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生脈散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鞏昌鎮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藥學  中藥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397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6739726
    叢書名:難病奇方繫列叢書.第2輯

    作者:鞏昌鎮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1月 


        
        
    "

    編輯推薦
    生脈散出自李東垣《內外傷群感論》。考其源,歷代醫家皆認為,此方脫胎於《傷寒雜病論》之復脈湯(炙甘草湯)。本書從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三個方面對生脈散進行了闡述,是中醫工作者一本重要的參考書。 
    內容簡介
    本書為《難病奇方繫列叢書》之一,其分為上、中、下三篇,從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三個方面對生脈散進行了闡述,是中醫工作者一本重要的參考書。
    目錄
    上篇 理論研究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生脈散的來源
    第二節生脈散的組成及用法
    第三節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二、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第四節生脈散的臨床應用
    第五節生脈散的衍生方
    一、人參飲子(《蘭室秘藏》)
    湯(《傷寒六書》)
    三、大生脈湯(《赤水玄珠》)
    四、麥門鼕湯(《證治準繩》)
    五、長生固本方(《》)上篇 理論研究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生脈散的來源
    第二節生脈散的組成及用法
    第三節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二、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第四節生脈散的臨床應用
    第五節生脈散的衍生方
    一、人參飲子(《蘭室秘藏》)
    湯(《傷寒六書》)
    三、大生脈湯(《赤水玄珠》)
    四、麥門鼕湯(《證治準繩》)
    五、長生固本方(《》)
    六、靜心湯(《辨證錄》)
    七、人參安神湯(《幼科鐵鏡》)
    八、全真一氣湯(《馮氏錦囊秘錄》)
    九、人參五味子湯(《幼幼集成》)
    十、麥門鼕飲子
    十一、養心湯(《傅青主女科》)
    十二、生脈散加香薷方(《醫方考》)
    十三、加減生脈散(《溫病條辨》)卷一
    十四、扶脾生脈散(《醫學入門》)卷七
    十五、加味解毒生脈散(《千家妙方》)上冊引關幼波方
    十生脈散(《幼幼集成》)
    第二章古今醫家的論述
    第三章生脈散的理論研究進展
    第一節生脈散君藥的確定
    第二節生脈散的用藥特點
    第三節生脈散兒種用參的區別
    中篇臨床研究
    第一章內科病證
    第一節呼吸繫統疾病
    一、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二、慢性支氣管炎
    三、支氣管哮喘
    四、支氣管擴張
    五、呼吸衰竭
    六、問質性肺炎
    七、放射性肺損傷
    八、矽肺
    九、肺氣腫
    十、肺心病
    十一、肺性腦病
    第二節循環繫統疾病
    一、心力衰竭
    二、心律失常
    三、竇性心動過緩
    四、病竇綜合征
    五、陣發性心動過速
    六、心房顫動
    七、心動過速伴房顫
    八、心房纖顫
    九、早搏
    十、冠心病
    十一、冠心病心絞痛
    十二、心肌缺血
    十三、急性心梗
    十四、心源性休克
    十五、感染性休克
    十六、心跳驟停
    十七、風濕性心髒病
    十八、病毒性心肌炎
    十九、急性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
    二十、低血壓病
    二十一、高血壓
    二十二、擴張型心肌病
    二十三、夾層動脈瘤
    二十四、結核性心包炎伴嗆咳癥
    二十五、β受體興奮癥
    第三節消化繫統
    一、胃竇炎
    二、腹瀉
    三、偽膜性腸炎
    四、短腸綜合征
    五、慢性乙型肝炎
    六、膽管炎
    七、嘔吐伴精神癥狀
    八、急性胰腺炎
    九、消化繫統急癥
    第四節泌尿繫統
    一、腎小球腎炎
    二、高血壓腎病
    三、非微生物性尿道綜合征
    四、急性腎功能衰竭
    五、慢性腎功能衰竭
    六、氮質血癥
    七、尿毒癥
    第二章外科病證
    第一節闌尾炎
    第二節自發性氣胸
    第三節膽道感染
    第四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第五節術後諸癥
    第六節白塞病並發閉塞性動脈炎
    第七節術後毒血癥
    第八節燒傷
    第三章婦科病證
    第一節月經不調
    第二節崩漏
    第三節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第四節更年期綜合征
    第五節術後發熱
    第六節產後發熱
    第七節產後自汗
    第八節不孕
    第九節子煩
    第十節缺乳
    第四章兒科病證
    第一節新生兒肺炎
    第二節小兒支氣管肺炎
    第三節小兒支氣管哮喘
    第四節小兒遷延性肺炎
    第五節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第六節小兒夏季熱
    第七節 新生兒窒息後心肌損害
    第八節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九節小兒汗證
    第十節小兒尿崩癥
    第十一節新生兒硬腫癥
    第五章神經繫統病證
    第一節頭痛
    第二節眩暈
    第三節失眠
    第四節汗證
    第五節癲證
    第六節抑郁性神經癥
    第六章皮膚科病證
    第一節白塞綜合征
    第二節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第三節皮膚干燥癥
    第四節帶狀皰疹
    第七章耳鼻喉科及眼科病證
    第一節變應性鼻炎
    第二節鼻咽癌
    第三節喉癱
    第四節聲帶疾患
    第五節梅尼埃病
    第六節球後視神經炎
    第七節中心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第八節皮質盲
    第九節視網膜脫離術後
    第八章傳染科病證
    流行性出血熱
    第九章疑難雜癥
    第一節咳嗽
    第二節發熱
    第三節喘證
    第四節肺脹
    第五節心悸
    第六節胸痺
    第七節厥證
    第八節胸痞
    第九節陽明腑實證
    第十節便秘
    第十一節脾約
    第十二節黑苔
    第十三節痺證
    第十四節郁證
    第十五節血癥
    第十六節眩暈
    第十七節中風
    第十八節小便頻數
    第十九節脫發
    第二十節善恐善驚
    第二十一節考試緊張綜合征
    第二十二節水土不服綜合征
    第二十三節化療不良反應
    第二十四節胸汗異味
    第二十五節少陰寒化證
    第二十六節胸水
    第二十七節婦科雜癥
    第二十八生脈散證治
    下篇實驗研究
    第一章成分分析
    一、人參
    二、凌鼕
    三、五味子
    第二章素
    第三章藥理研究
    第一節生脈散對心血管的作用
    一、改善心功能
    二、增加冠脈流量
    三、調整心肌代謝、降低耗氧量
    四、保護心肌細胞
    五、對阿霉素(ADR)及絲裂霉素C(MMC)造成的大鼠心髒毒性的防治作用
    第二節生脈散對血液繫統的作用
    第三節生脈散改善微循環、抗休克、調節血壓
    第四節生脈散增強睡體-腎上腺皮質功能
    第五節生脈散的抗炎作用
    第六節生脈散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第七節生脈散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改善血液流變學
    第八節生脈散對肝功能的影響
    第九節生脈散的抗癌作用
    第十節生脈散對中樞神經繫統的作用
    第十一節其他作用
    第十二節毒性及不良反應
    第四章劑型研究
    在線試讀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生脈散的來源
    生脈散來李東垣所著《內外傷辨惑論》,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治療暑熱汗多,耗氣傷液。肺虛久咳,氣陰兩傷證。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凡曰‘散’者,留藥於胃,徐行其性也。脈者,主於心而發源於肺。然脈中之氣所賴以生者,尤必資借於腎陰。故以麥鼕清肺經治節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源,人參引領麥鼕、五味都氣於三焦,歸於肺而朝百脈,故日‘生脈’。”
    第二節生脈散的組成及
    用法
    生脈散是一首著力於補肺、養心、滋陰從而獲得益氣生津效果的較為和緩的補氣劑。其藥物組成為:人參10g,麥鼕15g,五味子6g。長流水煎,不拘時服。
    第三節 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一)人參
    人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味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本氣,為補氣要藥,用於氣虛欲脫,脈微欲絕的危重證候,無論因於大失血、大吐瀉或久病、大病所致者,單用人參大量煎服,即氣,復脈固脫之效,如獨參湯。人參主人肺、脾二經,能補益肺氣,用於肺氣虛弱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脈虛自汗等。又可補脾益氣,用於脾氣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人參味甘,有益氣生津之效,可用於熱病氣津兩傷,身熱口渴及消渴等。此外,本品有補氣安神益智之效,故可用於氣血虧虛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使用注意:實證、熱證及濕熱內盛正氣不虛者禁服。不宜與茶同服。反藜蘆。
    1.《雷公炮炙論》:“夏中少使,發心痃之患也。”
    2.《本草經集注》:“惡溲疏,反藜蘆。”
    3.徐之纔《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引自《本草綱目》)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生脈散的來源
    生脈散來李東垣所著《內外傷辨惑論》,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治療暑熱汗多,耗氣傷液。肺虛久咳,氣陰兩傷證。王晉三《古方選注》曰:“凡曰‘散’者,留藥於胃,徐行其性也。脈者,主於心而發源於肺。然脈中之氣所賴以生者,尤必資借於腎陰。故以麥鼕清肺經治節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源,人參引領麥鼕、五味都氣於三焦,歸於肺而朝百脈,故日‘生脈’。”
    第二節生脈散的組成及
    用法
    生脈散是一首著力於補肺、養心、滋陰從而獲得益氣生津效果的較為和緩的補氣劑。其藥物組成為:人參10g,麥鼕15g,五味子6g。長流水煎,不拘時服。
    第三節 生脈散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一)人參
    人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味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本氣,為補氣要藥,用於氣虛欲脫,脈微欲絕的危重證候,無論因於大失血、大吐瀉或久病、大病所致者,單用人參大量煎服,即氣,復脈固脫之效,如獨參湯。人參主人肺、脾二經,能補益肺氣,用於肺氣虛弱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脈虛自汗等。又可補脾益氣,用於脾氣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人參味甘,有益氣生津之效,可用於熱病氣津兩傷,身熱口渴及消渴等。此外,本品有補氣安神益智之效,故可用於氣血虧虛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使用注意:實證、熱證及濕熱內盛正氣不虛者禁服。不宜與茶同服。反藜蘆。
    1.《雷公炮炙論》:“夏中少使,發心痃之患也。”
    2.《本草經集注》:“惡溲疏,反藜蘆。”
    3.徐之纔《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引自《本草綱目》)
    4.《藥性論》:“惡鹵堿。”
    5.《千金要方》:“人參對紫石英,人參發則煩熱,頭項強。”
    6.《珍珠囊》:“咳嗽勿用之,短氣用之。”
    7.《湯液本草》:“肺受火邪,不宜用。”
    8.《醫學入門•本草》:“陰虛火旺吐血者慎用。”
    9.《月池人參傳》:“忌鐵器。”(引自《本草綱目》)
    10.《藥品化義》:“脾胃熱實,咳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問,噎嗝便結,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11.《本草備用》:“惡人溲。”
    12.《馮氏錦囊•藥性》:“熱毒盛、血熱痘初禁用。”
    《神農本草經》: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吳普》曰:人參,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黃參,一名血參,一名人微,一名玉精,神農:甘,小寒;桐君、雷公:苦;岐伯、黃帝:甘,無毒;扁鵲:有毒。生邯鄲。
    《本草經集注》謂人參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治腸胃中冷,心腹臌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久服輕身延年。
    《新修本草》謂:人參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療腸胃中冷,心腹臌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參。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干,無令見風。茯苓為之使,惡溲疏,反藜蘆。
    《湯液本草》人參氣溫,味甘。甘而微苦,微寒,氣味俱輕,陽也。陽中微陰,無毒。《像》雲:治脾肺陽氣不足,及能補肺。氣促,短氣、少氣。補而緩中,瀉脾肺胃中火邪,善治短氣。非升麻為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升麻一分、人參三分,為相得也。若氣,瀉腎中火邪,茯苓為之使。《心》雲:補氣不足而瀉肺火,甘溫而補陽利氣。脈不足者,是亡血也,人參補之。益脾,與干姜同甩,補氣,裡虛則腹痛,此藥補之,是補不足也。《珍》雲:補胃,喘嗽勿用,短氣用之。《本草》雲: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液》雲:味既甘溫,調中益氣,即補肺之陽、瀉肺之陰也。若便言補肺,而不論陰陽寒熱何氣不足,則誤矣。若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不宜用也。肺為天之地,即手太陰也,為清肅之髒,貴涼而不貴熱,其像可知。若傷熱則宜沙參。沙參味苦、甘微寒,無毒,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療胃痺、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問邪熱。安五髒,補中。人參補五髒之陽也,沙參苦,微寒,補五髒之陰也。安得不異。易老雲:用沙參代人參,取其味甘可也。葛洪雲:沙參,主卒得諸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自汗出,欲死。細末。酒調服方寸匕,立瘥。《日華子》雲:治惡瘡疥癬及身癢,排膿,消腫毒。海藏雲:今易老取沙參代人參,取其甘也。若微苦則補陰,甘者則補陽,雖雲補五髒,亦須各用本髒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輔一髒也,不可不知。
    《本草綱目》謂人參甘,微寒,無毒。《別錄》曰:微溫。普曰:神農:小寒;桐君、雷公:苦;黃帝、岐伯:甘,素曰:性溫,味甘、微苦,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中之陽也。又曰:陽中微陰。之纔曰:茯苓、蘭為之使,惡溲疏、鹵堿,反藜蘆。一雲: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素曰:人參得升麻引用,補氣,瀉肺中之火;得茯苓引用,補氣,瀉腎中之火。得麥門鼕則生脈;得干姜,則補氣。杲曰:得黃芪、甘草,乃甘溫除大熱,瀉陰氣,又為瘡家聖藥。震亨曰:人摻人手太陰。與藜蘆相反,服參一兩,人黎蘆一錢,其功盡廢也。言聞曰:東垣李氏理脾胃,瀉陰火,交泰丸內用人參、皂莢,是惡而不惡也。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畏而不畏也。又療痰在胸膈,以人參、黎蘆同用而取湧越,是激其怒性也。此皆精微妙奧,非達權衡者不能知。
    人參主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本經》)。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別錄》)。主五勞七傷,虛損痰弱,止嘔噦,補五髒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泠氣逆上,傷寒不下食,凡虛而多夢紛纭者加之(甄權)。止煩躁,變酸水(李殉)。消食開胃,調中治氣,殺金石藥毒(大明)。治肺胃陽氣不足,肺氣虛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素)。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痃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痺,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時珍)。
    (二)麥鼕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百合科植物麥鼕的干燥塊根。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功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有清熱養陰、潤肺養胃、清心除煩、潤腸通便的功能。用於肺虛發熱、咳逆痰稠、咽喉不利、胃熱陰傷、津少口渴、舌紅而干、虛煩失眠、腸燥便秘等。還用於溫熱病熱入心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現代用於冠心病。使用注意:虛寒洩瀉、濕濁中阻、風寒或寒痰咳帶者禁服。
    1.《本草經集注》:“惡款鼕、苦瓠,畏苦參、青簑。”
    2.《藥性論》:“惡苦芙,畏木耳。”
    3.《品彙精要》:“寒多人不可服。”
    4.《雷公炮制藥性解》:“忌鯽魚。”
    5.《本草經疏》:“虛寒洩瀉、痘瘡虛寒作瀉、產後虛卓洩瀉者,咸忌之。”
    6.《藥性纂要》:“胃寒而多濕痰者勿用。”
    7.《本經逢原》:“風熱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誤用。
    《本草求真》謂麥鼕清心肺火麥鼕(專人心肺)。類天鼕,然麥鼕甘味甚多,寒性差少。天鼕所主在肺;而麥鼕所主,則更在肺而在心。是以書載功能消痰止嗽。(治嗽須分外感內傷,如外感則聲盛而濁,先緩後急,日夜無度,痰涎稠黏而喘急。內傷則聲怯而槁,先急後緩。或早甚,或暮甚,清痰小氣而喘乏。外感則其發必暴,或為寒熱,或為氣逆,或為鼻塞聲重頭痛。輕者脈亦相緩,重者脈見弦洪。內傷其發有漸,或素有勞積虛,日漸以甚,其癥或為寒熱潮熱,或為形容瘦減,或兩顴常赤,或氣短喉干,其脈輕亦微數,重必細數弦緊)。解熱除煩,去痿除嘔(痿按經言肺熱葉焦,皮毛虛弱急薄以著,則生為足弱不能以行之癥,心熱火炎下厥,而生脛縱不能任地之癥,肝熱口苦血干,而成拘攣筋痿之癥。脾熱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之癥。腎熱腰脊不舉,骨枯髓減,發為骨痿之癥。獨肺熱而葉焦,高源化絕,而諸髒不得仰肺灌溉故痿獨推於肺,而治痿又責重於陽明)。而又載同人參則能復脈生津(名生脈散)。非合心肺而皆治乎?蓋肺朝於百脈,脈屬心。心燥則肺失養而脈絕,心清則氣即充而脈復。麥鼕氣稟清肅,能於心中除煩(肺清則水得生而心不煩),譬如人當盛暑,則燔灼不寧。若值秋風一至,則炎熱頓解,而無燥郁不堪之候矣!(東垣曰:人參甘寒,瀉火氣。麥鼕苦寒,滋燥金而清水源。五味酸溫,瀉丙火而補庚金,益五髒之氣也。)至於乳汁不開,用此則能通活,熱血妄行。用此則能即止,他如膈上之稠痰,得此則消。心下之支滿,得此則除。脾有積熱則化。胃有火嘔則止。色因血枯即潤,嗽久不止即愈。誠保肺之津梁,清心之指南也。但氣寒而虛人禁用,肥大者良,去心用。入滋補藥酒浸,地黃車前為使。惡款鼕,畏苦參、青葙、木耳。
    《要藥分劑》雲麥鼕味甘,性微寒,無毒。稟天春生之氣,感地稼穡之甘以生,降也。陽中微陰也。地黃、車前為使,人心肺二經,兼人胃經。為清潤之品(兼瀉劑陽明正藥專行肺經氣分藥),主心腹結氣。腸中傷飽,胃脈絡絕,贏瘦短氣。(本經)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干燥渴。止嘔吐,愈痿蹙。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髒。(別錄)去心熱,止煩熱、寒熱體勞,下痰飲。(藏器)止嗽,定肺痿吐膿,時疾熱狂頭痛。(大明)治熱毒,大水面目肢節浮腫。下水,主洩精。(甄權)治肺中伏火,補心氣不足。主血熱妄行及經水枯,氣素)。
    宗爽曰:麥鼕除肺熱之功居多,但專洩而不專收,虛寒多人禁服。東垣曰:涼而能補。補而不泥,無過於麥鼕者。傷寒勞復,與夫溫熱病,及雜病。陰不濟陽而煩熱燥渴者,用以生津,濡枯而退熱,大有奇功。
    禁忌:經疏曰:麥鼕性寒,雖主脾胃,而虛寒洩瀉,及痘瘡虛寒作洩,產後虛寒作洩,均忌。入補藥,酒浸擂之良。
    《藥鋻》雲:麥鼕氣微寒,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微陰也。陽乃肺藥,微陰去肺中之伏火,火去則肺金生,金生則煩渴止,而心亦清矣,心清而神亦保安矣。惟肺金得令,則金能生水,又能強陰益精,心清神安,則氣血和暢,又能治血妄行。夫日解煩渴補虛勞者,正以其潤肺清心也,心清而肺潤,則心統氣行,而郁結之患可釋矣。夫日能復脈者,何也?蓋心主脈,而百脈之朝宗於肺,若肺潤心清,則脈亦調和,氣血無所阻,必聽命以遂脈之通暢也。能引生地而至所生之處。痘家用之,以止煩渴。諸癥便滑者忌之。
    (三)五味子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味酸、甘,溫。歸肺、心、腎經。功效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神農本草經》雲五味子味酸,溫。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御覽》引雲:一名會及《大觀本》作黑字)。生山谷。《吳普》曰:五味子及(《御覽》)。《名醫》曰:一名會及及。生齊山及代郡,八月采實,陰干。案:《說文》雲:菋,豬也。董,董豬草也。《廣雅》雲:會及,五味也。《爾雅》雲:葆,董藸。郭璞雲:五味也。蔓生子,叢在莖頭。《抱樸子•仙藥篇》雲: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也。
    《本草經集注》雲五味子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養五髒,除熱,生陰中肌。一名會及,一名玄及。生齊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實,陰干(苁蓉為之使,惡葳蕤,勝烏頭)。今第一出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其核並似豬腎。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藥多膏潤,烈日曝之,乃可搗篩。道方亦須用(《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五頁)。
    《新修本草》雲五味子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養五髒,除熱,生陰中肌。一名會及,一名玄及。生齊山山谷及代郡。八月采實,陰干。苁蓉為之使,惡葳蕤,勝烏頭。今第一出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其核並似豬腎。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藥多膏潤,烈日曝之,乃可搗篩。道方亦須用。[謹案]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則五味具也。《本經》雲:味酸,當以木為五行之先也。其葉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蘡子。一出蒲州及藍田山中。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