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童話、博物學與維多利亞文化 (邂逅仙靈精怪 漫步童話王國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普讀物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法〕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所屬類別】 圖書  科普讀物  百科知識  科普問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88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0128882
    作者:〔法〕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邂逅仙靈精怪   漫步童話王國   品讀自然文學  感受博物浪漫


    踏上英國經典童話仙境之旅:
    邂逅水孩子、妖精信使、仙王仙後、玩具公主、水晶宮、灰姑娘、仙子教母、小紅帽、樹精、沙地精......它們不隻是童話角色,也是維多利亞文化代言人。


    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跡
    從童話王國到科學仙境
    從物種滅絕到自然復興
    回顧維多利亞時代的童話興衰與博物思潮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討論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自然文學與科學寫作的著作,討論主題圍繞該時期的自然文學、經典童話與博物學運動而展開,作者為法國圖盧茲大學英語繫教授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妖精如縮小版的人類,它們的無力蘊含著維多利亞人對自身的憐憫。而自憐是認清事實後的情緒釋放,隻有這樣纔能慢慢接受環境在不斷改變這個殘酷的現實。維多利亞時代的妖精褪下了浪漫主義的浮華外衣,給“自然”的新內涵當起了代言人,借此擺脫了原本日漸式微的境地,重新煥發出生機。它們幫助科學家拓展現實的極限,打破了可能與不可能的絕對界限,讓不同領域的討論相互交融,描繪出科學中那些僅僅靠理性思維無法感知和體驗的內容。它們還幫助科普作家應對水火不容的宗教和科學,實驗室和大學校園裡漸漸沒有了靈性現像和基督教信仰的棲身之所,而科普作品也成了它們&後的避風港。

    作者簡介

    [法]勞倫斯·塔拉拉赫-維爾瑪斯
    法國圖盧茲大學英語繫教授,專注維多利亞時代文化史、自然文學、童話研究,出版有Fairy Tales, Natural History and Victorian Culture等著作。

    目錄
    目錄
    序言 / XI
    第一章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跡:
    查爾斯·金斯萊的童話故事 / 001
    博物學的浪漫 / 003
    “僅僅是為宣揚大自然的奇觀”:童話與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兒童教育理念 / 015
    全都泡進酒裡,一個不剩:《水孩子:一個陸地孩子的童話之旅》與不可能存在的怪物 / 040
    阿拉貝拉·巴克利的兒童科普作品與大自然的奇妙 / 067
    童話的開頭:描繪不可見的事物 / 073
    巴克利的進化論史詩:從妖精信使到自然生態繫統 / 085
    瑪麗·德·摩根和《玩具公主》 / 103
    瑪麗·奧古斯塔·德·摩根、女性和科學界 / 107
    科學進步與重塑大自然:奇妙的自動機 / 116
    維多利亞的灰姑娘、魔法和蛻變 / 137

    目錄


    致謝 / I 
    序言 / XI 
    第一章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跡:
    查爾斯·金斯萊的童話故事 / 001 
    博物學的浪漫 / 003 
    “僅僅是為宣揚大自然的奇觀”:童話與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兒童教育理念 / 015 
    全都泡進酒裡,一個不剩:《水孩子:一個陸地孩子的童話之旅》與不可能存在的怪物 / 040 


    第二章“如何走進科學的仙境”:
    阿拉貝拉·巴克利的兒童科普作品與大自然的奇妙 / 067 
    童話的開頭:描繪不可見的事物 / 073 
    巴克利的進化論史詩:從妖精信使到自然生態繫統 / 085 


    第三章 機械化的人類感情: 
    瑪麗·德·摩根和《玩具公主》 / 103 
    瑪麗·奧古斯塔·德·摩根、女性和科學界 / 107 
    科學進步與重塑大自然:奇妙的自動機 / 116 


    第四章 透過玻璃看自然: 
    維多利亞的灰姑娘、魔法和蛻變 / 137 
    世界博覽會是魔法的領域 / 139 
    安妮·伊莎貝拉·薩克雷·裡奇的灰姑娘:收集者與消費者 / 145 
    身陷玻璃的囹圄:刻畫欲望,馴服自然 / 161 


    第五章 大自然的真面目: 
    《小紅帽》與探索自身的野性 / 179 
    童話、女性和自然 / 185 
    安妮·伊莎貝拉·薩克雷·裡奇的版本:消費與失貞 / 192 
    哈莉特·路易莎·柴爾德-彭伯頓的版本:普希與狼 / 199


    第六章 自然和自然世界: 
    瑪麗·路易莎·莫爾斯沃思的《聖誕樹園地》 / 219 
    童話故事、動物故事和兒童文學 / 224 
    引導童話故事:幻想是危險的領域 / 230 
    復興與大自然的關繫 / 240 


    第七章 大自然的妖精和怪物: 
    伊迪斯·內斯比特的《五個孩子和沙地精》與環境意識 / 255 
    滅絕的生物與自然的奇觀:需要調和的科學知識 / 262 
    19世紀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滅絕 / 271 
    內斯比特和毛茸茸的妖精:物種滅絕與帝國主義 / 275 


    後記 / 294 
    譯後記 / 300
    參考文獻 / 283 
    譯名對照表 / 319 

    前言
    導論


    眾所周知,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酷愛博物學。與博物學相關的活動曾風靡一時,在中產階級行為規範的構建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當時的人看來,博物學實踐是健康的戶外運動與智力活動的有機結合。
    在一定程度上,維多利亞時代推崇博物學的風氣直接引發了一些短暫的社會熱潮,人們熱衷於收集蟲子、海藻或者貝殼,中產階級家庭的客廳裡不光得放幾樣有分量的家具,水族箱和蝴蝶標本箱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物件,書櫃裡還要擺上幾套菲利普·亨利·戈斯(Philip Henry Gosse)的大作,這樣纔算是體面。

     導論


     


     


    眾所周知,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酷愛博物學。與博物學相關的活動曾風靡一時,在中產階級行為規範的構建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當時的人看來,博物學實踐是健康的戶外運動與智力活動的有機結合。


    在一定程度上,維多利亞時代推崇博物學的風氣直接引發了一些短暫的社會熱潮,人們熱衷於收集蟲子、海藻或者貝殼,中產階級家庭的客廳裡不光得放幾樣有分量的家具,水族箱和蝴蝶標本箱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物件,書櫃裡還要擺上幾套菲利普·亨利·戈斯(Philip Henry Gosse)的大作,這樣纔算是體面。


    同樣受到人們追捧的還有仙子和妖精,卡羅爾·西爾弗(Carole G. Silver)和妮可拉·鮑溫(Nicola Bown)分別在她們影響深遠的著作《奇怪而神秘的人:妖精與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意識》(Strange and Secret Peoples: Fairies and Victorian Consciousness,1999)以及《19世紀藝術和文學中的妖精》(Fairies in Nineteenth- Century Art and Literature,2001)裡提出,妖精是維多利亞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時的民眾對妖精和妖精故事都非常熟悉,無論是維多利亞時代之前還是之後的人都無法望其項背。兩人的研究都強調,妖精的形像填補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在祛魅後留下的認知空洞,讓“無法被現代化進程所容的神奇現像與神秘事物”再次有了立足之地。


    此外,她們論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民眾如何借助妖精的形像,發表社會觀點和政治見解, 尤其是在關乎女性的天性以及法律地位的議題上;她們還論證了為何梳理維多利亞時代的民眾與妖精之間的關聯是理解“他們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抱有何種情感”的關鍵。


    另外,西爾弗和鮑溫指出,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們鐘情於描寫和展覽新奇的生物並樂此不疲,從巨人到侏儒,再到怪胎和常年生活在地下世界的怪物,抑或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微小生物——還有什麼比這些超越常識的生物更能代


    另外,西爾弗和鮑溫指出,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們鐘情於描寫和展覽新奇的生物並樂此不疲,從巨人到侏儒,再到怪胎和常年生活在地下世界的怪物,抑或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微小生物——還有什麼比這些超越常識的生物更能代表大自然那不可思議的無窮潛質呢?自然界的生物就像妖精一樣,它們是地球未解之謎的一部分,等待著有朝一日被博物學家發現並制成標本供大眾參觀,成為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一部分。


    本書旨在闡釋博物學為何會與妖精的世界產生關聯,所選的歷史時期正是妖精的形像發生明顯轉變的維多利亞時代,有的妖精調皮地換上了好幾副面具。事實上,本書的目標是在西爾弗和鮑溫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起初,自然世界在維多利亞人的眼中既引人入勝又蠱惑人心,但隨著博物學的發展,對於大自然的全新定義和認識恰恰是在19世紀的下半葉接踵而至,文學界開始大量試驗一種妖精角色可有可無的童話文學體裁,本書將嘗試對這三者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聯進行探討。


    19世紀60年代,隨著妖精的形像融入維多利亞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們開始出現在藝術作品、科學論文,甚至是商業廣告裡,童話故事的出版量隨即一飛衝天。這個時期的童話故事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改編版本,最終,要對它們進行歸類變得異常困難,同時代的人類學家們面臨的窘境正是如此:他們四處搜羅民間的傳說和童話,卻發現難以對其分門別類。民俗學家安德魯·朗格(Andrew Lang,1844—1912)就曾在他最後一本故事彙編裡抱怨道:以兒童為目標讀者的妖精故事越來越多,以至於為了照顧受眾,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形像跟民俗傳說裡的妖精(有的是妖怪)漸行漸遠,並逐漸分道揚鑣。喬治·麥克唐納(George MacDonald,1824—1905)、瑪麗·奧古斯都·德·摩根(Mary Augusta de Morgan,1850—1907)、黛娜·馬洛克·克蕾克(Dinah Mulock Craik,1818—1887)、安妮·伊莎貝拉·薩克雷·裡奇(Anne Isabella Thackeray Ritchie,1837—1919)、朱莉安娜·霍雷蒂亞·尤因(Juliana Horatia Ewing, 1841—1885)、瑪麗·路易莎·莫爾斯沃思(Mary Louisa Molesworth,1839—1921), 以及伊迪斯·內斯比特(Edith Nesbit,1858— 1924),這些作家的作品因大量采用魔法和仙女素,而逐漸成為童話和奇幻這兩種文學體裁的代表。但是,如果要論其中最登峰造極的作品,很可能非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愛麗絲繫列”(Alice)莫屬,它可算得上是維多利亞時代童話故事的扛鼎之作。


    時至今日,任何一部維多利亞童話故事彙編,都會繫統性地收錄裡奇、尤因、莫爾斯沃思和內斯比特的作品,尤其是當書的編者試圖凸顯童話改編中所承載的女性話語時,便更是如此了。這些作家塑造的角色與人們能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廣告裡看到的溫良可人的妖精形像大相徑庭,後者如玩具和天使一樣精致,這完全是為了迎合中產階級的口味。我們還能從維多利亞時代的童話文學裡看出,雖然新興的童話題材是為了幫助人們逃離祛魅的世界,但是它們卻與現代性的諸多方面有著錯綜復雜的糾葛,譬如技術進步、科學思想,乃至於社會和政治議題。隻可惜,這類彙編很少關注童話文學裡充滿博物學知識的事實——作為一種與博物學密切相關的文學體裁,童話在“自然”這個詞備受爭議的時代,通過參與其中起到了調和張力的作用。


    因此,本書的主旨正是想要說明童話故事涵蓋了許多不同的話語和討論,它們可以互不相干,也可以偶爾產生交集,尤其當妖精的形像或者童話的情節觸及有關自然的議題時,就更是如此了。換句話說——讓我們借用約翰·皮克斯通的說法,當時流行“用博物學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其本質即盡可能地“記錄多樣性與變化”。而與此同時,文壇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妖精形像的變體和童話故事的改編版本,這些作品往往緊跟新興的生命科學理論,而創作的意圖則是為了彰顯支配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運行的法則其實是相同的。


    皮克斯通對19世紀“用博物學的方法來認識”的強調和他對同時代的科學研究方法及其意義、價值體繫的關注,同樣也是本書研究維多利亞童話的出發點。無論是用於傳播博物學、描繪自然界,還是為了探討某些社會議題,比如女性的天性,妖精和妖精的故事都承載著人們對於大自然全新的思考方式,促進了富有時代特色的知識結構的傳播和發展。琳恩·巴柏(Lynn Barber)的《博物學的黃金時代:1820—1870》(The Heyday of Natural History: 18201870, 1980)和琳·梅裡爾(Lynn L. Merrill)的《維多利亞博物學的浪漫》(The Romance of Victorian Natural History,1989)都著重強調了博物學在維多利亞時期的發展,也導致人們很難給“自然”這個詞下一個確切的定義。“自然”既可代表上帝的造物,又可指英國的鄉村田野,它是普通人家花園裡賞心悅目的風景,是浪漫派詩歌裡的風花雪月,而當這個詞出現在與地球和物種起源有關的新興科學理論中時,它又有了完全不同的含義。


    其他人,比如芭芭拉·蓋茨(Barbara T. Gates),其代表作《親愛的自然:維多利亞與愛德華時代的女性書寫生命世界》(Kindred Nature: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Women Embrace the Living World,1998)則把重點放在了女性對博物學發展做出的貢獻,以及她們因為受制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別觀念而表現出的局限性上。蓋茨認為,實際上,“女性對自然的看法……一定程度上由男性對自然的看法以及男性對女性的看法決定;女性對自然懷有怎樣的見解,從當時的社會把她們想像成了自然本身這一點上,也可見一斑”。


    女性與自然或博物學的關繫都非常密切,這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童話文學和科普作品裡體現得淋漓盡致:當時的女性經常在這兩種文學體裁的創作和出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最明顯的體現是,許多女性身兼童話故事作家和博物學家的雙重身份,同時活躍在文學和科學領域, 朱莉安娜·霍雷蒂亞·尤因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這也正是本書以科學和文學的互動作為切入點的原因,本書希望透過兩者的關聯,一窺維多利亞文化塑造和傳播博物學知識的方式。


    沒錯,本書將展現妖精和妖精的故事幫博物學家和科學家描繪的自然世界的新圖景。不僅如此,隨著人們對博物學的理解發生轉變,它們本身也跟著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深刻地影響了妖精故事的創作和維多利亞時代對童話文學的新嘗試,尤其是在1859年之後。類似的現像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中有明顯的體現,正如鮑溫和西爾弗提出的觀點: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借用妖精和童話仙境的目的,是為看客們營造一個個能夠暫時逃離現實的浪漫自然世界。


    這個時期的繪畫充分彰顯了維多利亞式的浪漫主義色彩:畫布上的妖精們躲藏在樹叢裡、蘑菇後,與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當時的畫作並不追求玄幻,恰恰相反,以約翰·安斯特·菲茨傑拉德(John Anster Fitzgerald, 1819—1906)、約瑟夫·諾埃爾·佩頓(Joseph Noel Paton,1821—1901)、約翰·喬治·奈什(John George Naish,1824—1905)和理查德·達德(Richard Dadd,1817—1886)為代表的畫家,他們創作的突出特點是精細地展現妖精在大自然中的姿態,兼顧幻想與寫實,盡可能讓妖精這種角色回歸“忠於自然”的繪畫風格。有鋻於此,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作品是當時

    在線試讀

    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跡:查爾斯· 金斯萊的童話故事

    博物學的浪漫

    “未知”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對人跡未至之境的向往,對美麗和有趣事物的無盡遐想……若沒有了這份期盼,博物學就失去了最大的樂趣,誰還能忍受那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博物學家研究的對像實在太過豐富和多彩,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除了永遠懸懸而望的心情,沒有什麼東西是定數。他踏上旅途,卻無從得知能在路上遇見什麼;即便結果不及出發前的預期,他也十分確定這一趟不會空手而歸,因為總有一些有趣的事物會出乎他的意料。

    異國他鄉,可謂未知的代名詞,也是博物學標本采集者的風水寶地。
    正如菲利普·亨利·戈斯(Philip Henry Gosse)所強調的——意外、驚奇和期待,這些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博物學家發現未知地區和新物種時的心情——哪怕隻是在英國本土也一樣。博物學家極富騎士階級的浪漫主義精神,兩者追尋的事物都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倒像是來自某個魔法漫天飛舞的幻想世界。
    戈斯在《博物學的浪漫》(The Romance of Natural History, 1860)中記述了許許多多從前未知的物種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有的來自英國本土,有的來自海外,甚至還有借助顯微鏡發現的新物種。這部科普作品描繪的大自然充滿了不可思議和美麗動人的事物,充分展現了博物學家和博物學作品如何凸顯大自然蘊含的無限可能性與千奇百怪的自然形態。耐人尋味的是,博物學家和科學家發現的東西越多,大自然在人們眼裡反倒越是神奇和神秘。本書想要強調的主題是,維多利亞博物學作品的修辭和它描繪的圖景滲透了維多利亞文化的方方面面,關於當時的博物學科普作家在為讀者們創作怎樣的故事,戈斯的《博物學的浪漫》一書是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絕佳範例和切入點。
    博物學被認為是充滿想像力的學科,這一點在戈斯的書名裡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或者用琳·梅裡爾的話說,大自然看上去“就像一位中世紀浪漫主義作家那充滿幻想的思緒之海”。我認為,這種以豐富的想像力看待和定義自然的視角,為博物學與童話故事在19世紀下半葉的珠聯璧合埋下了伏筆,因為盡管長久以來博物學作品和童話故事多以自然為主題,且在19世紀上半葉就已經被科普作家和兒童教育家廣泛使用,但彼時二者之間還沒有建立起密切的聯繫。

    •  


    從自然奇觀到進化奇跡:查爾斯· 金斯萊的童話故事


     


     博物學的浪漫


     


    “未知”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對人跡未至之境的向往,對美麗和有趣事物的無盡遐想……若沒有了這份期盼,博物學就失去了最大的樂趣,誰還能忍受那風餐露宿的艱苦生活?博物學家研究的對像實在太過豐富和多彩,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除了永遠懸懸而望的心情,沒有什麼東西是定數。他踏上旅途,卻無從得知能在路上遇見什麼;即便結果不及出發前的預期,他也十分確定這一趟不會空手而歸,因為總有一些有趣的事物會出乎他的意料。


     


    異國他鄉,可謂未知的代名詞,也是博物學標本采集者的風水寶地。


    正如菲利普·亨利·戈斯(Philip Henry Gosse)所強調的——意外、驚奇和期待,這些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博物學家發現未知地區和新物種時的心情——哪怕隻是在英國本土也一樣。博物學家極富騎士階級的浪漫主義精神,兩者追尋的事物都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倒像是來自某個魔法漫天飛舞的幻想世界。


    戈斯在《博物學的浪漫》(The Romance of Natural History, 1860)中記述了許許多多從前未知的物種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有的來自英國本土,有的來自海外,甚至還有借助顯微鏡發現的新物種。這部科普作品描繪的大自然充滿了不可思議和美麗動人的事物,充分展現了博物學家和博物學作品如何凸顯大自然蘊含的無限可能性與千奇百怪的自然形態。耐人尋味的是,博物學家和科學家發現的東西越多,大自然在人們眼裡反倒越是神奇和神秘。本書想要強調的主題是,維多利亞博物學作品的修辭和它描繪的圖景滲透了維多利亞文化的方方面面,關於當時的博物學科普作家在為讀者們創作怎樣的故事,戈斯的《博物學的浪漫》一書是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絕佳範例和切入點。


    博物學被認為是充滿想像力的學科,這一點在戈斯的書名裡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或者用琳·梅裡爾的話說,大自然看上去“就像一位中世紀浪漫主義作家那充滿幻想的思緒之海”。我認為,這種以豐富的想像力看待和定義自然的視角,為博物學與童話故事在19世紀下半葉的珠聯璧合埋下了伏筆,因為盡管長久以來博物學作品和童話故事多以自然為主題,且在19世紀上半葉就已經被科普作家和兒童教育家廣泛使用,但彼時二者之間還沒有建立起密切的聯繫。


    在《博物學的浪漫》一書的序言中,戈斯對數種研究博物學的方法進行了比較:首先是講求事實派,他們像“干巴巴博士”一樣,“在博物館裡做研究,得到的數據如博物館陳列的皮毛和骨骼般干癟和生硬”;再是觀察自然派,他們到野外做研究,“朝露未干,就開始在森林和草地上收集、記錄, 得到的數據如周遭的環境一樣鮮活而明媚”;還有詩意派,他們更願意從審美的角度出發,看待自然的眼光“充滿了人類的感性思維——驚訝、好奇、恐懼、厭惡、贊美、愛慕、渴求等”。 


    戈斯在創作該書時選擇了審美的視角,他在書的開頭用華茲華斯a筆下的一曲詩歌為讀者開啟了一趟浪漫的旅程。自然生機勃勃,活力四射,充滿了某種神秘的力量。戈斯對自然的描繪是人格化的:蠑螈“換上了他們的春裝,華麗的荷葉邊襯衫配猩紅色馬甲,活脫脫的假日情郎”;自然界的生物“熱情”“開朗”,又“可愛”,比如石蠶葉婆婆納b,它“長著一雙藍色的笑眼”。


    戈斯那引人入勝的文字風格,成為科普作家努力讓大自然顯得更有趣的典型例子。他的敘述方式將一堂枯燥的博物學課變成了一次尋訪未知世界的冒險,書的內容緊跟知名人士的腳步,比如昆蟲學家威廉·柯比(William Kirby,1759— 1850)、旅行作家托馬斯·維特拉姆·阿特金森(Thomas Witlam Atkinson,1799—1861)、博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和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當然也少不了探險家,比如大衛·利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神秘的大自然和稀有的物種給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鄉,平添了別樣的異域風情,一個土生土長的英格蘭博物學愛好者隻因為新奇的發現——比如捕捉到一隻燕尾蛾——民族自豪感便可油然而生:


     


    讓我們把目光從美麗神奇的異域秘境收回,回到恬靜而平平無奇的英格蘭。對痴迷昆蟲幼蟲的在校學童來說,一個六月的“捕蛾之夜”是多麼愜意而愉快的時光。距離日落還有一個小時,他就偷偷摸摸地離開家門,隨身攜帶一個杯子,裡面裝著混了啤酒的糖漿。他一路朝樹林的邊緣地帶進發,用油漆刷把杯中之物塗到幾棵大樹的樹干上。路過的護林員和他的狗滿頭霧水,面面相覷。太陽漸漸落山,像一顆紅肜肜的煤球。我們年輕的學者尋覓著下一個揮灑汗水的地方,這一次,他全副武裝,帶著捕蟲網、幾個藥片盒子和一盞巡夜提燈。他在樹籬高聳的鄉間小路上停下腳步,顯而易見,蝙蝠們今晚的狩獵十分成功,成群結隊的小灰蛾撲騰著翅膀,在樹籬間進進出出。他嚴陣以待,緊緊抓住手中的捕蟲網,那兒,那隻蛾子的顏色非常少見。唰!抓到了!他把它放進棉布袋裡,舉到眼前。透過西下夕陽的微光,他看到自己抓到了一種非常漂亮的小蛾子——“翡翠蝴蝶”。離籬笆不遠的地方有一片空地,一隻白色的蛾子正翩翩起舞,忽而近,忽而遠。那肯定是“鬼蛾”,絕對錯不了!現在又來了一個大家伙,遠遠地就能看到它身體泛白。它冒冒失失,一路俯衝。預備!出手!又中大獎了——一隻“燕尾蛾”,它全身淡黃,是英國最高貴和美麗的本土品種。


     


    戈斯巧妙運用停頓、驚嘆和命令語氣,提升了文字的緊張感,讓讀者始終懸著一顆心。我們循著博物學家深入自然秘境的腳步,對他的興奮之情感同身受,他記錄的每一種動植物, 都像活生生出現在我們眼前一般。每隻外形古怪的昆蟲都會被西方的科學愛好者收服,變成充滿異域風情的標本。例如,華萊士在馬來群島東部的某座小島上,與一種全新的鳥翼鳳蝶(Ornithoptera)不期而遇,讀者將和他一起體驗“高興”和“血液(正在)湧上(他的)腦門”的感受。 


    戈斯會時不時地冒出幾筆血腥和哥特式的描寫,但都非常有助於烘托“氛圍”。譬如,當敘述者與一隻鬣狗狹路相逢時,黑暗的文風達到了極致:一頭“肮髒可惡的怪物”,發出“惡魔(般的)獰笑”——“這聲音仿佛是地獄纔有的”—— 緩緩從“一堆荒涼的亂石後面”現身。第二隻也很快趕了過來,嘴裡叼著人的腦袋,鋒利的牙齒把骨頭磨得吱嘎作響。


    相比之下,薩裡郡動物園的飼鳥員托馬斯先生,他的故事簡直如童話般浪漫又美好:


     


    日落之際,托馬斯先生發現自己身處荒郊野外,這地方距離倫敦還有數英裡。他站在田裡,腳邊是幾堆新收的干草,估計很快就會被人運走。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於是他把兩捆干草拎到樹林的邊上,疊成一堆,然後“像隻鼴鼠一般鑽進了干草堆心”,隻露出腦袋呼吸新鮮的空氣。明月高懸,萬裡無雲,借著月光,托馬斯先生能觀察到周圍的一切。這張床又軟又暖,還帶著干草的芳香。睡意很快襲來,他隨即沉入夢鄉。等迷迷糊糊的托馬斯先生醒來之時,錯以為各種各樣的精靈、幽靈、妖精和小鬼正圍在他身邊,興高采烈地舉辦著午夜舞會。


     


    托馬斯先生並沒有真的看到“小人”跳舞,他隻是被周遭寂靜浪漫的鄉村風光所感染。一隻歐洲夜鷹的出現又進一步增加了這個故事的童話色彩——“(它)突然出現在(他的)身旁,仿佛用了某種魔法,隻一剎那,便又迅速消失,猶如劃過夜空的彗星,轉瞬即逝”:


     


    這群鳥兒酷似貓頭鷹,猶如鬼魅一般掠過天際,悄無聲息。此情此景,幾乎要叫人相信這不是現實世界,而是某片魔幻之地。我出神地看著這種鳥在夜空中詭異地嬉戲,隻要再加上搗蛋鬼迫克a、他的精靈伙伴以及仙子侍從,對於我來說,就完完全全是“仲夏夜之夢”了,尤其是當我還半夢半醒、迷迷糊糊之時。我很高興自己在大自然中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我多希望那些在博物館裡閉門不出的博物學家當時也能在場,讓他們看看大自然的美景,便可與之分享我那份喜悅的心情。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