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醫基本理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鄧鐵濤,吳彌漫,邱仕君,鄧中光,劉小斌,黃海龍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基礎理論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297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329714
    叢書名:國醫大師叢書

    作者:鄧鐵濤,吳彌漫,邱仕君,鄧中光,劉小斌,黃海龍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1月 


        
        
    "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中醫基本理論》為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關於中醫基本理論的闡述,全書內容共分7章,分別為:陰陽五行、藏像、中醫五髒學說、經絡理論、病因病機、辨證論治、體質與養生防病,書後附有五運六氣學說簡介篇。原汁原味地展示了中醫基本理論的博大精深。第四章經絡圖為全彩圖,均是專人專畫的,一目了然。




    《中醫基本理論》可以作為中醫基本理論的提高讀物,為廣大中醫理論研究者、中醫臨床工作者以及中醫院校學生研習中醫理論、提高中醫學術素養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簡介
    鄧鐵濤,教授,廣東開平人。首屆國醫大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代著名中醫學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中醫診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香港浸會大學名譽博士。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屆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醫基礎理論整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名譽理事。




    鄧鐵濤教授在70多年的醫療、教學、科研生涯中,精研中醫學術,是醫史各家學說、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的著名專家,主持編寫《中醫大辭典》、《中醫近代史》、《中醫診斷學》等享譽國內外的辭書、專著,提出包括五髒相關、脾胃學說繼承與發揚、痰瘀相關、寒溫統一等在內的,對現代醫學發展頗有影響的理論學說,且針對中醫學術本質和特色,為中醫發展前途及其繼承發揚多方建言,堪稱當代中醫事業的中流砥柱。臨床上鄧老以精湛醫術和豐富診療經驗馳名醫界,臨證以內科見長,應用中醫藥診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神經肌肉疾病如重癥肌無力、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消化繫統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胃病,以及其他疑難病癥如硬皮病、多發性硬化、紅斑狼瘡等,均有獨到經驗與顯著療效。2005年受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中醫基礎理論整理與創新研究”首席科學家。
    目錄
    發揚中醫藥造福全人類(代序)

    章 陰陽五行

    節 陰陽五行學說的學術淵源

    一、陰陽概念和陰陽學說的形成

    二、五行概念的產生和五行學說的形成

    三、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結合

    四、中醫對陰陽五行學說的引進和運用
    發揚中醫藥造福全人類(代序)


    章 陰陽五行


    節 陰陽五行學說的學術淵源


    一、陰陽概念和陰陽學說的形成


    二、五行概念的產生和五行學說的形成


    三、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結合


    四、中醫對陰陽五行學說的引進和運用


    第二節 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的內涵


    一、陰陽學說的內涵


    二、五行學說的內涵


    第三節 陰陽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的運用


    一、陰陽學說的醫學運用


    二、五行學說的醫學運用


    三、陰陽五行學說從哲學到醫學的演變


    第二章 藏像


    節 藏像及藏像研究方法


    一、藏像的概念


    二、藏像研究方法


    三、藏像學說的基本內容


    四、藏像學說的學術特點


    第二節 五髒


    一、心(附:心包絡)


    二、肝


    三、脾


    四、肺


    五、腎(附:命門)


    第三節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節 奇恆之腑


    一、奇恆之腑的內涵、生理特點及功能


    二、腦


    三、女子胞


    第五節 精氣神


    一、精


    二、氣


    三、血


    四、津液


    五、神


    六、精、氣、形、神的相互關繫


    第六節 形身部位


    一、形身


    二、官竅


    三、體內部位


    第三章 中醫五髒相關學說


    節 五髒之間的相關關繫


    一、五髒的相互影響


    二、五髒相關的中介


    三、髒與髒的關繫


    第二節 五髒繫統的相關


    一、五髒與六腑的相關關繫


    二、五髒與奇恆之府的相關關繫


    三、五髒與“五華”的相關關繫


    四、五髒與五體的相關關繫


    五、五髒與七竅的相關關繫


    第三節 五髒相關與辨證


    一、兩髒相關的證候


    二、多髒相關的證候


    第四章 經絡理論


    節 經絡和經絡學說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三、經絡繫統的基本結構


    四、經絡的生理功能及臨床意義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循行、主要病候和治療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三節 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和主要病候


    一、督脈


    二、任脈


    三、衝脈


    四、帶脈


    五、陰維脈


    六、陽維脈


    七、陰蹺脈


    八、陽蹺脈


    第四節 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和十二皮部


    一、十五絡脈的循行、主要病候及治療


    二、十二經別的循行


    三、十二皮部


    第五節 十二經筋


    一、足太陽經筋


    二、足少陽經筋


    三、足陽明經筋


    四、足太陰經筋


    五、足少陰經筋


    六、足厥陰經筋


    七、手太陽經筋


    八、手少陽經筋


    九、手陽明經筋


    十、手太陰經筋


    十一、手厥陰經筋


    十二、手少陰經筋


    第六節 腧穴簡介


    一、腧穴的概念


    二、腧穴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三、腧穴的功能與作用


    四、腧穴的分類


    第五章 病因病機


    節 病因


    一、中醫認識病因的基本觀念和方法


    二、外感病因


    三、內傷病因


    四、其他病因


    第二節 發病


    一、發病機理


    二、發病途徑


    三、發病形式


    第三節 病變機理


    一、八綱病機


    二、病理從化與六氣病機


    三、髒腑病機


    四、經絡病機


    五、氣血津精病機


    六、外感熱病病機


    第四節 疾病傳變與轉歸


    一、外感疾病的傳變


    二、內傷疾病的傳變


    三、疾病轉歸


    第六章 辨證論治


    節 辨證論治


    一、病、證、癥


    二、辨證論治


    第二節 診法理論


    一、診病原理


    二、診法原則


    三、診病方法


    四、辨證審機


    第三節 治則治法


    一、治療原則


    ……


    第七章 體質與養生防病


    附篇 五運六氣學說簡介


    主要參考文獻


    鄧鐵濤後記
    在線試讀
    章 陰陽五行
    中醫在其橫亙古今的漫長發展過程中,不斷將源自於實踐的經驗和認知加以信息的抽
    像和理論的升華,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切於實用的理論體繫。鄧鐵濤教授不止一次地強調指
    出:相對於西醫的實驗醫學特點而言,中醫是理論醫學、信息醫學。中醫在建立理論體繫之
    際,明智地引進了哲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並將之與精氣學說同樣賦予醫學的內涵,與其他
    醫學理論融合起來,成為中醫理論體繫的有機組成部分。
    陰陽五行學說作為中醫理論體繫中的核心內容,既像一根紅線貫穿於其中,使各個具體
    理論得以互相融會貫通,又歸納和標識繁紛復雜的各種各樣醫學信息,使之綱舉目張,繫統
    有序。可以說,中醫之所以能夠形成完整、繫統的理論體繫,並且這一理論體繫能夠與時俱
    進而又相對穩定發展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陰陽五行學說所發揮綱領性作用,亦得益於
    其作為聯繫中介,將各種理論導入辨證論治疾病的實際運用,從而使中醫基本理論能夠深入
    植根於臨床實踐之中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陰陽五行學說和精氣學說本來都是古代哲學的主流和重要內容,在中醫構建理論體繫
    之初,即被成功地移植於醫學範疇,並賦予醫學的特定內涵而成為中醫學術的有機組成部
    分。其中精氣(氣)的概念和內涵已被中醫所同化而作為生理學說的重要內容,故一般常歸
    列於藏像學說的範疇加以研究和討論。陰陽五行則因其貫穿於各個學術理論之中,對整個
    中醫學術起著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重要指導,故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體繫中的獨立學說。
    學習和研究這一學說,對提高學術素養,掌握中醫理論的綱紀要領,甚有意義。
    節 陰陽五行學說的學術淵源章 陰陽五行

    中醫在其橫亙古今的漫長發展過程中,不斷將源自於實踐的經驗和認知加以信息的抽

    像和理論的升華,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切於實用的理論體繫。鄧鐵濤教授不止一次地強調指

    出:相對於西醫的實驗醫學特點而言,中醫是理論醫學、信息醫學。中醫在建立理論體繫之

    際,明智地引進了哲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並將之與精氣學說同樣賦予醫學的內涵,與其他

    醫學理論融合起來,成為中醫理論體繫的有機組成部分。

    陰陽五行學說作為中醫理論體繫中的核心內容,既像一根紅線貫穿於其中,使各個具體

    理論得以互相融會貫通,又歸納和標識繁紛復雜的各種各樣醫學信息,使之綱舉目張,繫統

    有序。可以說,中醫之所以能夠形成完整、繫統的理論體繫,並且這一理論體繫能夠與時俱

    進而又相對穩定發展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陰陽五行學說所發揮綱領性作用,亦得益於

    其作為聯繫中介,將各種理論導入辨證論治疾病的實際運用,從而使中醫基本理論能夠深入

    植根於臨床實踐之中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陰陽五行學說和精氣學說本來都是古代哲學的主流和重要內容,在中醫構建理論體繫

    之初,即被成功地移植於醫學範疇,並賦予醫學的特定內涵而成為中醫學術的有機組成部

    分。其中精氣(氣)的概念和內涵已被中醫所同化而作為生理學說的重要內容,故一般常歸

    列於藏像學說的範疇加以研究和討論。陰陽五行則因其貫穿於各個學術理論之中,對整個

    中醫學術起著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的重要指導,故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體繫中的獨立學說。

    學習和研究這一學說,對提高學術素養,掌握中醫理論的綱紀要領,甚有意義。

    節 陰陽五行學說的學術淵源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原本都是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陰陽和五行概念都產生於古

    人對天地自然的直觀認識,經過抽像歸納和比類推衍而成為哲學上的重要範疇。

    一、陰陽概念和陰陽學說的形成

    陰陽作為概括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哲學範疇,其觀念起源於對自然現像的直接觀察,經

    過哲學的思辨而成為“一陰一陽謂之道”(《周易?繫辭》)的哲學理念。

    (一)陰陽概念的產生

    陰陽,其本字原作“?(?)”、“?”。《說文?雲部》:“?,雲覆日也。從雲今聲。?,古文

    ?省。”“?(?)”為形聲字,意為雲遮蓋天空中的太陽;“?”則為像形字,表示太陽當空,陽光

    普照之像。可見陰陽之初義是對天空是否有日頭而光明、黑暗的描述。“?”、“?”二字各加

    上“阝(阜,山)”旁,進一步演變為“??”,則是對地理上向陽、背陽方向的認知。《說文?阜

    部》“?,?(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高明也。”《釋名?釋山》:“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

    陽,隨日所照而名之也。”山之北坡、江河之南岸(靠水一面)背陽,沒有陽光的投射,故為陰;

    反之,山之南坡、江河之北岸等日光所照之處則為陽。《詩?大雅?公劉》所言“既景(影)乃

    崗,相(觀察)其陰陽”,就是古人通過觀察日影以確定地理方位的記載。

    在對日光有無、投射向背而產生的明亮、黑暗環境的認知所形成的陰陽概念的基礎上,

    古人進一步體察到上與下、左與右(太陽升起的東方與落下的西方)、水與火、內與外等互為

    相反因素對光線明暗(陰陽)的影響,亦認識到由於陽光的有無及其影響因素所帶來的冷與

    熱、堅與軟、動與靜、升與降、伸與縮、進與退、剛與柔等,以及更為間接聯繫的晝與夜、奇與

    偶、生與死、男與女、尊與卑、清與濁、出與入等互相對待的狀態,把這些互相關聯又互相對待

    事物都與陰陽聯繫起來,陰陽作為歸類認識和區分不同事物的抽像概念就形成了。

    (二)陰陽學說的形成

    作為對相反相成事物的歸類,陰陽還未顯示其哲學內涵。但當思辨者運用其對立鬥爭

    來說明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以後,它就成為具有哲學意蘊的概念和範疇。《國語?周語上》

    記載伯陽父論周幽王二年三川地震,有“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

    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之說,說明在西周時期,陰陽已經演化成為具有哲學意蘊的概

    念。其後《老子?四十二章》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之說,不僅認為陰陽是普遍

    存在於各種事物的對立統一體,而且將之與氣聯繫起來,為陰陽五行學說與精氣學說互相結

    合,共同構成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主流奠定了基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學說

    已經頗為盛行,成為當時認識和研究天地自然和社會人事的重要學術理論,故《管子?四時》

    篇強調:“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

    在陰陽學說的形成過程中,以《周易》為代表的易學發揮了骨干和核心作用。《周易》分

    《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傳》是對《易經》哲學理念的解釋和發揮,兩者不是同一時代的作

    品,亦代表不同時期哲學的學術水平。《易經》作為古老的經典之一,其成書甚早,可追溯

    至西周初年。書中雖然尚未明確提出陰陽概念,但其以“--”和“-”及由其組成的八卦和六

    十四卦,代表事物的互相對待和消長轉化,樸素地揭示事物的對立統一和運動變化規律,具

    有深刻的哲學意蘊。當“--”和“?”被稱之為“陰爻”和“陽爻”,亦就是《周易》引進了陰陽概

    念,而陰陽被賦予《易經》的哲學內涵以後,陰陽學說已經初具雛形。至於後起的《易傳》,則

    直接運用陰陽概念以解釋《易經》所蘊含的哲學意蘊,如《說卦傳》的“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

    地之道,曰剛與柔;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分陰分陽,迭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特別

    是《易傳?繫辭》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剛

    柔(陰陽)相推而生變化”等理論時,陰陽已經通過與易理的有機結合,而成為具有鮮明學術

    理念的哲學學說,躋身於古代哲學的主流而對古代學術發揮其廣泛而重大的影響。正因如

    此,《莊子?天下》篇纔有“《易》以道陰陽”之說。

    二、五行概念的產生和五行學說的形成

    五行學說作為古代哲學的重要流派,淵源亦甚悠遠。如果說陰陽學說是以《周易》為其代表

    作,是周氏族所遵奉的哲學,則五行學說是以《尚書?洪範》為代表作,為殷商氏族所奉行的哲學。

    (一)五行概念的形成和發展

    五行,又稱“五材”(《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並用之。”)、“五常”(《禮記?

    樂記》:“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金匱要略》首篇亦有“夫人?五常,因風氣而生長”之

    說)。關於五行概念的產生,學術界有不同的見解,比較通行的有“五方”說和“五材”說。

    五方說:“行”在古文寫為“”,為道路通達四方之意,東西南北四方加上中央即為五方,

    稱“五行”。從這一意義上看,《尚書?甘誓》的“有扈氏威侮五行”,亦可理解為“有扈氏欺侮

    五方(之邦國)”。

    五材說:五材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其說見《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

    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認為物質世界就是由水火木金土五類物質所構成,這些物質是

    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要素,故《左傳》謂之為“五材”。之所以稱五材為五行,是指這五類

    物質流行布散於天地之間,代表事物的五種運動變化模式,即《春秋繁露?五行相生》所言之

    “行(五行)者行也(流行),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

    應該說,以五方作為五行概念的起源甚早,殷商時代,甚至夏代,其行政中心都居於今河

    南一帶,認為其所處之地為天下之中央,因此,產生了東、西、南、北、中的五方概念,由五方而

    推論、聯繫、歸納其他事物,故而形成了五行概念和歸類法則。至於以水、火、木、金、土命名

    五行,則應該在青銅器發明並較為普遍使用之後。殷人對青銅器的制造和使用甚為發達,為

    五材說的形成提供了條件,上述《尚書?洪範》篇以殷代遺老箕子之口提出的五行概念,正是

    隱含了這一歷史信息。至於為什麼把水、火、木、金、土稱為五行,原因在於該五種物質是

    常見、關乎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而又各具代表性特征之故,即《漢書?藝文志》所說的“五

    行者,五常之形氣也。”要之,從五方說到五材說的嬗變,是五行概念的發展和完善。

    (二)五行學說的形成

    《國語?鄭語》:“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種將木、火、土、金、水視為構成

    世界萬事萬物素的觀念形成之後,運用五行模式去抽像、歸納各種事物,闡明其間

    的復雜關繫,就成為古代研究和認識事物的基本哲學理念。

    1.五行歸類模式的建立

    五行本來是五種具體物質,但《尚書?洪範》對其性質特征加以抽像:“水曰潤下,火曰炎

    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經過這樣抽像以後,符合這些特征的事物即可納入五行的行列,五行遂成為事物的特征性標

    志。古代哲學即以這些特征標志為中介,運用取像比類的方法,建立起五行歸類模式,分類

    歸納天地自然以至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繁紛復雜事物。從《管子》的《幼官》、《五行》等篇,到

    《禮記?月令》、《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淮南子?時則訓》,以至後世諸多學術著作,都普

    遍地采用了這種歸類方法,而其所歸納的內容,“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囊括天上、地下、人間

    以及天文、地理、歷史,構成了古代哲學中天人通應、無所不包的龐大同構繫統。

    2.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論的形成

    五行同構繫統的建立奠定了五行學說的基礎,而其哲學理念的深化、學術理論的完善,

    尚待於相生相克理論的形成。相克理論的產生較早,但不稱“相克”而稱“相勝”,如《左傳?

    哀公九年》:“晉趙鞅卜救鄭,遇水適火,……史墨曰:……水勝火,伐姜則可。”《孫子?虛實》

    亦有“五行無常勝”之說。即使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以至東漢時期的《白虎通義》,亦都

    稱為“相勝”、“相害”而不言“相克”。同樣,中醫的《內經》、《難經》、《傷寒論》等早期醫籍,亦

    言“相勝”而未見“相克”之說,可見“相克”為後起之論。五行相生理念亦產生於早期人們對

    自然現像的直觀觀察:鑽木或燃燒木可生火,火能把可燃物燒成土灰,金礦埋藏於土中,金屬

    表面容易凝結水滴而且金屬可熔化成為水樣液態,植物(木)生長離不開水分的滋潤。隋?

    蕭吉《五行大義?論相生》:“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

    火熱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

    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澤流津,銷金亦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

    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就是對五行的相生關繫的解釋。這種直觀認識本來很容易得出,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古代文獻中卻未見明確表述。現在可見到明確論及五行相生的文

    獻,是漢初經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書中即以“五行相生”作為專門篇章加以論述,其後

    《內經》等書則以之作為五行學說的重要法則廣泛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之中。

    3.五行學說的古今文差異

    學術史上,五行學說還出現過“古文說”和“今文說”的差異。“古文說”和“今文說”是指

    《尚書》在漢代有古文和今文兩種不同版本,並形成了不同學派,稱《尚書》古文派和今文派。

    該兩學派在五行學說關於五髒與五行配屬關繫有不同的見解,古文派的配屬關繫是:脾―

    木,肺―火,心―土,肝―金,腎―水;而今文派的配屬關繫是:肝―木,心―火,脾―土,肺―

    金,腎―水。先秦典籍如《禮記》、《呂氏春秋》等所載的是古文五行說,漢初《淮南子》則古今

    文兩說俱載,而董仲舒《春秋繁露》則倡用今文五行說。了解古今文五行說的差異,可幫助我

    們正確研讀中醫古籍的意義,如《內經》引用的是五行今文說,但《史記》“倉公傳”中所載倉公

    (淳於意)論醫理,則用古文五行說。不少人用今文五行說去解釋“倉公傳”所載醫案,則難免

    錯誤。

    三、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的結合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本來是兩種相對獨立的哲學學說,但由於兩者都是古代的樸素的

    唯物論和自發辯證法思想,均在承認世界的物質性的基礎上,運用取像比類的方法去認識世

    界,以運動變化的觀念去研究事物之間的互相聯繫、互相影響,具有相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因而在發展過程中互相羽翼,互相結合而成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主要流派。該學派

    盛行於戰國中後期,史稱陰陽家,代表人物有鄒衍、鄒?等,而到了漢代,這一學說更成為包

    括天文歷法、地理方輿、氣像物候、數學、音樂、兵法以至星卜命占等各種古代學術所經常引

    用的哲學理論和思辨工具。中醫經由《內經》所引進者,亦是已經充分融合起來的陰陽五行

    學說。

    在陰陽五行學說中,陰陽與五行作為共同的構成要素而互相為用、互相包涵,《中藏經?

    生成論第三》認為:“陰陽者,天地之樞機;五行者,陰陽之終始。非陰陽則不能為天地,非五

    行則不能為陰陽。”張景嶽在《類經圖翼?運氣上》中更有精闢的發揮:“五行即陰陽之質,陰

    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就是說,在對事物的歸納認識方面,陰陽更為概

    括抽像而五行比較形像具體,陰陽有賴於五行的進一步具體化、形質化,故謂“氣非質不立”;

    而在闡發的事物相互作用方面,陰陽更能從運動變化角度說明事物的相反相成關繫,五行須

    通過陰陽的對立統一以體現其運動變化,故謂“質非氣不行”。對於兩者的互相包涵關繫,一

    般認為木火屬陽,土金水屬陰。而以陰陽太少分,則以木應春而為陰中之少陽,火應夏而為

    陽中之太陽,土應長夏而為陰中之至陰,金應秋而為陽中之少陰,水應鼕而為陰中之太陰。

    但亦有從《周易》八卦中水為坎卦(天一生水)、木為震卦(天三生木),火為離卦(地二生火),

    金為兌卦(地四生金),而坎、震為陽卦,離、兌為陰卦,故謂水、木為陽,火、金為陰者,這些都

    是因為立論角度不同而致的差異。另一方面,五行中每一行亦可分陰陽,如土有陽土、陰土,

    金有陽金、陰金等,則五行中之每一行又包涵了陰陽,都是一個陰陽的統一體。

    四、中醫對陰陽五行學說的引進和運用

    陰陽五行學說以其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揭示事物的運動變化規律及其復雜

    的關聯關繫,因而為包括自然科學和讖緯術數在內的古代學術所普遍運用,中醫作為實

    踐意義的古代科學技術,在構建理論體繫之際,即廣泛地引用這一學說,並與醫學內容有機

    結合起來,同時通過醫學的道路進一步充實提高。從作為中醫理論體繫的奠基性著作的《內

    經》看,中醫引用的是經過漢初經學家董仲舒的進一步整理加工,在當時已經頗為完美結合

    起來的陰陽五行學說。而自《內經》以後,這一學說即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於各個學術理論

    之中,成為中醫理論體繫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說,中醫是古代學術中對陰陽五行學說成

    功的引用者,並且因為對這一學說的成功引進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形成了完善而又獨

    具特色的理論體繫。

    陰陽五行學說既是中醫的醫學哲學,又被賦予醫學的實質內涵,成為中醫的專有名詞術

    語。而且,隨著醫學實踐和理論研究的深入,中醫對陰陽五行學說更有進一步的發揮,例如,

    在陰陽太少理論上提出的三陰三陽學說、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基礎上提出的相乘相侮以及亢

    害承制理論等均是。因此,討論中醫範疇中的陰陽五行,不能脫離具體的醫學內涵,否則將

    無法準確理解其原本意義。

    第二節 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的內涵

    中醫在引進哲學的陰陽五行學說之後,按照自己的學科特點和學術研究的需要,對其內

    容做了進一步的同化和發揮,使之成為自身學術體繫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中醫的陰陽五

    行學說,既包涵了其原有的哲學內涵,又具有中醫的鮮明學科特色和獨特內容。

    一、陰陽學說的內涵

    中醫繼承了古代哲學陰陽相反相成,構成天地萬物的理念,從醫學角度對陰陽學說做了

    深入的闡釋和發揮,其中關於陰陽的概念及陰陽法則的論述尤為精闢。

    (一)陰陽為天地之道

    中醫將陰陽作為概括萬事萬物,主宰世界運動變化的哲學範疇,《素問?陰陽應像

    大論》從性質和功能角度對其做了如下定義:“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

    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認為陰陽是主宰天地之間萬物萬事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是

    自然界神妙莫測的運動變化和一切事物生長化滅的內在動因。因此,從醫學角度來說,陰陽

    亦是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動因和規律,故《內經》又有“生之本,本於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和“治病必求於本(陰陽)”(《陰陽應像大論》)之說。

    上述關於陰陽的認識,是對哲學上“一陰一陽謂之道”(《周易?繫辭傳》)理念的發揮。

    按照這一說法,任何事物都可劃分為或陰或陽的兩個方面,陰陽分劃和陰陽法則具有普遍適

    應的意義,因此,近代有人將其等同於現代哲學的“矛盾”概念。但是,陰陽具有質的規

    定性,其內涵相對而固定,在一定範疇中,陰即是陰,陽即是陽,不可互相替代。而哲學上的

    矛盾並沒有質的規定,隻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稱矛盾的一方和另一方,而不以某一方為

    “矛”,對立方為“盾”。由於陰陽有質的規定,因此,就不可能像矛盾那樣具有的普遍性。

    舉個例子來說,邪氣與正氣可以構成一對矛盾,但卻不能說它們是一對陰陽。因為盡管正氣

    有陽氣、陰氣,邪氣有陽邪、陰邪,但邪與正之間卻不能劃分誰為陰、誰為陽。又如好與壞,大

    與小,多與少等,同樣各構成一對矛盾,但如果說好、大、多為陽,壞、小、少為陰,則就顯得牽

    強附會,不符合陰陽的本義。因此,準確地說,陰陽隻是所有矛盾中的一對大矛盾,盡管這對

    矛盾非常大,絕大多數矛盾都可以納入陰陽範疇之中,但兩者仍然不能等同。這正是陰陽與

    矛盾在概念和範疇上的差異,學習和研究陰陽學說,對此必須有所認識,纔能準確把握其內

    涵,而加以恰當運用。

    (二)陰陽的可分性和層次性

    陰陽是對不同事物和同一事物內部對立面的分類和概括,其所包含的對像大至整個天

    地自然(天為陽,地為陰),小至芥末毫釐,《素問?陰陽離合論》認為:“陰陽者,數之可十,推

    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朱丹溪《局方發揮》亦謂:“陰陽二字,固以對

    待而言,所指無定在。”由於陰陽的包涵性和概括性,因此,具有可分性和層次性。《周易?繫

    辭傳》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像(陰陽太少),四像生八卦”,就是對陰陽的

    層次性劃分。而在中醫範疇中,對陰陽的進一步分劃主要有“陰陽太少”說和“三陰三陽”說,

    該兩說都見於《內經》而在後世有廣泛運用。

    1.陰陽太少

    《素問?金匱真言論》的“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和《素紀大論》的“陽中有陰,陰

    中有陽”,認為陰或陽的一方都包含了又一對陰陽。陰陽太少是就將陰或陽的每一方再次分

    為陰和陽,亦就是可以在一分為二的基礎上進一步二分為四。這種劃分繫引自《周易》“四

    像”說,《易傳?繫辭》的“兩儀生四像”,其中“兩儀”即陰陽,而“四像”則指少陽(---)、老陽

    (--)、少陰(---)、老陰(----)。即少陽(陰中之陽),代表春;太陽(陽中之陽),代表夏;少陰(陽

    中之陰),代表秋;太陰(陰中之陰),代表鼕。而在《內經》則稱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或稱

    為“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陽中之陰”、“陰中之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