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國威儀: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60周年紀實(彩圖珍藏版) [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劉小暉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軍事  中外戰爭紀實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24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102450
    作者:劉小暉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8月 

        
        
    "

    編輯推薦

    獨家揭開儀仗隊不為人知的真實訓練內幕,見證中國外交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1.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會會旗、中國國旗怎樣完美升起;
    2.1997年香港、1999年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對外國儀仗兵亮劍;
    3.1984年、1999年、2009年國慶大閱兵苦練內幕;
    4.精裝,彩圖珍藏版,內附三軍儀仗隊精美清晰大圖。

     

    迄今為止*一部獨家再現三軍儀仗隊60年真實歷程
    首次獨家披露二百多張高清彩圖,揭開儀仗兵不為人知的訓練過程,見證新中國鮮為人知的外交細節,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全面、真實記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官兵60年風雨歷程的紀實作品。本書以普通儀仗兵成長和命運為主線,以紀實為主要創作手法,圖文並茂,生動地描寫了儀仗大隊60年的事件、人物,以及艱苦的訓練生活,反映了儀仗大隊官兵時時刻刻踐行“儀仗重於生命,事業高於青春”的誓言,展現走出國門一舉一動彰顯大國形像。

    作者簡介

            劉小暉筆名蘭粟粟。北京人。資深編輯,北京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戰艦史話》《齊魯遙想》《我和我的兵》《幸福誓言》等,電視連續劇《葵花怒放的聲響》原著作者。

    目錄

    引子
    方隊從未走過這條路,究竟要走多遠?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種種細節,中方事先並未得到任何通知。
    大隊長劉士偦的心倏地一緊。

    第一章 燃情歲月
    戰鬥,從上午九點一直打到天黑。鬼子一定有大部隊增援,否則時間不會這麼久。在將所剩無幾的子彈推上膛時,王立堂在心裡琢磨著……

    第二章 亮劍
    李本濤略微頓了頓,神情不變,從容地抽回手,然後,一個標準的動作,轉身面向全體記者敬禮。緊接著,“唰”!寒光一閃——撥刀、拖刀、立刀、撇刀、舉刀——準備收刀,此刻,他舉起刀的右臂,故意停頓了幾秒……

    第三章 光榮與夢想
    聽了香港代表的話,劉士偦心裡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一支代表軍隊和國家形像的部隊,一支擔負著軍事外交任務的部隊,隨著時代的發展,到底應該向世界展示一個怎樣的形像?

    第四章 為了世界上最美的旗
    出了門,陳衛明和王敏一商量,不行,咱們得再去一次。這一次,對方仍是振振有詞。陳衛明火了。“啪”地一聲,他重重地拍了桌子……

    第五章 沙場秋點兵
    明天早晨,必須讓進駐的部隊喝上熱水,喫上熱飯。否則,我撤你的職!首長音調不高,但語氣異常堅定。在魏曉龍看來,這無疑是下了死命令……

    第六章 揚威
    由於精神時刻處於高度緊張、壓力之中,每次下來之後,李強都會問戰友:“我報的是總統嗎?我報的是總理嗎?我報的……”

    尾 聲
    此刻,李強撇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干淨的弧線,而時刻關注著部隊每一個細節的新任大隊長李本濤卻不敢有絲毫放松。

    媒體評論
    1、獲選2014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優秀原創作品。
    2、本書青少年版獲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出版項目。
    3、獲選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一百種優秀原創圖書”。
    4、2016年7月央視新聞向青少年推薦50部必讀作品之一。
    作者攜本書參與的北京電視臺“書香北京”欄目,當月收視率首播、重播第一。2015年澳門衛視采訪作者的人物專題節目當月熱播。
    解放軍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新華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海內與海外雜志、作家文摘等國內一級媒體和門戶網站均以整版連載、人物報道、書摘等做過重點宣傳。
    在線試讀
    寫在前面的話
    世界上,每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儀仗隊:
    早在4000多年前的華夏部落,已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
    18世紀後,西歐各國均以儀仗隊展示軍威;
    200多年前,美國組建的儀仗隊,由其在歷史上戰功卓著的陸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擔任;
    蘇聯儀仗隊則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952年3月,中國儀仗隊組建,60年來,他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彰顯國威、軍威,像征和平、友誼。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中國儀仗隊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個。在密集的行列中產生一種幾乎使人認為行動受催眠影響的感覺。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贊譽中國儀仗隊為“世界一流”。
    日本明仁天皇在紅地毯上向中國儀仗隊鞠躬致謝。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感嘆:中國儀仗隊的嚴格紀律,是我隨總統出訪中印像最深的……
    這支擔負著司禮任務的特殊部隊,是重大歷史時刻的親歷者,是中國外交發展的見證人。
    贊譽與榮光,從未離開過他們,而我最關注的,則是光環背後,儀仗兵如何百煉成鋼。沒有什麼比一名普通士兵的成長與命運更能感染人。
    這支部隊最初的兩任指揮官,是在炮火硝煙中流血、犧牲的戰鬥英雄。當我采訪86歲的王立堂時,他至今仍念念不忘68年前犧牲的戰友,從他的眼神裡,我讀懂了軍人情懷。
    歷史的每一次進程,都離不開無數的沉默英雄,再宏大的場景也皆因細節構成,也因此,書中的文字與照片反映的是他們生活、訓練、任務中真實的鏡頭。我相信,當你看到他們身著汗跡斑斑的軍裝、略帶稚氣的面龐時,絕不會因此而降低儀仗兵的形像,一定會發現——他們是中國軍隊最美的士兵。
    他們堅毅、篤定,從未懈怠,永不放棄,日復一日地在訓練場上萬次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心理壓力,萬無一失地完成了3368次任務,我對他們始終飽含敬意。
    “大國威儀”這四個字,正是他們鑄就。

    寫在前面的話
    世界上,每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儀仗隊:
    早在4000多年前的華夏部落,已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
    18世紀後,西歐各國均以儀仗隊展示軍威;
    200多年前,美國組建的儀仗隊,由其在歷史上戰功卓著的陸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擔任;
    蘇聯儀仗隊則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952年3月,中國儀仗隊組建,60年來,他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彰顯國威、軍威,像征和平、友誼。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中國儀仗隊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個。在密集的行列中產生一種幾乎使人認為行動受催眠影響的感覺。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贊譽中國儀仗隊為“世界一流”。
    日本明仁天皇在紅地毯上向中國儀仗隊鞠躬致謝。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感嘆:中國儀仗隊的嚴格紀律,是我隨總統出訪中印像最深的……
    這支擔負著司禮任務的特殊部隊,是重大歷史時刻的親歷者,是中國外交發展的見證人。
    贊譽與榮光,從未離開過他們,而我最關注的,則是光環背後,儀仗兵如何百煉成鋼。沒有什麼比一名普通士兵的成長與命運更能感染人。
    這支部隊最初的兩任指揮官,是在炮火硝煙中流血、犧牲的戰鬥英雄。當我采訪86歲的王立堂時,他至今仍念念不忘68年前犧牲的戰友,從他的眼神裡,我讀懂了軍人情懷。
    歷史的每一次進程,都離不開無數的沉默英雄,再宏大的場景也皆因細節構成,也因此,書中的文字與照片反映的是他們生活、訓練、任務中真實的鏡頭。我相信,當你看到他們身著汗跡斑斑的軍裝、略帶稚氣的面龐時,絕不會因此而降低儀仗兵的形像,一定會發現——他們是中國軍隊最美的士兵。
    他們堅毅、篤定,從未懈怠,永不放棄,日復一日地在訓練場上萬次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心理壓力,萬無一失地完成了3368次任務,我對他們始終飽含敬意。
    “大國威儀”這四個字,正是他們鑄就。
    著名作家王樹增曾說:“士兵,戰爭中最普通、最重要、最大數量的人,他們成為我寫作《朝鮮戰爭》的唯一動因。”
    和平年代,寫儀仗兵,不僅僅是寫“這一個”,而是寫“一代代”,隻希望,在前行的路上,銘記燦爛的笑臉和真摯的情感;銘記曾在訓練場上燃燒青春和激情的每一個身影。畢竟,生命需要溫暖,時代更需精神。這也是我寫這部書的唯一動因。
    劉小暉
    2012年7月12日於北京
    引子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
    “堅持!堅持住!”
    “我們代表的是中國!”
    “一定要讓墨西哥城,讓墨西哥人民,讓世界認識中國軍隊。我們必須提著一口氣走到底,決不懈怠。”
    兩小時十分鐘。
    整整十公裡。
    當閱兵方隊到達目的地的一霎那,旗手朱振華已不會走路……

    墨西哥城憲法廣場,是墨西哥獨立200周年慶典閱兵的主閱兵場。16個國家的閱兵方隊在此集結,將依次受閱。方隊的出發點與墨西哥總統、各國政要,僅隔三百米。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上午11時25分。
    藍天。白雲。陽光。微風。
    憲法廣場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媒體記者們蜂擁而至,他們騎著摩托車,在後座上扛著攝像機,時刻捕捉著閱兵方隊的一舉一動。
    突然,一面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閃耀在人們的視野裡。
    挺撥的軍姿,威整的軍容,無可挑剔。黑色的馬靴,直線般踢出正步,鏗鏘有力;每一步75釐米,不差分毫。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第一次成建制地,出現在異國的閱兵場上。
    出海的水兵們常說:軍艦的甲板就是一塊流動的國土,無論走到哪裡,站在甲板上,我們就代表祖國。
    而走出國門的儀仗隊方陣,無論行進在何方,每一個正步都代表著祖國,肩負著祖國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霎時間,歡呼聲驟起,熱烈,贊嘆,驚奇。“齊納!齊納!(中國)”此起彼伏。
    與每一次執行任務一樣,34名中國儀仗兵分秒不差地走過了這三百米,完美極致。
    方隊在廣場一角拐了個90度彎,步入改革大道。
    改革大道有“墨西哥香榭麗舍”之稱,彎彎曲曲,由西南到東北斜穿過整座城市。方隊從未走過這條路,究竟要走多遠?到底還需要多長時間?種種細節,中方事先並未得到任何通知。
    大隊長劉士偦的心倏地一緊。
    一旦方隊需要領導,他必須第一時間出現;在尚未完全掌握該國安全狀況的情態下,如遇突發事件,他必須第一個衝上去阻擋,絕不能讓整個方隊出現混亂。
    走!
    必須和戰士們一起走!
    刻不容緩!
    劉士偦擠過水洩不通的人群,迅速地跟到了方隊右側。
    齊步、正步、齊步走,戰士們聽口令交替著動作。心中隻有一個信念,不管這條路有多長,一定要當作主閱兵場的三百米對待。
    此時,大道兩邊的人浪一層連一層,房頂上、窗戶上趴滿了人。方隊每到一處,主持人便會向人群講解中國以及中國儀仗隊的情況。
    孩子們不懂漢語,會指著方隊雀躍歡呼;成年人“齊納!齊納!”喊聲不斷。看到中國儀仗兵走過,一雙雙友好的手爭先恐後地伸出來,劉士偦都會情不自禁地拍拍他們的手。
    當儀仗兵30年,他經歷過無數激動人心的鏡頭,但,今天,對中國、對中國軍人如此熱烈的場面,還是第一次。
    眼淚,在劉士偦的人生字典裡,是從不輕易翻開的詞彙,此刻,卻一直在他的眼眶裡打轉兒。他在這沸騰般的人群中,感受到了尊嚴。
    戰士們穿著馬靴,禮服早被汗水浸透,汗水成串成串地順著頭發往下淌。六七公裡之後,連汗都流不出來……
    十公裡,終於到達目的地!
    劉士偦的雙腿已不屬於自己。
    他抬頭向四面望去,透過朦矓的視線,一瞬間,清楚地看到,從憲法廣場一直追隨著他們到改革大道的華僑們,手裡揮舞著國旗,興奮、自豪;他看見,在隊伍裡,那位懷抱幼子的女華僑,舒展的笑顏,是那麼幸福、燦爛……
    在異國,在他鄉,儀仗隊員們,就是他們的親人。
    淚水,終於抑制不住地落了下來。

    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墨西哥合眾國正式建交38年。
    這一年,三軍儀仗大隊建隊59年。
    30年前,他第一次踢正步,腳下是黃土飛揚的訓練場。
    30年後,他率領儀仗隊代表中國,踏上了異國的閱兵大道。
    他的青春,他全部的激情,如鐵流般早已牢牢地鑄入這支隊伍。
    這支有著鋼鐵般意志的隊伍,從1946年延安黃土地上的那個清晨開始,幾經跌宕,正步走過60個春秋,一代一代的儀仗兵,在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場上,燃燒了生命的璀璨。

    第四章 /為了世界上最美的旗

    正因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渴望聖潔光芒,所以你纔想在塵世中創造不朽的奇跡。

    1

    2008年2月末的北京,春寒料峭。早晚的溫差尤其大。
    這多多少少有些像干事李金柱的心情。
    白天,大隊黨委根據上級領導的要求,落實安排奧運會支援任務到位,他跟著政委陳衛明、副政委王敏,負責奧運場館,特別是鳥巢任務的所有協調工作。
    他,是大隊援奧任務的協調員。
    從2007年8月3日,接到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協調任務,到現在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從那一天起,他的時間,儀仗隊的時間便以分、秒來計算。
    這大半年,他的腳跑得已經快沒了知覺;此外又添了一怕,就怕頻繁聯絡的時候,電話占線,為此,特意準備了兩部手機。常常,兩部電話同時接通,一手一個,左右“開弓”。
    每每聽到電話鈴一響,他的心就會收緊。
    李金柱的前期協調主要是打前站,他要克服所有預想到的以及出乎意料的困難。
    儀仗隊的兵,就沒有怕困難的,可李金柱要克服的多是超出他可控範疇的突發和瑣碎。
    像戰爭年代攻克高地一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也是李金柱完成任務的信念。
    今晚,李金柱一喜一憂。喜的是,妻子的預產期剛好是8月8號,正與奧運會開幕式的時間巧合;憂的是,在妻子孤身一人,最需要體貼和照顧的懷孕期間,他這個做丈夫的將進入“消失”狀態,到底把他們娘倆安排到哪家醫院好呢?
    盡管,妻子就住在隊裡的家屬房,離辦公樓200米,可他仍是抽不出時間照顧妻子和沒見過面的寶寶。
    已經是夜裡的11點20分了,白天跑了一整天奧組委和水立方,剛剛向主管場館工作的副政委王敏彙報完工作。此刻坐在辦公桌前,上下眼皮間像塗了層膠水,眼睛睜不開,想想,也可能是餓的,晚上竟忘記了喫飯。
    不行,不能睡,他用力揉揉眼睛,在桌子上攤開工作日記。從去年8月3日起,這本日記就跟隨著他,不論他有多疲倦,每天的工作細節都要被記錄下來。
    李金柱起身跑到盥洗室,用冷水洗了把臉,醒醒神,腦子裡忽然跳出來個念頭:旗杆還沒著落呢……看著鏡子裡自己這張面色灰暗的臉,除了消瘦之外,他李金柱還是李金柱。
    此刻,李金柱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全部援奧任務結束之後,鏡子裡的自己,將會有個很大的改變……

    凌晨四點。
    副大隊長李本濤的房間還亮著燈。
    他睡意全無。
    激動、焦慮……種種思緒糾結成一團。
    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的國旗、會旗升旗重任,落在了他的肩上。
    奧運會,中國人一百年的夢想,將在2008年的8月8日實現。中國第一次承辦奧運會,他李本濤也是第一次當旗手。第一次,對國家,對儀仗隊,對他個人……
    從1989年他17歲當儀仗兵起,便在儀仗隊屢創第一,21歲時他就成為儀仗隊史上最年輕的執行隊長,也是執行司禮任務次數最多的執行隊長,在諸多的媒體報道中,光環和美譽幾乎沒有離開過他,比如,“軍中第一刀”“軍旅第一嗓”“軍官明星”等等,而他也早已與手中的指揮刀渾然一體。
    現在,那些美譽與他肩上的重任無關,他,要在36歲的時候,由一名指揮官轉型為升旗手。從“人刀合一”轉為“人旗合一”。
    在一般人看來,像他這樣經過幾百次重大任務的錘煉,做個升旗手,完全不在話下,可李本濤心裡最清楚,說什麼勝券在握,那叫“吹”。
    其實,百年不遇,他已親身經歷過兩次。
    一次是1997年香港回歸,一次是1999年澳門回歸。
    香港回歸時,他與英國皇家衛隊執行隊長“交鋒”。第二天,報紙刊登的標題:“中國的指揮官戰勝了英國的指揮官。”那是緣於他創造了出奇制勝的絕技。
    奧運會與香港回歸的背景不同。屆時,全世界的眼睛,全國人民的眼睛都盯著他懷裡的五星紅旗,這面世界上最美的旗。
    李本濤從不缺乏勇氣,但僅有勇氣是不夠的,在儀仗隊歷次執行重大任務前,無一不被驗證,這已成為一條鐵的定律,
    智慧,創新,科學,預案……最重要的是思路。
    可,思來想去,心裡剩下兩個字:沒底。
    白天,在訓練場上選撥升旗手時,規定的幾個條件和動作考核他都名列前茅。大隊長劉士偦從他面前走過,停了下來,盯著他的臉看了半晌,又把目光拋遠,慢悠悠地:“本濤,你看看你當升旗手怎麼樣?”語調一如他往日的平靜。
    可與他工作生活近20年的李本濤清楚這句話的分量。
    “能行。保證完成任務。”沒有一絲猶豫,回答脫口而出。
    百年奧運,為洗刷申奧隻差一票的恥辱,每一個中國人都憋著一口氣。他也一樣。
    劉士偦又端詳起他的臉。
    李本濤被他看毛了。
    “好,就是你了。不過,有兩個要求?”
    “什麼要求?”
    沒想到,劉士偦說:“一個是你要減肥。另一個呢,還要美容。”說完,轉了身。
    乖乖,還美容!
    任務如此神聖,一旦接受,他不喫不喝不睡,非要把它完成好不可。
    李本濤不僅擔負著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升、降旗任務,還擔負著殘奧會開、閉幕式的升、降旗任務,不但要練習升降中國國旗、奧林匹克會旗,還要練習希臘(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首屆現代奧運會舉辦地)和英國(下一屆奧運會主辦國)國旗的升降。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升、降旗儀式的方案卻始終未被確定。
    旗到底該怎麼升?歷屆奧運會,其他國家是怎樣的升旗動作?又是什麼樣的禮儀?
    他要不要穿軍服?
    怎樣纔能體現國家威儀?同時,既符合國情,滿足大眾的心理需求,又符合世界的禮儀?
    旗到底升多高?
    旗杆的底座又是什麼樣的呢?
    ……
    李本濤恨不得把自己改名叫“十萬個為什麼”。
    對了,還有神聖的奧林匹克會旗,那可是全場各國運動員的焦點。
    其實歷屆奧運會的整體開幕式,李本濤已逐一觀摩。他邊觀摩邊研究分析人家的升旗方式。
    還是那句話,若想超越別人,除了具有自己的獨特內涵,一定要出奇制勝。
    可職業預感偏偏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搗亂:會歌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國歌咱從小就熟悉啊,這會歌到底是用希臘語,還是用英語演唱的呢?是音樂版的,還是清唱版的呢……
    坐在寫字臺前,李本濤竟發起了獃。
    這一夜,難以入睡的又何止他和李金柱呢?

    政委陳衛明辦公室的燈也未熄滅。
    燈光下,他翻看著白天派人找來的各種任務資料,然後,在十幾套由他牽頭制定的研究方案中,抽出了一套,仔細地分析起來。
    對於他這個非土生土長的儀仗兵來說,這一次的援奧任務,壓力格外大。
    去年下半年,他從特警團政委的位置上到儀仗隊報到。雖然都是當政委,角色的內涵沒有轉換,但彼政委和此政委的概念外延則截然不同。
    專業不同,專業的技術含量也各異。
    如果客觀分析,從事不同專業的人,思想、邏輯、行為、方法以及結果也都會不盡相同。
    在特警團,一支處置突發事件的反恐精英部隊,陳衛明最熟悉的場景莫過於戰士們攀登快如猿、越障輕如燕、騰空像猛虎、出擊似閃電;耳熟能詳的是訓練場上強化演練時的殺聲震天。特警團的戰士個個以單兵靈活作戰的高素質著稱,儀仗隊則恰恰相反。
    報到前,陳衛明特意觀看了一套儀仗隊的彙報片《軍旅標兵》。
    在片中,儀仗隊兩名普通士兵給他留下了深刻印像。一個是在1986年10月的上海,克服遊艇晃動與嘔吐感,紋絲不動佇立在豪華遊輪浮碼頭上近七個小時,被英國女王贊譽為“舉世無雙”的解綠江;另一個戰士,則在全隊執行大型任務,聽到“坐下”口令時,突然發現身後沒有座椅,而以半蹲姿態保持“坐姿”整整兩個小時。
    陳衛明原以為,儀仗隊的任務很單一,執行任務的場地也就那幾個。可沒想到,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他與戰士們形影不離,隨隊執行過幾次任務之後,纔發覺,儀仗隊確實有著其他部隊不具備的特點:在管理上,嚴、細、勤、恆。比如,營區的小路上,總有歌聲和番號聲;部隊的喫苦性特別強,榮譽感比其他部隊更強。
    隻有真正走進儀仗隊的人,纔能真實地了解儀仗隊,也纔會深深地體會到外人無從了解的種種壓力。
    儀仗司禮工作,是軍事外交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軍事外交是中國外交的一個補充部分,又是體現國威軍威的重要內容。肩負使命的高度與深度,令他不敢懈怠。
    凡事,陳衛明想得多,想得細,這種思維模式完全緣於他尋求極致和完美的個性。這一夜,他更是任憑思緒像一匹脫韁的野馬。
    此次援奧任務,缺乏完成任務的經驗。正因為任務中數個“第一次”,纔沒有經驗可循。全大隊官兵擔負著如此重要任務,要求極高,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壓力。
    在壓力面前,大隊班子隻能在摸索中,做出更多的工作預案,盡可能地找出有關資料和光盤,反復看,反復推敲、總結,反復修訂預案。
    比如,隊裡的官兵不是專職的文藝工作者,在開幕式中推龍柱的表演缺乏素養和技巧。在正式表演時到底能達到怎樣的藝術水準,他心裡沒底,應該請軍藝、戰友歌舞團的專業人員來輔導;再比如,這種大型的中華禮樂表演,要理解其中的知識和歷史,隻有喫透內涵纔能在外在形式上恰當表現。
    誰說形式不重要?沒有恰當的形式,內涵又如何體現。此外,很多外國的國旗戰士們還都不認識;我們國家的升旗要求的則是完美……
    實際上,接到任務後,大隊馬上就搭建班子,做出具體分工,每個中隊都要出一名主官專門負責工作。“一人參加奧運全家都光榮”,全部援奧人員都是從全大隊挑選出的,素質、思想必須過硬,要熱愛奧運,當然,長相必須五官端正。
    對選撥出來的人員,大隊實行了全部函調。幾百名戰士的家鄉,涉及全國12個省70多個地區。有的地方一次發函不見回函,大隊會發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直至回函全部到位為止。
    而最初他看《軍旅標兵》彙報片時的感受,與此時相比,僅僅是管中窺豹。

    劉士偦睡不著,不僅僅是因為世界上最美的旗,他的心情更為復雜。
    夜已經很深了,站在辦公室的窗臺前,他隨手在攤開的一本書法字貼上寫寫停停,停停,寫寫。
    他這本書法練習模子有點意思,毛筆可以蘸水寫,寫上一個字,干了,還可以重新寫另外一個字。
    最奇妙的地方在於,同樣是一張字模,卻可以描畫出形態迥異的字。
    縱使胸中已是鐵甲隆隆、萬馬呼嘯,但他的表現卻始終是雲淡風輕。
    援奧任務,對於國家的意義自不必說,對儀仗隊來說前所未有。
    儀仗隊需要完成的四大項任務分別是:第一,殘奧會和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的升降旗任務;第二,開幕式第四個節目,中華禮樂表演,就在院子裡訓練三四個月;第三,運動員入村,開村升旗儀式;第四,兩個奧運會所有場館的運動員,所有場館獲獎運動員的奏國歌、升國旗的任務。
    當天大隊黨委就對各項任務進行了明確分工。陳衛明、王敏負責場館援奧任務,李本濤負責鳥巢的開、閉幕式任務。
    此次儀仗隊需派出330多名官兵支援。
    如此多的官兵執行大項任務,對在儀仗隊28年的他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
    思來想去,一切問題,人的因素是關鍵。
    調兵遣將必須要判斷精準,兩線作戰一定要統籌兼顧,且兩個主官都要兼顧。
    他相信戰友們執行任務的能力和完成任務必勝的信念。
    但,沒到任務完美收官的那一刻,他的心就永遠平靜不下來。
    伏爾泰說過:“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總是向上騰,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一無行動,也就等於他不存在。”
    歷史是今天這一刻寫就的,儀仗隊今天的一個細節,一個動作,都將會成為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史上濃重的一筆。
    畢竟,最終“行動被人們遺忘,結果卻將永存”。對於中華民族的長卷而言,這一筆的色彩究竟如何,就要看我們的了。
    想到這裡,劉士偦運了運手中的毛筆,穩穩地寫了最後一畫……

    2

    急。
    十萬火急。
    不怕事情急,就怕在緊急面前無能為力。
    如同在戰爭中發射火力之前,找不到明確目標一樣,眼看著,開幕式的時間節點一天天地逼近,可——對於旗杆的高度,卻仍是眾說紛纭。
    對此,奧組委也存在不同意見,有的認為,會旗要比中國國旗高0.5米,中國國旗要比希臘、英國國旗高0.5米;也有的認為,會旗和各國國旗都要一樣高。
    國旗,會旗,旗杆,音樂。
    偏偏這些最重要的,卻是未知的。
    凡此種種不確定因素,讓李本濤這個升旗手備受煎熬。
    別說確定旗杆的高度了,到了2008年3月,會旗到底是多大面積都沒有確定。
    這天,李本濤忍不住問導演張藝謀,結果張導的回答是:國旗多大會旗多大。
    這有可能嗎?
    除了強烈的失控感之外,上述方案的不確定,對於升旗手來說,訓練量無疑會翻番,因為他要根據不同的預案制訂不同的訓練計劃。
    但無論怎樣,面對任務,李本濤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為了爭取更多的訓練時間,在奧組委沒有提供訓練使用旗杆的情況下,他在大隊辦公樓六樓固定了一支離地面18.5米的鐵架,用啞鈴代替滑輪,再穿上尼龍繩,制作成簡易的旗杆。練習升會旗時,他會站在地面上,練習升國旗時,便站在比地面略高0.5米的臺子上。
    期間,升旗方案幾經實施、修改、實施。
    最初考慮的升旗方案是手搖式。但隨後綜合考慮到場館環境、軍人形像等諸多因素,認為手搖式有失風度,也不算太美觀,便放棄了這個方案。
    其次,李本濤考慮的方案是電升,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準確、安全。但是通過對歷屆奧運會升旗儀式的研究,他發現,許多國家都在升旗環節上體現出自身的特色,如果采用電升,我們的升旗儀式未免顯得有些平淡。
    期間很多人提出建議:手升最傳統,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升旗方式。同時,能用自己的雙手將國旗、會旗升起在鳥巢上空,也頗具意義。最後,李本濤選擇了手升,希望能完美體現出中國特色。
    實際上,手升是難度最大的升旗方式。
    首先是升旗時間的掌控問題。如何按照國歌、會歌的時間,將旗幟準確無誤地升到頂端,對升旗手來說是個挑戰。
    比如,以46秒的國歌、18米的旗杆為例,經過反復計算和試驗,李本濤把音樂分成19節,每節一把旗,每把升高80釐米,平均每把2.42秒。而對於2分23秒的會旗來說,他把會歌按7秒一節分成21節,每節升一把旗,按每把76釐米的速度升高。
    另外,縱觀歷屆奧運會都是主辦國軍人升起主辦國國旗,儀仗隊代表國家和三軍,在升旗的動作上,也要全方位考慮。
    又比如,接旗手的行進動作設計,李本濤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把正步的動作誇張化了,彎臂改成直臂,踢腿高度由原來的25釐米提高到30釐米。這樣,從高處看,接旗手的動作顯得更大氣,更有觀賞性,也更符合運動會的特點。
    最初,導演並不太認可他的方案,李本濤自信地說,“既然承認我是專家,就應該聽我的意見”。最終,在總導演張繼剛的力挺之下,他的方案得到了認可並實施。
    這天,張繼剛忽然對李本濤說:“本濤,升旗時是不是放兩遍國歌?”
    是啊,奧運會使用的旗杆太高了,任何一個會館、一家單位的室外,都不曾有過如此高的旗杆,隻有天安門廣場的旗杆比它高。可天安門廣場升旗時是放三遍國歌,還是按鈕式的升旗。
    說來也巧,沒過兩天,李本濤和旗杆廠的老總見面。一見面他張口就問:“咱們的旗杆高度從哪裡開始計算?”
    “你問這干嘛啊?”老總很不解。然後告訴他,“旗杆的高度應該從出地面,也就是出鳥巢LED的頂到下邊這段算”。
    “旗杆底下是固定的嗎?”李本濤又問。
    “是啊。”
    “必須固定住,底下要用螺絲擰緊。”李本濤這纔稍稍舒口氣。
    對於升國旗,李本濤非常固執。
    這是因為升旗時要有精準的計算,不能憑感覺。“憑感覺”說得玄乎,實際並不現實,升旗動作必須訓練到一定嫻熟程度。但嫻熟並不代表精準,不精準,勢必要出問題。
    “還可以”這三個字,絕不會出現在他李本濤的字典裡。
    比如,升旗時的國歌“前進,前進,前進進”,最後的“進”字時,將國旗升到頂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升旗,歌詞中的哪個字與升旗升到哪個位置要練精準,旗是到鼻尖,到下顎,還是升到哪個位置……
    李本濤魔癥了。
    從3月開始,他不停地往返於鳥巢訓練場地與大隊之間,帶領旗組練習如何交接國旗,怎樣交接會旗,以哪種疊旗方式最佳……一次次地揣摩,一遍遍地演練,再分析、修改、再演練。
    但一切都未確定,前方仍然隻有未知數。
    壓力也往往來自於未知。
    眼下,李本濤面臨的有兩難。
    一難:會歌是什麼歌,是音樂的,清唱的,還是對口型的?二難:唱會歌的語言是哪種?中文?還是英文?他心裡隱隱約約地覺得應該用英文演唱。英語在世界上比較通用,若真用英語演唱,在節奏中如何控制升旗,還算是有把握。
    但最讓他糾結的仍是會歌,因為升會旗時的音樂隻是其中一段,究竟用哪一段,最終需國際奧組委確定。
    對於他的糾結,奧組委負責聯絡的小姑娘曾說,“李隊長,這有什麼啊,音樂長你就升得慢點,短,你就升得快點唄”。
    這怎麼可能。
    小姑娘的話也代表了大多數人對升旗的普遍認識。這一個“快”和一個“慢”,可能在外人眼裡看似誤差不大,但對升旗手來說,出現半秒之差,都是絕對不允許的。
    各種不確定性折磨著升旗手李本濤,但他對每一種可能進行的演練都不會放棄。而旗組的護旗手們面對的折磨則完全與他相反,是確定之後的艱難“放棄”。

    橢圓形的鳥巢。
    孩子們將會唱著國歌從1號門走出,邁上一條巨幅畫卷。畫卷的長度是147米。儀仗兵們將不需踩樂,正步走147米。
    這是張洪傑接到奧運會開幕式護旗任務時的一套方案。
    正步走147米,比閱兵時在天安門廣場上的96米距離還長了51米。
    這147米的長度,幾個人抬旗?幾個人護旗?
    “你們拿出個護旗方案我們看看。”導演對張洪傑說。
    好。
    回到大隊,張洪傑他們邊練邊研究,一個多月設計出18套方案,升國旗六套方案,升會旗六套方案,降會旗又是六套方案。
    方案出來後,再到鳥巢,一套一套地進行演示,讓導演確定。
    “嗯,這套好,人數能不能再加一點?”導演指指點點。
    好,加!
    18個標兵站在一側,再加上八人抬旗,三人升旗。一共是29個人。
    “定了。”導演當場拍板。
    張洪傑率領旗組每天按照這個方案練習。
    為了達到抬旗姿態優美大方,步伐協調整齊,旗面平整舒展,他們在訓練用的白布上穿上鋼管,壓上磚頭,增加重量,加大訓練難度;每個人在自己的一雙馬靴上綁上三公斤多重的沙袋,增強踢腿的力度。
    舉旗必先練臂力。
    每天,旗組人員都圍著操場練習舉旗,正步踢20趟147米。147米至少要用20分鐘來保障,訓練時,每一個147米就必須超過半個小時,這樣纔能完成目標。
    由於長期舉旗,大家的胳膊舉得酸疼不說,偶爾會下意識地彎臂。為了加強臂力,張洪傑讓每個人手上帶臂力腕,還做了個30斤重的小凳子——繼續舉。
    “排長,放了我們吧。”一個兵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張洪傑說。
    “合理的叫訓練,不合理的叫磨練,總之叫鍛煉。”張洪傑似笑非笑地答。
    再說正步訓練。
    每天,旗組圍著營房練,走一圈是500米,按照節奏要走五圈,也就是2.5公裡。一圈下來走一段齊步,然後繼續正步走,再來一圈。
    這時候,三中隊郭鳳通的腳掌已經磨出個雞蛋大小的血泡,每走一步,血泡就被壓破,一天的訓練下來,鮮血浸透了馬靴。一中隊馬常利的兩隻腳板長了二十多個雞眼,走起路來,像踩在二十多枚鋼針的針尖上,鑽心的疼。由於每天訓練,要連續16個小時戴著手套,張磊磊的一雙手被捂出了滿手的水泡。
    一中隊胡鵬飛每天的訓練是甩旗。
    他怕上萬次的訓練會弄髒國旗,就自費買來大大的紅布縫成國旗來訓練。
    甩旗動作,要求舒展大方、剛勁有力又不失飄逸。所以,他每一次甩旗都會盡自己最大的氣力。常常一不小心,衣服袖窩會被撕裂。訓練時間緊張,他來不及縫好袖窩,就借戰友的軍裝穿。
    每天上百次的揮甩,凡是被他借過軍裝的戰友,都別想“完璧歸趙”,因為沒有一件軍裝的袖窩不被撕裂。胡鵬飛成了地地道道的“破壞大王”。
    除了甩爛戰友軍裝,胡鵬飛在升會旗的具體方法上,貢獻了智慧。國旗是將一根鋼管穿在旗褲裡,在旗褲的上下兩端各裝上掛鉤,再將掛鉤掛在設置在升旗鋼繩的掛鉤裡。
    會旗旗高3.84米,要比2.71米的國旗高得多,如果再用升國旗時的“杆升”,不但不莊重、美觀,而且操作起來不方便。最後,大家想出了“掛升”辦法,就是在會旗的旗褲和升旗鋼繩上直接均勻縫上相對應的五個掛鉤和套環,升旗手一邊拉升會旗,護旗手一邊按序將旗褲的掛鉤掛在相應的套環裡。這樣升旗手的動作自然協調,護旗手也容易實地操作。
    掛鉤不是會旗的配件,自然要他們自己解決。
    晚上結束了訓練,幾個一米八九的大小伙子,坐在班裡,一隻隻大手捏著一根根細細的繡花針,有模有樣地飛針走線縫起旗來。針線活講究的是針腳平整,旗上的掛鉤除了平整還要縫得美觀,於是,大家搞起了縫紉大賽。

    6月。
    在進行升旗練習的時候,導演忽然決定要再加個臺階。
    “什麼意思啊?旗杆下邊還加臺階?”張洪傑有點犯暈,趕緊臨時找到正在施工的工人,當場焊上了六個臺階。

    3

    7月上旬。
    這天,李本濤在鳥巢彩排。忽然,他發現一群可愛的小孩子在走臺,在唱一首歌,這唱的是什麼呢?李本濤腦筋一轉:哎呀!這幫小家伙們該不是在唱會歌吧?!
    “請問,小朋友們在唱什麼歌?”他禮貌地問帶隊的年輕老師。
    “你是干什麼的?”老師很警惕。
    “我就是升會旗的。”
    “是會歌啊,你要保密,隻跟你說這一次。小家伙們回家跟父母都不能說的。”
    李本濤的腦子“嗡”地一下炸開了。
    晚上回來,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乖乖,啥伴奏音樂沒有,小家伙們就在臺上“啊喫啊喫”地唱啊。
    看來,他那套升會旗的方案還要改。關鍵是,他聽不懂,也沒旋律啊。
    他重重地翻了個身——郁悶之極。
    第二天一大早,通訊員進門,就見他臉上掛著兩隻熊貓眼。
    “走,叫上張洪傑,跟我走,讓他拿著錄音機。”李本濤說。
    幾個人到了鳥巢彩排場地,可巧,又發現昨天唱歌的那群小朋友。
    李本濤馬上蹲下身,滿臉堆著笑:“小朋友們好,我是儀仗隊的叔叔,能問問你們唱的是什麼歌嘛?”
    小家伙們保密意識還很強,都不吭聲。
    老師走過來。
    “對不起,我是儀仗隊升會旗的,現在我是孩子們的學生,來學一學。能不能讓小朋友們唱唱那個歌?”
    老師一看又是他,便很爽快地應允。畢竟,李本濤此前常出現在媒體上,已經是“軍中明星”了。
    少頃,稚嫩的童音在空曠的鳥巢想起,優美,帶著少許的回音。
    這回音很像是一把把小錘子,一下一下地擊打著李本濤的太陽穴。
    懵了。他真懵了。
    聽著孩子們唱歌,他汗都下來了。忙扭頭對站在一旁的張洪傑:“快,快拿錄音機錄下來。”
    李本濤從軍19年,不到21歲當執行隊長,執行重大任務600多次,從來沒心怯過,可今天,此時此刻,他第一次心怯。
    歌聲戛然而止。
    “小朋友唱得非常好啊,你這個英語水平不錯啊。”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連忙鼓掌,還不忘表揚小家伙們幾句。
    “對不起叔叔,這不是英語,這是希臘語。”顯然是得到了他的鼓勵,小家伙回答的聲音又脆又甜又響亮。站在一旁的老師卻笑而不語。
    天!人家唱的根本不是英語。李本濤“唰”地滿臉通紅,在心裡直叫羞,自己把自己給惡心壞了。
    人家小朋友可不管,也沒成年人那麼計較羞辱感,很大方地拉著他的手說:“叔叔、叔叔,我教你吧。”
    李本濤紅著一張臉,大著舌頭跟小家伙們一遍遍地學。整整一個下午,他覺得頭都大啦,汗從沒止過。直到彩排結束時,手心裡攥的都是汗。
    7月了,都7月了!怎麼辦啊。 升國旗還好,有自己的感受和精準的練習,可會旗不成,這不是明擺著呢嘛。
    回到隊裡,二話不說,趕緊從網上調資料,調希臘語的會歌,包括音樂長、音樂短的,然後獨自悶在屋子裡反復聽。等他再站起身時,早已過了晚飯時間。

    7月16日。
    酷暑。
    張洪傑和戰友們穿著禮服,正在操場上訓練抬旗。
    “鈴……”電話響了。
    “先別練了,馬上到會議室開會。讓戰士們都先休息吧。”是李本濤的聲音。
    “嗯?蹊蹺。平常晚出操訓練一分鐘都罵我,今天怎麼回事,倒讓我休息了?”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張洪傑心頭。
    他二話不說,飛速跑到黨委會議室。
    一推門,迎面撞見李本濤。
    李本濤第一句話便是:“動作改了。改為由56個民族的兒童代表抬旗。”
    “副大隊長,別開玩笑啊。”張洪傑下意識地笑了。心想,副大隊長的“快樂訓練法”都創新成如此高度了。
    “真的,沒開玩笑。等著導演來說吧。”李本濤的眉頭稍稍地皺了一下。
    張洪傑的笑容頓時僵住。
    “砰、砰、砰”,從隊部走下樓,他一共下了19級臺階。用“有氣無力”這四個字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他慢慢地走向訓練場。雙腿鑄進了鉛。
    烈日下,抬旗手正一絲不苟地踢正步。
    “今天可以休息了。”他竭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是真的嘛排長?”兩個二期老兵高舉著右手,笑著看了看他,繼續正步向前走,竟然不再搭理他。等他們舉旗返回的時候,這纔發現,排長依然站在原地,無精打采。
    大家纔意識到剛纔那句話的“嚴重”性。
    張洪傑不得不又重復了一遍,大家都獃獃地坐在了訓練臺旁的椅子上。半晌,沒人說話。天漸漸地暗了下來,一如所有人的心情。
    晚上,張洪傑找齊了白天抬旗的這八個人。
    “今天破個例,我請你們喝酒吧。咱們在家屬房開個房間。我再去買些好喫的。”
    幾個月的艱苦訓練,今天卻原地歸零,他和他們的心情如出一轍。喝酒,隻是個借口,不過是想讓大家哭一次,找個情緒宣洩的出口。當然,他必須控制著大家不能喝多,絕對不能出事。
    這一晚,九個人誰也沒喝醉。但這一晚他們哭了很長時間。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幾天之後,最後的方案終於定下來了。國旗必須由八個儀仗兵接過,正步改齊步,距離定為七米。
    七米,九步,哪怕走一步也要走,隻要能展示出我們儀仗兵的精、氣、神,我們會竭盡全力。
    誓言,無聲地埋在他們每個人的心底。

    連續幾天,李本濤很焦慮。
    兵在哪兒,主訓領導就在哪兒。張洪傑他們抬旗訓練的辛苦程度,他心裡最清楚。這也是他最不願意將那個決定告訴他們的原因。
    同時,依然不確定的會歌方案,是另一個讓他焦慮的因素。
    他虎著臉,撥通了負責協調統籌的小李老師的電話:“能不能快把會歌傳過來,到底定沒定?”
    “沒定啊。”
    “你是干什麼喫的。” 話一出口,他就後悔了。他這脾氣發的沒一點道理。
    沉下心來一想,幸虧在現場他偷偷地錄了一遍小家伙們的演唱,干脆放錄音,學。
    無論最後方案怎樣,先按照清唱版的學希臘語吧。這天是他聽到希臘語會歌的第四天,也是讓張醫生給他偷偷弔起小瓶子青霉素輸液的第四天。下午,聽說又到鳥巢排練,他撥下手上的針頭抬腿就走。
    實事求是地說,擔負任何大型任務都沒有像現在這般焦慮過,或許這與自己轉型有關?李本濤暗想。
    當他在鳥巢再次遇到小家伙們的時候,已經算是彼此熟識的“老朋友”了。
    “定了吧?” 他追在老師身後問。
    “沒定。”
    “那小家伙們怎麼唱的啊?” 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知道孩子們是怎樣學會的,他覺得自己“套話”的出發點有些“卑鄙”。
    “孩子們也要學啊,他們也不會希臘語,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啊,幸好孩子們接受能力快。”
    一個字一個字摳?
    對啊!
    他也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地摳啊。
    孩子們既然學會了,那我肯定也能學會呀。他聽到的這版是清唱版。未必是定版,會歌的定版最終必須經國際奧組委確定。
    用死辦法也要給記下來。說起來李本濤自己都覺得丟人,他找的是最土的辦法,這招兒估計在中學英語課上,曾被廣泛地使用過——用漢字把同音希臘語字符一個個地記下來,看著漢字,伴著音樂練習唱會歌。
    這下可好,他又失眠了,這次不是糾結而是興奮的。
    這一夜,他把錄下來的會歌存進mp3,一遍遍地聽,把希臘語每一個字母都翻譯成自己能懂的,又最貼近希臘語發音的漢字。
    比如,“啊”和“啊”可不一樣,後邊那個是半音,他就用個符號來代替;到底是“濕”還是“喫”,得反復按照中文定準確了。
    幾分鐘長的會歌,就這樣被他一個音符一個字母地用中文進行拆解。
    第二天一早訓練開始。
    李本濤不升旗,反倒把尤石磊和胡鵬飛叫到屋子裡來,放原聲會歌,自己再拿著中文紙條唱一遍,問哪裡準確,哪裡不準確。
    就這樣,旗組這幾個人神神秘秘地“閉門思過”了兩天,搞得劉士偦也很納悶。
    第三天,劉士偦忍不住問李本濤:“怎麼不訓練啊?”他纔講了拆解會歌的秘密。
    隨即,李本濤就把旗組的工作交給張洪傑:“你負責動作,升國旗,升會旗,揣摩,創新,絕對與亞運會,歷屆奧運會不一樣。跟國際接軌,但是要比國際上的要大氣。一定要‘大’,行為舉止大度大氣,超越我們身體力行的動作標準。”然後,他集中精力攻克會歌。
    到了7月下旬的彩排。
    升會旗前,李本濤的耳朵裡還塞著mp3,聽著會歌。
    升會旗時,隻見他手離身體15公分,兩臂端平,一把一把地將會旗緩緩升起。細看,剛中有柔,柔中帶韌,似無形卻有形,猶如懷抱六合。
    其實,這要多虧李本濤上研究生時得過太極拳冠軍。他設計的這個動作,正是借鋻了無極生太極,體現出心中是個圓,懷抱地球運轉——中國融入世界,世界在中國的心中。
    嗯,很有我們東方的感覺。儀仗隊升旗我就不管了,你們最專業。我得弄閉幕式去。觀看完李本濤升旗之後,張藝謀滿意地說。、

    4

    距離開幕式時間越來越近了,李金柱這個協調員變得幾乎近於“瘋狂”。
    調度車輛、確定出發時間,幾方對接不上,又重新一番調整,常常是按了葫蘆起了瓢。全隊援奧人員的衣、食、住,包括彩排,大小事都要去統籌安排、到場協調,僅就旗杆的問題,來回跑了至少20趟。
    他口袋裡依然揣著那兩部手機,繁忙的時候,電話一響,腦子裡已是“嗡嗡”地炸開了。
    動一發而牽全身,一個細節安排不到位,下一個任務很可能被延誤。他最怕的就是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李金柱不得不練就三寸不爛之舌,與奧組委、升旗組、導演組、演出組,總而言之與各種組進行各種溝通。
    比如,運動員入村儀式時,竟然還有場館臨時向儀仗隊要人員的,他從鳥巢、水立方、老奧體三個場館同時往外調人。
    鳥巢不放人。人家說的也有道理:這人數都是我們固定的,你突然要走了,我們怎麼辦?
    李金柱軟磨硬泡,口干舌燥,立即又打電話調配人選支援鳥巢,這纔最後協調好。
    盛夏的太陽毒辣辣的,身體在長期疲勞和高度緊張的刺激之下,抵抗力會迅速下降。李金柱發現,二中隊劉春雷胳膊上的皮先是曬掉了,繼而流膿,最後竟潰爛,令人不忍再看。
    各場館不停地溝通、協調,除了自己要講究態度還必須注意講話的技巧,他想的是,自己不單單是個協調員,他代表的是儀仗隊。
    “瘋狂”的協調員李金柱,回到隊部時,常常將近晚上11點,回來不能休息要立即彙報當天情況,再安頓好戰士們休息。一個晚上隻睡四五個小時。人不是鐵打的,時間一長,誰也受不了。
    李金柱的工作日記已經變成厚厚的一摞,從7月份開始正式任務、人員固定後,何時出兵、收兵,彩排演練、調度等等,一項不落。

    陳衛明這幾天心裡火燒火燎的。
    大隊承擔的大型節目推龍柱,從訓練到彩排總會發生點臨時狀況。比如,龐大的龍柱是一臺三噸多重的鐵家伙,鳥巢的地板又不是很平整,有的時候閘關出問題了,有的時候電機又有毛病了。這電機一有毛病,龍柱就消極怠工,無法升起。
    機器不是人,沒感情沒先兆的,戰士們正推著走著,隻聽“砰噔”一聲,鐵家伙忽然就發起了脾氣。結果,有的戰士手被夾破,有的腿撞到了龍柱上。隻能停下演練,等待現場人員反復調試機器,再慢慢推。陳衛明著急上火,是因為時間不等人。
    又比如,他帶隊第一次在鳥巢彩排。戰士們不但沒地方休息,連換服裝的房間也找不到,禮服沒地方掛,一穿絕對會起褶子。
    現場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空間,連通道裡都站滿彩排的演員,男男女女好幾千人。
    陳衛明一看不行,馬上找到導演:“我們是軍人,穿的是軍裝。總不能讓我們當眾脫了軍裝吧。這關繫到軍人的形像。”
    最後,張藝謀決定騰出自己的辦公室借給戰士們做準備、換服裝。
    7月27日開始執行正式任務。
    各個國家的運動員要入住運動員村,直到兩天之前,旗杆纔正式到位。此前升旗的模擬訓練被全部推翻,要按照新的旗杆重新練習。
    這天彩排,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全體人員不得不中斷排練,張繼鋼總導演讓大家在現場休息,正好可以研究研究參演方案。
    雨越下越大。
    場地上有個200米的LED,一淋雨,搞不好會聯電發生事故,必須用塑料布蓋上防雨。
    原本坐在看臺上休息的戰士們,見此情景,都自發地跑進雨裡鋪雨布。他們身上被雨水澆透,馬靴裡灌滿了雨水。
    他們的行動感染了同樣坐在看臺上的大學生志願者,隨即跟在儀仗兵身後跑進雨裡鋪雨布。
    其實,從第一次彩排起,儀仗兵在其他志願者的腦海中就留下了太多的記憶:這些穿著與自己相同的服裝、腳上穿著馬靴的儀仗兵。
    在鳥巢、在場館,隻要看見地上有垃圾會隨時撿起來;夏天太熱,飲用水供應不上,他們會把自己的水給其他志願者喝……
    在這些同齡的志願者心目中,出現在奧運場館的每一個儀仗兵都有著世界上最可愛的笑臉、最美的身姿。

    7月30日夜裡11點半,李金柱剛從場館帶領戰士們收兵回駐地。
    突然接到政委陳衛明的電話,叫他趕快去四季青醫院,他的妻子即將提前分娩。
    生啦!
    李金柱又驚又喜,飛速趕往醫院。
    當他跑進產房的時候,剛巧看見護士推著新生兒暖箱走出來,抱著肉嘟嘟的寶貝在輕喊:“這是誰的孩子?這是誰的孩子?這孩子有人要沒人要啊!”
    “誰是張雪蓮的家屬?”護士繃著臉,很不客氣。她一定是已經喊了好幾分鐘,等人認領。
    “我是我是我是……”李金柱忙不迭地答應著。
    “你干嘛去啦!”小護士忍不住斥責起來。
    “我執行任務去了,抱歉抱歉。”
    “是任務重要還是生孩子重要。女人生孩子是過鬼門關你知不知道。”護士仍舊不依不饒。
    “都……都重要都重要。”李金柱無奈地笑了笑。
    心裡忽地冒出一陣酸楚:我的孩子怎麼能是沒人要的呢……

    8月8日下午,開幕式之前的最後一次彩排。
    全體人員四點到達現場。
    旗組開始做升旗前的各項準備。
    這時,張洪傑突然發現,旗杆底座的臺階竟然沒被提前拉出來。他左找右找,竟沒人知道誰負責。張洪傑他們都憋不住了,幾個人商量好,一起把臺階“喀喀喀”地一個個抽出來。這纔發現,其中一級臺階的滑輪掛扣松滑,如果稍一用力,將完全與臺階脫落。
    太可怕了!
    在這種情況下,負責送旗的隊員,正步踩上臺階時,力度一變,會當場滑倒,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幾個人立即處理險情,四處找鐵絲、膠條,把滑扣死死地固定住。
    這邊,張洪傑驚得一身汗,另一邊,李本濤卻十分鎮靜,他耳朵裡仍塞著mp3耳機,一遍遍地聽會歌,手裡不停地在一節一節地檢查旗繩,確保升旗時萬無一失。
    每一個人都在緊張和興奮中靜候著激動人心的時刻。
    當晚八時,一道耀眼的光環瞬間照亮鳥巢中心,隨著震人心魄的擊缶聲,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吟誦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熊熊燃燒的火炬,燦爛盛開的焰火,夢幻般的五環從天而降,古老的中國終於迎來了百年奧運的輝煌。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曲美妙純淨的童聲《歌唱祖國》,56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兒童簇擁著國旗輕盈地走來,八名儀仗兵水平持旗,在短短的七米距離上,邁開齊步,完美地實現了他們心中那個無聲的誓言。
    隨著雄壯的國歌奏響,胡鵬飛,一個奮力展臂,絢麗招展的五星紅旗將十多億中國人的心高高激揚。
    李本濤佇立在旗杆前,此刻,永恆之中,涵有動靜兩潛能,作為“第一升旗手”,他莊重地升起這世界上最美的國旗,正懷抱著世界的中心……
    32個“樂臺”帶著32名樂師,神奇地緩緩升起,越升越高,變成了高大巍峨的“龍柱”,擎天豎立,氣勢恢宏。

    開幕式完美收官。
    但儀仗隊卻沒有留下一個完整的紀念鏡頭。為了確保任務圓滿完成、不出現一絲失誤,陳衛明要求部隊在演出結束後全體悄悄撤回。
    因為,還有新的任務在等著他們。
    204個國家,意味著,不論在奧運各場館升起其中哪一面國旗,升旗手都要熟記這些國家的國歌,掌握升旗的節奏。有的國家的國歌,最長5分鐘,有的隻有30秒;同樣高度的旗杆,怎樣升旗纔能達到完美境界?
    早在培訓時,外交部曾專門給儀仗隊一整套各國國歌。但最後,還是要根據旗杆的高度和升旗的速度確定用各國國歌中的一段。同時,中方並不具有最終確定各國國歌的權力,必須請外交部門與該國協商,同意後纔能使用。
    204個國家的國歌,平均每人每天必須牢記五個,且是不能出錯的五個。在牢記各國國歌的同時,還要認清國旗,每個升旗手都要背國旗。204面國旗形態迥異,其中有兩個國家的國旗顏色、形狀相同,圖案的方向相反。絕對不能混淆,否則將引起外交糾紛。
    如何保證準確無誤地升起各國國旗,他們想了許多辦法,升旗手分兩撥循環,凡是上旗的,都親自把關,一個人一個人地對。隊裡還做了小手絹,正反面都是國旗,戰士們把手絹放在兜裡,隻要一有空就拿出來看看、記記。
    為此,王敏、李金柱他們還專門研究了個升旗法。
    在旗繩每一把的位置,粘上了個小膠條,旗手一上手就明白了,萬無一失。
    他們還研究了出“小動作暗示法”。
    比如,日本國歌節奏相對比較慢,在場的負責人就特意站在升旗手對面,手裡拿把扇子,事先告訴升旗手“以我的肩為基準線。在我肩以上部分扇,節奏比較快,肩以下部分扇,節奏放慢,加速要勻”。
    每次,李金柱手裡都有個秒表,他控制著現場的速度。
    此外,大隊給每人買了一個mp3,專在臨上場這一天聽,同時強調不要從頭聽,專聽該國國歌最後的音符。熟悉最後的音符,是為了防止即使萬一有一個音符的節奏跟不上,但在曲終那刻,旗仍會升至旗杆頂端。
    204個國家的國歌、國旗,無論是測試賽、正式比賽,升旗手們在各個場館都表現得準確無誤。以至於陳至立與李金柱他們合影紀念時不禁慨嘆:這麼多國家的國歌我都不能完全分辨得清楚。你是怎麼把這個應急活兒干得萬無一失呢?

    照理說,開幕式完美收官,率隊的陳衛明理應長舒一口氣了,可最近這兩天,他胸中反倒憋著一口氣。
    這天,當他和王敏走出國家體育館的時候,恨不得立即返回去,找方纔負責接待安排的人吵一架。
    不是他沒有雅量,是因為在車輛對接的問題上,他們已經是第二次登門進行協商了。
    這次的答案仍與上一次無異:不給。
    自奧運會開賽以來,陳衛明天天都在跑各個場館。
    每天的任務緊張又非常分散,幾百個兵力,分散在幾百個場所,鳥巢、海澱、豐臺、石景山、順義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全北京城郊,幾乎都被他跑遍了。
    每天清晨,戰士們早早地去執行任務,不能回到大隊,全部都是就地喫、住,包括戰士們的安全問題等等,都必須及時保障。
    也正因此,人員組織起來難度很大。
    最主要的矛盾體現在車輛的調配問題上。
    各個場館的任務必須有車輛接送,可每天執行任務的時間卻不同。鳥巢這邊要早上八點走,其他館可能要求九點走。市內的十幾個場館,沒有同等數量的汽車和司機,更沒有證件。
    找。上哪兒找?全北京都找不到,就是出錢租車都租不到,因為全都被提前租走了。
    怎麼辦?
    陳衛明帶著王敏,一個單位一個場館地跑,請求調車配合。對方口頭承諾不算,必須要簽字,以確保正式任務不出意外。大部分單位很熱情也很重視,唯獨剩下這一家。
    出了門,陳衛明和王敏一商量,不行,咱們得再去一次。
    這一次,對方依然振振有詞。
    陳衛明火了。
    “啪”地一下,他重重地拍了桌子,站起身:“這個事情都不是咱們個人的事情,也不是兩個單位的事情。這是國家的事情。如今在提倡新北京新奧運,其他場館都配合,唯獨你這兒有問題。如果任務出了問題,這個責任你負得起嘛!”
    對方尷尬地僵了幾分鐘,最後終於答應配合調車。
    “那好,請你簽字,這是你對我的承諾。”緊接著,陳衛明把協議書放在了他面前。
    至此,所有場館的車輛調配均已到位。
    第二天一大早五點,陳衛明又趕到順義水上公園檢查升旗前的所有裝置。旗杆在室外,而水上公園面積不小,是開放式的,形形色色的人等進進出出,安全尤為重要。檢查的時候,他發現旗繩的一根鋼絲不知為何竟斷了,驚得當即一身冷汗,馬上令人修好。
    這天,當他回到駐地時,已是深夜12 點多了。

    8月22日,儀仗隊接到參加殘奧會聖火采集儀式任務。
    大隊立即選撥了160名執旗手、抬旗手,160名為奧運會各場館頒獎升旗儀式的升旗手,剛剛圓滿完成奧運會任務,就立即投入殘奧會的聖火采集儀式。
    與奧運會升旗一樣,為了表達對每一面旗幟的尊重,大隊有一條“鐵紀律”,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國旗、會旗的任何一角觸地。就連每次把旗幟綁在鋼管上時,都是四個人協力合作,兩人一邊綁旗,兩人同時用手托著旗。
    這天,在天壇訓練,旗手劉偉濤手裡的是斯裡蘭卡國旗,揮旗的時候,旗角被從地上卷起的紙片擦了一下。他馬上停下來,檢查旗上是否粘上污點,然後用白手套細心擦拭。這時,一直在遠處觀看的遊客走到他面前,一邊翹起大拇指,一邊請求與他合影。
    合影之後,有個志願者悄悄說,回頭一定送小劉一張照片留作珍藏,因為剛纔合影的正是來自斯裡蘭卡的國際奧組委委員。
    9月5日,是殘奧村開村以來舉行升旗儀式最多的一天,將有41個代表團舉行升旗儀式。
    在現場的人群中,身著傳統黃色運動服的巴西代表團最引人注目,代表團約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不少輪椅運動員。他們有序地坐在最前排,身後的盲人運動員雖然看不到國旗,但仍然用雙手緊緊握著前排輪椅運動員的肩膀,昂首面向國旗升起的方向,盡情高唱巴西國歌。
    整個升旗儀式,前排的輪椅運動員也緊緊握著同伴的手,向他們描述中國儀仗兵升旗的精湛情境,他們相攜而坐的畫面不時引來一陣陣充滿敬意的掌聲。

    截至2008年7月11日,儀仗隊圓滿完成3000次儀仗司禮任務,萬無一失。
    2008年8月至9月,儀仗隊在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閉幕式、場館頒獎升旗儀式執行升旗任務,先後完成奧運會、殘奧會開村及賽時28個場館2588面國旗升降任務。
    援奧任務結束的時候,李金柱竟掉了三顆牙,不久,又發現視力嚴重下降,不得不去配了一副眼鏡。他的模樣發生了改變,但他卻完整地保存了從接受任務開始直到全部任務結束的707條工作日記。
    這一年,儀仗大隊總計有240 多名官兵放棄了休假。
    全大隊先後有五名戰士的親人病故,22名戰士家裡有親人住院, 四名干部的妻子生小孩,卻沒能回去照顧。
    此外,還有七名干部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