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海洋國土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徐質斌 
    【所屬類別】 圖書  自然科學  地球科學  海洋學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09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10070902
    作者:徐質斌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7月 

        
        
    "

    編輯推薦
    興邦倚重海洋,重構中國戰略利益空間。
    中國海洋大學“985工程”,“海洋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資助,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資助,廣東海洋大學科技著作出版資助。 
    內容簡介
    本身是國內本對海洋國土進行繫統研究的學術性專著。它適應時代發展趨勢,運用地理學、國土學和現代經濟學理論建立分析框架,以“興邦倚重海洋”、“重構中國戰略利益空間”的理念為主線,以《聯合國海洋公約》和國家海洋政策為依據,從國情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規範與實證、歷史與現實、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闡明了國家管轄海域的國土屬性;探討了它與大陸國土的異同及其本質特征;針對海洋國土的特殊性,多維度地研究了中國海洋國土的開發、整治、管理、防衛等經略對策,初步構建了海洋國土學的學科體繫。本書無論供海洋院校教學使用還是供有大學水平的讀者閱讀,都將在建設中華民族海洋文明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徐質斌,男,祖籍河北省安國市,解放軍外語學院本科畢業;先後在軍隊任戰時、排長、新聞干事、軍校教員、教研室副主任、教學科副科長、科長,在地方任科員、編輯部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現為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海洋學
    目錄
    章 海洋國土觀念
    節 全球性“藍色圈地運動”
    一、衝島事件的啟示
    二、“藍色圈地運動”的緣起
    三、“藍色圈地運動”的後果
    第二節 國土觀念的歷史演變
    一、國土的一般概念
    二、國土觀念的歷史性
    三、海洋國土觀念的產生和演進
    第三節 海洋國土的概念
    一、“海洋國土”的定義
    二、中國海洋國土的獲得
    三、海洋國土的劃界方法
    四、中國國土的面積章 海洋國土觀念
    節 全球性“藍色圈地運動”
    一、衝島事件的啟示
    二、“藍色圈地運動”的緣起
    三、“藍色圈地運動”的後果
    第二節 國土觀念的歷史演變
    一、國土的一般概念
    二、國土觀念的歷史性
    三、海洋國土觀念的產生和演進
    第三節 海洋國土的概念
    一、“海洋國土”的定義
    二、中國海洋國土的獲得
    三、海洋國土的劃界方法
    四、中國國土的面積
    五、中國普及海洋國土觀念的任務
    第二章 海洋國土與國家命運
    節 海洋國土的價值
    一、自然財富之源
    二、地球村大通道
    三、民族魂鑄造場
    第二節 歷史課堂裡的金訓
    一、海上列強的發跡
    二、中華民族昔日的盛衰
    第三節 海權論者的告誡
    一、鄭和的思想和言論
    二、馬漢的思想和言論
    三、魏源的思想和言論
    四、孫中山的思想和言論
    第四節 海洋國土與綜合國力競爭
    一、綜合國力的概念
    二、綜合國力的評估
    三、海洋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四、海洋在中國建設現代化強國中的作用
    第三章 海洋國土的特征
    節 國土的一般性質
    一、國土的取得和變更
    二、對國土主權的限制
    三、國土作為資源的一般性質
    四、海洋國土與大陸國土的共性與聯繫
    第二節 海洋國土的本質特征
    一、質地的液態性
    二、結構的立體性
    三、賦存資源的獨特性
    四、法律地位的差異性
    第三節 海洋國土開發中的矛盾分析
    一、矛盾表現描述
    二、矛盾根源解釋
    三、矛盾處理對策
    第四章 海洋國土的法律地位
    節 海洋國土地位的法律依據
    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產生和意義
    二、國家管轄海域
    第二節 內海水和港口的法律地位
    一、內海水的法律地位
    二、港口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領海和毗連區的法律地位
    一、領海的法律地位
    二、毗連區的法律地位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法律地位
    一、專屬經濟區的法律地位
    二、大陸架的法律地位
    三、中國管理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任務
    第五節 島嶼和群島的法律地位
    一、島嶼的法律地位
    二、群島的法律地位
    第五章 海洋國土的經濟開發
    節 海洋國土開發戰略
    一、“海洋國土開發”與“海洋經濟發展”
    二、國土開發戰略與國土開發規劃
    三、中國海洋國土開發戰略體繫和總體戰略
    第二節 中國海洋產業結構升級
    一、產業結構理論
    二、中國海洋產業發展戰略
    三、中國海洋產業結構升級
    第三節 中國海洋區域經濟布局優化
    一、海洋功能區劃
    二、海洋經濟區域布局
    三、基於委托一代理理論的海域使用論證改進
    第六章 海陸統籌與海陸復合區域管理
    節 海陸統籌方針與海陸一體化建設
    一、海陸統籌觀念的產生
    二、海陸一體化概念探析
    三、實施海陸一體化戰略的動因及意義
    四、海陸聯動建設的重點領域
    五、推進海陸一體化進程的條件
    第二節 海岸帶區域管理
    一、海岸帶的概念
    二、海岸帶的自然特點
    三、海岸帶區域經濟特點
    四、海岸帶經濟建設重點
    第三節 海島區域管理
    一、海島的概念
    二、海島的地位與作用
    三、中國海島的自然特征
    四、中國海島經濟的特點
    五、海島建設的重點
    第四節 海灣與河口區域管理
    一、海灣區域管理
    二、河口的概念
    三、河口區域經濟的特點
    四、河口建設的重點
    第七章 海洋國土整治
    節 海洋國土資源與環境
    一、海洋國土資源、海洋環境的概念
    二、中國的海洋資源環境保護行動
    三、海洋資源與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四、海洋國土資源開發的方針原則
    第二節 海洋國土整治的意義和方法
    一、海洋國土整治的概念
    二、日本“先污染後治理”的教訓
    三、若干國家的國土整治運動
    四、國土整治效益評價
    第三節 海洋國土整治重點
    一、河口整治
    二、海岸防護
    三、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
    四、海平面控制
    五、海損應急管理
    第四節 海洋生態經濟模式
    一、生態文明和循環經濟理論
    二、海洋生態經濟建設
    第八章 海洋國土安全
    節 安全理論述評
    一、安全的概念”
    二、幾種主要的國家安全觀
    三、國家安全觀演變態勢
    四、安全問題上的國際關繫流派
    第二節 海洋國土的主權安全
    一、國家主權的概念和維護國家海洋主權的思路
    二、中國海洋主權面臨的嚴峻形勢
    三、處理海洋主權爭端的基本方針
    四、中國與外國的海上劃界問題
    第三節 海洋國土的軍事安全
    一、來自海上的軍事威脅
    二、中國的海上軍事力量
    三、維護國家海洋國土軍事安全的對策
    參考文獻
    在線試讀
    章海洋國土觀念
    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數百年的瓜分世界大陸的戰爭。20世紀中期“海洋資源大發現”,尤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生效,又引發了一場世界範圍的“藍色圈地運動”。人們的國土觀念發生巨大的變化。海洋國土的概念產生了。由於歷史的原因,“黃色文明”即“大陸一大河”文明長期以來是中華文明的主流。表現在國土觀念上,“960萬平方公裡”的觀念根深蒂固。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經驗告誡我們,疏遠海洋的民族將無情地被先進文明所拋棄。新的國際法律制度賦予了中國約30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管轄海域,接近大陸國土的1/3,從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260萬平方公裡。中國的版圖加進海洋國土之後就不是一隻“雄雞”的形狀了,而是像一把“火炬”。大陸是火炬的“火焰”,從渤海經臺灣至南沙群島曾母暗沙,再上北部灣的海洋國土,是火炬的“手柄”。同理,國家地理位置的中央也不在河南省(古稱“中州”),而大體上是在湘贛交界處。準確的位置須待國家海上邊界劃定後正式測量判定。本章的主旨,就是論證國家管轄海域的國土屬性,論述大國土觀,以使國人將海洋國土納入國家管理的視野。
    節全球性“藍色圈地運動”
    一、衝島事件的啟示
    1988年日本政府宣布,決定撥30的巨額經費,從4月起用3年時間,加固琉球群島以南海域中的一個無人小島——“衝之鳥”島,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界的關注。
    衝之鳥島位於北緯20°25',東經126°05',在東京以南1700公裡,屬東京都小笠原村。是一個東西寬約5公裡、南北長1.7公裡的珊瑚環礁。由於海水侵蝕,露出水面的岩礁逐年縮小,面臨著被海水吞沒的危險。日本海上保安廳於1987年9月對這個島嶼進行勘察時,發現退潮時北露岩僅高出水面1.5米,東露岩高出水面1.3米;而漲潮時,這兩塊岩礁露出水面的高度隻有30~50釐米,面積不過幾平方米。這兩塊礁石由於受海浪的長時間衝擊,支撐它的石柱愈來愈細,隨時都有被衝斷的可能。
    日本政府非常擔心失去這塊“領土”,原來打算該年度先撥款500作為調查費,看到情況危急,決定改為1987年就著手進行加固,並於11月底確定了加固施工計劃。初步設想以露出水面的岩礁為中心,修建一個直徑為50米的鐵制的環型防波堤,堤內用特種防水混凝土填充加固,使其在滿潮時高高露出水面。章海洋國土觀念
    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數百年的瓜分世界大陸的戰爭。20世紀中期“海洋資源大發現”,尤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生效,又引發了一場世界範圍的“藍色圈地運動”。人們的國土觀念發生巨大的變化。海洋國土的概念產生了。由於歷史的原因,“黃色文明”即“大陸一大河”文明長期以來是中華文明的主流。表現在國土觀念上,“960萬平方公裡”的觀念根深蒂固。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經驗告誡我們,疏遠海洋的民族將無情地被先進文明所拋棄。新的國際法律制度賦予了中國約30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管轄海域,接近大陸國土的1/3,從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1260萬平方公裡。中國的版圖加進海洋國土之後就不是一隻“雄雞”的形狀了,而是像一把“火炬”。大陸是火炬的“火焰”,從渤海經臺灣至南沙群島曾母暗沙,再上北部灣的海洋國土,是火炬的“手柄”。同理,國家地理位置的中央也不在河南省(古稱“中州”),而大體上是在湘贛交界處。準確的位置須待國家海上邊界劃定後正式測量判定。本章的主旨,就是論證國家管轄海域的國土屬性,論述大國土觀,以使國人將海洋國土納入國家管理的視野。
    節全球性“藍色圈地運動”
    一、衝島事件的啟示
    1988年日本政府宣布,決定撥30的巨額經費,從4月起用3年時間,加固琉球群島以南海域中的一個無人小島——“衝之鳥”島,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界的關注。
    衝之鳥島位於北緯20°25',東經126°05',在東京以南1700公裡,屬東京都小笠原村。是一個東西寬約5公裡、南北長1.7公裡的珊瑚環礁。由於海水侵蝕,露出水面的岩礁逐年縮小,面臨著被海水吞沒的危險。日本海上保安廳於1987年9月對這個島嶼進行勘察時,發現退潮時北露岩僅高出水面1.5米,東露岩高出水面1.3米;而漲潮時,這兩塊岩礁露出水面的高度隻有30~50釐米,面積不過幾平方米。這兩塊礁石由於受海浪的長時間衝擊,支撐它的石柱愈來愈細,隨時都有被衝斷的可能。
    日本政府非常擔心失去這塊“領土”,原來打算該年度先撥款500作為調查費,看到情況危急,決定改為1987年就著手進行加固,並於11月底確定了加固施工計劃。初步設想以露出水面的岩礁為中心,修建一個直徑為50米的鐵制的環型防波堤,堤內用特種防水混凝土填充加固,使其在滿潮時高高露出水面。
    衝之鳥島不過彈丸之地,又遠離本土,歷史上從未有人關注過,因為島上既無珍禽異獸,又無資源和建築上的用途,更無什麼軍事價值,人類不可能在上面居住。日本政府不惜勞民傷財,如此大興土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來日本人根據自己對國際海洋法律制度理解,這個小島在領土劃分上可能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這一計劃發表後,立即引起了美、英、法、德、澳大利亞等國家新聞記者的注意,紛紛采訪、詢問日本政府的意圖。建設部的官員承認,“這是由於日本的領土面臨著危機”的緣故。日本新聞界人士說,“保護這兩塊岩礁,可以確保相當於日本本土面積大的40萬平方公裡的漁業水域”(實際比日本本土面積還大3萬平方公裡——作者注),同時,“也可以保障將來開發這一海域海底資源的采掘權”。日本擔心失去的將不是兩塊礁石,而是面積多達40多萬平方公裡的管轄海域。數的付出,如果僅僅是為了換取兩塊礁石的存在當然是得不償失;但如果與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相比,自然就成了一個高贍遠矚、一本萬利的舉措。
    據日本共同通訊社2006年5月20日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已於當月17日在衝之鳥礁石安裝地址標牌,並向新聞界公布了照片。地址標牌是鈦制的,高1米、寬1.5米,上寫“東京都小笠原村衝之鳥島一番地”、“日本國南端的島”、“衝之鳥島由國土交通省管理”等字樣。地址標牌安裝在衝之鳥礁石北島的混凝土制護堤上。關於安裝地址標牌理由,日本國土交通省說,由於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所以有必要標明由誰負責管理。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於5月20日抵達衝之鳥礁石進行“視察”。2007年6月15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官員表示,日本政府擬在2007~2008財政年度用70在衝之鳥礁周邊種植速生珊瑚,試圖借此“保護”“專屬經濟區”海域。日本還擬投資1000在此建造海上城市。
    實際情況並不是真像日本設想的那樣。1982年《公約》第121條第3款規定了一個新制度:“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所以,美國夏威夷大學法律繫教授約翰·班德克1988年1月20日在《紐約時報》著文,對此提出了異議。他認為:“即使利用土木工程加固那塊隻有特大號床大小的岩礁,也無法構成(日本)擁有這一經濟水域的根據。”
    日本人對國際海洋法的理解對不對、他們的如意算盤能不能實現,這是一回事;有沒有這樣的觀念、做不做這樣的爭取,則是另一回事。本書開篇先講這個故事,就是強調一個海洋國土觀念問題。因為與日本人的表現恰成對照的是,我們的某群島上,有人為了賺一點石頭錢,把一些小島炸掉!
    馬漢說:“涉海國家的歷史不是由政府的精明和深謀遠慮決定的,……可是又必須承認,並且將會看到:由於某些人的明智行為或愚蠢行動,在一定時期內必將從很多方面大大地影響海權的發展。”
    二、“藍色圈地運動”的緣起
    衝之鳥島事件不過是世界範圍內興起的“藍色圈地運動”中的一個花絮而已。那麼,人類“地球村”裡這一場對海洋的瓜分熱潮,為什麼會發生呢?
    1.人類對海洋空間的新需求
    可供人類利用的陸上資源,伴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膨脹,已是紅燈閃爍、警報長鳴:在能源方面,目前探明的石油儲量和天然氣儲量在2020年前將基本開采殆盡,個別地區至多延續到2060年;已探明的鈾儲量也將在2030年前枯竭。在耕地方面,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的資料,全世界人均牧場1950年為0.24公頃,而35年後就已縮小了一半。據人口專家預測,世界人口到2030年將會比現在翻一番還要多,增到120億左右。與此相反,全世界的耕地面積則在以每年2100萬公頃的速度遞減。到時,僅憑陸上的資源難以填飽120億張嘴。
    何處為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海洋。
    陸地總面積為1.4億平方公裡,而海洋總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是陸地面積的2.4倍。占地球表面積30%的陸地,目前已被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占據。陸地邊界雖偶有變化,但就總體而言是穩定的。但是,占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數千年來一直是邊緣地區。海洋這一人類未來的希望所在,蘊藏的資源要比陸地豐富得多。資料表明,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共有數十個門類,約有植物2萬種、動物18萬種,在正常情況下,海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2億多盹水產品。科學家預計,21世紀人類所需的食物蛋白質將有70%是來自海洋。陸素種類的80%可在海水中找到,海水中含有40多億噸鈾,是陸地儲量的4000倍。海洋中蘊藏的能量是巨大的,其中僅潮汐能發電量就可達12400億千瓦/時。銅的儲量達50億噸,可供人類使用700年;數百萬億的鐵礦石,1.4萬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可供人類開發數萬年之久。而且,海洋不僅僅關繫的是經濟,更重要的是政治和軍事。海洋是地球上後的一塊處女地,海洋蘊藏著人類的未來。
    在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各國尤其是沿海國家,紛紛把未來發展的出路寄托於海洋。國家對空問的占有,由原來的分割陸地轉向分割海洋。為了本民族的未來,一場對海洋權益日趨激烈的競爭開始了。誰都明白“捷足先登”和“先人為主”的道理,誰都想提前打一個“技術差”和“時機差”,都想在世界海洋這塊大蛋糕中奪得較大較好的一塊。1945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在《大陸架公告》中宣布:“處於公海下,但毗連美國海岸的大陸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資源屬於美國,受美國的管轄和控制。”美國獅子大張口,其他國家當然不甘落後。到1958年舉行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時,宣布對大陸架有管轄和控制權的國家已有35個。這樣似乎還不夠,有些國家干脆宣布將自己的領海範圍擴大到200海裡(1海裡=1.852千米)。
    如果說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數百年的瓜分世界大陸、強取豪奪的連續戰爭,那麼,20世紀中期以後的“海洋資源大發現”,又成了歷史進程中的一大轉折和契機,因此將誘發連續不斷的劃分海上勢力範圍的激烈競爭。
    2.國際法律新制度的推動
    面對海上爭奪激烈的形勢,為建立國際海洋的新秩序,由15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的第三次海洋法國際會議,在聯合國的主持下於1973年召開。這是一場爭論激烈的馬拉松式的會議,延續達10年之久,先後舉行11期共15次會中會,直到1982年4月3日纔通過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此前,國家領土的取得和變更有先占、時效、添附、割讓和征服等5種形式。現在,又增加了一種新形式——國際法。《公約》出臺後,不但沒有結束爭占海洋的局面,反而為這種局面提供了法律機制,將鬥爭推向新的階段。這是因為:
    (1)專屬經濟區制度引起對原公海的分割。《公約》突破了傳統的領海和公海制度,明確大陸架是其領海以外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還肯定了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制度,將“公海”定義為“不包括在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領海或內水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內的全部海域”。按照《公約》的規定,有些國家(美國、法國、印度尼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中國)的海洋國土面積擴大了幾百萬平方公裡。日本在宣布專屬經濟區制度後,明確將200海裡專屬經濟區納入其國土,使其國土面積增加了451萬平方公裡,相當於陸地國土的12倍。近越南也公開宣稱:“越南的海上領土比陸地面積大3倍。”據估計,世界各國依照《公約》而合法擴大的海域占去了原屬公海的1.3億平方公裡面積;也就是說,200海裡海洋法新制度的確立,把世界推人了一個新的國土擴張時代。沿海國獲得了占海洋總面積1/3以上的廣闊海域和海洋資源,地球表面36%的海面變成了沿海國的管轄區域。世界大國的概念改變了。
    (2)島嶼制度引起的鬥爭。世界公海、深海洋底和地球“公陸”為世人所爭,似乎在情理之中,因為那裡是資源之爭、科學之爭、技術之爭和力量之爭的戰場。然而,茫茫大海之中那些巴掌大小的、看來分文不值的小島、暗礁和沙洲,如今卻也成了當今世界海洋之爭的一大熱點。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按照新的國際海洋法律制度,不管是車水馬龍的島嶼,還是寸草不生的礁盤,都享受同陸地領土一樣的有關權利。它既可以擁有自己的領海、毗連區,也可擁有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這是群島制度中的明文規定,是受國際法保護的。於是,人們關注起島礁來了。當然,終注視的還是島外那片誘人的藍色海疆。就是憑借這些小島,很多國家把控制範圍伸展到以往從未到過的海域。太平洋中有一個瑙魯群島,面積隻有20.7平方公裡,過去是個無人問津的荒島。200海裡海洋法新制度的確立,使瑙魯群島獲得了比其面積大一萬多倍的專屬經濟區,面積一下子擴展到20多萬平方公裡。這樣一來,歷史遺留下來的爭議島嶼,雙方當然不讓,甚至以武力相威脅;歷史上向無爭議、歸屬已定的島礁也成為海洋之爭的一大目標,各國紛紛發表聲明、談話、繪制地圖,派人登島上礁,構築永久性設施,企圖先人為主、先下手為強。如果說過去的島嶼之爭,基本上是主權之爭、軍事通道之爭,那麼現在的島嶼之爭,則是資源之爭、經濟之爭和戰略要地之爭。歷史上凡有爭議的島嶼一般面積較大,都在數十平方公裡之上。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向海洋深度廣度的開發,人們的注意力又轉向了那些新生成的火山島和巴掌大小的無人島,甚至處於水下的礁盤都不放過。這將是今後海洋鬥爭的一個重要動向。
    (3)公海和海底區域制度引起的圈占。剩下的另外2/3的公海和海底也成了各發達國家拼力相爭的一塊肥肉。按照《公約》的規定,“公海對所有國開放,不論其為沿海國或內陸國”;國際海底及其資源是人類共同繼承的財產,國際海底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用於和平目的,並接受國際海底機構和制度的管理。但是,各發達國家之問爭奪海底資源的鬥爭和競爭卻越來越激烈。1984年,美國的4個財團在太平洋多金屬結核的富礦區進行了勘探;蘇聯及東歐幾國在太平洋靠近赤道的150萬平方公裡的海城進行了綜合地質調查;蘇聯、法、日、美4國都以“先驅投資者”身份準備開采太平洋富礦區的海底資源,印度也積極準備開發印度洋的海底資源。估計到21世紀,海底礦物資源的經濟收益將不亞於石油資源的收益。
    目前世界上的海洋國土邊界之爭實在難以統計,僅談成簽訂的劃界條約就有50多個,這當然隻是爭端中很小的一部分。海洋資源的掠奪與反掠奪、公海海域特別是戰略通道的控制與反控制、海洋權益的侵占與反侵占,成為國際海洋鬥爭的主要形式。在國際環境中,太平洋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人們把21世紀稱為“太平洋世紀”,這裡既有誘人的經濟發展前景,也孕育著激烈的鬥爭,成為海洋爭奪的一個熱點。
    三、“藍色圈地運動”的後果
    當今世界政治地圖的變化,很大程度體現在海洋邊界的劃定上。明顯的是許多原來的公海被分割成有歸屬的國土,如北海、加勒比海等;原來隔海相望的國家成了海上鄰國。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小國變成了大國,原來的大國更大了。按照管轄海域排名的世界十大國家分別是:美國762萬平方公裡,澳大利亞701萬平方公裡,印度尼西亞541萬平方公裡,新西蘭482萬平方公裡,加拿大470萬平方公裡,日本451萬平方公裡,俄羅斯400萬平方公裡,巴西317萬平方公裡,中國300萬平方公裡,墨西哥285萬平方公裡。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