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呂文亮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中醫
    【市場價】
    536-776
    【優惠價】
    335-485
    【作者】 呂文亮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基礎理論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792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79266
    叢書名:荊楚中醫藥繼承與創新出版工程·荊楚醫學流派名家繫列(第一輯)

    作者:呂文亮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

    編輯推薦

    荊楚醫學是我國重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流派之一,其蘊藏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經驗對後世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繫統梳理荊楚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和總結荊楚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以及荊楚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發展流派,這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助力荊楚文化發揚光大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並填補了荊楚中醫藥繫統研究的空白。

     
    內容簡介

    本項目是湖北省公益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項目。本書詳細介紹荊楚名家的學術思想及臨證、教學、科研實踐精華。包括:醫家傳略、學術思想、醫論醫話、醫案精選、創新成果等內容。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挖掘湖北地域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等,不僅有利於促進湖北地域中醫學術、科研、臨床發展,還能為祖國中醫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本叢書的出版以一種形式表達出荊楚醫學的傳承和發展,體現了對國家政策的充分領悟,勇於承擔社會責任,遵循中醫發展的客觀規律,積極推動中醫傳承和創新工作,擴大中醫藥文化影響力。

    作者簡介

    長江學者,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中醫溫病領域專家。多年來,潛心研究濕熱病證治規律,理論上提出“脾胃濕熱論”、“濕熱致瘀論”等學術見解,特別是在消化繫統疾病、重大感染性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公開發表論文60多篇。主編、編寫著作多本。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學術思想傳承研究”項目,參與國家973子課題4項。其中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結合的中醫繼承型人纔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實踐,獲得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清熱化濕治法作用機理及臨床應用研究”獲首屆湖北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

    目錄
    醫家傳略1

    一、業醫心得,醫學三境界6

    二、誨人不倦,教書育人8

    三、學識淵博,醫道初成9

    醫家傳略1



    一、業醫心得,醫學三境界6



    二、誨人不倦,教書育人8



    三、學識淵博,醫道初成9



    四、為國育纔,承續發展10

    學術特色13



    一、彙通寒溫,深研溫病創新識15



    二、精研濕熱,成績斐然22



    三、運用溫病方,擅治脾胃病26



    四、創新疫病理論,提升干預能力27

    著作簡介31



    一、《脾胃病證治精要》33



    二、《葉天士經典醫案賞析》35



    三、《王孟英經典醫案賞析》38

    醫論醫話41



    一、醫學心悟43



    (一) 學好中醫的幾點體會43



    (二) 如何理解與學好溫病學?——對溫病學研究層面的思考

    44



    (三) 論膏方48



    (四) 論四時溫病與氣像醫學的關繫49



    (五) 外感熱病學術流派述評51



    (六) 淺談龐安時在溫病學上的成就55



    (七) 從溫疫學說角度淺析“非典”57



    (八) 關於溫病方證理論的體繫59



    (九) 淺析溫病方證理論的臨床應用62



    (十) 運用溫病方證對應原則治療脾胃病的思路64



    (十一) 溫病方證舉例之一:辛涼法——桑杏湯68



    (十二) 溫病方證舉例之二:辛涼甘潤治燥法——清燥救肺湯68



    (十三) 溫病方證舉例之三:清營透熱轉氣法——清營湯69



    (十四) 溫病方證舉例之四:甘寒滋陰生津法——沙參麥鼕湯70



    (十五) 溫病方證舉例之五:分消走洩法——溫膽湯71



    (十六) 溫病方證舉例之六:和解濕熱法——蒿芩清膽湯72



    (十七) 溫病方證舉例之七:化痰祛瘀通絡法——薛生白加減

    三甲散72



    (十八) 溫病方證舉例之八:清熱化濁解毒法——甘露消毒丹73



    (十九) 濕熱性質疑難病治法述要75



    (二十) 營分證內涵及清營湯運用規律辨識78



    二、中醫之道80



    (一) 溫病濕熱理論的學術傳承與臨床應用80



    (二) 對中醫疫病理論創新與構建防疫體繫的思考85



    (三) 挖掘溫病理論,創新中醫急癥思維92



    (四) 挖掘溫病理論,創新風溫肺熱病臨床診療思維94



    (五) 基於脾胃學說防治腫瘤的幾點思考97



    (六) 基於精準醫療背景下的中醫防治惡性腫瘤的思考100



    (七) 新時代中醫藥面臨的機遇與時代使命103



    (八) 黃岡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思考107



    (九) 基於治未病思想的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服務體繫構建112



    三、中醫藥高等教育心悟115



    (一) 對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建設的再思考115



    (二) 對高校院(繫)一級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117



    (三) “溫病學”課程教學原則探析120



    (四) 對重編《溫病學》教材的設想122



    (五) 溫病學三式法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

    124



    (六) 探析儒家文化對培養中醫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影響126



    (七) 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特色辦學的實踐與

    探討130



    (八) 高職中醫類專業人纔能力考評體繫的構建136



    (九) 中醫學專業人纔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教學改革實踐141



    (十) 建設有特色高水平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的路徑思考146



    (十一) 對面向未來的現代醫學體繫的思考152



    (十二) 國際交流合作在中醫藥大學的職能定位與實踐路徑155



    (十三) 醫教協同深化中醫學人纔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159



    (十四) “新醫科”建設理念下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163

    醫案精選169



    一、脾胃肝膽繫病證171



    醫案1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71



    醫案2王氏連樸飲合藿香正氣散加減治療慢性胃炎172



    醫案3逍遙散合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慢性胃炎173



    醫案4柴胡陷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174



    醫案5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胃痞175



    醫案6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胃痞176



    醫案7丹梔逍遙散合黃連瀉心湯加減治療胃痞177



    醫案8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178



    醫案9從肝辨治脾胃病179



    醫案10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胃痞180



    醫案11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胃痞180



    醫案12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呃逆181



    醫案13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183



    醫案14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183



    醫案15沙參麥鼕湯合小建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184



    醫案16王氏連樸飲合枳術丸加減治療胃脕痛185



    醫案17干姜瀉心湯加減治療胃脕痛186



    醫案18王氏連樸飲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胃脕痛187



    醫案19三仁湯加減治療洩瀉188



    醫案20藿香正氣散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189



    醫案21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慢性胃炎190



    醫案22新加黃龍湯加減治療便秘192



    醫案23溫陽法治療便秘193



    醫案24補中益氣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減治療洩瀉193



    醫案25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口中異味194



    醫案26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口臭195



    醫案27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口中異味196



    醫案28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脅痛197



    醫案29益氣養陰清熱利濕法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198



    醫案30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胃癌術後雙下肢水腫200



    二、肺繫病證201



    醫案1三子養親湯合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干咳201



    醫案2清燥救肺湯加減治療難治性咳嗽202



    醫案3定喘湯合瀉白散加減治療咳嗽203



    醫案4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咳嗽204



    三、心繫病證205



    醫案1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胸痺205



    醫案2生脈散合溫膽湯加減治療心悸206



    醫案3生脈散合歸脾湯、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207



    醫案4柏子養心丸合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208



    醫案5四君子湯合王氏連樸飲、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209



    醫案6柏子養心丸合溫膽湯加減治療失眠210



    醫案7生脈散合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失眠211



    醫案8歸脾湯加減治療失眠212



    醫案9溫膽湯合菖蒲郁金湯加減治療失眠213



    醫案10溫膽湯合甘麥大棗湯加減治療失眠213



    四、腎繫病證214



    醫案1知柏地黃丸加減治療淋證、虛勞214



    醫案2附桂八味丸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腎結石、頭暈

    215



    醫案3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熱淋216



    五、氣血津液病證217



    醫案1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汗癥217



    醫案2黃連溫膽湯合腎氣丸加減治療汗癥218



    醫案3清熱化濕養陰生津法治療口腔干燥綜合征219



    醫案4三仁湯加減治療虛勞220



    醫案5歸脾湯合黃連溫膽湯治療虛勞221



    醫案6當歸地黃湯合翹荷湯治療發熱223



    醫案7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發熱224



    醫案8柴胡溫膽湯合桂甘龍牡湯加減治療汗癥225



    醫案9李氏清暑益氣湯加減治療消渴225



    醫案10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發熱226



    醫案11三仁湯加減治療汗證227



    六、肢體經絡病證228



    醫案1補陽還五湯合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痺證228



    醫案2歸脾湯合丹參飲加減治療痺證229



    醫案3附桂八味丸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痿病230



    醫案4獨活寄生湯合桂枝湯加減治療痺證231



    醫案5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痺證232



    醫案6三仁湯加減治療痛風233



    醫案7地黃飲子合四妙散加減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34



    醫案8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尾骶部疼痛235



    醫案9溫經湯加減治療風濕性關節炎236



    醫案10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全身酸痛237



    醫案11炙甘草湯加減治療關節炎238



    醫案12羌活勝濕湯合三仁湯加減治療痺證238



    醫案13宣痺湯加減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39



    醫案14補陽還五湯合鎮肝息風湯加減治療眩暈顫證240



    七、皮膚外科病證241



    醫案1王氏連樸飲加減治療脫發241



    醫案2三仁湯合玉屏風散加減治療慢性濕疹243



    醫案3甘露消毒丹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濕疹244



    醫案4銀翹散加減治療紫癜245



    醫案5宣痺湯加減治療皮肌炎246



    醫案6銀翹散加減治療慢性蕁麻疹247



    醫案7桑菊飲加減治療痤瘡248



    醫案8銀翹散加減治療痤瘡249



    醫案9甘露消毒丹加減治療痤瘡249



    醫案10柴胡溫膽湯加減治療痤瘡250



    醫案11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痤瘡251



    醫案12補中益氣湯合四妙散加減治療脫肛252



    八、婦科病證253



    醫案1附桂八味丸合完帶湯加減治療月經愆期253



    醫案2柴枳敗醬湯合生脈散加減治療惡露不淨254



    醫案3柴枳敗醬湯加減治療帶下病255



    九、兒科病證256



    醫案1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小兒肺炎喘嗽256



    醫案2溫膽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治療小兒肺炎257



    醫案3桑菊飲合二陳湯治療小兒肺炎258



    十、耳鼻喉病證259



    醫案1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慢性咽炎259



    醫案2玉屏風散加減治療鼻炎260



    醫案3逍遙散加減治療鼻淵261



    醫案4逍遙散加減治療頭痛262

    創新成果263



    一、詮釋溫病濕熱學說的本義265



    二、濕熱理論創新與臨床應用266



    三、建立脾胃濕熱證量化診斷標準、規範辨證體繫272



    四、研究濕熱治法、探討共性規律282



    (一) 傳承經典,融合新知282



    (二) 清熱化濕法研究取得成果,揭示了“濕熱分治”的科學內涵

    283

    大事記285

    參考文獻289

    前言

    呂文亮教授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研究30餘年,為人師表,醫術精湛,通曉《傷寒論》,深諳《溫熱論》《濕熱病篇》《溫病條辨》《溫熱經緯》《臨證指南醫案》,執教“溫病學”,潛心溫熱類、濕熱類疾病的研究。他在講臺耕耘數十載,教育培養了無數中醫人纔;臨床中帶教一批又一批中醫學子,桃李滿布。本書記載了呂文亮教授多年來的臨證經驗,涉及脾胃肝膽繫病證、肺繫病證、心繫病證、腎繫病證、氣血津液病證、肢體經絡病證、皮膚外科病證、婦科病證、兒科病證、耳鼻喉病證共10個繫統的疾病,有案有論,論述精闢,引證有據,療效確切,尤其對消化繫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獨到見解。呂文亮教授融彙寒溫,深研溫病,運用溫病方,擅治脾胃病,精研濕熱,成績斐然。此外,他還創新了中醫疫病理論,提升了中醫藥對新發傳染病的防治能力。本書主體分為六個部分,包括醫家傳略、學術特色、著作簡介、醫論醫話、醫案精選、創新成果。本書可供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中醫院校師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本書中引文,因來源資料年代久遠,已無從查對*原始的版本,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和編輯對引文中少量明顯錯誤之處,按現在的出版規範做了修改。本書中方劑組成盡量與原方保持一致,但需關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的應用,此類藥物在臨床應用中應靈活處理, 不可照搬照抄原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學校、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因編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在線試讀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特別是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奠定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內容可以看出,其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了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以及他開設的知名藥店“葉開泰”。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非常重要,沒有傳承,創新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而隻有不斷實踐、創新,纔能發展,並得以很好地傳承。因此,要加強中醫藥文獻整理和學術流派的研究,以及地方名醫學術經驗的整理與發掘工作。近些年來,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清楚地看到,中醫藥文獻與學術流派是現代中醫藥科學研究、教育以及臨床發展的重要基礎,繫統梳理中醫藥歷史源流,整理中醫藥學術思想精華,總結歷代名醫名家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尤其是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醫學體繫、學術流派和臨證經驗進行整理,對於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指示的具體舉措。在這方面尚有很多工作可做,值得大家重視。

    中醫學術流派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通過不斷積澱、傳承、演變並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診療技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影響和社會公認度,也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中醫學術流派特別是名醫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作為中醫傳統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傳承發展的關鍵。湖北省(荊楚)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九省通衢,交通便利,文化積澱深厚,藥物資源豐富,歷代名醫輩出,具有鮮明的發展特色和規律。

    荊楚醫學源遠流長。神農嘗百草是荊楚醫藥學研究的開端。到了商周時期,荊楚醫學開始發展,出現了具有個別性、自發性的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這一點從先秦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正是這些前期積累為戰國到兩漢時期醫學體繫的構建奠定了基礎。湖北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的醫書竹簡包括《脈書》《引書》。從內容可以看出,其出現的時間早於《黃帝內經》。毫無疑問,這些著作為《黃帝內經》的成書做出了貢獻。晉唐到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荊楚醫學的興起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以王叔和、龐安時為代表的名醫大家。王叔和精於脈學,整理編次了《傷寒論》,龐安時提出寒溫分治,兩人對《傷寒論》都深有研究。明清時期是荊楚醫學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臨床大家萬全、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此外,還有本草學家劉若金、“戒毒神醫”楊際泰、內科名家梁學孟、制藥名家葉文機以及他開設的知名藥店“葉開泰”。近現代,荊楚地域更是名醫輩出,有倡導扶陽的王和安,有內科名家蔣玉伯、張夢儂、熊魁梧,有與哈荔田有“南黃北哈”之稱的婦科名家黃繩武,有傷寒名家李培生、洪子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當代的名醫名家,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僅推動了荊楚地域中醫學的發展,而且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對荊楚地域醫家的學術思想以及臨證經驗進行研究既有必要,也有可為。

    本叢書通過深入研究文獻,勾勒出從漢水流域至長江中段荊楚醫學從源到流的發展脈絡,揭示了從東漢末年到明清的荊楚中醫藥學的發展歷史,延續至今,一代代中醫名家學術相承賡續,不斷地傳承與創新,特別是通過對當代代表性醫家的醫學思想、理論、技術的挖掘,繫統而深刻地梳理出荊楚醫學的傳承與發展脈絡,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影響,亦是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的貢獻,也為全國各地中醫流派整理、發掘研究做出了示範。

    本叢書適合中醫醫史學、中醫學術流派、中醫藥臨床及中醫藥文化的研究和學習者閱讀。

    書將付梓,先睹為快,不揣粗簡,樂而為序。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