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法律史入門筆記(第二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研究生 -> 文法類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王沛 
    【所屬類別】 圖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文法類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7678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9776787
    作者:王沛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6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201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法學專業核心課程“中國法律史”教學而撰寫的教材著作。“中國法律史”是有機融合“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中西法律史比較”等內容後出現的新課程,本教材在編纂過程中,力圖做到體繫完備、重點突出、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以幫助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準確掌握課程的核心要點為目標。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本教材涵蓋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教材中均用“★”標出,對準備“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學習者而言,這無疑提供了便利。

    作者簡介

    王沛,1977年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華東政法大學學報》副主編,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法律古籍整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法律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歷史研究》《政法論壇》《法學》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出版有《刑書與道術——大變局下的早期中國法》《金文法律資料考釋》《黃老“法”理論源流考》等專著。

    目錄
    章中國法律的起源與夏商法律
    節中國法律的起源
    一、中國法律起源的史實與傳說
    二、五刑的起源
    三、《禹刑》《湯刑》與早期立法
    四、監獄的雛形
    第二節商代的神權法
    第二章西周法律
    節對神權法的革新
    一、天命觀念的變革與“德”的提出
    二、明德慎罰
    第二節周禮與西周立法
    一、禮的概念及法律功用
    二、五禮

    章中國法律的起源與夏商法律
    節中國法律的起源
    一、中國法律起源的史實與傳說
    二、五刑的起源
    三、《禹刑》《湯刑》與早期立法
    四、監獄的雛形
    第二節商代的神權法
    第二章西周法律
    節對神權法的革新
    一、天命觀念的變革與“德”的提出
    二、明德慎罰
    第二節周禮與西周立法
    一、禮的概念及法律功用
    二、五禮
    三、《九刑》
    四、《呂刑》
    第三節刑事法制
    一、刑法原則
    二、有特色的罪名
    三、刑罰
    第四節民事法制
    一、土地所有權與契約
    二、婚姻制度
    三、繼承制度
    第五節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與審判
    第三章春秋戰國法律
    節春秋時期的立法活動
    一、時代背景
    二、成文法公布活動
    第二節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一、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
    二、戰國時期的法制成就
    第四章秦法律
    節秦法律思想的形成
    融合的歷史淵源
    二、厲行“法治”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秦的法律形式與法律體繫
    一、秦簡法律文獻概述
    二、法律形式與法律體繫
    第三節秦法律的主要內容
    一、刑事法制
    二、其他法制
    第四節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制度
    三、司法責任制度
    第五章漢朝法律
    節漢朝的法律思想與立法
    一、漢朝立法指導思想的轉變與發展
    二、兩漢的立法
    第二節法律的內容與刑罰改革
    一、漢代的犯罪行為
    二、漢代的刑罰原則
    三、刑罰改革
    四、民事與行政法律規定
    第三節兩漢司法制度
    一、漢代的司法機關
    二、漢代的訴訟程序
    三、春秋決獄
    四、錄囚制度與秋鼕行刑
    第六章魏晉南北朝法律
    節魏晉南北朝的法律思想與立法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思想
    二、三國時期的立法
    三、兩晉的立法
    四、南北朝的立法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法律內容的發展
    一、立法體例的變化
    二、以禮入律
    三、刑罰體繫化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審判制度
    三、律學的興起
    第七章隋唐法律
    節隋唐時期的法律思想與立法
    一、隋唐時期的法律思想
    二、法律形式
    三、律典沿革
    四、《唐律疏議》的篇章結構
    第二節刑事法制
    一、五刑及贖刑
    二、十惡
    三、貴族與官員的法定特權
    四、刑事法律規範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唐六典》及其性質
    第四節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二、訴訟與審判
    第五節五代法制簡介
    第八法律
    節宋代的法律思想與立法
    一、宋代的法律思想
    二、法律形式
    三、刑事法制
    四、契約與婚姻繼承
    五、司法制度
    第代法制
    一、立法體繫
    二、刑事法制
    三、司法制度
    第三節遼金西夏法制簡介
    第九章明代法律
    節立法概況
    一、“重典治國”與“明刑弼教”
    二、明代基本立法活動與成就
    第二節刑事法制
    一、刑罰
    二、刑事政策與刑事立法特點
    第三節賦役制度的變革
    一、賦法、役法與魚鱗冊、黃冊
    二、“一條鞭”法
    第四節司法制度
    一、中央與地方的司法機構
    二、廠衛特務機構侵奪司法權力
    第五節明清之際的法律思想
    一、黃宗羲的法律思想
    二、王夫之與顧炎武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清代法律(上)
    節立法概況
    一、清入關以前法制概況
    二、“詳譯明律,參以國制”
    三、清代基本立法活動與成就
    第二節刑事法制
    一、刑罰
    二、刑事法制的特點
    第三節以契約為代表的傳統私法特征
    第四節司法制度
    一、中央與地方的司法機構
    二、會審制度的發展
    第十一章清代法律(下)
    節清末法制近代化概況
    一、清末法制近代化的正式啟動及其原因
    二、清末法制近代化的階段
    第二節清末的預備立憲活動與憲法性文件
    一、“預備立憲”的提出
    二、立憲“預備”事項
    三、清末的憲法性文件
    第三節刑事法制
    一、刪除律例內重法
    二、制定並頒布《大清現行刑律》
    三、制定並頒布《欽定大清刑律》
    第四節民商法制
    一、清末商法的制定
    二、清末民法典的起草
    第五節清末司法改革
    一、獨立司法機構的設置
    二、專門訴訟法典的起草
    三、其他司法改革
    第十二章中華民國法律
    節中華民國時期的法律思想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二、“五權憲法”理論
    第二節中華民國法制概況
    一、中華民國法制近代化的階段
    二、中華民國時期法制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民國憲法性文件的制定
    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二、北京政府時期的憲法性文件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憲法性文件
    第四節刑事法制
    一、北京政府時期的刑事立法
    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刑事立法
    第五節民商法制
    一、民初的民事立法:援用“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二、北京政府時期的民律草案和商法制定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民商立法
    第六節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的設置
    二、訴訟法規範的制定
    三、民國司法制度的中國特色
    第十三章革命根據地時期人民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節革命根據地時期的立法內容
    一、憲法性綱領性文件
    二、土地立法
    三、婚姻立法
    第二節革命根據地時期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審判制度
    三、調解制度
    第十四章中國法律史視野下的西方法
    節夏至春秋時代的西方法(前21世紀至前475年)
    一、兩河法律文明概況
    二、古希臘法律概況
    第二節戰國至唐時代的西方法(前475~907年)
    一、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法律
    二、羅馬帝國時代的法律
    三、日耳曼“蠻族法典”的制定
    第三明時代的西方法(907~1644年)
    一、羅馬法的復興
    二、封建法與中世紀憲法
    三、教會法的影響
    第四節清至民國時代的西方法(1644~1949年)
    一、西方現代憲法的誕生
    二、西方民法的現代化歷程

    在線試讀
    總序
    法學、神學與醫學是人類古老的知識體繫,其知識譜繫的演變體現了人類文明與法治的進步。在我國,法學教育對於建設法治國家具有基礎性、根本性與前瞻性的作用,是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偉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人纔保障。目前,隨著我國法治事業的不斷發展與法律服務市場的變化,社會需要越來越多適應時代要求的法治人纔,這對大學的法學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法律人纔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已成為我國法學教育改革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法學教育的本質並非傳授單一的知識點,而是培養一種綜合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律是一種職業,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專業化的職業,這個職業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培養像法律人那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法律制度發生了新的變化,法律現像呈現日益綜合化的趨勢。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解決特定的法律問題,已經不能再局限於某一單一法學學科,而應以整體繫統的法學教育為背景,通過綜合的法律思維去分析、解決問題。因此,為適應社會需求,法科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繫統地學習法學的理論精髓,並融會貫通。這也為法律人纔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法學教育中,教師是教學的核心,尤其是青年教師,站在教學線。青年教師入職後面對的挑戰可能不是科研,而是教學。青年教師歷經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精耕科研,如何以短的時間從研究者轉換為授業者,是每一位初登講堂者須完成的必修課。教學大綱的設計、知識點的選取、典型案例的收集、寓理論於案例的深入淺出等均是作為“初學者”的青年教師需要攻克的難關。初登講堂者往往都是學富五車的博士,但經歷了漫長的學習生涯與科學研究過程,他們恐怕一時難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法學的樂趣深入淺出地描繪給學生。
    作為法學職業教育的共同體,我們須認識到,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造就一批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法律人纔,包括法學研究型人纔、法律應用型人纔、復合型法律人纔等適應不同層次社會需求的法律人纔。為了形成知識、能力和實踐之間的融合,我們需要繫統地學習法律知識,但是知識並不是重要的,關鍵是通過法學知識的傳授培養一種能力,用能力來解決法律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對於研究型人纔,我們應訓練其法學思維,啟迪其獨立研究和思考;對於應用型人纔,我們也須培養其法律思維,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對於復合型人纔,我們要培養其綜合性應用思維,擴展其法律知識面。

    總序
    法學、神學與醫學是人類古老的知識體繫,其知識譜繫的演變體現了人類文明與法治的進步。在我國,法學教育對於建設法治國家具有基礎性、根本性與前瞻性的作用,是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偉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人纔保障。目前,隨著我國法治事業的不斷發展與法律服務市場的變化,社會需要越來越多適應時代要求的法治人纔,這對大學的法學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法律人纔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已成為我國法學教育改革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法學教育的本質並非傳授單一的知識點,而是培養一種綜合的法律思維能力。法律是一種職業,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專業化的職業,這個職業有不同的研究方法,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培養像法律人那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法律制度發生了新的變化,法律現像呈現日益綜合化的趨勢。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解決特定的法律問題,已經不能再局限於某一單一法學學科,而應以整體繫統的法學教育為背景,通過綜合的法律思維去分析、解決問題。因此,為適應社會需求,法科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繫統地學習法學的理論精髓,並融會貫通。這也為法律人纔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法學教育中,教師是教學的核心,尤其是青年教師,站在教學線。青年教師入職後面對的挑戰可能不是科研,而是教學。青年教師歷經數十年的寒窗苦讀、精耕科研,如何以短的時間從研究者轉換為授業者,是每一位初登講堂者須完成的必修課。教學大綱的設計、知識點的選取、典型案例的收集、寓理論於案例的深入淺出等均是作為“初學者”的青年教師需要攻克的難關。初登講堂者往往都是學富五車的博士,但經歷了漫長的學習生涯與科學研究過程,他們恐怕一時難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法學的樂趣深入淺出地描繪給學生。
    作為法學職業教育的共同體,我們須認識到,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造就一批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法律人纔,包括法學研究型人纔、法律應用型人纔、復合型法律人纔等適應不同層次社會需求的法律人纔。為了形成知識、能力和實踐之間的融合,我們需要繫統地學習法律知識,但是知識並不是重要的,關鍵是通過法學知識的傳授培養一種能力,用能力來解決法律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對於研究型人纔,我們應訓練其法學思維,啟迪其獨立研究和思考;對於應用型人纔,我們也須培養其法律思維,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對於復合型人纔,我們要培養其綜合性應用思維,擴展其法律知識面。
    法學教育的載體和紐帶在於教材的編寫和選用。無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講授,都依賴於課程的教材。傳統的法學教材,植根於各學科基礎理論,彙集各家觀點,力求完整、全面地為讀者介紹本學科的基本情況,歸納本學科的基本理論體繫,詮釋本學科的基本法律規範。但對於正在接受繫統法學教育洗禮的本科生乃至碩士生等群體而言,存在一種“瓶頸”性的困境。因缺乏繫統的法學知識,在各家學說與艱深理論面前,法學初學者往往會“望而卻步”,期待一種通俗易懂的教材。事實上,法學是美妙而充滿魅力的科學,如果有一本教材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學習中,直觀了解法學知識的初貌,培養學生對深入學習本學科法學理論的濃厚興趣,逐步引導其對這門學科開展探索,這必將是法學初學者的一種幸事。
    此外,在信息化時代,法學初學者又須防範迷失於信息量過大而難以取舍、信息良莠不齊而缺乏甄別能力、知識的碎片化而難以形成法律思維等困境之中。事實上,法學知識和法律知識載體的多樣化、新型化也給法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例如,如何為法學本科生的每門專業課選擇正確、適量、重點突出、便於理解的教學素材,如何使教學素材的載體既小又大,即教材的頁碼少但有用信息量大;如何使教學素材的載體既簡單又復合,即教材所載學科理論和法律知識的信息重點一目了然但功能多用,能夠滿足學科入門、理論體繫的提煉、法律知識的串聯、司法考試知識點等復合型功能需求。
    可喜的是,法律出版社計劃出版一套“法學筆記繫列”教材,這套教材由我國青年法學學者編寫,突出教材的“筆記”特色。叢書編委均是具有長期豐富一線教學經驗的中青年法學纔俊。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竺效教授與我交流時提及這套新型法學教材後,我開始關注這套教材的出版進展,也瀏覽了由他主編的本教材《環境法入門筆記》。我認為,這套教材的新意在於,將目標集中於引領法學初學者進入各個法學學科領域,使法學入門者能對各學科理論有全面繫統的了解,掌握其中重點,對各學科涉及的法律規定能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嘗試應用,借助該套教材,激發讀者深入研習法學的興趣。同時,也有望這套教材能為初入講堂的青年教師提供較為高效的“教學入門速成課”,甚至可能成為那些由於各種原因從其他專業轉而從事法律實踐的應用型、復合型人纔,提供法學各學科法律實踐的入門級“工具書”。
    作為從事教學工作近三十年的法學教育者,看到這套新型教材的問世,感到欣慰與欣喜——欣慰於青年教師們能夠想讀者之所想,想後輩之所想,想學生之所想;欣喜於青年教師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希望日後有更多青年學者加入本套教材的編寫,為本套教材的完善提出真知灼見,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不忘初心,致力於我國法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年12月25日
    如何學習中國法律史
    中國法律史是法學專業的必修課,這門課理論性強、涉及面廣,兼具法學、史學的特征,包含制度史與思想史兩部分內容。中國擁有悠久的法制歷史、豐富的法律思想,中國法律在世界諸法繫中獨樹一幟。中國法律史正是引導同學們繫統總結我國歷代法制經驗,考其得失、思其成敗,以史為鋻,以知興替、展望未來的課程,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不過,學好這門課程並不容易:不但得面臨龐雜的史料、瑣碎的制度,辨識生僻的文字、拗口的名詞,更要利用包括法學方法在內的各種研究方法分析考察千百年來的中國法律制度與法律思想——對於初學者而言,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要學好這門課程,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握中國法律演進的脈絡
    中國自古成文法發達,遺存至今的律令條文汗牛充棟,榜文告示、判牘案例數不勝數,諸家法律思想更是爭奇鬥艷。初學者若一頭衝進浩瀚的史料海洋,必有暗無天日、不見星辰之感。這就要求我們從宏觀角度把握中國法律演進的脈絡,辨別那些數不清的故制遺規處於中國歷代法制發展坐標中的具體方位,思考它們究竟起了怎樣的歷史作用;了解各時代湧現出來的法律思想,其背景、實質與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實際上,中國法律演進的脈絡是相當清晰的,不難建構出中國法律演進的大體框架。我們可以把中國法律的演進過程分為三大階段:先秦時期、秦至清末改制、清末改制至今。我們依次來看這三大階段的特征:
    先秦時期是中國法制的草創時期,此時期的特點是:習慣法、成文法各有一席之地。由於中央集權尚未建立,所以法律也不統一,中央王朝和各邦國、各族群都有自己的法度習俗,立法、司法被各種貴族與機構所把持。此時法律思想也異彩紛呈,特別是在百家爭鳴的東周時代,形形色色的法哲學、法理念爭奇鬥艷,盛極一時。此時期之法律演變亂中有序:“明德慎罰”“德主刑輔”等後世主流法觀念已出現;法律形式也越來越朝著成文法的方向發展。至戰國中後期,條文嚴謹的秦律模式已呼之欲出。
    秦至清末改制的兩千餘年,是中央集權占據主導地位的“帝制時代”。此時期法史演進的特點是成文法占據主導地位,重要法典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包括《唐律疏議》這樣立法水平極高、輻射東亞、影響深遠的“法典之王”。如我們以隋唐為界限,又可將此時期劃分為兩個階段:從商鞅變法到南北朝,在這個階段,龐雜的成文法條漸趨繫統化、法典化;從隋唐到清末,這個階段歷經了中國法典傳入東亞各國,中華法繫形成、繁盛,終走向衰亡的過程。清末改制使中國法律的發展方向徹底轉型。
    清末改制至今,是中國法律走向近代化、現代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走得十分艱辛,既取得過令人矚目的立法成就,也經歷了嚴重破壞法制的重大挫折。直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法制建設纔得以繼續發展,走上正常的軌道。
    在中國法制數千年的演進中,有不少重要線索貫穿始終。如法典演變的線索:從《法經》六篇到秦漢律、魏晉律,至《唐律》十二篇,再至明清律七篇,篇數有差,其中蘊藏著立法理念的變遷;如刑罰制度的演變:從上古的五刑到中古的五刑,再到當今刑法中的五種主刑,種類相同,背後卻發生過無數次激烈的思想論爭。如能理出這些線索,體會古今之變中的三味所在,將對中國法律史學習大有裨益。
    二、掌握中國法律史中的“關鍵詞”
    中國法律史中有不少提綱挈領的“關鍵詞”,它們是了解傳統法律文化的鑰匙。如果掌握了這些“關鍵詞”的意蘊,學習中國法律史就會變得遊刃有餘。
    首先是那些“以數為紀”的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將重要的同類概念用數字歸納起來,不但表明數量多少,還能總括事物端緒。中國傳統法制中的重要概念,很多都可納入“以數為紀”的範疇。
    比如“五刑”“五禮”,涵蓋了中國傳統法制中兩個重要領域“刑”與“禮”的基本內容。再如“十惡”“八議”,將古代法律重點打擊的十類犯罪和享有法律特權的八類社會成員囊括其中。又如“九族”“五服”,將親屬等級及相應的權利義務關繫區分得清楚明了。其他諸如刑法中的“六殺”“六贓”、結婚中的“六禮”、離婚中的“七出三不去”、司法中的“五聽”“三刺”等均是如此。古人用“以數為紀”的思維方式抽像歸納法律概念,以簡馭繁,讀來朗朗上口,令人印像深刻且易於記誦,為我們學習傳統法制提供了便利。
    其次是作為特定稱謂的關鍵詞。比如,律、令、科、比、格、式、典、敕、例等法律形式的名稱,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要做到可識記、能辨析。再如“明德慎罰”“德主刑輔”“親親得相首匿”“舉重以明輕”“舉輕以明重”等貫穿數千年古代法制的法律原則名稱,包含著古人對社會、人性與秩序的深刻理解,內涵豐富,時至今日仍為重要的法學命題,需要認真研讀思索。
    後是作為重要制度與重要法律事件的關鍵詞。比如秦代的城旦舂、隸臣妾,漢代的錄囚、春秋決獄,宋代的務限、鞫讞分司,明代的充軍、廷杖,清代的秋審,近現代的五權憲法、三三制等,幾乎每個歷史時期都有若干重要的制度出現,這些制度既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又與歷史傳承息息相關,自然也要作為法史“關鍵詞”來掌握。重要的法律事件同樣構成中國法律史的“關鍵詞”,如“鑄刑書”“禮法之爭”等關鍵詞,是具有法制發展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名稱。深入分析這些關鍵詞,對理解法律演變的動力、價值、影響而言,無疑具有重要幫助。
    三、多閱讀,多發問,多思考
    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風雨滄桑,遺留下了龐大的法律文化財富。若要像《論語·子張》裡所說的那樣,領略法史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同時又能識其精華、棄其糟粕,使法史智慧成為構築自己法律學養大廈的基石,那就不能僅止於課堂聽講或教材記誦。做廣泛的相關閱讀,培養問題意識,多發問、多思考,嘗試自己動手動腦解決疑問,方能真正從此學問中獲益。
    本書是引領初學者進入法史領域的入門教材,在繫統學習教材的基礎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廣泛研讀其他相關論著。研讀可以循序漸進地展開,如想對古代法律的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閱讀瞿同祖先生著的《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如感到對某些法史問題難以理解,可以查閱楊一凡教授主編的多卷本《中國法制史考證》《中國法制史考證續編》;如想了解遺存至今的歷代法制史料狀況,可以翻教授著的《法律文獻學》。如感到必須親自查閱諸子著作、秦漢簡牘、唐代文書、明清契約、近現代司法檔案等原始資料後纔能解開心中的疑問,那就更好了,說明此時已逐步進入研究狀態了。
    在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牢記“盡信書不如無書”。學術研究是無止境的,任何法史論著,包括中國法律史的教材,都隻是作者根據已掌握資料進行思考的產物。新資料會不斷湧現,研究也會不斷深入,沒有任何論著、任何論斷是必然正確的。我們通過閱讀來增長知識,更要通過閱讀來增長智慧。我們要學習思考鑽研的方法,而不是機械記憶書中的某些結論。這就要求在閱讀時始終懷有問題意識,多發問、多思考,如此纔是真正的學習。
    我們可以對書中的材料提出疑問,看是否有更多的材料能佐證或顛覆作者的觀點;我們也可以對書中的論點提出疑問,看作者是否論之成理。隨著大量新材料的發現,我們對傳統法制的認識不斷更新。比如,大量秦代法律簡牘、檔案的出現,使我們看到了秦法酷烈背後的另一面,而秦律六篇的舊說也變得不那麼牢固了。再如,大量新視角的引入,使我們對某些法史現像的理解也變得——怎樣看待法律的繼承問題?親屬相隱是否破壞兇?諸如此類提問,學術界今日之回答在深度和廣度上已大大超越往昔,這正是多發問、多思考的結果。多發問,看似無問題處可能隱藏著大問題;多思考,有價值的新觀點可能由此而產生。問與思都是沒有止境的。中國法律史(包括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作為獨立的學科,從晚清出現,發展至今已逾百年,法史學術百年間的進步,正是從質疑、論證、再質疑、再論證的過程中得來的,而法史研習者的成長之道與此並無不同。中國法律史是非常有意思的學科,融歷代法制之經驗、教訓、思想、觀念於一體,“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希望本書對閱讀者有所助益。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中國法律史入門筆記》,是根據201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法學專業核心課程“中國法律史”教學而撰寫的教材著作。“中國法律史”是有機融合“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中西法律史比較”等內容後出現的新課程,本教材在編纂過程中,力圖做到體繫完備、重點突出、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以幫助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準確掌握課程的核心要點為目標。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本教材涵蓋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教材中均用“★”標出,對準備“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學習者而言,這無疑提供了便利。
    本書由華東政法大學王沛教授擔任主編,王捷教授擔任副主編。各章節分工如下:
    、二章王沛教授(華東政法大學)
    第三、四章王捷教授(華東政法大學)、黃海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
    第五、六章姚遠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邬勖助理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
    第七、八章劉曉林教授(吉林大學)
    第九、十章王帥一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
    第十一、十二章陳煜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
    第十三章陳迪助理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
    第十四章於明教授(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龔汝富教授、洪佳期副教授、邱唐副研究員、史志強副研究員參加了本次修訂。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