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隗繼武經驗集萃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中醫
    【市場價】
    347-502
    【優惠價】
    217-314
    【作者】 遲莉麗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基礎理論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79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軟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087955
    叢書名:全國名老中醫傳承繫列叢書

    作者:遲莉麗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2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脾胃肝膽疾病大咖的傳世經驗集萃。


    這是全國名老中醫隗繼武先生離世後,弟子對他數十年臨床經驗的總結。


    本書將為你展現傳統中醫專家的求學從醫之路,以及如何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等醫學名著與現代醫學臨床相結合。


    經典案例記錄和解析,為你呈現醫生與疾病鬥爭這“沒有硝煙的戰鬥”。


    本書為你記錄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病案,例如內服中藥抗感染治愈大面積燒傷等。


    ……

     
    內容簡介

    《隗繼武經驗集》是全國著名老中醫藥專家隗繼武的臨床經驗集。隗老數十年工作在臨床一線,具有豐富的運用中醫藥治療消化繫統疾病的經驗,全書共分5個部分:


    “大醫精誠”講述了隗老的從醫經歷及專業上取得的成就。


    “專病專治”總結了隗老在治療脾胃疾病及其他髒腑疾病中的病因病機分析思路和辨證論治經驗。


    “方藥心得”總結了隗老對單味藥、對藥及經典方劑的應用。


    “醫案醫話”以現代病理、藥理和臨床驗案為基礎,對隗老的診療經驗進行了歸納整理,包括臨床驗案、癥候分析、治療原則、選方用藥、隨診或復診的情況等。


    “薪火相傳”部分是隗老弟子在跟師過程中對隗老的臨證經驗和臨床驗案進行整理和繼承心得。本書對臨床治療消化繫統疾病,特別是脾胃繫疾病具有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遲莉麗,女,醫學博士,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198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原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繫,獲學士學位; 於1998年、2004年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分獲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山東省中醫藥學會內科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國際胃腸電協會(IEGGS)會員。
    目錄
    目 錄


    部分 大醫精誠

    成纔之路 2

    學術思想 8

    第二部分 專病專治

    脾胃疾病

    目 錄


     


     


    部分 大醫精誠


     


    成纔之路 2


     


    學術思想 8


     


    第二部分 專病專治


     


    脾胃疾病


     


     


     


    胃痛 28


     


    痞滿 35


     


    嘔吐 41


     


    呃逆 49


     


    洩瀉 55


     


    痢疾 62


     


    便秘 68


     


     


     


    其他髒腑疾病


     


     


     


    心繫疾病 82


     


    肺繫疾病 93


     


    肝繫疾病 105


     


    腎繫疾病 117


     


    第三部分 方藥心得


     


    臨床用藥特點 134


     


    單味藥的應用 149


     


    經典藥對應用 164


     


    經典方劑應用 181


     


    第四部分 醫案醫話


     


    脾胃學說的發展 200


     


    脾胃學說的重要意義 208


     


    脾胃病臨證綱要 210


     


    探究《脾胃論》及醫案分析 216


     


    舌診在脾胃病辨證中的重要作用 221


     


    脾胃病舌質變化規律的計算機分析 228


     


    “和”法的應用 234


     


    臨床應用調升降法的體會 242


     


    對《脾胃論》升陽益胃法的發揮運用 250


     


    談寒熱錯雜證的診治經驗 255


     


    塞因塞用法治療頑固性便秘的經驗 263


     


    辨治功能性嘔吐經驗探析 270


     


    從五髒辨治郁證的臨床經驗 273


     


    從脾胃論治慢性心力衰竭經驗總結 277


     


    “病在血液,根在脾胃” 283


     


    老年脾胃病治療經驗 288


     


    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經驗介紹 297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經驗介紹 301


     


    從“虛、毒、瘀”論治潰瘍性結腸炎 303


     


    內服中藥抗感染治愈大面積燒傷1例報告
    306


     


    海外驗案舉隅 310


     


    第五部分 薪火相傳


     


    隗繼武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經驗 318


     


    隗繼武運用“塞因塞用法”治療難治性便秘的臨床經驗 323


     


    淺談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病因病機及隗繼武教授驗方 327


     


    隗繼武應用半夏瀉心湯驗案舉隅 333


     


    隗繼武教授治療慢性胃炎的經驗 338


     


    隗繼武教授應用自擬健脾活血湯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經驗
    341


     


    隗繼武教授應用柴胡桂枝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經驗
    345


     


    隗繼武分期論治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經驗 348


     


    隗繼武診治口苦思路淺析 353
    前言
    前 言

    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產生了諸多中醫大師,他們是中醫學術造詣深、臨床水平的群體,是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傑出代表和靈魂人物。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是民族的瑰寶,對豐富中醫學理論體繫和推動中醫藥學術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醫藥學傳承、創新、發展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與方式開展名老中醫的傳承工作,如開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及“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中設立的“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的重點課題等,為搶救、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前 言


     


    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產生了諸多中醫大師,他們是中醫學術造詣深、臨床水平的群體,是中醫藥學術發展的傑出代表和靈魂人物。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是民族的瑰寶,對豐富中醫學理論體繫和推動中醫藥學術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中醫藥學傳承、創新、發展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與方式開展名老中醫的傳承工作,如開展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及“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中設立的“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的重點課題等,為搶救、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隗繼武教授(1936.08-2014.07)是中醫名宿,臨床大家,著名中醫學家,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曾任山東中醫學院副院長、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等。隗老為人厚重篤實,對醫術精益求精,博學多纔,又曾進修現代醫學,行醫衷中參西,融會貫通。隗老一生,救死扶傷,不分貴賤,疑難雜癥應手取效,大癥危癥起死回生者數不勝數,在近50年的醫療實踐中,苦研中醫真諦,默默奉獻,不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其本人材料入選了《華夏英傑》、《2000年中國風·傑出人物特集》、《大地之子》、《中國專家人名辭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等。2012年,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隗繼武傳承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員潛心研究並深入挖掘隗老深厚的中醫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做到實踐與理論、整理與繼承、研究與提高相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遺憾的是,隗老不幸於2014年7月罹患肺癌離世,這無疑是中醫界的一大損失。為了進一步推廣、傳播隗老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工作室將之整理彙集成冊,以期給廣大中醫教育、科研和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人民群眾的健康貢獻一份力量!


     


    本書分成纔之路、學術思想、專病專治、用藥經驗、醫案醫話、薪火相傳等部分編寫,主要從隗老調理脾胃為根本出發點,闡述了其“調脾胃,和五髒”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較全面地反映了隗老畢生的治學精神、崇高醫德及中醫內科尤其是脾胃病領域的精髓醫術、宏富經驗及特色優勢。但由於我們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各位賢哲給予指正!


     


    在編撰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各位領導、專家和同道的諸多關心、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在線試讀
    部分 大醫精誠
    成纔之路

    隗繼武教授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50年,治學嚴謹,醫德高尚,學驗俱豐,被尊稱為“隗老”。隗老對中醫經典著作和歷代名家學術思想頗有研究,注重中醫現代研究,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脾胃病,尤其對胃痞、洩瀉的療效為突出。精於疑難雜病的中醫治療,治人無數,屢起沉痾,自出機杼,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用於臨床,無不應手取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受家庭的影響,隗老自幼就喜愛中醫,正是因為對中醫充滿興趣,讓他有了學習中醫的衝勁,讓他對中醫知識多了一份求知欲,使他能抓住每個學習知識的機會。1958年,隗老順利考入山東中醫學院,成為該校的屆本科生,實現了自己學醫的願望。在大學三年的寒窗裡,他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鞭策自己,勤奮學習,寒暑不輟。他認為要學到真正的本事和知識,除了勤奮和虛心外,沒有別的途徑可走,靠這種勤奮篤實的治學精神,他把許多中醫經典著作通讀精讀,口誦心記,由淺到深,從博返約,日積月累,並廣泛涉獵相關西醫知識。中醫自古有“人到五十方知醫”之說,說明成就一位名醫十分不易,1964年畢業留校後,他博覽群書,遵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離中,虛心向前輩學習,通過不懈的學習積累,打下了堅實的中西醫理論基礎。隗老醫德高尚,一生惜老憐貧,樂善好施,每見窮困潦倒者,常解囊相助,或於處方用藥時,以平廉之品代之,凝神屏息診病選方,深受同行的尊重和患者的熱愛。

    1.熟讀中醫經典,勤奮為學

    部分 大醫精誠


    成纔之路


     


    隗繼武教授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50年,治學嚴謹,醫德高尚,學驗俱豐,被尊稱為“隗老”。隗老對中醫經典著作和歷代名家學術思想頗有研究,注重中醫現代研究,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脾胃病,尤其對胃痞、洩瀉的療效為突出。精於疑難雜病的中醫治療,治人無數,屢起沉痾,自出機杼,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用於臨床,無不應手取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受家庭的影響,隗老自幼就喜愛中醫,正是因為對中醫充滿興趣,讓他有了學習中醫的衝勁,讓他對中醫知識多了一份求知欲,使他能抓住每個學習知識的機會。1958年,隗老順利考入山東中醫學院,成為該校的屆本科生,實現了自己學醫的願望。在大學三年的寒窗裡,他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鞭策自己,勤奮學習,寒暑不輟。他認為要學到真正的本事和知識,除了勤奮和虛心外,沒有別的途徑可走,靠這種勤奮篤實的治學精神,他把許多中醫經典著作通讀精讀,口誦心記,由淺到深,從博返約,日積月累,並廣泛涉獵相關西醫知識。中醫自古有“人到五十方知醫”之說,說明成就一位名醫十分不易,1964年畢業留校後,他博覽群書,遵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離中,虛心向前輩學習,通過不懈的學習積累,打下了堅實的中西醫理論基礎。隗老醫德高尚,一生惜老憐貧,樂善好施,每見窮困潦倒者,常解囊相助,或於處方用藥時,以平廉之品代之,凝神屏息診病選方,深受同行的尊重和患者的熱愛。


     


    1.熟讀中醫經典,勤奮為學


    隗老自幼喜歡文學,熟讀《四書》、《五經》,擅長文言文注釋,為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和掌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如天津哈派哈荔田先生所說:“古今精於醫者,無不文理精通。文是基礎醫是樓,文理不通則醫理難明,學好古文,當是學好中醫的基本功之一。”“萬物不離其本,萬變不離其宗”,中醫的“本”就是經典著作,隻有掌握好這個“本”,纔能應對臨床各種復雜的疾病。一個醫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領會《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的理論,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要想在醫療領域有所作為,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隗老認為首先要做到對中醫經典著作的理解、掌握、誦讀,自學醫以來就重視《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的背誦與理解,謹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李東垣的《脾胃論》豐富了自己的脾胃學理論,為以後的行醫打下了夯實的理論基礎。中醫經久不衰,與古代醫家留下的寶貴經驗和理論著作有很大的關繫,誠如任應秋教授所說:“學習中醫經典,纔可以左右逢源,事半功倍。這是學習中醫學的大路、正門,如果舍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難的。”


     


    不管做任何學問,重要的是找到學習方法,正如子貢所說:“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凡是一門學問,都是有一堵牆隔著的。必須設法找到門路,穿牆而入,纔能看到科學內容的美和富。做學問又要刻苦認真,學問多半都是一望無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備一點犧牲精神,甘冒風險,戰勝驚濤駭浪,堅定地把握船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到達彼岸的。


     


    同時隗老告誡我們,誦讀經典應該效法前賢朱熹,正所謂:“為學之道,莫先欲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欲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誦讀經典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循序漸進:首先,學習的過程應當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確定次序,由淺入深,由小及大,由近及遠。正所謂:“事有大小,理無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其次,循序漸進也包括知識的積累和持之以恆的治學精神。治學應該堅持不懈,不斷長進,強調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騖遠。


     


    2)熟讀精思:隗老強調誦讀經典必須反復閱讀,在遍數上不能打馬虎眼。不僅要能夠背熟,而且要對書中的內容了如指掌,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是精思的基礎,讀與思是讀書學習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讀書隻讀不思,必是死讀,即使能記住,仍不是自己的東西,更不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隻思不讀,純繫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無成,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虛心涵泳:誦讀經典之時必須以虛心的態度去體會前賢的用心和寓意,不應該有半點主觀臆斷或隨意發揮。切忌以個人的意見去拼湊前賢的用意,甚至穿鑿附會,這樣是學不好的。隻有虛懷若谷,沉潛玩索,晗喑咀華,纔能真正領悟經典的要義所在。


     


    4)切己體察:也就是“須要將聖賢言語,體之於身”。首先誦讀經典必須與自己的思想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起來,真正領會作者之意;此外誦讀經典不僅是要獲得知識、尋求義理,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自身修養的提高上,已故名醫秦伯未曾說:“專一地研究醫學可以掘出運河,而整個文學修養的提高則有助於釀成江海。”


     


    5)著緊用力:學習一定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氣力,又要有恆心,堅持不懈。中醫學博大精深,必須認真鑽研,深入思考,持之以恆,久而久之,便可水到渠成,成為一名良醫。


     


    6)居敬持志:“居敬”指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更是一種端正的態度,誠心誠意,兢兢業業去做;“持志”則指必須堅定志向,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以頑強的毅力求其實現,努力以“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為目標,做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博采眾長為己用


    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隗老認為中醫學文獻典籍浩如煙海,為醫者應博覽百家,擴充見聞,取其所長,博聞而強識,而不應閉門自守。隗老通過對歷代醫家著作的學習,吸取各家精華,棄其所短,融各家學說於一身。


     


    宋代學者黃山谷雲:“大率學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濫百書,不若精於一也。有餘力,然後及諸書,則涉獵諸篇,亦得其精”。隗老一向治醫嚴謹,平時注意臨床經驗的總結,對內、婦、兒、針灸科均有所長,尤對脾胃病研究極深,熟諳《脾胃論》等脾胃方面的著作,同時還精讀《脈經》、《醫宗》、《濟陰綱目》、《景嶽全書》、《臨證指南醫案》、《諸病源候論》、《溫病條辯》等醫家著作,豐富所學,為己所用,來指導臨床實踐並進行創新。正如嶽美中教授說:“治重病大證,要注重選用經方;治脾胃病,李東垣方較好;治溫熱及小病輕病,葉派時方細密可取。”隗老對各種學說勤於探索,臨床中也常常借鋻各家,常取得較好療效,比如將李東垣甘溫補脾法運用於慢性腎病綜合征,運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口腔潰瘍,應用《傷寒論》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等。


     


    虛心好學,居高不傲是隗老的品質。他堅信“道之所存,師之所在”,不但善於汲取歷代醫家之精華,而且虛心向同道學習,他從不閉關自守,自恃門戶之見。他常常教誨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要博采眾長,上至內難仲景,下至諸子百家,擇其善而從之,集腋成裘,彙流成海。此外,隗老對於散在民間的秘方、驗方也兼收並蓄。如聽說某地老中醫有一治黃疸的秘方,他不辭勞苦,往返數次,登門求教,終得其傳。他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不但為其醫術的不斷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給中醫後學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3.理論與臨床相結合,勤於實踐


    醫學作為一門應用科學,其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是要通過臨床實踐積累和驗證的,而理論的學習均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治病救人。隗老推崇瀋仲圭的“十年讀書,十年臨證”觀,主張中醫理論必須要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方能體味中醫辨證論治、三因制宜的思想,也纔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繫,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病痛。


     


    隗老酷愛讀書,嗜書成癖,白發之年,未曾釋卷。讀書當細,思慮當深,先明其意,後析其理,然後證諸實踐,纔能辨其真偽,得其要領。隗老讀書,隨讀隨思,一有所得,便記心得筆記,以備後學。臨證日久,學術有年,則注意總結臨床治療的經驗教訓,掌握規律,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病診療體繫,為後學者提供了寶貴的成纔經驗。


     


    隗老筆耕不輟,勤於鑽研,發表了《中西醫結合治療亞急性肝壞死的體會》、《脾胃論及其臨床綱要》、《消化繫統疾病舌像變化規律與計算機智能化研究》等20多篇論文,主編了“傳統醫學叢書”《中醫內科學》,參編了《英漢實用中醫藥大全》等多部著作;主持完成了省級科研課題5項,榮獲省*著作一等獎2項。


     


    4.教學相長,與時俱進開展研究


    隗老強調“以醫療為本,以教學為重”。他一直堅持在醫療、教學、科研線,數十載如一日,勤勤懇懇為廣大患者的健康做出貢獻,在治愈數以萬計脾胃病患者的同時,還培養了無數的脾胃科人纔,桃李滿天下,醫、教、研,成績斐然。隗老作為一代名醫,不僅醫術精湛,更注意將臨床經驗傳於後學,為中醫事業培養人纔。隗老經常告誡自己的學生:“作為中醫人,一定要發奮讀書,多臨床、多實踐,力戒浮躁、耐得寂寞,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探求中醫學的未知奧秘,提高療疾治病的效驗,發揮中醫的特長和優勢。”2012年,隗老已退休,還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聘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而今學術繼承人遲莉麗已晉升為主任醫師,也是中醫院臨床、管理方面的主要骨干和學科帶頭人。


     


    隗老平生氣和,寬以待人,回首數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世事滄桑,但隗老“以醫療為本,以教學為重”的基本原則始終沒變,治病救人與教書育人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都讓他牽腸掛肚。隗老為此付出了很多,但每每想到那些遠離病痛困擾的患者,想到自己不計其數的學生,他總會釋然一笑,他認為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幸福。隗老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他事業成功的基石,以振興中醫為己任,是他成為一代名醫的動力。


     


    5.恪守醫德,追求德醫雙馨


    歷經千年仍熠熠生輝的中華傳統醫學其魅力與光輝並不僅僅來源於神奇的療效和獨特的理論體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歷代中醫大家們身上閃爍著人性光輝的醫德!它隨中醫獨特的診療藝術一起傳承至今。縱觀古今中醫各家,大凡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德藝雙馨之醫家,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詮釋著“醫乃仁術”,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捍衛著醫道尊嚴!唐代名醫藥王孫思邈不但熱愛中醫,而且喜好經史佛老之學,他在《大醫精誠》中雲:“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阨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自古前賢推崇“萬事德為先”,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醫學基礎,不僅其整體、辨證的思維方式會影響到對中醫藥學的理解,其道德觀念也會影響從醫者的做人原則和醫德標準。正如溫病大家吳鞠通所言:“天下萬事,莫不成於纔,莫不統於德。無纔固不足以成德,無德以統纔,則纔為跋扈之纔,實足以敗,斷無可成。”高超的醫技與高尚的醫德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醫德是醫技的靈魂,醫技是實現醫德的手段。醫技高超的人,往往也有著高尚的醫德;而片面追求高超的醫技,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畢竟醫技的提高、經驗的積累離不開患者的配合,可以說是無數個患者造就了一代名醫。


     


    隗老自幼酷愛中醫,行於岐黃之路,謹遵“大醫精誠”之訓,努力以“誠於高尚的品德,精於高超的醫術”為目標,幾十年如一日,平素生活節儉,但常常解囊相助,慷慨無私,隻要來到他的門診,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職位高低,一視同仁;即便一天的工作再繁重,面對患者,他的臉上總是面帶善意、慈祥的微笑;隗老常說:“醫乃仁心,德乃醫本。醫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然被人們尊稱為白衣天使,不僅是因為拯救了他人的生命,使他人重獲健康,更重要的是愛人、助人之道。”醫德和醫術,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有良好的醫德而無精湛的醫術或者有高超的醫術卻醫德敗壞,都難成“大醫”。更何況當下醫患關繫緊張,醫患之間彼此應有的信任關繫受到了破壞,很多人認為醫生“拿著高工資,甩著冷臉子”,“滿嘴跑火車,隨便動刀子”,這是一些人給醫生這個行業群體的畫像,誠然,個別現像確實存在,但能否就此定性一個群體?實際上,隻要拋開成見,就不難發現醫生的不易:坐診一坐一天,上廁所都得小步快跑;做手術成功了,患者千恩萬謝,失敗了可能挨罵甚至挨揍;面對急診,24小時待命……隗老說:“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誠,面對社會各種負面評價,我們更應堅守自己,不忘初心,謹記自己的使命,不該時時帶著受害者的情緒去審視周遭,看待他人。為醫者理應努力做一名成熟的社會人,對人性之間的真善美有積極樂觀的期待,對人性之間的惡有清醒客觀的認識……”


     


     


     


    學術思想


     


    隗老在古稀之年仍以飽滿的熱情堅持在臨床、教學的線,每周數次出診。他醫理精湛,學識淵博,勤於實踐,善於總結。擅治內科雜病,對脾胃病尤為專長。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並形成了繫統而完整的學術思想。弟子們在跟師過程中大量收集、整理隗老醫、教、研的經驗及學術專著,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為主干脈絡,收集、整理、總結隗老擅長治療的疾病,如腹瀉、便秘、胃痛、痢疾等的中醫理論基礎、經驗方、方解及臨床應用,並對痢疾做了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從中提煉出隗老中醫消化理論的精華,現總結如下。


     


    一、熟悟經旨,融古通今


     


    隗老躋身杏林五十餘載,博采眾長,學貫中西,推陳出新,醫名卓著。遣方用藥,熟悟經旨,融古通今,領悟到以《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為代表的中醫經典著作是中醫基本理論的主體建構,是中醫智慧的源泉,是中醫的根。《黃帝內經》既記載了豐富而精闢的醫學理論,也蘊含著深邃而超前的醫學思想,集中了中醫奠基時期的臨床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許多超前性的論述,為中醫臨床靈感的獲得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為中醫學術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孫思邈在《大醫習業》中說:“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髒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即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名德纔兼備的名醫,必須精讀《素問》、《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黃帝針經》、《明堂流注》以及張仲景、王叔和等的著作,此外還要精研《周易》等。徐靈胎在《慎疾刍言·宗傳》中說:“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今將學醫之書並讀法開列於下,果能專心體察,則胸有定見。然後將後世之書遍觀博覽,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長而去其短矣。”他開列的“學醫之書”有《靈樞經》、《素問》、《傷寒論》、《金匱》、《神農本草》、《外臺秘要》、《千金方》等。不同時代的醫家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經典,並指出了經典的重要意義:熟讀經典是“為醫”、“為大醫”的先決條件。


     


    在中醫學中,學術與知識不斷補充與完善,始終保持活力,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歷代醫家的努力使得中醫學不斷發展進步。但是,發展與進步一定要建立於穩固的基礎之上纔可能實現,對於中醫學來說,這個基礎正是經典著作。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自序中說:“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仲景批評的是當時的一些醫家隻知墨守家傳經驗,不去尋求發展進步,而學習研究經典要義,補充發展其理論纔是正確的。學習經典絕不是守舊的體現,這也正體現了中醫與西醫的不同:中醫的經典經過千年仍歷久彌新,後世的研究與發展都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和完善;而西醫的經典卻隨著時間新舊更替,古老的知識早已被不斷更新的知識所替換。


     


    隗老潛心研究中醫古今名家學說,認為經典理論對臨床指導至關重要,主張為用而學,學而為用;讀經典,做臨床,提療效,宏學術。學術上遵循傳統中醫理論,重視經典著作和歷代醫家的學術經驗,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隗老贊同《傷寒來蘇集》中“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的提法,認為《傷寒論》固然是一部以六經辨證為核心,論述外感熱病辨證規律的書,然經絡與髒腑密切相關,經絡病變可導致髒腑功能失常,而內科諸疾可在經絡的互相傳變過程中反映出來。故《傷寒論》的理論、辨證、立法、遣方不僅適用於外感病,也適用於脾胃諸疾。他不拘泥於時方、經方,不偏信於流派,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融諸家之長於一爐,遵古而不泥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


     


    二、重視脾胃,和合五髒


     


    脾為五髒之本,《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髒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髒之本也。”概括了五髒功能有賴胃氣的支持。胃氣指人體的脾胃功能和營衛氣血。五髒中任何一髒的功能正常發揮都要以充足的氣血為物質基礎。脾生血心主血,脾氣足則生化氣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氣虛則化源不足,心血虧虛。《靈樞·本髒》曰:“脾合胃。”生理情況下,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脾與胃共同完成水谷受納、腐熟、消化吸收與輸布。


     


    隗老在臨床上,重視古訓,以古代名家理論作為基礎,受《脾胃論》觀點的影響,遵李東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結合自己多年經驗,臨證特別重視髒腑辨證尤其重在調補脾胃;隗老強調治療消化疾病以顧護脾胃為主,且用藥不能傷及胃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與腎、肝、心關繫尤為密切,脾為中土,脾病則心不能主,腎不能滋,肝不能藏,周身難健。隗老臨床常脾胃並治,脾胃並重。正如《慎齋遺書》所說:“脾胃一傷,四髒皆無生氣。”


     


    善用和法。“和法”為中醫八法之一,它不同於汗、吐、下三法的專事攻邪,又不同於補法的專事扶正,旨在“調和”。如戴北山說:“寒熱並用之謂和,補瀉合劑之謂和,表裡雙解之謂和,平其亢厲之謂和。”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與胃的納運互助、升降相因、燥濕相濟的相互配合協調中完成的。脾胃所居,為人之中州,是氣機升降之樞紐。各種原因損傷脾胃,致使寒熱之邪錯雜於中焦,或痰飲濕濁困阻於中,升降失常,氣機窒塞則病生矣。此時,當理寒熱,化痰濕,調氣機,復升降,和其體用。肝主疏洩,可條暢脾胃氣機,肝與膽的功能正常與否同水谷的運化和脾胃氣機的升降密切相關,《靈樞·四時氣》有“邪在膽,逆在胃”之說,葉天士曾謂:“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


     


    隗老認為脾胃病其病機復雜,因此治療上需調升降,暢氣血,寒溫相宜,陰陽相顧,虛實同理。如吳鞠通言:“補中焦以脾胃之體用各適其性,使陰陽兩不相奸為要。”脾胃病大多表現為虛實夾雜、寒熱互見,純虛或純實證較少。隗老認為對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虛實兼夾等病機比較復雜的脾胃病,選用純攻、純補、純清、純溫等方法治療均難收效,唯采用肝脾同治、膽胃同調、兼顧各髒、寒熱並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顧之劑以調和,方可愈病。


     


    1.脾化精微,心血可充


    脾與心的關繫主要體現在血液生成及運行方面的相互協同。一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的充盈賴於脾的運化功能。水谷精微通過脾的轉輸升清作用,上輸心肺,灌注心脈而化赤為血,正如《脾胃論·脾胃盛衰論》提出:“夫飲食入胃,陽氣上行,津液與氣入於心,貫於肺,充實皮毛,散於百脈。脾察氣於胃,而澆灌四旁,營養氣血者也。”又《靈樞·決氣》指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另一方面,明·薛己《薛氏醫案》中明確提出:“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統攝於血。”清·瀋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下血》中雲:“五髒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既有賴心氣的推動以維持其暢而不滯,又依賴脾氣的統攝以使其行於脈中而溢於脈外。血液能正常運行,全賴心主行血與脾主統血的協同作用。


     


    病理上若脾虛失於健運,化源不足,或統血無權,慢性失血,均可導致血虛而心失所養。而勞神思慮過度,既耗心血,又損脾氣,以致心神失養,神志不寧而出現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脾失健運而納少、腹脹、便溏、消瘦等臨床表現。若脾失健運,不能轉輸水濕,則痰飲內停,上凌於心,還可導致心悸、水腫等證。如《內科摘要》雲:“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或心脾作痛,嗜臥少食,大便不調;或肢體重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或思慮傷脾而患瘧疾。”


     


    2.脾氣健運,達木榮肝


    脾主運化,職司生血統血,肝為剛髒,“將軍之官”,內寓相火,體陰用陽,主疏洩而性喜條達惡抑郁,職司藏血,從五行角度而言,二者為木土乘克的關繫。肝脾的生理聯繫主要表現為疏洩與運化的相互作用、藏血與統血的相互協調關繫。一方面脾氣健旺,氣血充,肝體得以濡養而使肝氣衝和條達;肝疏洩有常,全身氣機疏通暢達,有助於脾胃升降,並疏利膽汁,輸於腸道,共同促進食物的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轉輸,正如唐宗海在《血證論·髒腑病機論》強調的肝疏洩功能促進脾胃消化,“木之性主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肝屬木,能疏洩水谷,脾土得肝木之疏洩則飲食化……故肝為脾之主”。另一方面肝主藏血,調節血量,濡養肝氣,防止出血,故明·章潢《圖書編》中提出“肝者,凝血之本”,又如《血證論·髒腑病機論》中雲:“肝屬木,木氣衝和條達,不致郁遏,則血脈得暢。”脾主生血統血,肝脾各司其職,統藏互用,共同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


     


    病理上肝脾病變相互影響,《素問·玉機真髒論》說:“五髒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指出了根據五行生克關繫,肝病可傳脾的傳變規律,即木旺乘土;張景嶽進一步指出:“肝邪之見,本由脾胃之虛,使脾胃不虛,則肝木雖強,必無乘脾之患。”由此可見,脾胃虧虛,肝氣乘虛而犯,即木虛土乘。


     


    3.脾生谷氣,上充於肺


    《醫碥》雲:“飲食入胃,脾為運行其精英之氣,雖曰周布諸髒,實先上輸於肺,肺氣先受其益,是為脾土生肺金。”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液,生谷氣,主升清,二者生理上的聯繫主要表現在氣的生成與水液代謝方面。一方面《素問·六節藏像論》曰:“肺者,氣之本”。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氣,具有吸清呼濁的功能;脾為人體後天之本,脾主運化,將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進而化生水谷之氣。清氣與谷氣彙聚於肺中而成宗氣,決定了一身之氣的盛衰,故《薛生白醫案》說:&ldquo氣之本,賴谷氣以生肺為氣化之源,而寄養於脾也。”另一方面,肺氣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的輸布與排洩;脾氣運化,布精於肺,使水液正常的生成與輸布,肺脾兩髒協調配合,相互為用,是保證津液正常輸布與排洩的重要環節,正如《景嶽全書》中說:“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病理方面,肺脾兩髒常互相影響。如脾氣虛弱,運化失健,水谷精微化源不足,無以上輸養肺,母病及子,導致肺氣亦虛,謂之土不生金;若肺氣虛損,不能為脾布散水谷精微,脾氣亦衰,此為子盜母氣,終導致脾肺兩虛;若脾失健運,水液不化,聚濕生痰,為飲為腫,影響及肺,肺失宣降而成痰嗽喘咳之癥。是病其本在脾,其標在肺,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臨床上肺病久治不愈,多轉而治脾,如《石室秘錄·正醫法》所說:“治肺之法,正治甚難,當轉以治脾,脾氣有養,則土自生金。”


     


    4.脾主後天,化精充腎


    《嶽美中醫話集》雲:“人之始生,先成於精,精氣旺而後有脾胃,即所謂先天生後天。人之衰老,腎精先枯,累及諸髒,此時全賴脾胃運化,吸收精微,使五髒氣得繼,纔能卻病延年,即所謂後天養先天。”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主要表現在後天與先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的關繫。一方面,脾之健運,化生精微,是脾氣及脾陰脾陽的協同作用,但有賴於腎氣及腎陰腎陽的資助和促進,故有“脾陽根於腎陽”之說,亦有“命火生脾土”的論述;而腎中所藏先天之精及其氣,亦賴於脾氣運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水谷之氣的不斷充養,方能充盛。另一方面,水液代謝與脾氣的運化功能關繫密切,但須賴於腎氣的蒸化及腎陽的溫煦作用支持。腎主水液輸布代謝,又賴於脾氣及脾陽的協助,即所謂“土能制水”。脾腎兩髒相互協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謝的協調平衡。


     


    病理上,腎精不足與脾精不充,脾氣虛弱與腎氣虧虛,脾陽虛損與命門火衰,常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兩髒氣虛多表現為腹脹便溏或大小便失禁或虛喘乏力;脾腎陽虛多出現畏寒腹痛,腰膝酸冷,五更洩瀉,完谷不化等虛寒病癥;脾氣脾陽失運,腎陽腎氣虛衰,蒸化失司,水濕內生,終可導致尿少浮腫、腹脹便溏、腰膝酸軟等脾腎陽虛、水濕內停之證。正如《素問·水熱穴論》說:“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隗老認為脾胃病病機復雜,因此治療上需調升降,暢氣血,寒溫相宜,陰陽相顧,虛實同理。如吳鞠通言:“補中焦以脾胃之體用各適其性,使陰陽兩不相奸為要。”脾胃病大多表現為虛實夾雜、寒熱互見,純虛或純實證較少。隗老認為對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虛實兼夾病機比較復雜的脾胃病,選用純攻、純補、純清、純溫等方法治療均難收效,唯采用肝脾同治、膽胃同調、兼顧各髒、寒熱並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顧之劑以調和,方可愈病。《內經》反復指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隗老認為臨證中不管遇到多麼復雜的病情,隻要患者尚能飲食,總是易治;若久病體虛而飲食不入,當先從調理脾胃著手。


     


    三、辨證辨病,審因論治


     


    隗老臨證主張“七結合”的原則,即宏觀與微觀結合、局部與整體結合、主觀與客觀結合、辨證與辨病結合、內治與外治結合、治病與調心結合、防病與治病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是指根據四診收集的資料、癥狀、體征,辨別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繫,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並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的過程。在古代,醫學診斷技術不甚發達,辨證論治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並不是中醫的辨治方法,也無法解決所有的臨床問題。在中醫古籍中,也常可見到對辨癥、辨病及審因論治的應用。過度強調和追求辨證論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維的局限,尤其在現代臨床中,辨證論治已越來越顯露出其局限性。完整的辨治方法應包括辨證論治、辨癥論治、辨病論治和審因論治。


     


    1.宏觀與微觀結合


    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宏觀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體,而人體髒腑、組織、器官則是產生生理病理變化的基本單位和微觀因素,《素問·保命全形論》曰:“人生於地,命懸於天。”因此,診治疾病應該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即將個體、人群、生態環境、社會因素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把生命活動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看作宏觀條件下的微觀變化。如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機體自身髒器的病理變化是客觀存在的,但諸多社會、環境因素如精神刺激、飲食習慣等則能導致或促進這些疾病的發生發展。因此,綜合考慮、統籌兼顧,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2.局部與整體結合


    由於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整體的功能是由各髒器、組織共同完成和實現的,局部與局部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繫、密不可分,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因此診治疾病就要注意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這種辯證統一的關繫,既要注意局部變化,又要注意整體反映,既要考慮既病之髒腑,又要考慮有關聯的髒腑。


     


    隗老非常重視中醫的整體觀念,將其貫穿於辨證施治的各個方面。他認為人體各髒腑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這些生理功能又都是整體功能活動的組成部分。在診治疾病時隻有以整體觀念為指導,統觀全局,審證求因,燮理陰陽,調理髒腑,疏通氣血,調節升降,纔能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


     


    3.主觀與客觀結合


    就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過程而言,人體的功能和精神狀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內因;治療手段及環境改善是客觀條件,是外因。客觀必須通過主觀發揮作用。從物質角度來看,機體正氣的盛衰是決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的關鍵因素,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藥物及其他治療手段亦須借助人體的正氣方能鼓邪外出。從精神角度來看,不但不良的精神刺激可導致或誘發疾病,既病之後的精神作用對疾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素問·五髒別論》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由於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戰勝疾病不容忽視的因素和條件,因此在使用藥物和其他治療手段的同時,應時刻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一方面應顧護人的正氣,使正氣足則邪氣祛,另一方面注意精神調節,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隗老曾治一老干部,70多歲,患晚期胃癌,廣泛轉移。曾往國內幾家大醫院求治,均告知已無辦法,能存活36月足矣,囑其家人贍養其終。隗老循循善誘,悉心開導,首先使患者樹立信心配合治療,然後處氣、健脾祛痰之品,又少佐活血化瘀之藥。使患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病情穩定,存活2年餘。


     


    4.辨證與辨病結合


    所謂“辨證與辨病結合”是指既要充分利用現代醫學的先進理論和先進手段明確疾病的性質、部位,從而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在治療中又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統觀全局,辨清陰陽,審證求因,因證施治。因此,作為一個醫生要借鋻和利用現代醫學的方法和手段,更要發揮中醫辨證施治之特長。


     


    隗老在診斷脾胃疾病時非常重視辨證,認為辨證是中醫藥治療疾病的精髓所在,也是取得治療效果的關鍵。他指出,之所以要辨病,是因為脾胃疾病具有“雜慢”的特點,如慢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消化器官惡性腫瘤等,不及時治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無論中醫辨證還是西醫辨病,均應十分清楚,以免延誤病情;而中醫辨證是整體觀思想集中的體現,要結合年齡、病史、發病因素、體質情況、環境、飲食習慣、用藥等因素綜合考慮,並分析其病機所在,正邪關繫,預後轉歸等,從現代臨床角度出發,還要結合西醫觀點及檢查結果,從而進行辨證並得出結論;中醫的證反映了疾病的一般規律性,所以在許多脾胃科指導老師治療脾胃疾病的學術思想及經驗總結中可見同一證型,即“異病同證”,而每個脾胃病有其特殊性,一個病又可見不同證型,因此又要在辨病的基礎上辨證。


     


    5.內治與外治結合


    由於人體五髒六腑、四肢百骸通過經絡的聯結作用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或導致一髒一腑功能失調、經絡阻滯,或導致全身陰陽失衡、氣血不暢。治療的目的,就是用藥物或非藥物的手段,祛除病邪、協調髒腑、平衡陰陽。內治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有時外治同樣可以。如吳師機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隗老常將內外治法有機結合,收效殊異。如急性闌尾炎在用內服藥的同時配以大蒜、大黃、芒硝外敷。其他,如外熨、燙洗、膏藥等也是他經常使用的外治方法。


     


    6.治病與調心結合


    個體是社會的一分子,諸多社會現像為人體感官所感知,從而導致精神或情緒的變化。而人的精神活動與髒腑器官的功能又有著密切的聯繫。一方面,外界不良的精神刺激作用於機體,可導致髒腑功能失調而致病,《素問·舉痛論》雲:“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另一方面,髒腑功能失調而使氣血偏盛偏衰時,又會導致異常的情緒變化,《靈樞·本神》雲:“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因此,作為一名醫生,應當掌握精神因素與疾病發生及發展的關繫,掌握精神因素的致病特點,在發揮藥物治療作用的同時,注意調節患者的精神和情緒,纔能有效地治療和預防疾病,《素問·疏五過論》雲:“離絕宛結,憂恐喜怒,五髒空虛,血氣離守,工不能知,何術之語?”隗老治愈多例胃病伴有精神障礙者,在處方用藥上或是疏肝解郁,或是鎮心安神,或是滌痰開竅,但不論何種方法均配合以耐心細致的思想、精神開導,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防病與治病結合


    醫學前賢們早已提出“治未病”思想,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一個古老而又前沿的話題,在中醫學中,“治未病”的思想光輝閃爍了兩千多年,是中醫預防治療學理論內涵的高度抽像概括,是中醫學養生、調理、防病的基本法則之一。它以扶助正氣、增強體質為核心的健身、防病治療思想,以對外適應自然變化,對內促進機體抗病能力、自我愈合、自我康復能力的治療原則,強調從功能的、整體的變化把握生命與健康,重視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變,病後調護,不僅符合人的生命活動規律,甚至有可能成為降低現代社會疑難雜癥發病率的重要方法。總之,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目的的再審視以及日新月異的現代醫學的影響,面對醫療衛生諸多問題的困擾,以及人們對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的理念與實踐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隗老與多數醫家一樣,認為中醫“治未病”的基本含義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未病先防:此為中醫“治未病”思想的首要基本原則,也是中醫學防治理論的要旨。正如孫思邈說:“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而它主要是指未病之前通過采取各種綜合內養措施,如養性調神、護腎保精、調攝飲食、鍛煉體魄、針灸推拿及藥物調養等方法增強正氣,防止病邪侵害。《素問·上古天真論》中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即對未病先防,養生保健的精闢論述。對於養生防病之意義,歷代醫家多有明示,如朱震亨說:“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現代的民間諺語也說得十分形像:“洪水未到先壘壩,疾病沒來先預防。”


     


    2)既病防變:主要按照“早期診治、先安防變”的基本宗旨,力求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傳變與加重,減少患者的痛苦,縮短疾病的療程為目的。


     


    《金匱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雲:“適中經絡,未流傳髒腑,即醫治之。四肢纔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此即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又《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死半生也。”這也說明疾病初期,病位較淺,病情多輕,正氣未衰,病較容易治,因而傳變較少,因此診治越早,療效越好。隗老強調早期診治的時機在於要掌握好不同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及其傳變規律,病初即做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及時有效和徹底的治療。


     


    《難經·七十七難》雲:“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這告訴我們在診治疾病時,僅對已發生病變的部位進行治療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疾病發展傳變的規律和途徑,準確預測病邪傳變趨向,對可能被影響的部位,采取預防措施,以阻止疾病傳至該處,終止其發展、傳變。後世如徐大椿說:“善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預為之防,無使結聚,無使泛濫,無使並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說也。”


     


    3)病後防復:瘥後調攝,防其復發。臨床實踐證明,“病後防復”亦是中醫“治未病”理論的重要原則和內容。同時,“病後防復”還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均密切相關。疾病剛有好轉或治愈,若調理不當,很容易復發或產生後遺癥。如《素問·熱論》雲:“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同時治未病還應包括病後調攝,采取各種措施,防止疾病的復發。疾病初愈,雖然癥狀消失,但此時常常邪氣未盡或邪氣內伏,而正氣未復、氣血未調,適當調理方能漸趨康復。否則,若適逢新感病邪、飲食不慎、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均可導致餘邪復熾,正氣更虛,令疾病復發。正如《傷寒論》於六經病篇之後,設有“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指出傷寒新愈,若起居作勞,或飲食不節,就會發生勞復、食復之變,從而示人疾病初愈,應慎起居、節飲食、勿作勞,做好疾病後期的善後治療與調理,方能鞏固療效,防止疾病復作,以收全功。


     


    四、重視氣血理論


     


    中醫臨床強調辨證論治,常以“八綱辨證”為常論。但隗老支持國醫大師顏德馨倡導的“十綱辨證”,將“氣血辨證”提到與“八綱辨證”同等重要的地位。“八綱辨證”是對人體一繫列病理變化總的概括,陰陽是中醫八綱辨證的總綱,即表、實、熱屬陽證,裡、虛、寒屬陰證。表裡是辨別病變部位外內深淺的兩個綱領,它可說明病情的輕重淺深及病機變化的趨勢;虛實是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主要反映病變過程中人體正氣的強弱和致病的盛衰;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八綱辨證”是個抽像的概念,它是以髒腑經絡組織的病理變化作為物質基礎,並結合臨床出現的脈癥加以高度概括的結論。而氣血既在生理上是髒腑組織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病理上決定著疾病發生的基本病因病機,同時氣血同樣具備八綱的屬性,氣血賦予八綱以實質,八綱通過氣血與人體的髒腑、經絡、組織的實質性病理變化聯繫起來,因此,中醫辨證核心是“八綱辨證”,八綱之中,雖無氣血兩字,但氣血貫穿於八綱之中。重視氣血辨證是隗老臨床辨證的特色之一。


     


    1.氣血為人身之根本


     


    1)氣和血的作用:氣和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依靠髒腑功能活動而產生,又是髒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隗老對人身氣血尤為重視,他認為氣血與生命存亡休戚相關,為人身之根本。《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古人謂“人之一身皆受氣血之所循行”,氣為陽,血為陰,氣能行血,血能載氣,兩者共同調節以維持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流暢和氣血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本條件。《靈樞·本藏》亦說:“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指出氣血為人身之至寶,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


     


    《仁齋直指方論·血榮氣衛論》中指出:“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氣與血也。蓋氣取諸陽,血取諸陰。人生之初,具此陰陽,則亦具此血氣,血氣者,其人身之根本乎。”隗老認為氣血為人身之源,為生命活動之所繫,是產生一切功能和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從氣言之,氣是人體內活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素問·寶命全形論》有雲:“人以天地之氣生。”又如《仁齋直指方論》雲:“人以氣為主,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彎垠判。陰陽之所以升降者,氣也;血脈之所以運行者,亦氣也;營衛之所以運轉者,氣也;五髒六腑之所以相養相生者,亦此氣也。”從血而言,血是循行於脈中而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