。
    目錄
    ●第一章剿夷與撫夷
    第一節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2
    第二節英國人做8
    第三節東西對打12
    第四節民族喪失二十年的光陰18
    第五節不平等條約開始22
    第六節剿夷派又抬頭25
    第七節剿夷派崩潰30
    第二章洪秀全與曾國藩
    第一節舊社會走循環套36
    第二節洪秀全企圖建新朝40
    第三節曾國藩刷新舊社會45
    第四節洪秀全失敗49
    第三章自強及其失敗
    第一節內外合作以求自強56
    第二節步步向前進61
    第三節前進遇著阻礙64
    第四節士大夫輕舉妄動71
    第五節中日初次決戰81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第一節李鴻章引狼入室94
    第二節康有為輔助光緒變法99
    第三節頑固勢力總動員104
    第四節孫總理提民族復興方案109
    第五節民族掃除復興的障礙116
    第六節軍閥割據十五年122
    第七節貫徹總理遺教126
    附錄
    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130
    琦善與鴉片戰爭184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線索,主要闡述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中國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曾國藩到康有為,從李鴻章到孫中山,將近百年的歷史演變和人物生平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考據,沒有史料的堆砌,卻盡顯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本書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繫,曾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作者簡介
    蔣廷黻 著
    蔣廷黻(1895—1965),有名歷史學家、外交家。1911 年隻身赴美求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3 年回國後歷任南開大學首席歷史繫主任、清華大學歷史繫主任。在清華大學任職期間,蔣廷黻改革歷史繫,建立起全國一流的史學陣營。蔣廷黻采用“重綜合、重分析、重整體把握”的新史學方法,並將其引入近代史領域,從而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精彩內容
         第一節 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 在十九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西洋沒有派遣駐華的使節,我們也沒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國去。此中的緣故是很復雜的。第一,中西相隔很遠,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國來的船隻都是帆船。那時沒有蘇伊士運河,中西的交通須繞非洲頂南的好望角,從倫敦到廣州頂快需三個月。因此商業也不大。西洋人從中國買的貨物不外絲茶及別的奢侈品。我們的經濟是自給自足的,用不著任何西洋的出品。所以那時我們的國際貿易總有很大的出超。在這種情形之下,邦交原來可以不必有的。 還有一個緣故,那就是中國不承認別國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國來的,我們總把他們當作琉球人、高麗人看待。他們不來,我們不勉強他們。他們如來,必尊中國為上國而以藩屬自居。這個體統問題、儀式問題就成為邦交的大阻礙,“天朝”是絕不肯通融的。中國那時不感覺有聯絡外邦的必要,並且外夷豈不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同作者商品】
    蔣廷黻
      本網站暫時沒有該作者的其它商品。
    有該作者的商品通知您嗎?
    請選擇作者:
    蔣廷黻
    您的Email地址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