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牛津通識讀本:特洛伊戰爭
    該商品所屬分類:外語 -> 外語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埃裡克·H克萊因 
    【所屬類別】 圖書  外語  英語讀物  英漢對照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917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91700
    叢書名:牛津通識讀本

    作者:埃裡克·H.克萊因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8月 


        
        
    "
    編輯推薦

    盡人皆知的史詩神話“特洛伊戰爭”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真相?發掘於特洛伊遺址的“普裡阿摩斯寶藏”曾轟動世界,但其發掘者竟是一個擅長偽造與投機的業餘人士,這對特洛伊的考古進程起到了怎樣的影響?知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埃裡克·H.克萊因在本書中詳細梳理了這些問題,流傳至今的史詩、詳盡的歷史文獻和☆新的發掘成果都是他引用的對像。無論你是想了解特洛伊戰爭,還是對三千年前那個紛爭不斷而又文明絢爛的世界感興趣,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人們對荷馬於《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講述的海倫與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已著迷了幾個世紀,無數學術文章和書籍、廣泛的考古發掘、史詩電影、電視紀錄片、舞臺劇和藝術品都由此而生。本書根據史詩、古典文學和近現代考古成果調查了兩個主要問題:特洛伊戰爭確實發生過嗎?如果發生過,它發生在哪裡?書中☆終證明,特洛伊附近的一場或多場戰爭可能確實在青銅時代晚期以某種方式或形式發生,從而形成了故事的核心,並借由荷馬的史詩流傳至今。然而,克萊因認為,雖然特洛伊戰爭可能確實發生過,但其原因並不是傳說中的海倫被綁架;在三千多年前,這些衝突有著更令人信服的經濟和政治動機。

    作者簡介

    埃裡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喬治·華盛頓大學古典和近東語言與文明繫主任,古典文學、人類學和歷史學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國會考古研究所所長。擁有多年考古挖掘經驗,同時也著有多本面向大眾的歷史暢銷書,如《文明的崩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考古的故事》《聖*考古學》等。2011年獲得聖*考古學會“考古學流行圖書獎”。

    目錄
    序 言
    致 謝
    導 言
    部分 特洛伊戰爭
    章 《伊利亞特》、《奧德賽》和《史詩集成》中記載的傳說
    第二章 歷史背景下的特洛伊戰爭:邁錫尼人、赫梯人、特洛伊人和海上民族
    第二部分 考察文學證據
    第三章 荷馬諸問題:荷馬存在嗎?《伊利亞特》中的記載是真的嗎?
    第四章 赫梯文獻:阿蘇瓦、阿希亞瓦和維魯薩的阿拉克山杜
    第三部分 研究考古學證據
    第五章 早期發掘者:海因裡希?施裡曼和威廉?德普費爾德
    第六章 重返希沙利克:卡爾?布雷根和曼弗雷德?考夫曼
    後 記
    詞彙表:人物和地名

    序 言
    致 謝
    導 言
    部分 特洛伊戰爭
    章 《伊利亞特》、《奧德賽》和《史詩集成》中記載的傳說
    第二章 歷史背景下的特洛伊戰爭:邁錫尼人、赫梯人、特洛伊人和海上民族
    第二部分 考察文學證據
    第三章 荷馬諸問題:荷馬存在嗎?《伊利亞特》中的記載是真的嗎?
    第四章 赫梯文獻:阿蘇瓦、阿希亞瓦和維魯薩的阿拉克山杜
    第三部分 研究考古學證據
    第五章 早期發掘者:海因裡希?施裡曼和威廉?德普費爾德
    第六章 重返希沙利克:卡爾?布雷根和曼弗雷德?考夫曼
    後 記
    詞彙表:人物和地名
    索 引
    英文原文

    前言
    序 言
    王以欣
    二十年前,為了完成我的博士論文,我來到牛津大學的古典中心,在阿什摩爾博物館的圖書館裡徘徊尋覓,順便詢問一位牛津學者:哪裡能夠找到特洛伊研究的藏書?他將我引到古希臘研究的書架前。我隨之提出一個幼稚的問題:“特洛伊研究也算古典學嗎?”“當然啊!它不僅是古典語言學的研究對像,也是古典考古學的重要分支。”在館內的一個有趣的角落,書架上擺放著整整一排特洛伊研究的專著,從施裡曼的發掘報告、布雷根的四卷本《特洛伊》,直至出版的一部圖文並茂的德文考古專著,後者彙集了美德聯合考古隊於世紀之交在特洛伊遺址發掘的成果。這裡的古典藏書猶如一座寶山,有取之不盡的寶藏。當時國內的研究資料極度匱乏,深入調查特洛伊課題幾無可能,多賴牛津的藏書和古典期刊,我的研究需求纔得到滿足。2002年回國時,我將大量愛琴考古復印資料海運回國,但登機時還是因攜帶資料過多,行李超重而被罰款。

    序 言
    王以欣
    二十年前,為了完成我的博士論文,我來到牛津大學的古典中心,在阿什摩爾博物館的圖書館裡徘徊尋覓,順便詢問一位牛津學者:哪裡能夠找到特洛伊研究的藏書?他將我引到古希臘研究的書架前。我隨之提出一個幼稚的問題:“特洛伊研究也算古典學嗎?”“當然啊!它不僅是古典語言學的研究對像,也是古典考古學的重要分支。”在館內的一個有趣的角落,書架上擺放著整整一排特洛伊研究的專著,從施裡曼的發掘報告、布雷根的四卷本《特洛伊》,直至出版的一部圖文並茂的德文考古專著,後者彙集了美德聯合考古隊於世紀之交在特洛伊遺址發掘的成果。這裡的古典藏書猶如一座寶山,有取之不盡的寶藏。當時國內的研究資料極度匱乏,深入調查特洛伊課題幾無可能,多賴牛津的藏書和古典期刊,我的研究需求纔得到滿足。2002年回國時,我將大量愛琴考古復印資料海運回國,但登機時還是因攜帶資料過多,行李超重而被罰款。
    二十年過去了,國內的研究環境有了顯著改善。古典資料不必遠赴重洋去搜尋求索;國外攻讀古典學的年輕學子也陸續學成歸國;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教學在文科重點院校漸趨普及;在特洛伊戰爭研究方面的進展亦復如是。德國圖賓根大學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聯合考古隊自1989年以來對特洛伊遺址展開大規模考察,發現了一個比特洛伊古堡大10倍的青銅時代晚期的特洛伊下城遺址。2016年以來,土耳其的考古隊重新考察特洛伊遺址,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考古家們也隨之加入考察的行列。希沙利克山丘的遺址上始終活躍著各國考古家的身影,新的考古報告不斷出爐;特洛伊研究的新成果也不時湧現,其中不乏知識性和學術性兼顧的作品。美國古典考古家、喬治?華盛頓大學古典學和人類學教授埃裡克?克萊因於2013年出版的專著《特洛伊戰爭》堪稱其中的佳作,經付滿先生翻譯,今以漢英對照形式由譯林出版社付梓出版。這是古典愛好者的福音,對專業學者而言也是裨益無窮。
    古希臘人衝冠一怒為紅顏,為奪回被特洛伊人劫持的斯巴達王後海倫,不惜動用千艘戰艦,十萬之眾,遠征小亞細亞西北角的特洛伊古城,苦戰十年,終於焚毀了那座雄偉堅固的古堡, 抱得美人歸來。這個發生在英雄時代(考古學上的邁錫尼時代晚期)的神話敘事,借助於盲詩人荷馬爐火純青的口傳史詩,成為古希臘文化傳統的集大成者,是古希臘人生活中須臾難離的精神食糧,古希臘文學和歷史的搖籃,也是古希臘人留給後世的一筆為豐厚的文化遺產,歷經三千餘年的王朝興替、文化變遷和世事更迭,始終植根於民間文化的沃土中,在地中海世界世代傳誦,成為一幅世界文化史的奇觀。早在邁錫尼文明崩潰後無文字的“黑暗時代”,特洛伊的傳奇故事就在希臘民間口耳相傳,被職業化的遊吟歌手改編吟誦,歷時三百餘年。在希臘歷史曙光初照之際前8世紀後期,經某位或多位天纔口傳詩人(傳說的荷馬)的整理加工,兩部傳世的英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終問世。在隨後的世紀裡,特洛伊戰爭的其他故事也被陸續加工成英雄史詩,形成一套完整的特洛伊戰爭史詩詩組,從帕裡斯的裁判、劫海倫等戰爭起因講起,歷經十年戰事,後靠木馬計攻陷並焚毀特洛伊,以及英雄返鄉和後續的故事,洋洋灑灑,氣勢磅礡,蔚然大觀。盡管這些後期編成的史詩失傳,但仍有摘要和殘篇存前6世前5世紀,特洛伊傳奇成為希臘抒情詩人反復吟誦的主題,也是悲劇詩人鐘愛的戲劇素材。史家們將特洛伊戰爭的故事當作真實的“古史”記錄下來,或寫入其通史著作中;神話編纂者將其編入散文體的神話故事集,後者被當作神話指南或工具書供人查閱;埃及亞歷山大裡亞圖書館的學者們則致力於史詩的研究和校勘工作;奧古斯都時代的詩人維吉爾模仿荷馬的敘事風格,用拉丁文創作了英雄史詩《埃涅阿斯紀》,講述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率領族人逃離被希臘人焚毀的家園,在地中海四處漂泊,終在意大利登陸並定居的故事,並預言其後代創建阿爾巴隆加城和羅馬城的傳奇,將歷史上的羅馬人說成特洛伊人的後裔,從而在希臘人和羅馬人之間搭建起某種文化橋梁,並為後者終征服前者提供了神話理據。即使是在羅馬天主教主宰的西歐中世紀,拉丁文版本的特洛伊戰爭傳奇依舊流傳,蠻族國家的王室也紛紛以特洛伊人的後代自居;而在拜占庭帝國統治的東正教世界,古典傳統從未中斷,荷馬史詩仍是研習希臘文法的課本;文人雅士,包括東正教的主教們,仍在從事荷馬研究並校注其史詩。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拜占庭學者們將古希臘文的典籍,包括荷馬史詩的抄本帶到西歐,引發古典文化的復興熱潮,也為歐洲未來古典學的建立奠定基礎。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作家和藝術家對古希臘神話題材鐘愛有加,各種特洛伊戰爭主題的詩歌、小說和藝術作品應運而生,也引發歐洲旅行家尋訪特洛伊古跡的興趣。
    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新伊利昂城(特洛伊VIII、IX城)是一座真實存在的古典城市,那裡的居民相信,他們的城池就坐落在特洛伊古遺址之上。古代很多名人都曾探訪過這座古城,包括東征波斯的亞歷山大大帝、羅馬的愷撒大帝、奧古斯都、哈德良、卡拉卡拉、“背教者”朱裡安皇帝等。近代旅行者的探訪和考察逐漸確定了古遺址的準確方位,即小亞細亞西北角達達尼爾海峽附近的希沙利克山丘。1871—1873年,德國富商海因裡希?施裡曼在此發掘,發現了古堡、城牆、城門、塔樓、宮殿、街道和戰火破壞的跡像,於是聲稱找到了被希臘人焚毀的普裡阿摩斯國王的城堡,還發現了著名的“普裡阿摩斯寶藏”,證明了特洛伊戰爭的歷史真實性。1893—1894年,施裡曼的助手,德國考古家威廉?德普菲爾德在施裡曼發掘的城堡南側繼續發掘,發現了一座更大更雄偉的城堡遺跡。進一步的調查顯示:史前特洛伊共有七座相互疊壓的城堡(I—VII),施裡曼發掘的古堡屬於特洛伊 II城,存前2600—前2300年間的銅石並用時代,不可能是邁錫尼時代晚期被希臘人焚毀的城市;德普菲爾德發現的古堡,即所謂的特洛伊VI城,在邁錫尼時代晚期可能毀於戰火,與荷馬描述的特洛伊古城在時間上頗為吻合。1932—1938 年,美國考古家卡爾?布雷根再次發掘特洛伊遺址,其結論是:特洛伊VI城可能毀於地震,其廢墟之上重建的VIIa城纔是被希臘人焚毀的特洛伊城。三位考古家皆斷言,特洛伊戰爭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史實。然而,廢墟上的石頭畢竟不會講話,無法證實城池的摧毀者就是邁錫尼時代晚期的希臘人。邁錫尼時代晚期的希臘雖有線形文字B檔案出土,但都屬於宮殿賬目管理文獻,與歷史、文學和外交無涉。同期小亞細亞的赫梯帝國王室檔案也引發學界興趣。相關研究顯示,赫梯楔形文獻確實記錄了小亞細亞西北角存在一座名叫維魯薩的古城,很可能是伊利昂城(特洛伊別名)的古稱,其王阿拉克山杜本是赫梯諸侯,與神話中的特洛伊王子帕裡斯的別名亞歷山德羅斯(亞歷山大)雷同。此外,赫梯文獻中還浮現出一個古國,即阿希亞瓦王國,常與赫梯帝國爭奪小亞細亞西海岸的控制權,彼此保持外交書信往來,時有軍事摩擦發生。赫梯與古典學者如今已形成共識,這個阿希亞瓦王國應是愛琴海西面的阿卡亞人的國家,即考古學上的邁錫尼希臘人的某個王國。遺憾的是,並無直接證據顯示,阿希亞瓦王國曾攻打過維魯薩城。因而,迄今為止,特洛伊戰爭尚無法獲得同期歷史文獻的證實,依然是個歷史懸案。
    特洛伊城在希臘人點燃的熊熊烈火中被付之一炬,化為焦土,但詩人荷馬在後人心中點燃的燃燒三千年的好奇探究的熱情之火卻從未熄滅。它促成了古希臘人的荷馬研究,誕生了早的荷馬學;它帶來了西歐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它導致了近代的古典語言學學科的創立;它推動了19世紀後期愛琴考古的熱潮,由此導致了古典考古學的建立。至今,特洛伊戰爭仍是文學藝術再創作的靈感之源,眾多影視作品的素材。它留下的千古謎團仍然吸引著一批批虔誠而專業的學者為之奉獻畢生的學術纔華和精力,讓眾多的古典愛好者為之心馳神往,不斷探究。從這個意義上講,古典愛好者們不妨讀一讀這部譯著。它不是神話故事的簡單彙集,而是嚴肅的學術史探討。通過深入閱讀,你心中的很多謎團將被解開。
    2013年,我曾有幸參觀特洛伊古遺址,追尋舊跡,發思古之幽情,並填寫了一首懷古詞,就用這首詞作為本序言的尾聲吧:
    賀新郎 特洛伊懷古
    烈焰焚城處,望荒墟,箐箐草色,斷牆高佇。冉冉流光天將暮,落日蒼涼滿目。深井畔,亂石堆路。蔓草侵階庭蕪綠,冷灶臺,不見炊煙戶。暮雲紫,籠輕霧。
    衝冠隻為紅顏怒,起刀兵,愛琴海上,千帆爭渡。十載他鄉征夫淚,未見家園歸路。斷送了,英魂無數。累累墳丘埋枯骨,千古怨,知向何人訴。聽舊事,問盲瞽。

    媒體評論

    作者的寫作是如此清晰,他的論點也是如此結構化而完整,這本書將吸引有興趣的業餘愛好者,以及那些熟悉這一主題的廣泛文獻的人……強烈推薦。
    —— D.A.斯萊恩,《精選》
    至今,特洛伊戰爭仍是文學藝術再創作的靈感之源,眾多影視作品的素材。它留下的千古謎團仍然吸引著一批批虔誠而專業的學者為之奉獻畢生的學術纔華和精力,讓眾多的古典愛好者為之心馳神往,不斷探究。從這個意義上講,古典愛好者們不妨讀一讀這部譯著。它不是神話故事的簡單彙集,而是嚴肅的學術史探討。通過深入閱讀,你心中的很多謎團將被解開。
    ——王以欣,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線試讀
    導 言
    上古時代是否發生過某場衝突,從中產生了關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那場衝突中的戰鬥是否發生在我們現在稱之為特洛伊的地方?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當然認為這場衝突發生過, 而且他們認為他們知道這些戰鬥發生的地點,就在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西北部。後來,他們在相同的地點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希臘人和羅馬人都稱之為“伊利昂”。據說亞歷山大大帝甚至在睡覺時頭枕著亞裡士多德注解的《伊利亞特》的抄本,而前334年出征亞細亞時參觀了當時推測的特洛伊的遺址。
    希臘人和羅馬人認為,特洛伊戰爭不僅是真實事件,而且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間前5世紀,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在各自撰寫的著作開篇中簡要闡述了特洛伊戰爭。然而, 後來希臘和羅馬的學者及作家中沒有一人能完全確定這場戰爭真實發生的時間。包括希羅多德在內,多數人估計這場戰爭發前1334前1135年,但這些估計通常缺少足量的實質性證據。有些人提出將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描述為“亞歷山大大帝參觀(特洛伊遺址)前一千年”或“希羅多德時代前八百年”。終,雖然也是主要基於猜測前3世紀希臘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估計的時間&mdas前1184年(“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前407年”)得到了多的支持。
    中世紀至近代早期的古典學者對此更加持懷疑態度,並經常極力貶低特洛伊戰爭的重要性,甚至完全不屑一提,認為其是虛構之事。隻有到被稱為邁錫尼考古學之父的海因裡希?施裡曼聲稱在19世紀70年代再次找到了特洛伊遺址時,人們纔認真關注起來,認為其可能具有歷史現實基礎,從而重新把興趣集中於施裡曼在希沙利克(土耳其語為Hisarl?k,意為“要塞之地”) 新近發掘出的遺址上。自那時以來,相關學術討論一直沒有減弱,爭論點集中在幾個領域,包括有關荷馬、青銅時代的希臘、特洛伊和特洛伊戰爭本身是否存在的文獻證據和考古數據,以及與之相關的具體細節(見圖2)。
    前8世紀的荷馬以及後續幾個世紀的其他古希臘詩人和劇作家的著作中提及了特洛伊戰爭,有關這場戰爭的傳說中所包含的主題世代流傳。基本內容很容易講述,這就是一部關於愛情與戰爭、競爭與貪婪、英雄與懦夫的永恆史詩。它圍繞著幾個核心主人公和眾多配角展開。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主要分為兩方,一方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來自色薩利的幾乎所向無敵的邁錫尼勇士阿喀琉斯以及伊塔卡國王奧德修斯;另一方包括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兒子帕裡斯、普裡阿摩斯本人以及普裡阿摩斯年齡稍長的兒子赫克托。

    導 言
    上古時代是否發生過某場衝突,從中產生了關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那場衝突中的戰鬥是否發生在我們現在稱之為特洛伊的地方?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當然認為這場衝突發生過, 而且他們認為他們知道這些戰鬥發生的地點,就在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西北部。後來,他們在相同的地點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希臘人和羅馬人都稱之為“伊利昂”。據說亞歷山大大帝甚至在睡覺時頭枕著亞裡士多德注解的《伊利亞特》的抄本,而前334年出征亞細亞時參觀了當時推測的特洛伊的遺址。
    希臘人和羅馬人認為,特洛伊戰爭不僅是真實事件,而且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間前5世紀,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在各自撰寫的著作開篇中簡要闡述了特洛伊戰爭。然而, 後來希臘和羅馬的學者及作家中沒有一人能完全確定這場戰爭真實發生的時間。包括希羅多德在內,多數人估計這場戰爭發前1334前1135年,但這些估計通常缺少足量的實質性證據。有些人提出將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描述為“亞歷山大大帝參觀(特洛伊遺址)前一千年”或“希羅多德時代前八百年”。終,雖然也是主要基於猜測前3世紀希臘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估計的時間&mdas前1184年(“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前407年”)得到了多的支持。
    中世紀至近代早期的古典學者對此更加持懷疑態度,並經常極力貶低特洛伊戰爭的重要性,甚至完全不屑一提,認為其是虛構之事。隻有到被稱為邁錫尼考古學之父的海因裡希?施裡曼聲稱在19世紀70年代再次找到了特洛伊遺址時,人們纔認真關注起來,認為其可能具有歷史現實基礎,從而重新把興趣集中於施裡曼在希沙利克(土耳其語為Hisarl?k,意為“要塞之地”) 新近發掘出的遺址上。自那時以來,相關學術討論一直沒有減弱,爭論點集中在幾個領域,包括有關荷馬、青銅時代的希臘、特洛伊和特洛伊戰爭本身是否存在的文獻證據和考古數據,以及與之相關的具體細節(見圖2)。
    前8世紀的荷馬以及後續幾個世紀的其他古希臘詩人和劇作家的著作中提及了特洛伊戰爭,有關這場戰爭的傳說中所包含的主題世代流傳。基本內容很容易講述,這就是一部關於愛情與戰爭、競爭與貪婪、英雄與懦夫的永恆史詩。它圍繞著幾個核心主人公和眾多配角展開。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主要分為兩方,一方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倫、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來自色薩利的幾乎所向無敵的邁錫尼勇士阿喀琉斯以及伊塔卡國王奧德修斯;另一方包括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兒子帕裡斯、普裡阿摩斯本人以及普裡阿摩斯年齡稍長的兒子赫克托。
    幾個世紀以來,特洛伊戰爭的故事一直令人們心馳神往,並且催生出無數的學術文章和著作、大量的考古發掘、史詩電影、電視紀錄片、舞臺劇、藝術和雕塑以及紀念品和收藏品。在美國,除了南加州大學的體育隊被稱為“特洛伊人”之外,還有十所四年制的學院和大學的體育隊也叫“特洛伊人”。此外,還有三十三個州的城鎮名也叫“特洛伊”。特別令人著迷的是對“特洛伊木馬”的描述,這一大膽的計劃結束了特洛伊戰爭。“特洛伊木馬”還進入到現代術語當中,催生出了一句諺語—“小心帶著禮物的希臘人”,並且暗指意圖通過向計算機繫統中植入“特洛伊木馬”從而使其遭受嚴重破壞的黑客。
    但是,荷馬的故事令人信服嗎?當然,阿喀琉斯、赫克托等英雄們都被刻畫得如此可信,以至於人們很容易相信這個故事。但這確實是基於真實事件的描述嗎?而且那些主人公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嗎?無論一個女人有多麼漂亮,難道古代世界中的整個希臘就會因為她而開戰,並且持續十多年之久嗎?難道阿伽門農真的是萬王之王,能夠集合那麼多人參加這樣一場遠征嗎?而且,即使有人認為曾經真實發生過特洛伊戰爭,這是否意味著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的具體事件、行動和描述,以及《史詩集成》中的其他片段和注解符合史實而可以信以為真?荷馬所描述的事情真實發生過,而且是按照他所描述的那樣發生的,這可信嗎?
    簡而言之,要想了解更多,需要認真探究以下幾個主要問題:我們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特洛伊戰爭確實發生了?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它是在哪裡發生的,何時發生的?戰爭原因是什麼?重要的主人公是誰?(關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應該放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邁錫尼人和特洛伊人的傳奇事跡中是否存在真理的內核?我們是否需要將與青銅時代晚期屬於同一時代的其他族群,例如安納托利亞中部的赫梯人,納入考量範圍?
    不斷湧現的謎團以及人們對於這些問題答案的持續探索,使得近代對於特洛伊戰爭的研究直到今天(據推測戰爭發生時間距今已超過三千年)依然活躍且引人入勝。因此,盡管特洛伊 戰爭的傳說非常簡單,但要寫一本有關特洛伊戰爭的書卻並不像它初看起來那樣簡單。其復雜性以及對於細節的關注必然會超出人們的預期,而復述荷馬講過的故事隻是冰山一角。希臘和赫梯的文獻中都記載了多次特洛伊戰爭,因此必須確定哪一場戰爭是荷馬所記錄的戰爭(如果它確實發生過)。此外,由於希沙利克(古代特洛伊)遺址上先後建有九座城市,因此必須確 定哪座城市是普裡阿摩斯建造的(如果它確實存在過)。但是在討論這些之前,必須先講述故事本身,並根據希臘文獻查明我們已知的有關特洛伊戰爭的信息。


    《伊利亞特》、《奧德賽》和《史詩集成》中記載的傳說那些在高中或大學裡閱讀過《伊利亞特》或《奧德賽》的人,閱讀過近年來出版的一部或多部譯著的人,或者看過好萊塢電影《特洛伊》的人,都對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十分了解。奇怪的是,盡管它們篇幅很長,也描述了很多細節,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都沒有著重描述現代讀者所熟悉的許多事件,包括在古代土耳其一處小山坡上發生的決定性遭遇戰,使用中空木馬的計策攻陷特洛伊,以及後來除奧德修斯之外的古希臘勇士跨海返家的漫長旅途。舉個例子,“特洛伊木馬”隻在《奧德賽》第四卷中墨涅拉俄斯描述其旅程及辛勞時被提及過一次。在《伊利亞特》中則完全沒有被提及。
    要想了解特洛伊戰爭及其後果的全部故事,我們必須通讀由十二部敘事史詩共同組成的作品集—《史詩集成》,該作品集有可能出前8世前6世紀,大概是荷馬所處時代或稍後不久。《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作品集中僅存的兩部完整詩集。其餘的早期史詩大多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散佚,隻有部分內容因後世作家們的引用或者摘要纔得以保留至今。一位自稱為普羅克洛斯(現在一些學者認為他叫歐提基奧斯?普羅克洛斯)的人把這些文學作品片段收集到了一起,他是生2世紀的羅馬皇帝馬卡斯?奧裡歐斯的語法學家和家庭教師。另有些人將這部作品集歸功於另一位名叫普羅克洛斯的人,此人精通柏拉圖哲學(一名“新柏拉圖主義者”),生活在三百年5世紀。
    但無論如何,其中一位普羅克洛斯將這些來自不同史詩的簡短摘要和零星引用集合起來,出版了一本書,名為Chrestomatheia Grammatiki。這本書的書名源自希臘語,意為“對學習有用”,是我們現代詞彙中“諸家名文選集”的來源,通常定義為“選自一位或多位作者的精選文學作品集”。通過將這些零散的史詩結合起來,普羅克洛斯把此前迥然不同的多個故事創造成了一個似乎天衣無縫的傳說。
    荷馬所描述的細節有時很少,而其他史詩的文學片段正好豐富了這些細節。這些文學片段集合起來之後,提供了有關特洛伊戰爭起源的信息。它們還描述了希臘人首次入侵特洛伊的失敗嘗試,並且完整介紹了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後前5世紀希臘古典時期的劇作家對特洛伊戰爭進行了論述,維吉爾、奧維德、李維和昆圖斯? 斯密爾奈烏斯等更後來的作家提出了不同版本的敘事,拓展並延續了這一傳說,增添了更多細節,讓這個傳說變得有血有肉,從而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故事。因此毫不奇怪,這些後來增加的內容經常與初的故事情節相矛盾,比如戰爭期間海倫是否真的在特洛伊等細節。
    《塞普裡亞》
    《塞普裡亞》是《史詩集成》的開篇,初有十一卷(章),講述了引起特洛伊戰爭的一繫列事件以及特洛伊戰爭發生後九年間發生的事。《塞普裡亞》目前隻餘一份概要存世,雖然冗長,但十分有價值。普羅克洛斯告訴我們,《塞普裡亞》的原作者不是荷馬,而是一個據說來自薩拉米斯島的名叫赫格西亞斯的人,或者是一個據說來自塞浦路斯的名叫斯達西努斯的人。還有一種不同的傳統觀點認為,這部史詩實際上是由哈利卡納蘇斯(位於土耳其西海岸)的一個名叫塞普裡亞斯的人所寫,書名取自他的名字。書中所提到的這三位可能寫作此書的人大概都生前6世紀。
    《塞普裡亞》剛開篇就告訴我們,(出於未指明的原因)宙斯密謀發起特洛伊戰爭。為此,他派遣紛爭女神阨裡斯去參加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禮。珀琉斯不僅是一位戰爭英雄, 而且是埃伊納島的王子。他們後來成為尚未出生的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
    在他們的婚禮上,阨裡斯在赫拉(宙斯的妻子)、雅典娜(代表智慧與戰爭的女神)和阿芙洛狄忒(代表愛與美的女神)之間主動挑起爭論,爭論主題是她們三人當中誰美麗。後來的資料對這個故事進行了詳細說明,指出阨裡斯故意向一群賓客當中扔了一個刻有“獻給美麗的人”字樣的金蘋果,從而引發了爭吵。由於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都認為自己當之無愧, 所以她們無法自行解決爭端。因此,宙斯命令信使之神赫爾墨斯帶領這三位女神來到位於今土耳其西部(古代稱安納托利亞)的伊達山,她們在那裡遇到了一個年輕人。
    書中把這個年輕人稱為亞歷山大,而後來一位注解者在一部早的現存版本中所作的旁注指出,《史詩集成》中次出現的這個亞歷山大,具體說來就等同於帕裡斯。盡管荷馬和早期的希臘詩人稱呼他為亞歷山大的頻率更高,但現代讀者更熟悉帕裡斯這個名字,這或許是為了避免與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混淆。在荷馬寫作的時候,亞歷山大大帝還沒有出生。書中將亞歷山大/帕裡斯描述為“凡人中公平的人”,他同意為三位女神做出裁決,這就是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帕裡斯的裁判”。彼得?保羅?魯本斯的那幅畫作—《帕裡斯的裁判》為我們提供了令人印像深刻的視覺圖像,展現了據說在伊達山上所發生的事。
    盡管亞歷山大/ 帕裡斯是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兒子,但他在還是新生兒的時候就被驅逐出了宮廷。據說普裡阿摩斯做過一個夢,夢到他的妻子赫克猶巴生出的不是兒子,而是一把帶有火蛇的火炬。火炬的火花點燃了特洛伊城周圍的高草叢,燒毀了整座城市。當普裡阿摩斯把解夢人召集到一起時,他們聲稱這個還未出生的孩子將成為這座城市及其父親的禍端。他們建議,應當把他遺棄在森林裡自生自滅,這樣預言可能就不會實現。剛一出生,這個孩子就被送到了普裡阿摩斯的牧民那裡。牧民把嬰兒帶到伊達山,並把他放在野外自生自滅。然而,一隻熊救了他,並且養育了他。後來,牧民返回那裡,發現這個男孩還活著,於是就把男孩帶回了家,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
    在做出三個女神中誰美麗的重要決定時,亞歷山大/帕裡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本身也有皇室血統。直到後來他去了特洛伊,纔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並與他的父親、母親和整個家庭 團聚。可能是出於這個原因,他纔有了兩個名字。一個是在出生時或與家人團聚後獲得的名字,另一個是牧民給他起的名字。當然,關於他為何會有兩個名字,還有許多其他可能的解釋,其中一種解釋認為,特洛伊人和古希臘人使用了不同的名字;另一種解釋認為,兩個原本不相關的傳說融合在了一起,其中一個傳說刻畫了帕裡斯,而另一個則刻畫了亞歷山大。
    第二種解釋,也即我們今天看到的是類似故事合並的結果,似乎有可能,因為正如前文指出的,在這些史詩中名字重復的例子數不勝數,有些名字重復兩次,有些甚至會重復三次。不僅存在亞歷山大和帕裡斯這兩個名字,特洛伊附近的一條主要河流也有兩個名字(分別是“斯卡曼德羅斯”和“桑索斯”),對邁錫尼人也有另外三種不同稱呼(亞該亞人、達南人和阿爾戈斯人)。比如,亞歷山大和帕裡斯這兩個名字在《伊利亞特》第三卷中同時出現(可以參見第16、30 行與第325、437 行),因此我們輕而易舉就發現了重復的情況。總體來看,《伊利亞特》共有七卷使用了帕裡斯這個名字,共有五卷使用了亞歷山大這個名字。《史詩集成》中對兩個名字都有提及。
    至於特洛伊城本身,它也有兩個名字。盡管荷馬和其他所有作者總是把當地居民稱為特洛伊人,但在《史詩集成》中,他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次被稱為特洛伊,有六次被稱為伊利昂。在《伊利亞特》當中,荷馬還交替使用了這兩個說法。比如,在卷中(參見第71 行與第129 行),荷馬既把這個城市稱作伊利昂,也稱作特洛伊。學者們早就知道,伊利昂(Ilios)這個名字用古希臘語書寫時,原本的首字母在拼寫和發音上都和“W”相近,因此原本是Wilios,而非簡單的Ilios。隨著時間的推移,首字母消失了,這個城市的名字簡化成了Ilios。
    不管怎樣,這個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被認為是一種“建城神話”,在上古時代,這一概念通常用來形容和解釋某人意外登上王位或成為民族領袖的崛起故事。發生在古代世界其他地方著名的例子(包括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前23 世紀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王薩爾前13 世紀埃及的摩前8 世紀意大利的羅慕路斯和瑞摩斯,以及尤為著前6 世紀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故事都與亞歷山大/帕裡斯的故事相似。
    根據《塞普裡亞》中的說法,以及其他古希臘神話和著作中重復講述的內容,亞歷山大/帕裡斯選擇阿芙洛狄忒作為三位女神之間選美比賽的獲勝者,原因在於阿芙洛狄忒承諾他將贏得海倫的愛並娶到海倫。海倫被描述為世界上美麗的女人。其他兩位女神(智慧女神雅典娜、財富與力量女神赫拉)提供的賄賂顯然不如娶到美麗海倫的前景那麼誘人。
    《塞普裡亞》略去了亞歷山大/帕裡斯與家人團聚並搬回特洛伊的旅程,直接講述了他在那之後穿越愛琴海前往希臘大陸的遠航。在那裡,他受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和他美麗的妻子海倫的熱情款待。墨涅拉俄斯要麼是過於輕信別人,要麼就是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在亞歷山大/帕裡斯到達後不久便前往了克裡特島。盡管當時他仍在款待亞歷山大/帕裡斯及其隨行人員,但《塞普裡亞》中沒有講清楚他為何會離開。為什麼他不帶海倫去克裡特島?
    這個摘要用語謹慎,隻是簡單寫道:“墨涅拉俄斯離開後,阿芙洛 狄忒將海倫和亞歷山德羅斯(亞歷山大/帕裡斯)帶到了一起,兩人成婚之後將大量珍寶裝上船,並在夜間航行離開了。”當然,希臘人聲稱海倫是被綁架的,而特洛伊人則聲稱她是自願與亞 歷山大/帕裡斯一起離開的。無論如何,墨涅拉俄斯都有充分理由以“挑撥感情”提出控訴,或者與希臘人交戰奪回海倫。
    這可能不是海倫次被“綁架”。後來,生活和寫300 年前後的希臘作家瑙克拉提斯城的阿特納奧斯曾經寫過報告稱,海倫在還是年輕姑娘的時候就被英雄忒修斯綁架過。讓忒修斯更為出名的或許是,他在殺死克裡特島上的彌諾陶洛斯(人身牛頭怪物)之後,與克裡特島國王米諾斯的女兒阿裡阿德涅交往的故事。
    有趣的是,《塞普裡亞》沒有說亞歷山大/帕裡斯和海倫直奔特洛伊,而是說赫拉由於被拒絕依然有點惱火,掀起了一場暴風雨攔截他們,以至於他們的船被刮到了西頓,即現在的黎巴嫩境內。亞歷山大/帕裡斯並沒有輕易下船,而是暫時停止了他與海倫之間的調情,攻擊並占領了這座城市。在那之後,這對情人纔繼續前進並返回了特洛伊。荷馬同意這種說法,認為他們在到達特洛伊之前曾在西頓停留,他在《伊利亞特》中寫道:
    那裡擺放著西頓婦女精心制作的綢緞長袍,這是神明的亞歷山德羅斯(亞歷山大/帕裡斯)從西頓帶回家的。在那次穿越廣闊大海的旅程中,他也帶回了身為顯貴後裔、光彩照人的海倫。
    (《伊利亞特》VI:289—292)
    不管怎樣,《塞普裡亞》隻是簡短提及了這次針對西頓的進攻,沒有做出進一步解前5 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聽說過《塞普裡亞》中這個版本的描述,因為他提到了這段話,而且還引用了上面給出的這幾行話作為證據,指出荷馬對此也略有耳聞。由於荷馬根本沒有暗示這次停留是出於敵對,因此他的論點不是很令人信服。但是,希羅多德還詳盡地敘述了該故事的另一種版本。在這個版本中,亞歷山大/帕裡斯和海倫被大風吹得偏航了,他們登陸的目的地是埃及而不是黎巴嫩(《歷史》II:113—118)。有關這一點的情節有些撲朔迷離,因為接著就發生了希臘劇作家歐裡庇得斯所寫的類似的故事情節。歐裡庇得斯在他的戲劇《海倫》(創前412 年)中寫道, 真正的海倫被赫拉匆匆帶走,並在埃及待了十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與她相像的幽靈和亞歷山大/帕裡斯一起去了特洛伊。
    根據《塞普裡亞》的說法,在得知所發生的事情後,墨涅拉俄斯便回到家,並計劃與其兄弟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一起遠征特洛伊,試圖奪回海倫。然後,他環遊希臘大陸,動員了皮洛斯國王涅斯托爾和奧德修斯。奧德修斯初假裝精神失常,後來纔勉強同意參與這次行動。該摘要中沒有提及其他希臘城邦領袖和同意參與的人,但《伊利亞特》中所謂的“船舶目錄”(《伊利亞特》II:494—759)給出了完整的清單。這裡列舉了各位國王以及他們各自帶來的艦船和士兵,克裡斯托弗?馬洛在《浮士德博士》一書中概述了他們的數量,關於海倫他如此寫道:
    是這張面孔發動了數千艘船, 燒毀了高不見頂的伊利昂塔嗎?
    甜美的海倫,一個吻讓我永生。
    根據《塞普裡亞》的記載,來自邁錫尼的艦船及士兵聚集在 希臘大陸維奧蒂亞東海岸的港口城市奧利斯,在那裡向眾神獻祭,然後出發前往特洛伊。不幸的是,在其中一場無法預料的戰 爭災難中,他們在安納托利亞大陸特洛伊城南部的一個名為鐵烏特拉尼亞的地方登陸,將其誤認為特洛伊,並摧毀了它。在他 們糾正錯誤並攻擊特洛伊之前,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們,驅散了他們的船隻。他們不得不在若干年—可能長達九年—之後纔能在奧利斯重新組織起來,這是研究《史詩集成》片段的德國學者們提出的一個有趣的推測。這場為期九年的延誤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整個特洛伊戰爭花了十年時間,但是《伊利亞特》隻描述了發生在戰爭後一年的一部分事情。
    正當他們等待第二次從奧利斯起航時,一繫列悲劇事件發生了,這些事件由於後來希臘劇作家們的記述而永久留存。女神阿爾忒彌斯刮起大風,阻止了艦隊航行,她這樣做的原因可能隻有她自己清楚。這讓越來越不耐煩的阿伽門農采取了我們認為非常的措施。為了安撫女神,他計劃用自己的女兒伊菲革涅亞獻祭。然而,《塞普裡亞》給這些事件塑造了一個美好的結局,裡面寫到,在後一刻阿爾忒彌斯搶走了伊菲革涅亞, 並在祭壇上伊菲革涅亞所在位置留下了一隻雄鹿,這使她永垂不朽,就像《希伯來聖經》中《創世記》第二十二章記載的那樣, 亞伯拉罕原本打算用以撒獻祭,後用一隻羔羊代替了以撒。歐裡庇得斯創前410年的戲劇《奧利斯的伊菲革涅亞》使用了同樣的情節,在祭祀時用一隻鹿代替了伊菲革涅亞。但是其他作家,比如稍早前5世紀的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在他創前458 年的戲劇《阿伽門農》中,後真讓伊菲革涅亞充當了祭品。
    不管怎樣,這支遠征軍終再次起航,首先到達特內多斯島,其後再到達利姆諾斯島,後抵達了安納托利亞海岸的特洛伊。這次他們襲擊了正確的城市。但是攻擊失敗了,希臘人被特洛伊人擊退。《塞普裡亞》對這次戰鬥、其主要參與者以及後續發生的事情都有簡要的描述,值得詳細引述:
    然後,希臘人試圖在伊利阨姆登陸,但特洛伊人阻止了他們,普羅忒西拉奧斯被赫克托殺死。然後,阿喀琉斯殺死了波塞鼕的兒子庫克諾斯,並將特洛伊人擊退。希臘人運回了他們戰死疆場的人,並派遣特使前往特洛伊,要求交出海倫和她所帶走的寶藏。特洛伊人拒絕了,希臘人首先襲擊了這座城市,撤出後又蹂躪了周邊的邦國及城市。此後, 阿喀琉斯希望見到海倫,阿芙洛狄忒和西蒂斯設法促成了阿喀琉斯和海倫的會面。亞該亞人的下一個願望是返鄉,但被阿喀琉斯制止。隨後,阿喀琉斯趕跑了埃涅阿斯的牛群,攻陷了呂耳涅索斯和佩達索斯以及許多鄰近的城市,並殺死了特洛伊羅斯。帕特洛克羅斯抓走了呂卡翁,把他帶到利姆諾斯島當作奴隸賣掉了。在這些戰利品當中,作為獎勵,阿喀琉斯獲得了布裡塞伊斯,而阿伽門農獲得了克律塞伊斯。之後,帕拉墨得斯去世,宙斯計劃讓阿喀琉斯脫離希臘同盟,從而為特洛伊解圍。後還有一份特洛伊聯軍的目錄。
    《塞普裡亞》的內容摘要至此結束,這同時為荷馬創作《伊利亞特》卷奠定了基礎,也拉開了希臘英雄阿喀琉斯和國王阿伽門農之間戰利品之爭的序幕。正是因為這一點,《伊利亞特》纔與眾多史詩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史詩集成》。
    《伊利亞特》
    《伊利亞特》詳細描述了特洛伊戰爭第十年(也是後一年)發生的一些故事,故事情節終止於特洛伊城被占領和洗劫之前。阿喀琉斯與阿伽門農之爭是卷的序幕,為其餘部分故事情節奠定了基礎。阿喀琉斯與阿伽門農之間之所以發生爭執,是因為根據裁決,阿伽門農必須將戰利品之一——來自特洛伊的俘虜、阿波羅祭司的女兒克律塞伊斯交還給她的父親,而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阿伽門農奪走了阿喀琉斯從之前戰鬥中得到的戰利品布裡塞伊斯。反過來,阿喀琉斯發誓,在阿伽門農把布裡塞伊斯歸還給他並且向他道歉之前,他不會再參與戰鬥。阿伽門農拒絕這樣做,結果希臘人失去了他們秀的戰士阿喀琉斯的支持,雖然這隻是暫時的,卻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
    這場戰爭持續了長達十年,但《伊利亞特》隻講述了其中不 到五十天的故事。書中的信息詳盡且令人印像深刻,但內容並不均衡。例如,卷講述了約二十天的故事,而第二卷至第七卷隻講述了兩天的故事,其中含有大量細節。第二卷中逐項列 出了希臘部隊和艦船的目錄,還描述了一份相似但更簡短的特洛伊部隊目錄。第三卷講述了亞歷山大/帕裡斯和墨涅拉俄斯之間的一對一戰鬥,這場對決的贏家可以得到包括海倫在內的 一切,目的是在不進一步戰鬥的情況下結束戰爭。但是,戰爭並非如此容易結束,因為在後一刻阿芙洛狄忒解救了亞歷山大/帕裡斯。在這個故事裡,墨涅拉俄斯幾乎快要勝利了,當時他抓住亞歷山大/ 帕裡斯頭盔上的頭巾,正要把他拖出戰場,這時阿芙洛狄忒設法讓頭巾斷裂,從而在幾乎必死無疑的情況下拯救了亞歷山大/帕裡斯,確保了戰爭將繼續下去。第四卷至第七卷首先講述了奧林匹斯山上諸神之間發生的事情,然後轉向戰場, 描述了更多的戰鬥場面。接下來第八卷至第十卷這三卷詳述了一天中的戰鬥細節, 包括亞歷山大/帕裡斯的哥哥赫克托與希臘巨人英雄埃阿斯之間一場漫長但未分出勝負的決鬥。後來,埃阿斯自殺。第十一卷至第十八卷這八卷,占二十四卷本《伊利亞特》全部內容的三分之一,同樣極為詳細地介紹了一天中的戰鬥情況。部分原因是,第十六卷講述了有關阿喀琉斯的同伴帕特洛克羅斯的一繫列事件。帕特洛克羅斯借用了阿喀琉斯的盔甲,由於一整天內都在戰鬥而被誤認為是阿喀琉斯,後被赫克托殺死。第十七卷記述了在赫克托剝去阿喀琉斯的盔甲後,雙方為了搶奪帕特洛克羅斯的尸體進行的戰鬥。
    第十九卷至第二十二卷又記述了另一天的戰鬥。在第二十卷中,阿喀琉斯勇猛歸來,參與到戰鬥當中。眾神現在也加入了戰鬥,波塞鼕制造了一場地震來影響戰鬥的結局。在第二十二卷中,阿喀琉斯殺死了赫克托,並且把赫克托的尸體拖回了希臘營地。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四卷是《伊利亞特》的後兩卷,描述了接下來二十二天裡發生的故事,或許是為了再現卷中所描述的那二十天裡發生的事。在第二十三卷中,帕特洛克羅斯的遺體在一個巨大的火葬柴堆上進行火化,人們還舉行了葬
    禮活動。第二十四卷是《伊利亞特》的後一卷,描述了阿喀琉斯的憤怒與悲傷。盡管有疑慮,但他終還是被說服了,把赫克托的遺體交還給了國王普裡阿摩斯。在停戰的十二天期間,赫克托的遺體又被火化於他自己的火葬柴堆,這作為後一幕為《伊利亞特》畫上了句號。
    其他並不完整的史詩講述了特洛伊戰爭的剩餘事件。這些史詩包括《埃塞俄比斯》、《小伊利昂》和《伊利昂的毀滅》(意為“特洛伊的毀滅”),據信這些史詩創前8世前7 世紀。這些剩餘事件在更晚一些的一部著作中也有記述,這部著作創4世紀,作者是史詩詩人昆圖斯?斯密爾奈烏斯(士麥那的昆圖斯)。昆圖斯寫了一首長詩,標題是《續荷馬史詩》,又名《特洛伊的陷落》,共有十四卷(章),涵蓋了從《伊利亞特》結局到特洛伊城陷落的這段時期。絕大多數現代學者都認為,昆圖斯可能使用了這些早期的史詩來撰寫自己的作品。
    《埃塞俄比斯》
    《埃塞俄比斯》從《伊利亞特》結束的地方寫起,由米利都的阿克提努斯創作,早可能前8 世紀,大概與荷馬的著作屬於同一時期。《埃塞俄比斯》共包含五章或五卷。故事始於阿喀琉斯先後殺死亞馬孫女王彭忒西勒亞和埃塞俄比亞王子門農。門農是普裡阿摩斯的前任特洛伊國王拉俄墨鼕的孫子,也即普裡阿摩斯的姪子、亞歷山大/帕裡斯和赫克托的堂兄弟。被殺死的二人當時正帶領軍隊支援特洛伊。
    在阿波羅的協助下,亞歷山大/帕裡斯殺死了阿喀琉斯。由於我們隻有這部史詩的簡短摘要,所以我們不知道阿喀琉斯是如何被殺死的。但是從後來其他的著作,比如奧維德的《變形記》(12:580—619)中得知,阿喀琉斯被箭射中了腳後跟,這是他身上脆弱的地方。為了使阿喀琉斯刀槍不入,在他小的時候,他的母親曾抓住他的腳後跟將他浸入冥河中。在為阿喀琉斯的尸體而戰之後,希臘人將他帶回了自己的船隻,在火葬柴堆上將他火化,並為紀念他而舉行了葬禮活動。影響這些事件的一件事是,奧德修斯和埃阿斯為了搶奪阿喀琉斯的盔甲而發生的爭執阻礙了葬禮,但他們之間的爭執要到《史詩集成》的下一部史詩《小伊利昂》纔能解決。
    《小伊利昂》
    普羅克洛斯告訴我們,《小伊利昂》由米提林尼(萊斯沃斯島上的一座城市)的萊切斯所創作,共有四章。通常認為他生活和創前7 世紀。在這部史詩的開頭,奧德修斯戰勝了埃阿斯,並且贏得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和武器。決出勝負之後,埃阿斯自殺,這個劇情後來成為索福克勒前5 世紀創作的一部戲劇的主題。在這之後又發生了多場戰鬥,雙方都有大量人員戰死,其中重要的一個人就是亞歷山大/帕裡斯。亞歷山大/帕裡斯被一個名叫菲羅克忒忒斯的人所殺,後者後來成為索福克勒斯、埃斯庫羅斯和歐裡庇得斯所創作的戲劇中的主人公。亞歷山大/帕裡斯死後,一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名叫阨帕俄斯的人,按照雅典娜的指示建造了一匹木馬。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史詩集成》中次引入木馬這個概念。
    《小伊利昂》暗示這是阨帕俄斯的主意(“阨帕俄斯在雅典娜的指示下建造了木馬”)。《奧德賽》(VIII:492—494;另參見XI:523—535)中多次把這個主意歸功於阨帕俄斯,其中寫道:“但是現在,改變你的主題,為阨帕俄斯在雅典娜幫助下建造的木馬歌唱吧,奧德修斯曾經奸詐地帶著這匹木馬攻入了城堡。” 然而很久以後,昆圖斯?斯密爾奈烏斯把這個主意歸功於奧德修斯,隻是將建造木馬歸功於阨帕俄斯:
    想到這個主意的聰明人,
    就是拉阨爾忒斯的兒子(奧德修斯), 他在講話中說道:
    “眾神為敬重的朋友,
    如果這是命中注定,尚武的亞該亞人
    會通過欺騙的方式攻陷普裡阿摩斯的城池, 必須建造一匹裝著領袖的木馬,
    我們將歡迎一場伏擊的到來。”
    (昆圖斯?斯密爾奈烏斯,《續荷馬史詩》XII:23—29)
    《小伊利昂》簡要陳述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其中寫道: “然後,在將秀的戰士藏進木馬並燒掉臨時營房之後,希臘大軍駛向特內多斯島(緊鄰海岸的一座島嶼)。特洛伊人以為 自己的麻煩結束了,於是摧毀了一部分城牆,將木馬推入城中,並盛宴慶祝,就好像他們已經征服了希臘人一樣。”後來包括昆圖斯? 斯密爾奈烏斯(《續荷馬史詩》VII:314—335)在內的希臘作家們,通常將木馬內的人數定為三十人(有些傳說將 人數增加到四十人),並給出他們的名字,包括首領奧德修斯、小埃阿斯、狄俄墨得斯和墨涅拉俄斯自己。然而,《小伊利昂》的摘要很簡短,甚至都沒有給出這些人的名字,而是戛然而止。故事將在下一部史詩《伊利昂的毀滅》(又叫《特洛伊的毀滅》)中繼續。
    《伊利昂的毀滅》
    《伊利昂的毀滅》(又叫《特洛伊的毀滅》)僅由兩章組成, 但情節豐富,使這一階段的史詩傳說進入了尾聲。它的作者是米利都的阿克提努斯,此人也創作了《埃塞俄比斯》。在這部史詩中我們了解到,雖然特洛伊人將木馬拉入了城中,但對此感到可疑,而且就下一步該怎樣做進行了辯論。終,他們決定將其獻給雅典娜,並“相信戰爭已經結束,轉而享受歡樂和盛宴”。然而,還有些人仍然持懷疑態度,在《埃涅阿斯紀》第二卷中,羅馬詩人維吉爾讓特洛伊的波塞鼕祭司拉奧孔警告他的同胞們, 他這樣說道:“特洛伊人民,不要相信這匹木馬。無論是什麼,我都怕希臘人,甚至是那些帶著禮物的希臘人。”從這裡引申出我們熟知的一句諺語—“小心帶著禮物的希臘人!”此外,由此也引申出了特洛伊木馬作為計算機病毒的概念。這種病毒是現代技術的災難,尤其是因為它讓黑客能夠通過秘密安裝在計算機上的“後門”程序進入繫統。
    拉奧孔的警告很有先見之明,因為《特洛伊的毀滅》接下來就寫道,希臘軍隊在夜幕掩護下從特內多斯島返航,同時木馬中的勇士“衝出來進攻敵人,殺死許多人並猛攻這座城市”。普裡阿摩斯在宙斯的祭壇前被殺,赫克托的小兒子阿斯蒂阿納克斯被敵人從城牆上扔了出去。
    由於希臘人戰勝了特洛伊人,墨涅拉俄斯重新得到了他的妻子海倫,並把她帶到希臘的船隻上,準備返家。在殺死更多人和分配完包括女俘虜在內的戰利品之後,勝利的希臘人啟程回家,並不認為雅典娜會計劃在途中消滅他們。至此,《特洛伊的毀滅》的劇情就結束了。這部史詩講述了特洛伊木馬和希臘人征服特洛伊城的故事。它把戰爭結束後的故事留給了另外一部史詩《諾斯托伊》(又名《返鄉》)。
    《諾斯托伊》
    根據普羅克洛斯的說法,共有五章的《返鄉》由特洛伊西納 的阿基亞斯所撰寫,其他資料認為這部史詩的創作時間可以追前7世前6世紀。特洛伊西納是希臘大陸上的一個小鎮,恰好也是傳說中的英雄忒修斯的故鄉。《返鄉》講述了除奧德修斯之外其他希臘英雄如何穿越愛琴海返回故鄉和王國的故事。
    在《返鄉》中,皮洛斯國王涅斯托爾和赫拉克勒斯的姪子、阿爾戈斯國王狄俄墨得斯都毫發無傷地回到了家中。然而,曾與阿伽門農爭論何時離開特洛伊的墨涅拉俄斯在航行返家過程中卻被困在了暴風雨裡。到達埃及時,他的船隊隻剩下了五艘船。《返鄉》中沒有告訴我們更多信息,但是荷馬在《奧德賽》(III:299—304)中充實了這部分內容,包括讓墨涅拉俄斯後來告訴忒勒馬科斯,他到埃及後在地中海以東地區遊蕩了八年,除了埃及之外還去了塞浦路斯、腓尼基、埃塞俄比亞和西頓。然後,他繼續返回斯巴達的旅程。史詩中這樣寫道:“我四處遊蕩,經歷了很多苦難,在第八年的時候我纔用船隻把財富帶回了家。我遊歷過塞浦路斯、腓尼基和埃及,遇到過埃塞俄比亞人、西頓人和埃雷比人,然後我又去了利比亞,那裡的羔羊從一出生就去掉了角。”(《奧德賽》IV:80—85)
    另一方面,阿伽門農初為了安撫雅典娜而留在了特洛伊,後來終於航行返家,卻和同伴一起遭到他的妻子克呂泰墨斯特拉及其情夫埃癸斯托斯的謀殺。這個插曲以及隨後關於他的兩個孩子俄瑞斯忒斯和阨勒克特拉的事件,在後前5 世紀希臘劇作家的作品中得到詳細闡述。這些劇作家包括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這部史詩在結尾部分簡單提到,墨涅拉俄斯在阿伽門農被謀殺後纔終返回了家,據推測海倫和他同行。
    《奧德賽》
    荷馬所作的《奧德賽》是《史詩集成》中現存的另一部完整史詩,按照順序排在《返鄉》之後。《奧德賽》主要講述了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奧德修斯長達十年的歸家旅途,以及旅途中所遭遇到的艱辛。《奧德賽》和《伊利亞特》一樣,也包含二十四卷(章)。經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之後,這個故事已經廣為人知。奧德修斯的旅途與特洛伊戰爭的傳說本質上並不相關,但這部史詩確實時不時地讓奧德修斯或者他的某位戰友有機會回顧一下戰爭年代,提供額外的細節,進而充實其他史詩概要中隻是簡短呈現的內容。經歷了許多冒險之後,奧德修斯終得以返回家中,並在兒子忒勒馬科斯的幫助下,殺死了妻子珀涅羅珀身邊成群結隊的追求者。然後,他重新坐上了伊塔卡島國王的寶座。
    《泰列格尼》
    在《奧德賽》之後,《史詩集成》中的後一部作品《泰列格尼》問世。根據普羅克洛斯的說法,《泰列格尼》僅由兩章組成,作者是昔蘭尼的歐伽蒙。昔蘭尼是希前7世紀建立的殖民地,也即現在的利比亞。人們認為,歐伽蒙在稍前 6世紀就創作了這部作品,基本上可以說是《奧德賽》的後記。
    《泰列格尼》始於珀涅羅珀追隨者的葬禮,終於奧德修斯被殺。奧德修斯死於他的另一個兒子忒勒戈諾斯的手中,忒勒戈諾斯是奧德修斯在戰後歸國途中與女神瑟茜同居一年期間生下的兒子。
    後期作家
    後期的希臘劇作家,以及奧維德、李維和維吉爾等羅馬作家,都在不斷充實從《史詩集成》中發現的細節,尤其是戰爭後發生的事件。由於在時間上更接近特洛伊戰爭,因此早期史詩中發現的細節可能比後期作品中描述的細節更值得信賴。但是讀者應該意識到,即使是這些早期的史詩,也是前8世紀,即初戰爭後五百多年纔由作家記錄下來,並且可能是在兩百年之後前6世紀纔正式成文。因此,對於荷馬時代的學者和青銅時代的愛琴海地區考古學家而言,這些細節的準確性值得關注。同樣,荷馬本人是否真實存在,以及他是不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也是一個疑問。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