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生物科學
    【市場價】
    2972-4308
    【優惠價】
    1858-2693
    【作者】 鄭光美,馬志軍,陳水華 
    【所屬類別】 圖書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動物學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960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8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5796066
    作者:鄭光美,馬志軍,陳水華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usemap="#Map"








    鄭光美院士總主編,集經典鳥類學知識、前沿研究成果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著作,扎根學術又面向大眾。


    以新的鳥類分類繫統為基礎,馬志軍、陳水華主編帶領鳥類生態學研究學者團隊撰寫,涵括330餘種海洋與濕地鳥類的科學描述、科研成果、保護實踐及物種趣聞,結合科研成果與科普傳播。


    深入解讀中國海洋與濕地生態繫統與其中的鳥類相互關繫,讓讀者在認識鳥類的同時了解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建立完整的自然認知體繫,進而理解人與自然休戚與共的命運,傳達科學保護的理念。


    600餘幅精美手繪,10餘位中國自然繪畫藝術家,歷時3年傾力創作。準確、優美展示鳥類的形態和辨識特征,於科學性之外更具藝術性、欣賞性和收藏價值。


    近千張鳥類野外生態照,由上百位攝影師實地拍攝,生動呈現鳥類真實的生活狀態和行為,是觀鳥和自然愛好者的觀察實踐指導讀物。


    根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繪制的鳥類分布地圖,直觀、準確體現鳥類的分布與居留狀態。


    兼顧學術價值和科普、藝術價值,是自然教育者、環保公益組織和觀鳥、自然愛好者的推薦科普讀物。


     


     觀鳥識鳥,愛鳥護鳥,從科學認識鳥類與生態繫統的關繫開始!本書開創性地將認識鳥類與了解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繫統結合起來,繫統描述中國的海洋與濕地生態繫統與其中的鳥類,同時展示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繫、休戚與共的命運,以及人類在其中可擔當的責任與義務,傳達科學保護的理念。


     鳥類學家、攝影師、自然藝術插畫師共同精心打造的綜合性科普讀物,集學術價值、可讀性和美學價值於一體,了解鳥類學研究成果和學術潮流、辨識鳥類、指導自然觀察、宣揚保護理念、欣賞攝影和手繪,多層次需求一本滿足,既可以服務於科研、教學,也適合愛好者研閱。

     
    內容簡介
    中國幅員遼闊,地勢起伏巨大,復雜多樣的地貌、氣候和水文條件形成了多樣的生態繫統,多樣的生態類型又孕育了種類繁多的生物,支撐著中國成為北半球生物多樣性*的國度,其中鳥類多樣性是中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一角。長期以來中國科學家對鳥類進行大量深入的科學考察與研究,新世紀以來觀鳥活動的興起更是為中國的鳥類記錄注入了民間力量,大量新記錄種被發表,僅以鄭光美院士主編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為例,中國的鳥種記錄已經自2005年*版公布的1332種,到2011年第二版公布的1371種,再到2018年第三版的1445種。以此為契機,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公司聯合湖南科技出版社邀請到鄭光美院士作為總主編,組織國內10位鳥類生態學研究者編寫了《中國野生鳥類》繫列叢書,從鳥類多樣性和自然景觀多樣性角度梳理中國野生鳥類,以生態繫統為出發點分為《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中國草原與荒漠鳥類》《中國森林鳥類》《中國青藏高原鳥類》四卷。

    中國幅員遼闊,地勢起伏巨大,復雜多樣的地貌、氣候和水文條件形成了多樣的生態繫統,多樣的生態類型又孕育了種類繁多的生物,支撐著中國成為北半球生物多樣性*的國度,其中鳥類多樣性是中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一角。長期以來中國科學家對鳥類進行大量深入的科學考察與研究,新世紀以來觀鳥活動的興起更是為中國的鳥類記錄注入了民間力量,大量新記錄種被發表,僅以鄭光美院士主編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為例,中國的鳥種記錄已經自2005年*版公布的1332種,到2011年第二版公布的1371種,再到2018年第三版的1445種。以此為契機,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公司聯合湖南科技出版社邀請到鄭光美院士作為總主編,組織國內10位鳥類生態學研究者編寫了《中國野生鳥類》繫列叢書,從鳥類多樣性和自然景觀多樣性角度梳理中國野生鳥類,以生態繫統為出發點分為《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中國草原與荒漠鳥類》《中國森林鳥類》《中國青藏高原鳥類》四卷。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是《中國野生鳥類》繫列叢書的*本,由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馬志軍和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帶領一批活躍在水鳥、海鳥及濕地生態繫統研究與保護領域的學者撰寫,從鳥類多樣性與生態繫統的相互作用關繫出發,介紹了中國的海洋與濕地生態繫統及其中的330餘種鳥類,既包括典型的水鳥和海鳥,也包括常在海洋與濕地生境中出沒的翠鳥、猛禽、雀形目鳥類。本書繫統闡述了中國海洋與濕地生態繫統的特點以及其中鳥類如何從形態、行為、生態等各方面適應不同棲息地,講述了它們在人類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代面臨的威脅以及人們為保護鳥類及其棲息地而開展的立法執法、保護實踐和保護區建設,並依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的分類繫統梳理了中國海洋與濕地中的鳥類資源,逐一介紹了相關鳥類的分布、生態習性、*研究成果、逸聞趣事、受脅和保護現狀,同時配以根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繪制的分布圖、中國新興自然手繪插畫師團隊歷時多年繪制的精美手繪,以及眾多鳥類野外攝影師拍攝的記錄野生鳥類真實生活狀態的圖片。


    在科學性方面,本書反映了中國鳥類學研究的成果;在可讀性方面,力求文字平實而不失生動,並配以各種圖片更直觀地傳達信息,展示自然之美。既可以作為鳥類學研究者的教學、科研參考,也可以作為自然教育者、環保公益組織的推薦讀物和觀鳥、自然愛好者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鄭光美(1932—)

    男,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動物學教學和鳥類學研究,在我國鳥類生態學、保護生物學等領域進行了開拓性工作,尤其在我國特產瀕危雉類研究中成果顯著。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鳥類學研究前線的研究者,主編或合編《普通動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鳥類學》等多種高校教材以及《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鳥類卷》等專著多部。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國際鳥類學聯合會(IOU)資深委員,世界雉類協會(WPA)理事長,世界雉類協會(WPA)副會長、中國分會主席、國際鶴類基金會(ICF)顧問、英國東方鳥類學會(OBC)榮譽會員、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鳥類學分會名譽理事長,《生物學通報》、《Chinese Birds》主編。

    馬志軍

    鄭光美(1932—)  


     

    男,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動物學教學和鳥類學研究,在我國鳥類生態學、保護生物學等領域進行了開拓性工作,尤其在我國特產瀕危雉類研究中成果顯著。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鳥類學研究前線的研究者,主編或合編《普通動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鳥類學》等多種高校教材以及《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鳥類卷》等專著多部。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國際鳥類學聯合會(IOU)資深委員,世界雉類協會(WPA)理事長,世界雉類協會(WPA)副會長、中國分會主席、國際鶴類基金會(ICF)顧問、英國東方鳥類學會(OBC)榮譽會員、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學會常務理事、鳥類學分會名譽理事長,《生物學通報》、《Chinese Birds》主編。

     


    馬志軍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鳥類的遷徙停歇生態、棲息地生態以及環境變化對鳥類的影響,尤其是濕地生態繫統受到外來植物入侵的影響、生態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已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0餘篇。擔任《Ibis》、《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Avian Research》和《Ecological Research》等SCI收錄刊物的副主編/編委。


    陳水華


    生態學博士,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常務理事,浙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鳥類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工作,近期研究方向和興趣為城市鳥類生態學和海鳥生態學。由於在野生動物保護,尤其是中華鳳頭燕鷗保護方面的努力,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斯巴魯關注生態貢獻獎”。 曾主編或與其他作者共同主編了《杭州野生動物圖鋻》《中國的海鷗與燕鷗》《中國濕地水鳥》《杭州野鳥》等書籍。


    目錄
    中國海洋與濕地生態景觀/1
    中國遼闊而美麗的海洋/3
    海洋定義/3
    海洋環境特點/3
    中國的海域、海岸線和海島/8
    中國富饒而多彩的濕地/19
    濕地定義/19
    濕地的分類/20
    濕地的功能/22
    中國濕地特點/26
    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28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39
    中國海洋鳥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41
    主要海鳥類群/41

    中國海洋與濕地生態景觀/1


      中國遼闊而美麗的海洋/3


         海洋定義/3


         海洋環境特點/3


         中國的海域、海岸線和海島/8


      中國富饒而多彩的濕地/19


         濕地定義/19


         濕地的分類/20


         濕地的功能/22


         中國濕地特點/26


         中國濕地的主要類型/28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39


    中國海洋鳥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41


         主要海鳥類群/41


         中國的海鳥/45


         海鳥對海洋環境的適應/48


      中國濕地鳥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61


         主要濕地鳥類類群/61


         濕地鳥類的適應性特征/64


         濕地鳥類的遷徙/67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的受脅與保護/71


    中國海洋鳥類的受脅與保護/73


         海鳥的受脅因素/73


         海鳥的保護/75


         中國海洋鳥類的主要棲息地與保護區/77


      中國濕地鳥類的受脅與保護/89


         濕地鳥類的受脅因素/89


         濕地鳥類的保護/90


         中國濕地鳥類的主要棲息地與保護區/92


    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類群/109


         潛鳥類/111


         鸊鷉類/117


         鹱類/125


         信天翁類/133


         海燕類/139


         鹲類/143


         鰹鳥類/147


         鸕鹚類/155


         軍艦鳥類/163


         鵜鶘類/169


         鷺類/175


         鳽類/201


         鹮類/211


         琵鷺類 /223


         鸛類/233


         紅鸛類/247


         雁鴨類/251


         鶴類/345


         秧雞類/369


         鸻鷸類/389


         鷗類/469


         燕鷗類/497


         剪嘴鷗類/529


         賊鷗類/533


         海雀類/539


         翠鳥類/545


         海洋與濕地中的猛禽/555


         鹽沼雀形目鳥類/565


     


    參考文獻/584


    中文名筆畫索引/590


    拉丁名索引/592


    英文名索引/594

    前言
    中國是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這與中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適中,自然條件優越有密切關繫。中國地域自北向南涵蓋了寒帶、寒溫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等多種氣候帶,地形地貌非常復雜,從西向東以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秦嶺—淮河流域為界,將中國疆域分割為南北兩大區域,即北方的古北界和南方的東洋界。一個國家擁有兩個自然地理界的情況,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冰峰和幽谷交錯,森林與草原鑲嵌,高原、湖泊散布其間,是中國眾多江河的發源地。自青藏高原向東為若干呈階梯狀的大型臺地,不同程度地阻隔了來自東部的季風並影響中、西部地區的氣候和降雨量,歷經千百萬年的演化進程,形成了現今多種多樣的山地森林、草原、戈壁和荒漠等自然地理特色。中國沿海有18 000多千米長的海岸線、5000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連同內陸遍布各地的江河湖泊,濕地資源極為豐富。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又是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大片地域自古以來就已被開發為居民點、耕地,並建設了與生產、生活有關的各種設施,再加上歷史上連綿不斷的戰爭和動亂對山河的破壞,致使許多野生生物和鳥類已經失去了適合其生存的家園。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業現代化和現代工業的發展猶如萬馬奔騰,大型水電、礦產的開發翻天覆地,城鎮化的迅速推進以及環境的劇變正在對人們生活質量和方式產生影響,也促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中國是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這與中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適中,自然條件優越有密切關繫。中國地域自北向南涵蓋了寒帶、寒溫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等多種氣候帶,地形地貌非常復雜,從西向東以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秦嶺—淮河流域為界,將中國疆域分割為南北兩大區域,即北方的古北界和南方的東洋界。一個國家擁有兩個自然地理界的情況,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中國西部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冰峰和幽谷交錯,森林與草原鑲嵌,高原、湖泊散布其間,是中國眾多江河的發源地。自青藏高原向東為若干呈階梯狀的大型臺地,不同程度地阻隔了來自東部的季風並影響中、西部地區的氣候和降雨量,歷經千百萬年的演化進程,形成了現今多種多樣的山地森林、草原、戈壁和荒漠等自然地理特色。中國沿海有18 000多千米長的海岸線、5000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連同內陸遍布各地的江河湖泊,濕地資源極為豐富。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又是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大片地域自古以來就已被開發為居民點、耕地,並建設了與生產、生活有關的各種設施,再加上歷史上連綿不斷的戰爭和動亂對山河的破壞,致使許多野生生物和鳥類已經失去了適合其生存的家園。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農業現代化和現代工業的發展猶如萬馬奔騰,大型水電、礦產的開發翻天覆地,城鎮化的迅速推進以及環境的劇變正在對人們生活質量和方式產生影響,也促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中國的鳥類學研究起步較晚,早期的研究多是以鳥類區繫和分類為主,而且主要由外國學者主導,調查的範圍也很有限。到20世紀40年代,總計記錄了中國鳥類1093種(Gee等,1931)或1087種(鄭作新,1947)。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先後組織了多次大規模的野外綜合性考察,足跡遍及新疆、青海、西藏、雲南等地的一些偏遠地區,取得了許多有關鳥類分類與區繫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國各地也先後組織人力對本地鳥類資源進行普遍調查,出版了許多鳥類的地方志書。在這期間,全國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有關教師、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等已逐漸成長為鳥類學研究的生力軍。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奮鬥,研究人員基本上查清了全國鳥類的種類、分布、數量和生態習性,並先後發表了四川旋木雀和弄崗穗鹛兩個世界鳥類的新種以及峨眉白鹇等幾十個世界鳥類的新亞種。近年通過分子繫統地理學研究和鳴聲分析,中國科學家提出將臺灣畫眉和綠背姬等多個鳥類亞種提升為種的見解,所有這些都是令人矚目的成果。在全國鳥類研究人員、鳥類保護管理人員不懈地努力奮鬥以及廣大鳥類愛好者的積極參與下,所記錄到的中國鳥類種數也在逐年上升,從1958年發表的1099種(鄭作新,1955—1958)逐次遞增為1166種(鄭作新,1976),1186種(鄭作新,1987),1244種(鄭作新,1994),1253種(鄭作新,2000)和1332種(鄭光美,2005)。至2011年,所統計的全國鳥類種數已達1371種(鄭光美,2011),約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4%。


     


          20世紀70年代初啟動的、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主編的《中國動物志》編研項目,是一項推動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對動物種類、分布和生活習性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重大課題,是中國動物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它要求對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動物種類,依照標本和采集地逐一進行繫統分類研究,並根據有關模式標本的描述來判定其正確的學名和分類地位;然後依據所選定的標本描述不同性別、年齡個體的形態特征、量衡度、地理分布、亞種分化以及生態習性等。通俗地說就是為中國已知的野生動物建立起完整的檔案。其中,《中國動物志·鳥綱》共計14卷,分別邀請國內知名的鳥類學家參加編研,並於1978年出版了首卷鳥類志:《中國動物志·鳥綱(第4卷——雞形目)》。至2006年已經出版了13卷。目前,《中國動物志·鳥綱》的後一卷尚在審定、印刷之中。整套《中國動物志·鳥綱》的編研工作前後累計耗時30餘年,為中國鳥類學各個學科的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本上能反映出20世紀中國分類區繫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和水平,為以後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然而,由於該套志書的出版周期過長,內容已突顯陳舊,迫切需要在條件具備的時候進行修訂。而在這一時期,從20世紀後半葉迅速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分子繫統地理學、鳥聲學等學科的新理論和技術,已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外有關鳥類分類、地理分布、生態、行為和進化等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鳥類學研究和鳥類學高級人纔的培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鳥類科學的發展已經駛入了快車道,中國鳥類學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顯著提升。1989年,中國首次成功主辦了“第4屆國際雉類學術研討會”。2002年在北京舉辦的“第23屆世界鳥類學大會”,是國際鳥類學委員會成立100多年來首次在亞洲召開的大型國際會議。2002年還在北京舉辦了“第9屆國際松雞學術研討會”。2007年在成都舉辦了“第4屆國際雞形目鳥類學術研討會”。從1994年至今,大陸和臺灣地區已輪流主辦了11屆海峽兩岸鳥類學術研討會。從2005年至今,每年由鳥類學會主辦全國研究生鳥類學科學研究的“翠鳥論壇”,為年輕的鳥類學家提供了自主交流的平臺。所有這些學術交流活動,都在促進著中國鳥類學的後備人纔迅速成長,使他們成為科研與教學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鳥類學家在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重要理論前沿課題方面不斷有新的研究拓展,越來越多的高水平研究論文發表在生態學、動物地理學、分子生態學、行為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國際一流期刊上。所有這些進步,也都增進了學界對中國的鳥類及其資源現狀的深入認識。此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觀察、攝影、錄音等有關設備和技術的提高和普及,到大自然中去觀賞和拍攝鳥類的生活已逐漸成為時尚,吸引著數以千計的業餘觀賞鳥類的愛好者,顯著地提高了人們到大自然中尋覓、觀賞和拍攝鳥類的興趣和積極性。到大自然中尋覓、觀賞和拍攝鳥類不僅能緩解人們日常緊張工作帶來的精神壓力,也能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發現鳥種新分布地點的機會。


     


          鳥類的生存離不開它所棲息的環境。鳥類棲息地內的所有生物物種均是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存、彼此制約的。生物多樣性程度越高的環境內,所生存著的生物群落越趨於穩定,各個物種之間也能維持相對的動態平衡。我們保護受威脅物種也主要是通過保護其棲息地內的生物多樣性來實現的。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鳥類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是非常敏感,也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可以將某些鳥類的數量動態作為監測環境質量的一種指標。已知某些遷徙鳥類可以攜帶禽流感病毒,這就需要我們進行長期、大規模的監測,掌握它們的遷飛路徑、出現時間以及干擾因素,而且還需要了解這些候鳥與本地常見的留鳥以及家禽飼養場之間有無病原體交叉感染。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以比通常更為開闊的視角去觀察和認識鳥類。結合環境因素來認識不同棲息地內所生活的鳥類,會讓我們對鳥類有更具體、深入的了解:既能通過生動的實例去理解諸如種群、群落、生態繫統、保護色、擬態、生態適應、生態趨同、合作繁殖、協同進化等科學問題,還可通過比較、聯想、綜合而達到更快、更多的認識和深入理解中國的鳥類及其與環境的關繫。基於上述考慮,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圖書公司委托我出面邀請當前國內有影響的一批中青年鳥類學家來籌劃和編寫這部《中國野生鳥類》套書。這套圖書計有《中國海洋與濕地鳥類》《中國草原與荒漠鳥類》《中國森林鳥類》和《中國青藏高原鳥類》共4卷,以“繁、中、簡”三個級別分別介紹中國的1400多種鳥類的鋻別特征和相關知識以及研究進展等,並配以大量生動的野外照片和精心設計的手繪插圖,以方便讀者辨識鳥種和鳥類類群,更易於理解與之相關的一些科學問題,增加全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我相信將一部精美的、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科普圖書展現給廣大讀者,一定會吸引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更加關注自然,愛護鳥類,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並更積極地參與到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活動中去。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鄭光美

    在線試讀
    海鳥對海洋環境的適應開闊的海洋似乎為海洋鳥類提供了同質穩定的生活空間。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表面的同質性下掩藏的是驚人的時空異質性。變化是海洋環境永恆的主題。這種變化,在時間尺度上,可發生在數秒,也可長達數百年;在空間尺度上,可發生在數平方米,也可達數百萬平方千米。海洋環境這一動態變化對海鳥的影響,可表現為瞬息多變的臺風,每日每月周期變化的潮汐,季節更替帶來的食物資源的年度波動,以及4~6 年發生一次的阨爾尼諾現像導致的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海洋環境的空間變化同樣顯著。這種變化往往不為人類所察覺,而鳥類則對此非常敏感。海員們常常觀察海鳥以判斷距離陸地的距離,漁民們通過觀察海鳥來尋找魚群。
    為了適應海洋環境,海鳥進化出了多樣的、獨特的生態習性和生活史特征。在外形上,海鳥體型較大,羽毛色彩單一,主要以白、灰、黑和褐色為主,或者是這幾種顏色的簡單組合。一般來說,海鳥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許多種類常年在海上飛行,隻有在繁殖季節纔回到陸地繁衍後代。由於在覓食區和繁殖區之間來回奔波,距離較遠,孵育後代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導致海鳥每年的繁殖次數和窩卵數都大為降低。年度繁殖付出減少,也使得海鳥有了更長的壽命。相應地,雛鳥的成熟也延遲。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雙親需要共同承擔孵育後代的責任,
    配偶間的關繫因而更加緊密。這也導致了配偶的選擇更加慎重,婚配制度以一雌一雄制為主,雙方常可保持多年的配偶關繫。雌雄異形的比例也因此大為降低。海鳥多數具有集群營巢的習性,集群數目少則十多隻,多可達數百萬隻。許多種類具有長途遷徙的習性。
    生理適應
    對咸水的適應 海鳥對海洋環境的適應,首先需要對咸水的適應。不是說可以在海水中漂浮遊泳就可以了,因為有些海鳥種類極少下水,如軍艦鳥、某些燕鷗和賊鷗等,但所有的海鳥都必須面對同一問題:飲用咸水。在遠離大陸的海上生活,必須解決飲用水的問題。缺乏淡水資源,就必須飲用咸水。為了適應海洋環境中的食物和飲用水的高鹽度,在海鳥的眼眶內(鵜形目海鳥)或眼眶前(其他海鳥)有一個特殊的腺體,可以通過它析出鹽分。哺乳動物通過排尿將多餘的尿素排出體外。為了減少水分的浪費,海鳥也具有排出固體尿素的能力。
    排鹽似乎不是海鳥的獨門武器,有些陸生鳥類也具有一定的排鹽能力。一般來說,那些大洋鳥類和以甲殼類為食的海鳥,排鹽能力更強一些。不同的種類顯然可根據食物中含鹽量的多少調節其排鹽能力。如果缺少了排鹽的功能,可以想見,海鳥將無法進入茫茫大洋。

    海鳥對海洋環境的適應


    開闊的海洋似乎為海洋鳥類提供了同質穩定的生活空間。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表面的同質性下掩藏的是驚人的時空異質性。變化是海洋環境永恆的主題。這種變化,在時間尺度上,可發生在數秒,也可長達數百年;在空間尺度上,可發生在數平方米,也可達數百萬平方千米。海洋環境這一動態變化對海鳥的影響,可表現為瞬息多變的臺風,每日每月周期變化的潮汐,季節更替帶來的食物資源的年度波動,以及4~6 年發生一次的阨爾尼諾現像導致的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海洋環境的空間變化同樣顯著。這種變化往往不為人類所察覺,而鳥類則對此非常敏感。海員們常常觀察海鳥以判斷距離陸地的距離,漁民們通過觀察海鳥來尋找魚群。


    為了適應海洋環境,海鳥進化出了多樣的、獨特的生態習性和生活史特征。在外形上,海鳥體型較大,羽毛色彩單一,主要以白、灰、黑和褐色為主,或者是這幾種顏色的簡單組合。一般來說,海鳥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許多種類常年在海上飛行,隻有在繁殖季節纔回到陸地繁衍後代。由於在覓食區和繁殖區之間來回奔波,距離較遠,孵育後代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導致海鳥每年的繁殖次數和窩卵數都大為降低。年度繁殖付出減少,也使得海鳥有了更長的壽命。相應地,雛鳥的成熟也延遲。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雙親需要共同承擔孵育後代的責任,


    配偶間的關繫因而更加緊密。這也導致了配偶的選擇更加慎重,婚配制度以一雌一雄制為主,雙方常可保持多年的配偶關繫。雌雄異形的比例也因此大為降低。海鳥多數具有集群營巢的習性,集群數目少則十多隻,多可達數百萬隻。許多種類具有長途遷徙的習性。


    生理適應


    對咸水的適應   海鳥對海洋環境的適應,首先需要對咸水的適應。不是說可以在海水中漂浮遊泳就可以了,因為有些海鳥種類極少下水,如軍艦鳥、某些燕鷗和賊鷗等,但所有的海鳥都必須面對同一問題:飲用咸水。在遠離大陸的海上生活,必須解決飲用水的問題。缺乏淡水資源,就必須飲用咸水。為了適應海洋環境中的食物和飲用水的高鹽度,在海鳥的眼眶內(鵜形目海鳥)或眼眶前(其他海鳥)有一個特殊的腺體,可以通過它析出鹽分。哺乳動物通過排尿將多餘的尿素排出體外。為了減少水分的浪費,海鳥也具有排出固體尿素的能力。


    排鹽似乎不是海鳥的獨門武器,有些陸生鳥類也具有一定的排鹽能力。一般來說,那些大洋鳥類和以甲殼類為食的海鳥,排鹽能力更強一些。不同的種類顯然可根據食物中含鹽量的多少調節其排鹽能力。如果缺少了排鹽的功能,可以想見,海鳥將無法進入茫茫大洋。


    對寒冷的適應  對於鳥類來說,羽毛除了飛行之外,重要的是具有保溫的功能。為了抵御寒冷的海水,比起陸生鳥類,海鳥的羽毛更加致密,廓羽和絨羽均勻地分布全身,那些習慣於潛水的海鳥更是如此。對於這些鳥類來說,如何既有濃密的羽毛保溫,又不至於讓這些羽毛妨礙在水下的遊動,這是一個權衡。將羽毛縮短是這一權衡的結果。因而,許多海鳥,都像企鵝那樣擁有一身短小致密的羽毛。儲存脂肪是另外一種抵御寒冷的途徑。一些小型鳥類,習慣於將脂肪分散地儲存在頸部和腹部。這些脂肪對於許多鳥類應付遷徙和繁殖的能量需求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海鳥來說,儲存脂肪不僅是出於遷徙和繁殖的能量儲備,更是因為需要皮下脂肪來抵御寒冷的海洋環境。因此,對於海鳥來說,皮下脂肪的儲存相對更加均勻,特別對於企鵝這樣需要長時間在冰冷海水中潛泳的海鳥。


    海鳥也常通過調節血液循環減少熱量喪失。腳掌和眼部周圍裸露的皮膚,是熱量喪失的主要區域。這些區域,血管很細,而且往往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互相交錯。這樣,對於在冰冷環境中的海鳥來說,流經腳部的血液溫度常接近0 ℃,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熱量的喪失。有些海鳥,如鷗類,在站立時,也常把一隻腳收回放在腹部來保持體溫。


    形態適應


    體型大小  小的海鳥小海燕體重僅20 g,的帝企鵝重達30 kg。與陸地鳥類相比,重的不如非洲鴕鳥達115 kg,小的不如吸蜜蜂鳥體重僅2 g。海鳥的體型相對偏大,而且集中。80% 的海鳥體重集中在80~2560 g,而80% 的陸地鳥類體重集中在5~300 g。


    為什麼海獸和海龜在適應海洋生活之後,體型都變大,而海鳥卻沒有?一種解釋認為,即便像企鵝這樣常年生活在海水中的海鳥在繁殖季節也需要回到陸地上繁殖,如果身體過大,就需要能支撐身體的大腳,這樣的大腳在非繁殖季節會成為很大的累贅。還有一種解釋認為,現代企鵝的體重剛好和小的海豹差不多,估計大型海鳥與體型相當的海洋哺乳動物相比,在一起競爭並不占優,所以也就無法演化出更大型的海鳥了。


    同樣,為什麼沒有出現像柳鶯一樣體型纖小的海洋鳥類?飛行需要似乎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柳鶯、鹟和燕等小型陸生鳥類也作長距離的遷徙,其實也有很強的飛行能力;食物資源也不足以解釋,雖然海上沒有供柳鶯、鹟和燕等取食的小型昆蟲,但也有不少小型海洋節肢動物,比如橈足類等。一種解釋認為,海洋開闊的環境不利於小鳥隱蔽,更易於被天敵捕食,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小型鳥類不利於對抗海上多變的風暴天氣。更合理的解釋來自於鳥類體型與水環境的關繫。不隻是海鳥,所有的水鳥體重均大於20 g,而50% 的陸生鳥類體重小於20 g。一方面,根據熱力學原理,在水環境中,小型鳥類失熱比大型鳥類快,這是一個不利因素;另一方面,隻有體型夠大的水鳥纔能勝任在有波浪的水面上遊泳;而且,對於俯衝入水捕食的鳥類來說,由於身披羽毛的關繫,體型小的比重也小,難以達到一定的俯衝速度。


    許多陸上鳥類存在雌雄異形的現像,也就是說,有些種類雄性體型明顯比雌性大。這些類群的鳥類,雄性一般不承擔孵育後代的職責。雄性對孵育後代貢獻越少的種類,其雄鳥體型一般也越大。而絕大多數海鳥的婚配制度屬於單配制,雙親對孵育後代的貢獻幾乎相當,因而雌雄個體的大小差異並不明顯。管鼻類、海雀、燕鷗、鸕鹚、鵜鶘和小型的海鷗,雄性體型略比雌性大,但一般不超過10%。大型海鷗和海燕雄性明顯比雌性大,而賊鷗和軍艦鳥則是雌性明顯比雄性大一些。目前認為,賊鷗和軍艦鳥與陸生猛禽一樣具有獵食的習性,而陸生猛禽同樣也是雌性體型一般比雄性大。雌性個體大是出於保護卵和雛鳥的需要,而雄性個體偏小,是出於捕食靈活性的需要。


    身體外形 在外形上,海鳥傾向於延長脖子和縮短尾巴。當然,這不是的。比如海雀和海燕的脖子並不長,而鸕鹚、軍艦鳥、燕鷗和鹲等海鳥的尾巴並不短。對於潛水種類,身體會相對拉長,這樣在同等體重下,可以減少入水時的橫切面,從而減少潛泳的阻力。


    海鳥的翅膀也傾向於延長,比如漂泊信天翁有鳥類中寬的翼展,展開可達3 m 多。相對於體重來說,海鳥的翼展與陸生鳥類相比並不突出,但由於海鳥的尾巴相對較短,翅膀的寬度相對較窄,所以顯得翅特別長。因此,翅形指數(Aspect Ratio,= 翅展/ 平均翅寬)可以更加準確反映翅膀的外形。翅形指數越高,翅形相對越長越窄,該指數低,則翅形相對短而寬。在鳥類中,漂泊信天翁是長而窄的翅形代表,而麻雀則代表了短而寬的翅形類群。即便在海鳥中,翅形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多樣性。結合翅膀荷載率(Wing Loading,= 體重/ 翅膀面積),可將海鳥大致分為以下3 個類群:窄長翅形、低荷載力,包括信天翁、海燕、鹲、軍艦鳥、海鷗、燕鷗、賊鷗等,這些鳥類翅形窄而長,但在單位翅膀面積下可以荷載的體重較低;寬短翅形、較高荷載力,如鸕鹚,翅形寬而短,但單位面積可以荷載較重的體重;窄短翅形、高荷載力,包括海雀和鵜燕,它們的翅形短而窄,但單位面積具有高強的荷載能力。


    潛水型海鳥腿腳一般位於身體的後部,這樣在潛泳時,可以減少腿腳的阻力。因此,這些海鳥在站立時常常挺直身子以免前傾(如企鵝、鸕鹚和海鴉),或干脆腹部著地以更好地休息(如鹱、海燕、鹲和海雀等)。對於海鳥來說,雖然偶爾降落於陸地,但多數時間在海上飛行,一雙大腳肯定是個累贅。因此,海鳥多數腿腳較短或者較細。如燕鷗、軍艦鳥和鹲等具有短而小的腳,海燕具有長而細的腳,隻有信天翁、海鷗和海鸚等腿腳比較壯實。和水鳥一樣,蹼對於海鳥來說也是必需的,不論是潛水還是在水面遊泳。對於某些海鳥,如海雀,由於尾巴短小無法掌舵,寬大的腳掌在飛行時還具有方向舵的作用。而對於在南極繁殖的帝企鵝,腳掌還可以作為墊子輔助孵卵,以免卵直接接觸冰冷的地面。


    由於海鳥大都以魚類或海洋水生生物為食,因此相對於陸生鳥類,嘴形變化並不大。即便如此,不同類群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區別。突出的當然是鵜鶘的長嘴。此外,信天翁、賊鷗、鸕鹚、鹱、海燕和大型海鷗在其嘴的前端都帶一小鉤。對於信天翁和海鷗,這個鉤在獵食時可以輔助撕扯獵物。隻是鹱和鸕鹚等嘴上的鉤有點令人費解,因為它們很少撕扯食物。像企鵝、鰹鳥和燕鷗等,雖然也捕魚,嘴尖並沒有這樣的鉤。海鳥中,嘴形相對奇怪的要數海雀一族。海雀、海鴉、海鸚和海鴿嘴形五花八門。尤其是在繁殖季節,某些種類,如海鸚的嘴上還帶上了鮮艷的色彩。除了取食之外,這些嘴顯然還具有求偶炫耀的功能。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