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國醫大師郭子光經驗良方賞析.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國醫大師經驗良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208-302
    【優惠價】
    130-189
    【作者】 盧祥之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藥學  中藥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97875091601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9160145
    作者:盧祥之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2月 

        
        
    "

    編輯推薦
    可供中醫師、中醫從業人員、中醫院校學生和廣大中醫愛好者研究、選用。
     
    內容簡介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權威機構授予當代30名著名中醫師“國醫大師”光榮稱號。《國醫大師經驗良方賞析叢書》編入的鄧鐵濤、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幾十位中醫臨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譽的國醫大師。本書是該叢書中的一本,彙集了國醫大師郭子光先生43種常用的臨床經驗良方,由中醫科學院等多單位高年資的學者專家列出功用、適應證,還從解讀和賞析的角度精選了郭子光先生的部分臨證心得並做了闡發和提示,力求能夠體現其臨床用方特點及辨證思路。本書是對珍貴中醫資料整理、研究的結晶,對指導中醫臨床實踐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可供中醫師、中醫從業人員、中醫院校學生和廣大中醫愛好者研究、選用。
    作者簡介
    郭子光先生,字茂南,1932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榮昌縣中醫世家,現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為傷寒和各家學說專家、中醫康復學科開創者。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者之一。先生幼年時,父親即開始教他誦讀《傷寒歌括》、《溫病百言》、《醫學三字經》等書。7歲時,父親積勞成疾,不幸早逝,但在他小小心靈早已立下岐黃之志,堅定不移。隨後他師從舅父廖濟安習醫。其舅父也是郭子光先生父親的徒弟,擅長經方,治“暴證”尤過其師。他精心培養外甥,先讓他專門攻讀私塾,學習《論語》、《中庸》、《詩經》一年有餘,然後開始教醫。跟舅父臨床習醫的3年,是郭子光進步*的3年。出師後,19歲的他在鎮上獨立開診,很快就小有名氣。為謀求深造,1956年郭子光先生考入成都中醫學院,四年後因成績優異而提前畢業留校任教。曾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仲景學說研究會主任、四川省中醫現代化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專家評審組成員、衛生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等職。郭先生研究中醫治療疑難病之肺結核病,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三因鼎立”之說,而形成發病公式;對中醫傳統傷寒論湯證提出“病理層次”之說,闡述、發揮了傷寒六經證治內在規律,介紹、傳播日本皇漢醫學的特點,探求中日醫學結合的新途徑,並在全國率先開拓中醫康復學科,集古今奇證治驗之大成,力倡“病證結合”學說,獨樹一幟。先生說:“學術上廣博而不精深者,有之;精深而不廣博者,未之聞也。”他認為一名有作為的中醫,知識面決不能窄,中醫學術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著重發展。如《傷寒論湯證新編》、《日本漢方醫學精華》、《中醫各家學說》等,都是在廣泛閱讀和精深思考後編著而成的力作。臨床上力主“病證結合”診療,歸納出“病證結合”論治的四種形式,指出每種形式的特點、優點和適應範圍,包括分型論治、分期論治、方證相對論治和以基礎方加減論治四個方面,這樣既重視整體調治,也重視局部的病理損傷,促進中醫對許多疾病的病機與證候的認識更深入更具體。開掘中醫康復學術領域,提出“現代中醫康復醫學”基本框架。以前中醫古籍有關中醫康復的內容散見於各科著述中,把零零碎碎的經驗、認識,提高到學科體繫的高度,進行繫統化整理、研究。他對康復理論與方法的原理與具體運用作了具體闡述。不同意把康復與養生混為一談,認為隻有把治療措施提到康復意義的高度來要求,纔能充分開掘中醫學的潛在內涵。郭子光先生臨床善治奇癥,擅長治療內科疾病,尤其對冠心病、心絞痛、難治性血小板減少癥、慢性腎炎蛋白尿、某些癌癥等療效卓著,在學界和病人中聲望很高。“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郭子光先生善於思索。清朝名醫葉天士發明內風,認為“乃身中陽氣之變動,肝為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臨證指南醫案·中風》)。後來,張山雷更明白指出:“內動之風,皆肝木之旺,木火生風”(《中風斠詮·中風總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凡具有頭搖眩暈,昏撲,肢體麻木、拘攣、目閏動、抽搐,半身不遂,角弓反張,舌強不語、兩眼直視等,具“掉眩”“強直”特征的證候,多屬“肝風內動”所致。風病的共通性特點是“變”,即其證候表現變化多端;“動”,即其證候表現異常動態,且可發生於內外任何部位。換言之,凡具有“變”和“動”的特點證候,都應注意到“肝風內動”。1998年,一位43歲的公司經理腹內腸鳴,從瀝瀝有聲到整天無休止地“咕咚”響,四處醫治無效。來郭子光處就診時,一米開外“咕咚、咕咚”的腸鳴聲清晰可聞。診其為“肝之疏洩太過,內動肝風,擾動腸繫,肝失藏血挾瘀滯。”遂投從肝治之,腸鳴即消,不再復發。郭子光先生臨床上經治了幾種少見的“肝風內動”頑癥,印證了古人關於風病的“變”和“動”的認識。如把頻頻之呃逆視為肝風內動、絡道受阻,與肝風內動所致之手足痙攣同理;肝開竅於目,肝主筋,肝風內動能引起眼瞼痙攣,眼瞼痙攣、磨牙等以肝風內動引起者居多,治眼攣與磨牙,從肝而治,亦多應手取效。經過多年探索,郭子光先生還總結出自己臨床治療的八個步驟要領:凡有外感先治感,氣機不疏先治郁,運化失司先理脾,平調陰陽治原病,整體局部善處理,無證可辨亦須辨,治標藥物逐步減,西醫診斷作參考。臨床若按照這些步驟操作,實踐證明,殊少疏漏。郭子光先生還認為中醫臨床不宜分科過細,以免割裂中醫的整體觀念。強調“雜合以治”,認為當前臨床面臨的一大批慢性疾病,一般都是多因素所致、多髒腑受累、多屬性表現,應采取內治和外治相結合、藥物與針灸推拿及自然療法相結合等加以治療,效果會更好。
    目錄
    冠心病、心絞痛基礎方 1
    生脈瓜蔞薤白湯 5
    心律失常、房顫生脈方 11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麻附細辛生脈散 13
    丹參黃芪炙甘草湯 16
    防己茯苓生脈散 19
    心動過速補心丹 23
    心動過速炙甘草湯 26
    期前收縮生脈散 28
    傳導阻滯生脈六味丸 31
    心力衰竭桂附生脈飲 35
    心力衰竭黃芪白術澤瀉湯 40
    扶正消腫生脈散 41
    扶正消腫參附湯 45冠心病、心絞痛基礎方 1
    生脈瓜蔞薤白湯 5
    心律失常、房顫生脈方 11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麻附細辛生脈散 13
    丹參黃芪炙甘草湯 16
    防己茯苓生脈散 19
    心動過速補心丹 23
    心動過速炙甘草湯 26
    期前收縮生脈散 28
    傳導阻滯生脈六味丸 31
    心力衰竭桂附生脈飲 35
    心力衰竭黃芪白術澤瀉湯 40
    扶正消腫生脈散 41
    扶正消腫參附湯 45
    扶正消腫通陽益氣湯 47
    心力衰竭益氣利水通陽方 52
    心力衰竭溫陽益氣活血方 54
    心肌炎黃連溫膽湯 57
    心力衰竭柴胡湯 60
    高血壓養陰平肝方 66
    黃連溫膽降壓方 68
    三黃石膏降壓湯 69
    桂芪生脈升壓湯 72
    靜脈炎基礎方 74
    巨幼細胞性貧血六君湯 75
    缺鐵性貧血調補心脾方 79
    補腎填精藷蕷丸 83
    再障補腎填精湯 87
    升血小板基礎方 91
    血小板增多方 95
    白細胞減少方 98
    三蟲定喘湯 101
    三拗三蟲湯 104
    麻杏石甘三蟲湯 107
    肺下部感染辛開苦降方 109
    胸膜積液清宣化濕方 112
    小柴胡小陷胸逐飲湯 116
    慢性胃炎經驗方 119
    丁萸理中湯加味 123
    郭氏胃藥方 126
    連梅理中止瀉湯 128
    溫腎活血通石湯 129
    溫腎祛寒溶石湯 131
    四金加味排石湯 133
    開郁膽石方 137
    宣降行水方 140
    五皮二妙散 143
    化氣行水方 146
    攻逐行水方 151
    消蛋白尿方 154
    慢腎湯 160
    祛風除濕通利慢腎湯 162
    急性脊髓炎清熱通絡方 165
    面神經炎方 168
    面神經痙攣方 171
    三叉神經痛方 173
    舌神經痛方 175
    耳神經炎方 177
    血管性頭痛方 179
    坐骨神經痛方 181
    安神經驗方 184
    多發性關節炎方 189
    前列腺炎方 194
    精囊腺囊腫方 196
    閉經二至丸加味 197
    經行癲方 201
    更年期綜合征方 204
    舌炎甘露飲 207
    口唇干裂方 209
    唾液腺萎縮方 212
    腮腺阻塞方 216
    不明原因口渴方 218
    神經性耳聾方 220
    慢性疲勞綜合征方 222
    膽道術後綜合征方 228
    不安腿綜合征方 230
    蜘蛛叮咬祛風解毒方 232
    過敏性鼻炎方 234
    過敏性蕁麻疹方 239
    千金蘆莖肺癌方 240
    軟齶鱗癌方 245
    通降行氣食管癌方 249
    化療綜合征方 252
    腎癌、膀胱癌攻散方 254
    外感高熱三陽並治方 259
    長期低熱方 262
    和解少陽低熱方 267
    調和營衛低熱方 270
    椎管狹窄眩暈方 272
    腦鳴眩暈方 275
    椎-基底動脈痙攣桂枝加葛根湯 278
    清肝止眩方 281
    肝風內動腹中雷鳴方 282
    頑固性呃逆方 287
    眼瞼痙攣方 289
    虛人外感方 291
    四磨飲 293
    面部濕疹方 296
    調肝和胃湯 297
    結核月華丸 299
    參考文獻 306


    前言
    中國醫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的整體觀念、髒腑經絡、辨證論治等核心理論,無不浸透著樸素的哲理,不僅具有醫學和自然科學屬性,而且具有文化、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屬性。中醫學是我國最具原創性的重要科技優勢領域,人們可以從中醫的“博大精深”中深切感受到東方文化豐富的內涵。
    中國醫學的誕生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從開始的經驗階段到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古代醫學專著成書,其生命科學的理念與行醫理論逐步走向成熟。張仲景的醫學理論是中醫發展的裡程碑,它全面總結和繼承了前人的臨床實踐經驗,經歷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本過程,形成了主導思想、基礎理論、辨證論治等一繫列中醫的生命科學體繫。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當代久負盛名的30名著名中醫師“國醫大師”榮譽稱號,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是我國中醫藥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縱觀中國醫學歷史的發展,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醫的探索和發展以及著名中醫的成纔之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重視前人的經驗與方藥,重視醫道的師承和發揚。中國醫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中醫的整體觀念、髒腑經絡、辨證論治等核心理論,無不浸透著樸素的哲理,不僅具有醫學和自然科學屬性,而且具有文化、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屬性。中醫學是我國最具原創性的重要科技優勢領域,人們可以從中醫的“博大精深”中深切感受到東方文化豐富的內涵。
    中國醫學的誕生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從開始的經驗階段到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古代醫學專著成書,其生命科學的理念與行醫理論逐步走向成熟。張仲景的醫學理論是中醫發展的裡程碑,它全面總結和繼承了前人的臨床實踐經驗,經歷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本過程,形成了主導思想、基礎理論、辨證論治等一繫列中醫的生命科學體繫。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當代久負盛名的30名著名中醫師“國醫大師”榮譽稱號,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尚屬首次,是我國中醫藥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縱觀中國醫學歷史的發展,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醫的探索和發展以及著名中醫的成纔之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重視前人的經驗與方藥,重視醫道的師承和發揚。
    古代《傷寒論》中,曾記錄用汗、下、清、利、破等方法及藥物組方來治療外源性疾病,張仲景的百餘首經驗效方也顯示著對內源性疾病起死回生的神奇療效,許多效方對生命運動過程中人類的生存本能繫統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辨證調節,至今“道經千載更光輝”,被稱為“經方”。還有記載,張仲景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四大醫家李東垣幼年就喜愛醫學,曾捐千金素學醫;劉完素自幼聰慧,曾拜陳師夷為師,學成後獨立行醫,聲譽漸隆;朱震亨年輕時深入研習《素問》,5年後外出浙江,走吳中,抵南徐,達建業,以訪求名師,在44歲時仍拜隨羅知悌學醫;葉天士12歲開始從父學醫,14歲父親亡故後又拜師學醫,10年之內拜了17位老師;張景嶽幼時從父學醫,13歲時從師京畿名醫金英學習,潛心於醫道,醫技大進,被人們奉為仲景、東垣再生……這些大師的足跡為我們中醫後輩的成纔指明了方向。
    看如今,近代和當代的許多名老中醫都是將中醫理論和前人經驗與自己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典範,相繼留下或積累了許多寶貴的驗方效方,他們沿著大師的足跡在繼續攀登。施今墨13歲時從其舅父李可亭學醫;蒲輔周11歲上小學時由其祖父講授醫書,15歲起白天隨祖父臨床侍診,入晚苦讀到深夜;嶽美中年輕時自學不倦,師從陸淵雷,稍後即加入陸氏函授部深入學習,盡管生計艱難,但他對所學課業一絲不苟,每每寄至上海請師賜教;任應秋幼年讀十三經皆成誦,少年拜師廖季平、劉有餘學醫;董建華17歲時拜馳名滬江嚴二陵為師……幾乎所有後來的中醫大家們都是在多年的隨師應診中,虛心學習師輩的辨證用方,細心觀察揣摩,勤思勤問,日積月累,中年以後方成大器。這些經歷給了我們許多重要的啟迪。
    著名中醫教育家程門雪先生曾說“博涉知病”,其意是說名醫名家一理一法的提出,一方一藥的運用,無不蘊涵著他們幾十年的摸索、實踐。學習他們的辨證思路、制方途徑、方法方藥,肯定是入室登堂的捷徑。國醫大師們的臨證經驗具有鮮明的中醫屬性,他們在長期臨床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經驗方藥,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間蘊涵著豐富的中醫理論素,是中醫藥創新發展的重要源泉。為了能讓這些中醫精華得以發揚,我們組織人選,幾年來用心遴選了部分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們的經驗方藥,條分縷析,剝繭抽絲,舉案列例,梳理成書,以饋廣大讀者的學習與繼承。
    叢書的參編者是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基礎研究所和北京、山東、河南、山西等地中醫藥大學的學者和臨床醫學工作者。經過數十位參編者近3年的精心撰選,現在《國醫大師經驗良方賞析叢書》已端倪初現。在叢書付梓之際,我們非常感謝所選摘內容的原著者、原整理者、原出版者。因為每本書中,我們所選摘的國醫大師們著述中的醫案、醫療記錄和部分原始資料都是他們勞動的成果,其文字權益屬於原著者、原整理者、原出版者。在叢書編選、編撰的過程中,對所選內容我們有的已與原著者、原整理者、原出版者進行了聯繫授權,但確也有部分內容,由於年代久遠或信息不暢尚未取得授權,在此我們特別加以說明。待叢書出版後,一俟原著者、原整理者、原出版者提出並聯繫我們,保證權益共享。
    本書中的方劑藥量,臨床參考時宜根據年齡、證情而靈活變通,不宜過分拘泥。另外,對國醫大師們的用方歸納若有不妥不當之處,希望得到諸學長、同仁的指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