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思源垭口歲時記 徐仁修荒野遊蹤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科普讀物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徐仁修 撰文、攝影 
    【所屬類別】 圖書  科普讀物  百科知識  探秘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414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1241479
    叢書名:徐仁修荒野遊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

    作者:徐仁修撰文、攝影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7月 


        
        
    "

    編輯推薦
    1,“徐仁修荒野遊蹤寫給大自然的情書”是徐仁修為關愛自然的人士所寫的荒野故事書,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自然文學”經典。在寫作形式上,集自然探險、博物學、文學、生態攝影於一身,是詩與思的完美結合,科普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它們關心的是與每個中國人的幸福息息相關的大問題:自然退隱、生態惡化的時代,人如何與自然重歸於好?如何在自然的懷抱裡安頓身心?如何體味自然的奧妙與大美?如何借助自然的智慧來理解人、人性、人類文明的危機與缺陷、健康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們常常讓我們想起梭羅、約翰繆爾、約翰巴勒斯、瑪麗奧斯汀等自然文學大師,但比他們的作品更有故事性,藝術形式更豐富,也更有中國味,因而更吸引人。

    2,值得一說的是,這個繫列的七本書,本本有特色,絕不雷同!其中,《思源垭口歲時記》展現臺灣荒野四季的驚艷容顏,探尋人在大地上的詩意棲居,乃華人自然文學經典中的經典,是臺灣第二十一屆吳三連文學獎(臺灣地區**出版獎)獲獎圖書。它充分顯示出了徐仁修作為自然文學大家的卓越纔能:“一般地說,擅長描寫的作家隻有眼睛,僅限於描繪。徐仁修同時還具有嗅覺、聽覺和觸覺。他的多種感官彼此之間都門戶敞開。身心充滿了荒野的氣味,流水的聲音,天空的明朗;他不帶任何流派的偏見,讓自己被自己的感覺奏出的管弦樂所陶醉。這種音樂並不是人人都能聽見的。城市裡的人從小就被大城市的喧鬧聲吵聾了耳朵,他們永遠不會聽見它。他們聽不見大自然在虛假的寂靜中發出的那些聲音。”



     
    內容簡介
    思源垭口位於臺灣中部,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在這裡相連,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特征,也形成了這裡與眾不同的生態。徐仁修推崇“與自然聯結的人生”,他花費三年多時光,細膩深切地觀察、拍攝思源垭口的奇花異草、蟲鳥走獸,終寫成了這本詩意盎然的思源垭口歲時記錄。

    本書充分展現了臺灣一個特定山區四季的驚艷容顏。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把博物學家的自然知識和獨立思想者的個人感悟融入觀察與記錄之中,使得每一幅精美的圖片透過文字的闡釋,展現出了少有的思想深度和藝術韻味,進而能引領遠離自然的現代人思考諸如此類的緊迫問題:與自然聯結帶給人的幸福感,荒野中的生態智慧及其對於文明人類的意義,健康人類的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徐仁修,臺灣著名生態探險家、作家、攝影家和音樂家。1946年生於新竹,在美麗的芎林鄉村度過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生活,15歲開始野外遊歷。大學畢業後,從事過八年農業專家的工作。此後,他拋棄世俗名利,深入臺灣地區的高山深谷探險,並走向島外探險旅行,足跡遍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老撾金三角地區,尼加拉瓜,美國西部國家公園,澳大利亞,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和中國大陸。徐仁修的作品文筆優美,富含對人文與土地的思考,配以攝影圖片和真實的蠻荒經歷,暢銷臺灣及海外華人群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多次獲得各類大獎,如,臺灣出版界獎——吳三連文學獎、金鼎獎、吳魯芹散文獎、《聯合報》每周新書金榜、《聯合報》小說獎等。

    目錄
    總序/1
    不顧一切地朝建設“經濟奇跡”的目標努力後,人們口袋裡的鈔票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環境的污染指數也不斷增高,而
    大自然裡的生物卻快速地減少。
    緣起/3
    思源垭口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相連的地方,由於地緣、海撥落差和氣候的差異,自然生態極復雜,景觀美麗又多變化。
    思源垭口位置示意圖/5
    春情/7
    【驚蟄】【春分】/9
    對我來說,春天的來臨不是時間概念,而是萬物蘇醒的狀態,是樹液流動的聲音,是山鳥啁囀的音量,是山風吹在身上柔和的感覺。
    【清明】【谷雨】/27
    活生生的春林大樹,或在煦陽下,或在薄霧內,或在春雨中,在滿含花香的山裡,在澗水與山鳥的樂聲之間,穿上全新的衣
    裳,翩翩起舞。
    【立夏】【小滿】/45
    整個山谷由絢爛逐漸趨向平淡,四月多彩的顏色換成一片碧綠與素白兩種色繫。總序/1

    不顧一切地朝建設“經濟奇跡”的目標努力後,人們口袋裡的鈔票不斷地增加,同時,我們環境的污染指數也不斷增高,而

    大自然裡的生物卻快速地減少。

    緣起/3

    思源垭口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相連的地方,由於地緣、海撥落差和氣候的差異,自然生態極復雜,景觀美麗又多變化。

    思源垭口位置示意圖/5

    春情/7

    【驚蟄】【春分】/9

    對我來說,春天的來臨不是時間概念,而是萬物蘇醒的狀態,是樹液流動的聲音,是山鳥啁囀的音量,是山風吹在身上柔和的感覺。

    【清明】【谷雨】/27

    活生生的春林大樹,或在煦陽下,或在薄霧內,或在春雨中,在滿含花香的山裡,在澗水與山鳥的樂聲之間,穿上全新的衣

    裳,翩翩起舞。

    【立夏】【小滿】/45

    整個山谷由絢爛逐漸趨向平淡,四月多彩的顏色換成一片碧綠與素白兩種色繫。

    夏郁/53

    【芒種】/55

    梅雨季常在五月二十日前後降臨,大量的雨水使森林日益蒼翠茂密,六月的思源垭口全是綠意,亟需許多色彩來點綴這人間仙境。

    【夏至】【小暑】/64

    梅雨季結束之後,氣溫慢慢逐日升高,到了六月下旬,初夏的熱情在許多花草上展現,而熾烈的蟬聲更增添了暑意。

    【大暑】/76

    夏日的炎陽,打一早出現就開始向山谷添火加熱,到了近中午,似乎水要開了,水氣自谷中蒸騰而上,遠山變得朦矓氤氳。

    秋寂/91

    【立秋】【白露】/93

    當九月中旬,百合花謝了,淒厲的蟬聲息止了,雷聲漸漸遠了,思源垭口進入一種沉寂、幾乎靜止的狀態。

    【寒露】【霜降】/101

    到了這時節,深綠的樹葉已綠到極致,開始反向變化了,葉緣、葉尖在綠中悄然透出微紅或淺黃的顏色。

    【立鼕】/112

    這些在春天沒有美麗千花來裝飾的大樹,到了秋天,它們把春天的遺憾,一股腦兒全化做滿滿一樹千千萬萬片比春花更艷麗

    的彩葉來宣洩、來補償。深紅、猩紅、酒紅、鮮紅、粉紅、朱紅、橙黃、金黃、檸檬黃……

    【小雪】/120

    少年時擔心秋的驟然消逝,也許是害怕那沉寂而又漫漫的寒鼕吧。其實秋日的燦爛,正是生命的回光返照,讓一切事物在結束前有一段發光的高潮,好使一切的結束沒有遺憾。

    鼕息/127

    【大雪】/129

    當陣陣飛躥的霧,如急流淹過群樹,那排排變幻的樹影有如魑魅魍魎若隱若現,然後又倏然消失在急湧而至的濃霧中。

    【鼕至】/134

    有些在春天沒有繁花、在秋天也無彩葉的大樹,卻出人意料的,在它的樹葉落盡之後,用一樹比春花秋葉更亮麗誘人的果實,來彌補當時的憾恨。

    【小寒】【大寒】/144

    幾乎整個嚴鼕裡,思源垭口北向山谷都處在陰濕中,這漫長的濕季正適合那些附生植物的生長。

    【立春】【雨水】/153

    鼕雪化做溶溶春水,有的彙入蘭陽溪裡,有的流進大甲溪裡,下遊飲水的人是否知道他們解渴和賴以為生的水來自哪裡?




    前言
    緣起

    好多年前一個陰霾、偶爾下著細雨的十二月天,我從宜蘭走中橫支線行往梨山,經過泰雅族人居住的南山村後不久,山霧漸漸彌漫起來。當種植高山蔬菜的菜園逐漸消失在我身後,左彎右拐的山路旁,出現了幢幢大樹的剪影,在時濃時淡的霧中,好似走馬燈般地一一呈現。
    我把車速放慢到時速十公裡左右,隻因為這些大樹的姿影強烈地吸引我的眼光,在這個住著愛砍樹之民的島上,我很少看到這麼多、這麼美的巨木,而它們又如此靠近公路。
    山路回旋上升,樹姿也愈奇。這些少見的大樹已差不多落光了葉片,在薄霧中呈現出一種特別的迷離幻境;近處的大樹赤裸裸地展現枝干的力與美,遠處的則像解去寬大厚重外套,換上半透明薄紗的姑娘,隱約可見她苗條婀娜的身材。我完全不敢相信,這些樹就是夏季我打這裡經過時,所看見的掩耳遮目的樹木。
    這段呈之字形爬升的險路,原本令我不悅,因為經常坍方,但現在卻使我頻頻停車,不忍前進。當下我決定對這被人稱為“思源垭口”的地區裡的樹木、森林、野花、野生動物,好好做一番觀察與拍攝。就這樣,我用三年多的時間,在這方圓幾公裡內做自然觀察,以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記錄了它的豐饒、美麗與多變。緣起



    好多年前一個陰霾、偶爾下著細雨的十二月天,我從宜蘭走中橫支線行往梨山,經過泰雅族人居住的南山村後不久,山霧漸漸彌漫起來。當種植高山蔬菜的菜園逐漸消失在我身後,左彎右拐的山路旁,出現了幢幢大樹的剪影,在時濃時淡的霧中,好似走馬燈般地一一呈現。

    我把車速放慢到時速十公裡左右,隻因為這些大樹的姿影強烈地吸引我的眼光,在這個住著愛砍樹之民的島上,我很少看到這麼多、這麼美的巨木,而它們又如此靠近公路。

    山路回旋上升,樹姿也愈奇。這些少見的大樹已差不多落光了葉片,在薄霧中呈現出一種特別的迷離幻境;近處的大樹赤裸裸地展現枝干的力與美,遠處的則像解去寬大厚重外套,換上半透明薄紗的姑娘,隱約可見她苗條婀娜的身材。我完全不敢相信,這些樹就是夏季我打這裡經過時,所看見的掩耳遮目的樹木。

    這段呈之字形爬升的險路,原本令我不悅,因為經常坍方,但現在卻使我頻頻停車,不忍前進。當下我決定對這被人稱為“思源垭口”的地區裡的樹木、森林、野花、野生動物,好好做一番觀察與拍攝。就這樣,我用三年多的時間,在這方圓幾公裡內做自然觀察,以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記錄了它的豐饒、美麗與多變。

    思源垭口正好是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也是百萬年來兩條溪流互相爭奪水源的地方,時至今日,這場爭奪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思源垭口不隻是分水嶺,也是兩種氣候的分界線,尤其在鼕季,垭口的北向是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的氣候形態,經常起霧飄雨,寒冷潮濕,而南向則是晴朗干燥的中部氣候。這種氣候上明顯的差異,也造成垭口兩邊生長著截然不同的植物。

    思源垭口也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相連的地方。由於地緣、海撥落差和氣候的差異,自然生態極復雜,景觀美麗又多變化。但令人不解的是,這片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與雪霸“國家公園”之間的自然勝地,兩個“國家公園”卻都把它摒棄在外。

    我所觀察的範圍是從跨越米磨登溪的可法橋開始,沿著中橫公路蜿蜒上升,越過垭口一公裡到思源二號橋,這裡也是通往南湖大山的岔路口。這段距離直線約為四公裡,公路則曲折達八公裡多。海撥高度則從1400米爬升至1950米。

    二十多年來,我走遍臺灣,還沒找到一處可以與思源垭口相比的地方。請讀者隨我走過這個地區的四季,參訪隨季節變換容顏的大樹,欣賞開在山坡、林緣的各種野花、山果,以及結識這裡的原住民──各種野生動物。

    這裡的草本植物群落變化極大,例如藍嵌馬蘭,在一九九二年時,數量尚不多,但到了一九九六年四月,它簡直泛濫了,不隻路旁坡地多如花壇,在森林底下也像紫火到處蔓延。而原本不少的附地草、繁蔞,在一九九五年卻寥寥可數。大自然的變化永遠難以預料,群落間的消長令人目不暇給,使得我和思源垭口的情緣難分難了……




    媒體評論
    一般地說,擅長描寫的作家隻有眼睛,僅限於描繪。徐仁修同時還具有嗅覺、聽覺和觸覺。他的多種感官彼此之間都門戶敞開。身心充滿了荒野的氣味,流水的聲音,天空的明朗;他不帶任何流派的偏見,讓自己被自己的感覺奏出的管弦樂所陶醉。

    這種音樂並不是人人都能聽見的。城市裡的人從小就被大城市的喧鬧聲吵聾了耳朵,他們永遠不會聽見它。他們聽不見大自然在虛假的寂靜中發出的那些聲音。




    在線試讀
    與熊相遇
    多少時候,大自然把一整條優美的野溪、山澗分享與我,我卻常因為趕著匆促的腳步,以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深入領會大自然表相裡更深沉的靈性與優美。一直到我走過半生急急忙忙的歲月,纔學會了懷著感激與喜悅的心情,悠閑地度過與大自然相處的時光,享受那不可言喻的愉悅。而這正是我從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大自然給我、珍貴的回饋。
    這九月下旬的深夜溪畔,空氣中滿含著森林的氣息,混著壺裡飄出的茶香,給我無限的快慰。正當我陶醉在這愉悅以及略感孤獨的快感中,突然小溪對岸的林緣爆出一聲悶雷般的巨吼,讓我心驚了一下。
    我很快地斷定這是一種野獸的吼聲,但我不敢確定是什麼野獸,隻有野豬、水鹿、熊纔能發出如此巨大的吼聲。野豬的咆哮聲我很熟悉,在菲律賓,在印尼,我跟它們有過很多接觸的經驗。這吼聲一點也不像。水鹿在入秋時,會因爭配偶而嘶鳴,但嗥聲較長,常一聲接一聲。因此,我判斷這是臺灣黑熊的吼叫。
    臺灣黑熊是臺灣地區山野中對人還有一點威脅的獸。我點燃了白天準備的干柴,一堆發光的篝火,多少可以阻止黑熊的靠近。另一方面,我也準備了探照燈,以及我的夜間攝影裝備,如果黑熊出現,我希望有機會為它拍一張玉照。在與次吼聲相隔約十分鐘左右,第二次吼聲又傳了過來,這次距離又近了一些。就這樣,每隔幾分鐘就會傳來一次吼聲,而我也能靜心聆聽它發出的聲音。
    我覺得這是一隻尚未成年的頑皮熊,因為吼聲中仍有一些稚音,甚至是一種呼喚,那聲音雖大,卻可以聽出它帶有一點悲涼的味道。難道它是剛被母熊逐離身邊的那種快長大了的小熊?還是它失去了母親而到處尋母,到處呼喚?從它吼聲傳出的位置,我發現它似乎繞著我的營帳行走。有一次,我察覺吼聲非常近,我冒險帶著探照燈迎了上去。我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判斷力。
    在探照燈強力的光束下,我看到一團黑影極快地隱入密林中。我的猜測沒錯,是一隻半大不大的臺灣黑熊。後來天空飄起了雨絲,這是一種地形雨。不久雨點變得稍大了,我鑽進睡袋裡,卻久久不能入睡。淅瀝的雨聲中,還是每隔七八分鐘會傳來小熊的吼叫。我並不擔心它會來打擾我,因為我這裡並沒有吸引熊的食物,我是個素食主義者,營帳裡隻有米、豆與一些蔬菜。這些都不能吸引黑熊,如果有魚、肉、蛋等食物就有此可能了。若遇此情形,我會勸山友把這些食物掛到附近的樹上去,免得惹禍上身。
    在雨聲中,小黑熊的吼叫聽來格外悲涼。是否它感受到身為黑熊一族的絕望呢?那感傷滿含著高地初秋的寒意,直入我心,使我難過得輾轉難眠……


      與熊相遇


        一個寂靜墨黑的晚上,我在思源垭口的小溪邊扎營過夜。潺潺水聲是的樂聲,幾隻明亮的流螢,替代了被雲塊遮住的星光。我沿著小溪進行夜間的拍攝,直到午夜纔回到營地。我生起了火,掬水煮茶。這是我在野外工作期間,輕松享受的一件事。通常,我在臺灣各地山野來去,隻要遇見清澈的溪流澗水,我總會停歇下來,在溪澗邊掬水煮茶,或者埋鍋造飯,甚至搭營過夜。這是我多年與大自然相處中所學習到的一點點智慧吧。

        多少時候,大自然把一整條優美的野溪、山澗分享與我,我卻常因為趕著匆促的腳步,以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深入領會大自然表相裡更深沉的靈性與優美。一直到我走過半生急急忙忙的歲月,纔學會了懷著感激與喜悅的心情,悠閑地度過與大自然相處的時光,享受那不可言喻的愉悅。而這正是我從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大自然給我、珍貴的回饋。

        這九月下旬的深夜溪畔,空氣中滿含著森林的氣息,混著壺裡飄出的茶香,給我無限的快慰。正當我陶醉在這愉悅以及略感孤獨的快感中,突然小溪對岸的林緣爆出一聲悶雷般的巨吼,讓我心驚了一下。

        我很快地斷定這是一種野獸的吼聲,但我不敢確定是什麼野獸,隻有野豬、水鹿、熊纔能發出如此巨大的吼聲。野豬的咆哮聲我很熟悉,在菲律賓,在印尼,我跟它們有過很多接觸的經驗。這吼聲一點也不像。水鹿在入秋時,會因爭配偶而嘶鳴,但嗥聲較長,常一聲接一聲。因此,我判斷這是臺灣黑熊的吼叫。

        臺灣黑熊是臺灣地區山野中對人還有一點威脅的獸。我點燃了白天準備的干柴,一堆發光的篝火,多少可以阻止黑熊的靠近。另一方面,我也準備了探照燈,以及我的夜間攝影裝備,如果黑熊出現,我希望有機會為它拍一張玉照。在與次吼聲相隔約十分鐘左右,第二次吼聲又傳了過來,這次距離又近了一些。就這樣,每隔幾分鐘就會傳來一次吼聲,而我也能靜心聆聽它發出的聲音。

       我覺得這是一隻尚未成年的頑皮熊,因為吼聲中仍有一些稚音,甚至是一種呼喚,那聲音雖大,卻可以聽出它帶有一點悲涼的味道。難道它是剛被母熊逐離身邊的那種快長大了的小熊?還是它失去了母親而到處尋母,到處呼喚?從它吼聲傳出的位置,我發現它似乎繞著我的營帳行走。有一次,我察覺吼聲非常近,我冒險帶著探照燈迎了上去。我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判斷力。

       在探照燈強力的光束下,我看到一團黑影極快地隱入密林中。我的猜測沒錯,是一隻半大不大的臺灣黑熊。後來天空飄起了雨絲,這是一種地形雨。不久雨點變得稍大了,我鑽進睡袋裡,卻久久不能入睡。淅瀝的雨聲中,還是每隔七八分鐘會傳來小熊的吼叫。我並不擔心它會來打擾我,因為我這裡並沒有吸引熊的食物,我是個素食主義者,營帳裡隻有米、豆與一些蔬菜。這些都不能吸引黑熊,如果有魚、肉、蛋等食物就有此可能了。若遇此情形,我會勸山友把這些食物掛到附近的樹上去,免得惹禍上身。

        在雨聲中,小黑熊的吼叫聽來格外悲涼。是否它感受到身為黑熊一族的絕望呢?那感傷滿含著高地初秋的寒意,直入我心,使我難過得輾轉難眠……

       後來那悲鳴漸去漸遠,隻留下思源垭口無邊的雨聲。我希望它能遠離思源垭口,進入更深的山裡,好進入“國家公園”裡。這裡離公路太近了,公路上時時有人類飛馳而過,其中不乏無知、貪婪又心狠者。這種人看見黑熊就會想到熊膽、熊掌以及一堆花花綠綠的鈔票。

        常遇到一些人問我:“一個人在荒山野嶺跑來跑去,不怕危險嗎?野獸、毒蛇、毒蜂、山洪……”我倒覺得都市叢林更可怕,到處是會致人於死傷的汽車、摩托車、火災……其中還夾藏著可怕的人獸,他們比任何一種猛獸都讓我害怕,因為我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而我卻知道野獸的生態習性,知道怎樣與它們和平共處。



                      奧妙的大自然

        在思源垭口北向山谷,海撥19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路旁,能看到一片玉山飛蓬開得笑意盈盈,而高也從高山上的十來釐米,挺撥到二三十釐米,花朵也變大增多。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全臺灣大、美麗的玉山飛蓬,就長在思源垭口。原產北美的白頂飛蓬,近年剛在北臺灣馴化為野生種,現在我看見它在這裡的路旁恣意地開放,甚至比在它的故鄉還美。

        從朵白頂飛蓬綻放,似乎思源垭口一帶的昆蟲都接到熱情的邀請,流水席從日出開到日落,從初夏朵花開,一直延續到夏末後一朵花謝為止,每一朵花席上都有賓客流連,享受這大自然的饗宴。盛宴有時也是鴻門宴,因為有些花上埋伏著殺手蜘蛛。那些大意的食客、貪喫的老饕,往往又成為蜘蛛的珍肴。

        奧妙的大自然,靠著這種相生相克達到物種間的共存共榮。所以我認為,所謂的生存競爭,事實上隻存在於生物個體之間,而不存於物種之間。甚至可以說,物種之間通常是互助的,這可以從一個愛斯基摩人的神話來印證:愛斯基摩人向大神懇求賜予他們能在極地生存下去的食物,於是神給了他們馴鹿。從此,愛斯基摩人靠養馴鹿為生。

        當馴鹿愈來愈多時,開始發生了疫病,馴鹿死的死,病的病,鹿群少了,衰弱了。愛斯基摩人再次祈求大神拯救他們的鹿群,慈悲的神派了狼群來幫助愛斯基摩人。狼把病的、弱的鹿喫掉,留下了強壯的,讓它們繁殖出強壯的後代,於是馴鹿群又逐漸變強增多了。愛斯基摩人從此衣食無缺,並且以尊敬與感激的態度對待狼群。

        從這個故事我們發現,愛斯基摩人非但沒有將狼視為殘害馴鹿的競爭者,更視它們為神派來幫助他們的恩人。反而是我們這些自視文明的民族,把大自然裡許多重要的獵食動物,如老虎、豹子趕盡殺絕。由此看來,我們似乎比被我們視為野蠻的原始民族更缺乏智慧、更不文明……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