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工業技術 -> 機械/儀表工業
    【市場價】
    2185-3168
    【優惠價】
    1366-1980
    【作者】 陸敬嚴 
    【所屬類別】 圖書  工業技術  機械/儀表工業  機械學(機械設計基礎理論)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478424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842447
    作者:陸敬嚴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6月 

        
        
    "

    編輯推薦

        中國的機械發明、使用和制造技術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成就輝煌。眾多傑出的機械發明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先進的科技文明。在當今國家提倡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之際和崇尚“工匠精神”的新形勢下,本書內容具有更積極的現實意義,它向讀者展示的不僅僅是博物館中陳列的一件件精妙的機械器具,更是將前人智慧與敬業、勤奮、精益求精的精神融為一體的真實寫照,立體詮釋“工匠精神”,激勵人們在科技創新中做出新貢獻。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農業機械、手工業機械、運輸起重機械、戰爭器械和自動機械五大類中國古代機械復原模型,全面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盛況。

    作者簡介

        同濟大學教授,著名科技史家,中國古代機械模型復原研究領域學術領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機械設計、機械史、科技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過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懸棺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動力機械考察、考證、研究與分析”“中國古代機械史研究”“中國齒輪研究”“中國古代戰爭器械研究”等。科研成果被收入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科技館,並陳列至今。

    目錄
    序一

    序二

    要言要義

    本書配套數字交互資源使用說明

    緒論 001

    節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概況 001

    一、 復原研究工作的起源 001

    序一


     


    序二


     


    要言要義


     


    本書配套數字交互資源使用說明


     


    緒論 001


     


    節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概況 001


     


    一、 復原研究工作的起源 001


     


    二、 復原研究工作穩步發展 003


     


    第二節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鋻定會 008


     


    一、 鋻定會概況 008


     


    二、 鋻定會之後 010


     


    第三節心聲與呼吁 015


     


    一、 撰寫本書的由來 016


     


    二、 為“復原”正名.不要將“復原”與“復制”混為一談 017


     


    |上篇|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總論 021


     


    章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應有的地位 023


     


    節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進入先進行列的時間 023


     


    一、 科學技術進入先進行列的基礎 023


     


    二、 中國科學技術在秦漢時期開始進入先進行列 024


     


    三、 中國科學技術不再先進 028


     


    四、 落後必然挨打 031


     


    第二節中國機械在古代科學技術中的地位 034


     


    一、 機械的定義 034


     


    二、 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成果大多屬於機械範疇 036


     


    三、 古代科技的先進性與機械科技密切相關 037


     


    四、 科技發展促進了機械本身的發展 048


     


    第二章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的理論問題 053


     


    節復原研究的意義和作用 053


     


    一、 復原研究有利於形像地反映古代科技發展的盛況 053


     


    二、 復原研究成果改變了社會面貌 055


     


    三、 復原研究是培養科技人纔的重要方法之一 057


     


    四、 復原研究有利於挽救瀕臨失傳的古代技藝 058


     


    五、 復原研究應尊重優秀文化傳統 059


     


    第二節復原研究的依據 061


     


    一、 復原研究依據的來源 061


     


    二、 收集復原研究資料的具體方法 063


     


    第三節復原研究的過程 068


     


    一、 復原研究課題的確定 068


     


    二、 復原研究課題資料的收集、調研和考證 069


     


    三、 復原模型的設計 071


     


    四、 復原模型的制造 072


     


    第四節復原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 075


     


    一、 可靠性 075


     


    二、 科學性 075


     


    三、 多樣性 078


     


    第五節復原模型的動力問題 079


     


    一、 復原模型的驅動力矩M模 079


     


    二、 復原模型的摩擦力 081


     


    三、 確保復原模型動力性能的方法 081


     


    第三章 傳統文化與古代科技館建設 083


     


    節傳統文化與科技發展 083


     


    一、 傳統文化的概況 083


     


    二、 歷史上對傳統文化造成的破壞 085


     


    三、 傳統文化優劣並存 087


     


    四、 傳統文化促進了部分復原研究內容的發展 090


     


    第二節形勢呼喚更多更好的中國古代科技館 091


     


    一、 復原研究工作的現狀與要求 091


     


    二、 建什麼樣的中國古代科技館 094


     


    三、 關鍵是人纔 102


     


    |下篇| 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分論 105


     


    第四章 農業機械 107


     


    節整地機械 108


     


    一、 犁的形成 109


     


    二、 直轅犁及其受力分析 111


     


    三、 曲轅犁及其受力分析 114


     


    四、 碎土機械 116


     


    第二節播種機械 119


     


    一、 播種方法 119


     


    二、 三腳耬的結構和使用 119


     


    三、 壓實機械 121


     


    第三節灌溉機械 123


     


    一、 桔槔 123


     


    二、 轆轤 125


     


    三、 龍骨水車 129


     


    四、 筒車 139


     


    五、 井車 147


     


    第四節收割、脫粒和清選機械 150


     


    一、 收割方法與工具 150


     


    二、 脫粒方法與機械 151


     


    三、 清選機械 153


     


    第五節糧食加工機械 159


     


    一、 石碾棒和石碾盤 159


     


    二、 碓 159


     


    三、 磨 168


     


    四、 碾 179


     


    第六節風力機械 180


     


    一、 風力機械的功用 180


     


    二、 臥軸式風車 181


     


    三、 立軸式風車 183


     


    第七節水輪三事 188


     


    一、 中國多用水輪的發展簡況 188


     


    二、 農業機械的成就.明代水輪三事 190


     


    第五章 手工業機械 193


     


    節鑽孔工具 194


     


    一、 牽鑽 194


     


    二、 舞鑽 195


     


    第二節 冶金鼓風機械 196


     


    一、 皮橐 196


     


    二、 木扇及水排 197


     


    三、 風箱 204


     


    第三節陶瓷機械 206


     


    一、 陶器與陶車 206


     


    二、 瓷器與瓷車 208


     


    第四節軋車與紡車 211


     


    一、 軋車 211


     


    二、 手搖紡車和腳踏紡車 214


     


    三、 水轉大紡車 217


     


    第五節鑿井與汲鹵機械 219


     


    一、 鑿井技術與機械 220


     


    二、 汲鹵技術與機械 224


     


    第六節制糖機械 227


     


    一、 制糖源流 227


     


    二、 糖車 228


     


    第七節采玉與磨玉機械 229


     


    一、 玉器概說 230


     


    二、 磨玉車 230


     


    第八節印刷及活字架 233


     


    一、 印刷源流 233


     


    二、 檢字木輪 234


     


    第九節指南針 236


     


    一、 指南針的起源 236


     


    二、 磁石的應用 237


     


    三、 指南針搬上船 238


     


    四、 水運事業大發展 242


     


    第六章 運輸起重機械 245


     


    節車輛 246


     


    一、 車輛的形成 246


     


    二、 車輛的應用與發展 248


     


    第二節獨輪車與木牛流馬 251


     


    一、 獨輪車 251


     


    二、 木牛流馬.特殊的獨輪車 256


     


    第三節古船與明輪船 259


     


    一、 古船的起源 259


     


    二、 古船的主要類型與結構 260


     


    三、 船舶動力 264


     


    四、 明輪船 266


     


    第四節古代起重裝置 270


     


    一、 滑輪 270


     


    二、 絞車 271


     


    第五節古代起重裝置的綜合利用——懸棺升置 277


     


    一、 千古之謎.懸棺 277


     


    二、 謎中之謎.懸棺升置 280


     


    第六節“懷丙撈牛”傳奇真相 286


     


    一、 鐵牛的用處 286


     


    二、 懷丙因何“撈”牛 287


     


    三、 懷丙如何“撈”牛 288


     


    四、 懷丙其人其事 289


     


    第七章 戰爭器械 291


     


    節偵察器械 293


     


    一、 偵察簡介 293


     


    二、 巢車 293


     


    三、 望樓 296


     


    第二節遠射兵器 298


     


    一、 弓 298


     


    二、 弩和特種弩 299


     


    三、 砲 304


     


    四、 炮.火炮 308


     


    第三節車戰與戰車 310


     


    一、 車戰源流 310


     


    二、 車戰法 310


     


    三、 戰車 313


     


    第四節防御建築與防守器械 315


     


    一、 防御建築 316


     


    二、 防守器械 318


     


    第五節攻堅器械 327


     


    一、 進攻準備 328


     


    二、 進攻方法之一.挖掘地道 331


     


    三、 進攻方法之二.破壞防御設施、殺傷防守人員 336


     


    四、 進攻方法之三.強行登城 344


     


    第六節其他戰爭器械 351


     


    一、 揚塵方法與揚塵車 351


     


    二、 火攻器械及猛火油櫃 354


     


    第七節古代火箭及世界上早的噴氣飛行試驗 359


     


    一、 中國古代火箭技術簡介 359


     


    二、 世界上早的噴氣飛行試驗 364


     


    第八章 自動機械 367


     


    節指南車 369


     


    一、 中國古籍上關於指南車的記載 369


     


    二、 定軸輪繫指南車 372


     


    三、 差動輪繫指南車 381


     


    第二節記裡鼓車 384


     


    一、 中國古籍上關於記裡鼓車的記載 385


     


    二、 《宋史》中的盧道隆記裡鼓車 385


     


    三、 王振鐸的記裡鼓車復原工作 388


     


    四、 全面再現宋代盧道隆記裡鼓車的思考 389


     


    第三節被中香爐 392


     


    一、 被中香爐的記載與實物 392


     


    二、 被中香爐的原理與結構 393


     


    三、 被中香爐的發展與應用 394


     


    四、 丁緩其人其事 395


     


    第四節張衡候風地動儀 396


     


    一、 張衡地動儀的古籍記載 397


     


    二、 現代學者的研究 398


     


    三、 張衡地動儀的意義 401


     


    四、 張衡其人其事 402


     


    第五節舂車與磨車 403


     


    一、 事情的原委 403


     


    二、 舂車與磨車的尺寸和結構 405


     


    第六節其他自動機械 407


     


    一、 古代的動力與控制水平 407


     


    二、 古籍記載中可信的自動機械 408


     


    三、 古籍記載中不可信的自動機械 412


     


    四、 古籍記載中尚待研究的自動機械 417


     


    參考文獻 423


     


    古籍 423


     


    現當代圖書 424


     


    附錄一 中國機械史大事記 426


     


    附錄二 中國簡表 430


     


    附錄三 歷代尺寸對照表 431


     


    索引 433


     


    後記 443

    前言
    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積澱了無窮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精神標識,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內在價值的角度挖掘並傳承其內涵,明晰其與核心價值觀的相互關繫,堅定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心。隨著我國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中國古代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中國古代科技尤其是機械技術曾長期處於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年代久遠,許多古代機械已經失傳,僅在古籍中有記載。古代機械文物有助於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脈絡和輝煌成就,然而,現存的古代科技文物非常稀少。復原工作可以彌補古代機械文物的缺乏。欣喜地看到陸敬嚴教授順應當前形勢,將幾十年的復原研究成果和寶貴經驗,撰成《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這是本有關如何制作中國古代科技精品模型的著作,縱觀書市,未見有這方面的專著,乃創新之作。

    我與陸教授是忘年交,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幾乎參加了他所有科研成果的評定工作。當年一起參加評審的陶亨咸、譚其驤、李國豪、胡道靜等先生已先後謝世,我今年過百歲,耳不聾眼不花( 至今不戴眼鏡,不用助聽器 ),很高興再次為陸教授的新作寫序。

        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積澱了無窮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精神標識,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內在價值的角度挖掘並傳承其內涵,明晰其與核心價值觀的相互關繫,堅定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心。隨著我國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中國古代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中國古代科技尤其是機械技術曾長期處於世界先進行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年代久遠,許多古代機械已經失傳,僅在古籍中有記載。古代機械文物有助於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脈絡和輝煌成就,然而,現存的古代科技文物非常稀少。復原工作可以彌補古代機械文物的缺乏。欣喜地看到陸敬嚴教授順應當前形勢,將幾十年的復原研究成果和寶貴經驗,撰成《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這是本有關如何制作中國古代科技精品模型的著作,縱觀書市,未見有這方面的專著,乃創新之作。


     


        我與陸教授是忘年交,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幾乎參加了他所有科研成果的評定工作。當年一起參加評審的陶亨咸、譚其驤、李國豪、胡道靜等先生已先後謝世,我今年過百歲,耳不聾眼不花( 至今不戴眼鏡,不用助聽器 ),很高興再次為陸教授的新作寫序。


     


        陸教授四歲即跟著兩位姐姐上學,後姐姐上南開、清華,他上交大。“文革”後百廢待興,陸教授如同駿馬奮進,長期從事機械設計教學,科技史、機械史研究及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


    制工作。他思路敏捷,富有開拓性,曾主持多個課題研究,屢獲部、市、校級科技進步獎,多次解決了復原研究中的難題,使這項工作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極具社會效益。一時間,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隨處可見關於他復原工作的報道,連美、日、德等國媒體也時有報道,《上海科技報》曾頭版刊登他的照片,稱他為“科壇新星”。


     


        正值事業蒸蒸日上之際,病魔悄悄地纏上他。他於1991年、1995年兩次接受腦瘤手術,1997年進行頭臉部神經搭橋手術,2006年接受腸癌手術,化療次數比常人多,之後又不斷出現小腫瘤,多次接受摘除手術……次腦瘤手術時醫生就建議他留遺囑,並多次發出病危通知。陸教授腦瘤術後一度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不會喫飯,他從20世紀90年代初一直與死神“鬥爭”,仍堅強達觀、談笑自若。如今雖右半肢癱瘓,仍筆耕不輟,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史 · 機械卷》 ( 2000年 ),撰寫 《中國古代兵器》( 1993年 )、 《圖說中國古代戰爭戰具》( 2001年 )、 《中國機械史》( 2003年 )、 《新儀像法要譯注》( 2007年 )、 《中國懸棺研究》 ( 2009年 )、《中國古代機械文明史》 ( 2012年 )、《佛教的科技貢獻》( 2016年 ),這些“分量十足”的著作問世足見其勤奮。順便提及,撰寫《中國懸棺研究》時,他拖著病弱之軀再赴當年的弔裝地進行考察,科學家的嚴謹性可見一斑。彼時寂靜深幽的弔裝地已成為繁華的旅遊景點,時任江西省鷹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管華鞍說:“陸教授,你使一方人脫貧。”這是對他科研成果的中肯評價。


     


        復原制作中國古代科技精品模型需要多學科協作,學科的交叉即是創新的源頭。記得在1998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召開的中國古代機械復原研究鋻定會上,陸教授的復原研究工作被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如今,陸教授借此著作回顧這段難忘的科研經歷,其中的曲折、突破和甘苦等在書中一步一步展現。陸教授曾說,“經驗永不帶走,智慧長留人間”,如今他把經驗和智慧都留在書中,留給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8年9月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