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解剖組胚學(上冊)(第三版)(高職高專)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基礎醫學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張立平、曹慶景、寧國強、方長民、何世洪、魏宏志、周速 
    【所屬類別】 圖書  教材  高職高專教材  醫藥衛生圖書  醫學  基礎醫學  解剖學圖書  醫學  基礎醫學  胚胎學圖書  醫學  醫學/藥學教材  高職高專教材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416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341600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作者:張立平、曹慶景、寧國強、方長民、何世洪、魏宏志、周速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6月 


        
        
    "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共6篇18章。編寫內容根據由淺入深、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運動繫統、內髒學、脈管繫統、感覺器、神經繫統和內分泌繫統的順序進行編寫。本教材除保留了第二版的常用臨床知識鏈接及案例分析外,根據學生們的需求,並參考助理醫師執業資格考試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在正文中將經常用於考試的知識點作為“考點”提示。使同學們學習目的更加明確,重點內容更容易掌握,記憶更加深刻,所學知識更加牢固。正文後面附有教學基本要求、學時分配表、實驗指導、實踐模塊、目標檢測參考答案和參考文獻等內容,供任課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參考。

    作者簡介
    張立平、曹慶景、寧國強、方長民、何世洪、魏宏志、周速
    目錄
    緒論
    第1篇 運動繫統
    第1章 骨學
    第1節 總論
    第2節 軀干骨
    第3節 顱骨
    第4節 附肢骨
    第2章 骨連結
    第1節 總論
    第2節 中軸骨的連結
    第3節 附肢骨的連結
    第3章 肌學
    第1節 總論
    第2節 軀干肌緒論
    第1篇 運動繫統
    第1章 骨學
    第1節 總論
    第2節 軀干骨
    第3節 顱骨
    第4節 附肢骨
    第2章 骨連結
    第1節 總論
    第2節 中軸骨的連結
    第3節 附肢骨的連結
    第3章 肌學
    第1節 總論
    第2節 軀干肌
    第3節 頭頸肌
    第4節 上肢肌
    第5節 下肢肌
    第2篇 內髒學
    第4章 內髒學總論
    第5章 消化繫統
    第1節 消化管
    第2節 消化腺
    第6章 呼吸繫統
    第1節 呼吸道
    第2節 肺
    第3節 胸膜
    第4節 縱隔
    第7章 泌尿繫統
    第8章 生殖繫統
    第1節 男性生殖繫統
    第2節 女性生殖繫統
    第9章 會陰
    第10章 腹膜
    第3篇 脈管繫統
    第11章 心血管繫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心
    第3節 動脈
    第4節 體循環的靜脈
    第12章 淋巴繫統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淋巴管道
    第3節 淋巴器官
    第4節 人體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結
    第4篇 感覺器
    第13章 視器
    第14章 前庭蝸器
    第5篇 神經繫統
    第15章 神經繫統總論
    第16章 中樞神經繫統
    第1節 脊髓
    第2節 腦
    第3節 神經傳導通路
    第4節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
    第17章 周圍神經繫統
    第1節 脊神經
    第2節 腦神經
    第3節 內髒神經
    第6篇 內分泌繫統
    第18章 內分泌繫統
    實驗指導
    參考文獻
    解剖組胚學(上冊)(高專、高職)教學基本要求
    目標檢測參考答案
    在線試讀
    緒論
    一、人體解剖學概述

    人體解剖學(human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其目的在於闡明正常人體各器官的形態、結構及其毗鄰關繫。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程,在醫學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醫學界有一種公認說法“學好解剖就是半個大夫”,意思是說如果人體的任何一個器官的形態結構、毗鄰關繫都能精通掌握、了然於胸,再學其他專業課程就比較輕松了;某個器官發生病變,結合所學其他醫學課程知識和臨床癥狀就容易得出診斷和制訂治療方案。所以醫學生學習人體解剖學的主要任務就在於學習和掌握關於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及其位置關繫的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因為隻有在充分的認識人體形態結構的基礎上,纔能正確理解人體的生理現像和病理過程,否則就無法判斷人體的正常與異常,區別生理與病理狀態,更不能對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醫學生首先學習的專業基礎課便是人體解剖學,其目的即在於此。
    二、人體解剖學的分科及發展

    借助刀具、剪刀、鑷子等器械用肉眼觀察人體的形態結構,稱為人體解剖學;研究不同脊椎動物的形態並探討其進化發展規律的則稱之為比較解剖學。隨著科學技術的手段不斷改進,形態學的知識不斷豐富深入,因而不斷分化出新的學科。運用顯微鏡觀察研究器官組織的微細結構的稱為顯微解剖學,如組織學和細胞學;研究由受精卵發展到成體過程的學科稱為發生解剖學或稱胚胎學。人體解剖學按繫統(如運動繫統、內髒繫統、循環繫統、感官繫統、神經繫統、內分泌繫統等)研究個器官的形態結構的稱為繫統解剖學;按局部(如頭頸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等)研究各種器官的毗鄰和連屬關繫的稱局部解剖學。臨床應用,特別是外科,探討人體形態結構特征的稱應用解剖學或稱外科解剖學;研究人體表面形態特征的稱表面解剖學。利用X線攝影技術來研究人體形態結構的稱X線解剖學。配合X線斷層、超聲、CT和核磁共振掃描成像技術等研究個局部或器官的斷面形態的稱斷面解剖學或稱斷層影像解剖學。結合體育運動研究人體形態構造的稱運動解剖學。
    三、人體解剖學的學習方法
    緒論

    一、人體解剖學概述

    人體解剖學(human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其目的在於闡明正常人體各器官的形態、結構及其毗鄰關繫。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程,在醫學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醫學界有一種公認說法“學好解剖就是半個大夫”,意思是說如果人體的任何一個器官的形態結構、毗鄰關繫都能精通掌握、了然於胸,再學其他專業課程就比較輕松了;某個器官發生病變,結合所學其他醫學課程知識和臨床癥狀就容易得出診斷和制訂治療方案。所以醫學生學習人體解剖學的主要任務就在於學習和掌握關於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及其位置關繫的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因為隻有在充分的認識人體形態結構的基礎上,纔能正確理解人體的生理現像和病理過程,否則就無法判斷人體的正常與異常,區別生理與病理狀態,更不能對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醫學生首先學習的專業基礎課便是人體解剖學,其目的即在於此。

    二、人體解剖學的分科及發展

    借助刀具、剪刀、鑷子等器械用肉眼觀察人體的形態結構,稱為人體解剖學;研究不同脊椎動物的形態並探討其進化發展規律的則稱之為比較解剖學。隨著科學技術的手段不斷改進,形態學的知識不斷豐富深入,因而不斷分化出新的學科。運用顯微鏡觀察研究器官組織的微細結構的稱為顯微解剖學,如組織學和細胞學;研究由受精卵發展到成體過程的學科稱為發生解剖學或稱胚胎學。人體解剖學按繫統(如運動繫統、內髒繫統、循環繫統、感官繫統、神經繫統、內分泌繫統等)研究個器官的形態結構的稱為繫統解剖學;按局部(如頭頸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等)研究各種器官的毗鄰和連屬關繫的稱局部解剖學。臨床應用,特別是外科,探討人體形態結構特征的稱應用解剖學或稱外科解剖學;研究人體表面形態特征的稱表面解剖學。利用X線攝影技術來研究人體形態結構的稱X線解剖學。配合X線斷層、超聲、CT和核磁共振掃描成像技術等研究個局部或器官的斷面形態的稱斷面解剖學或稱斷層影像解剖學。結合體育運動研究人體形態構造的稱運動解剖學。

    三、人體解剖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人體解剖學應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研究人體,這樣纔能對人體的形態結構及其變化規律有正確認識,並為建立科學的觀點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具體來說,就是要以進化發展的觀點、形態與功能相互制約的觀點、局部與整體統一的觀點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觀點去探討、研究人體。

    (一)進化發展的觀點

    人類是在一千多萬年前由靈長類的古猿進化而來的。作為社會的人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如語言、思維、制造工具等;但作為自然的人,在形態結構上還保留著與動物特別是與人類相近的脊椎動物相似的基本特征。學習人體解剖學應聯繫種繫發生和個體發育的知識,在研究人體形態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人體的由來及其發生、發展規律,從而使分散的、靜止的、孤立的形態描述成為有規律的繫統知識,以便加深對人體形態結構的理解。

    (二)形態與功能相互制約的觀點

    人體的每個器官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態結構是功能的物質基礎,功能的變化影響該器官的形態結構,形態結構的變化又進一步影響功能。如從種繫進化上看,四足動物的前、後肢與人類的上、下肢是同源器官,其形態結構有了明顯差異。人類的手從支持體重中解放出來,逐漸成為靈活地執握工具的勞動器官;而人類的下肢逐漸發育得粗壯,成為支持身體和維持直立行走的器官。由此可見,形態與功能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深入了解這些辯證關繫,對更好地認識和掌握器官的形態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三)局部與整體統一的觀點

    人體是由許多器官繫統或眾多局部結構組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任何一個器官或局部都是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局部和整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相互聯繫又相互影響的。因此,學習人體解剖學總是

    ? 1 ?

    ? 2?解剖組胚學(上冊)

    要從某個器官或局部著手進行分析,但又必須從整體的角度來認識個別器官或局部。用整體與局部統一的觀點來指導學習,防止認識上的片面性。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觀點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進行科學實驗的一項基本原則,學習人體解剖學也不例外。在學習中必須根據培養目標,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聯繫臨床應用;同時,必須重視實驗室的學習。實驗室的學習包括實物直觀和模像直觀兩部分內容。實物直觀指完整地解剖人體或離體的實物標本的觀察;模像直觀指模型、掛圖、多媒體教學等。學生應把理論知識和實驗室的學習聯繫起來,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並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

    四、人體器官的組成及繫統的劃分

    人體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之間存在一些不具細胞形態的物質,稱為細胞間質。許多形態和功能相似的細胞與細胞間質共同構成組織。人體組織分為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它們是構成人體各器官和繫統的基礎,故稱為基本組織。由幾種組織互相結合,成為具有一定形態和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如心、肝、脾、肺、腎等。在結構和功能上密切相關的一繫列器官聯合起來,共同執行某種生理活動,便構成一個繫統。人體可分為運動、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環、內分泌、感覺及神經九大繫統。各繫統在神經繫統的支配和調節下,既分工又合作,實現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

    五、人體解剖學的方位用語

    為了正確描述人體各器官的形態結構和位置、毗鄰,國際上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描述語言,這就是解剖學姿勢、方位用語及軸和面,這些概念和術語是學習解剖學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人體解剖學姿勢

    人體解剖學姿勢是指身體直立,兩眼向前平視,下肢靠攏,足尖朝前,雙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干兩側,手掌朝前的姿勢(緒圖1)。在觀察和說明人體各部的位置及其相互關繫時,都應按照統一的人體解剖學姿勢。

    (二)方位術語

    上、下與前、後以統一的人體解剖學姿勢為準,近頭者為上(superior),近足者為下(inferior),近腹者

    緒圖1人體解剖學姿勢

    為前(anterior),也稱腹側;近背者為後(posterior),也稱背側。

    內側和外側以正中矢狀切面為準,近正中矢狀切面者為內側(medial);遠離正中矢狀切面者為外側(lateral)。

    內與外凡有內腔的器官,以內腔為準,近內腔者為內(interior);遠離內腔者為外(exterior)。

    淺與深以體表為準,近體表者為淺(superfi-cial),反之則為深(profound)。

    在描述四肢各結構的方位時,以接近軀干的一端為近側(proximal);遠離軀干的一端為遠側(distal)。在前臂,因為橈骨位於尺骨的外側,所以前臂的外側又稱橈側(radial),其內側又稱尺側(ulnar)。在小腿,因為腓骨位於脛骨的外側,所以小腿的外側又稱腓側(fibular);其內側又稱脛側(tibial)。

    (三)人體的軸與面

    軸與面是描述人體器官形態、尤其是描述關節運動時常用的術語。人體可設置相互垂直的3種軸,即垂直軸、矢狀軸和冠狀軸。依據3種軸,人體還可設計出相互垂直的3種切面:矢狀面、水平面、冠狀面(緒圖2)。

    1.軸

    (1)垂直軸(verticalaxis)與地面垂直,呈上下方向的軸。

    (2)矢狀軸(sagittalaxis)呈前後方向的水平軸,與垂直軸直角相交。

    (3)冠狀軸(coronalaxis)呈左右方向的水平軸,

    與上述2軸垂直相交。2.面

    (1)矢狀面(sagittalplane)即從前後方向,將人體或器官縱切為左、右兩部分的切面。如將人體縱切為左、右完全相等的兩半,則稱為正中矢狀切面medi-ansagittalplane。

    (2)水平面(horizontalplane)也稱橫切面,即與人體長軸成直角的切面,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

    (3)冠狀面(coronalplane)也稱額狀面,即與矢狀面垂直,從左、右方向,將人體縱切為前、後兩部分的切面。

    器官的切面以器官本身的長軸為準,與器官長軸平行的切面稱縱切面,與長軸垂直的切面稱橫切面。

    (張立平)

    第1 篇運動繫統

    運動繫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它構成人縮時牽動骨,以骨連結為支點產生運動。在運動中,體的基本形態和支架、並具有運動、支持和保護功能。骨起杠杆作用,骨連結是運動的樞紐,兩者為運動的全身諸骨借骨連結連成骨骼。骨骼肌多附著於骨,收被動部分;骨骼肌是運動的主動部分。

    第1章骨學

    第1節總論

    1.骨的分類。2.骨的構造及理化特性。

    骨是一種器官,主要由骨組織構成,質地堅硬而有彈性,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功能,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分布,活體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並具有改建、再生和修復的能力。在骨組織的基質內含有大量的鈣鹽和磷酸鹽,使骨成為鈣和磷的儲存庫。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一、骨的分類

    成年人共有206塊骨,按部位可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圖1-1)。按形態,可將骨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4類。

    1.長骨(longbone)呈長管狀,分為一體兩端。中間較細的部分為體,又稱骨干,其內的管腔稱髓腔,容納骨髓。骨的兩端膨大稱骺,其表面有光滑的關節面,覆有關節軟骨。幼年時,骺與骨干之間有一段軟骨,稱骺軟骨或骺板。骺軟骨細胞不斷分裂繁殖的骨化,使長骨不斷加長。成年後,骺軟骨骨化,後與骨干融合,遺留下的痕跡稱骺線。長骨分布於四肢。

    2.短骨(shortbone)近似立方體狀,主要位於連接穩固而運動較靈活的部位,可承受較大的壓力,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扁骨(flatbone)多呈板狀,主要參與顱腔、胸腔和盆腔的構成,對腔內的器官起保護作用,如顱蓋骨、胸骨、肋骨等。

    ? 4 ?

    圖1-1全身骨骼

    4.不規則骨(irregularbone)形態不規則,功能多樣,如椎骨、髖骨、面顱骨等。有些不規則骨內有含氣的腔,稱含氣骨,如上頜骨等。

    此外,在某些肌腱內尚存在圓形的小骨塊,稱籽骨。髕骨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

    二、骨的構造

    骨由骨質、骨膜和骨髓構成,並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等(圖1-2)。

    圖1-2骨的構造

    1.骨質(bonysubstance)由骨組織構成,是構成骨的主要成分,可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骨密質構成各種骨的外層,在長骨骨干處最厚,質地堅實致密、抗壓、抗扭曲力強。顱蓋骨的骨密質分別構成內板和外板。骨松質位於骨的內部,呈海綿狀,由片狀的骨小梁相互交織排列而成。骨小梁的排列與骨所受的壓力及相應的張力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較大的力量。顱蓋骨內外板之間的骨松質稱板障。

    2.骨膜(periosteum)是被覆於骨內、外面的纖維結締組織膜。襯於骨髓腔內和骨松質腔隙內的骨膜較薄,稱骨內膜。包裹於除關節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稱骨外膜。骨膜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對骨起營養、生長和感覺作用,並且在骨折時對骨的再生、修復和改建起重要作用。

    3.骨髓(bonemarrow)充填於骨髓腔內和骨松質間隙內,分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紅骨髓有造血功能,內含不同發育階段的紅細胞和某些白細胞。胎兒和幼兒的骨內均為紅骨髓,約6歲以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組織代替,呈黃色,稱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有造血的潛能。正常成年人,紅骨髓存在於扁骨、短骨和長骨兩端骨骺的骨松質內,在失血過多或重度貧血時,黃骨髓可轉化為紅骨髓,恢復造血功能。

    ?考點:骨的基本構造和分類

    三、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

    骨由有機質和無機質兩種成分組成。有機質主要是骨膠原纖維和黏多糖蛋白等,構成骨的支架,並賦予骨的韌性和彈性;無機質主要是大量的鈣鹽,使骨質堅硬挺實。

    在人的一生中,骨的化學成分隨年齡和生活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化,骨的物理特性因而發生改變。幼兒時期的骨有機質和無機質的重量比約各占一半,因而彈性和韌性較大,不易骨折,但容易變形。成年人的骨有機質約占35%,無機質占65%,此比例最為適合,使骨既有很大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彈性,較堅韌。老年人的骨無機質所占比例較大,約80%,故骨的脆性增加,同時由於骨組織總量的減少,骨質出現多孔性,骨質較為疏松,易發生骨折和缺鈣。

    ?考點:兒童、成年人與老年人骨的特點

    青枝骨折

    骨非常堅硬,但又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這一特性取決於其化學成分,而骨的化學成分是受年齡和生活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斷變化。幼兒時期的骨,有機質含量較多,所以幼兒的骨具有較強的韌性,彈性也較大,但硬度較小。小兒雖然經常跌倒,但發生骨折的卻比較少見。幼兒骨折有時候出現不完全骨折,也叫青枝骨折,如新鮮嫩樹枝折斷,一側骨皮質和骨膜斷裂,另一側則完整,可有明顯的成角畸形。小兒骨的新陳代謝旺盛,所以骨折後的再生和愈合能力強,自我矯正能力也很強,一般骨折後預後良好。

    1.骨折後對骨的修復起重要作用的結構是()A.骨質B.骨膜C.紅骨髓D.黃骨髓E.骨骺

    2.下列關於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長骨體內有髓腔,故屬含氣骨B.短骨主要由骨密質構成C.骨骺骨的骨松質稱板障D.骺板終生不骨化E.骨膜分為骨外膜和骨內膜

    3.下列關於骨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骨由有機質和無機質兩種成分組成B.有機質賦予了骨的韌性和彈性C.無機質提供了骨的硬度D.幼兒骨的有機質相對含量較多,骨質較柔韌E.老年人骨的無機質多,骨質堅硬,不易骨折

    第2節軀干骨

    ? 6?解剖組胚學(上冊)

    軀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它們分別參與脊柱、骨性胸廓和骨性骨盆的構成。

    一、椎骨

    幼年時約有椎骨(vertebrae)33塊,分為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塊,尾椎3~4塊。隨著年齡的增長,5塊骶椎融合成一塊骶骨,3~4塊尾椎融合成一塊尾骨,故成年人有24塊獨立的椎骨、1塊骶骨和1塊尾骨。

    (一)椎骨一般形態

    椎骨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椎弓構成(圖1-3),椎體和椎弓圍成椎孔,所有椎骨的椎孔連接成椎管,管內容納脊髓等。椎體呈短圓柱形,是椎骨負重的主要部分,主要由骨松質構成,隻在表面覆有薄層骨密質。椎弓由兩側的椎弓根和椎弓板構成。椎弓根是椎弓連於椎體的部分,細而短,其上、下緣的凹陷分別稱為椎上切跡和椎下切跡。相鄰椎骨的上、下切跡圍成椎間孔,有脊神經和血管通過。椎弓板呈寬板狀,構成椎管的後壁。由椎弓發出7個突起:自椎弓正中向後方或後下方伸出1個棘突:向兩側伸出一對橫突;向上伸出1對上關節突和向下伸出1對下關節突。各關節突上均有較光滑的關節面。

    (二)各部椎骨的特點

    1.頸椎(cervicalvertebrae)除第1、2、7頸椎形狀特殊外,其餘4塊大致相似(圖1-4)。椎體較小,呈橫橢圓形。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橫突寬扁,根部有1孔,稱橫突孔,有椎動脈、靜脈通過。橫突末端有前、後兩個結節。第2~6頸椎的棘突較短,末端分叉。

    第1頸椎又名寰椎(atlas),呈環形,無椎體、棘突和上下關節突,僅由兩側塊和前後弓組成。前弓較短,後面有一關節面,稱齒突凹,與樞椎的齒突相關節。後弓較長。側塊位於兩側,上面有一橢圓形的關節面,與顱骨的枕髁相關節;下面有一圓形的關節面,與第2頸椎相關節(圖1-5)。

    第2頸椎又名樞椎(axis),椎體向上伸出一指狀突起,稱齒突。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的齒突凹相關節(圖1-6)。

    圖1-3胸椎



    圖1-6樞椎(上面)

    第7頸椎又名隆椎(vertebraeprominens),其形態、大小近似胸椎,棘突長而粗大,末端不分叉,當頸前屈時特別隆凸,體表可觸及,常作為計數椎骨序數的標志。

    2.胸椎(thoracicvertebrae)椎體呈心形,在椎體兩側後部的上、下緣各有一半月形淺凹,分別稱為上肋凹和下肋凹,與肋頭相關節。椎孔小而圓。第1~10胸椎橫突末端前面有圓形的橫突肋凹,與肋骨的肋結節相關節。棘突較長,伸向後下方,呈疊瓦狀排列。關節突關節面近似冠狀位(圖1-3)。

    3.腰椎(lumbarvertebrae)椎體粗大,橫切面呈腎形。椎弓發達,椎孔呈三角形,較大。棘突寬大,水平後伸,故各棘突間的間隙較寬,有利於腰椎穿刺。關節突關節面近似矢狀位(圖1-7)。

    4.骶骨(sacrum)由5塊骶椎愈合而成,呈三角形。上部寬大為底,其前緣向前下方突出,稱岬(圖1-8)。女性骶骨岬是產科測量骨盆上口的重要標志之一。尖下接尾骨。骶骨前面光滑凹陷,有4對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中線上可見棘突融合而成的骶正中嵴;嵴的外側有4對骶後孔,骶骨中央有一由上至下的管稱骶管,上連椎管,下端向後裂開稱骶管裂孔。裂孔兩側的骨性突起稱骶角,是骶管麻醉時確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標志。骶骨側部的上份有耳狀面,與髖骨相關節。

    5.尾骨(coccyx)通常由3~4塊尾椎愈合而成,底向上接骶骨,尖向下遊離於肛門之後(圖1-9)。

    圖1-7腰椎

    圖1-8骶骨

    ? 8?解剖組胚學(上冊)

    圖1-9尾骨

    二、肋

    肋(rib)共12對,由肋骨和肋軟骨構成。肋骨(圖1-10)為細長弓狀扁骨,富有彈性。每一肋骨可分為中部的體及前、後兩端。前端接肋軟骨,後端膨大,稱肋頭,有關節面與胸椎體的肋凹相關節。肋頭的外側變細稱肋頸。肋頸的外側有肋結節,有關節面與胸椎橫突的肋凹相關節。肋體有內外兩面及上、下兩緣,其彎曲度明顯處為肋角。體的內面近下緣處有肋溝,肋間血管和神經沿此溝走行。起,稱胸骨角,可在體表觸及,兩側連接第2肋,是計數肋的重要標志。胸骨的下端為一近似倒三角狀的薄骨片或軟骨片,稱為劍突。

    圖1-11胸骨

    1.下列關於頸椎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椎體小B.椎孔大C.橫突有橫突孔D.椎體上有肋E.2~6頸椎椎突末端有分叉

    2.下列何者為胸椎的特點()A.椎體小B.椎孔大C.有橫突孔D.有肋凹E.棘突分叉

    3.腰椎的主要特點是()A.棘突呈板狀水平向後B.椎體小C.有橫突孔D.有肋凹E.棘突分叉

    4.椎骨的一般結構是()A.椎體B.橫突孔C.末端分叉的棘突D.齒突E.有肋凹

    5.關於骶骨的正確描述是()A.由4塊骶椎融合而成B.有5對骶前孔C.與第4腰椎相連接D.底前緣中部前凸稱岬E.側緣上部突起成骶角

    第3節顱骨

    顱由23塊顱骨(skull)組成(6塊聽小骨除外),以眶上緣和外耳門上緣的連線為界分為腦顱和面顱2部分。腦顱位於後上方,圍成顱腔,容納腦;面顱位於前下方,形成顏面的輪廓,圍成骨性眶腔、鼻腔和口腔(圖1-12)。

    一、腦顱骨

    腦顱骨共8塊,成對的有頂骨和顳骨,不成對的有額骨、篩骨、蝶骨和枕骨。腦顱前部突出的額骨,顱頂中線兩側為頂骨,後部突出的為枕骨,其前方為篩骨。在腦顱骨中,顳骨、篩骨和蝶骨的形態較為復雜。

    顳骨(temporalbone)位於顱的兩側,形狀不規則。以外耳門為中心分為鱗部、鼓部和岩部。鱗部為外耳門前上方的鱗狀骨片;鼓部構成外耳道的前下壁,為一半環形骨片;岩部位於外耳門的後方和內側,呈三稜錐狀;外耳門後方有一尖朝下方的骨性突起部分,稱為乳突(圖1-13)。

    篩骨(sphenoidbone)位於顱底前部,兩眶之間,分為篩板、垂直板、篩骨迷路三部分。篩板呈水平位,分隔顱腔與鼻腔,篩板上有許多小孔,稱篩孔;垂直板參與構成骨性鼻中隔;篩骨迷路位於垂直板的兩側,內含許多蜂窩狀的含氣小腔,稱為篩竇。迷路內側壁有上、下兩個卷曲的骨片,稱為上鼻甲和中鼻甲(圖1-14)。

    蝶骨(sphenoidbone)位於顱底中央,形如展翅的蝴蝶,分為體、小翼、大翼和翼突四部分。蝶骨體內有一對空腔為蝶竇,小翼連於蝶骨體的前上部,大翼自體的兩側向外伸展,翼突自體與大翼結合處突向下方(圖1-15)。

    圖1-13顳骨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