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繫列-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吳佑壽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業技術 -> 航空/航天
    【市場價】
    326-473
    【優惠價】
    204-296
    【作者】 吳一楓,黃永峰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工業技術  航空/航天 
    【出版社】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165094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6509470
    作者:吳一楓,黃永峰著

    出版社: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6年01月 

        
        
    "

    內容簡介


    吳一楓、黃永峰*的《吳佑壽傳(一個老歸僑的人生足跡)》全面記述了我國*名電子學家吳佑壽的成長經歷、奮鬥歷程和在教學科研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介紹了他在60多年漫長的學術生涯裡,以科學救國、富國強兵為己任,堅持“自主創新是立國之本 ”的治學理念,在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勤奮耕耘,所取得的豐碩的教學與科研成果。本文通過大量科研丁作的實例,呈現了他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鍥而不舍、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還通過他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及一些學生和同事的回憶片段,展示了他在教書育人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所培育出的滿園桃李。

    希望本書能為讀者*好地詮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的清華精神,同時也能為讀者很好地展現一位愛國歸僑充滿活力的人生足跡。

    本書適合於科技和教育領域的廣大從業人員和廣大關心中國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的社會公眾閱讀.對於科研人員、教育T作者和在校學生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目錄
    章 奔波的童年——“我們的根在中國”
    生於曼谷
    根在“唐山”
    啟蒙坤範學堂
    難忘的曼谷“中中”
    求學香江
    淪為難民——返回潮州老家
    梅州中學
    從中央政治學校到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電機繫
    在學生運動中接受進步思想
    復員
    回泰國探親


    章 奔波的童年——“我們的根在中國”

    生於曼谷

    根在“唐山”

    啟蒙坤範學堂

    難忘的曼谷“中中”

    求學香江

    淪為難民——返回潮州老家



    第二章 漫漫求學路:從梅縣到昆明

    梅州中學

    從中央政治學校到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電機繫

    在學生運動中接受進步思想

    復員

    回泰國探親



    第三章 完成學業迎接解放

    來到清華園

    “蔣管區”中的小解放區

    畢業留校

    加入中共地下黨

    難忘1949

    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參加土改



    第四章 無線電繫與院繫調整

    “襁褓風波”

    繫秘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

    學習蘇聯

    實驗室建設

    畢業設計“真刀真槍”



    第五章 開我國數字通信之先河

    話音脈衝編碼調制(PCM)繫統,開我國數字通信之先河

    PCM的研究是怎樣開始的

    話音編碼終端的改進

    為我國顆人造衛星保駕護-航-SCA型數傳機繫列的研制

    無線數傳——用電子諧振器實現的數傳繫統

    有線數傳——用有線信道來傳送數據信號

    SCA一3數傳機的研制

    讓雷達看得更遠,電話聽得更清——參量放大器的研究

    五公寓的燈光

    “文化大革命”風暴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綿陽十年

    艱辛的綿陽分校

    幾個小故事

    抓“散伙風”

    在綿陽的無線電繫職工無愧於三線建設

    被拖延多年的PCM繫統-120路微波數字無人值守接力機研制成功

    幾度回首

    幫七章回清華園:百廢待興

    為無線電繫回歸清華園獻策獻力

    回到清華園

    重整旗鼓——全面恢復教學科研工作



    第八章 教計算機識字——漢字識別

    組建圖像教研組

    選擇新的科研方向——漢字識別

    知難而進——教計算機認識6763個(單體)印刷漢字

    突破多字體漢字識別難題——建立CCG模型

    從單語種到多語種文字混排識別

    再接再厲擴大戰果

    走向世界——中日韓文字識別繫統中標

    永不停步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第九章 讓電腦模擬大腦:人工神經網絡

    中國神經網絡委員會的創立

    人工神經網絡在漢字識別中的應用

    身先士卒探索人工神經網絡的奧秘

    促進國際合作,讓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

    對人工神經網絡發展前景的展望



    第十章 讓中國數字電視標準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占有一席之地

    “我和電視有緣”

    “數字電視廣播要采用我國自己的標準”

    清華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研發中心與凌訊公司

    DMB-T繫統的誕生

    抗御外標入侵

    努力促進國標實施,得到香港政府首次采用

    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推動數字電視的產業化,到市場上去較量

    無限風光在明天



    第十一章 推動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

    推動863計劃通信高技術研究

    前瞻性眼光——平流層通信繫統的研究

    平流層與平流層通信平臺

    平流層信息繫統

    推動在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

    推動國家973項目——多域協同寬帶無線通信繫統的研究



    第十二章 教書育人

    初上講臺

    堅持工作在教學的線

    編寫教材

    科普讀物

    教書育人

    良師益友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

    立足國內勇於創新

    導師隊伍和培養基地的建設

    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服務

    改革完善博士生培養機制

    統一標準加強管理

    旁征博引妙語連珠

    學科建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跨世紀人纔培養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的終生伴侶



    第十五章 鞠躬盡瘁

    放眼未來

    鼓勵創新

    回首往事懷念師長

    整理教學科研資料

    清華情懷

    工作之餘

    飛雪伴君歸



    附錄一  吳佑壽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二  吳佑壽主要著作與學術論文

    後記

    在線試讀
    來到清華園 1946年10月金秋時節,吳佑壽和弟弟吳佑福終於來到向往已久的清華園。
    曾經的清華園不愧是皇家園林。校園內綠樹成蔭,小河清流,柳絲迎風飄蕩;典雅的二校門,樸素大方,羅馬式大禮堂莊嚴宏偉。清代名相那桐書寫的剛勁有力的“清華學堂”四個大字,令人景仰;還有藏書百萬冊的圖書館,帶有室內遊泳池的體育館和大操場,都是年輕人學習和鍛煉體魄的好地方。令人憤慨的是,日寇占領時期,清華園變成廢墟,體育館成為養馬廄,圖書館是傷兵醫院,高貴進口軟木地板,也已殘破不堪。電機繫繫館外觀依舊,但空無餘物。學校接收的清華園,百孔千瘡,百廢待舉。
    回到清華園的頭一年,電機繫困難的問題是回學校的教授較少。西南聯大結束時,原則上各校教工各自返回原校。當時,電機繫回清華的(正副)教授不多,原因之一是按照清華休假制度,在校工作的教師,包括教授和助教,任教5~7年就有一年學術休假,可以在國內或到國外學習、深造或工作。1945年前後,任之恭與孟昭英教授,以及鐘士模、孫紹先等老師,都先後出國。1946年復員回北平的隻有繫主任葉楷和範崇武、楊津基等幾位教授,不久電子學專家葉楷教授也出國了;令同學們遺憾的是,馬大猷教授雖然回到北平,但沒有來清華,他受命回北大母校,創建北大工學院。範崇武和楊津基兩位又都是電力方面的教授,這一年,電訊組方面就可能沒有開課的教授了。
    其實,當時回清華的教師並不少,他們的學術水平都不低,也都很有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經驗,但按照清華的規矩,沒有出國的教員不能提升為正副教授,也不能講授本科生的課程,隻能做輔助性的教學工作,當教授的助手,改習題,管實驗,等等(雖然也有例外,如華羅庚教授,但屬鳳毛麟角)。幸好後來馬大猷教授接受清華聘請,到清華來兼課,三年級學期的“電子學”就由他講授。四年級第二學期有一門“電訊網絡”,也請馬老師兼課。清華實行學分制,隻要上課時間不衝突,三年級的學生也可以選四年級的課程。“電子學”和“電訊網絡”是電訊組兩門重要的專業課,因此,三年級電訊組不少同學選修這兩門課。大家對馬老師都十分崇敬,能有機會再聽他的課,都很高興。當時,馬大猷教授身負創建北大工學院的重任,還要來清華講課,很不容易。從城裡到清華園約20多千米,每天隻有一小時一班的私營交通車,馬老師隻能乘這種車,往來跋涉,實在辛苦。
    電機繫1932年建繫,1946年從昆明復員回北平。
    在這十幾年中,電機繫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沒有變化,電訊的應用領域主要是電報電話,繫統是模擬的,過程是穩態的,等等。二戰期間,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武器,如雷達、導航、火箭,以及原子彈等等,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技術日新月異,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西方的高等學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教學內容也隨之不斷更新。相比之下,我國理工科學校的課程設置就顯得相當落後陳舊。來到清華園 1946年10月金秋時節,吳佑壽和弟弟吳佑福終於來到向往已久的清華園。

    曾經的清華園不愧是皇家園林。校園內綠樹成蔭,小河清流,柳絲迎風飄蕩;典雅的二校門,樸素大方,羅馬式大禮堂莊嚴宏偉。清代名相那桐書寫的剛勁有力的“清華學堂”四個大字,令人景仰;還有藏書百萬冊的圖書館,帶有室內遊泳池的體育館和大操場,都是年輕人學習和鍛煉體魄的好地方。令人憤慨的是,日寇占領時期,清華園變成廢墟,體育館成為養馬廄,圖書館是傷兵醫院,高貴進口軟木地板,也已殘破不堪。電機繫繫館外觀依舊,但空無餘物。學校接收的清華園,百孔千瘡,百廢待舉。

    回到清華園的頭一年,電機繫困難的問題是回學校的教授較少。西南聯大結束時,原則上各校教工各自返回原校。當時,電機繫回清華的(正副)教授不多,原因之一是按照清華休假制度,在校工作的教師,包括教授和助教,任教5~7年就有一年學術休假,可以在國內或到國外學習、深造或工作。1945年前後,任之恭與孟昭英教授,以及鐘士模、孫紹先等老師,都先後出國。1946年復員回北平的隻有繫主任葉楷和範崇武、楊津基等幾位教授,不久電子學專家葉楷教授也出國了;令同學們遺憾的是,馬大猷教授雖然回到北平,但沒有來清華,他受命回北大母校,創建北大工學院。範崇武和楊津基兩位又都是電力方面的教授,這一年,電訊組方面就可能沒有開課的教授了。

    其實,當時回清華的教師並不少,他們的學術水平都不低,也都很有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經驗,但按照清華的規矩,沒有出國的教員不能提升為正副教授,也不能講授本科生的課程,隻能做輔助性的教學工作,當教授的助手,改習題,管實驗,等等(雖然也有例外,如華羅庚教授,但屬鳳毛麟角)。幸好後來馬大猷教授接受清華聘請,到清華來兼課,三年級學期的“電子學”就由他講授。四年級第二學期有一門“電訊網絡”,也請馬老師兼課。清華實行學分制,隻要上課時間不衝突,三年級的學生也可以選四年級的課程。“電子學”和“電訊網絡”是電訊組兩門重要的專業課,因此,三年級電訊組不少同學選修這兩門課。大家對馬老師都十分崇敬,能有機會再聽他的課,都很高興。當時,馬大猷教授身負創建北大工學院的重任,還要來清華講課,很不容易。從城裡到清華園約20多千米,每天隻有一小時一班的私營交通車,馬老師隻能乘這種車,往來跋涉,實在辛苦。

    電機繫1932年建繫,1946年從昆明復員回北平。

    在這十幾年中,電機繫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沒有變化,電訊的應用領域主要是電報電話,繫統是模擬的,過程是穩態的,等等。二戰期間,各種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武器,如雷達、導航、火箭,以及原子彈等等,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技術日新月異,應用領域不斷擴大。西方的高等學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教學內容也隨之不斷更新。相比之下,我國理工科學校的課程設置就顯得相當落後陳舊。

    1947年春,復員後回到北平的第二年,不少在國外從事研究工作的知名學者孟昭英、錢偉長、閔乃大等,相繼歸來,許多出國深造的青年教師,如鐘士模、常迥等,也學成歸國。這些學者的歸來,對清華的教學和學術風氣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既加強了學校的師資隊伍,也帶來了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還有新課程、新教材。他們陸續開設新的課程、舉辦學術講座,在日常言談之間,也介紹國外學校與學術會議的情況,這些活動大大地改變了學校的學術氛圍和面貌。鐘士模教授講授“瞬變分析”;常迥教授講授 “電波學”“信號分析和處理”;閔乃大教授講授“ 網絡綜合”等新課程。特別是物理繫孟昭英教授在 MIT從事有關雷達的研究,他開設了微波課程和實驗,同時帶回來各器件(包括屬於戰時機密的矩形波導管、諧振腔波長計、速調管、磁控管等),在物理繫建立了當時在國內獨一無二的微波實驗室,吸引了不少物理和無線電方面的專家學者與學生到實驗室來參觀學習和做研究工作,這更是大大地開闊了大家的學術眼界。此外,在其他科技領域,如與原子彈、火箭有關的近代物理和工程數學等方面,錢偉長等教授也起了很大作用,他們的講課和學術報告總是座無虛席。

    可以說,1947-1948年這個時期,清華園在學術和政治活動兩個方面,都掀起了不小的高潮。政治上反內戰,反迫害,爭自由,要民主,求解放,這些活動對吳佑壽都有深刻教育。

    P41-4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