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咖啡咖啡處處開
    該商品所屬分類:烹飪/美食 -> 烹飪/美食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英】傑裡米·托茨 
    【所屬類別】 圖書  烹飪/美食  茶酒飲料  咖啡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99761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9997612
    作者:英】傑裡米·托茨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編輯推薦



    ★ 咖啡入門:不止有衝泡!從基礎知識到產業格局,從產地到消費者,繫統全面,不裝逼不裝範兒的咖啡百科全書。


    ★ 產地知識:了解了產地差異,纔能真正理解咖啡風味的差異;詳述全球28個經典咖啡產區特色。


    ★ 文化貿易:解讀咖啡流行文化史,剖析三次咖啡浪潮帶來的歷史變革,以及正在席卷全球的咖啡道德貿易運動。


    ★ 制作方法:從一粒種子到杯中神秘飲品的歷程,逐步剖析咖啡選豆、烘焙、研磨、衝泡方法,讓你在家輕松手作一杯完美咖啡。


    ★ 風味品鋻:從杯測到風味輪,學會品嘗咖啡的不同層次,豐富咖啡詞彙量,不再隻會說“濃、淡、順滑、苦”。


    ★ 全彩印刷,兼具收藏與實用功能。隨書附贈風味輪拉頁和咖啡杯測表,讓品鋻咖啡成為一件簡單而有趣的事。


     
    內容簡介

          《咖啡咖啡處處開》是由專業咖啡師所著的咖啡入門指南。作者結合多年從業經驗對咖啡文化進行深入的全景式解讀,遍尋產地、探索風味、科學制作,剖析咖啡背後的文化浪潮和貿易之旅,為咖啡愛好者提供專業、繫統、易操作的指導。


          作者詳盡介紹咖啡產地特色、種植風格、處理方法,從源頭認識咖啡風味的差異;逐步講解咖啡選豆、烘焙、研磨、衝泡等簡單科學、可復制的方法,隻要具備幾個簡單工具就能在家衝泡一杯好喝的咖啡;評判咖啡風味特色,讓你找到未必貴,但自己喜歡的咖啡;剖析三次咖啡浪潮中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從人文角度理解咖啡怎樣融入我們的生活。讀完本書,讓你從咖啡愛好者進階咖啡達人,在任何情況都能優雅、有範兒又有品地品味咖啡之美。

    作者簡介
    傑裡米·托茨(Jeremy Torz)
    史蒂文·馬卡東尼亞(Steven Macatonia)
    兩人均為英國咖啡界領軍人物,在精品咖啡浪潮中堅持以公平為原則,積極推動咖啡道德貿易運動,深入走訪世界各地的咖啡產區,與種植戶建立直接聯繫,致力於讓更多的咖啡愛好者品嘗到深藏於世界各地的美味。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們創立英國家微烘焙精品咖啡店,並在英國首批高品質咖啡產業鏈下創立了聯盟手工烘豆公司。近幾年,他們發展了一個行業領先平臺,保證咖啡原料的高品質,受到無數咖啡愛好者追捧。
    獲獎經歷
    歐洲阿萊格拉咖啡大賽金獎(Allegra European Coffee Awards)
    2014年歐洲*咖啡烘焙師金獎(Best European Coffee Roaster)

          傑裡米·托茨(Jeremy Torz


          史蒂文·馬卡東尼亞(Steven Macatonia


          兩人均為英國咖啡界領軍人物,在精品咖啡浪潮中堅持以公平為原則,積極推動咖啡道德貿易運動,深入走訪世界各地的咖啡產區,與種植戶建立直接聯繫,致力於讓更多的咖啡愛好者品嘗到深藏於世界各地的美味。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們創立英國家微烘焙精品咖啡店,並在英國首批高品質咖啡產業鏈下創立了聯盟手工烘豆公司。近幾年,他們發展了一個行業領先平臺,保證咖啡原料的高品質,受到無數咖啡愛好者追捧。


          獲獎經歷


          歐洲阿萊格拉咖啡大賽金獎(Allegra European Coffee Awards)


          2014年歐洲*咖啡烘焙師金獎(Best European Coffee Roaster)


          2015年歐洲*咖啡烘焙技師大獎(Best Artisan Coffee Roaster,Europe)


          2015年*道德感咖啡公司(Most Ethical Coffee Company)


          2015年咖啡產業傑出貢獻獎(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coffee industry)


          2013~2015年,獲得22座美味獎(Great Taste Awards)

    目錄
    咖啡是一種信仰
    PART 1 咖啡飄香1000 年
    01 從種子到果實,咖啡果的生長歷程
    02 咖啡品種大家族
    03 生長環境,咖啡風味的先決條件
    04 環境惡化,咖啡產業面臨威脅
    05 從枝頭到車間,咖啡旅程的起始
    06 含水量低於12.5%,初步處理纔達標
    07 咖啡因:有人為之瘋狂,有人則不
    PART 2 尋豆之旅:全球精品咖啡產區尋味指南
    01 咖啡風味帶有產地印記
    02 非洲及阿拉伯半島:優質咖啡層出不窮
    03 亞洲及大洋洲:變種咖啡提供了更多的口味選擇
    04 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精品咖啡的天堂

    咖啡是一種信仰


    PART 1  咖啡飄香1000


    01 從種子到果實,咖啡果的生長歷程


    02 咖啡品種大家族


    03 生長環境,咖啡風味的先決條件


    04 環境惡化,咖啡產業面臨威脅


    05 從枝頭到車間,咖啡旅程的起始


    06 含水量低於12.5%,初步處理纔達標


    07 咖啡因:有人為之瘋狂,有人則不


    PART 2  尋豆之旅:全球精品咖啡產區尋味指南


    01 咖啡風味帶有產地印記


    02 非洲及阿拉伯半島:優質咖啡層出不窮


    03 亞洲及大洋洲:變種咖啡提供了更多的口味選擇


    04 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精品咖啡的天堂


    05 南美洲:咖啡愛好者的尋寶勝地


    06 咖啡國際貿易背後的苦澀


    07 道德貿易:讓咖啡消費者的錢真正用之有道


    08 有機咖啡:掏空消費者錢包的噱頭


    PART 3  咖啡即文化,喚醒世界的香味


    01 神秘飲品,從非洲走向全世界


    02 20 世紀,咖啡走入“尋常百姓家”


    03 21 世紀,第三波咖啡浪潮讓精品咖啡融入生活


    ※ 從地方特產到風靡全球的特色咖啡飲品


    ※ 到這些有故事的咖啡館坐一坐


    04 美食 咖啡,不止想喝一杯


    ※ “我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生活方式”


    PART 4  烘焙:醇香美味誕生的前奏


    01 完美的烘焙能讓咖啡風味得到盡情釋放


    02 人力、物力、火力,烘焙過程中缺一不可


    03 買臺烘豆機,自己在家做烘焙


    04 選咖啡豆時不要被營銷用語誤導


    PART 5  衝泡:用匠人精神手作一杯至味


    01 咖啡的美味來自神奇的化學反應


    02 沒有好水,哪來絕佳飲品


    03 咖啡風味感知的藝術


    04 用“杯測”鋻別出真正的品質咖啡


    05 自己在家做杯測,深度認識咖啡


    06 恰到好處的萃取成就完美的咖啡風味


    07 選好磨豆機,開始研磨吧!


    08 開啟咖啡的衝泡之旅


    09 以經典衝泡方式做一杯手衝咖啡


    PART 6  意式濃縮改寫咖啡流行文化史


    01 以科技烹煮一杯咖啡


    02 意式咖啡機衝泡法


    03 別拿壓粉不當回事兒!


    04 Espresso 與牛奶的完美邂逅


    05 選對牛奶,把意式濃縮的酸苦化為繞指柔


    ※ 以拉花為咖啡撰寫落款

    前言
    咖啡是一種信仰
    人們常問:“怎麼纔能找到合我口味的咖啡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對我們來說,咖啡總是與探索精神密切相關。人的口味和喜好會受心情、時間以及在喫的食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對咖啡的口味也一樣。如果你同意上述觀點,那麼我們認為,沒有哪一個大陸、國家、農場或哪一種拼配方法生產出的咖啡能成為你的不二之選。在選擇其他食物和飲品時,人們很少像這樣做單選題,難道你隻買一個類型的葡萄酒,隻喫一種風味的食物——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或者越南菜?應該不會。既然如此,喝咖啡時何必限制自己的選擇呢?
    近年來,我們的飲食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街頭餐館都透著地域特色——北歐、韓國、秘魯、墨西哥、牙買加風格,個個味道正宗,充滿風情。如今,已經有一部分美食家開始嘗試異域美食,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但與此同時,大部分咖啡消費者仍然僅僅把咖啡當作一種功能性飲料,用來提神醒腦。因此,他們覺得顏色越深、味道越濃、苦味越重,咖啡越好。許多人對咖啡的喜愛,尤其是濃縮咖啡,隻是基於咖啡因帶來的振奮效果,他們喝的咖啡表面也總是覆蓋著一層毛巾般厚實綿密的奶泡。

    咖啡是一種信仰


    人們常問:“怎麼纔能找到合我口味的咖啡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對我們來說,咖啡總是與探索精神密切相關。人的口味和喜好會受心情、時間以及在喫的食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對咖啡的口味也一樣。如果你同意上述觀點,那麼我們認為,沒有哪一個大陸、國家、農場或哪一種拼配方法生產出的咖啡能成為你的不二之選。在選擇其他食物和飲品時,人們很少像這樣做單選題,難道你隻買一個類型的葡萄酒,隻喫一種風味的食物——意大利菜、土耳其菜,或者越南菜?應該不會。既然如此,喝咖啡時何必限制自己的選擇呢?


    近年來,我們的飲食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街頭餐館都透著地域特色——北歐、韓國、秘魯、墨西哥、牙買加風格,個個味道正宗,充滿風情。如今,已經有一部分美食家開始嘗試異域美食,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但與此同時,大部分咖啡消費者仍然僅僅把咖啡當作一種功能性飲料,用來提神醒腦。因此,他們覺得顏色越深、味道越濃、苦味越重,咖啡越好。許多人對咖啡的喜愛,尤其是濃縮咖啡,隻是基於咖啡因帶來的振奮效果,他們喝的咖啡表面也總是覆蓋著一層毛巾般厚實綿密的奶泡。


    當初,我們(傑裡米和史蒂文)進入咖啡烘焙行業,純粹是出於對咖啡味道的好奇,而現在,我們已經迷上了用客觀的方法探索、品味咖啡,發現個中不同並與顧客一同分享的過程。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大眾市場上許多咖啡品質低劣,讓人們對咖啡降低了期待,失去了興趣。


    不過,咖啡行業的各個層面都在改變。雖然精品咖啡仍然隻占全球咖啡貿易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這場變革發源於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的美國西海岸,以舊金山、西雅圖為中心。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咖啡消費低迷,後來,大量咖啡店開始提供新奇的咖啡飲品,再次引起消費者的興趣,精品咖啡浪潮纔逐漸形成。


    20 世紀90 年代初期至中期,我們在美國住了4 年,其間發現了幾種當地小批量烘焙的咖啡,其品質遠勝我們之前在倫敦常喝的。


    既然發現了味道出眾的咖啡,我們自然會想知道美味背後的原因。於是,我們開始用一種科學方法進行研究,這種方法我們一直沿用至今,相信任何有過搭建、測試經驗,或者嘗試過對技術、發明進行優化的人都知道,那就是:通過改變變量,形成對照組,然後對結果進行研究。


    具體做法是:一開始,我們購買同一個國家的咖啡豆,選擇品質相近、烘焙程度從淺焙到深焙不同的。通過品嘗,我們了解了咖啡世界的冰山一角: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然後,我們購買同一公司生產、烘焙程度一致但原產地不同的咖啡豆,來研究地域對風味的影響。


    就這樣,我們打下了牢固的知識基礎,並在以後的日子裡,逐漸見識到了咖啡風味譜究竟能復雜、奇妙到什麼程度。


    跨國咖啡產業雖有巨額廣告預算,但總以小兒科的廣告語宣傳咖啡,導致許多咖啡消費者詞彙匱乏,隻會用4 個詞形容咖啡:濃、淡、順滑、苦。而在聯盟手工烘豆公司(Union Hand-Roasted Coffee ,以下簡稱“聯盟公司”)烘焙廠的杯測室裡,我們描述風味時,會讓人錯以為這是一個葡萄酒品鋻室,因為我們會用水果、堅果、巧克力等常用來描述葡萄酒風味的詞語來形容咖啡的口味。


    可用來形容咖啡芳香和風味的詞語有成百上千個,這取決於咖啡豆的產地、處理方法、烘焙程度和衝泡方法。


    了解了各種選項,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和偏好進行選擇,用開放的心態繼續探索,可以像品味葡萄酒、麥芽威士忌、精釀啤酒那樣,體驗不同咖啡之間的微妙差別。


    那麼,要如何回答“怎麼纔能找到合我口味的咖啡”這個問題呢?我們的建議是:把喝咖啡看作一段不斷延伸的旅程,在旅途中歡樂與回報會不斷疊加。而在前進與探索中,你會發現“合你口味的咖啡”並非隻有1 款。


    與咖啡結緣後的樂事之一就是遇到“懂咖啡”的人,即使入行已經20 多年,我們仍然享受這種時刻。大家共同回憶起一杯好咖啡的風味,味蕾都躁動不已,一想到還有人也體會過這種樂趣,我們就激動萬分。也許,咖啡是一種信仰。而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一定不是的信徒。


    如今,在小型獨立咖啡館和咖啡店裡,咖啡愛好者們會說,杯子裡的咖啡比店裡的環境重要得多。越來越多的咖啡館,不僅提供以濃縮咖啡為基底的常見飲品,還增加了單份制作:單一產地的高品質咖啡,用各種模樣精巧的器具衝泡,以展現咖啡自身的風味。這股潮流也叫“第三波咖啡浪潮”,它極大地豐富了咖啡帶給人們的體驗。作為聯盟公司的成員,我們很榮幸能為這股浪潮推波助瀾。


                                                     傑裡米·托茨


                                                     史蒂文·馬卡東尼亞


                                                     2016年,寫於倫敦

    在線試讀
    美國人對咖啡情有獨鐘
    這一時期,美國人喝起衝泡咖啡來都是以1 大馬克杯為單位[按照美國普及的分量標準,1 杯咖啡應該是9 盎司(250 毫升)],通常要配牛奶或者奶油,再加1 勺糖。
    20 世紀前60 年中,美國人的咖啡消費量穩步上升,咖啡完全地融入了美國人的生活之中。這是個提供免費續杯的國度,咖啡代表了對人有益、易得、令人滿足的東西。1932年經濟大蕭條時期,阨文·博林創作了一首歌曲,讓失意的人能唱著振作起來:
    看看那邊的天空,
    既然彩虹還在,
    就讓我們再喝一杯咖啡,
    讓我們再來上一塊派。
    20 世紀30 年代末,98% 的美國家庭會喝咖啡,美國的咖啡豆進口量占到了世界咖啡總產量的70%。雖然大多數人喝的咖啡仍然是現磨的,但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新面孔——速溶咖啡,它與咖啡豆搶奪著市場份額。
    法國速溶咖啡品牌閃卡(Sanka)早在20 世紀初的10 年裡,就在美國站穩了腳跟。
    到了1938 年,雀巢公司應巴西咖啡協會(Brazilian Coffee Institute)的請求(該協會當時正設法處理大批賣不出去的豆子),創立了雀巢咖啡(Nescafé)這一品牌,生產略微高端一些的速溶咖啡,並成為了世界上知名的速溶咖啡品牌。
    很多地方的人對速溶咖啡存有偏見,認為那是當你喝不到真正的咖啡時纔喝的東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速溶咖啡會在二戰期間及戰後突然流行起來:大兵們口糧裡的咖啡就是速溶咖啡。不少地方的人從此習慣了速溶咖啡的味道。
    那時候的美國廣告宣稱,喝上好喝的咖啡,是美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對泡不出好咖啡的恐懼被植入了美國消費者心中。這些廣告的說辭如同恐嚇,而且其中包含的性別歧視令人反胃。
    20 世紀50 年代美國有一則電視廣告:一名女性趴在一名男性的膝蓋上,該男性正在重重地打她的屁股,因為她在家裡“膽敢讓我喝沒味道、不新鮮的咖啡”。

    美國人對咖啡情有獨鐘 


    這一時期,美國人喝起衝泡咖啡來都是以1 大馬克杯為單位[按照美國普及的分量標準,1 杯咖啡應該是9 盎司(250 毫升)],通常要配牛奶或者奶油,再加1 勺糖。


    20 世紀前60 年中,美國人的咖啡消費量穩步上升,咖啡完全地融入了美國人的生活之中。這是個提供免費續杯的國度,咖啡代表了對人有益、易得、令人滿足的東西。1932年經濟大蕭條時期,阨文·博林創作了一首歌曲,讓失意的人能唱著振作起來:


    看看那邊的天空,


    既然彩虹還在,


    就讓我們再喝一杯咖啡,


    讓我們再來上一塊派。


    20 世紀30 年代末,98% 的美國家庭會喝咖啡,美國的咖啡豆進口量占到了世界咖啡總產量的70%。雖然大多數人喝的咖啡仍然是現磨的,但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新面孔——速溶咖啡,它與咖啡豆搶奪著市場份額。


    法國速溶咖啡品牌閃卡(Sanka)早在20 世紀初的10 年裡,就在美國站穩了腳跟。


    到了1938 年,雀巢公司應巴西咖啡協會(Brazilian Coffee Institute)的請求(該協會當時正設法處理大批賣不出去的豆子),創立了雀巢咖啡(Nescafé)這一品牌,生產略微高端一些的速溶咖啡,並成為了世界上知名的速溶咖啡品牌。


    很多地方的人對速溶咖啡存有偏見,認為那是當你喝不到真正的咖啡時纔喝的東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速溶咖啡會在二戰期間及戰後突然流行起來:大兵們口糧裡的咖啡就是速溶咖啡。不少地方的人從此習慣了速溶咖啡的味道。


    那時候的美國廣告宣稱,喝上好喝的咖啡,是美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對泡不出好咖啡的恐懼被植入了美國消費者心中。這些廣告的說辭如同恐嚇,而且其中包含的性別歧視令人反胃。


    20 世紀50 年代美國有一則電視廣告:一名女性趴在一名男性的膝蓋上,該男性正在重重地打她的屁股,因為她在家裡“膽敢讓我喝沒味道、不新鮮的咖啡”。


    另一則60 年代中期的廣告裡,一名女性對著鏡頭露出了笑容,因為她剛剛讓丈夫喝上了“他人生中杯純正的巴西咖啡”。然後這位丈夫出門上班之前,答應了妻子讓她買新的客廳窗簾,為她支付5 節新派爵士舞課的費用,還答應再借一筆錢給她那個不學無術的兄弟。


    然而,20 世紀過半,咖啡在英國還沒有掀起波瀾。英國的國民飲品依然是茶,隻有少數像倫敦這樣的大都市裡的人,纔認為喝意式濃縮咖啡和卡布奇諾是時髦、有個性的表現(這種看法在大洋彼岸同樣存在)。


    1953 年,倫敦的家意式濃縮咖啡館“摩卡咖啡館”開張,位於蘇荷區費裡思街上,


    店內有一臺加吉亞意式咖啡機,店主名叫吉娜·勞洛勃麗吉達。這個地區屬於意大利移民


    聚集區,後來又陸續開了幾家咖啡館。但是在這個小圈子之外,對咖啡——在我們看來像


    樣的咖啡——感興趣的人很少。


     


    咖啡風味感知的藝術 


    咖啡帶給我們的體驗,受到一繫列個人原因和生理因素的影響。我們與喝咖啡的人聊天時發現,不管對方是每天喝1 杯咖啡的普通消費者,還是每天喝幾杯,耗上一天時間磨豆、


    衝泡、享用的“癮君子”,大多隻會用“濃、淡、順滑、苦”這些詞語來談論咖啡。這些詞語指向的是咖啡的物理特性和味蕾對其的感知,卻沒有涵蓋咖啡迷人的香味。


    對咖啡風味的探索從未停止 


    我們的所有感官對包括咖啡在內的任何食物、飲料的感知綜合起來,叫作這種食物或飲料的感官品質。想一想患上重感冒之後喫東西的情形,你就能明白感官品質的實際作用。感冒的時候,我們幾乎無法區分出一片橙子和一片檸檬。舌頭隱約能嘗到酸味,但是沒有了檸檬和橙子的香味,隻有味蕾中的酸味感受器能感知到檸檬酸。


    我們先前的經驗也會限制我們對咖啡是什麼及有什麼味道的看法。許多人把咖啡看作一種提神的“功能性飲料”,認為咖啡應該又濃又黑又苦。另一些人則喜歡在一天之中特別的時光,享用一杯柔和順滑的清咖或者奶咖,可能還要配上一塊蛋糕。


    在我們所處的咖啡世界裡,尋找咖啡和烘焙咖啡是永恆的主題,上一段列出的兩種淺顯的觀念早已過時。我們知道,更好的種植方法正在不斷地改良咖啡作物,種植戶和烘焙商越來越重視消費者的需求,知道怎麼生產相應的產品。人們對咖啡的興趣激增,走進一些獨立精品咖啡館看看,你會發現許多充滿誘惑的形容詞:水果韻、堅果韻、巧克力韻,等等。在那裡,咖啡師用心做出的飲品吸引著熱情的顧客。


    風味輪:讓你不止會說“濃、淡、順滑、苦” 


    1995 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提出了咖啡風味輪概念,一種能幫助人們了解咖啡滋味與香味的實用工具。這種圖解形式借鋻了葡萄酒界一種相似的工具,將一類風味與促成這種風味的處理方法及烘焙方法分為一組,告訴研究咖啡的人咖啡有哪些性質,這些性質又是怎樣形成的。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這張圖有些難懂,而近我們的伙伴——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杜罕市的反文化咖啡(Counter Culture Coffee),發明了一種新型風味輪,我們覺得更容易理解,所以附在了書中(詳情參見本書前面的插頁)。


    風味輪的內圈是風味的分組,外圈則是更具體的各種風味,這些風味在各類高品質咖啡中都能嘗到。至於插頁左側的表格列出了描述咖啡物理口感的詞,右側表格則列出了描述咖啡酸味特點的詞。咖啡的物理口感指在口中感覺到的咖啡的濃厚度,而咖啡的濃度則指促使咖啡發揮振奮心神、滌清味覺等功能的一種清新、活潑的特質。這2 張表格可以與風味輪結合使用,幫助你從不同角度建立起對咖啡的感知,並在與別人交流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從風味輪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咖啡的風味絕不止是“濃、淡、順滑、苦”可以涵蓋的,而是如同葡萄酒一般豐富、多層次,許多常見的水果味、花香等都可以在咖啡中品嘗出。隻要不斷探索,你會發現沒有兩種風味完全相同的咖啡。


    對於咖啡初學者來說,也許你在一開始無法品嘗出太多的風味,但卻可以從以上基礎


    的風味入手 ,熟悉之後,再配合風味輪學習。


    使用風味輪時,難做到的一點是對自己誠實,感知到什麼風味就是什麼風味,不要說嘗到了沒有感知到的,或者僅僅覺得自己感知到了的味道。


    乍看之下,風味輪令人望而卻步,但卻是學習咖啡風味和品鋻用語不錯的入門工具,在你開始嘗試杯測和品鋻以後,也可以將它用作提示工具。很多時候,我們在運用香氣和味覺記憶時纔會發現所知太少,一杯咖啡明明喚醒了你對那個味道的感覺,卻記不起來究竟是什麼。這時,風味輪就能幫到你了,以清晰明確的味譜帶你喚回剛剛感受的味覺記憶。


    一個能快速提高品鋻技藝的有效又有趣的辦法,就是和朋友一起品嘗咖啡,先安靜地記下自己的體驗,再與朋友進行對比,看你們的感受是否相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