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研究生 -> 文法類
    【市場價】
    227-329
    【優惠價】
    142-206
    【作者】 王坤 
    【所屬類別】 圖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文法類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137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13765
    作者:王坤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
    內容簡介
    在人們心目中,知識產權或是智力成果權、智慧財產權、無形財產權、信息產權等概念的誤稱,或是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概念的統稱,本身並非科學概念,不具有法學意義。本書立論目的是:讓知識產權成為知識產權,建構名實相符的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基於此,本書列出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建構過程中必須解決的三大問題:各種知識產權共同的對像是什麼?各種知識產權之間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各種知識產權成立和保護的一般規律是什麼?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三大解決方法。其中:知識概念分析法通過建構一個僅僅適合知識產權法特點和要求的知識概念,確立各種知識產權共同的對像,這是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建構的基礎;知識功能分析法論證了各種知識產權之間的本質差異不在於對像的不同,而是客體的區別,這是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建構的關鍵;知識要素分析法通過分析知識要素的來源,探究不同類型知識產權成立和保護的一般規律,這是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建構的實踐意義。由此,本書從建構知識概念出發,努力促使知識產權概念從口語到科學,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法學概念。同時,本書對知識產權法理論體繫化路徑進行大膽的深度探索,致力於建立一個能夠分析各種知識產權問題的獨特的方法體繫。
    作者簡介
    王坤,1975年生,江蘇鹽城人。現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浙江省首期之江青年學者,兼職律師。先後畢業於浙江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知識產權、互聯網方面的法學理論研究以及民商事法律實務工作。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出版專著三部。
    目錄
    目錄


    導論為什麼是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
    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意義
    一、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現狀
    二、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概念與研究對像
    二、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的法律地位
    三、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淵源
    第三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與知識產權法體繫化
    一、知識產權法體繫化的分歧
    二、“不構派”述評目錄


    導論為什麼是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
    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意義
    一、知識產權法學研究現狀
    二、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概念與研究對像
    二、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的法律地位
    三、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的淵源
    第三節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與知識產權法體繫化
    一、知識產權法體繫化的分歧
    二、“不構派”述評
    三、“建構派”述評
    四、方法論研究對知識產權法體繫化面臨的三個重大問題的解決
    章知識概念分析法
    節知識概念分析法概述
    一、建構科學的概念體繫的必要性
    二、現行知識產權法學概念體繫存在的缺陷
    三、“知識”概念的科學建構
    第二節知識概念的要素之一——符號
    一、符號概念
    二、符號分類及其對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三、符號特點及其對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第三節知識概念的要素之二——信息
    一、信息概念
    二、信息和符號之間的關繫
    第四節知識概念的要素之三——繫統性、創新性
    一、繫統性
    二、創新性
    第五節知識概念分析對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一、有助於初步建構作品、商標、專利等概念
    二、有助於確定知識產權概念
    三、有助於界定著作權(知識產權)與傳播者權(鄰接權)之間的關繫
    四、有助於確定表演者權的性質
    五、有助於實現知識產權制度的價值理念
    六、有助於研究知識產權的特征
    七、小結
    第二章知識功能分析法
    節知識功能分析概述
    一、功能概述
    二、知識功能
    第二節作品功能與著作權權能體繫
    一、作品的精神功能
    二、作品功能與著作權權能體繫的建構
    第三節商標功能與商標權權能體繫
    一、商標的實用銷售功能
    二、商標功能與商標權權能體繫的建構
    第四節專利功能與專利權權能體繫
    一、專利的實用技術功能
    二、專利權權能體繫
    三、禁止平行進口能否成為專利權的權能
    第五節知識功能分析對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一、有助於作品、商標、專利等概念的深度建構
    二、有助於區分知識產權對像和客體,明晰各種知識產權之間的本質區別
    三、有助於判斷知識產權能否成立
    四、有助於判斷知識產權保護的範圍
    五、有助於解釋知識產權法上的一些疑難問題
    六、小結
    第三章知識要素分析法
    節知識要素分析概述
    一、知識要素分析的可能性
    二、知識要素的實證分析
    三、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第二節知識要素分類
    一、存量要素的分類
    二、增量要素的分類
    第三節知識要素分析法的正當性
    一、基於勞動說的分析
    二、基於激勵說的分析
    三、基於社會規劃說的分析
    四、基於人格說的分析
    五、小結
    第四節知識要素分析法的淵源
    一、學界對知識要素分析法的論述
    二、知識要素分析法在實務中的應用
    第五節知識要素分析對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一、衡量是否授予知識產權
    二、確定知識產權保護範圍
    三、分析知識產權對像相互之間的關繫
    四、小結
    結語為知識產權法體繫化而奮鬥
    參考文獻
    基礎文獻
    後記
    前言
    提要
    知識產權法學研究存在著三種缺陷:一是上下脫節。總論部分與分論部分脫節,總論部分不能夠深入到各種知識產權制度內部,繫統地指導各部門法的研究。二是左右不通。也就是說,分論部分研究彼此之間缺少有機的關聯。三是內外失調。對內,不能對知識產權概念進行科學定義。對外,主要是與民法之間的關繫失調。總體上看,知識產權法學尚處於前範式階段,沒有形成協調一致、貫徹始終的理論體繫。
    方法是理論的出處,在理論出現問題的地方需要進行方法論上的反思。本書將知識產權對像設定為“知識”,知識產權法學有著特有的方法論,這就是知識分析方法論。具體研究路徑是:首先運用符號學、信息學、繫統論方面的理論成果,建構一個科學的、僅僅適合知識產權法特點和要求的“知識”概念,以此作為各種知識產權共同的對像。在此基礎上,通過知識功能分析論證各種知識產權之間的本質區別,通過知識要素分析研究知識產權成立和保護的一般規律,使得知識產權真正地成為知識產權。由此,知識概念分析、知識功能分析以及知識要素分析共同構成知識分析方法,並成為知識產權法學特有的研究方法。
    根據上述理論架構,本書共分為以下四個部分:提要
    知識產權法學研究存在著三種缺陷:一是上下脫節。總論部分與分論部分脫節,總論部分不能夠深入到各種知識產權制度內部,繫統地指導各部門法的研究。二是左右不通。也就是說,分論部分研究彼此之間缺少有機的關聯。三是內外失調。對內,不能對知識產權概念進行科學定義。對外,主要是與民法之間的關繫失調。總體上看,知識產權法學尚處於前範式階段,沒有形成協調一致、貫徹始終的理論體繫。
    方法是理論的出處,在理論出現問題的地方需要進行方法論上的反思。本書將知識產權對像設定為“知識”,知識產權法學有著特有的方法論,這就是知識分析方法論。具體研究路徑是:首先運用符號學、信息學、繫統論方面的理論成果,建構一個科學的、僅僅適合知識產權法特點和要求的“知識”概念,以此作為各種知識產權共同的對像。在此基礎上,通過知識功能分析論證各種知識產權之間的本質區別,通過知識要素分析研究知識產權成立和保護的一般規律,使得知識產權真正地成為知識產權。由此,知識概念分析、知識功能分析以及知識要素分析共同構成知識分析方法,並成為知識產權法學特有的研究方法。
    根據上述理論架構,本書共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導論主要包括三節:節主要論述了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的意義,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為:知識產權法學是一種病態的學科,沒有值得一提的理論體繫,因而需要從方法論層面上進行反思;第二節主要是論述了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概念界定和地位,認為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屬於知識產權法哲學的組成部分。不過,本書所指的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是一種狹義的方法論,特指知識分析方法論;第三節主要是論述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和知識產權法體繫化之間的關繫,認為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研究是實現知識產權法體繫化的具體路徑。
    章是知識概念分析法。首先通過符號學、信息學、繫統論建構科學的知識概念,認為在知識產權法上,知識是一種符號組合,包括符號形式和符號信息兩個層次。接著,認為知識產權法上的知識應當具有創新性和繫統性,這兩個特征使得知識具有可支配性、商業價值性,從而能夠成為知識產權的對像。本章的後部分集中論述了知識概念的科學建構對於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第二章是知識功能分析法。首先論述知識功能分析的概念,再分別研究作品功能、商標功能、專利功能與相應的知識產權權能體繫之間的關繫,論證知識功能是知識產權權能體繫建構的核心和靈魂。本章的後部分集中論述了知識功能分析對於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第三章是知識要素分析法。本章首先論述各種知識,包括作品、商標和專利都不是混沌直觀的整體,而是由符號形式和符號信息兩個層次上的各種要素構成。根據來源的不同,這些要素可以區分為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兩種。接著簡要描述了知識要素的分類,探討知識要素分析的正當性基礎,研究知識要素分析法在知識產權法上的理論淵源和實踐應用情況,後集中論述知識要素分析對於知識產權法的意義。

    總序知識產權法學方法論




    從經驗到理論
    ——《中國知識產權文庫》總序
    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知識產權文庫》(以下簡稱《文庫》)終於問世。《文庫》力圖反映中國人在知識產權問題上所達到的精神境界,彙集中國知識產權的經驗總結、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的重要文獻,為逐步構建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理論與科學體繫打下堅實的基礎。《文庫》也為中國,乃至世界法律文化的積澱,注入豐富的內涵。
    知識產權制度起源於西方創立的工業文明。幾百年來,作為一種制度創新,對它功能利弊的褒貶,從其出現伊始,就爭議不斷。今天,人類已進入新經濟時代。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普遍采用了數字技術。當前,技術創新、文化創新、制度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人類進步的基本手段。歷史證明,知識產權制度有效地推動了生產力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像,它借助於機構、制度的力量,已成為將生產力、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融為一體的繫統機制,對它的技術、文化、經濟和法律理論分析、歷史探究,乃至哲學思考,一再吸引著科學、技術、經濟和法律學人的目光。在中國,自晚清起,百餘年來,也引起矢志復興民族,力圖融入現代文明的志士仁人對其本質的追問與思考,和對其社會功能的得失權衡。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是世界知識產權體繫的一部分。中國知識產權的理論,是以國門開啟和不斷改革開放、漸進融入世界為背景,在傳統與現代接續,西學與國情結合的條件下,以中國乃至世界知識產權的表達與實踐為研究對像的產物。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尤其受論者心胸狹隘和眼界偏執的局限,對從清末到國民政府時期的情況我們知之甚少,遑論研究,基本沒有概念。更無脈絡可循,沒有資格作任何評斷。這是我們必須補上的一課。否則,數典忘祖,沒有資格談論今天。本文暫且略去既往的歷史,以新中國改革開放為起點,我以為,中國的知識產權研究,30年間,大體經歷了從主要是制度詮釋和轉入理論建設的兩個階段,其中,前15年大體為階段,第二階段還處於初期。
    階段:理論空白與經驗貧瘠背景下的制度詮釋。1979年《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中美貿易協定》的簽訂,為中國重建知識產權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礎。隨後,知識產權法制建設和研究同步開展。在漫長的知識產權諸法律的初創階段,中國的法學家集中其學識與智慧,一邊學習和引進西方的制度,包括法律文本的研究和實地考察,一邊比照變動不居的國情,從知識產權法的指導思想、價值取向、體繫設計、制度安排、對外關繫等基礎問題,乃至於具體規範的推敲、條文的表述,作出盡可能合理的表述,為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建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這種貢獻難能可貴。但是,由於知識產權理論的空白,又缺乏民法精神、理論與制度的涵養,既沒有繫統的法律體繫可以依循,也沒有自己的實踐經驗可供總結。國門初開,計劃經濟時代的學者,面對西方工業社會的法律制度,囿於學識與眼界,既陌生,又新奇。既無足夠的條件深刻理解西方已歷時數百年的成熟制度,也難以把握舉棋不定、變革中的中國社會走向。早期的知識產權研究,在無理論基礎、無歷史傳統、無實踐經驗的條件下,既不能對知識產權一般問題進行思考,也難以對具體制度深入研究。所有資訊,咸自西方舶來。所謂研究,不啻學步。主要是按照西方的思維,對國際條約和外國法律制度進行文本介紹,以及對墨跡未干的中國法律文件的粗淺說明。知識產權法的出版物,基本上以各種各樣的“解說”、“概論”為主,照貓畫虎,生吞活剝、囫圇吞棗。嚴格地講,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清楚什麼是理論。在學理上,知識產權法既無邏輯起點,又找不到理論歸宿,就像離群索居的孤雁,幾成法學理論的孤兒。
    第二階段,從制度詮釋到理論建設。首先要正視一個事實:中國人不是超人。在知識產權法制建設上,西方二百年的路,中國人並非二十年走過,而是斷斷續續地走了一百年。遺憾的是,正是這中斷的幾十年,造成了理論上的真空。因此,無論制度構造,還是理論建設,咸自基本概念開始,從頭做起,扎扎實實,一步一跬,纔是的出路。20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構架的完成,尤其是向市場經濟的過渡,經濟與社會生活的逐漸轉變,對外交流的繁榮,利益衝突與法律糾紛的頻仍,導致實踐的召喚和理論供給短缺這一矛盾日趨尖銳。恰是這一矛盾,成了一個突破口,把知識產權研究推進了新的階段。這階段的研究逐漸突破了舊有模式的藩籬,擺脫亦步亦趨、鸚鵡學舌的窘境;開始探討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知識產權法的問題進行理論思考。在這方面,較為突出的是知識產權的高等教育。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例,已畢業的40多位攻讀知識產權法學的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人員中,半數以上的論文選題或出站報告屬於基礎理論研究。他們分別對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法律屬性、對像與客體、法律體繫建構、價值評估、侵權賠償、歸責原則、專門制度、歷史梳理、文化價值乃至哲學基礎等知識產權和與知識產權密切聯繫的基本範疇問題,進行了探討。在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等諸多的學術機構,有越來越多的博士論文選擇基礎問題研究。其他學者,也有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知識產權的縱深,產生了一批有價值的成果。這一時期,和相對粗陋的制度詮釋相比,青出於藍,勝於藍,是一個質的飛躍。知識產權的研究進入了理論建設的階段。今天,經過15年左右的積累,知識產權的研究,百花齊放,蔚然成風。這種局面,為《中國知識產權文庫》的萌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國的知識產權研究,應當不斷進步,從經驗走向理論,從感性走向理性,走向科學。目前的研究,大體呈現兩條路徑:一條主要表現為對理論和制度表達的研究與參悟。面對外部世界,中國人有如嬰兒吮吸母乳,貪婪地學習西方的理論和經驗。這類主要是文本研究,多出於博士論文。另一條則偏重司法實踐中對概念的詮釋和具體制度的運用。面對司法實踐,深入生活,盡其可能,找到事物的本質,力求為社會糾紛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這類研究基本屬於經驗總結,主要表現為法官的辦案體驗。這兩類成果,都有相當的建樹。所缺者,是從經驗到理論,能將兩條路徑連接起來,形成從實踐到經驗,再從經驗升華為理論,又服務於實踐的邏輯鏈條的成果。這是更接近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知識。知識產權理論,源自社會實踐,源自對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驗是可貴的,在強調經驗時,論者常以霍姆斯的觀點為據:法律的生命是經驗而不是邏輯。又:“歷史研究之一頁當抵邏輯分析之一卷”(轉引自:黃海峰: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知識產權的表達與實踐:版權、專利與商標的歷史考察》第1頁)。但是,簡單比較經驗與知識的優劣是片面的。“體驗和知識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德]M石裡克:《普通認識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10頁)“誰要是接近事物,參與事物活動的方法和運作,他就是在從事生命活動而不是從事認知活動;對他來說,事物展示的是其價值方面,而不是其本質”(同前書,第106-107頁)。經驗還隻是感性認識,隻是走向理性認識的一個階段。“經驗使我們得以融入事物或事物得以融進我們之中的直觀,但它仍然不構成知識。我們不能通過直觀來理解或解釋任何東西。通過直觀的方式我們能獲得的隻是對事物的體驗而不是對事物的理解。而隻有對事物的理解纔是我們在科學和哲學中追求知識所要達到的目標”(同前書,第110頁)。經驗唯有納入科學思維的體繫,纔能上升為理性。中西傳統,各有所長。與霍姆斯同時代的晚清大儒瀋家本持論更顯全面、公允,他認為:“大抵中說多出於經驗,西學多本於學理。不明學理,則經驗者無以會其通;不習經驗,則學理亦無從證其是。經驗與學理,正兩相需也”(瀋家本:《歷代刑法考》,第四集,2217頁)。可見,經驗和理論,二者更像“術”和“道”,是辯證的關繫,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不分伯仲。兩廂不宜做價值比較和優劣評斷。
    在源歸民法理論本土的基礎上,對知識產權而言,更為重要的研究,或稱核心問題,是“尋找自己”。所謂“自己”:
    (一)在保持私法基因的前提下,劃清與物權法、債權法、人格權法的界限,進入知識產權的自我世界、獨有空間,尋找一個特殊的自身。知識產權作為權利,和人格權、物權有相通之處;作為財產權利,則與物權“似曾相識”,均屬於“對世權”等,但畢竟“知識”不是“物”,對知識產權的研究應當圍繞著“知識”進行。參照物權理論對知識產權研究無疑是有益的,但是,知識產權並非“準物權”。以物權類比知識產權,用“準物權”的思維去套用“知識產權”是否可取,值得商榷。人類既可基於對“知識”的支配帶來利益,也可基於對“物”的支配帶來利益。但是產生利益的途徑,無論範圍、方式、手段,都不可同日而語。作為另類的財產形態,論者應當考慮再闢蹊徑,尋找知識產權自身的本質與規律。
    (二)回到原點,全方位認識知識產權。知識創造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先導。“知識產權是資本主義核心規範的一部分”([美]蘇珊•K塞爾著:《私權、公法——知識產權的全球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第24頁)私權是知識產權法律性質的基石,但它隻是問題的一個剖面。“知識”在其創造、保存、擴散、管理、經營過程中,會發生比其他傳統財產權復雜得多的社會關繫,這些關繫是如何發生、變動和消滅的,由此產生的一繫列的知識產權制度是如何構建,又是如何實踐的,都值得深入研究。“資本家的企業需要國家為其聚集提供政治和社會條件”(同前書,第41頁)。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圍繞知識產權問題所建立的體繫、機構、制度,遠比中國人有限的體驗和由此激發的想像要復雜得多。對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研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以積極的精神,從容、淡定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要全方位地認識知識產權,必須回到原點,從頭做起。這是知識產權學者的長期任務。
    (三)在堅實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構建知識產權法的理論體繫。用逐漸豐富的理論的營養,反哺與時俱進的制度。與此相對應,還需建立一套理性、科學的知識產權法的知識體繫。因此,當代知識產權學人將面臨無法窮盡的挑戰和永不完結的任務。這正是知識產權理論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國知識產權文庫》不竭的資源所在。
    (四)釐清普遍真理和具體實踐的關繫,從中國的社會實踐中找到自我。一方面,我們應當承認,人類世界存在著普世價值。這是大家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的理由。當今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任何一種獨特生活方式,都不是單一的,都素的組合素,都可能來自不同的地區、國家、種族。所謂獨特,不過是特定的組合。另一方面,“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和古今皆準的、普適真理。任何理論都有它一定的歷史和社會背景,都得通過當時的環境來理解”(黃宗智:《經驗與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第527頁)。我們還有各自的歷史、文化和傳統,還有基於傳統、現實、交流和全球化背景而形成的各自生活方式。中國人必須在自己的社會生活中找到特殊之處,找到它特殊的質、特殊的生成及其運動規律。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中國的知識產權研究,總體上講,恰似少年。正因為年輕,纔蟄伏著無窮的潛力,蘊藏著無限的生機與希望。希望《文庫》,以及一切有益的成果,成為中國知識產權理論建設的歷史寫照。
    《文庫》歡迎優秀的知識產權學術成果加盟,同時也吁請學界同仁,盡其所能,整理優秀的歷史成果,再現給學界與社會。相信,從歷史中走過的中國的知識產權研究,必有輝煌的未來。
    後,我特別要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感謝他們的眼界、識見、大度和包容。眾所周知,科學研究不圖回報,是學者推崇的風範。但是,對出版者而言,營利是它名正言順、天經地義的企業道德。當代,不計回報,傾力扶助學術的出版社,已不多見。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身上,我看濟輩中國傳統出版家的影子。法律分社王京圖社長對待《文庫》,彰顯了出版家的情懷。他心態平和,目光悠遠,看到的不是眼前的數字碼洋、營利業績,而是學術的未來。與他合作,十分愉快。

    劉春田2010年9月28日於人大明德樓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