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美國軍隊及其戰爭(插圖第2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美莫裡斯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軍事  世界各國軍事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532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053269
    作者:(美)莫裡斯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3年02月 

        
        
    "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力量的發展道路可以說與眾不同。從獨立戰爭開始,美軍參加的每一次戰爭與衝突都使得其本身的軍事力量出現一次飛躍,就算是作為內戰的南北戰爭也不例外。通過一次次戰爭,美國軍事力量從最初的殖民地武裝逐步發展、強大,可以說是戰爭造就了今天的美國軍隊。
    本書以美國參加的戰爭與軍事衝突為線索,講述了美國軍隊發展史。全書輔以大量人物照片、戰場地圖,以美國武裝部隊與美國政治、經濟及外交事件的關繫為主線,全面介紹了從北美殖民地時期以來美國參與的所有戰爭衝突,並展望了美國軍事的發展趨勢。
    書中同時涉及美國戰爭觀念演變、美國軍事思想發展、美軍各軍種及建制的完備,以及美軍武器裝備的變革等諸多方面。此外,作者還別出心裁地在書中以簡要人物傳記的形式穿插了多位美國各時期軍事將領的生平事跡。全書兼具學術參考價值與趣味性

    作者簡介

    詹姆斯·M·莫裡斯(James M.Morris),軍事史專家。196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弗吉尼亞州克裡斯托弗紐波特大學名譽教授。莫裡斯教授著述頗豐,曾於1979年出版專著《我們的海洋傳統》,並在其研究領域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英法北美殖民地戰爭
    1.1英法爭霸緣起
    1.2威廉王之戰:1689-1697
    1.3安妮女王之戰:1702-1713
    1.4喬治王之戰:1744-1748
    1.5法國和印第安人之戰:1754-1763
    1.6殖民地民兵:總結與批評
    第2章美國獨立戰爭:1763-1815
    2.1美英衝突背景
    2.2美英實力對比
    2.3運動戰引起的僵局:1775-1777
    2.4英軍南犯並輸掉戰爭:1778-1781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英法北美殖民地戰爭
    1.1英法爭霸緣起
    1.2威廉王之戰:1689-1697
    1.3安妮女王之戰:1702-1713
    1.4喬治王之戰:1744-1748
    1.5法國和印第安人之戰:1754-1763
    1.6殖民地民兵:總結與批評
    第2章美國獨立戰爭:1763-1815
    2.1美英衝突背景
    2.2美英實力對比
    2.3運動戰引起的僵局:1775-1777
    2.4英軍南犯並輸掉戰爭:1778-1781
    2.5海上交鋒
    2.6國內衝突與邊界軍事行動
    2.7美法衝突:準戰爭
    2.8巴巴裡海盜剿滅戰:的黎波裡戰爭
    2.9美英戰爭:1812年戰爭
    第3章美國軍事發展:1815-1860
    3.1若米尼與克勞塞維茨:近代軍事思想的共同奠基人
    3.2西點軍校、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與軍事職業化
    3.3印第安人戰爭與邊境擴張
    3.4美墨戰爭:1846-1848
    3.51815-1860年的海軍與海軍陸戰隊
    第4章美國內戰:1861-1862
    4.1南北實力對比
    4.2基本制勝戰略
    4.3總統的領導
    4.4武器與戰術
    4.5東部戰役
    4.6西部戰役
    4.7水上較量
    第5章美國內戰:1863-1865
    5.1戰時南北經濟
    5.2西部戰役
    5.3東部戰役
    5.4第一場現代戰爭
    第6章擴張年代的美國軍事發展:1865-1914
    6.1復員與重建
    6.2西部的治安任務
    6.3勞工暴動與國民警衛隊運動
    6.4現代陸軍的誕生
    6.5現代海軍的誕生
    6.6現代海軍陸戰隊的誕生
    6.7美西戰爭
    6.8鎮壓菲律賓起義與義和團運動
    第7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7.1干涉墨西哥:1914-1917
    7.2大戰背景
    7.3塹壕戰--防御的極至
    7.4美國參戰
    7.5力挽狂瀾的海上角力
    7.6美國遠征軍
    7.7航空兵的出現
    第8章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1919-1939
    8.1干涉蘇俄
    8.2復員、外交與裁軍
    8.31920年《國防法》
    8.4空軍引起爭議並得到認可
    8.5被人忽略的裝甲部隊
    8.6海軍陸戰隊與兩棲作戰
    8.7侵略者的擴張
    第9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1939-1945
    9.1閃擊東西
    9.2不列顛屹立不倒,地中海搖搖欲墜
    9.31941-1942年:逆轉
    9.4美英聯合戰戰略
    9.5“火炬”行動:進攻北非
    9.6“赫斯基”行動、“雪崩”行動與“鵝卵石”行動:西西裡島及意大利戰役
    9.7大西洋之戰
    9.8“霸王行動”與“鐵砧行動”:進攻法國
    9.9對德空中戰役
    9.10盟軍走向最終勝利
    第10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1939-1945
    10.1通向太平洋戰爭之路
    10.2恥辱日:珍珠港事件
    10.3珊瑚海海戰與中途島戰役
    10.4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
    10.5沿所羅門島鏈北上
    10.6新幾內亞島大捷
    10.7強攻中太平洋
    10.8菲律賓海戰
    10.9進攻菲律賓與萊特灣海戰
    10.10硫磺島戰役與衝繩戰役
    10.11中國-緬印-印度戰場
    10.12對日空中戰爭
    10.13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與科技
    第11章冷戰與朝鮮戰爭:1945-1960
    11.1復員與軍種間的對立
    11.2歐洲對抗與義務
    11.3“失去”中國與朝鮮戰爭
    11.4義務擴大與科技進步
    11.5兵力與管理
    第12章冷戰與越南戰爭:1960-1975
    12.1肯尼迪與麥克納馬拉
    12.2肯尼迪與“遏制政策”
    12.3陷入越戰泥潭
    12.4越南與約翰遜
    12.51968年:決勝之年
    12.6越南與尼克松
    12.7越戰時代:批評
    12.8繼續推行遏制政策
    第13章持久的挑戰與義務:1976-1991
    13.1後越戰時期的挑戰
    13.2北約與遠東
    13.3蘇聯垮臺與冷戰結束
    13.4美國干預中東與北非
    13.5海灣戰爭
    13.6拉美火藥桶
    第14章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的挑戰
    14.1美國安全與世界和平的挑戰
    14.2尋求美國戰略
    14.3美國軍事狀態
    14.4展望20世紀90年代及其後
    出版後記

    前言
    我盡量將本書寫成一本內容適中全面、讓人讀來通俗易懂的美國軍事史教科書。我在書中以殖民地時期至今,美國武裝部隊與美國政治、經濟及外交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繫為主線。誠然,因篇幅所限,本書難以將宏大的美國軍事史一一盡述,為此我不得不對這一引人入勝的重大主題有所斟酌取舍,但我相信那些具有真正重大意義的事件及其發展過程已無任何紕漏。
    本書在敘事方面的一大特點在於文中穿插了不少有關美國軍事領導人的生平簡編。這主要是出於實用,而非形式上的考慮。同類書籍往往先介紹美國軍事史上的重要人物,詳細敘述他們對某些重大事件的具體貢獻,然後便不再深入討論。學生對這些人物的背景、性格及其隨後的職業生涯難以有更多了解。生平簡編應該會有助於緩解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獲得廣大讀者的好評。

    我盡量將本書寫成一本內容適中全面、讓人讀來通俗易懂的美國軍事史教科書。我在書中以殖民地時期至今,美國武裝部隊與美國政治、經濟及外交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繫為主線。誠然,因篇幅所限,本書難以將宏大的美國軍事史一一盡述,為此我不得不對這一引人入勝的重大主題有所斟酌取舍,但我相信那些具有真正重大意義的事件及其發展過程已無任何紕漏。
    本書在敘事方面的一大特點在於文中穿插了不少有關美國軍事領導人的生平簡編。這主要是出於實用,而非形式上的考慮。同類書籍往往先介紹美國軍事史上的重要人物,詳細敘述他們對某些重大事件的具體貢獻,然後便不再深入討論。學生對這些人物的背景、性格及其隨後的職業生涯難以有更多了解。生平簡編應該會有助於緩解這一長期存在的問題,獲得廣大讀者的好評。
    正文部分共分14章,可兼做一學年三學期或一學年兩學期教材之用。我有意將各章篇幅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以便授課老師就各個主題布置課外閱讀。各章後均列有參考書籍。雖然我已經盡量將相關領域或主題最好最新的學術成果收錄其中,但是在這一點上斟酌取舍依舊在所難免,某些作者關於某一主題“最為優秀”的著作因此不可避免地被我排除在外(明智而審慎地挑選總是存在著這樣的風險)。書中的地圖有助於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按照我的軍事史學生的建議,我將地圖中的箭頭刪去,這樣可以讓讀者自己去查找戰役和戰鬥的線路,從而更好地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
    《美國戰爭史》的第2版與第1版有兩處顯著不同。首先,有關1976—1991年這一時期的第13章有幾處增補和刪節。其次,為了使關於美國軍事發展的論述跟上時代步伐,新增了第14章“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的挑戰”。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美國及各軍種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這些變化在新版中均有所反映。
    在更新修訂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不少軍事史學家極富建設性的批評建議,受益匪淺。他們提出的批評、指正與建議一直是我最樂於接受的,正是有了這些幫助,我纔寫出這本更為全面的第2版。我很高興地發現我別出心裁設計的有關著名軍事將領的生平簡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雖然與我交談的每一個人可能都會對該如何增刪取舍這些軍事人物有所看法,但是這些取舍最終還是要取決於作者的自身意願和出版實際情況。
    我要特別感謝我在克裡斯托弗紐波特大學的已故同事基思·麥克洛克蘭德(KeithMcLoughland)以及我在武裝部隊參謀學院的好友保羅·D·(小)克拉克(Paul D. Clark,Jr.)博士。正是由於他們的辛勤努力,纔保證準確無誤及可讀有趣成為拙作的標志性特點。同樣,如果沒有約翰·史密斯船長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特裡希·柯恩斯(TrishKearns)女士的幫助,我也無法寫出這本新版。上述諸位都給了我極大的耐心與包容。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樣,普倫蒂斯霍爾出版公司的編輯人員此次給予了我始終如一的幫助與耐心。此外還有我的妻子南希,她在我傾力研究與寫作的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厭其煩地支持著我,我對此深表感謝。
    最後,我衷心聲明:書中一切有關史實或觀點的錯誤由本人承擔全部責任。

    詹姆斯·M·莫裡斯
                                                 克裡斯托弗紐波特大學

    在線試讀
    第2章 美國獨立戰爭:1763—1815
    美國獨立戰爭一直是美國歷史上研究最為深入的戰爭之一。即便如此,這場戰爭的本來面目迄今仍然由於某些虛構的觀點而變得撲朔迷離。這場北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武裝衝突被視為一場典型的自由反抗暴政的鬥爭,是開明的政治理論與陳腐過時的君主權利的較量,代表著人類進步力量壓倒反動政治勢力。人們往往不自覺地認為這場戰爭的結局從爆發之初便已注定。這些流行的觀點中或許包含著部分真相,但深入研究卻表明這場戰爭的起因遠非想像的那樣簡單,其結果更非預先決定。
    在此之後的三場戰爭——美法短暫衝突、巴巴裡戰爭和1812年戰爭——對確保美國獨立均有重大意義。然而,這些戰爭受到的關注卻遠不如前者。他們有時被認為與美國的發展並不相干,或者多少有些無足輕重。之所以如此,就在於第一場戰爭沒有產生具有決定意義的結果,第二場戰爭未能使美國國家地位產生重大改變,而第三場雙方充其量在軍事上打了個平手。
    然而,所有這些與外國勢力的戰爭——加上兩次國內叛亂以及一繫列與印第安人的戰爭——都對美國及其武裝力量的日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的每一場較量都值得仔細審視,因為每一場較量都代表著近代美國以及近代美國武裝力量在發展歷程中走過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2.1美英衝突背景
    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獨立戰爭始於1763年而非1775年。實際上,這場戰爭一開始不過是關於殖民地權力的一場爭論,然後逐步發展為有限的武裝衝突,並且最終升級為一場全面戰爭。爭端早在1763年“法國人和印第安人之戰”之後便已開始。隨著法國在歐洲和北美相繼落敗,大不列顛王國終於擁有了合法的權利來統治一個比本土面積廣闊十二倍的新世界帝國。雖然要充分發揮這個帝國的潛力尚且需要小心的發展與控制,但其經濟與政治價值不可限量。剛剛到手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為了利用這個機會,英國不得不在國內和北美大陸殖民地作出一繫列關鍵的政策調整,而麻煩也接踵而至。
    戰爭歷來代價不菲。英國從1689年開始便一直和法國打打停停,到了1763年早已債臺高築,稅收已無法抵償債務。政府甚至無力償還每年到期債務的利息,更不用說清償本金了。既然一個世界範圍的新帝國已經到手(1763年簽訂的條約使英國幾乎獲得了法國在北美的全部領地和西屬佛羅裡達,同時保證了英國在印度的領地與貿易權),英國勢必要將這個帝國置於英王的統治之下,最大限度利用其潛力。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耗費巨大的資金,並且作出政策調整。

    第2章 美國獨立戰爭:1763—1815
    美國獨立戰爭一直是美國歷史上研究最為深入的戰爭之一。即便如此,這場戰爭的本來面目迄今仍然由於某些虛構的觀點而變得撲朔迷離。這場北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武裝衝突被視為一場典型的自由反抗暴政的鬥爭,是開明的政治理論與陳腐過時的君主權利的較量,代表著人類進步力量壓倒反動政治勢力。人們往往不自覺地認為這場戰爭的結局從爆發之初便已注定。這些流行的觀點中或許包含著部分真相,但深入研究卻表明這場戰爭的起因遠非想像的那樣簡單,其結果更非預先決定。
    在此之後的三場戰爭——美法短暫衝突、巴巴裡戰爭和1812年戰爭——對確保美國獨立均有重大意義。然而,這些戰爭受到的關注卻遠不如前者。他們有時被認為與美國的發展並不相干,或者多少有些無足輕重。之所以如此,就在於第一場戰爭沒有產生具有決定意義的結果,第二場戰爭未能使美國國家地位產生重大改變,而第三場雙方充其量在軍事上打了個平手。
    然而,所有這些與外國勢力的戰爭——加上兩次國內叛亂以及一繫列與印第安人的戰爭——都對美國及其武裝力量的日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的每一場較量都值得仔細審視,因為每一場較量都代表著近代美國以及近代美國武裝力量在發展歷程中走過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2.1美英衝突背景
    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獨立戰爭始於1763年而非1775年。實際上,這場戰爭一開始不過是關於殖民地權力的一場爭論,然後逐步發展為有限的武裝衝突,並且最終升級為一場全面戰爭。爭端早在1763年“法國人和印第安人之戰”之後便已開始。隨著法國在歐洲和北美相繼落敗,大不列顛王國終於擁有了合法的權利來統治一個比本土面積廣闊十二倍的新世界帝國。雖然要充分發揮這個帝國的潛力尚且需要小心的發展與控制,但其經濟與政治價值不可限量。剛剛到手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為了利用這個機會,英國不得不在國內和北美大陸殖民地作出一繫列關鍵的政策調整,而麻煩也接踵而至。
    戰爭歷來代價不菲。英國從1689年開始便一直和法國打打停停,到了1763年早已債臺高築,稅收已無法抵償債務。政府甚至無力償還每年到期債務的利息,更不用說清償本金了。既然一個世界範圍的新帝國已經到手(1763年簽訂的條約使英國幾乎獲得了法國在北美的全部領地和西屬佛羅裡達,同時保證了英國在印度的領地與貿易權),英國勢必要將這個帝國置於英王的統治之下,最大限度利用其潛力。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耗費巨大的資金,並且作出政策調整。
    不僅如此,隨著帝國疆域的擴展,一個具體問題在北美隨之出現。幾十年來,定居在大西洋沿岸的英國移民一直對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大片土地垂涎三尺。這片土地早已被英國人許諾留給自己的印第安盟友,以感謝後者在不久前殖民地戰爭中的鼎力相助。殖民地的皮貨商和其他邊民們實際上一直在翻山越嶺,向俄亥俄地區入侵。不僅如此,一些野心勃勃的殖民地投機商也已和印第安人簽訂了協議,購買土地,然後賣給從東部遷來的移民們。如果任由殖民地定居者和投機商們肆意進入,肯定會引發與印第安人的糾紛。總得想個辦法阻止這些人進入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新開拓的土地,哪怕這意味著需要在邊界地區派駐英國正規部隊。而這樣做恐怕會引起殖民地移民的反感。
    最後一點(雖然這一點在1763年還不是一眼便能看得明白),北美移民在過去幾十年裡已經享有越來越多自治特權,比如選舉本地政府官員,自行收稅,以及按照移民自行制訂的法規條例處理司法訴訟等。殖民地移民已經將這些合法特權視為憲法賦予的權利。他們習慣將一直享有的特權視為某種權利,特別是自從他們看上去要受到英國習慣法傳統的制約之後。實際上,在1689—1763年與法國人的對抗中,殖民地母國出於實際需要已經在一直推行某種“有益的忽略”政策。在長達八十年的時間裡,殖民地移民每天都享有相當程度的自治。截至18世紀60年代,他們已經不大願意放棄這些權利。因此,英國如果打算將北美移民納入其削減稅務的帝國目標,由倫敦來對殖民地經濟、法律發展發號施令的話,勢必面臨一個真正棘手的問題。不用多久,母國與其北美殖民地之間的裂痕就顯現了出來。
    1763年,由於擔心與印第安人在西部產生糾紛,加上龐蒂亞克印第安人暴動,英王宣布設立“公告線”。按照該法令,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所有土地都被宣布為印第安人領地,殖民地移民不得進入定居。不用說,這條法令與成千上萬主張擴張殖民地的普通移民的期望背道而馳。移民們將這些領地看成對自己及家人具有巨大經濟機會的土地。同樣大為不滿的還有來自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和賓夕法尼亞的富有的土地投機商們。他們同印第安人簽訂的協議將因此作廢,投資也會付諸東流(即便英王隨後認可了部分協議)。此外,為了將移民和印第安人分隔開來而在阿巴拉契亞山脈邊界駐軍意味著要向北美派遣大約7500人的軍隊,每年軍費將高達30萬—40萬英鎊。這筆費用英王覺得理應由殖民地移民承擔,因為這些士兵到那裡去是為了“保護”他們。殖民地移民對英王的此番腔調痛恨不已,他們要為那些自己既不需要也不希望看到的士兵支付軍餉,更何況這些士兵的任務是禁止他們進入理應“屬於”他們自己,而不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就在第二年——1764年,英國議會通過《糖稅法》(即《歲入法》),對殖民地進口的蔗糖和蜜糖征收關稅,並將此舉作為一種手段,迫使殖民地出錢,為駐守邊界的士兵承擔費用,從而減輕大英帝國的債務負擔。各殖民地很快爆發抗議。一些持異議人士指出征收糖稅不但有損公平,而且“違反憲法”。
    1765年,英國議會又通過《印花稅法》,向諸如報紙、法律和貿易文件等物品征收“國內稅”。雖然殖民地移民展開法律爭論,反對印花稅,但英國議會依舊無動於衷。不過,隨著1765年10月“反印花稅大會”在紐約城召開,號召抵制英貨;“自由之子”等組織開始采取暴力與破壞等未經法律許可的手段,強行抵制英貨;英國商人陸續抱怨生意受損;英國政府不得不於1766年作出讓步,廢除了這項不得民心的法令。盡管議會同時通過《宣示法案》,再次強調議會有權征收其認為合適的任何稅收,但這一有關法律與憲法原則的聲明對殖民地依舊沒有產生絲毫影響。英王已經作出退讓。母國表現得缺乏主見,而且似乎隻要施加壓力,便可使其廢除任何招致殖民地討厭的法令,這是殖民地人民從印花稅事件中吸取的經驗,而這些經驗殖民地人民不會忘記。
    由於北美稅收僅占維持殖民地駐軍軍費的一成左右,英國議會依舊需要擴大財源,於是在1767年通過了一項關稅法案。該法案通常被稱為《唐森德稅法》,旨在向一些進口商品征收關稅。殖民地移民再次爆發抗議並通過“不進口協定”。抵制措施到1770年再次顯露成效,英商損失不斷增加。一場小規模兵民衝突隨後在波士頓爆發(當時波士頓市人口為1.6萬,英軍駐軍超過4000人),激起殖民地的巨大憤慨。此次衝突史稱“波士頓慘案”。英國議會出於無奈,隻能廢除《唐森德稅法》,僅保留茶稅一項,以此表明議會采取的措施在原則上根本不違反憲法。
    英國人的舉動令局勢大為緩和,直到1773年英國政府通過《茶葉法案》,允許因茶葉囤積而負債累累的東印度公司向北美直接銷售茶葉。殖民地各大城市相繼爆發抗議。波士頓激進分子反應最為強烈。他們禁止幾艘裝載茶葉的英國貨船卸貨,並在1773年12月16日把茶葉倒進了海港。
    面對如此挑釁,英國迅速作出回應。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被憤怒的殖民地人民稱作《不可容忍法案》或《強制法案》的法令。該法案勒令關閉波士頓港,直到茶葉損失得到賠償為止。此舉給與波士頓傾茶事件無關的成千上萬市民造成了極大的生活不便,從而引發了對英國更為強烈的憤慨。法案還迫使不少馬薩諸塞官員隻對英王,而非殖民地法律負責,並且允許身負重罪指控的英國官員在英國或殖民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受審。議會同時通過了一項新的駐軍法案,強迫馬薩諸塞承擔派往叛亂殖民地的英軍費用。
    英國政府官員以這種方式應對波士頓叛亂,說明他們認為正在處理的不過是局部狀況,隻需維持法紀便可解決。如果波士頓能夠因違法行為得到孤立與懲罰,而其他重大冤情同時得到昭雪申冤,那麼殖民地的其他地區將因英王的通情達理、妥協讓步得到安撫,並為波士頓的丑行感到羞愧。這樣一來,隻需在馬薩諸塞一地動用英軍便可利用優勢兵力一點擊破,將殖民地叛亂扼殺在萌芽階段。
    為此,北美英軍司令兼新近委任的馬薩諸塞總督托馬斯·蓋奇少將在波士頓集結部隊,準備采取軍事行動。與此同時,殖民地第一次大陸會議自1774年9月開始在費城召開,會議敦促各殖民地集中軍需物資,為可能爆發的衝突做好準備,捍衛殖民地權利。此時,英王喬治三世已經宣布馬薩諸塞處於叛亂狀態,殖民地臨時議會業已指派公共安全委員會收集武器,整頓民兵。武裝衝突的大幕即將拉開。
    蓋奇將軍很快從偵查員處得知馬薩諸塞叛軍將軍需物資存放在小城康科德。此地距波士頓西北約有20英裡。1775年4月18日,蓋奇派遣弗朗西斯·史密斯(FrancisSmith)中校率領700名士兵奪取軍需物資。次日清晨,位於史密斯分隊先頭位置的兩支輕騎兵連抵達列克星敦,距康科德尚有一半路程,結果在村中心的草地上遭遇70名“一分鐘人”民兵①。隨後的交火僅持續數分鐘,英軍遭遇輕微傷亡,繼續向康科德進發,結果在康科德再次遭遇小規模衝突,這一次面對的卻是數百民兵。身著赭紅色制服的英軍決定撤兵,不料在返回列克星敦的途中遭遇數千民兵隱匿在道旁不斷發起進攻,幸虧蓋奇派遣的援軍及時趕到,方纔暫時得以獲救。得到人員補充的英軍縱隊的1500人且戰且退,撤入波士頓城中(在整個事件中英軍傷亡率高達20%)。但蓋奇很快發現自己身陷城中,而城外是兩萬名義憤填膺、同仇敵愾的民兵。
    就這樣,一場原本打算占領叛軍藏匿軍火處的有限武力行動演變成為一場傷亡慘重的血戰,部隊身處敵境、陷入重圍。這些有限交火是否會引發更大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正在費城召開的第二次大陸會議。大陸會議決定堅持抵抗直到殖民地權利得到認可為止,並於1775年6月14日承認包圍波士頓的軍隊的正式地位,這一天也成為美國陸軍建軍紀念日。喬治·華盛頓作為殖民地最具纔能的軍事領袖、公認的南方人的傑出代表(南方人的支持將保證南部對獨立戰爭的忠誠)被任命為總司令,開始在波士頓城內及周邊地區履行其職責。盡管尚未正式宣戰,但殖民地與母國此時已經處於戰爭狀態。英國隨後向蓋奇增派援軍便證明了這一點。一同前來增援的還包括該國戰功最為卓著的三位將軍:威廉·豪(WilliamHowe)、亨利·克林頓(Henry Clinton)和約翰·伯格因(John Burgoyne)。
    1775年5月,殖民地方面在伊桑·艾倫(Ethan Allen)和本尼迪克特·阿諾德(BenedictAronld)的指揮下取得大捷,先後占領了泰孔德羅加堡和克朗波因特。一個月後,英國人將北美殖民地武裝成功趕出布裡德山(參戰英軍2500人,付出了傷亡1000人的慘重代價)。盡管這場被人叫錯名字的邦克山戰役①,還有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勝利為北美平民志願軍比英國正規軍更加英勇善戰的神話又增添了一筆,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大局。不過,這兩次事件清楚表明殖民地的抵抗已經成為現實。無論英國人是否願意,戰爭已經打響。
    2.2美英實力對比
    英國人對速戰速決深信不疑。實際上,直到六年後在約克敦遭遇慘敗,英國人仍然對勝利充滿信心。畢竟英國擁有1100萬人口(相比之下,殖民地隻有區區250萬人口,其中20%還是奴隸),陸軍兵力多達5萬,皇家海軍擁有131艘桅帆戰列艦和139艘其他艦艇,並且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後盾。而在殖民地,英國人預計可以依靠當地為數眾多忠於英王的移民和來自印第安盟友的支持。
    然而,英國人卻沒有意識到企圖征服和占領方圓數千英裡的廣闊土地勢必要分散自身的武裝力量。此外,相當一部分民眾已不再像此前在美洲戰爭時那樣一致擁護英國。他們如今變得充滿敵意、拒絕合作,這將使英軍在開展軍事行動時陷入嚴重的後勤困難。英國人將重點放在機動之上,試圖以此將敵人置於難以防守的境地,這體現出典型的18世紀關於有限戰爭的軍事觀點。英國人預計如果能夠奪取主要城市,控制沿海地區,並且在正規軍的正面交鋒中打敗殖民地軍隊,叛軍便會很快土崩瓦解。
    然而,英國人很快就將發現,占領主要城市與海港對打擊殖民地人民堅決抵抗的決心影響有限。在經歷了幾次不成功的“正規軍式樣”的交鋒之後,殖民地正規軍和民兵改變了戰略戰術,避免直接接戰,轉入內陸,爭取隻打擊英軍防守薄弱的關鍵據點,避免冒大規模失敗的風險。殖民地武裝深入內地時可以依賴自己的補給線;而追擊的英軍一旦離開沿海城市,便遠離了自己的補給來源,從而導致後勤困難。
    至於英國皇家海軍,他們雖然在戰鬥中從未受到北美海軍或各殖民地海軍的真正挑戰,卻無法避免遭到北美民用私掠船的劫掠。這些私掠船持有捕押許可證,不時掠奪和騷擾英國補給船隻。英國人很快發現漂洋過海遠赴約3000英裡之外,在當地人支持寥寥無幾的情況下打仗,與以往殖民地戰爭時期穿過安全的海域,在本土民眾的配合之下開展軍事行動作戰完全是兩碼事。
    不僅如此,皇家海軍盡管實力雄厚,但苦於和平時期經費節減,管理高層瀆職無能,加上高級將領互相傾軋,戰鬥實力已經大打。當然,如果僅僅隻是對付殖民地叛軍微不足道的挑釁,封鎖北美海岸,並且保證至少有足夠的補給能夠暢通無阻地通過大西洋,皇家海軍的實力仍然綽綽有餘。不過,待到1778年法國加入美國一方,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法國海軍便足以和英國海軍一較高下了。
    國內對戰爭缺乏共識也令英國的實力有所削弱。戰爭伊始,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如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查塔姆(Chatham)伯爵(老皮特)和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Charles JamesFox)等紛紛反對政府對北美殖民地采取動用武力的政策。這些人認為如果這個敵人(即便將其擊敗)要求的隻不過是有限自治,那麼給予殖民地地方自治,甚至獨立,也要好過打一場大費周折、勞民傷財的戰爭。即便一開始隻有一小部分人持有這樣的反戰論調,但國內的這些反戰言論不僅使英國無法形成明確連貫的戰略(大臣們始終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而且正中殖民地下懷。華盛頓和其他殖民地領導人開始意識到殖民地取勝的唯一途徑在於避免重大失利,保持部隊完整,堅持抵抗直到這場勞民傷財、曠日持久的戰爭迫使英國民意轉向反戰一方,從而結束戰爭。
    美國的這一偉大戰略解釋了為什麼華盛頓1776年在紐約城經歷了裡裡外外的一連串失利之後,仍然拒絕與敵人決一死戰,因為他這樣做有可能損失所有部隊,甚至因此輸掉整場戰爭。隻有避免重大失利,或許獲得其他國家、尤其是法國的援助,並且將戰爭拖延下去,直到英國政治與軍事領導人迫於反戰的民意最終放棄戰爭,殖民地纔能夠迫使英國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事實也正照此發展。1781年康華裡在約克敦投降並非意味著英國喪失了陸軍主力,無力再戰,而在於約克敦失利對倫敦產生了極其負面的政治影響,使得英國不願再戰,從而開始談判媾和。
    殖民地人民最偉大的力量源於自身為之戰鬥的事業(即便如此,至少在戰爭初期,仍然隻有為數不多的移民將自身與愛國事業聯繫起來)。遍布各地的委員會在整編新兵,逼迫那些原本打算效忠英王的保王黨人保持中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殖民地人民尋求自治,在1776年後進而追求獨立,對自由與自身事業的正義崇高堅信不疑,就連敵人也對他們的堅定信念感到震驚。忍辱負重、勇於犧牲的例子比比皆是。縱使遭受失利時會士氣低落,但殖民地軍民對殖民地鬥爭事業的基本信念卻從未動搖。
    作為一支戰鬥部隊,大陸軍雖然缺乏專業訓練(華盛頓一直在努力克服這個問題),但仍然表現出色。大陸軍向來人數不多(最多時可能有3.8萬人),並且時常面臨軍官不足的困境。即便如此,大陸軍在關鍵時刻依靠民兵武裝的挺身相助,仍然承擔起了戰爭的重任。
    在肩射武器方面,北美步兵使用了各式各樣的武器,包括從英軍繳獲的“布郎貝絲”燧發滑膛槍以及包括鋼火鐮(一種輕型燧發滑膛槍)和奇數口徑的卡賓槍(一種短管滑膛槍)在內的其他各種滑膛槍。狙擊手多用賓夕法尼亞(肯塔基)長步槍。一些法式點69口徑沙勒維爾滑膛槍也得到使用,某些殖民地工匠還專門為北美民兵仿制了“布郎貝絲”滑膛槍。
    火炮方面,美軍於1776年成立了一支炮兵部隊,由亨利·諾克斯(HenryKnox)指揮。不過其武器多為外國制造,型號、式樣不一。一般說來,美軍火炮多仿效法國制造,包括4-、8-和12-磅野戰炮,16-、24-和36-磅攻城加農炮,還有8-、12-和16-英寸迫擊炮。
    值得慶幸的是,對殖民地人民的事業來說,各殖民地早在1775年戰亂醞釀之初便開始整編和恢復各地的志願兵部隊。當戰事遠離本土時,民兵給人的感覺依舊是既不管用,又不可靠。雖然也有例外,但民兵仍然多是那些既無法免除兵役,又沒錢請人替補的“窮人”。還有不少是別人出錢雇來的替補。民兵指揮官經常報告民兵典型的缺乏素養,紀律散漫。即便如此,民兵仍然為北美殖民地戰勝母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為大陸軍提供支援,阻止英軍征用資源,阻撓英國人重新培植親英政權。民兵有時作戰英勇,不畏犧牲;有時則畏首畏尾,不負責任。總而言之,無論如何,這些非正規軍們為了自己信仰的事業戰鬥,始終是英軍鎮壓起義時的心腹大患,為美國獨立事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美國戰爭努力的最大不足在於第二次大陸會議碌碌無為,未能為軍隊提供有效支持。由於大陸會議無力為戰爭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持,軍隊因此長期缺乏補給。加之無權征稅,大陸會議隻能依靠印刷紙幣支付軍費。這些紙幣迅速變得一文不值。雖然後來大陸會議爭取到一些外國貸款,但是軍隊始終因必要的補給物資不足而飽受困擾。
    大陸會議在管理戰爭事務方面同樣表現拙劣,僅僅依靠五人委員會指揮戰鬥和個別班子成員所在部門照顧軍隊之需,結果導致管理混亂、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低效無能。由於對此深感失望,大陸會議於是在1779年末將為各自大陸軍分隊保障供給的任務交由各州自行負責,然而沒有一個州承擔起了責任。大陸軍缺乏政治與管理上的支持是美國軍事史上最為令人遺憾的一頁。幸運的是,大陸軍依靠民兵的協助,在關鍵時刻贏得了一繫列重大勝利,並且擁有出類撥萃的軍事指揮人員以及為了崇高事業百折不撓的堅毅決心,加之英國在鎮壓起義方面始終在軍事—政治上投入不足,這一切最終使北美義軍贏得了勝利與獨立。
    2.3運動戰引起的僵局:1775—1777
    盡管當首批大陸軍服役期滿時,幾乎所有人都拒絕續服兵役,華盛頓將軍為此不得不在波士頓附近重新招募一支全新的部隊,但獨立戰爭的第一年總的說來進展還算順利——對殖民地起義軍來說。1775年下半年,華盛頓派遣亨利·諾克斯上校前往泰孔德羅加堡,把之前在那裡繳獲的大炮輜重運回來。諾克斯上校率領部下踏雪越冰約300英裡,將50門大炮拖回波士頓,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50門大炮被安放在多切斯特高地上,用於炮擊波士頓城區和港口。此舉迫使時任英軍司令的威廉·豪少將不得不於1776年3月17日放棄波士頓,退回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以求獲得更好的後勤基地。豪撤退時帶走了城裡的不少保王黨人,卻留下了大量火炮和彈藥。
    北美殖民地當時一心希望加拿大能作為第14個殖民地,加入對英作戰。華盛頓深受鼓舞,於是派遣本尼迪克特·阿諾德上校率領一支1100人的部隊沿肯納貝克河北上,穿過緬因茂密的叢林,進攻魁北克城。與此同時,大陸會議命令菲力浦·斯凱勒(PhilipSchuyler)準將率領2000名民兵攻打蒙特利爾,重拾殖民地戰爭時期的鉗形進攻戰略。理查德·蒙哥馬利(RichardMontgomery)準將(接替斯凱勒)指揮左路軍於1775年11月13日輕松占領蒙特利爾。不過,阿諾德的部隊卻在緬因的荒野裡舉步維艱,叫苦不迭。部隊抵達魁北克時飽受傷病、饑餓困擾,不少人當了逃兵,落到一副令人憐憫的田地,首次進攻魁北克未能成功。
    在與蒙哥馬利合兵一處後,這支聯合部隊在1775年12月30日冒著漫天肆虐的暴風雪向魁北克發起猛攻。不料進攻失敗,蒙哥馬利陣亡,阿諾德負傷。隨著援軍陸續到來,美軍將魁北克團團包圍。然而待到1776年5月英軍後續部隊趕到,阿諾德隻能率領著筋疲力盡的手下向泰孔德羅加堡撤退。讓加拿大作為第14個殖民地加入反英戰爭的全部希望就此成為泡影。
    不過,義軍在南部的第一年進展相對順利。鄧莫爾伯爵兼弗吉尼亞總督約翰·穆雷(JohnMurray)從弗吉尼亞的泰德沃特招募了一批保王黨人支援親英運動。不料這支部隊卻在1775年12月的格雷特布裡奇(GreatBridge)戰役中在諾福克以南被弗吉尼亞民兵和200名大陸軍士兵打得落荒而逃。此後不久,另一支愛國民兵部隊在1776年初在莫裡斯溪橋(Moore’sGreek Bridge)擊敗了由保王派總督約西亞·馬丁(JosiahMartin)率領的一支北卡羅來納民兵部隊。在民兵力量的打擊下,這兩個殖民地的保王黨勢力從此得以鏟除。英國人經過第一年戰爭,隻能在聖勞倫斯河防御戰中尋求慰藉。他們在1775年10月摧毀了緬因的法爾茅斯,三個月後又攻下了弗吉尼亞的諾福克,不過這絲毫不能改善其戰略處境,反倒增強了愛國軍民堅持戰鬥的決心。
    當然正是在1776年,殖民地人民宣布脫離英王與英國議會的管轄獨立。同樣是在這一年,英國政府開始下大力氣平叛。此時此刻,這場叛亂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已經變得十分頑固。
    1776年8月,英國派遣3.2萬人的部隊(原為蓋奇舊部,同年早些時候從波士頓撤回哈利法克斯)會同一支強大的艦隊(約占皇家海軍兵力的一半)向紐約發起正面進攻。而蓋伊·卡萊頓(GuyCarleton)爵士則指揮1.3萬人沿尚普蘭湖河道南下,試圖重新占領泰孔德羅加堡,進軍奧爾巴尼,然後揮師東向進攻新英格蘭。進攻紐約的陸上部隊由英國將軍威廉·豪爵士指揮,而在海上則由他皮膚黝黑的弟弟,人稱“黑迪克”的海軍中將理查德·豪(RichardHowe)爵士負責。此次進攻一旦得手,那麼北美最好的海港將落入英國人之手,英軍將沿哈德遜河北上,深入新英格蘭境內。而卡萊頓如果取得成功,將和威廉·豪合兵一處。新英格蘭將被征服,並和其他叛亂殖民地分割開來。英國人的前一行動取得了成功,而後者則歸於失敗。
    華盛頓將手下的大陸軍從波士頓抽調南下,保護紐約。他將一萬大陸軍和民兵部署在布魯克林高地,由伊斯雷爾·普特南(IsraelPutnam)將軍指揮,其餘9000人則駐守曼哈頓島。1776年8月27日,豪指揮兩萬英軍登陸,通過側翼機動在長島擊潰了美軍的前沿部隊。不過,他隨後又重拾18世紀的典型套路,對布魯克林高地圍而不攻。豪的舉動給了美軍喘息之機,使後者得以渡過伊斯特河退回曼哈頓。
    在隨後的三個月裡,豪懶懶散散,行動遲緩,除了采取幾次試探性的行動,並未利用皇家海軍快速機動的優勢,經由哈德遜河和伊斯特河圍殲華盛頓的部隊。英國人指揮上的松散(至少其部分原因在於豪氏兩兄弟同樣身為和平專員,試圖勸說殖民地軍放棄抵抗)使美軍趁機沿哈德遜河北上,退回哈萊姆高地和懷特普萊恩斯,避免了被俘或被殲的命運。豪將軍隨後揮師南下,進逼新澤西和費城,並派他的兄弟理查德指揮海軍奪取羅得島的紐波特港。豪的南進舉動挽救了華盛頓和他的部隊。後者經過連番重創,已經隻剩下區區2000人。他們穿過新澤西,渡過特拉華河,轉移至賓夕法尼亞的安全地帶。雖然華盛頓無力挽救新澤西落入敵手,但是他所剩無幾的部隊依舊保持完整,這一點至關重要。隨著鼕季來臨,豪中斷了對費城的大規模強攻,轉為鞏固紐約至新澤西一線的根據地,等待春季到來。
    與此同時,另一支英國部隊在卡萊頓將軍指揮下,從聖勞倫斯河南下,企圖占領泰孔德羅加堡,進攻奧爾巴尼。大陸會議決定必須將英軍阻擊在尚普蘭湖。為此,大陸會議下令由費城派遣造船工匠,紐約和康涅狄格提供軍械和補給,在尚普蘭湖建造艦隊,並為其提供裝備。在造船工匠和艦隊司令本尼迪克特·阿諾德將軍的辛勤努力之下,一支由15艘小型艦艇(10艘為新建船隻,5艘為原有船隻)組成的艇隊在短短六周之後組建完畢。
    1776年10月11日,由30艘艦艇組成的英國內河艦隊向尚普蘭湖下遊駛去,阿諾德和他的艦隊已經在瓦爾庫爾島和紐約沿岸之間布下陣勢。他們讓英國艦隊通過防線,這樣當美國人發起進攻時英國人的軍艦不得不回過頭來,逆風作戰。雖然經過八小時的激戰,勢單力薄的美國中隊還是不敵對手(阿諾德率剩餘艦艇在夜間撤退),但起義軍迫使英國人組建艦隊並與之交鋒,從而延緩了對手前進的腳步。這樣一來,英國人進攻泰孔德羅加堡和進軍奧爾巴尼的步伐被迫放緩,直到深秋臨近,軍事行動無法繼續進行。因此,英軍在瓦爾庫爾島戰役後向北撤退意味著他們放棄了鉗形攻勢,而這原本可能給美國獨立事業帶來滅頂之災,徹底終結反英叛亂。阿諾德手下這支由志願兵和陸軍士兵駕馭的小小海軍取得了獨立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一場勝利。
    而華盛頓則趁英軍不備,在1776年聖誕夜對駐扎在新澤西特倫頓市的英國黑森雇傭兵發動突襲。華盛頓隨後避開前來對付自己的英國援軍,進攻普林斯頓。這一連串進攻迫使豪退回紐約。
    英國人1776年在南部展開的第三次大規模進攻同樣不順。南部向來是保王黨人的溫床,這些保王黨人一心期盼英國陸軍和海軍早日到來,這樣他們便可以推翻叛匪的政府,使南部重新效忠於英王。豪的副司令亨利·克林頓少將和海軍上將彼得·帕克(PeterParker)爵士對此深信不疑。二人奉命水陸並進,增援南部。他們選擇了進攻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查爾斯頓既是南部大港,也是該地區的最大城市。南卡羅來納民兵在查爾斯·李(CharlesLee)少將的大陸軍的支援下,在靠近海港入口的沙利文斯島建造了一所用棕櫚木建成的莫爾特裡堡,等待英國人的兩棲突擊。英軍在1776年6月28日的進攻失誤連連。英國正規軍在相距不遠的長島登陸,卻因海水太深,無法涉水渡海進攻莫爾特裡堡,駐守該地的美軍因此可以毫無顧忌地用炮火將英國艦隊打得潰不成軍。帕克和克林頓不得不放棄進攻,退回紐約,讓南部的保王黨人在接下來的三年裡隻能空等一場。
    隨著1777年新年到來,英國人占領了紐約及其附近地區和紐波特。不過美國人依舊控制著南部和內陸地區。由於英國人接連貽誤戰機,而美國人英勇善戰,隨機應變,義軍因此尚未陷入絕境。不過1777年是另一個大規模戰役年,英軍再次決定利用尚普蘭湖至哈德遜河的水路從加拿大南下,將新英格蘭和其他叛亂地區分割開來,對美國人分而治之。按照英國人的計劃,一支由700名正規軍士兵、1000名親英分子和印第安人組成的部隊將在巴裡·聖萊傑(BarrySt.Leger)中校的指揮下從安大略湖的奧斯威戈向東進發,沿莫霍克河進攻奧爾巴尼。他們在那裡將與另一支7200名英國與黑森正規軍和650名保王黨民兵和印第安人組成的部隊會合。後者在約翰·伯格因少將指揮之下正從北部南下。與此同時,豪將在攻占費城後從南部北上。這樣新英格蘭與其他叛亂殖民地之間的聯繫將被切斷。
    誰知聖萊傑圍攻斯坦威克斯堡未果,隨後率部撤退(守軍得到了本尼迪克特·阿諾德的解救,950名大陸軍士兵被派往支援。而攻方卻發現自己的印第安盟友臨陣逃脫了)。而伯格因則因補給車隊過於龐大,行動遲緩,結果遭到霍雷肖·蓋茨(HoratioGates)指揮的新英格蘭民兵頑強有效的抵抗。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佛蒙特州的本寧頓,來自新罕布什爾的約翰·斯塔克(JohnStark)準將指揮著一支來自新英格蘭的2000餘人的民兵部隊,全殲了650人的英軍糧秣征收隊和隨後趕來的援軍。伯格因在這些戰鬥中損失了一成的兵力。
    伯格因手下的印第安人將一名名叫簡·麥克利爾(JaneMcCrea)的白人婦女殘忍殺害,並剝去頭皮。愛國民兵和正規軍對此感到大為震驚和憤怒,他們尾隨伯格因一路南下,緊追不舍,並在紐約薩拉托加以南的比米斯高地布下一條堅固的防線。負責將這一切干淨利落準備停當的是波蘭工程師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ThaddeusKosciusko)。這位波蘭人早已將自己與美國獨立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9月19日,弗裡曼農場戰役打響,伯格因無法攻破愛國者們的防線,傷亡慘重。他中止了進攻,卻依然被一萬多民兵和不斷趕來增援的大陸軍重重包圍。10月7日,伯格因由於在比米斯高地戰役中無法脫身(本尼迪克特·阿諾德在戰役中再次立下赫赫戰功,並且第二次負傷),隻好退至薩拉托加。1777年10月17日,走投無路的他率領大約6000人馬繳械投降。
    與此同時,豪卻因與其他指揮官之間通信有誤,未能北上實現與伯格因關鍵的會師,而是經海路掉頭向南,然後沿特拉華河北上進攻費城。他雖然在費城西南方向的布蘭迪萬河擊敗美軍,打下了首都,並在費城以北的日耳曼敦挫敗了華盛頓的奇襲(華盛頓曾經在特倫頓采用過類似的戰術),但英國人在1777年的總攻仍然以失敗而告終。
    2.4英軍南犯並輸掉戰爭:1778—1781
    1778年對華盛頓和大陸軍來說,一開始似乎顯得希望渺茫。他們正在距費城西北20英裡的福奇谷駐扎過鼕,而對手依舊在不遠之外的首都(還有紐約和紐波特)享受著安逸和溫暖。然而,發生在福奇谷、法國首都巴黎和英軍最高司令部委員會的一繫列事件將最終引領美國走向勝利。
    福奇谷裡天寒地凍,加之國會在滿足華盛頓部隊軍需物資方面表現拙劣,導致出現了本不應該發生的物資匱乏。好在前普魯士軍官弗雷德裡奇·威廉·馮·施托伊本(FriedrichWilhelm vonSteuben)此時已經加入美軍,向大陸軍傳授簡化操練、射擊術和刺刀戰術。這些措施將使大陸軍日後成為一支更加強大的戰鬥部隊。
    巴黎城中,薩拉托加大捷讓法國人相信美國人有望贏得戰爭的勝利。法國人希望站在勝者一方,挽回帝國戰爭中的部分損失,於是與美國簽訂盟約。此前美國人就已經從法國獲得援助,現在有了法國作為盟友,美國獲勝的希望大大增加,尤其是當西班牙和荷蘭也很快相繼對英宣戰時則更是如此。如此一來,英國人在1778年陷入了一場世界大戰。他們很快發現不但要在美國,還要在加勒比海、地中海、印度和佛羅裡達與四個頑敵展開惡鬥。為此英國人不得不對自身的1778年戰略重新加以評估。
    如同兩年前一樣,英國人依舊想當然地認為南部是保王黨的勢力範圍,英國隻需要在那裡展示武力便可以使保王黨人與叛亂分子劃清界限。為此,英國新制定的戰略要求進入南部,擊敗當地的叛軍。英國人將在當地組建保王黨民團,對英國正規軍占領的土地實行控制,然後逐漸向北擴展勢力,在所到之處重建英國管轄權並且重新樹立起對英王的忠誠。這種綏靖政策無需強征豪奪、興師動眾便可結束戰爭。鋻於英國正身處一場世界大戰,因此必須確保陸軍和海軍有足夠的實力挫敗法國人對英國本土和遠在世界各地領地可能發動的進攻,這一點對英國人來說至關重要。
    為了準備實施新戰略,亨利·克林頓將軍(已經接替豪將軍)奉命在紐約城整頓人馬。1778年6月18日,克林頓放棄費城,率一萬之眾揮師北上,6月27日在新澤西蒙茅斯縣城戰役中成功擊退了查爾斯·李指揮的正規軍和新澤西民兵對其分隊發起的進攻。此役是北部地區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此後三年,美、英雙方在紐約及其周邊地區隻是密切地注視著對手動向,並未采取大的行動,爆發大規模戰事。而英國在南部推行的綏靖政策此時正在付諸實施。
    1778年12月,克林頓指揮3500人輕松攻占薩凡納(Savannah),侵占了佐治亞的其他地區。隨後,查爾斯頓(Charleston)在被包圍一個月之後於1780年5月落入英軍之手。一同落入敵手的還有本傑明·林肯(BenjaminLincoln)將軍及其指揮的一支5400人的大陸軍部隊,此役堪稱美國在獨立戰爭中最為慘重的一次損失。與此同時,350名弗吉尼亞民兵在靠近北卡羅來納邊境的沃克斯華(Waxhaws)被伯納斯特·塔爾頓(BanastreTarleton)中校率領的英國保王黨兵團殲滅。兵團士兵在愛國者們打出白旗投降的情況下,仍然將他們全部殺害。克林頓將綏靖招安的任務轉交查爾斯·洛德·康華裡(CharlesLordCornwallis)中將,隨後乘船北上。英國人顯然已經牢牢掌控住南部局勢,重新確立起英國的管轄權,並在英國正規軍的庇護下陸續組建起保王黨民團。
    由於大陸會議不顧華盛頓的反對,任命薩拉托加大捷的英雄霍雷肖·蓋茨將軍指揮剛剛成立的南方兵團,戰局變得對英國人更為有利。1780年8月16日,這支部隊在距南卡羅來納州卡姆登不遠處遭遇康華裡部,英國正規軍尚未發起進攻,民兵便慌亂的放棄陣地,落荒而逃,結果被打得潰不成軍。
    就在戰事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從新英格蘭到佐治亞的地區如火如荼展開的這些年裡,戰火同樣在第二戰場——從紐約直至佛羅裡達邊界的邊疆地區——熊熊燃燒。英國人在這些地方與各印第安部落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殖民地叛軍。這些印第安部落長期以來對移民侵犯其領地恨之入骨。在紐約至費城一帶,戰爭使易洛魁聯盟分裂。奧內達人和塔斯卡諾拉人(Tuscaroras)加入美國一方,另外四個部落則和英國人站在一起。1778年,莫霍克人在酋長約瑟夫·布蘭特(JosephBrant)的帶領下,和親英盟友一道從位於尼亞加拉堡的根據地出發,對賓夕法尼亞和紐約邊界地區的定居點發起多次進攻,沿途一路燒殺搶掠,由此引起了第二年的討伐遠征。遠征軍由約翰·沙利文(JohnSullivan)將軍率領,由4200名訓練有素的正規軍組成。沙利文經過一番交戰,成功擊敗保王黨騎兵和易洛魁人,為美國消除了易洛魁地區的威脅,並隨後與華盛頓的主力部隊會師。不過在北部邊界地區,保王黨人和愛國者們以及各自印第安盟友之間的零星戰鬥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在西部,英國駐底特律代理總督亨利·漢密爾頓(HenryHamilton)中校(人稱“買頭發的將軍”)①於1777年和1778年先後兩次派遣襲擊隊從底特律進入肯塔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解除這一威脅,弗吉尼亞州長帕特裡克·亨利(PatrickHenry)和州議會於1778年派遣25歲的喬治·羅傑斯·克拉克(George RogersClark)中校攻打卡斯卡斯基亞和溫森斯(今伊利諾伊州與印第安納州境內)。克拉克隨後準備繼續進攻底特律,但是漢密爾頓重新占領了溫森斯,並且堅守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直到克拉克將其奪回。克拉克雖然同時俘虜了漢密爾頓,但由於兵力實在有限,始終無法奪取英軍在印第安人地區的作戰中心底特律,因此戰事在這一邊界地區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在南部,切羅基人在1776年發生反美暴亂,不過隨後被從佐治亞和南、北卡羅來納諸州趕來的民兵鎮壓。由於英國人在南部內陸地位日漸不保,使得印第安人在戰爭期間不敢有所妄為,即使切羅基人於1780年再次暴動也無濟於事——暴動再一次遭到殘忍鎮壓。與北部同西部的情形相似,和得到英國人支持的印第安人作戰雖然不時給南部邊區帶來暫時的恐慌,但這些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這些隻不過是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之久的白人利用土著謀取自身利益的邊界策略的延續)對戰略與戰爭最終結局的影響微乎其微。
    1780年,戰局完全扭轉。在北部,一支5000人的法國部隊在羅尚博伯爵的率領下馳援紐波特,保衛港口,確保新英格蘭萬無一失。在南部,保王黨民團在重新得勢後,針對愛國同胞進行大肆迫害,迫使美國遊擊隊繼續戰鬥,許多原先保持中立的南方人紛紛加入義軍隊伍。在“沼澤之狐”弗朗西斯·馬裡恩(FrancisMarion)、固執的安德魯·皮肯斯(Andrew Pickens)和“鬥雞”托馬斯·薩姆特(ThomasSumter)等人指揮之下,針對英國正規軍和保王黨民團的遊擊戰在南、北卡羅來納和佐治亞州等地開展得如火如荼。抵抗運動的高潮是1780年10月發生在南卡羅來納州的金斯芒廷戰役。此役,來自北卡羅來納和弗吉尼亞的1700名美國非正規軍將千餘名深入內地、招募更多保王黨支持者的保王黨民兵全部殲滅。大陸會議派遣納撒尼爾·格裡恩前往南部,接替碌碌無為的霍雷肖·蓋茨領導抵抗運動,丹尼爾·摩根(DanielMorgan)準將很快與之會合。盡管交戰雙方此時尚未意識到這一點,但美國獨立戰爭的大戲已經進入最後一幕。
    格裡恩大膽地兵分兩路,由他和摩根各率一隊,迫使康華裡將部隊同樣一分為二。這位英國將軍派遣令人痛恨的塔爾頓率1100多名步兵追擊摩根,而他本人則緩慢向前推進,試圖切斷摩根的退路。不料,摩根卻在1781年1月在南卡羅來納的考彭斯停下腳步,將塔爾頓引入包圍圈,全殲來犯之敵。摩根誘敵深入,令人不禁前216年迦太基人在坎尼大勝羅馬人的一幕,在殲敵時又充分展示了正規軍與民兵出色的作戰能力,宛如一支聯合部隊一般,令人嘖嘖稱奇。英軍傷亡超過900人,這對康華裡來說無異於一記重擊。
    格裡恩在與摩根部重新會合後,任由康華裡在身後尾隨北上(這樣,南卡羅來納的遊擊隊便可放心作戰),最終橫穿進入弗吉尼亞,然後折回北卡羅來納。1781年3月15日,格裡恩指揮大陸軍及民兵4500餘人與康華裡的1900名正規軍在北卡羅來納州吉爾福德縣城遭遇。英國人雖然經過一番苦戰,贏得了勝利,但康華裡卻損失了1/4的兵力,被迫退回威爾明頓,等待海上後續補給。康華裡手下雖然尚有9500餘兵力,但其中8000人分散在南卡羅來納與佐治亞等地。如果從前哨撤回部隊,勢必要喪失對這些地區的控制;若是任由兵力分散在各個哨所,手頭人手又捉襟見肘,無法使叛軍陷入困境。而每當英軍試圖深入內地,後勤問題則始終困擾著他們在南部開展綏靖戰爭。
    康華裡很快再次出動,進攻弗吉尼亞。他將弗吉尼亞視為南部抵抗力量的心髒。格裡恩趁康華裡北上之際揮師南下,進入南、北卡羅來納和佐治亞等地。9月,格裡恩率正規軍與民兵部隊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尤托斯普林重創英軍,有效控制了除威爾明頓、薩凡納和查爾斯頓以外的所有南部地區。英國人步步為營的綏靖措施注定歸於徒勞,其薄弱之處一方面在於缺乏足夠的正規部隊,無法在追擊叛軍的同時有效控制占領區;另一方面則在於英國人依賴保王黨民兵來控制和安撫這些被占領的地區——這些民兵驕橫跋扈,有時甚至復仇心切。除此之外,一旦離開海邊的補給基地,英國人還要受到後勤問題的掣肘。
    1781年初,英國已經派遣本尼迪克特·阿諾德(阿諾德此時已成為一名英軍準將)率1600人奔赴弗吉尼亞;華盛頓派拉法耶特率1200人應戰。康華裡從南部來到弗吉尼亞,卻沒能迫使美軍在內地決一死戰。這位英國司令官現在已經指揮著弗吉尼亞境內的全部英軍(約7000人左右)。康華裡把阿諾德派往紐約(英國人對後者並無好感),然後按照克林頓從紐約發來的命令(克林頓意識到一旦兩支派往美國的法國艦隊合兵一處,切斷康華裡與外界的聯繫,康華裡的處境將岌岌可危),於1781年8月1日移師位於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Bay)約克河畔的約克敦。在這裡他可以等待後續補給,必要時亦可沿海上生命線退至紐約或查爾斯頓。
    華盛頓得知法國海軍少將弗朗索瓦·德·格拉斯伯爵(Francois the Count deGrass)(在羅尚博的建議下)正指揮法國艦隊向切薩皮克灣進發,於是立即采取行動,改變原定法美聯合海陸進攻紐約的計劃,命令手下在紐約的8000人部隊(其中包括從紐波特趕來的羅尚博部)經切薩皮克灣南下(紐約以北隻留下2000人,以分散克林頓的注意力),與拉法耶特會師,對康華裡形成圍攻之勢。華盛頓同時命令法國海軍準將路易斯·德·巴拉斯伯爵(Louisthe Count de Barras)指揮在紐波特港待命的法國海軍中隊運載大炮給養,起航前往約克敦。
    德·格拉斯指揮著24艘軍艦抵達切薩皮克灣,隨後立即派遣3000士兵登陸與拉法耶特會合,自己則在灣口駐守。格拉斯在1781年9月5日的弗吉尼亞海角戰役中挫敗了英國海軍少將托馬斯·格拉夫斯(ThomasGraves)的企圖。後者指揮艦隊從紐約趕來,試圖進入海灣解救被困的地面部隊。9月10日,德·格拉斯與巴拉斯的艦隊會合。格拉夫斯寡不敵眾,隻能退回紐約。康華裡被華盛頓、亨利·諾克斯(HenryKnox)和法國工程師指揮修建的平行塹壕團團圍困,面對7000名法軍、5700名大陸軍和3000名民兵的層層包圍,他別無選擇,隻能投降。
    1781年10月19日,英軍從小村約克敦的防御工事中列隊走出,繳械投降。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盡管還要在戰場上浴血拼殺兩年多的時間,但美國義軍已經贏得了勝利。隨著法國人在加勒比海節節取勝,西班牙占領西佛羅裡達,直布羅陀陷入重圍,英國對印度的控制正在漸漸失去,英國人在世界各地陷入焦頭爛額的苦戰,英國的政治輿論在約克敦慘敗之後產生了根本轉變。英國人感到恐慌,擔心大英帝國在1689—1763年間的苦心積累將在這場曠日持久、輸贏難定的北美殖民地戰爭中損失殆盡。現任政府在壓力下垮臺,主張媾和的新內閣上臺執政,英國人的鬥志終於崩潰。
    1783年9月,隨著《巴黎和約》的簽訂,大英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終於締結和平。美國為避免重大失敗而盡量拖延戰爭,同時尋求他國援助的綜合戰略終於取得成功。而英國人一開始試圖將法律與秩序強加於新英格蘭之上,隨後企圖通過常規戰爭擊敗叛軍,最後又指望利用綏靖策略平定南部,這種舉棋不定的綜合策略最終宣告失敗。美國爭取獨立的第一場戰爭——這是一場具有深遠政治意義,依靠平民軍人打贏的戰爭,宣告了18世紀依靠職業士兵進行有限戰爭的模式已經開始走向尾聲。在這場戰爭中2.5萬多名美國軍民被奪去了生命,同樣是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的軍事指揮官們展現出了自身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的卓越纔能——終於贏得了勝利!
    2.5海上交鋒
    獨立戰爭爆發伊始,揭竿而起的各殖民地根本沒有海軍。雖然大陸海軍和十一個州的海軍隨後相繼成立,但是由於無論就數量還是裝備而言都難以與英國皇家海軍匹敵,無法打破敵軍對美國沿岸和北大西洋水域的控制,因此絕大多數時間隻能在碼頭附近遊弋,對戰爭結局的影響微乎其微。整個獨立戰爭期間,大陸海軍僅僅派遣了60艘戰船出海,俘獲、擊沉了大概200艘敵船。然而,美國的戰時武裝民船卻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此外,1778年後法國海軍參戰對殖民地最終取勝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由於英軍在1775年10月破壞了緬因法爾茅斯港,出於對此的擔心,大陸海軍直至當月13日纔宣告成立。從成立之初開始,這支海軍在整個戰爭期間一直由大陸會議委員會管轄,完全不受華盛頓的控制。委員會在任命艦隊指揮官上表現得尤為任人唯親,如毫無作戰經驗的埃塞克·霍普金斯(EsekHopkins)被授命指揮裝有24門大炮的快速帆船“阿爾弗雷德”(Alfred)號。1776年2月,霍普金斯指揮“阿爾弗雷德”號和另外七艘軍艦離開特拉華,前往弗吉尼亞,奉命掃清集結在切薩皮克灣的英國船隻。誰知竟然完全繞過了海灣,反而占領了巴哈馬群島的拿騷。在返航途中,霍普金斯在康涅狄格的新倫敦附近水域與噸位較小的英國快速帆船“格拉斯哥”(Glasgow)號展開對決,結果演變為一場噩夢般的慘敗。霍普金斯後來被送上軍事法庭,他的艦隊也再未出航。1776年9月6日夜,由戴維·布什內爾(DavidBushnell)制造的僅能容納一人的潛艇“海龜”(The Turtle)號——盡管其唯一的操縱人員陸軍上士埃斯拉·李(EzraLee)膽氣過人,付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樣未能擊沉其目標:海軍上將豪的英國皇家海軍旗艦“老鷹”(Eagle)號。
    兩年後的1778年3月17日,由尼古拉斯·彼德爾(NicholasBiddle)指揮的裝有32門大炮的快速帆船“倫道夫”(Randolph)號在巴巴多斯附近海域被裝有64門大炮的英國皇家海軍“雅茅斯”(Yarmouth)號擊沉。1779年夏,達德利·索爾頓斯塔爾(DudleySaltonstall)艦長指揮一支頗具規模的美軍海軍中隊進攻緬因州佩諾布斯科特河(PenobscotRiver)河口一個正在修建中的英軍基地,結果被趕來的一隻小規模英國艦隊打得落荒而逃。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就在同一年,1779年,約翰·保羅·瓊斯(John Paul Jones)指揮著“好人理查德”(BonhommeRichard)號(原“杜拉斯公爵”[Duc de Duras]號商船)在英國約克郡沿岸弗蘭伯勒角(FlamboroughHead)外海擊敗了裝有44門大炮的英國皇家海軍“塞拉皮斯”(Serapis)號。美國人從此終於有了一位真正的海戰英雄。瓊斯在戰鬥中途拒絕對手提出的投降要求時曾說道:“我纔剛剛開始戰鬥。”這番藐視敵人的豪言壯語極大地鼓舞了美國軍民,像征著美國軍民在持久鬥爭中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
    不過,如果說美國的海上艦隊在戰爭中並未留下令人艷羨的成績的話,那麼美國私掠船卻立下了赫赫戰功。私掠船船長或船主持有捕押許可證(合法許可),可以奪取英國商船和補給船隻。所有船隻(單桅帆船、縱帆船和經過改裝的漁船)在戰爭中都被當作私掠船大顯身手。這些私掠船最喜歡出沒的地方包括北美沿岸、聖勞倫斯灣一帶和加勒比海,有些甚至跑到歐洲海域活動。
    作為作戰武器,私掠船表現得相當管用。大約2000艘美國私掠船總共俘獲了超過2200艘英國船隻,迫使英國皇家海軍為了保護英國商船,不得不承擔起護航的責任,弄得筋疲力盡。得到大陸會議或各州議會授權的美國私掠船盡管無法贏得戰爭,但是不斷騷擾英國商船,迫使皇家海軍將其作為對英王通往叛亂殖民地補給生命線的持續威脅而認真對待,從而為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對美國獲勝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是法國海軍。的確,如果沒有法國海軍在1778年《美法同盟條約》簽訂之後的鼎力相助,美國人不大可能取得像在約克敦那樣的決定性勝利。法國參戰時,其海軍剛剛經歷重建,恢復活力,擁有桅帆戰列艦80艘,水兵6.7萬人。不過,法國海軍第一次出動作戰卻令人大失所望。1778年4月,就在《美法同盟條約》簽訂兩個月之後,法國海軍上將查爾斯·赫克托(CharlesHector)與德斯坦伯爵率領艦隊抵達紐約港外,支援華盛頓進攻紐約城。誰知德斯坦以船喫水過深為理由,拒絕入港挑戰海軍上將理查德·豪的艦隊,反而駛離紐約,開至紐波特港外,炮轟港口,在沙利文將軍發起地面進攻的同時把英國艦隊封鎖在這個羅得島州的港口之內。然而,當豪指揮艦隊北上向其發起挑戰時,這兩位海軍上將都不願應戰。一場風暴隨後將雙方艦隊吹散,於是豪指揮艦隊返回紐約,德斯坦則駛往波士頓,然後進入加勒比海。德斯坦在北美海域的出現對愛國者的作戰努力根本毫無幫助,隻剩下沙利文在紐波特的陣地岌岌可危。
    次年,1779年10月,德斯坦協同本傑明·林肯將軍及其麾下南方兵團1350人,動用20艘軍艦和5000多兵力進攻英國人在薩凡納的主基地。但是,由於正值颶風季節,在該地區無法進行任何大範圍軍事行動,二人因此並未圍攻基地,而是發起直接進攻,結果一敗塗地。德斯坦隻好駛往西印度群島。第二次美法聯合冒險行動再次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法國艦隊終於開始使戰爭朝著對義軍有利的方向發展。到1780年,法國和西班牙的艦隊已經控制了加勒比海水域。同年7月,德斯坦在英國人放棄紐波特之後占領了這座港口。英國人此時在世界各地已是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這座重要的新英格蘭港口落入法國人之手也無暇抽身作出回應。
    最終,當康華裡將軍1781年移師約克敦,等待後續補給或班師撤軍之際,法國艦隊的出現終於為美法聯軍帶來了勝利。正如我們所見,隨著華盛頓親率部下以及從紐波特趕來的羅尚博部從紐約南下進入弗吉尼亞,法國海軍上將德格拉斯(deGrass)從加勒比海北上,將艦隊停泊在切薩皮克灣入口的亨利角(Cape Henry)與查爾斯角(CapeCharles)之間。英國艦隊司令托馬斯·格拉夫斯指揮艦隊趕到現場,試圖增援康華裡卻無法攻入海灣,並在弗吉尼亞海角戰役中遭受大敗。這位法國海軍上將還成功地將格拉夫斯的艦隊引開,爭取到五天的關鍵時間,好讓帶著攻城所需大炮與口糧、從紐波特趕來的巴拉斯(Barras),以及華盛頓指揮的大陸軍和羅尚博的法軍趁機從埃爾克角(HeadofElk)沿切薩皮克灣南下溜走。格拉夫斯對此無計可施,隻得返回紐約;康華裡別無選擇,被迫棄城投降。盡管英、法兩國海軍次年在史稱“桑特群島戰役”的加勒比海海戰中仍然纏鬥不休,但康華裡的投降實際上已經宣告北美大陸戰事以義軍的勝利而告終。不過,英軍依舊控制著紐約和查爾斯頓,並且繼續在邊境地區騷擾美軍,直到兩年後簽訂和約方纔結束。
    法國海軍已經證明了他們是這場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的鬥爭中最具決定意義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不幸的是,這個剛剛成立的國家在其獨立與國家權利得到歐洲列強最終認可之前還必須被迫再打兩場戰爭。
    第3章 美國軍事發展:1815—1860
    1812年美英戰爭見證了美國正規軍與民兵的輝煌勝利,同樣也記錄下了他們的慘痛失利。至少,這場美國爭取獨立的最後一戰教會了美國人民擁有足夠的陸上與海上軍事防御必不可少。然而,對於一個以愛好和平為驕傲,為聽到召喚、挺身而戰時所展現的勇猛軍威以及平民軍人的優良傳統而備感自豪的國家而言,該如何恰當處理正規軍與志願軍之間的平衡關繫這一點尚未明確,並且在此後幾十年裡將依然如此。
    戰爭結束後常備軍的地位問題終於以1815年3月國會通過的一紙法令得以澄清。按照該法令,允許陸軍人數最多可達一萬人,較之戰前地位已有相當改觀。法令同時將陸軍分為兩個平等的防區:雅各布·布朗少將下轄的北方防區和安德魯·傑克遜少將下轄的南方防區。不過並未設立總司令負責協調,由此引發不少麻煩。新成立的參謀部由陸軍各部門首腦組成。雖然陸軍部長約翰·C·卡爾霍恩在1818年增設其他部門予以補充,但是參謀部不但沒有產生更好的協調與合作,反而增添了更多混亂。
    陸軍在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得到全面認可,並達到其正式地位所要求的職業水準這兩點上仍然面臨著不計其數的問題急需解決。在接下來的四十五年裡,陸軍向著實現這兩個目標大步邁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3.1若米尼與克勞塞維茨:近代軍事思想的共同奠基人
    從科西嘉的炮兵上尉到獨裁者,再到加冕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用自己的軍事勝利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到1812年,拿破侖的大軍已經征服了歐洲大陸,即使後來屢次被多國聯盟聯手擊敗,也無法掩蓋他在戰場上取得的輝煌成就。
    拿破侖通過兩種手段贏得了屬於自己的偉大勝利。這兩種手段永遠改變了戰爭的性質。首先,拿破侖將整個法蘭西民族的能量積聚在戰旗之下,為己所用。他采用了拉扎爾·卡諾(LazareCarnot)的國家戰時總動員策略(該策略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時期),讓每一個法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積極支持他的戰爭。正如美國獨立戰爭所預示的那樣,戰爭不再是士兵和政客們的事情。拿破侖采用的參戰國概念使法國在軍事戰役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此後必將為他國所效仿。18世紀依靠職業士兵進行有限的人性化戰爭的過時概念從此成為拿破侖戰場勝利的犧牲品。
    其次,拿破侖將他在歐洲戰場上指揮軍隊的戰略能力——有人甚至將之稱為軍事天纔——通過其頗具天賦的部下使人們目光的焦點集中在了靈活性與機動能力之上。此前,從未有人做到過如此大規模的軍隊調動與靈活應變。無論拿破侖的指揮調度是出自他本人無懈可擊的戰前準備還是靈光乍現的即興發揮,其用兵之道使他不但可以攻城略地,而且能夠俘獲或殲滅大量敵軍。這無疑為單純將奪取城池和切斷補給線路作為軍事取勝關鍵的過時理念敲響了喪鐘。
    不僅如此,正是由於拿破侖用兵制勝之道所閃耀出的奪目光芒,從而引發了對行軍作戰新的繫統性研究,並由此奠定了近代軍事思想的基礎。近代根據理性分析對戰爭進行研究的兩位理論奠基人分別是安托瓦·亨利·若米尼(AntoineHen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