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骨科診療圖解(第三版).骨科精品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外科學
    【市場價】
    683-990
    【優惠價】
    427-619
    【作者】 楊君禮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外科學  骨科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97875091769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176900
    作者:楊君禮主編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9月 

        
        
    "

    內容簡介
    本書在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作者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以圖解形式介紹了骨科基本檢查和診療技術,包括骨科檢查工具、病史采集和基本檢查方法,肌肉、肌腱、神經、血管檢查,骨折、骨關節脫位檢查與處理原則,石膏固定、骨牽引與骨科常用穿刺技術,骨科常見病診療方法,以及椎體影像學檢查等。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插圖近2000幅,對提高骨科診療基本功具有實用性指導價值,適合骨科年輕醫師、基層外科醫師和醫學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1 骨科一般檢診
    1.1 骨科常用檢查工具
    1.2 病史采集及基本檢查
    1.2.1 問診
    1.2.2 視診
    1.2.3 觸診
    1.2.4 叩診
    1.2.5 聽診
    1.3 正常體態與姿勢
    1.3.1 體態
    1.3.2 姿勢
    1.4 先天畸形與發育畸形
    1.4.1 侏儒癥的幾種類型
    1.4.2 馬方綜合征1 骨科一般檢診

    1.1 骨科常用檢查工具

    1.2 病史采集及基本檢查

    1.2.1 問診

    1.2.2 視診

    1.2.3 觸診

    1.2.4 叩診

    1.2.5 聽診

    1.3 正常體態與姿勢

    1.3.1 體態

    1.3.2 姿勢

    1.4 先天畸形與發育畸形

    1.4.1 侏儒癥的幾種類型

    1.4.2 馬方綜合征

    1.4.3 佝僂病

    1.5 外傷與後天病變步態

    1.5.1 髖關節屈曲強直

    1.5.2 馬蹄足畸形

    1.5.3 股四頭肌麻痺

    1.5.4 痙攣性麻痺

    1.5.5 右臀中肌麻痺

    1.5.6 臀大肌麻痺

    1.5.7 先天性髖脫位

    1.6 病理性姿勢

    1.6.1 第6頸椎骨折並脊髓損傷

    1.6.2 第7頸椎骨折並脊髓損傷

    1.6.3 頸椎結核的主要體征

    1.6.4 上臂叢損傷

    1.6.5 先天性斜頸

    1.7 上肢長度測量

    1.7.1 目測量法

    1.7.2 尺測量法

    1.8 下肢長度測量

    1.8.1 目測量法

    1.8.2 尺測量法

    1.9 四肢周徑測量

    1.9.1 肩周徑測量法

    1.9.2 上肢周徑測量法

    1.9.3 下肢周徑測量法

    1.10 上下肢力線測量

    1.10.1 正常上肢力線

    1.10.2 正常下肢力線

    1.11 人體軸面和關節3個運動面



    1.11.1 解剖學姿勢與方位術語

    1.11.2 人體軸面與方位術語

    1.11.3 髖關節3個運動面

    1.12 上肢關節運動的測量

    1.12.1 肩關節

    1.12.2 肘關節

    1.12.3 腕關節及手部

    1.12.4 拇指

    1.12.5 掌指關節與指間關節

    1.13 下肢關節運動的測量

    1.13.1 髖關節

    1.13.2 膝關節

    1.13.3 跟距關節

    1.13.4 踝關節

    1.14 關節運動受限的名詞解釋

    1.14.1 關節僵硬

    1.14.2 關節強直

    1.14.3 關節攣縮



    2 肌肉檢查

    2.1 頸和軀干部肌肉檢查

    2.1.1 胸鎖乳突肌肌力測試

    2.1.2 頸長肌肌力測試

    2.1.3 斜方肌肌力測試

    2.1.4 菱形肌肌力測試

    2.1.5 岡上肌肌力測試

    2.1.6 肩胛提肌肌力測試

    2.1.7 三角肌肌力測試

    2.1.8 胸大肌肌力測試

    2.1.9 胸小肌肌力測試

    2.1.10 背闊肌、大圓肌肌力測試

    2.1.11 背闊肌肌力測試

    2.1.12 大圓肌肌力測試

    2.1.13 岡下肌、小圓肌肌力測試

    2.1.14 喙肱肌肌力測試

    2.1.15 肩胛下肌肌力測試

    2.1.16 前鋸肌肌力測試

    2.2 上肢肌肉檢查

    2.2.1 肱二頭肌肌力測試

    2.2.2 肱三頭肌肌力測試

    2.2.3 旋前圓肌肌力測試

    2.2.4 肱橈肌肌力測試

    2.2.5 腕屈肌肌力測試

    2.2.6 伸腕長、短肌肌力測試

    2.2.7 尺側腕伸肌肌力測試

    2.2.8 指伸總肌肌力測試

    2.2.9 外展拇長肌、拇長伸肌、拇短伸

    肌肌力測試

    2.2.10 指淺屈肌肌力測試

    2.2.11 指深屈肌肌力測試

    2.2.12 拇長屈肌肌力測試

    2.2.13 骨間肌肌力測試

    2.2.14 骨間背側肌肌力測試

    2.2.15 外展小指肌肌力測試

    2.2.16 外展拇肌肌力測試

    2.2.17 拇對掌肌體表標志

    2.2.18 拇短屈肌肌力測試

    2.2.19 內收拇指肌肌力測試

    2.2.20 手指諸肌局部檢查方法

    2.2.21 指屈肌攣縮檢查方法

    2.2.22 掌短肌反射

    2.3 手指活動肌肉及神經支配

    2.3.1 拇指關節

    2.3.2 小指關節

    2.3.3 第2~4指關節

    2.3.4 手指關節的記錄方式

    2.4 手的功能位及軸線

    2.4.1 手的功能位

    2.4.2 掌指關節與指關節的屈曲度

    2.4.3 拇掌指關節正常角度

    2.4.4 腕部兩條橫紋

    2.5 手部的特殊試驗

    2.5.1 掌骨頭叩診檢查

    2.5.2 芬斯蒂夫(Finstever)征

    2.5.3 卡納夫(Kanavel)征

    2.5.4 赫伯登(Heberden)征

    2.5.5 腱鞘疾病

    2.5.6 腕管綜合征

    2.5.7 月骨無菌性壞死[康保

    (Kienboch)病]

    2.5.8 缺血性肌攣縮[伏克曼

    (Volkmann)攣縮]

    2.5.9 腕部腱鞘滑膜結核

    2.5.10 梅德隆(Madelung)腕畸形

    2.6 腰背、腹部肌肉檢查

    2.6.1 腹直肌肌力測試

    2.6.2 腹內、外斜肌肌力測試

    2.6.3 骶棘肌肌力測試

    2.6.4 腰方肌肌力測試

    2.6.5 髂腰肌肌力測試

    2.7 髖部和下肢肌力檢查

    2.7.1 臀大肌、股後肌肌力測試

    2.7.2 臀中、小肌及闊筋膜張肌肌力

    測試

    2.7.3 內收大、長、短肌肌力測試



    2.7.4 梨狀肌,閉孔內、外肌,股方肌,

    孖上、下肌肌力測試

    2.7.5 股後肌肌力測試

    2.7.6 股四頭肌肌力測試

    2.7.7 縫匠肌肌力測試

    2.7.8 腓腸肌、比目魚肌肌力測試

    2.7.9 脛後肌肌力測試

    2.7.10 趾長屈肌、長屈肌肌力測試



    2.7.11 趾短屈肌、短屈肌肌力測試



    2.7.12 外展肌肌力測試

    2.7.13 跖方肌肌力測試

    2.7.14 蚓狀肌、骨間肌肌力測試



    3 各部位檢查法

    3.1 頸部正常活動度

    3.2 頸部特殊檢查

    3.2.1 牽拉神經試驗

    3.2.2 椎間孔擠壓試驗

    3.2.3 頭頂叩擊試驗

    3.2.4 椎動脈孔試驗

    3.3 頸椎測量

    3.3.1 頸椎前凸測量法

    3.3.2 體表投影

    3.3.3 頸椎前部軟組織厚度的正常

    限度

    3.3.4 開口位X線像

    3.4 頸椎病變檢查

    3.4.1 頸椎半脫位

    3.4.2 小兒寰椎自發性半脫位

    3.4.3 椎後關節功能紊亂

    3.4.4 頸肌筋膜炎

    3.4.5 頸椎病

    3.4.6 頸椎間盤突出癥

    3.4.7 頸椎間盤突出的臨床定位

    3.4.8 頸肋綜合征和前斜角肌綜合征



    3.5 肩部檢查

    3.5.1 肩三角

    3.5.2 鎖骨檢查法

    3.5.3 肩關節摩擦檢查法

    3.5.4 肩關節中立位

    3.5.5 肩關節運動

    3.5.6 杜加(Duga)征

    3.5.7 雅格遜(Yargason)征

    3.5.8 布瑞安(Bryant)征

    3.5.9 岡上肌腱炎

    3.5.10 岡上肌腱斷裂

    3.5.11 二頭肌斷裂

    3.5.12 肩關節脫位

    3.5.13 肩鎖關節脫位

    3.6 肘部檢查

    3.6.1 肘關節的攜帶角

    3.6.2 肘關節中立位

    3.6.3 肘關節及前臂橈尺關節運動範圍

    和肌肉及神經支配

    3.6.4 肘後三角或肘線(Huter三角或

    Huter線)

    3.6.5 髁干角

    3.6.6 肱骨髁部前傾角

    3.7 脊柱檢查

    3.7.1 脊柱外形

    3.7.2 脊柱骨及附件

    3.7.3 脊椎與脊髓的關繫

    3.7.4 脊柱曲度的改變

    3.7.5 脊柱表面和背面標志

    3.7.6 腰背表面解剖標志

    3.7.7 脊柱側彎

    3.7.8 側彎角度測定

    3.7.9 脊柱後凸

    3.7.10 脊柱活動度

    3.7.11 軀干肌肉及活動度檢查

    3.7.12 腰脊活動度的測量

    3.7.13 脊椎數與脊髓節段的關繫

    3.8 特殊試驗及檢查

    3.8.1 麻醉試驗

    3.8.2 拾物試驗

    3.8.3 骨盆回旋試驗

    3.8.4 背伸試驗

    3.8.5 脊柱超伸試驗(孩童試驗)

    3.9 坐骨神經檢查

    3.9.1 鞠躬試驗

    3.9.2 床邊伸膝試驗

    3.9.3 坐位壓膝試驗

    3.9.4 屈頸試驗(Soto-Hall征)

    3.9.5 布魯津斯基(Brudzinski)試驗



    3.9.6 直腿抬高試驗(Lasegue征)

    3.9.7 直腿抬高屈踝試驗

    3.9.8 健肢抬高試驗

    3.9.9 屈髖伸膝試驗(Kernig征)

    3.9.10 趾背伸試驗

    3.9.11 股神經緊張試驗

    3.10 正常腰椎X線片的測量法



    3.10.1 腰椎曲度的測量

    3.10.2 腰骶角、岬角測量法

    3.10.3 歐爾門(Ullman)線

    3.10.4 梅錢(Meschan)征

    3.10.5 第5腰椎椎體前後緣的高度



    3.10.6 椎弓根間距離

    3.11 脊柱結核的後凸畸形和膿腫

    流注方向

    3.11.1 兒童脊柱結核後凸畸形

    3.11.2 膿腫流注的方向

    3.12 腰骶部變異

    3.12.1 隱性脊柱裂

    3.12.2 第5腰椎橫突肥大

    3.12.3 小關節面不對稱

    3.12.4 第5腰椎棘突肥大

    3.12.5 半椎體或“蝶形”椎

    3.12.6 椎弓崩裂與脊柱滑脫

    3.13 骨盆環檢查法

    3.13.1 骨盆構成

    3.13.2 骨盆入口與水平面關繫

    3.13.3 骨盆環測量

    3.13.4 骨盆環傾斜標志

    3.14 骨盆常見的幾種疾病

    3.14.1 骨科三角與腰骶菱形區

    3.14.2 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痛

    3.14.3 增殖性骶髂關節炎

    3.14.4 結核性骶髂關節炎

    3.14.5 骶髂韌帶松弛

    3.14.6 尾骨痛

    3.14.7 恥骨聯合骨炎

    3.15 骶髂和髖部檢查

    3.15.1 分腿試驗

    3.15.2 盤腿試驗

    3.15.3 提腿試驗

    3.15.4 腰部扭轉試驗

    3.15.5 抱膝試驗

    3.15.6 愛來(Ely)征

    3.15.7 雙膝、雙髖屈曲試驗(骨盆搖擺

    試驗)

    3.15.8 俯臥伸腿試驗

    3.15.9 骨盆環擠壓試驗

    3.15.10 骨盆分離試驗

    3.15.11 軀干旋轉試驗

    3.15.12 斯佩(Smirg-Peterson)試驗及

    葛征維(Goldthwait)試驗

    3.15.13 坎貝爾(Compbell)征

    3.16 髖關節運動檢查

    3.16.1 髖關節運動的肌肉及神經支配



    3.16.2 正常步行角度

    3.16.3 臥位檢查髖關節

    3.16.4 站立位檢查髖關節

    3.16.5 髖內、外旋試驗檢查方法

    3.16.6 外展運動檢查方法

    3.16.7 髖關節撞擊試驗

    3.16.8 髖關節滾軸試驗

    3.16.9 彈響股

    3.16.10 彈響髖

    3.17 髖關節特殊檢查

    3.17.1 單腿獨立試驗(Trendelenburg

    試驗)

    3.17.2 屈髖攣縮試驗(Thomas征)

    3.17.3 髂、坐骨結節連線(Nelaton線)



    3.17.4 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

    距離(Bryant三角)

    3.17.5 休馬克(Schoemaker)線與卡

    普蘭(Kaplan)交點

    3.17.6 髂間及粗隆間連線

    3.17.7 兩側大粗隆連線

    3.17.8 艾利司(Allis)征

    3.17.9 望遠鏡試驗(Barlovo試驗)



    3.17.10 彈響試驗(Ortolani試驗)

    3.17.11 雙髖外展試驗(蛙腿試驗)

    3.17.12 黑爾(Hare)試驗

    3.17.13 髂脛束緊張試驗(Qber試驗)



    3.17.14 蛙式試驗

    3.17.15 Ortolani征試驗

    3.17.16 Barlow試驗

    3.17.17 腰椎前凸畸形

    3.17.18 內收肌測試

    3.17.19 臀襞改變

    3.18 正常髖關節X線表現

    3.18.1 髖關節間隙

    3.18.2 髖臼指數

    3.18.3 潑金(PerKin)方塊

    3.18.4 股骨頭指數

    3.18.5 希爾金賴納(Hilgenreiner)距離



    3.18.6 Y協調線

    3.18.7 C-E角、卡佛線

    3.18.8 頸閉孔線(Shenton線)

    3.18.9 股骨頸前傾角(扭轉角)

    3.18.10 股骨頸內傾角(頸干角)

    3.18.11 股骨頸上緣延長線

    3.18.12 測量股骨頭骨骺滑脫的程度



    3.18.13 高樂(Kohler)淚點

    3.18.14 閉孔肌癥(Turner征)

    3.18.15 包威爾(Pauwels)角

    3.19 膝關節檢查

    3.19.1 膝關節功能位

    3.19.2 運動範圍及其肌肉和神經支配



    3.19.3 膝關節測量

    3.19.4 膝關節分離試驗

    3.19.5 浮髕試驗

    3.19.6 判斷髕骨骨折

    3.19.7 抽屜試驗

    3.19.8 麥克茂(McMurray)征試驗

    3.19.9 凱洛格-斯皮德(Kellogg Speed)

    試驗

    3.19.10 廷布勒-菲休爾(Timbrell Fisher)



    3.19.11 膝關節過伸試驗(Jones征)



    3.19.12 下蹲試驗(“鴨步”試驗)

    3.19.13 改良蹲走試驗

    3.19.14 研磨試驗

    3.19.15 膝關節彈響征

    3.19.16 重力試驗

    3.19.17 關節交鎖征

    3.19.18 布雷格加德(Braggad)征

    3.19.19 Fouche試驗

    3.20 膝關節部分X線檢查數據



    3.20.1 正位片

    3.20.2 側位片

    3.20.3 膝內、外翻畸形截骨部位及角度

    X線片測量法

    3.21 膝關節常見疾病體征

    3.22 足弓

    3.22.1 內側縱弓

    3.22.2 外側足弓

    3.22.3 橫弓

    3.22.4 人類足印

    3.22.5 足長與足寬

    3.22.6 壓痛點與跖痛病(Morton病)



    3.23 足踝關節檢查

    3.23.1 踝關節運動

    3.23.2 踝、趾關節正常運動範圍及其

    肌肉和神經支配

    3.24 小腿及足部軸線測量

    3.24.1 小腿軸線

    3.24.2 足的軸線及指數測量

    3.24.3 各種軸線關繫

    3.25 足部部分X線檢查數據

    3.26 足踝部常見損傷

    3.26.1 踝關節扭傷

    3.26.2 下脛腓關節分離

    3.26.3 舟骨子骨分離

    3.26.4 腓骨長、短肌腱滑脫

    3.26.5 跟腱滑囊炎

    3.26.6 跟骨骨刺與跟骨部滑囊

    3.26.7 跖痛癥

    3.26.8 行軍骨折

    3.26.9 骨骺疾病

    3.26.10 外翻

    3.26.11 平足癥

    3.26.12 足部畸形

    3.27 足部負重損傷與鞋跟高低的

    關繫

    3.27.1 足部負重區

    3.27.2 鞋跟高低對足部負重的影響





    4 神經繫統檢查

    4.1 脊神經應用解剖

    4.1.1 感覺分布區

    4.1.2 脊髓解剖

    4.1.3 脊髓各段與椎骨的位置關繫

    4.1.4 脊髓灰白質

    4.1.5 脊髓白質內的傳導束

    4.1.6 反射弧

    4.1.7 感覺分級

    4.1.8 肌力分級

    4.1.9 知覺障礙記錄標志

    4.2 上肢神經根損害的定位

    4.2.1 頸5神經平面、支配的肌肉和功能



    4.2.2 頸6神經平面、支配的肌肉和功能



    4.2.3 頸7神經平面、支配的肌肉和功能



    4.2.4 頸8神經平面、支配的肌肉和功能



    4.2.5 胸1神經平面、支配的肌肉和功能



    4.2.6 手部運動

    4.2.7 上肢反射

    4.2.8 上肢感覺檢查

    4.3 頸椎疾病

    4.3.1 頸椎解剖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繫



    4.3.2 頸部損傷性疾病

    4.3.3 頸椎檢查的幾種試驗

    4.3.4 頸5神經平面——第4~5頸椎椎間

    盤平面

    4.3.5 頸6神經平面——第5~6頸椎椎間

    盤平面

    4.3.6 頸7神經平面——第6~7頸椎椎間

    盤平面

    4.3.7 頸8神經平面——第7頸椎至第1

    胸椎椎間盤平面

    4.3.8 胸1神經平面——第1~2胸椎椎間

    盤平面

    4.3.9 頸椎間盤突出小結

    4.4 軀干及下肢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定位

    4.4.1 胸2至胸12神經平面

    4.4.2 胸12至腰3神經根平面與支配的

    肌肉及功能

    4.4.3 腰2、腰3、腰4神經平面與支配的

    肌肉及功能

    4.4.4 腰4神經平面與支配的肌肉及

    功能

    4.4.5 腰5神經平面與支配的肌肉及

    功能

    4.4.6 骶1神經平面與支配的肌肉及

    功能

    4.4.7 骶2、骶3、骶4神經平面與支配的

    肌肉及功能

    4.4.8 小結

    4.4.9 腰椎間盤突出部位對脊柱的影響



    4.4.10 腰4神經平面——第3~4腰椎椎

    間盤平面

    4.4.11 腰5神經平面——第4~5腰椎椎

    間盤平面

    4.4.12 骶1神經平面——第5腰椎第1骶

    椎椎間盤平面

    4.5 脊神經分段及命名

    4.5.1 頸叢

    4.5.2 臂叢

    4.5.3 胸神經

    4.5.4 腰叢

    4.5.5 骶叢

    4.6 脊柱骨折後脊髓損害的神經

    平面

    4.6.1 第1~2頸椎骨折特點

    4.6.2 頸2神經平面(頸2神經根無損害)

    ——第2~3頸椎骨平面骨折



    4.6.3 頸3神經平面(頸3神經根無損害)

    ——第3~4頸椎骨平面骨折



    4.6.4 頸4神經平面(頸4神經根無損害)

    ——第4~5頸椎骨平面骨折



    4.6.5 頸5神經平面(頸5神經根無損害)

    ——第5~6頸椎骨平面骨折



    4.6.6 頸6神經平面(頸6神經根無損害)

    ——第6~7頸椎骨平面骨折



    4.6.7 頸7神經平面(頸7神經根無損害)

    ——第7頸椎至第1胸椎骨平面

    骨折

    4.6.8 頸8神經平面(頸8神經根無損害)

    ——第7頸椎至第1胸椎骨平面

    骨折

    4.6.9 胸1神經平面(胸1神經根無損害)

    ——第2~3胸椎骨平面骨折



    4.7 胸1以下脊髓損傷的臨床判定



    4.7.1 截癱

    4.7.2 胸1至胸12神經平面

    4.7.3 腰1神經平面(腰1神經無損害)



    4.7.4 腰2神經平面(腰2神經無損害)



    4.7.5 腰3神經平面(腰3神經無損害)



    4.7.6 腰4神經平面(腰4神經無損害)



    4.7.7 腰5神經平面(腰5神經無損害)



    4.7.8 骶1神經平面(骶1神經無損害)



    4.8 上位運損傷(病理反

    射)

    4.8.1 巴賓斯基(Babinski)征

    4.8.2 奧本海姆(Oppenheim)征

    4.8.3 提睪反射

    4.8.4 戈登(Gordon)征

    4.8.5 卡多克(Chadonk)征

    4.8.6 霍夫曼(Hoffmann)征

    4.8.7 類霍夫曼反射

    4.8.8 髕陣攣

    4.8.9 踝陣攣

    4.9 脊髓損傷的評定

    4.9.1 不完全性損傷

    4.9.2 完全性損傷

    4.9.3 弛緩性癱瘓與痙攣性癱瘓

    4.9.4 行走與功能的預測

    4.9.5 膀胱直腸功能預測

    4.10 對脊椎骨折穩定性的判斷

    4.10.1 脊柱骨折的類型

    4.10.2 脊柱不穩定標準

    4.10.3 診斷

    4.10.4 處理原則

    4.11 脊髓脊膜膨出平面測定

    4.11.1 腰1~2神經平面

    4.11.2 腰2~3神經平面

    4.11.3 腰3~4神經平面

    4.11.4 腰4~5神經平面

    4.11.5 腰5至骶1神經平面

    4.11.6 骶1~2神經平面

    4.11.7 骶2~3神經平面

    4.11.8 判斷發育進程



    5 四肢神經損傷及血管檢查

    5.1 臂叢損傷

    5.1.1 臂叢神經解剖

    5.1.2 上臂叢麻痺(Erb-Duchenne麻痺)



    5.1.3 下臂叢麻痺(Dejerine-Klumpke

    麻痺)

    5.1.4 胸長神經損傷

    5.1.5 腋神經損傷

    5.1.6 橈神經損傷

    5.1.7 正中神經損傷

    5.1.8 尺神經損傷

    5.1.9 肌皮神經

    5.2 下肢神經損傷

    5.2.1 坐骨神經損傷

    5.2.2 股神經損傷

    5.3 頭、頸、四肢血管檢查

    5.3.1 面動脈

    5.3.2 顳淺動脈

    5.3.3 頸總動脈

    5.3.4 腋動脈

    5.3.5 肱動脈

    5.3.6 橈動脈

    5.3.7 尺動脈

    5.3.8 掌淺弓和掌深弓

    5.3.9 指動脈

    5.3.10 髂外動脈

    5.3.11 股動脈

    5.3.12 腘動脈

    5.3.13 脛後動脈

    5.3.14 脛前動脈

    5.3.15 足底動脈弓

    5.4 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的檢查

    方法



    6 骨關節脫位

    6.1 肩關節脫位

    6.1.1 肩關節脫位的4種類型

    6.1.2 肩關節脫位合並大結節骨折

    6.1.3 肩關節脫位復位法

    6.2 肩鎖關節脫位

    6.2.1 臨床分型

    6.2.2 治療原則

    6.3 肘關節脫位

    6.3.1 肘關節後脫位

    6.3.2 肘關節骨折並側方脫位

    6.3.3 肘關節爆裂型脫位

    6.3.4 肘關節脫位的復位法

    6.4 橈骨頭半脫位

    6.5 腕關節脫位

    6.6 腕月骨脫位

    6.6.1 月骨X線片投影

    6.6.2 月骨脫位機制

    6.6.3 月骨脫位的幾種類型

    6.6.4 月骨脫位的復位方法

    6.7 月骨周圍關節面上的脫位

    6.8 舟狀骨的血液供給及骨折

    6.9 髖關節脫位

    6.9.1 髖關節後脫位

    6.9.2 髖關節前脫位

    6.9.3 中心性骨折脫位

    6.9.4 處理原則

    6.9.5 判斷髖臼內碎骨塊

    6.9.6 復位後處理

    6.10 髕骨半脫位

    6.11 髕骨匹配測量

    6.12 膝關節脫位

    6.13 距骨脫位



    7 骨折分類與處理原則

    7.1 骨折分類

    7.1.1 依據骨折程度分類

    7.1.2 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7.1.3 依據骨折的部位分類

    7.1.4 依據骨折與外界是否相通分類



    7.1.5 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



    7.1.6 按性質分類

    7.1.7 長骨骨折的 OTA分類法

    7.1.8 骨骺骨折的SUD分類法

    7.2 骨折愈合、脊柱和下肢骨折的

    分型及處理原則

    7.2.1 骨的解剖生理

    7.2.2 骨的血液供給

    7.2.3 骨折愈合過程

    7.2.4 骨折愈合標準

    7.2.5 骨延遲愈合和骨不連診斷標準



    7.2.6 骨不連的類型

    7.2.7 Paley骨不連分類法

    7.2.8 骨不連處理原則

    7.2.9 帶筋膜骨瓣及切取解剖

    7.2.10 閉合骨折中軟組織損傷的分級



    7.3 脊柱結構與三柱分區

    7.3.1 脊柱主要的前後支持結構

    7.3.2 脊柱三柱理論

    7.4 頸椎骨折的分型和處理原則



    7.4.1 枕髁骨折

    7.4.2 Jefferson骨折

    7.4.3 Fielding和 Hawkins對旋轉

    移位的分型

    7.4.4 頸椎脫位的處理原則

    7.4.5 Allen分型

    7.4.6 漢格曼骨折(絞刑架骨折)分型

    及手術處理原則

    7.4.7 齒狀突的血供

    7.4.8 齒狀突畸形

    7.4.9 齒狀突骨折的分型

    7.4.10 預後及處理原則

    7.5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型和處理

    原則

    7.5.1 McAfee等對胸腰椎損傷新的分

    類法

    7.5.2 胸腰段骨折處理原則

    7.5.3 脊髓損傷的手術時機

    7.6 腰椎峽部裂的分型和處理原則



    7.6.1 腰椎峽部裂的分型

    7.6.2 腰椎滑脫的處理原則

    7.7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處理原則



    7.7.1 Tile分型

    7.7.2 手術指征

    7.8 骶骨骨折的簡易解剖入路及

    固定方法

    7.9 Denis所描述的骶椎3個區

    7.10 髖關節常用簡易解剖及入路



    7.10.1 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切口)



    7.10.2 後方弧形入路(Kocher切口)



    7.11 髖臼骨折分型和處理原則

    7.11.1 Letournel髖臼骨折分型的柱

    概念

    7.11.2 髖臼骨折的Letournel和Judet

    分型及切口選擇

    7.12 股骨頸部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7.12.1 股骨頭血供

    7.12.2 Garden的對線指數

    7.12.3 股骨頸骨折分型

    7.12.4 股骨頸骨折處理原則

    7.13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分型及處理

    原則

    7.13.1 Evans分型

    7.13.2 Boyd和Griffin分型

    7.13.3 AO對轉子間骨折的分型

    7.13.4 轉子間骨折的處理原則

    7.14 轉子下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7.14.1 Russell-Taylor對轉子下骨折的

    分型

    7.14.2 Fielding對轉子下骨折的分型



    7.14.3 Seinsheimer分型

    7.14.4 粗隆下骨折處理原則

    7.15 Müller等對股骨遠端及髁間

    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7.15.1 股骨遠端及髁間骨折分型

    7.15.2 處理原則

    7.16 髕骨骨折的分型及處理原則



    7.16.1 骨折分型

    7.16.2 處理原則

    7.17 脛骨平臺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7.17.1 Hohl和Moore的脛骨平臺骨折

    分型

    7.17.2 Hohl和Moore分型的類型機制



    7.17.3 Schatzker分型

    7.17.4 脛骨上端骨折脫位的Hohl和

    Moore分型及處理原則

    7.18 脛腓近側關節脫位的分型及

    處理原則

    7.18.1 解剖

    7.18.2 分型

    7.18.3 處理原則

    7.19 Pilon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7.19.1 分型

    7.19.2 處理原則

    7.20 Bosworth骨折(腓骨在脛骨後

    側交鎖骨折)

    7.21 踝關節韌帶解剖

    7.22 脛腓聯合韌帶損傷的擠壓應力

    試驗及解剖

    7.23 踝關節骨折分類及處理原則



    7.23.1 分類

    7.23.2 處理原則



    8 上肢骨折的命名與分型

    8.1 肩關節表淺解剖

    8.2 肱骨近端血供

    8.3 鎖骨、肩盂同時骨折

    8.4 肱骨頭解剖

    8.5 肱骨近端骨折

    8.5.1 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分類

    8.5.2 Neer的肱骨頭骨折四分法

    8.5.3 處理原則

    8.5.4 內固定方法和適應證

    8.6 肘部橈神經解剖

    8.7 肱骨干中段骨折

    8.8 肱骨遠端骨折的分型及處理

    原則

    8.8.1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及處理原則



    8.8.2 經髁骨折及處理原則

    8.8.3 髁間骨折的分型及處理原則

    8.8.4 內、外髁骨折及處理原則

    8.8.5 肱骨小頭及關節面骨折的分型

    及處理原則

    8.9 冠狀突骨折的分型及處理原則



    8.9.1 分型

    8.9.2 處理原則

    8.10 尺骨鷹嘴骨折的分型及處理

    原則

    8.10.1 分型

    8.10.2 處理原則

    8.11 成人橈骨頭骨折的分型及處理

    原則

    8.11.1 Mason分型及處理原則

    8.11.2 AO分型及處理原則

    8.12 Essex-Lopresti骨折脫位的處

    理原則

    8.13 Monteggia骨折脫位的分型及

    處理原則

    8.13.1 分型

    8.13.2 處理原則與方法

    8.14 Russell-Taylor肱骨交鎖髓內



    8.15 前臂髓內釘的使用範圍和適

    應證

    8.16 腕和尺橈關節正常角度的測



    8.17 橈骨遠端骨折的分型及處理

    原則

    8.17.1 Fernandez的分型觀點

    8.17.2 國內常用的幾種分型及處理

    原則

    8.18 手指中央肌腱斷裂

    8.18.1 紐扣指

    8.18.2 錘狀指



    9 骨骺發育及兒童骨折命名與分型



    9.1 骨骺發育

    9.1.1 肩部

    9.1.2 肘關節

    9.1.3 腕及手部

    9.1.4 髖關節

    9.1.5 膝部

    9.1.6 踝及足部

    9.1.7 骨盆各部

    9.1.8 軀干

    9.2 X線片上容易誤診的正常骨性

    標志

    9.2.1 肩部

    9.2.2 肘部

    9.2.3 髖關節

    9.2.4 膝關節和小腿

    9.2.5 足部

    9.2.6 脊柱

    9.3 兒童骨折命名及分型

    9.3.1 Klippel-Feil綜合征

    9.3.2 Down綜合征

    9.3.3 骨骺損傷分型的意義

    9.3.4 Salter和Harris的分型

    9.3.5 Poland分型

    9.3.6 Ogden分型

    9.3.7 Peterson分型

    9.3.8 Salter-Harris肱骨近端骨骺損傷

    的分型

    9.3.9 Salter-Harris分型臨床上容易混

    淆的肘部損傷

    9.3.10 坎貝爾肱骨外髁骨折分型

    9.3.11 肱骨內上髁骨折的手術指征



    9.3.12 肱骨內髁骨折分型及處理原則



    9.3.13 肘關節X線正位的測量

    9.3.14 肘外翻矯正

    9.3.15 肘內翻矯正

    9.3.16 橈骨頭骨折分型

    9.3.17 骨盆骨折分型、體征及處理原則



    9.3.18 髖臼骨折分型

    9.3.19 Salter-Harris半側骨盆損傷

    分型

    9.3.20 兒童髖部骨折

    9.3.21 兒童外傷性股骨頭壞死分型



    9.3.22 股骨髁骨折分型與固定

    9.3.23 脛骨髁間棘骨折分型及處理

    原則

    9.3.24 脛骨結節撕脫骨折的分型與

    處理原則



    10 骨折與肌肉的關繫

    10.1 鎖骨骨折移位方向

    10.2 肱骨骨折移位方向

    10.3 肱骨外髁骨折移位方向

    10.4 肱骨內髁骨折移位方向

    10.5 橈骨及尺橈遠端骨折移位方向



    10.6 手指脫位和骨折

    10.6.1 第1掌指關節脫位

    10.6.2 第1掌骨基底骨折、脫位

    10.6.3 掌骨骨折

    10.6.4 第2、3、4、5指骨骨折

    10.7 股骨骨折移位方向

    10.8 膝關節結構

    10.9 半月板損傷的類型

    10.10 踝關節韌帶損傷與撕脫骨折





    11 石膏技術

    11.1 石膏的性質

    11.2 石膏固定的優點

    11.3 石膏的應用

    11.4 石膏固定的禁忌證

    11.5 石膏的代用品

    11.5.1 過去的代用品

    11.5.2 目前臨床使用的產品

    11.6 石膏器械

    11.7 石膏襯墊部位

    11.8 各關節固定的功能位

    11.9 石膏繃帶的基本使用方法

    11.9.1 石膏管型

    11.9.2 石膏夾板或石膏托

    11.9.3 石膏的修整

    11.10 各部位石膏的制作及應用



    11.10.1 頸托和石膏背心

    11.10.2 石膏床

    11.10.3 雙、單側髖人字石膏

    11.10.4 長腿及短腿管型石膏

    11.10.5 肩人字石膏

    11.10.6 手指石膏

    11.10.7 長臂石膏

    11.10.8 前臂石膏

    11.10.9 特殊石膏



    12 牽引技術

    12.1 矯形外科牽引床

    12.2 皮牽引

    12.3 枕頜帶牽引

    12.4 滑車牽引

    12.5 骨牽引

    12.5.1 骨牽引用具

    12.5.2 顱骨牽引

    12.5.3 尺骨鷹嘴、尺橈骨牽引

    12.5.4 跟骨牽引

    12.5.5 脛骨結節牽引

    12.5.6 股骨下端骨牽引

    12.5.7 骨牽引重量

    12.5.8 牽引的去除時間

    12.5.9 軀干牽引

    12.6 器械牽引

    12.6.1 長干骨外固定

    12.6.2 指骨(趾骨)牽引

    12.7 臨時牽引方法



    13 關節穿刺技術

    13.1 肩關節穿刺途徑

    13.2 肘關節穿刺途徑

    13.3 腕關節穿刺途徑

    13.4 掌腕關節穿刺途徑

    13.5 指間關節穿刺途徑

    13.6 髖關節穿刺途徑

    13.7 膝關節穿刺途徑

    13.8 踝關節穿刺途徑

    13.9 關節液的臨床意義



    14 椎體穿刺

    14.1 椎體穿刺器械及穿刺部位

    14.2 普通椎體穿刺針

    14.3 腰神經根阻滯及造影

    14.4 頸神經根阻滯及造影



    15 手部切口及外傷處理

    15.1 手部肌腱分區

    15.2 手部切口

    15.3 手指切口解剖

    15.4 手部阻滯麻醉

    15.4.1 周圍神經阻滯法

    15.4.2 指神經阻滯法

    15.4.3 麻醉藥用量和方法選擇

    15.5 手外傷清創縫合

    15.5.1 手部外傷後清創時機

    15.5.2 手部外傷縫合的基本技巧

    15.5.3 Z形切口在手部瘢痕攣縮中的

    應用

    15.5.4 指端解剖及血腫、膿腫的處理



    15.5.5 手指及掌部截指的位置



    15.6 手部常見肌腱損傷縫合的基本

    技巧



    15.6.1 手部肌腱的特點

    15.6.2 肌腱的營養

    15.6.3 理想的肌腱修復應具備的要素



    15.6.4 部分屈指肌腱縫合方法

    15.6.5 不同部位肌腱縫合方法的選擇



    15.6.6 肌腱修復的時機

    15.6.7 滑車或鞘內斷裂的縫合法



    15.6.8 指屈肌腱滑車修復

    15.6.9 小結

    15.7 四肢止血帶的使用方法



    16 骨科常見病

    16.1 頸椎疾病

    16.1.1 頸椎綜合征

    16.1.2 頸椎後小關節功能紊亂(落枕)



    16.2 肩部疼痛

    16.2.1 解剖特點

    16.2.2 肩部肌肉功能

    16.2.3 病因

    16.2.4 癥狀及體征

    16.2.5 檢查

    16.2.6 治療

    16.2.7 鋻別診斷

    16.3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

    16.3.1 解剖特點

    16.3.2 病因及病理改變

    16.3.3 臨床表現

    16.3.4 體征

    16.3.5 治療

    16.4 梨狀肌綜合征

    16.4.1 解剖特點

    16.4.2 發病原因

    16.4.3 臨床癥狀

    16.4.4 體征

    16.4.5 治療

    16.5 腰椎間盤突出癥

    16.5.1 解剖特點

    16.5.2 椎間盤突出的病理特點

    16.5.3 臨床表現

    16.5.4 檢查及診斷

    16.5.5 輔助檢查

    16.5.6 治療原則

    16.5.7 鋻別診斷

    16.5.8 腰肌功能鍛煉

    16.6 腰椎椎後關節功能紊亂癥

    16.6.1 解剖特點及發病原因

    16.6.2 臨床表現

    16.6.3 臨床分型

    16.6.4 X線檢查

    16.6.5 治療原則

    16.7 臀上皮神經損傷

    16.7.1 解剖特點

    16.7.2 發病原因

    16.7.3 臨床表現

    16.7.4 體征

    16.7.5 治療

    16.8 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

    16.8.1 解剖特點

    16.8.2 病理變化

    16.8.3 臨床癥狀與體征

    16.8.4 治療

    16.9 腰椎弓裂及脊柱滑脫

    16.9.1 病因

    16.9.2 臨床癥狀

    16.9.3 體征

    16.9.4 治療

    16.10 棘上韌帶損傷

    16.10.1 解剖特點及發病原理

    16.10.2 臨床表現

    16.10.3 體征

    16.10.4 治療

    16.11 慢性腰背痛

    16.11.1 病因

    16.11.2 臨床表現

    16.11.3 體征

    16.11.4 治療

    16.12 關節炎

    16.12.1 類風濕關節炎

    16.12.2 強直性脊柱炎

    16.12.3 骨性關節炎

    16.12.4 膝關節滑膜炎

    16.13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16.13.1 解剖特點

    16.13.2 發病機制

    16.13.3 損傷的部位

    16.13.4 臨床表現及診斷

    16.13.5 治療

    16.14 骨髓炎

    16.14.1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16.14.2 亞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16.14.3 慢性骨髓炎

    16.15 椎管狹窄癥

    16.15.1 命名及分型

    16.15.2 臨床癥狀

    16.15.3 輔助檢查

    16.15.4 治療

    16.16 腰椎椎弓根內固定進釘部位

    的選擇

    16.16.1 正常的椎弓根定位

    16.16.2 正常腰椎弓根解剖及定位

    16.16.3 老年患者腰椎定位

    16.17 幾種脊柱疾病的鋻別診斷



    16.17.1 4種頸椎病的鋻別診斷要點



    16.17.2 胸椎椎管狹窄的鋻別診斷

    16.17.3 腰椎椎管狹窄的鋻別診斷

    16.17.4 腰椎間盤突出與梨狀肌綜合征

    的鋻別

    16.17.5 腰椎椎管狹窄癥與神經根嵌壓

    綜合征的鋻別

    16.17.6 腰椎結核與椎體非特異性感染

    的鋻別

    16.17.7 腰椎間隙感染與椎管內血腫的

    鋻別

    16.17.8 膝關節滑膜炎與半月板損傷的

    鋻別



    17 椎體影像學檢查

    17.1 正常頸椎及CT圖像

    17.2 腰椎解剖及CT圖像

    17.3 正常各腰椎CT圖像及形態



    17.4 腰椎間盤膨出

    17.5 腰椎間盤突出

    17.6 腰椎椎管狹窄

    17.7 腰椎滑脫椎管像

    17.8 脊椎脊髓磁共振像



    18 創傷出血性休克及肺栓塞搶救

    18.1 休克搶救流程

    18.2 創傷出血性休克搶救流程

    18.3 急性肺栓塞搶救流程



    參考文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