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臨床針法備要(中國針灸臨床技法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醫學 -> 醫學
    【市場價】
    980-1422
    【優惠價】
    613-889
    【作者】 王富春,李鐵 
    【所屬類別】 圖書  醫學  中醫  針灸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478507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850749
    作者:王富春,李鐵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編輯推薦

    書中收入的針具、針法操作、臨床各疾病針刺治療方法等非常詳細,對於針灸臨床醫生來說,確實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全面的針法工具書。

     
    內容簡介

    臨證根於選穴,精於技法,針灸技法於臨床療效而言至關重要。經過數代人的努力,針刺技法不斷完善,蓬勃發展,種類繁多。本書的出版旨在總結古今各種針刺技法,為針灸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提高針刺臨床療效。本書共分三篇:上篇為基礎知識,詳細闡述各種針具的特點及針法的操作要點等;中篇為針法名家,擇要介紹50餘位近現代針灸名家的學術特點;下篇為針法的臨床應用,全面而繫統地整理了臨床各類疾病的針刺治療方法。
    本書內容豐富而全面,可供中醫針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王富春,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臨床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領軍人纔——岐黃學者者,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優秀教師,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吉林省名中醫,吉林省優秀專家,吉林省教學名師,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穴位貼敷專業委員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手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外治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針灸學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二審專家,《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雜志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專家編委,《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專家編委,《亞太傳統醫藥》編委,美國《TCM》雜志編委。
    李鐵,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針灸學會秘書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標準工作委員會委員,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對外交往工作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專業手法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普及專家,中國針灸學會穴位敷貼產學研創新聯合體秘書長,中國針灸學會循證針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理事,吉林省針灸學會刮痧撥罐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吉林省中醫(朝醫)執業醫師命題評審專家。

    目錄
    上篇·針法基礎
    章·毫針法002
    節·毫針的起源與發展002
    一、 針具的起源與發展002
    二、 現代針具的豐富與拓展004
    第二節·毫針基礎練習與準備005
    一、 毫針的結構與規格005
    二、 毫針操作的基本訓練006
    三、 針刺前的準備008
    第三節·毫針基本手法008
    一、 揣穴法008
    二、 進針法009
    三、 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010
    四、 治神與守神011

    上篇·針法基礎
    章·毫針法002
    節·毫針的起源與發展002
    一、 針具的起源與發展002
    二、 現代針具的豐富與拓展004
    第二節·毫針基礎練習與準備005
    一、 毫針的結構與規格005
    二、 毫針操作的基本訓練006
    三、 針刺前的準備008
    第三節·毫針基本手法008
    一、 揣穴法008
    二、 進針法009
    三、 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010
    四、 治神與守神011
    五、 得氣013
    六、 留針法019
    七、 出針法020
    第四節·毫針行針手法021
    一、 基本手法021
    二、 輔助手法022
    第五節·毫針補瀉手法024
    單式補瀉法024
    一、 徐疾補瀉法024
    二、 迎隨補瀉法025
    三、 提插補瀉法026
    四、 捻轉補瀉法027
    五、 開闔補瀉法030
    六、 呼吸補瀉法030
    七、 九六補瀉法031
    八、 陰陽補瀉法032
    九、 營衛補瀉法033
    十、 三刺補瀉法034
    復式補瀉法035
    一、 燒山火法035
    二、 透天涼法036
    三、 青龍擺尾法037
    四、 白虎搖頭法037
    五、 蒼龜探穴法038
    六、 赤鳳迎源法039
    七、 陽中隱陰039
    八、 陰中隱陽040
    九、 運氣法041
    十、 納氣法041
    十一、 留氣法041
    十二、 交經法041
    十三、 龍虎交戰法042
    十四、 子午搗臼法042
    十五、 龍虎升降法042
    十六、 汗、吐、下三法043
    十七、 子母補瀉法044
    十八、 納支補瀉法045
    平補平瀉法047
    第六節·針刺宜忌及慎針穴位048
    一、 針刺宜忌048
    二、 慎針穴位052
    第七節·針誤的預防與處理062
    一、 感染性損傷062
    二、 暈針063
    三、 過敏063
    四、 滯針、彎針與斷針064
    五、 血腫065
    六、 刺傷神經繫統065
    七、 氣胸和刺傷氣管066
    八、 刺傷內髒068
    第二章·特種針具刺法070
    節·三稜針法070
    第二節·皮膚針法071
    第三節·芒針法072
    第四節·皮內針法074
    第五節·小寬針法075
    第六節·火針法076
    第七節·長圓針法076
    第八節·針法077
    第九節·鈹針法078
    第十節·浮針法079
    第十一節·氣功針法079
    第十二節·針刀法081
    第十三節·蠟針法082
    第十四節·陶針法082
    第十五節·磁針法085
    第十六節·蜂針法087
    第十七節·鋒鉤針法088
    第十八節·粗針法089
    第十九節·砭針法089
    第三章·特定部位刺法092
    節·頭針法092
    第二節·眼針法096
    第三節·耳針法098
    第四節·鼻針法103
    第五節·人中針法105
    第六節·口針法106
    第七節·舌針法107
    第八節·面針法109
    第九節·項針法111
    第十節·第2掌骨側針法112
    第十一節·手針法113
    第十二節·手像針法116
    第十三節·足針法120
    第十四節·足像針法122
    第十五節·腕踝針法124
    第十六節·腹針法126
    第十七節·臍針法128
    第十八節·平衡針法130中篇·針法名家
    第四章·特色針法名家經驗136
    任作田·毫針技術136
    吳櫂仙·針法技術經驗137
    王樂亭·透穴針法經驗138
    鄭毓琳·家傳針法經驗138
    承淡安·針法經驗140
    陳應龍·補瀉針法經驗141
    焦勉齋·毫針刺法經驗142
    朱璉·針刺手法經驗143
    管正齋·針刺手法經驗144
    陳大中·針刺手法經驗145
    司徒鈴·針刺手法經驗146
    董景昌·“董氏奇穴”經驗147
    任守中·家傳針刺手法經驗148
    鄭魁山·家傳手法經驗148
    楊甲三·針刺手法經驗149
    黃羨明·透穴針法經驗150
    程莘農·程氏針法經驗151
    杜曉山·改良古代針法技術152
    肖少卿·針刺手法經驗153
    奚永江·針刺手法經驗153
    馮潤身·透刺針法經驗154
    楊介賓·進針調氣手法經驗156
    劉冠軍·子午流注針法經驗157
    田從豁·針刺手法經驗158
    張縉·針刺手法經驗159
    方吉慶·鳳凰展翅手法經驗161
    靳瑞·“靳三針”針法經驗161
    陳全新·“飛針”及針法經驗163
    魏稼·針法經驗164
    王岱·“跳動穴”針法經驗164
    謝國榮·針法技術經驗166
    石學敏·“醒腦開竅”針法經驗167
    孫申田·針法經驗169
    第五章·特種針具針法名家經驗171
    楊永璇·楊氏絮刺火罐療法經驗171
    師懷堂·新九針法經驗172
    賀普仁·“三通”針法經驗173
    梁慶臨·針挑療法經驗175
    鐘梅泉·梅花針經驗176
    楊楣良·鉤針療法經驗177
    薛立功·長圓針法經驗177
    朱漢章·小針刀經驗178
    李萬瑤·蜂針療法經驗179
    符仲華·浮針療法經驗180
    第六章·特定部位針法名家經驗182
    湯頌延·頭針經驗182
    秦亮甫·針法技術經驗183
    張家維·針刺手法經驗184
    焦順發·頭針經驗185
    朱明清·頭針經驗186
    彭靜山·眼針經驗187
    管遵信·耳針療法經驗188
    武連仲·舌針及針刺手法經驗189下篇·針法臨床應用
    第七章·內科疾病192
    感冒192
    咳嗽193
    哮喘195
    心悸196
    胸痺197
    癲198
    狂199
    痫200
    郁病201
    痴獃202
    頭痛204
    失眠205
    眩暈206
    中風208
    面癱209
    胃痛210
    胃下垂211
    嘔吐212
    呃逆213
    腹痛214
    便秘216
    洩瀉217
    痢疾218
    脅痛219
    黃疸220
    腰痛221
    癃閉223
    水腫224
    陽痿225
    遺精226
    高血壓227
    消渴229
    第八章·外科疾病231
    流行性腮腺炎231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232
    瘰疬233
    疝氣234
    乳癰235
    乳癖236
    膽石癥237
    腸癰(闌尾炎)238
    膽道蛔蟲癥239
    痔瘡240
    脫肛241
    第九章·婦科疾病243
    月經不調243
    痛經244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245
    絕經前後諸癥246
    經閉247
    崩漏248
    帶下病249
    不孕癥250
    子宮內膜異位癥251
    胎位不正252
    妊娠惡阻253
    滯產254
    惡露不絕255
    缺乳257
    胞衣不下258
    產後血暈259
    陰癢(盆腔炎)260
    多囊卵巢綜合征261
    陰挺262
    第十章·兒科疾病264
    新生兒黃疸264
    小兒夜啼265
    嬰兒腹瀉266
    小兒驚風267
    腦癱268
    百日咳269
    厭食270
    疳證271
    注意力缺陷多動癥272
    小兒肺炎273
    遺尿274
    水痘275
    弱視276
    第十一章·骨傷科疾病278
    面肌痙攣278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279
    頸椎病280
    落枕281
    漏肩風283
    腰椎間盤突出癥284
    急性腰扭傷285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286
    腰背筋膜炎287
    肋軟骨炎288
    腕管綜合征289
    腱鞘炎290
    腱鞘囊腫291
    肘勞292
    臂叢神經痛293
    梨狀肌綜合征293
    坐骨神經痛294
    膝骨性關節炎295
    急性踝關節扭傷296
    足跟痛297
    骨質疏松298
    外傷性截癱(脊髓損傷)299
    強直性脊柱炎300
    類風濕關節炎301
    第十二章·五官科疾病303
    目赤腫痛303
    麥粒腫304
    眼瞼下垂305
    眼肌麻痺306
    結膜炎307
    淚溢癥307
    近視308
    斜視309
    白內障310
    青光眼311
    干眼癥312
    視神經炎313
    視神經萎縮313
    耳聾、耳鳴314
    中耳炎316
    鼻淵317
    咽喉腫痛318
    聲帶麻痺318
    扁桃體炎320
    失語321
    牙痛322
    口瘡323
    第十三章·皮膚科疾病325
    疔瘡325
    發際瘡326
    丹毒327
    神經性皮炎328
    扁平疣329
    蕁麻疹330
    帶狀皰疹331
    皮膚瘙癢癥332
    斑禿333
    濕疹334
    痤瘡335
    銀屑病336
    白癜風337
    破傷風338
    酒渣鼻339
    第十四章·急癥341
    暈厥341
    中暑342
    高熱343
    抽搐343
    心絞痛344
    膽絞痛346
    腎絞痛347
    咯血348
    便血348
    尿血349
    第十五章·其他疾病351
    慢性疲勞綜合征351
    戒斷綜合征352
    肥胖癥353
    白細胞減少癥354
    癌癥355
    干燥綜合征356
    硬皮病357
    胰腺炎358
    重癥肌無力359
    競技緊張綜合征360
    腦炎後遺癥361
    參考文獻362

    前言
    針法技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與疾病的長期鬥爭中創造發明的一種醫療方法,是中醫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幾千年來為我國的醫療保健事業發揮了重大作用。中醫針灸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挖掘針灸技術就是對針灸好的繼承和發展,也是讓世界認識針灸、理解針灸文化的重要途徑。
    針灸是中醫特有的治病手段,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大量記述了針灸理論與技法操作,尤其是《靈樞經》(又稱為《針經》),成為針灸學體繫形成的標志。歷代醫家薪火相傳,針灸典籍汗牛充棟,從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代竇漢卿的《針經指南》,到明代徐鳳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等針灸醫籍的誕生,均是由許多鮮活的名人志士組成的一幅歷史畫卷。歷代針灸醫籍使針灸技術方法不斷完善,異彩紛呈,貫穿了整個針灸學的發展歷程。
    近代針法技術依然保持了其蓬勃發展的態勢,出現了一批像承淡安、任作田、鄭毓琳等針灸大家,繼承和發揚了祖國傳統針刺技術,創立了不少精湛的針灸技法。現代針法技術更是層出不窮,“國醫大師”賀普仁的“三通針法”、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的“三纔進針法”和“國醫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的“醒腦開竅”針法,以及頭針、耳針、眼針等微針技法和電針、水針、針刀等特種針法的出現,使針灸技法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欣榮景像。

    針法技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與疾病的長期鬥爭中創造發明的一種醫療方法,是中醫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幾千年來為我國的醫療保健事業發揮了重大作用。中醫針灸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挖掘針灸技術就是對針灸好的繼承和發展,也是讓世界認識針灸、理解針灸文化的重要途徑。
    針灸是中醫特有的治病手段,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大量記述了針灸理論與技法操作,尤其是《靈樞經》(又稱為《針經》),成為針灸學體繫形成的標志。歷代醫家薪火相傳,針灸典籍汗牛充棟,從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王執中的《針灸資生代竇漢卿的《針經指南》,到明代徐鳳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等針灸醫籍的誕生,均是由許多鮮活的名人志士組成的一幅歷史畫卷。歷代針灸醫籍使針灸技術方法不斷完善,異彩紛呈,貫穿了整個針灸學的發展歷程。
    近代針法技術依然保持了其蓬勃發展的態勢,出現了一批像承淡安、任作田、鄭毓琳等針灸大家,繼承和發揚了祖國傳統針刺技術,創立了不少精湛的針灸技法。現代針法技術更是層出不窮,“國醫大師”賀普仁的“三通針法”、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的“三纔進針法”和“國醫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的“醒腦開竅”針法,以及頭針、耳針、眼針等微針技法和電針、水針、針刀等特種針法的出現,使針灸技法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欣榮景像。
    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聲、光、電、磁等技術的廣泛運用,部分醫者對針刺手法在臨床中的重要作用有逐漸忽視的傾向,廣大針灸醫務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針灸技法,亟需一部集古今針法精華的著作。有鋻於此,我們組織編著《臨床針法備要》一書,旨在繫統總結古今各種針刺技法,為業內人士在本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廣大的針灸愛好者提供了針灸技法的知識。
    本書共三篇,即上篇針法基礎、中篇針法名家、下篇針法臨床應用。上篇闡述毫針、特種針具刺法、特定部位刺法等各類針法;中篇依據特色針法、特種針具針法和特定部位針法進行歸類,選擇在各種針法研究方面具有獨特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近現代50餘位針灸醫家,簡要介紹其針法操作特點和臨床經驗;下篇對針刺治療的臨床疾病進行全面、繫統篩選和整理。縱觀全書,博古納今,內容豐富,學術性強,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主要讀者對像是中醫針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者,醫學院校學生和廣大針灸愛好者。全書語言表達生動、具體、清晰明了,使學習者易於學習和掌握。相信本書的出版,將為針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者2020年10月

    在線試讀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