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光纖光學(第3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研究生 -> 研究生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廖延彪、黎敏、夏歷 
    【所屬類別】 圖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工學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5685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2568575
    叢書名: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繫列教材

    作者:廖延彪、黎敏、夏歷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從光的電磁理論出發,全面論述了光在光纖中傳輸的基本特性及其傳感應用,適合作為普通高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及物理類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
    ? 體繫完整 本書較全面地介紹了“光纖光學”的知識體繫,涵蓋光纖理論和特性、光纖技術和器件、光纖的工程應用。
    ? 側重基礎  本書注重對“光纖光學”基本概念、理論分析結果及其物理意義的闡述。
    ? 兼顧發展  本書較全面地概括了光纖的發展及前沿科學技術成果。
    ? 學以致用  本書較全面地介紹了光纖的主要工程應用,分析其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問題,並給出了應用實例及典型參數。
    教學資源 
    教學大綱
    教學課件
    彩色插圖
    注:關注“人工智能科學與技術”微信公眾號,在 “知識”→“資源下載”→“配書資源”菜單獲取下載鏈接(或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本書頁面獲取下載鏈接)。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光的電磁理論出發,全面論述光在光纖中傳輸和傳感的基本特性及其應用。全書共8章,分為 三部分(光纖理論和特性、光纖技術和器件、光纖的應用),具體內容包括: 均勻折射率和非均勻折射率光纖 的傳輸理論(光線理論、波動理論、耦合模理論及非線性理論); 光纖的數值分析方法; 光纖的損耗、色散、 偏振以及非線性特性; 光纖設計、光纖的連接和處理以及參數測量的基本方法; 光纖有源和無源器件; 各 類特種光纖; 光纖在傳輸數據、能量、圖像以及傳感方面的應用等。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等相關專業的 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光電科研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廖延彪  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繫,現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繫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光纖傳輸和傳感方面教學和研究工作50餘年;承擔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科基金等多項課題;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已出版《物理光學》《光纖光學》《偏振光學》等圖書8部,參與編寫《光學手冊》《光子學——技術與應用》等大型工具書。其團隊所研發的各類光纖傳感器的應用範圍涉及電力、石化等行業的多參量測量。
    黎敏  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繫,現為武漢理工大學物理繫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光纖與微納光傳感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光纖光學”和“光纖傳感技術”等課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部級及校企合作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已出版《光纖傳感器及其應用技術》等圖書5部。
    夏歷  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繫,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於光纖傳感器與傳感光纖光源的設計,傳感微結構、化學與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光纖傳感網絡設計等,並深入開展光纖傳感技術在國家電網、醫療、航天領域的繫列應用。已發表學術論文超過100篇。 

    目錄
    部分光纖理論和特性
    第1章光纖傳輸的基本理論
    1.1引言
    1.2光纖的光線理論
    1.2.1均勻折射率光纖的光線理論
    1.2.2變折射率光纖的光線理論
    1.3光纖的波動理論
    1.3.1光波導的一般理論——正規光波導
    1.3.2均勻折射率光纖的波動理論
    1.3.3變折射率光纖的波動理論
    1.4光纖的數值分析方法
    1.4.1傳輸矩陣法(TMM)
    1.4.2多極展開法(HEM)
    1.4.法(FEM)

    部分光纖理論和特性


    第1章光纖傳輸的基本理論


    1.1引言


    1.2光纖的光線理論


    1.2.1均勻折射率光纖的光線理論


    1.2.2變折射率光纖的光線理論


    1.3光纖的波動理論


    1.3.1光波導的一般理論——正規光波導


    1.3.2均勻折射率光纖的波動理論


    1.3.3變折射率光纖的波動理論


    1.4光纖的數值分析方法


    1.4.1傳輸矩陣法(TMM)


    1.4.2多極展開法(HEM)


    1.4.法(FEM)


    1.4.4平面波法(PWM)


    1.4.5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


    1.5偏振光在光纖中的傳輸


    1.5.1偏振光的矩陣表示法——Jones矢量法


    1.5.2Jones矩陣法在光纖中的應用


    1.5.3單模光纖在外力作用下引起雙折射效應的Jones矩陣


    1.5.4Poincaré球圖示法


    1.6均勻折射率單模光纖的分析


    1.6.1引言


    1.6.2基本性質


    1.6.3功率分布


    1.7非正規光波導的模耦合方程


    1.7.1非正規光波導


    1.7.2非正規光波導的模耦合方程(矢量模耦合方程)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光纖的特性


    2.1引言


    2.2光纖的損耗


    2.2.1吸收損耗


    2.2.2散射損耗


    2.2.3彎曲損耗


    2.3光纖的色散


    2.3.1概述


    2.3.2模式色散


    2.3.3波長色散


    2.4光纖的設計


    2.4.1引言


    2.4.2多模光纖折射率分布的設計


    2.4.3單模光纖的設計


    2.4.4典型單模光纖的折射率分布


    2.4.5典型單模光纖性能


    2.5彈光效應


    2.6光纖中的雙折射


    2.6.1纖芯的橢圓度引起的雙折射


    2.6.2應力引起的雙折射


    2.6.3彎曲引起的雙折射


    2.6.4扭曲引起的雙折射


    2.6.5外場引起的雙折射


    2.6.6減小雙折射影響的特殊措施


    2.7光纖中的非線性效應


    2.7.1基本原理


    2.7.2自相位調制


    2.7.3光纖中的光孤子


    2.7.4交叉相位調制


    2.7.5受激Raman散射


    2.7.6受激Brillouin散射


    2.7.7四波混頻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光纖繫統的損耗與光纖處理工藝


    3.1引言


    3.2光纖和光源的連接


    3.2.1半導體激光器和光纖的連接


    3.2.2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和光纖的耦合


    3.2.3大功率LD陣列耦合技術


    3.3光纖和光纖的連接


    3.3.1光纖與光纖的固定連接


    3.3.2多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直接耦合


    3.3.3單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直接耦合


    3.4側邊拋磨光纖


    3.5光纖的腐蝕


    3.5.1化學腐蝕法制作納米光纖探針


    3.5.2影響腐蝕效果的因素


    3.6光纖的改性


    3.6.1摻雜效應


    3.6.2光敏效應


    3.6.3非線性效應——Raman效應和Brillouin效應


    3.6.4力學效應


    3.6.5熱學效應


    3.6.6電磁效應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部分光纖技術和器件


    第4章特種光纖


    4.1引言


    4.2功能型光纖


    4.2.1變折射率光纖


    4.2.2偏振保持光纖簡介


    4.2.3少模光纖


    4.2.4熒光光纖


    4.2.5增敏和去敏光纖


    4.3新材料光纖


    4.3.1紅外光纖與紫外光纖


    4.3.2聚合物光纖


    4.3.3單晶光纖


    4.4新結構光纖


    4.4.1光子晶體光纖


    4.4.2側邊拋磨光纖與金屬化光纖


    4.4.3雙包層光纖


    4.4.4多芯光纖


    4.4.5反諧振光纖


    4.4.6微納光纖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光纖特征參數的測量


    5.1引言


    5.1.1光纖測量的內容與特點


    5.1.2光纖測量的方法


    5.1.3光纖測量儀器


    5.2損耗測量


    5.2.1光纖損耗的測量


    5.2.2光纖器件的插損測量


    5.2.3譜損的測量


    5.2.4反射損耗的測量


    5.3模場直徑測量


    5.3.1模場直徑定義


    5.3.2測量方法


    5.4截止波長及其測量


    5.4.1截止波長的定義


    5.4.2傳導功率法


    5.4.3模場直徑法


    5.4.4替代法


    5.5色散測量


    5.5.1測量原理


    5.5.2相移法


    5.5.3干涉法


    5.5.4基帶測量


    5.5.5偏振模色散及其測量


    5.6折射率分布、幾何尺寸與理論數值孔徑的測量


    5.6.1折射近場法


    5.6.2近場掃描法


    5.6.3幾何尺寸的測量


    5.6.4理論數值孔徑的測量


    5.6.5光纖三維折射率測量


    5.7高雙折射光纖拍長的測量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光纖無源及有源器件


    6.1引言


    6.2光纖耦合器、環行器與光波分復用器


    6.2.1熔錐型單模光纖光分/合路連接器


    6.2.2磨拋型單模光纖定向耦合器


    6.2.3光環行器


    6.2.4光波分復用器(WDM)


    6.3光開關、光纖濾波器與光纖調制器


    6.3.1概述


    6.3.2光開關原理


    6.3.3光纖調制器


    6.3.4光纖濾波器


    6.4光纖旋轉連接器


    6.4.1光纖旋轉連接器的工作原理


    6.4.2光纖旋轉連接器的基本結構


    6.4.3光纖旋轉連接器產品與工業應用


    6.5光衰減器


    6.5.1光衰減器原理、分類與基本結構


    6.5.2全光纖熱光型可變光衰減器


    6.6光緩存器


    6.7光纖偏振器件


    6.7.1光纖偏振控制器


    6.7.2保偏光纖偏振器


    6.7.3光纖隔離器 


    6.8光纖光柵


    6.8.1引言


    6.8.2光纖光柵的分類


    6.8.3光纖Bragg光柵的理論模型


    6.8.4均勻周期正弦型光纖光柵


    6.8.5非均勻周期光纖光柵


    6.8.6光纖光柵的寫入方法簡介


    6.9摻雜光纖激光器與放大器


    6.9.1摻雜光纖激光器 


    6.9.2光纖放大器


    6.9.3大功率雙包層光纖激光器


    6.9.4工業光纖激光器與新型光纖激光器


    6.10光纖Raman與光纖Brillouin激光器


    6.10.1光纖Raman激光器與放大器


    6.10.2光纖Brillouin激光器與放大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部分光纖的應用


    第7章光纖傳輸數據和圖像


    7.1概述


    7.2光纖通信


    7.3光纖傳輸距離的估算


    7.3.1光纖的損耗


    7.3.2光纖的色散


    7.3.3色散對光纖傳輸的影響


    7.4光纖傳光束


    7.5光纖傳像束


    7.5.1概述


    7.5.2光纖傳像束的結構


    7.5.3光纖傳像束的性能


    7.5.4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光纖傳感器


    8.1概述


    8.1.1光纖傳感器的定義及分類


    8.1.2光纖傳感器的特點


    8.2振幅調制傳感型光纖傳感器


    8.2.1光纖微彎傳感器


    8.2.2光纖受抑全內反射傳感器


    8.2.3光纖輻射傳感器


    8.3振幅調制型光纖傳感器的補償技術


    8.3.1雙波長補償法


    8.3.2旁路光纖監測法


    8.3.3光橋平衡補償法


    8.4相位調制傳感型光纖傳感器


    8.4.1引言


    8.4.2MachZehnder光纖干涉儀和Michelson光纖干涉儀


    8.4.3Sagnac光纖干涉儀


    8.4.4光纖FabryPerot干涉儀


    8.4.5光纖環形腔干涉儀


    8.4.6白光干涉型光纖傳感器


    8.4.7外界壓力對光纖干涉儀的影響


    8.4.8溫度對光纖干涉儀的影響


    8.4.9光纖干涉儀的傳感應用


    8.5偏振態調制型光纖傳感器


    8.5.1光纖電流傳感器


    8.5.2雙折射對光纖傳感的影響


    8.5.3光纖偏振干涉儀


    8.6波長調制型光纖傳感器


    8.6.1引言


    8.6.2光纖Bragg光柵應變傳感模型


    8.6.3光纖Bragg光柵溫度傳感模型分析 


    8.6.4光纖Bragg光柵在光纖傳感領域的典型應用


    8.6.5長周期光纖光柵在傳感領域的應用


    8.6.6光纖光柵折射率傳感技術


    8.6.7LPG MachZehnder干涉儀折射率傳感器


    8.7光纖熒光溫度傳感器


    8.7.1光纖熒光溫度傳感原理


    8.7.2熒光壽命測溫


    8.7.3熒光強度比測溫


    8.7.4熒光傳感材料


    8.7.5熒光測溫繫統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8.8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8.8.1概述


    8.8.2散射型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8.8.3偏振型和相位型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8.9聚合物光纖傳感器


    8.10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在傳感中的應用


    8.10.1光子晶體光纖用於氣體檢測


    8.10.2基於孔內光和物質相互作用的其他傳感器


    8.10.3特種光子晶體光纖與傳感


    8.10.4光子晶體光纖SPR傳感器


    8.10.5光子晶體光纖SERS


    8.10.6摻雜的微結構聚合物光纖傳感器


    8.11傳光型光纖傳感器


    8.11.1振幅調制傳光型光纖傳感器


    8.11.2相位調制傳光型光纖傳感器


    8.11.3偏振態調制傳光型光纖傳感器


    8.12光纖傳感網絡


    8.12.1可用於構成光傳感網的傳感器


    8.12.2成網技術


    8.13光纖傳感技術的發展趨勢及課題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前言
    第3版前言
    本書第2版自2013年問世至今已有近8年的時間,並已多次重印。在這期間,光纖理論、技術和應用
    均已取得長足的進步。為此,需要對《光纖光學》(第2版)作相應的修改。
    近年來,光纖領域有兩個方面的重要進展: 光纖理論和光纖結構。由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出現,光纖傳輸理論翻開了新的一頁: 光波在光纖中傳輸時有禁帶和導帶之分; 在很寬的波段實現單模傳輸; 高非線性、強雙折射等許多新的特性
    呈現出來。在光纖結構的進展方面,出現了構成光子晶體光纖的多孔/多層結構、用於光纖激光器的雙包層光纖、用於能量傳輸的反諧振光纖和納米光纖等,突破了折射率為階躍或漸變的纖芯包層常規結構。此外,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第3版前言
    本書第2版自2013年問世至今已有近8年的時間,並已多次重印。在這期間,光纖理論、技術和應用
    均已取得長足的進步。為此,需要對《光纖光學》(第2版)作相應的修改。
    近年來,光纖領域有兩個方面的重要進展: 光纖理論和光纖結構。由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出現,光纖傳輸理論翻開了新的一頁: 光波在光纖中傳輸時有禁帶和導帶之分; 在很寬的波段實現單模傳輸; 高非線性、強雙折射等許多新的特性
    呈現出來。在光纖結構的進展方面,出現了構成光子晶體光纖的多孔/多層結構、用於光纖激光器的雙包層光纖、用於能量傳輸的反諧振光纖和納米光纖等,突破了折射率為階躍或漸變的纖芯包層常規結構。此外,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是傳感器領域的一個全新的類型。對於這些進展,本書修改後均有所反映,尤其對於光子晶體光纖相關的理論分析和設計的數值計算方法,做了必要的充實。在光纖傳感領域,無論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均有很大進展,尤其如光子晶體光纖、納米光纖傳感器等新型光纖的應用。光纖傳感也是光網絡應用不可或缺的基礎之一,如大規模分布式傳感的工程化。這些新進展在第3版中也有相應的擴充。


    本書第3版仍然保留了第2版的主要特色,它們是: 在選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論與實際並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繫統性與完整性。本書對公式的數學推導過程從略,以突出對物理意義的闡述。此外,除對偏振特性和光纖傳感的原理部分討論較詳細外,為適應光纖理論的發展,對光纖設計相關的數值計算方法做了必要的補充,將第1章光纖傳輸的基本理論分為三部分——光線理論、波動理論和數值分析方法,補充內容完整勾勒出光纖數值分析方法的概貌。較全面地介紹各類特種光纖和光纖的測試方法。其中,對於變折射率光纖作件在光纖繫統中的應用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有助於讀者正確地選用光纖以滿足工作的需要。較全面地介紹了由光纖構成的各種有源和無源器件,各種光纖傳感器和傳感繫統。


    第3版的修改內容主要包括: 
    (1) 編排次序有變。第3版仍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光纖理論和特性(第1章光纖傳輸的基本理論,第2章光纖的特性,第3章光纖繫統的損耗與光纖處理工藝); 光纖技術和器件(第4章特種光纖; 第5章光纖特征參數的測量,第6章光纖無源及有源器件); 光纖的應用(第7章光纖傳輸數據和圖像,第8章光纖傳感器)。
    (2) 內容有增刪。第1章增加了
    “1.4 光纖的數值分析方法”; 第2章增加了“2.2.3 彎曲損耗”; 第3章增加了“3.2.3 大功率LD陣列耦合技術”; 第4章增加了“4.2.3 少模光纖”“4.4.5 反諧振光纖”; 第5章增加了“5.6.5 光纖三維折射率測量”; 第6章增加了
    “6.4.3 光纖旋轉連接器產品與工業應用”“6.9.4 工業光纖激光器與新型光纖激光器”“6.10.2 光纖Brillouin激光器
    與放大器”; 第8章增加了“8.10.4 光子晶體光纖SPR傳感器”“8.10.5 光子晶體光纖SERS”。


    黎敏教授負責本書第3版的全部修訂工作,夏歷教授參與了本書第3版的修訂,並撰寫了第1章的
    “1.4光纖的數值分析方法”; 第4章的“4.2.3 少模光纖”和“4.4.5 反諧振光纖”; 第8章“8.10.4光子晶體光纖SPR傳感器”和“8.10.5 光子晶體光纖SERS”。
    在本書的修改過程中,不少教師和研究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對此深表感謝。後,還要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盛東亮
    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所做的具體指導和細致的編輯工作。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缺點,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廖延彪2021年4月於清華園


     


    第2版前言


    本書第1版自2000年問世至今已有10餘年的時間,已經重印8次。在這期間光纖理論和技術(包括光纖傳輸和傳感)均已取得長足的進步。為此有必要對第1版作必要的修改。
    10餘年來,光纖領域的重要進展有兩方面: 光纖理論和光纖結構。由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出現,使光纖傳輸理論翻開了新的一頁: 光波在光纖中傳輸時存在禁帶和導帶; 在較寬的波段可單模傳輸以及其他許多新的特性。至於光纖結構的進展,則是出現了構成光子晶體光纖的多孔/多層結構和用於光纖激光器的雙包層光纖,它突破了僅由纖芯和包層,折射率為突變或漸變的常規結構。此外,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出現,則是傳感器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傳感器品種。對於這些進展,本版均有所反映,但對於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理論,由於內容太多、太深,已超出教學大綱要求,本版未涉及,讀者可參考有關文獻。
    本版仍然保留第1版的主要特色: 在選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論與實際並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繫統性與完整性。本書對公式的數學過程敘述從略,以突出對物理意義的闡述。對偏振特性和光纖傳感的原理闡述較為詳細; 全面地介紹了各類特種光纖和光纖的測試方法,對於變折射率光纖作件在光纖繫統中的應用進行了繫統的論述,有助於讀者在工作實踐中正確地選用光纖。此外,書中也詳盡地介紹了由光纖構成的各種有源和無源器件,以及各種光纖傳感器。
    本版修改部分主要包括: 
    (1) 編排次序有變。第2版仍為三部分,分別是光纖理論和特性(第1章光纖傳輸的基本理論,第2章光纖的特性,第3章光纖繫統的損耗與光纖處理工藝); 光纖技術和器件(第4章特種光纖,第5章光纖特征參數的測量,第6章光纖無源及有源器件); 光纖應用(第7章光纖傳輸數據和圖像,第8章光纖傳感器)。
    (2) 內容有增刪。第2章改寫了2.4光纖的設計。第3章增加了3.4 側邊拋磨光纖,3.5 光纖的腐蝕,3.6 光纖的改性。第4章增加了4.4 紅外光纖和紫外光纖,4.5 熒光光纖,4.6 聚合物光纖,4.7 光子晶體光纖,4.8 側邊拋磨光纖與金屬化光纖,4.9 單晶光纖,4.11 雙包層光纖,4.12多芯光纖,4.13 微納光纖。第5章增加了5.5.5偏振模式色散及其測量。第6章增加了6.4光纖旋轉連接器,6.5 光衰減器,6.6 光緩存器,6.9.3大功率雙包層光纖激光器,6.10光纖Raman激光器與光纖Brillouin激光器。第8章增加了8.7光纖熒光溫度傳感器,8.8分布式光纖傳感器,8.9聚合物光纖傳感器,8.10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在傳感中的應用,8.12光纖傳感網絡,並改寫了8.13光纖傳感技術的發展趨勢及課題。
    黎敏教授參加了本書第2版的全部修訂工作。
    在本書的修改過程中,不少教師和研究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對此深表感謝。後,還要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盛東亮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所做的悉心工作。
    由於光纖光學技術發展迅猛,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廖延彪2013年7月於清華園


     


    第1版前言
    隨著激光的問世,古老的光學已裂變出眾多的分支,“光纖光學”是其中之一。它是研究光導纖維的光學特性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光纖光學”這一名稱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但隨著光纖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光纖通信的廣泛應用,使這一新分支的內容愈來愈豐富。光纖光學的研究對像——光導纖維的特點是它的有界性,即光波在光纖中橫向受邊界限制,縱向可無限延伸,因而其光學特性和大塊媒質的光學特性有很大差別,其中很多特性還正在研究之中。目前,雖已有光纖光學方面的專著問世,但由於出版較早,未能包括近十年來的成果,且對光纖光學介紹不夠全面。筆者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對光纖光學的原理及其應用作較全面的介紹。


    全書共有8章,可分為三部分: 光纖中光傳輸和傳感的基本理論、各類光纖和光纖參數的測試方法、光纖的應用——光纖器件和傳感。部分主要討論光纖傳輸的模式理論和模耦合理論,光纖的非線性理論,光纖的損耗、色散和偏振特性,著重討論光纖的偏振特性,對光纖傳感的原理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由於光纖的模式理論和模耦合理論與大塊媒質中的光波傳輸理論有很大差別,其計算過程又很繁雜; 為使讀者對其物理圖像有一較清楚的了解,而又不必花過多精力於數學推導過程,因此,本書對公式的數學過程從略,以突出對物理意義的闡述。此外,對偏振特性和光纖傳感的原理部分則討論較詳細,這是其他專著所欠缺的,也是讀者所需要的。第二部分較全面地介紹各類特種光纖和光纖的測試方法,其中對於變折射率光纖作件在光纖繫統中的應用和高雙折射光纖拍長的測量方法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它有助於讀者正確地選用光纖以滿足工作的需要。第三部分較全面地介紹由光纖構成的各種有源和無源器件,各種光纖傳感器及技術,其中較詳細地介紹光纖光柵,光纖傳感的補償技術,光纖白光干涉技術,光纖光柵傳感技術以及光纖傳感在智能材料和結構中的應用。這部分的重點放在以後的應用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特性上,而不詳述目前的實驗繫統。
    本書在選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論與實際並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繫統性與完整性。


    在此說明一點,本書所討論的模式理論和模耦合理論隻是對光波導問題做了現像性的描述,它隻需經典場論知識。雖然模式理論推動了當今光纖技術和集成光學技術的發展,但是這一理論未涉及導波光的物理本質。導波光的許多更深入的問題,用模式理論無法解釋。例如,在光纖這樣一個很有限的空間內,導波光遵守光線光學規律(甚至比普通光波遵守得更好),在光纖中傳輸很長距離而衍射損耗很小; 導波光量子的壽命和穩定性問題等。這些關於光導波本質性問題的探討,必須采用量子理論。這已超出本書範圍,而且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不少教師和研究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並對教材的出版給予了大力協助,對此深表感謝。其中特別要感謝高以智教授等的支持和鼓勵,還有賴淑蓉老師和宋清霞同學的支持和幫助,她們兩位為原稿的打印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勞動。後,還要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王仁康、孫禮等同志為本書的出版所做的具體指導和細致的編輯工作。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缺點,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廖延彪1999年11月於清華園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