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生命大設計.創生》(跨界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用全新的、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普讀物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所屬類別】 圖書  科普讀物  宇宙知識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97875236043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3604373
    作者:[美]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5月 

        
        
    "

    編輯推薦
















    推薦理由1:


    作者背景權威,媲美愛因斯坦的前沿科學家,干細胞研究領域中的史蒂芬·霍金,以深邃思考帶來不同於大爆炸理論的全新宇宙模型;


     


    推薦理由2:


    梁文道《開卷八分鐘》推薦的宇宙新論《生物中心主義》全新升級版本,全面、繫統地講述“生物中心主義”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探索宇宙本源
    生物中心主義賦予世界被創造的意義

    每隔一段時間,
    總會有一個新奇卻激進的想法挑戰彼時的知識權威:

    ♦ 哥白尼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深信不疑的“地心說”;
    ♦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衝擊了“神創論”的權威地位;
    ♦ 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填補了流行數百年的經典力學微觀層面的空缺;

    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探索宇宙本源


    生物中心主義賦予世界被創造的意義


     


    每隔一段時間,


    總會有一個新奇卻激進的想法挑戰彼時的知識權威:


     


    ♦ 哥白尼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深信不疑的“地心說”;


    ♦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衝擊了“神創論”的權威地位;


    ♦ 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填補了流行數百年的經典力學微觀層面的空缺;


    ♦ 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全新的奇異宇宙觀取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


     


    如今,科學界正在經歷一場巨變,越來越多的量子實驗結果對現有的物理理論提出挑戰,使得科學家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當物理學的道路逐漸被封鎖,生物學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羅伯特·蘭札博士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提出“生命創造宇宙”這一革命性觀點,顛覆了人們對宇宙起源的認知。


    在《生命大設計.創生》中,蘭札博士的革命性理論生物中心主義將打破讀者對生命、時間和空間,甚至是死亡的看法。蘭札博士將帶領讀者踏上一趟無法避免的旅程:探索我們所存在的宇宙——這個看似陌生卻無比熟悉的宇宙。


    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以生命與意識為核心的生物中心主義將喚醒人們對宇宙的新認知,使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宇宙的起源與本質,以及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的終極意義。

    作者簡介
    [美] 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
    影響未來20年生物技術的領導者
    干細胞研究領域的旗手
    安斯泰來全球再生醫學負責人兼首席科學官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任獎獲得者

    蘭札博士探索科學疆域已超過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術克隆出瀕危物種的人,並證明了該技術可以用來逆轉細胞的衰老過程。蘭札博士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同樣成果卓著,他利用人類胚胎干細胞成功改善了患有嚴重眼疾患者的視力,並證明了這種療法的長期安全性。蘭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科學觀點和突破性的發現。也因此,他出版的多部科學著作都被視為干細胞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書。

    [美] 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



    • 影響未來20年生物技術的領導者

    • 干細胞研究領域的旗手

    • 安斯泰來全球再生醫學負責人兼首席科學官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主任獎獲得者


     


    蘭札博士探索科學疆域已超過四十年,是世界上首位利用核移植技術克隆出瀕危物種的人,並證明了該技術可以用來逆轉細胞的衰老過程。蘭札博士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同樣成果卓著,他利用人類胚胎干細胞成功改善了患有嚴重眼疾患者的視力,並證明了這種療法的長期安全性。蘭札博士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科學觀點和突破性的發現。也因此,他出版的多部科學著作都被視為干細胞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書。


     


    [美] 鮑勃·伯曼(Bob Berman)


     


    伯曼是作品流傳甚廣、讀者眾多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極善於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轉化成非專業讀者易於理解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對具備高級知識的讀者也同樣富有意義。他著有8本廣受歡迎的圖書。他發表過上千篇文章,是《天文學》雜志的特約編輯,並長期擔任《老農民年歷》的科學編輯。他還曾擔任過《發現》雜志特約編輯、瑪麗蒙特大學天文學副教授。

    目錄
    引言 對宇宙基本原理的全新理解一一生物中心主義 1
    第1章 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3
    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4
    對宇宙現狀的解釋必須警惕所謂的“常識”6
    生物中心主義提供了答案8

    第2章 意識--科學從未正視的神秘因素 11
    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理論大一統13
    事物的存在是從生命和感知開始的嗎15
    假如,沒有意識的參與…16

    第3章 無人的森林裡,樹倒下會有聲音嗎19
    外部世界與意識是相互關聯的19
    你看到的彩虹隻屬於你自己22

    引言   對宇宙基本原理的全新理解一一生物中心主義 1


    第1章 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3


    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4


    對宇宙現狀的解釋必須警惕所謂的“常識”6


    生物中心主義提供了答案8


     


    第2章 意識--科學從未正視的神秘因素 11


    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的理論大一統13


    事物的存在是從生命和感知開始的嗎15


    假如,沒有意識的參與…16


     


    第3章 無人的森林裡,樹倒下會有聲音嗎19


    外部世界與意識是相互關聯的19


    你看到的彩虹隻屬於你自己22


     


    第4章 步入科學聖殿 25


    前往哈佛大學,拜師斯金納26


    對生命本質的最初思考29


    蜻蜓是如何感知世界的30


     


    第5章 一個最基本的問題33


    “外部世界”始於自我意識34


    大腦如何認知“外部世界” 36


    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39


     


    第6章 時光裡的泡泡41


    “那真的發生過嗎?”41


    機械思維模式給出的“希望”44


     


    第7章 當明天比昨天來得更早時47


    EPR悖論:愛因斯坦錯了嗎48


    貝爾定理推翻了一切51


    觀察行為直抵量子物理學的核心54


    放大疊加實驗:生物中心主義最有力的證據58


     


    第8章 為什麼說雙縫實驗很詭異61


    物理學家爭論了一百年的問題62


    觀察者能夠決定光子的物理行為嗎67


    量子理論的觀察者依賴效應74


     


    第9章 宇宙為何剛好能存在生命79


    宇宙常數由“上帝之手”寫下 80


    欲使宇宙存在,觀察者是必需的85


    以意識為基礎的宇宙並不牽強89


     


    第10章 困擾物理學家的“時間之箭”91


    永恆的現在:過去和未來或許並不存在91


    從未來穿越而來的人現在在哪裡95


    時間膨脹:“天上一天,地上一年”98


    時間是一支永不回頭的箭101


     


    第11章 對“空間”的重新思考很有必要107


    愛因斯坦的永恆時空之海111


    19 世紀的太空探測先驅者116


    隨波逐流、不斷變化的“空間”120


     


    第12章 幕後人物125


    拜訪諾貝爾獎獲得者 126


    改變我一生的工作128


     


    第13章 轉動思維風車131


    20 世紀的重大啟示之一133


    更深層次探索和解釋宇宙的開始135


     


    第14章 天堂裡的墜落 139


    紅色“危險”警報140


    如果現實由意識創造……141


     


    第15章 搭建現實世界的積木143



    用意想不到的工具理解宇宙本質145


     


    第16章 宇宙到底是什麼149


    大爆炸創造的世界 151


    無所不知的神與他們的造物153


    生物中心主義提供的解答154


    將宇宙作為整體來思考可能徒勞無功155


     


    第17章 科幻成真 159


    科幻作品塑造大眾對宇宙的認知160


    時間旅行主題復興催化反傳統思維162


     


    第18章 意識之謎 165


    探索“最偉大的奧秘”之旅 168


    機器是否會發展出自己的思維171


    在意識中創造的“真實世界” 175


    身處愛麗絲的淚水池178


     


    第19章 對永生的依戀,對死亡的恐懼181


    意識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消亡嗎181


    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死亡”184


    死亡:科學史上最大的騙局186


     


    第20章 推動科學變革的新機會191


    生命與意識的重要性持續倍增191


    創造令人著迷的生命和非生命混合體193


    附錄一   洛倫茲變換195


    附錄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生物中心主義197


    作者簡介   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 203


    作者簡介   鮑勃·伯曼(Bob Berman) 211

    媒體評論
    愛德華·唐納爾·托馬斯(E. Donnall Thomas)
    199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弗雷德·哈金森癌癥研究中心臨床研究部主任
    就像《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樣,本書確實很令人興奮,並且將生物學引入全部思考之中。無法用簡短的文字對這樣一篇學術文章做出評價。幾乎每個人類社會都曾經借助神來解釋我們周圍存在的神秘現像。科學家們致力於從無限的空間或原子的內部機制中獲得客觀答案。蘭札提出了生物中心主義理論,將答案歸因於觀察者,而不是被觀察者。
    《生命大設計.創生》是對科學和哲學的學術性思考,將生物學納入統一整體的核心作用中。此書會吸引許多不同學科的讀者,因為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我們存在這一古老問題。最重要的是,它能激發你的思考力。

    愛德華·唐納爾·托馬斯(E. Donnall Thomas)


    199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弗雷德·哈金森癌癥研究中心臨床研究部主任


    就像《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樣,本書確實很令人興奮,並且將生物學引入全部思考之中。無法用簡短的文字對這樣一篇學術文章做出評價。幾乎每個人類社會都曾經借助神來解釋我們周圍存在的神秘現像。科學家們致力於從無限的空間或原子的內部機制中獲得客觀答案。蘭札提出了生物中心主義理論,將答案歸因於觀察者,而不是被觀察者。


    《生命大設計.創生》是對科學和哲學的學術性思考,將生物學納入統一整體的核心作用中。此書會吸引許多不同學科的讀者,因為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我們存在這一古老問題。最重要的是,它能激發你的思考力。


     


    羅納德·格林(Ronald Green)


    達特茅斯學院道德和人類價值觀研究榮譽教授、倫理研究所前主任


    這確實是一部令人興奮的著作。我對蘭札所講的一些事情非常熟悉。正如蘭札所認為的那樣,意識創造現實的想法既有量子理論支持,也與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一些東西相一致,比如關於我們自身結構的看法。從更高層次上看,蘭札帶來了戲劇性的新哥白尼式變革。就像人們現在纔認識到,太陽並沒有移動,而是我們在移動那樣。所以蘭札認為我們是實體,是賦予我們稱之為現實的所有可能結果的特定配置以意義的實體。我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安東尼·阿塔拉(Anthony Atala)


    2022 年雅各布森創新獎獲得者、維克森林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主任


    羅伯特·蘭札,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跨越了從藥物運輸到干細胞再到防止動物滅絕的許多領域,顯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宇宙新論》一文再次做到了跨界。該文囊括了人類在過去幾個世紀中獲得的所有知識,將之與人類自身的存在相關聯,正確地看待我們的生物局限性。這些局限性阻礙了我們對圍繞我們的存在和周圍宇宙的更大真實情況的理解。生物中心主義這個新理論肯定會在未來幾個世紀裡徹底改變我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


     


    大衛·湯普森(David Thompson)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戈達德太空飛


    行中心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集團傑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為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我致力於研究那些巨大且非常遙遠的物體,卻完全忽略了意識作為宇宙重要組成部分的問題。羅伯特·蘭札的著作使所有人意識到,即使在最宏大的尺度上,我們仍然要依靠大腦來體驗現實。“量子奇異”問題確實在宏觀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時間和空間確實取決於感知。


    我們可以繼續日常生活,可以繼續研究物理宇宙,就好像宇宙是客觀存在的一樣(因為概率允許這種程度的置信度),但我們對其中潛在的生物成分有了更好的認識,這要歸功於蘭札博士。我不能代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或其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說話,但就個人而言,我期待著蘭札博士對這種以生物為中心的宇宙觀做出更詳細的解釋。 


     



    1. 史蒂芬·貝裡(R. Stephen Berry)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副院長、麥克阿瑟獎“天纔”


    研究員、芝加哥大學化學繫詹姆斯·弗蘭克傑出服務榮譽教授


    是的,試問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感知是否是特定神經生理學的結果,這是大有裨益的探索。是的,試問生命是怎麼在地球上以某種方式出現,然後從古細菌進化到真核生物,再進化到我們現在的樣子,這亦是大有裨益的探索。……我敢打賭,本書會吸引很多讀者。能夠挑戰我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引發我思考,而不是簡單地向我灌輸教條,我喜歡看到這樣的書出版。《生命大設計.創生》絕對屬於前者。


     


    岡瑟·克萊特茨卡(Gunther Kletetschka)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首席科學家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地球物理學家


    科學是自由的像征,激勵著科學家去研究一切可能解釋世界的邏輯可能性。羅伯特·蘭札提出了一種從生物學角度研究現實的創新方法。他的文章要求回答科學家是否已經用盡所有可能的工具來研究自然這個問題。科學能否將生物學帶入大統一理論?蘭札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涉及一個新的概念,即生物中心主義。蘭札超越了人類的個體屬性,呼吁所有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形成理解現實的根本基礎。有必要出版一本推廣這種獨特方法的書,不僅是為了警醒社會,而且是為了呼吁社會檢驗這種新的假設。


     


    邁克爾·利薩格特(Michael Lysaght)


    布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主任、布朗大學醫學科學和工程教授


    這是一部傑作——一部真正偉大的著作。我們應該祝賀蘭札,他對感知和意識如何塑造現實和共同經驗的問題有了新穎而高度博學的見解。他的專著結合了對 20 世紀物理學和現代生物科學的深刻理解和廣泛見解 ;他的書迫使人們重新評估這個老掉牙的認識論困境。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他提出的主張,但大多數人會發現他的著作非常具有可讀性,其論點既令人信服又具有挑戰性。


     


    艾瑞克·伯格(Eric Berger)


    《休斯敦紀事報》(Huston Chronicle)科學記者


    我發現,蘭札的理論對物理學的質疑是相當有道理的……當然值得討論。


     


    沙倫·貝格利(Sharon Begley)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資深科學作家


    人類的意識在創世或宇宙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很少有腦力活動會比思考這個問題更為激動人心,而蘭札和伯曼促使人們做出這樣的思考,去理解一切為何如此。如果你想知道“沒人凝視月亮時月亮是否還會繼續存在”這樣的問題的答案,即使你從來沒有思考過這種貌似很荒謬的問題,那麼,你可以花時間讀讀《生命大設計.創生》這本書。


     


    科裡·S. 鮑威爾(Corey S. Powell)


    《發現》(Discover)雜志前主編


    《生命大設計.創生》是一次探究科學史和前沿物理學的充滿了樂趣的旅程,旨在發現意識和宇宙之間那種長期被忽略的關繫。


     


    戴維·J. 艾徹(David J. Eicher)


    《天文學》(Astronomy)雜志主編


    這是一本有趣而刺激的著作,將挑戰你的基本觀念,促使你重新思考科學的本質。快節奏的敘述方式將帶給你一次充滿愉悅的閱讀體驗。


     


    帕梅拉·溫特勞布(Pamela Weintraub)


    《萬古雜志》(Aeon Magazine)主編、《發現》雜志前執行主編


    未來的機器會思考嗎?植物有意識嗎?死亡是一種幻覺嗎?這些問題都在《生命大設計.創生》一書中得到了講述。這本書提供一種全新的以生物為基礎的萬物論,思路清晰,寫作方式靈動,堪稱重磅之作,確實值得一讀。


     


    邁克爾·古奇(Michael Gooch)


    《帶馬刺的靴子》(Wingtips with Spurs)作者


    這本新書極為大膽。作者並不視生命為隨機產生的副產品,而認為生命是普遍存在性和目的性所能達到的巔峰。這是一本既令人興奮又令人不安的書。雖然《生命大設計.創生》提到的概念似乎有點激進和反直覺,但在反思過後,你將會看清作者描繪的圖景,從而能以更好的、更符合常理的思維方式思考世間萬物。


     


    金光洙(Kwang-Soo Kim)


    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神經學教授、麥克林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任


    《生命大設計 . 創生》用神經生物學的觀點回答了一些關於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問題。蘭札和伯曼朝向更透徹地理解意識和觀念所扮演的角色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一部趣味盎然的作品。


     


    拉爾夫·D. 萊文森(Ralph D.Levinson)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科學繫教授


    對於任何想要了解現代科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神秘)進展的讀者來說,《生命大設計.創生》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書。這本書見解深刻,精彩絕倫。能夠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的書很少,而《生命大設計.創生》就是這樣一本書。


     


    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


    被《時代周刊》(Time)譽為“20 世紀百位頂尖偶像與英雄”之一,有“心


    靈帝王”之稱


    獨到的見解……我采訪過諸多卓越的科學家,而蘭札博士對意識本質的見解是最獨特的,也是最令人興奮的。生物中心主義符合最古老的世界傳統理念。《生命大設計.創生》創造了一段精彩而發人深省的旅程,將永遠改變你對自己的存在的理解。


     


    尤金妮亞(Eugenia)


    亞馬遜綠標(VINE VOICE)評論家


    關於這本書,我要說的是,再多的星級好評也無法描述它到底有多麼出色……


     


    《中西部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生命大設計.創生》既生動有趣又值得閱讀之處在於 :作為一名醫生,蘭札為這一主題所帶來的獨特視角。……從(蘭札)選擇的論證方式來看,很顯然,他對量子理論、狹義相對論和粒子物理學等深奧的學科,都掌握得非常扎實。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此書更具吸引力之處在於 :蘭札有能力並願意將個人體驗編織到所呈現的思想和觀點中。其娓娓道來、熱情洋溢的寫作風格,往往會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有種被輕輕拉拽著前行的感覺。蘭札對雙縫實驗、貝爾定理、非局域性和薛定諤的貓等老掉牙的謎題所表現出的驚奇感和困惑感,既具有感染力,又令人愉悅……我非常喜歡蘭札在《生命大設計.創生》中所述的內容。

    在線試讀
    第一章: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並不像教科書中所描繪的那樣。
    大約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關於宇宙構造的單一思維模式就一直左右著科學思想。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對宇宙的本質有了無盡的洞察,由此產生的無數應用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種模式正瀕臨滅亡,需要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式來取代它。這種新模式將會反映更深層次但直到現在仍被完全忽視的現實。
    這種新模式並不像 6 500 萬年前那顆改變生物圈的流星那樣突然出現,相反,這種模式是深層的、漸進的、構造板塊式的蝕變,其基底之深,發展了就無法回頭。今天,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能明顯感受到,新模式已經帶來了潛在的理性不安,因為這種模式既不存在於不可信的理論中,也不存在於大統一理論的任何一個矛盾中,盡管大統一理論值得稱贊、令人痴迷,又可以解釋宇宙。幾乎每個人都開始意識到,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舊模式認為,直到最近,宇宙還隻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粒子集合。這些粒子遵循著神秘的預定規則,相互踫撞。宇宙就像一塊以某種方式為自己上了發條的“手表”,鋻於一定程度的量子隨機性,以一種半可預測的方式運轉著。生命最初起源於某種未知的過程,然後在達爾文機制下持續變化形態,這些機制則受更大的物理規則的支配。
    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
    生命包含意識,但人們對意識知之甚少,意識不僅是生物學家的研究對像,也是物理學家的研究對像。現代物理學中,沒有任何理論可以解釋你大腦中的某組分子是如何產生意識的。日落的美麗,戀愛的奇跡,佳肴的味道……這些都是現代科學亟待探索的奧秘。目前的科學模式無法解釋意識是如何從物質中產生的,甚至根本不允許意識的存在,對我們“有意識”這一最基本現像的理解也幾乎為零。有趣的是,我們目前的物理模式仍然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無獨有偶,意識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理學領域再次出現。眾所周知,量子理論雖然在數學領域表現良好,但在邏輯上卻毫無意義:
    粒子似乎會對有意識的觀察者做出反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量子物理學家要麼認為量子理論無法提供合理解釋,要麼提出更復雜的理論(如無限數量的多重宇宙)來試圖解釋。
    亞原子粒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與意識相互作用,但這一最簡單的解釋又遠遠超出了目前模式的範疇,因此不值得認真考慮。
    可以看到,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

    第一章: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並不像教科書中所描繪的那樣。


    大約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關於宇宙構造的單一思維模式就一直左右著科學思想。這種思維模式讓我們對宇宙的本質有了無盡的洞察,由此產生的無數應用也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這種模式正瀕臨滅亡,需要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模式來取代它。這種新模式將會反映更深層次但直到現在仍被完全忽視的現實。


    這種新模式並不像 6 500 萬年前那顆改變生物圈的流星那樣突然出現,相反,這種模式是深層的、漸進的、構造板塊式的蝕變,其基底之深,發展了就無法回頭。今天,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能明顯感受到,新模式已經帶來了潛在的理性不安,因為這種模式既不存在於不可信的理論中,也不存在於大統一理論的任何一個矛盾中,盡管大統一理論值得稱贊、令人痴迷,又可以解釋宇宙。幾乎每個人都開始意識到,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有些不對勁。


    舊模式認為,直到最近,宇宙還隻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粒子集合。這些粒子遵循著神秘的預定規則,相互踫撞。宇宙就像一塊以某種方式為自己上了發條的“手表”,鋻於一定程度的量子隨機性,以一種半可預測的方式運轉著。生命最初起源於某種未知的過程,然後在達爾文機制下持續變化形態,這些機制則受更大的物理規則的支配。


    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


    生命包含意識,但人們對意識知之甚少,意識不僅是生物學家的研究對像,也是物理學家的研究對像。現代物理學中,沒有任何理論可以解釋你大腦中的某組分子是如何產生意識的。日落的美麗,戀愛的奇跡,佳肴的味道……這些都是現代科學亟待探索的奧秘。目前的科學模式無法解釋意識是如何從物質中產生的,甚至根本不允許意識的存在,對我們“有意識”這一最基本現像的理解也幾乎為零。有趣的是,我們目前的物理模式仍然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無獨有偶,意識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理學領域再次出現。眾所周知,量子理論雖然在數學領域表現良好,但在邏輯上卻毫無意義:


    粒子似乎會對有意識的觀察者做出反應。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量子物理學家要麼認為量子理論無法提供合理解釋,要麼提出更復雜的理論(如無限數量的多重宇宙)來試圖解釋。


    亞原子粒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與意識相互作用,但這一最簡單的解釋又遠遠超出了目前模式的範疇,因此不值得認真考慮。


    可以看到,物理學中的兩大謎團都與意識有關。


    但即使撇開意識問題不談,在解釋我們宇宙的基本原理時,目前的模式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根據最新研究,宇宙在 137 億年前從虛無中誕生,大家幽默地稱之為“大爆炸”(the Big Bang)(如圖 1-1)。雖然人們並不真的知道大爆炸從何而來,但我們不斷修補細節,包括添加一個尚不了解的物理學膨脹期,就是為了使其與觀察結果保持一致。


    當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問起關於宇宙的最基本的問題,比如“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時,知識足夠淵博的老師會馬上給出答案 :“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因為時間隻能與物質和能量一起出現,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意義。這就好比在問北極的北邊是什麼一樣。”這個學生坐下來,閉上了嘴,每個人都假裝剛剛被傳授了一些真正的知識。


    有人會問:“膨脹的宇宙在向什麼地方膨脹?”老師再次馬上回答:“沒有物體就不可能有空間,所以我們必須想像宇宙將其自身的空間不斷擴大。此外,我們‘從外面’來觀察宇宙,是錯誤的,因為宇宙之外不存在任何東西,所以這個問題毫無意義。”


    “那麼,你至少能說一下大爆炸是什麼嗎?如何解釋?”多年來,我的合著者犯懶時,會給他教的大學生背誦標準答案,就像是一段下班後的錄音:“我們觀察到粒子在真空中物化,然後消失;這些屬於量子力學波動。如果有足夠長的時間,人們預期這樣的波動會涉及非常多的粒子,直至整個宇宙從中誕生。如果宇宙確實是量子波動,它就會隻顯示出我們觀察到的屬性!”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