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死亡黑洞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普讀物
    【市場價】
    148-216
    【優惠價】
    93-135
    【作者】 (美)泰森 著,姜田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科普讀物  宇宙知識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834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5783462
    叢書名:第一推動叢書·宇宙繫列

    作者:(美)泰森著,姜田譯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編輯推薦


          **推動叢書·宇宙繫列**品種!



          <時代周刊> 2007年度百位世界*有影響的人之一、當代著名天體物理學家的**力作;解讀宇宙學、天體物理和宇宙生物學的優美、簡明之作。

     
    內容簡介


    《自然史》雜志“宇宙”專欄的忠實讀者們早已熟悉尼爾·德格拉斯·泰森,他以清晰的文筆和近乎童真般的熱情向人們揭示了太空的秘密。《死亡黑洞》一書集結了四十餘篇泰森精彩的文章,探討了一繫列宇宙學話題——從宇宙生物學前沿的星際生命問題,到電影業對夜空污染的忽視。泰森通過描繪人體進入黑洞以後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了黑洞的奧秘;通過回顧歷史上科學與宗教的無謂衝突,講述了地球從宇宙中心到無名小卒的自我放逐的故事。



    泰森是一位出色的自然教師,他的故事充滿幽默,不僅把那些復雜的宇宙學概念簡單明了地告訴我們,同時也和我們分享宇宙帶給他的激情。

    作者簡介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天體物理學家,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登天文館館長,著名作家,美國《自然史》雜志專欄作家。

    目錄
    前言
    致謝
    序篇:科學之始
    篇知識的本質——了解宇宙可知事物的挑戰
    1.覺醒
    2.天地如一
    3.眼見不為實
    4.信息陷阱
    5.止步不前的科學
    第二篇自然知識——探索宇宙的挑戰
    6.從太陽中心出發
    7.行星展覽
    8.太陽繫裡的流浪者
    9.五個拉格朗日點


    前言



    致謝



    序篇:科學之始



    篇知識的本質——了解宇宙可知事物的挑戰



    1.覺醒



    2.天地如一



    3.眼見不為實



    4.信息陷阱



    5.止步不前的科學



    第二篇自然知識——探索宇宙的挑戰



    6.從太陽中心出發



    7.行星展覽



    8.太陽繫裡的流浪者



    9.五個拉格朗日點



    10.反物質真重要



    第三篇自然之道——自然如何向探究者展現自己



    11.恆定不變的重要性



    12.速度極限



    13.彈道飛行



    14.關於密度



    15.彩虹之上



    16.宇宙之窗



    17.宇宙的色彩



    18.宇宙等離子體



    19.火與冰



    第四篇生命的意義——破解生命之謎的挑戰與勝利



    20.塵歸塵



    21.恆星鍛造



    22.氣體雲



    23.金發女孩和三顆行星



    24.水



    25.生存空間



    26.宇宙裡的生命



    27.我們的無線電泡泡



    第五篇當宇宙變糟時——宇宙欲毀滅我們的種種方法



    28.太陽繫裡的混沌



    29.即將上映



    30.世界末日



    31.星繫發動機



    32.摧毀他們



    33.死亡黑洞



    第六篇科學與文化——宇宙發現與公眾反應之間的糾葛



    34.人雲亦雲



    35.數字恐懼癥



    36.有關困惑



    37.科學沙灘上的足跡



    38.暗裡乾坤



    39.好萊塢之夜



    第七篇科學與上帝——當認知方法發生衝突時



    40.初始



    41.聖戰



    42.無知之界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前言






    媒體評論
    “每一頁都令人興奮不已”——大衛·休斯,《新科學家》

    “泰森和戈德史密斯精通自己的專業——但他們也是出色的講述者,知道如何把驚人的天文發現描繪得栩栩如生。”——邁克爾·D·萊蒙尼克,《宇宙大爆炸的回聲》作者

    “涵蓋了整個現代宇宙學。”——《新科學家》

    “解讀宇宙學、天體物理和宇宙生物學的優美、簡明之作。”——《柯克斯書評》

    “不同類型的讀者都將從作者精美、充滿智慧的文字中受益。如果今年你隻打算買一本科學類書籍的話,非本書莫屬。”——傑夫·扎勒斯基,《出版人周刊》


     

    在線試讀
    1
    覺醒

    人類憑著自己的五官感覺探索周遭的宇宙,並稱這樣的探險為科學。
    ——愛德文·鮑威爾·哈勃(1889-1953),《科學的本質》
    在我們的感官之中,視覺是特別的。眼睛不僅可以獲取房間裡的信息,還可以獲取整個宇宙的信息。少了視覺,天文學就不會誕生,我們測量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能力也必定受到制約。想想蝙蝠吧,無論它們代代相傳的秘密是什麼,可以確定的是肯定沒有一個與夜空的景色有關。
    如果把人的五官感覺看做一組實驗儀器的話,那它們的敏銳程度和感知範圍都令人驚訝。我們的耳朵既能聽見航天飛機發射時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也能聽見蚊子在頭頂上飛行的嗡嗡聲。我們的觸覺既能感覺到保齡球砸在大腳趾上的衝擊,也能感受到一毫克重的小蟲在胳臂上爬行的感覺。有人喜歡品嘗哈瓦那辣椒(據說是世界上辣的辣椒)的刺激,敏銳的舌頭能夠以百萬分之一的精度分辨食物的滋味。我們的眼睛能夠觀察陽光明媚的海灘上的耀眼沙地,同樣的眼睛也能在黑暗的禮堂裡毫不費力地發現幾百米外剛剛點燃的火柴。
    不過,在我們被驕傲衝昏頭腦之前,也要注意在我們擁有較廣感知力的同時也失去了感知的精度:我們是以對數而非線性的關繫感知外界的刺激。例如,當把某個聲音的能量放大10倍的時候,你的耳朵聽到的變化要小得多。如果增大2倍,你幾乎不會注意到。我們感知光的能力也是這樣,如果你看過日全食,那也許會注意到隻有當日輪被遮擋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時候纔會有人說天暗下來了。用於表示星星亮度的星等,熟知的表示聲音大小的分貝,以及衡量地震強度的震級都是用對數表示的,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來就是這樣看、聽和感覺世界的。

    在五官感覺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是否存在超越五官以外的其它感知方式?
    人體善於解析周圍即時環境的簡單信息,比如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或是察覺有生物要掠食我們;但是如果沒有科學工具,就無法解析自然的其他部分是如何運作的。如果想知道外面有什麼,除了與生俱來的感知能力以外,還需要其它探測器。幾乎所有科學儀器的用處都是為了超越人類感官的廣度和深度。


    1

    覺醒



    人類憑著自己的五官感覺探索周遭的宇宙,並稱這樣的探險為科學。

    ——愛德文·鮑威爾·哈勃(1889-1953),《科學的本質》

    在我們的感官之中,視覺是特別的。眼睛不僅可以獲取房間裡的信息,還可以獲取整個宇宙的信息。少了視覺,天文學就不會誕生,我們測量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能力也必定受到制約。想想蝙蝠吧,無論它們代代相傳的秘密是什麼,可以確定的是肯定沒有一個與夜空的景色有關。

    如果把人的五官感覺看做一組實驗儀器的話,那它們的敏銳程度和感知範圍都令人驚訝。我們的耳朵既能聽見航天飛機發射時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也能聽見蚊子在頭頂上飛行的嗡嗡聲。我們的觸覺既能感覺到保齡球砸在大腳趾上的衝擊,也能感受到一毫克重的小蟲在胳臂上爬行的感覺。有人喜歡品嘗哈瓦那辣椒(據說是世界上辣的辣椒)的刺激,敏銳的舌頭能夠以百萬分之一的精度分辨食物的滋味。我們的眼睛能夠觀察陽光明媚的海灘上的耀眼沙地,同樣的眼睛也能在黑暗的禮堂裡毫不費力地發現幾百米外剛剛點燃的火柴。

    不過,在我們被驕傲衝昏頭腦之前,也要注意在我們擁有較廣感知力的同時也失去了感知的精度:我們是以對數而非線性的關繫感知外界的刺激。例如,當把某個聲音的能量放大10倍的時候,你的耳朵聽到的變化要小得多。如果增大2倍,你幾乎不會注意到。我們感知光的能力也是這樣,如果你看過日全食,那也許會注意到隻有當日輪被遮擋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時候纔會有人說天暗下來了。用於表示星星亮度的星等,熟知的表示聲音大小的分貝,以及衡量地震強度的震級都是用對數表示的,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來就是這樣看、聽和感覺世界的。



    在五官感覺之外,我們還有什麼?是否存在超越五官以外的其它感知方式?

    人體善於解析周圍即時環境的簡單信息,比如現在是白天還是黑夜,或是察覺有生物要掠食我們;但是如果沒有科學工具,就無法解析自然的其他部分是如何運作的。如果想知道外面有什麼,除了與生俱來的感知能力以外,還需要其它探測器。幾乎所有科學儀器的用處都是為了超越人類感官的廣度和深度。

    有些人自誇擁有第六感,能夠知道或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東西。算命先生、通靈者以及神秘主義者是常見的聲稱擁有神秘力量的人。於是眾人對他們的能力神往不已,尤其是出版商和電視制片人。這種可疑的心理玄學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人們希望至少有些人的確擁有這樣的天賦。

    對我來說,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算命先生不到華爾街去炒期貨發大財,反而跑到電視臺靠接熱線電話維持生計。而且我們也從沒看見過這樣的頭條新聞——“算命先生中彩票大獎”。

    和這個疑問完全無關的是,用來驗證心理玄學的雙盲對照實驗一再失敗,證明所謂心理玄學毫無根據,根本不是什麼第六感。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代科學擁有許多感覺。科學家們並沒有說這些是什麼特別的力量,隻說是特別的硬件而已。當然,終這些硬件把利用額外感知力采集到的信息轉換為人的天然感官可以解讀的簡單圖表和圖像。在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原初繫列裡,從星艦降落到未知星球上的船員們總是帶著三度儀——一種能夠分析任何物體(有生命或沒有生命的)基本信息的手持設備。在待測物體上揮動三度儀,它就會發出使用者能夠聽懂的古怪聲音。

    面對一團發光的未知物質,如果沒有三度儀那樣的分析工具,我們就無法獲得這團物質的化學或原子組成。我們既不清楚它是否有電磁場,也不知道它是否輻射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微波或無線電波。我們更無法確定這團物質的細胞結構或晶體結構。如果這團物質離我們很遠,看上去隻是天空中的一個亮點,我們的五官感覺就無法判斷它的距離、速度、自轉等信息。我們更無力分析其光線的光譜信息和極化信息。

    沒有硬件幫助我們分析,也沒有去觸摸它的特別衝動,我們隻能這樣向星艦報告:“船長,這有一團東西。”恕我冒犯哈勃,本章開篇的那段動人又充滿詩意的話應該改作:

        人類憑著自己的五官感覺,以及望遠鏡、質譜儀、地震儀、磁力計、粒子加速器和各種電磁頻譜檢測器,探索周遭的宇宙,並稱這樣的探險為科學。

    請想像一下,假如我們生來就具有高度精密的可以調諧的眼球,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世界將會比現在豐富多少倍,我們發現宇宙基本性質的時間會快多少吧。把眼睛調到電磁頻譜的無線電波部分,白晝的天空就會變得像夜晚一樣黑暗。天空中散布著明亮的光點,那是那些著名的射電源,比如位於射手座幾個主星後面的銀河中心。把眼睛調到微波波段,我們會看見整個宇宙都被早期宇宙的餘暉照亮,那是一面產生於大爆炸之後、厚達38萬光年的光牆。調到X射線波段,你可以立刻定位黑洞的位置,看見物質不斷卷入其中。調到γ射線波段,你會看見宇宙裡各處的劇烈爆炸,差不多每天一次。觀察這些爆炸對周圍物質的作用,會發現物質溫度上升,並發射出其它波段的光。

    如果我們有與生俱來的磁探測器,指南針就永遠不會被發明,因為沒人需要它。隻要對準地球的磁力線,磁北極就像奧茲國(童話《綠野仙蹤》裡的一個虛構的國度)一樣隱現在地平線上。如果我們的視網膜裡有光譜分析儀,就不會好奇地想知道我們呼吸的空氣的成分。隻要看一眼儀器,就知道空氣裡是否有充足的氧氣以維持人類的生命。我們也會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知道銀河繫裡的恆星和星雲所含的化學成分與地球上的一樣。

    如果我們長著內置多普勒運動探測儀的大眼睛,即使是史前的穴居人也能立刻看出整個宇宙正在膨脹,遙遠的星繫正遠離我們飛去。

    如果我們的眼睛有高性能顯微鏡的分辨率,就沒有人會說瘟疫和其他疾病是神的惱怒和懲戒。你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致病的細菌和病毒玷污你的食物或者感染你皮膚的傷口。借助簡單的實驗,你可以很容易地分辨這些微生物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那樣,術後感染的問題早在幾百年前就能被鋻別出來並得以解決了。

    假如我們能夠探測高能粒子,就能在很遠的距離上定位放射性物質而不需要蓋革計數器。你甚至能看見氡氣從你家地下室的地板滲透出來,而無需花錢讓人幫你檢測。



    從小對五官感覺的訓練,使我們作為成人能夠判斷生活中的事件和現像是否“合理”。問題是,過去一個世紀裡幾乎沒有什麼科學發現源自人類感官的直接運用,而是來自運用感覺更加靈敏的數學和硬件。這個簡單的事實說明為什麼普通人會認為相對論、粒子物理學和十維弦理論不合理。在這份名單上還有黑洞、蟲洞和大爆炸。實際上,這些概念對科學家來說也不完全合理,至少在我們運用所有技術手段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宇宙探測之前是這樣的。終出現的是一個更新、更高層次的“公理”,它使科學家能夠創造性地思考,對陌生微觀世界裡的原子、或者對令人震驚的多維空間裡的情況做出判斷。20世紀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對量子力學的出現作了類似的評論:

    現代物理學給人印像深的莫過於一條古老的真理,它告訴我們:在我們的

    感知之外,還有事實存在。在某些問題和矛盾上,事實對我們來說比豐富的經驗更有價值。(Planck,1931年,第107頁)



    我們的五官感覺甚至會與愚蠢的形而上學的問題的合理答案相互衝突,比如“如果一棵樹倒下時附近沒有人,它會發出聲音嗎?”我的答案是:“你怎麼知道樹倒了?”但這樣的回答常常令人惱怒,所以我就打了個毫無意義的比方:“問:如果你聞不到一氧化碳的氣味,你怎麼知道它存在?答:因為你死了。”在現代,如果周圍的信息全靠五官感覺來獲取,那你的性命就難保了。

    一直以來,探索新的感知方法令我們的非生物感知手段日漸豐富,讓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逐步加深。每當找到新的方法,宇宙就展示出新一層的雄偉與繁復,就好像我們逐漸進化為感覺超級敏銳的人類一樣,令我們覺醒。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