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考考你 你未必知道的中華文化常識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社科
    【市場價】
    265-384
    【優惠價】
    166-24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731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73197
    商品編碼:1003774745463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1-05-01
    代碼:48


        
        
    "
    作  者:孫宜學 編
    /
    定  價:48
    /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
    頁  數:248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10473197
    /
    主編推薦
    中國人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為什麼出門要喫餃子,回家要喫面?為什麼把嶽父稱為“泰山”?“閉門羹”是關門時喝的湯嗎?……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本書閱讀建議:這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朋友共閱的趣味問答書,快快開啟“提問—回答”的奇妙旅程吧!如果你家裡有9-12歲的小學生,隨機抽幾個問題考考自己的孩子吧;如果你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己來當考官,考考你的親人、朋友和老師,悄悄告訴你:他們很有可能等
    目錄
    ●第一講風俗禮儀
    禮俗文化裡的淳樸風情/001
    除夕:為什麼中國農歷的最後一天被稱作“除夕”?/003
    春節:春節為什麼是中國最盛大的節日?/005
    清明節:為什麼要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祀祖先?/007
    端午節:中國人怎樣過端午節?/009
    中秋節:中秋節為什麼與月亮有關?/011
    福倒貼:過年時為什麼要把“福”字倒貼?/013
    廟會:“廟會”是在廟裡見面的意思嗎?/015
    出門餃子回家面:為什麼出門要喫餃子,回家要喫面呢?/016
    茶道:茶道是指泡茶的方法嗎?/018
    拋繡球:“拋繡球”是一種自由戀愛方式嗎?/019
    拜天地:“拜天地”是指向天地朝拜嗎?/020
    結發夫妻:夫妻為什麼要“結發”?/021
    鬧洞房: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鬧洞房”?/022
    龍鳳呈祥:為什麼“龍鳳呈祥”寓意吉祥如意?/023
    貴姓:“貴姓”是說有些人的姓氏很尊貴嗎?/024
    借光:光明是可以出借的嗎?/025
    拋磚引玉:“拋磚引玉”是指扔磚頭就可以換來玉石嗎?/026
    足下:“足下”是指腳下嗎?/027
    第二講趣味俗語
    經久不衰的古代“流行語”/029
    閉門羹:“閉門羹”是關門時喝的湯嗎?/031
    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為什麼不到黃河就不死心,不見棺材就不落淚呢?/032
    打馬虎眼:“打馬虎眼”是打馬和老虎的眼睛嗎?/034
    喝墨水:真的有人“喝墨水”嗎?/035
    露馬腳:“露馬腳”是說露出了馬的腳嗎?/036
    亂成一鍋粥:為什麼用“一鍋粥”來形容“亂”?/037
    馬後炮:“馬後炮”是在馬後面放炮嗎?/038
    買東西:中國人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039
    賣關子:“關子”是什麼東西?/040
    拍馬屁:“拍馬屁”與“拍馬腿”有什麼不同?/041
    跳槽:為什麼把辭職稱作“跳槽”?/042
    眼中釘:為什麼“眼中釘”指的是最討厭的人?/043
    夜貓子:“夜貓子”是不是晚上的貓呢?/044
    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什麼中國人把時間比作金子呢?/045
    捉刀:“捉刀”為什麼與“替人作文”同義?/046
    大水衝了龍王廟:“龍王廟”也會發大水嗎?/047
    狗咬呂洞賓:狗為什麼要咬呂洞賓?/049
    千裡送鵝毛:為什麼用“千裡送鵝毛”表示“禮輕情意重”?/051
    第三講稱謂趣談
    “綽號”與“別名”的魅力/053
    紅娘:紅娘的“娘”是母親的意思嗎?/055
    千金:為什麼用“千金”代指女兒?/057
    泰山:為什麼把嶽父稱為“泰山”?/058
    桃李:為什麼把優秀的學生稱為“桃李”?/059
    杏林:為什麼把中醫學界稱為“杏林”?/060
    東坡肉:“東坡肉”和蘇東坡有關嗎?/061
    狗不理:“狗不理”和“狗”有關嗎?/062
    過橋米線:米線為何要“過橋”?/063
    油炸檜:為什麼油條被稱為“油炸檜”?/064
    第四講民間傳說
    扎根於歷史的瑰麗想像/065
    女媧補天:“女媧補天”中的“女媧”是創世女神嗎?/067
    倉頡造字:“倉頡造字”是漢字的起源嗎?/068
    精衛填海:小鳥精衛為什麼要填海?/069
    八仙過海:八仙各有什麼過海的神通?/071
    梁祝: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為何能成千古絕唱?/072
    白蛇傳:“白蛇傳”是人與妖的戀愛故事嗎?/073
    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女為什麼要哭長城?/074
    牛郎織女: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嗎?/076
    愚公移山:愚公真的可以移走大山嗎?/077
    黃粱夢:“黃粱夢”是什麼夢?/078
    望洋興嘆:“望洋興嘆”有何寓意?/079
    第五講寓言故事
    很優雅的諷刺,最幽默的勸諫/081
    邯鄲學步:“邯鄲學步”是指一個名叫邯鄲的人學習走路嗎?/083
    畫蛇添足:為什麼要給蛇畫上腳呢?/084
    囫圇吞棗:“囫圇吞棗”中的“囫圇”是什麼意思?/085
    刻舟求劍:“刻舟求劍”如何體現中國古代的發展觀?/086
    濫竽充數:“濫竽充數”告訴人們什麼道理?/087
    南轅北轍:“南轅北轍”的人能達到目的嗎?/088
    井底之蛙:“井底之蛙”為何見識短淺?/089
    買櫝還珠:“買櫝還珠”諷刺了哪種行為?/091
    自相矛盾:“矛盾”是指兵器嗎?/092
    盲人摸像:“盲人摸像”為什麼是個貶義詞?/093
    亡羊補牢:“亡羊補牢”晚不晚?/094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了,為什麼連池裡的魚也會遭殃呢?/095
    唇亡齒寒:“唇亡齒寒”體現了什麼哲理?/096
    塞翁失馬:“塞翁失馬”到底是福是禍?/097
    對牛彈琴:“對牛彈琴”是指對著牛彈琴嗎?/098
    第六講成語典故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099
    班門弄斧:“班門弄斧”是玩斧頭的意思嗎?/101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為什麼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女性的美貌?/102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指的是景色嗎?/104
    鴻雁傳書:“鴻雁傳書”中的鴻雁是中國的信差嗎?/105
    畫餅充饑:“畫餅充饑”是指畫出來的餅能喫嗎?/106
    望梅止渴:“望梅”真的就不會渴了嗎?/107
    畫龍點睛:“畫龍點睛”中的“睛”是指眼睛嗎?/108
    雞犬升天:雞犬為什麼能升天?/109
    梁上君子:為什麼用“梁上君子”代稱竊賊?/110
    洛陽紙貴:為什麼用“洛陽紙貴”形容作品廣為流傳?/111
    目無全牛:為什麼廚師的眼中看不到一整頭牛?/112
    破釜沉舟:為什麼用“破釜沉舟”來比喻決一死戰?/113
    破鏡重圓:可以用“破鏡重圓”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嗎?/114
    杞人憂天:杞人為什麼要憂天?/115
    三顧茅廬:“三顧茅廬”的“顧”是照顧的意思嗎?/116
    殺雞駭猴:“殺雞駭猴”的方法有效嗎?/117
    殺身成仁:“殺身成仁”這一成語出自哪裡?/118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是多遠?/119
    一毛不撥:“一毛不撥”是不是撥不出毛來?/120
    一字千金:一個字為什麼能值千金呢?/121
    鷸蚌相爭:為什麼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122
    緣木求魚:為什麼有人要爬到樹上找魚呢?/123
    第七講文學藝術
    來自東方的靈感繆斯/125
    百家姓:中國真的隻有一百個姓氏嗎?/127
    《茶經》:《茶經》為什麼被稱為茶葉的百科全書?/129
    《楚辭》:《楚辭》在中國文學目前有什麼價值?/130
    《韓非子》:《韓非子》是一本什麼書?/131
    《史記》:為什麼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132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這本古代兵法書為何流傳至今?/133
    變臉:“變臉”是一種特技嗎?/134
    對對子:“對對子”是一種遊戲嗎?/135
    剪紙:中國人為什麼發明了剪紙?/136
    《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描繪了什麼景像?/138
    第八講文化遺產
    器物與建築的千年絕唱/139
    青銅器:為什麼中國的青銅器世界聞名?/141
    兵馬俑:兵馬俑是一種什麼樣的陶俑?/142
    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不是誰都能穿?/143
    唐三彩:唐三彩到底是哪三彩?/144
    瓷器:為什麼“瓷器”和“中國”的英文名都是china?/145
    筷子:筷子為何成為中國人維繫情感的一種符號?/147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為什麼被稱作“文房四寶”?/149
    毛筆:中國人為什麼用毛筆寫字?/151
    長城:長城在中國人心中為何如此重要?/152
    故宮:故宮是一座什麼樣的建築?/153
    圓明園:清朝統治者為什麼要建圓明園?/155
    黃鶴樓:黃鶴樓裡面有黃鶴嗎?/156
    斷橋:斷橋真的斷了嗎?/157
    第九講文化名人
    聖賢之路,偉人之旅/159
    姜太公釣魚:姜太公是如何釣魚的?/161
    管鮑之交:為什麼“管鮑之交”被千古傳頌?/163
    範蠡西施:範蠡西施有什麼傳奇的故事?/165
    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如何影響中國式家庭教育?/167
    秦始皇:為什麼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帝?/168
    懸梁刺股:為什麼用“懸梁刺股”來形容人勤奮刻苦?/170
    投筆從戎:“投筆從戎”的主人公是誰?/171
    王羲之喫墨:書法家王羲之為何喫墨?/172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是指聽到雞叫就開始跳舞嗎?/173
    不為五鬥米折腰:“不為五鬥米折腰”是說一個人不會被五鬥米壓彎了腰嗎?/174
    嶽母刺字:嶽母為什麼要在兒子身上刺字?/175
    程門立雪:為什麼說“程門立雪”是一種美德?/176
    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是指胸中有竹子嗎?/177
    第十講政治軍事
    博弈的智慧,制衡的藝術/179
    暗度陳倉:“暗度陳倉”為何能出奇制勝?/181
    背水一戰:“背水一戰”是兵家大忌還是制勝法寶?/183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與諸葛亮有關嗎?/184
    空城計:“空城計”能獲勝是僥幸嗎?/185
    圍魏救趙:“圍魏救趙”體現了什麼戰略思想?/186
    霸王別姬:“霸王別姬”為什麼讓人感嘆?/187
    二桃殺三士:為什麼可以用兩隻桃殺掉三個人?/188
    負荊請罪:道歉時為什麼常用“負荊請罪”這個詞?/190
    田忌賽馬:田忌是如何賽馬的?/192
    完璧歸趙:“完璧歸趙”為什麼是一件大功勞?/193
    臥薪嘗膽:為什麼勾踐要“臥薪嘗膽”?/195
    門庭若市:“門庭若市”是說一個人的家裡像集市一樣嗎?/196
    第十一講哲學思想
    那些改變歷史的叩問與思考/199
    百家爭鳴:“百家爭鳴”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狀態?/201
    儒學:儒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203
    安貧樂道:“安貧樂道”是中國人的普遍價值追求嗎?/204
    大同:大同世界為什麼讓人向往?/206
    和而不同:為什麼“和”卻又“不同”呢?/207
    道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什麼?/208
    太極:太極與太極拳有什麼關繫?/209
    五行:什麼是“五行”?/210
    莊周夢蝶:“莊周夢蝶”悟出了什麼?/211
    氣節:為什麼中國人重視氣節?/212
    第十二講文化交流
    從沙漠駝鈴到新絲路交響樂/215
    絲綢之路:為什麼把古代中國連接歐亞非的商路稱為絲綢之路?/217
    四大發明:為什麼說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影響了世界?/219
    唐人街:唐人街是怎樣出現的?/221
    遣唐使:為什麼日本要向唐朝派遣“遣唐使”?/222
    西天取經:玄奘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224
    《馬可·波羅遊記》:為什麼說《馬可·波羅遊記》向西方世界打開了一扇認識中國的大門?/225
    鄭和下西洋:鄭和為什麼要七次下西洋?/226
    漢學家:漢學家是研究漢朝歷史的人嗎?/227
    後記/229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一直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跨越幾千年的時間洪流傳承至今,成為每個中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我們真的了解中華文化常識,了解那些經常用到的成語、俗語嗎?為了守護中華文脈,本書精心挑選了160個“你未必知道的中華文化常識”,內容涵蓋哲學思想、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風俗禮儀、文化遺產、成語典故……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別出心裁的問答形式,帶給你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