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田玉美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中醫
    【市場價】
    1192-1728
    【優惠價】
    745-1080
    【作者】 田玉美李雲海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基礎理論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758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75886
    叢書名:荊楚中醫藥繼承與創新出版工程·荊楚醫學流派名家繫列(第一輯)

    作者:田玉美,李雲海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

    編輯推薦

    荊楚醫學是我國重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流派之一,其蘊藏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經驗對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繫統梳理荊楚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和總結荊楚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以及荊楚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這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助力荊楚文化發揚光大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並填補了荊楚中醫藥繫統研究的空白。

     
    內容簡介

    本項目是湖北省公益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項目。田玉美(1928—),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湖北中醫大師,、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批、第三批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田玉美教授深入研究了《金匱要略》,並在臨床運用上做了發展。。本書詳細介紹荊楚名家的學術思想及臨證、教學、科研實踐精華。包括:醫家傳略、學術思想、醫論醫話、醫案精選、創新成果等內容。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挖掘湖北地域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等,不僅有利於促進湖北地域中醫學術、科研、臨床發展,還能為祖國中醫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本叢書的出版以一種形式表達出荊楚醫學的傳承和發展,體現了對國家政策的充分領悟,勇於承擔社會責任,遵循中醫發展的客觀規律,積極推動中醫傳承和創新工作,擴大中醫藥文化影響力。

    作者簡介

    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湖北中醫大師,、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批、第三批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曾任湖北中醫藥大學金匱教研室主任。1993年被聘請為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醫學科學審議組成員。2003年被聘為湖北省委保健委員會中醫保健專家組成員。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

    目錄
    醫家傳略1

    一、庭訓目染習岐黃3

    二、躬行實踐得真知5

    三、醫德高尚暖人心6

    四、言傳身教育桃李7

    五、潛心科研攀高峰8學術特色11

    一、髒腑失調、氣血陰陽虛實交錯為基本病機13

    醫家傳略1

    一、庭訓目染習岐黃3

    二、躬行實踐得真知5

    三、醫德高尚暖人心6

    四、言傳身教育桃李7

    五、潛心科研攀高峰8學術特色11

    一、髒腑失調、氣血陰陽虛實交錯為基本病機13

    二、治重在調,多法聯用,補虛祛邪,乃以平為期13

    (一) 多法聯用,調氣血陰陽14

    (二) 重視脾腎,治佐以調肝14

    三、師古不泥,靈活應變,古方今用,重辨證論治16醫論醫話19

    一、證治經驗21

    (一) 肺病證21

    (二) 心腦病證26

    (三) 脾胃腸病證29

    (四) 肝膽病證42

    (五) 腎膀胱病證53

    (六) 氣血津液病證56

    (七) 經絡肢體病證66

    (八) 癌癥71

    (九) 婦科病證72

    (十) 皮膚病88

    (十一) 其他94

    二、理論探討99

    (一) 《金匱要略》異病同治舉隅99

    (二) 《金匱要略》中的四診103

    (三) 論《金匱要略》中的預後109

    (四) 論《金匱要略》濕病與歷節114

    (五) 《金匱要略》寓證於方梗概117

    (六) 大承氣湯在《金匱要略》中的應用121

    三、用藥經驗124

    (一) 常用藥對配伍124

    (二) 特殊用藥130醫案精選133

    一、肺病證135

    (一) 感冒135

    (二) 喘證139

    (三) 咳嗽144

    (四) 哮病151

    (五) 肺脹153

    (六) 肺癰155

    (七) 肺癆157

    (八) 肺痿158

    二、心腦病證160

    (一) 心悸160

    (二) 失眠162

    (三) 頭痛165

    (四) 中風168

    (五) 痫證176

    (六) 狂病178

    三、脾胃腸病證180

    (一) 洩瀉180

    (二) 便秘182

    (三) 胃痛187

    四、肝膽病證191

    (一) 黃疸191

    (二) 臌脹193

    (三) 脅痛198

    五、腎膀胱病證201

    (一) 淋證201

    (二) 水腫203

    (三) 遺尿204

    六、氣血津液病證205

    (一) 郁證205

    (二) 血證207

    (三) 汗證216

    (四) 燥證217

    (五) 消渴219

    (六) 厥證222

    七、經絡肢體病證223

    (一) 痺證223

    (二) 痙證226

    (三) 腰痛227

    (四) 痿證231

    八、癌癥234

    (一) 肺癌234

    (二) 肝癌238

    (三) 胰頭癌239

    (四) 白血病239

    九、其他242

    (一) 皮膚病242

    (二) 婦科雜病250

    (三) 耳鼻喉255創新成果259

    一、研創新方261

    (一) 肝炎Ⅰ號261

    (二) 疏肝瀉白散261

    (三) 胃保寧262

    (四) 益肺四號262

    (五) 養胃理氣湯262

    二、經方新用264

    (一) 陽和湯264

    (二) 六味地黃丸265

    (三) 桂枝茯苓丸270

    (四) 半夏瀉心湯272

    (五) 黃連阿膠湯274

    三、現代研究275

    (一) 中藥治療單純性肥胖47例臨床觀察275

    (二) 結腸康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CNUC)的

    實驗研究277

    四、教學改革281大事記285參考文獻289 

    前言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以及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以及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提供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其內容可以看出,它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過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文獻,勾勒出從漢水流域至長江中段荊楚醫學從源到流的發展脈絡,揭示了從東漢末年到明清的荊楚中醫藥學的發展歷史,延伸到現代,一代代中醫名家學術相承賡續,不斷地傳承與創新,特別是通過對當代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的挖掘,繫統而深刻地梳理出荊楚醫學的傳承與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影響,亦是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的貢獻,也為全國各地中醫流派整理、發掘研究做出了示範。 本叢書適合中醫醫史學、中醫藥流派、中醫藥臨床及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和學習者閱讀。 書將付梓,先睹為快,不揣粗簡,樂而為序。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以及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以及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提供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其內容可以看出,它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過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文獻,勾勒出從漢水流域至長江中段荊楚醫學從源到流的發展脈絡,揭示了從東漢末年到明清的荊楚中醫藥學的發展歷史,延伸到現代,一代代中醫名家學術相承賡續,不斷地傳承與創新,特別是通過對當代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的挖掘,繫統而深刻地梳理出荊楚醫學的傳承與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影響,亦是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的貢獻,也為全國各地中醫流派整理、發掘研究做出了示範。 本叢書適合中醫醫史學、中醫藥流派、中醫藥臨床及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和學習者閱讀。 書將付梓,先睹為快,不揣粗簡,樂而為序。

    在線試讀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以及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以及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提供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其內容可以看出,它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過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以及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以及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提供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其內容可以看出,它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過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文獻,勾勒出從漢水流域至長江中段荊楚醫學從源到流的發展脈絡,揭示了從東漢末年到明清的荊楚中醫藥學的發展歷史,延伸到現代,一代代中醫名家學術相承賡續,不斷地傳承與創新,特別是通過對當代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的挖掘,繫統而深刻地梳理出荊楚醫學的傳承與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影響,亦是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的貢獻,也為全國各地中醫流派整理、發掘研究做出了示範。

    本叢書適合中醫醫史學、中醫藥流派、中醫藥臨床及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和學習者閱讀。

    書將付梓,先睹為快,不揣粗簡,樂而為序。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