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貴陽花溪花苗服飾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業技術 -> 輕工業/手工業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潘桂芳 
    【所屬類別】 圖書  工業技術  輕工業/手工業  服裝工業/制鞋工業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536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853678
    作者:潘桂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6月 

        
        
    "

    編輯推薦

    在中國,苗族給世人的印像是一個能歌善舞、有著強烈民族色彩的的部族。旖旎的自然風光、充滿詩情畫意的農耕生活讓人心馳神往。


    但要說苗族*吸引人的地方,恐怕還是姑娘們身上亮閃閃、璀璨奪目的銀飾以及繁復又奪目的苗族傳統服裝。


    苗族服飾則從質地、材質、圖樣、紋飾承載了千百年來的歷史,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外來文化衝擊, 花苗服飾和制作工藝也發生了變化。


    本書旨在探尋花苗歷史文化的同時,對花苗服飾及其制作工藝所面臨的挑戰進行考究,極具研究意義。

     
    內容簡介

    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載體之一,是苗族歷史、文化、生活風俗的濃縮。從這個意義上講,考察苗族服飾的意義重大。


    本書以貴陽市花溪區的花苗服飾及其挑花工藝為主要研究對像,對服飾紋樣、功能等進行分析,進而考察了以挑花工藝為媒介建構互動的社會關繫,探討了挑花工藝的傳承現狀及如何適應現代社會變遷等問題。

    作者簡介

    潘桂芳,1986 年生,貴州天柱人,畢業於貴州大學,民族學碩士,現為安順學院教師。2014 年以來,主持貴州省教育廳課題兩項。研究方向:少數民族文化,社會工作。

    目錄
    目 錄
    章 緒 論
    節 非物質文化與服飾 002
    一、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002
    二、非物質文化與服飾 009
    第二節 貴陽花苗服飾研究綜述 012
    一、研究緣起 012
    二、國內外學術界與本書相關的文獻回顧 014
    三、理論框架 021
    四、研究目的與意義 026
    五、研究方法 029
    第二章 貴陽花苗概述
    節 苗族史概述 032
    第二節 貴州苗族及其服飾概述 035



    非物質文化與服飾 002


    一、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002


    二、非物質文化與服飾 009


    第二節 貴陽花苗服飾研究綜述 012


    一、研究緣起 012


    二、國內外學術界與本書相關的文獻回顧 014


    三、理論框架 021


    四、研究目的與意義 026


    五、研究方法 029


    第二章 貴陽花苗概述


    苗族史概述 032


    第二節 貴州苗族及其服飾概述 035


    一、貴州苗族簡述 035


    二、苗族服飾分類 038


    第三節 貴陽花苗及其服飾概述 040


    一、貴陽花苗歷史概述 040


    二、調查區域概況 043


    三、貴陽花苗服飾 053


    四、花溪花苗服飾——挑花工藝代表人物介紹 064


    第三章 貴陽花苗服飾的制作過程


    挑花底布 068


    一、麻 068


    二、紡線和織布 072


    第二節 染布 074


    一、染料 075


    二、染布和染線 077


    第三節 挑花 080


    第四章 挑花紋樣


    紋樣的主要類型 084


    一、植物紋樣 085


    二、動物紋樣 088


    三、幾何紋樣 094


    第二節 紋樣特征 097


    一、對稱性 097


    二、抽像性 103


    三、飽滿性 105


    四、色彩搭配的整體協調性 109


    第三節 紋樣的文化內涵 112


    一、對生殖和生命的崇拜 113


    二、對支繫的認同 114


    三、對歷史的記憶和對祖先的緬懷 116


    四、人與自然同為一體的樸素思想 118


    第五章 以挑花工藝為媒介建構互動的社會關繫


    婦女之間的互動 122


    一、代與代之間的互動關繫 123


    二、同輩之間的互動關繫 128


    第二節 婦女與男人之間的互動 133


    一、提親 136


    二、認親 136


    三、訂婚期 136


    四、接親 137


    五、發親 137


    六、回親 137


    第三節 婦女與家庭、社會之間的互動 139


    一、婦女和家庭之間的互動 139


    二、婦女與社會之間的互動 142


    第六章 花苗服飾及其挑花工藝的變遷


    挑花工藝演變 149


    一、原材料方面 149


    二、社會環境方面 151


    第二節 服飾紋樣的演變 156


    一、紋樣類型的變化 156


    二、紋樣內涵的變化 158


    第三節 服飾功能的演變 160


    一、實用功能 160


    二、文化功能 163


    第四節 花苗服飾變遷的原因分析 164


    一、外部因素 165


    二、內部因素 168


    第七章 花苗服飾及其制作工藝傳承危機


    花苗服飾及其制作工藝傳承危機 174


    一、服飾生存空間不斷縮小 175


    二、服飾制作工藝傳承危機 177


    三、社會對婦女纔能評價指標和婦女自身價值觀的變化 180


    第二節 花苗服飾傳承危機的解決之道 182


    一、可將花苗服飾和旅遊市場相融合 182


    二、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自覺”情感 183


    三、政府作為主導力量介入進行保護與傳承 184


    四、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保護和傳承活動 186


    五、借鋻其他服飾傳承的經驗 186


    第三節 花苗服飾及挑花工藝的未來發展趨勢 189


    一、對花苗服飾及挑花工藝新需求現像的顯現 189


    二、花溪花苗挑花工藝的發展趨勢 191


    參考文獻 195


    附錄 關於花苗服飾的訪談提綱 203


    記 209

    前言
    自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共同形成了輝煌璀璨的中華文化,若把中華文化比作耀眼璀璨的夜空,那麼每一個民族包括民族下邊的支繫就是浩瀚夜空中一顆顆閃閃發亮的星星。
    服飾,特別是少數民族服飾,一直是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少數民族服飾研究至今,可以說是碩果累累。成果類型包含學術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學術專著等。成果的層次也是多種多樣,有普通期刊成果、有核心期刊成果、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眾多學者從不同的領域、多維的視角對服飾進行了研究。

    自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共同形成了輝煌璀璨的中華文化,若把中華文化比作耀眼璀璨的夜空,那麼每一個民族包括民族下邊的支繫就是浩瀚夜空中一顆顆閃閃發亮的星星。


    服飾,特別是少數民族服飾,一直是我國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少數民族服飾研究至今,可以說是碩果累累。成果類型包含學術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學術專著等。成果的層次也是多種多樣,有普通期刊成果、有核心期刊成果、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眾多學者從不同的領域、多維的視角對服飾進行了研究。


    我是苗族人。我家位於湘黔兩省交界處,這個苗族支繫族群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我出生後,雖知曉自己是一個苗族人,但對苗族文化認知不深,甚至是無感。從小到大沒有自己的苗服,也沒見過長輩的苗族盛裝。對於苗族服飾的真正認知始於研究生階段,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張曉是貴州雷山人,是一位苗族學者。研究生期間,我參與導師的課題,有幸多次到雷山、臺江、劍河進行調研。在調研期間,看到了黔東南地區的苗族盛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導師的建議下,我開始接觸苗族服飾,並開始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此後,在導師的建議下,我畢業論文的選題選擇了貴陽市花溪花苗的服飾,並順利完成了碩士論文的寫作。畢業後,仍然關注和思考花苗服飾的相關研究。我發現,對花溪花苗服飾,尤其是挑花工藝的研究並不算很多,於是又產生了在碩士論文的基礎上以及學術界研究的基礎上,能否有部專門研究花苗服飾的專著出現的想法。


    我是個要強的人。上學以來,學習上要強,不肯落後。參加工作以後,工作上的事情更不肯落後。我並不是特別優秀的人,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但是我勤奮、努力,為了達成目標我能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去做。我願意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制定計劃,去分步驟完成,不管結果如何。


    《貴陽花溪花苗服飾》是我近一年工作的成果。


    這本書的成書經過平淡無奇。《貴陽花溪花苗服飾》的基礎是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貴陽花苗挑花的人類學研究》。在這個論文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有老師、朋友、親人的幫助,有了現在的這本書。在題目、提綱、章節、字句以及專著的各種相關內容上,花費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心思,雖然現在看來,文稿還是有些問題、粗糙。但是,看到十多萬字的文稿即將出版,還是有一些愉悅的,畢竟是自己花費心血寫出來的東西。敝帚自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是對民族學研究生生涯的總結,是它讓我順利取得民族學碩士學位。《貴陽花溪花苗服飾》是我對花苗服飾研究的總結性成果,也算是自己人生中的又一個重要的、具有符號性的像征。


    《貴陽花溪花苗服飾》全書共七章。章緒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節是非物質遺產與服飾,第二節是貴陽花苗服飾研究綜述。第二章是貴陽花苗概述,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苗族史概述,二是貴州苗族及其服飾概述,三是貴陽花苗及其服飾概述。第三章貴陽花苗服飾的制作過程,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節是挑花底布,第二節是染布,第三節是挑花工藝。第四章是挑花紋樣,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節是紋樣的主要類型,第二節是紋樣特征,第三節是紋樣的文化內涵。第五章以挑花工藝為媒介建構互動的社會關繫,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節是婦女之間的互動,第二節是婦女與男人之間的互動,第三節是婦女與家庭、社會之間的互動。第六章是挑花工藝的變遷及其發展趨勢,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節是挑花工藝演變,第二節是紋樣的演變,第三節功能的演變,第四節是花苗服飾變遷的原因分析。第七章是花苗服飾及其制作工藝傳承危機,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節是花苗服飾及其制作工藝傳承危機,第二節是花苗服飾傳承危機的解決之道,第三節是花苗服飾及挑花工藝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書中,花苗服飾的制作工藝是核心,其他各個章節都圍繞這個核心展開。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花苗服飾傳承的是花苗人的歷史和記憶,展現的是花苗人對生活、未來的美好憧憬。花苗服飾也承載了花苗婦女的希望,花苗婦女以服飾為媒介,建構了婦女與婦女之間,婦女與男人之間,婦女與家庭、社會之間的傳統社會關繫。如今,在現代化衝擊的大背景下,包括花苗服飾在內的少數民族服飾的傳承和發展更值得每一個人去思考。本書研究的初衷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田野調查和歸納整理,能夠為逐漸式微的花苗服飾留下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在研究花溪花苗服飾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資料難找、分散,訪談對像很多都在職,或者年齡大一些的較少外出。這使得訪談對像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尋找,加之個人能力有限,學術底子不足,很多時候力不從心,文章內容上還存在很多疏漏之處。另外,由於時間倉促,在寫作過程中和其他學者交流甚少,也難免有閉門造車的局限。因此,敬請各位同行和專家批評指正。


     


     


            潘桂芳


    2017329


     前言


    在中國,苗族給世人的印像是一個能歌善舞、衣著華美絢麗的民族。苗族和苗族人在中國傳統媒體的宣傳下,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個光鮮、亮麗的民族形像。自然風光旖旎,農耕生活充滿詩情畫意,小伙子淳樸厚道,姑娘們清純美麗。


    各種宣傳中,苗族和苗族人吸引人的是什麼地方?是姑娘們身上亮閃閃、璀璨奪目的銀飾,是姑娘們身上繁復又奪目的苗族傳統服裝,是姑娘們高亢又動人的苗族山歌,是在蘆笙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姑娘們和小伙子們,多麼歡樂,多麼酣暢,多麼富有感染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歡快的民族,一個衣著絢麗奪目的民族,一個與歌舞狂歡聯繫在一起的民族。但是,考察苗族歷史或者聽唱苗人口耳相傳的古歌,會得出另外一種感受,苗人或者苗族是一個歷盡苦難的群體。


    苗族是一個國際性民族。苗族發源於中國,約有八成苗族人口分布於中國西南與中南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1975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後,數萬苗族人成為難民,部分移居到美國和法國。


    苗族是一個不斷遷徙的民族。苗族人的古歌歌詞記載,苗族人祖先生活在中國中部地區,在歷史長河裡由於受到騷擾和侵襲,一路遷延以至散布於今天的世界各地。


    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輾轉遷徙的歷史。苗族服飾則從質地、材質、圖樣、紋飾承載了千百年來的歷史。因此說,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的載體之一。苗族服飾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苗族人多姿多彩的服飾承載著本民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現了苗族人在歷史長河裡遷徙過程中生活環境的變遷,是苗族歷史、文化、生活風俗的濃縮。


    在這個意義上,考察苗族服飾意義重大。


    苗族在全世界都有分布,苗族有很多分支。苗族的分類方法,如果按照服飾顏色分類有黑苗、白苗、青苗、紅苗、花苗等;按外貌特征劃分,有長角苗、歪梳苗、黑蹄苗、長裙苗、短裙苗等;也可按照苗族不同的自稱劃分,也可按照方言劃分。


    如果從服飾文化上對苗族和苗族人進行考查,則需按照服飾顏色分類。本書中的花苗就是這一分類方法下的一個不同於其他苗族支繫的群體。花苗作為苗族的重要分支,考查花苗服飾及其工藝,就是在一針一線的縫制中、在棉麻絲線的制作中、在蓼藍茜草熬制各種燃料中、在反面挑正面看等各種繡法中,細細追尋花苗這個苗族重要分支的支繫服飾文化,探尋花苗的歷史文化,進而一窺苗族歷史文化。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遭遇危機,苗族文化也不例外。在考察花苗服飾及工藝變遷中,我們深深感到花苗傳統服飾發生了較大變化,制作工藝變了。我們由此認識到,花苗服飾和制作工藝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苗族文化在變化。苗族文化遭到強勢文化的衝擊,原來那些能夠長久保持苗族文化的因素都發生了變化。這是花苗服飾變遷的原因,也是花苗服飾制作工藝變遷的原因

    在線試讀
    第二章 貴陽花苗概述
    節 苗族史概述
    苗族是我國一個極為古老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苗族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發展出了極為燦爛的民族文化。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苗族人和苗族人創造的苗族文化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增添了極為耀眼的光輝。苗族人和苗族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現在,苗族仍然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苗族人口為9426007人,位於漢族、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之後列第六位。苗族人口總數在少數民族中列第五位。
    中國苗族世居地分布於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及其毗鄰的黔東南的苗嶺、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廣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烏蒙山等地。省份分布包括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四川以及海南8個省區,居於這8省區的苗族達到8,653,417人,占苗族人口的96.73%。此外,苗族還在國外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如今在歐美各國也有分布,人數也有百萬人以上。在國內,苗族人的分布情況,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
    關於苗族的淵源,就現今所收集到的資料如苗族古歌、傳說、習俗中都認為和歷史上的蚩尤有關,以蚩尤為苗族的祖先。川南地區、黔西北地區、雲南文山地區、湘西地區、黔東南地區均有關於蚩尤的傳說。

    第二章 貴陽花苗概述


    苗族史概述


    苗族是我國一個極為古老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苗族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發展出了極為燦爛的民族文化。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苗族人和苗族人創造的苗族文化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增添了極為耀眼的光輝。苗族人和苗族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現在,苗族仍然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苗族人口為9426007人,位於漢族、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之後列第六位。苗族人口總數在少數民族中列第五位。


    中國苗族世居地分布於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及其毗鄰的黔東南的苗嶺、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廣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烏蒙山等地。省份分布包括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四川以及海南8個省區,居於這8省區的苗族達到8653417人,占苗族人口的96.73%。此外,苗族還在國外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如今在歐美各國也有分布,人數也有百萬人以上。在國內,苗族人的分布情況,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


    關於苗族的淵源,就現今所收集到的資料如苗族古歌、傳說、習俗中都認為和歷史上的蚩尤有關,以蚩尤為苗族的祖先。川南地區、黔西北地區、雲南文山地區、湘西地區、黔東南地區均有關於蚩尤的傳說。


    苗族祖先蚩尤在與黃帝的大戰中戰敗,《山海經·五帝本紀》記錄到,“軒轅之時……蚩尤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逐鹿之野,遂擒殺蚩尤”,後來蚩尤部落被迫從原來居住地向南方之地遷徙。後又有先秦、秦漢時期的典籍中有和苗族有關的記載,如《尚書·虞書》中提到:“竄三苗於三危”。《漢書·地理志》提道:“三苗本有苗氏之族”。《韓非子》載:“三苗之君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從尚書典籍中的記錄可看出,三苗主要生活在堯舜禹時期,並且三苗在這一時期不斷遭受征討,被迫繼續南遷,尤其是經過禹的征伐,三苗集團的勢力被徹底削弱了,部落聯盟分化瓦解,除在戰爭中被屠殺的外,一部分可能仍留在原地,歸附了夏王朝,其子孫後代有些淪為夏王朝奴隸主的奴隸。如《國語·周語》所載:黎、苗之王,夏、商之季,子孫為隸,不夷於民。但三苗的大部分,可能被迫離開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間的平原地帶,避入山林沼澤,並開始向西南山區遷徙,這部分三苗後裔,社會發展開始緩慢起來,仍過著原始氏族部落制的生活。後秦漢至南北朝期間,遷徙出來的苗族主要聚居在今湖北、湖南一帶,湖南與貴州交界處,被稱為“五溪蠻”“武陵蠻”。《史記·五帝本紀》中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史記正義》中同樣提道:“今江州、鄂州、嶽州三苗之地也”。唐宋後,中原歷代王朝不斷向“夷蠻之地”征伐、出兵。在漢王朝不斷軍事鎮壓的情況下,苗族先民被迫由北向南、由東往西不斷遷、明、清時期,苗族繼續往西遷徙,到達今貴州省,並且在貴州省大面積分布,黔東、黔東南、黔中、黔西地區均有分布。後部分苗族經貴州向更西的雲南地區遷徙。至此,經過幾千年的遷徙,苗族的大遷徙之路終於基本穩定、成型。而遷徙的路線可以得到大致梳理:苗族先民初生活在中原,蚩尤戰敗後開始向南大遷移之征途,向武夷、五溪等地遷徙,後繼續向南、向西遷徙:向南流入湘西、廣西;向西經湖南遷入貴州黔東、黔東南,再向黔中、黔西、黔西北,入川南、雲南,部分進入雲南的苗族,又繼續遷徙至東南亞地區的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後又因越南推行擴張主義政策,國外部分苗族被迫前往更遙遠的西方國家,如今美國、加拿大等國也有苗族分布。苗族的遷徙史也是一部苦難史,遷徙過程充滿了艱辛、苦難,正如流傳於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中所提到的那樣:


    古時苗人住在廣闊的水鄉,古時苗人住在水鄉邊的地方;打從人間出現了魔鬼,苗眾不得安居,受難的苗人要從水鄉遷走,受難的苗眾要從水鄉遷去。


    簡而言之,苗族現在所居之處,與苗族人歷史上幾次比較大的遷徙有關。苗族先民原來居住在黃河中下遊地區。歷史上由於戰爭原因,從黃河中下遊地區不斷向西、向南遷徙。經過遷徙,方纔變成了如今的分布情況。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繫苗瑤語族苗語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工作隊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苗族人曾有自己的文字,但現已失傳。20世紀以後,苗族人等根據需要創制了苗族文字,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廣泛推行。


    苗族人的信仰繫統。苗族人信仰繫統極為復雜,每個支繫不同。苗族的一個宗教特點是具有大量繁雜的宗教儀式、神秘主義、密儀、密軌、傳說、太陽歷法、咒語、草藥,可以說人類早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神秘宗教儀式,在苗族的傳統風俗裡基本占全了。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裡,這些宗教儀式隻是為敬祖、驅鬼、拜天、婚嫁等淳樸的生活目的服務。苗族風俗信仰繁復,並且可以在艱難生存條件下自成體繫,維護族內生活秩序的習慣法非常完備,各種生活矛盾的解決方案都可以在苗族習慣法裡找到,並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可以口口相傳,長期維持一個小規模族群的穩定,這也是他們長期隱居山林而能保持風俗的之一。


    第二節貴州苗族及其服飾概述


    一、貴州苗族簡述


    貴州處於青藏高原向東部丘陵過度的斜坡上,夏季受東南海洋季風的影響顯著,鼕季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微弱,形成典型的高原型濕潤亞熱帶季風氣候。在雲貴靜止鋒的作用下,形成多雨天氣,加上本身具有復雜多變的地形地貌,使之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貴州位於雲貴高原,地貌類型復雜,是一個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區,高原、山原、山地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在東部以丘陵為主,大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0%,全省海撥平均1100米。由於貴州地形復雜,氣候濕潤多雨,使得民間有廣為流傳“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說法,但同時也說明貴州雖然氣候變化多樣,陰雨天氣比較多,但溫度適宜,既沒有嚴寒也沒有酷暑。苗族就分布在貴州廣袤的崇山峻嶺中,經過世代發展,如今苗族已經成為貴州省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關數據顯示,貴州有苗族4299954人,占苗族人口的48.07%,占貴州少數民族人口的32.24%,占貴州省人口的12.2%,是僅次於漢族的第二大民族。


    苗族經過世代遷徙,途徑楚地、湖南湘西,開始進入貴州這片山巒中,由於貴州復雜的地貌形勢和封建中央政權實行的統治制度,使得苗族後代得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世代居住。如今不管是屬於丘陵地帶的黔東南還是地處高原上的黔中、黔西都有苗族支繫的分布。總體上來講,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貴州的苗族又有不同的分類。


    1.按照方言文化的不同,可將貴州的苗族分為三大方言文化圈。貴州的苗族可以分為三大方言文化圈。東部方言文化區,主要分布在緊鄰湘西的松桃縣、銅仁地區;中部方言文化區,主要囊括了黔東南管轄的各縣市,西部方言文化區,包括了畢節地區、黔中安順、貴陽等地。


    2.從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程度,又可將其分為“生苗”和“熟苗”。“生苗”一詞早出現在明代永樂年間,《太宗永樂實錄》(卷33)中記載:“湖廣都指揮謝鳳等奏,招諭答意等五寨生苗向化”。《太宗永樂實錄》(卷37)也載:“指揮丁能、杜福等撫諭四川亞堅等十一寨生苗,一百三十六戶向化……以上生苗叛服無常,命悉宣撫司管屬,免其賦役。”熟苗是相對於生苗而言的,早見於明代郭子章的《黔記》。《黔記》(卷59)中記載:“苗人……近省界為熟苗,輸租賦役,稍同良家,則官司籍其戶口,息耗登於天府。不予其籍者謂生苗,生苗多而熟苗寡。”清朝初期陸次雲在《峒溪纖志》中說:“近為熟苗,遠為生苗。熟苗勞同牛馬,不勝徭役之苦”。後方亨咸的《苗俗記文》中提道:“自沅州以西即多苗民,至滇、黔更繁,種類甚多……但生熟之異。生者匿深箐不敢出,無從見;熟者,服勞役納田租,與漢人等,往往見之。”由以上文獻可對生苗、熟苗做一個大概區分。“熟苗”主要指受漢文化影響深、歸順朝廷,向朝廷繳賦納稅的苗族;“生苗”主要指沒有受到漢文化影響,沒有歸順朝廷,沒有對朝廷進行繳賦納稅,生活在更為偏遠保持著苗族固有傳統的苗族。因而,就貴州省所管轄的地域而言,絕大多數的苗族屬於生苗,隻有接近湖南湘西吉首、懷化等地區的極少部分苗族屬於熟苗。


    3.按照服飾、頭飾的主要特點的不同可分為不同支繫的苗族。可分為紅苗、花苗、青苗、白苗、藍苗、黑苗、長角苗等不同的苗族支繫,其依據主要就是這些支繫的服飾、頭飾的不同。紅苗主要分布在緊鄰湘西的松桃、銅仁地區,花苗主要分布在貴陽、安順等地區,白苗主要分布在貴定、龍裡、黔西等地,黑苗主要分布在黎平所在的黔東南等地,青苗主要分布在修文、鎮寧等地,長角苗主要分布在六盤水等地。楊正文在《苗族服飾文化》一書中,將苗族分為60種支繫。


    二、苗族服飾分類


    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在貴州的各少數民族中,苗族人口多、分布也廣,支繫紛繁復雜,各支繫間的服飾、頭飾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差異較大,服飾也逐漸成為區別於其他支繫典型的標識之一,這也是使得苗族的頭飾、服飾豐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苗族各支繫的服飾、頭飾多達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清代乾隆年間編印的《皇清職貢圖》,第八卷專講貴州各民族的頭飾、服飾,其中幾乎一半是關於苗族各支繫的,另外一部記錄苗族服飾的《百苗圖》中,苗族服飾、頭飾也是占據著及其重要的篇幅。


    《苗族花衣的由來》中敘述了苗族婦女服飾的由來。


     


    “苗族在跋山涉水沿河西遷的時候,都隻是一樣服飾,一種花樣,一種打扮。當遷徙來到一個叫‘條溪’的地方的時候,由於人多地窄,不便集中在一個地方生活,便在那裡栽下一塊大石頭,議定各自帶領一支兒女去尋找生活,十三年以後再來這裡聚會,理宗認主。”十三年以後,大家集中在一個地方生活,兒孫多了,認不清楚,兩個奶奶為搶一個女孩,吵起架來,出了人命。大家又坐下來商量,並栽下一塊石頭,議定一個支繫各制一種服裝,各飾一種花色,各有一種打扮,以後聚會纔不會認錯孩童,發生爭吵。


     


    以上雖是傳說,但是體現了服飾是作為區分苗族支繫的直接標識。


    現在一般根據苗族服飾的款式和苗語方言來劃分類型,苗族服飾主要可以分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五種類型。


    湘西型服飾。它主要流行於湖南湘西州及松桃、銅仁一帶。分布在這一帶的苗族,由於長期與漢族交往,受漢文化影響深,因而服飾也受漢文化影響較大,婦女已經不穿裙子,改穿無領大襟上衣和長褲,頭帕盤於頭頂呈圓筒形。


    黔東型服飾。該款式的服飾主要流行於黔東南。女性服飾以交領上衣和百褶裙為主,上衣繡滿紋樣,紋樣圖案以各種龍、鳳、鳥、魚及花卉為主;百褶裙長短不一,長者到膝蓋及以下,短者甚至不足20釐米,頭飾主要為銀飾制成的牛角、項圈,樣式繁多。


    川黔滇型服飾。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使用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區。女性服飾上衣主要為麻布衣,下裝主要為蠟染工藝制成的花裙。該類服飾總的來說色調較淺,紋樣不多,少用銀飾進行裝束。


    黔中南型服飾。它分布於貴州黔中、黔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處。女性服飾以挑花為主。女性服飾色彩艷麗、圖案多樣,上裝通常綴有“背牌”,也被稱為“貫首服”,下穿百褶裙。


    海南型,主要分布於海南省。女裝主要是深色長衫,蠟染制成的布筒裙,裝飾甚少。


    除海南型外,其餘四種類型的服飾在貴州均有分布,每種主要類型之下又可細分為若干種具體款式的服飾。楊正文在《苗族服飾文化》一書中,將苗族分為60個支繫,而貴陽花溪花苗服飾就是屬於黔中南型服飾下其中具體的一種款式。


    第三節貴陽花苗及其服飾概述


    一、貴陽花苗歷史概述


    花溪是貴陽花苗主要分布地之一,花溪區除了花苗支繫還分布著青苗和紅簪苗。花苗支繫是花溪區分布廣的支繫,其歷史悠久。此支繫自稱為“謀(mou)”,漢語他稱為花苗,語言為苗語川黔滇方言貴陽次方言北部土語,服飾為貫首型花溪式。其歷史可從主要的節日——四月八來分析。


    四月八是關於一個苗族英雄的傳說。


     


    很早以前,貴陽叫黑羊大菁,苗家稱“格洛格桑”,一個叫格波綠的苗族老人帶領兒孫們開田、種地,莊家長得很好,年年豐收,一天晚上,格波綠射死了一條龍,格波綠剝了龍皮,剖開龍肚,掏出一顆紅紅的龍心。格波綠欣喜萬分,因為他聽老輩人說過:龍心是個寶,放在水裡泡,天就下冰雪,於是他把龍心收藏了起來。


    有一年,格波綠到河都霧地方串寨時炫耀:我那格洛格桑非常富庶,貓喝白米湯,狗喫白米飯,人們的日子賽蜂糖。這些話惹得一個人分外眼紅,他就是外族人的頭人胡丈郎。於是他帶領人馬,扛梭鏢、執弓箭搶占格洛格桑。格波綠急忙把龍心丟在水缸裡,天上立馬下了七天七夜大雪,凍死了胡丈郎的人馬,保住了格洛格桑。


    胡丈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後來,胡丈郎裝成個貨郎客,從格波綠的兩個女兒妮娜和妮娥那裡騙過龍心一看,發現這個無價之寶的樣子像棕包。於是過了一年,胡丈郎找了個棕包藏入袖中,又騙妮娜和妮娥出來挑選精致的繡花針和各色絲線,並要求再看一眼龍心。姐妹倆欣然同意。趁姐妹倆爭看紅絲線時,胡丈郎悄悄用棕包換走了龍心。


    胡丈郎再次發起了對格洛格桑的攻打,格波綠聞訊,急忙把龍心丟入水缸,但這回天上不但沒下雪,反而出了七天大太陽。格波綠見形勢不妙,匆忙召集子孫奮勇抵抗,打了三天三夜,格波綠不敵,中箭身亡,這天正是四月初八。從此胡丈郎侵占了格洛格桑。過了九年,苗家又出了個能干的後生——祖德龍,他和眾寨老商量奪回格洛格桑。祖德龍帶隊攻打北門,寨老榜勾勞攻打南門,祖德龍天亮時就攻破了北門,衝到南門一看,榜勾勞喝的醉稀稀的,讓胡丈郎逃脫了。此時,胡丈郎殺了個回馬槍,祖德龍抵擋不住,連中三箭,他咬緊牙,拉滿弓,射出後一箭,射中了胡丈郎的左眼,然後死了。那天也正是四月初八。苗族部落敗於胡丈郎後,被迫從黑羊大菁遷徙至惠水、花溪、烏當等地居住。


     


    雖然“四月八”的來歷隻是一個傳說,傳說中透露出了花苗是早開發格洛格桑(今貴陽)的支繫之一,後因戰敗纔被迫遷到惠水、花溪、烏當等地居住。按照苗族遷徙的歷史過程,也可以推斷苗族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來到了黔中一帶,部分苗族沒有選擇繼續西遷徙,而是留在了貴陽、安順等黔中南地區,世代繁衍生活下去,形成了如今的花苗支繫。


    在古代典籍《明實錄》中沒有關於“花苗”和“青苗”的記載。但清康熙初年陳鼎的《黔遊記》在敘述黔省“苗蠻”種類時,已提及“花苗”和“青苗”等。至康熙中葉田雯的《黔書》對花苗、青苗的習俗,做了詳細的介紹。這說明其形成時間與白苗、黑苗、紅苗相近,也應該在清初以明之際。田雯《黔書》還對花苗稱謂的來源進行了記載:“花苗在新貴縣廣順州。男女折敗布緝條以織衣,無襝衿竅,而納諸首,以青藍布裹頭。少年縛楮皮於額,婚乃去之。婦人斂馬鬃尾雜人發為髻,大如鬥,籠以木梳,裳服先用蠟繪花於布。而後染之,即染,去蠟則見花。飾袖以錦,故曰花苗。”此外,清康熙年間陸次雲《峒溪纖志》雲:苗人,盤瓠之種也……盡夜郎境多有之。有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紅苗。苗部所衣各別以色,散處山谷,聚而成寨。李宗昉《黔記》載:花苗,衣用敗布緝條織成,青白相間,無領袖。等到後來,花苗纔被分為“大花苗”“小花苗”。


    花苗作為苗族的一個支繫稱呼,實際上是針對其服飾多花飾這一特征而言,它是苗族的一個支繫,而且是一個地域分布很廣的支繫稱謂。其分布東至福泉、貴定,西至川南、雲南的廣大地區,均有一支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苗的支繫,而這些支繫因各地不同可能屬於不同的支繫群體。因此,貴陽花溪的花苗也隻是其中的支繫群體之一。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