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裝甲司令:艾哈德·勞斯大將東線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297-430
    【優惠價】
    186-269
    【作者】 【奧】艾哈德·勞斯(Erhard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軍事  軍事史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86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708626
    叢書名:指文人物繫列

    作者:【奧】艾哈德·勞斯(Erhard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二戰經典圖書,*名將軍的功過回憶錄。
    他出生於奧地利,軍人生涯始於一戰,*終卻成為德軍將領,躋身德國國防軍“奧地利三大將”之一。
    他從師長到集團軍司令,轉戰四年,卻在戰爭結束前*後一刻被解職;
    他不是“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但卻被美軍譽為德軍*出色的裝甲戰術專家;
    他沒有曼施坦因的生花妙筆,但筆耕不輟更勝後者,為西方軍界贊為被埋沒的將領。
    國內*次引進出版,全書語言生動,細節翔實,讀之仿佛置身於東線戰場。 
    內容簡介
    艾哈德勞斯(1889-1956)是一名奧地利籍德軍將領。在蘇德戰爭中他先後擔任過第6裝甲師師長以及集團軍和集團軍群級別的司令官,率部參加了巴巴羅薩行動、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第聶伯河沿岸、烏克蘭西部等諸多地區的戰鬥。戰爭末期勞斯作為集團軍司令官先後在東普魯士和波美拉尼亞地區指揮作戰,並且成為德國國防軍中少數被晉升為大將的奧地利軍人之一。1945年勞斯被解職,戰爭結束以後被美軍俘虜,被釋放之後他開始筆耕不輟,先後撰寫了諸多有關蘇德戰爭的書籍和文章。1956年4月,勞斯病逝於維也納。

    本書講述了勞斯從蘇德戰爭爆發的第*天起到1945年春的全部經歷。本書囊括了大量的細節,包括第6裝甲師在衝向列寧格勒的過程中所受到的考驗,蘇軍在莫斯科周邊進行鼕季反擊期間他的戰鬥經歷,為斯大林格勒被圍德軍解圍的戰鬥過程,以及戰爭末期在德國境內所做的困獸之鬥。

    本書是對蘇德戰爭的“鮮活紀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因此“所有對二戰感興趣的人都值得一讀”(《選擇》Choice)。 
    作者簡介
    艾哈德•勞斯將軍,奧地利籍德國陸軍一級大將,是德國在東線戰場*具纔華的指揮官之一,獲得過鐵十字勛章、橡葉騎士十字勛章。1945年初他被撥擢為集團軍群司令官。到戰爭結束之時,勞斯已經贏得了德國軍隊裝甲戰*優秀的戰術專家之一的威名——這也讓他成為了美國陸軍情報機關*珍貴的俘虜。而在被美軍羈押階段,勞斯寫下了自己在東線戰場服役的詳細回憶錄。
    目錄
    鳴謝

    英譯者序

    章 入侵蘇聯
    計劃和準備的失敗
    俄羅斯戰區概況
    1941年的紅軍
    侵蘇前夕的德國陸軍
    第6裝甲師的戰役準備

    第二章 拉塞尼艾
    戰幕拉開
    佩斯利尼斯伏擊戰鳴謝



    英譯者序



    章 入侵蘇聯

    計劃和準備的失敗

    俄羅斯戰區概況

    1941年的紅軍

    侵蘇前夕的德國陸軍

    第6裝甲師的戰役準備



    第二章 拉塞尼艾

    戰幕拉開

    佩斯利尼斯伏擊戰

    首次遭遇蘇軍重型坦克攻擊

    一輛坦克的阻擊!



    第三章 向俄羅斯推進

    穿越波羅的海國家追擊

    突破斯大林防線



    第四章 兵臨列寧格勒

    與大自然的戰鬥

    保衛盧加河橋頭堡的計劃

    橋頭堡之戰

    致命的延誤

    突破!

    突破列寧格勒防線



    第五章 莫斯科

    維亞濟馬

    通往莫斯科的泥濘之路

    從莫斯科撤退



    第六章 鼕季戰爭

    第九集團軍背後的危機

    塔塔林卡:首輪進攻

    瓦西列夫卡:一個滑雪旅的慘敗

    維亞索夫卡:一訓練場式的諸兵種進攻

    蝸牛式進攻

    臨時宣傳

    霍爾緬卡:後的進攻



    第七章:在斯大林格勒城外

    重返蘇聯

    波赫勒賓的坎尼之戰

    黃金橋

    利用側擊保護側翼

    旋轉的戰鬥

    作為坦克圈套的橋頭堡

    兩個裝甲團撲空

    兩個步兵營勝過兩個裝甲團

    突向梅什科瓦河

    準備後的突擊



    第八章 哈爾科夫與庫爾斯克

    防御與恢復態勢

    1943年4月10日態勢

    1943年6月30日前後態勢

    肯普夫集團軍級支隊的任務

    庫爾斯克:突破,7月5日

    庫爾斯克:突破第二和第三道防線,7月6日—7日

    庫爾斯克:衝向普羅霍洛夫卡,7月11—16日

    庫爾斯克:撤往別爾戈羅德橋頭堡,7月18—22日



    第九章 別爾哥羅德和哈爾科夫

    蘇軍在別爾哥羅德達成突破,7月23日—8月9日

    頓涅茨河沿岸戰鬥,7月31日—8月9日

    撤向哈爾科夫,8月9日—12日

    哈爾科夫之戰,8月13日—25日



    第十章 烏克蘭戰役

    退向第聶伯河

    克列緬丘格

    基輔突出部

    化解聖誕攻勢

    加利西亞之戰



    第十一章 利沃夫之戰

    蘇軍戰術的變化

    區域防御戰術

    利沃夫之戰

    布羅迪災難

    從利沃夫撤退

    喀爾巴阡之戰



    第十二章 東普魯士

    波羅的海沿岸的絕望形勢

    從立陶宛撤退

    梅梅爾

    在蘇軍突擊之下苦撐的東普魯士

    東普魯士區域防守



    第十三章 波美拉尼亞

    首次和希姆萊會面

    東波美拉尼亞戰局

    波美拉尼亞預備師

    戰鬥過程

    再會希姆萊

    在希特勒地堡

    勇敢的例證

    職業生涯的結論



    第十四章 一個老兵後的想法

    作戰命令

    鼕季戰爭的戰術經驗

    維持戰鬥力

    為什麼德國輸掉了蘇德戰爭?



    附錄:艾哈德·勞斯大事年表


    前言
    英譯者序:
    1941年6月22日,艾哈德勞斯(Erhard Raus)上校卷入蘇德戰爭,這是一場他的士兵和上級都無從預知結局的戰爭。勞斯出生於奧地利,此前他的戰爭經驗如下:參加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作為奧匈帝國軍隊的第1自行車輕步兵營的一員,參加了5個月的戰爭;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勞斯主要擔任參謀軍官及分管訓練工作;1938年德奧合並之後,勞斯成為德國軍隊的一員,此後的兩年時間中他繼續擔任參謀工作(著名的就是在法國戰役期間擔任第17軍參謀長),其中的例外是,臨時擔任某教導團團長,為期2個月;根據德軍總參謀部軍官要在參謀機關和一線部隊輪流任職的慣例,1940年6月勞斯擔任第243步兵團團長,1個月之後調任第4摩托化步兵團團長;1941年5月勞斯被晉升為第6裝甲師第6摩托化步兵旅旅長,當時他尚未在團長的職務上指揮過哪怕是一次小戰鬥。當時根本沒有理由預言這個戴眼鏡的42歲奧地利軍官後能夠被撥擢到集團軍司令官的職務上。


    英譯者序:

    1941年6月22日,艾哈德勞斯(Erhard Raus)上校卷入蘇德戰爭,這是一場他的士兵和上級都無從預知結局的戰爭。勞斯出生於奧地利,此前他的戰爭經驗如下:參加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作為奧匈帝國軍隊的第1自行車輕步兵營的一員,參加了5個月的戰爭;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勞斯主要擔任參謀軍官及分管訓練工作;1938年德奧合並之後,勞斯成為德國軍隊的一員,此後的兩年時間中他繼續擔任參謀工作(著名的就是在法國戰役期間擔任第17軍參謀長),其中的例外是,臨時擔任某教導團團長,為期2個月;根據德軍總參謀部軍官要在參謀機關和一線部隊輪流任職的慣例,1940年6月勞斯擔任第243步兵團團長,1個月之後調任第4摩托化步兵團團長;1941年5月勞斯被晉升為第6裝甲師第6摩托化步兵旅旅長,當時他尚未在團長的職務上指揮過哪怕是一次小戰鬥。當時根本沒有理由預言這個戴眼鏡的42歲奧地利軍官後能夠被撥擢到集團軍司令官的職務上。

    在第6裝甲師師長弗朗茨蘭德格拉夫(Franz Landgraf)的心裡,勞斯給他留下的印像很可能是“缺乏經驗”。除了缺乏戰場經驗之外,勞斯此前的經歷基本和裝甲部隊沒有交集,作為第6裝甲師下屬部隊的指揮官這是個特別令人擔憂的情況。蘭德格拉夫後來纔會發現,這位謙遜的奧地利人是位一絲不苟的參謀人員、不知疲倦的訓練者,以及一位出色的軍官,他的指揮風格並不是虛張聲勢,而是保證自己的所有下屬能夠盡可能完全理解自己的任務。這是有閃光點的個性——但是這種個性未必能夠指導勞斯應付快節奏的激烈機械化戰爭。

    然而在任職之後不久,勞斯就表現出了泰然自若的風範,在戰場上就像在參謀機關裡那麼從容,當第6裝甲師逼近俄羅斯北部的列寧格勒郊區的時候,第6旅上下官兵一旦遇到困難,都會說“勞斯能帶我們闖過去”。這位奧地利軍官對地形的判斷相當敏銳,似乎天生就理解諸兵種合成化戰爭,而且有著巧妙運用非常規戰術的天賦,因此可以說是師長蘭德格拉夫合適的繼承者。隨著鼕季的來臨,到1942年1月,由於漫長的補給線以及兵力兵器的慘重損失,第6裝甲師幾乎失去了戰鬥力,瓦爾特莫德爾大將(新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官)表現出卓越的判斷力,他將自己的整個後方地域和後勤線都交由勞斯指揮。 在滴水成冰的嚴寒中,勞斯集結施工單位、德國空軍地面人員和其他散兵遊勇拼湊了一支雜牌部隊,用以保衛從瑟喬夫卡到前線的關鍵鐵路線。如果勞斯守不住莫德爾後方交通線的話,那麼第九集團軍的第23軍很可能被蘇軍殲滅,當時該軍被蘇軍包圍在瑟喬夫卡西北方向。到2月中旬,勞斯終於有了足夠的兵力,開始著手實施被他稱為“蝸牛攻勢”的策略,逼迫蘇軍從關鍵村鎮中撤退,在鐵路沿線開闢出一片數英裡寬的安全地帶。

    勞斯在蘇軍鼕季反擊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多謀善斷”的評價,鞏固了他和莫德爾之間良好的工作關繫。兩年以後,勞斯在西裡西亞作為軍長再次隸屬莫德爾指揮。第6裝甲師被調到法國整補,獲得了幾個月的閑暇時光,但是1942年12月該師重返蘇聯,作為第四裝甲集團軍的先鋒參加了為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團軍解圍的艱苦戰鬥。盡管這次匆忙組織的解圍行動終失敗了,但是1943年初勞斯還是被晉升為軍長,在軍長的職務上,勞斯先後參加了多次重大戰役:在埃裡希馮曼帥的指揮下參加反擊戰;在庫爾斯克戰役期間作為肯普夫集團軍級戰役集群的右翼參戰;參加南方集團軍群保衛哈爾科夫的戰鬥;面對蘇軍壓倒性的優勢,指揮德軍渡過第聶伯河撤退的作戰行動。

    勞斯因為戰功被希特勒提撥為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官,1943年12月他在曼施坦因的指揮下參加了基輔地區的反擊作戰。1945年3月勞斯終在集團軍司令官的職務上被解職,他先後任職於第四、和第三裝甲集團軍,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東普魯士轉戰,後在波美拉尼亞指揮作戰。盡管掛著裝甲集團軍的招牌,但是這幾個兵團下轄的大多數是缺乏訓練的國民擲彈兵,而不是裝甲師,不過勞斯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基輔、利沃夫和波羅的海地區,仍有機會證明自己能夠像擔任師長期間一樣,從容的指揮大規模裝甲兵作戰。曾任德軍總參謀長的海因茨古德裡安評價勞斯是:“我們出色的裝甲兵將領之一”,並且經常讓勞斯擔任救火隊員。

    由於勞斯擔任集團軍司令官的時候,德軍已經不可扭轉地進入了戰略防御狀態,他被迫成了一位防御戰專家。勞斯與眾不同的特點,是這位奧地利人從擔任裝甲師師長開始,就不太傾向於使用比較流行的 “機動”防御或“彈性”防御概念,而是更青睞被他自己稱為“局部防御戰術”的概念。像赫爾曼巴爾克(Hermann Balck)或哈索馮曼陀菲爾(Hasso von Manteuffel)這樣的將領在應對蘇軍的突破時,往往會暫時放棄部分地區,然後動用機動部隊進行反擊,以殲滅蘇軍的先頭坦克部隊,從而收復放棄的地區。但勞斯和他們不一樣,勞斯面對蘇軍的進攻往往是堅守現有陣地死戰不退。希特勒和莫德爾都很贊賞勞斯的這種作戰觀念,因為德軍軍官中很少有人能這樣寸步不讓的死守陣地。

    不幸的是,在戰爭結束以後這位奧地利人卻逐漸被人們所淡忘。正如大衛格蘭斯和其他歷史學家曾經多次注意到的,西方在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對蘇德戰爭的研究過分依賴像海因茨古德裡安、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和弗裡德裡希-威廉馮梅林津(Friedrich-Wilhelm von Mellenthin)這樣的德國軍官回憶錄。而所有這些人和勞斯不過是點頭之交。古德裡安確實在勞斯被希特勒解職的時候為他辯護過,但是古裡安的回憶錄裡也沒有詳細記載勞斯在東普魯士比較成功的防御戰,而古德裡安恰恰曾經激烈反對勞斯的戰術觀念。曼施坦因對勞斯比較尊敬,但也僅此而已,因為第四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赫爾曼霍特被希特勒免職的時候,勞斯是受益者。在梅林津著名的《裝甲戰》一書中,對勞斯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雖然很多是不點名的批評),原因是勞斯拒絕在基輔進行反擊,或者在利沃夫防御戰中實施類似的反擊戰,而作者本人比較推崇的赫爾曼巴爾克更青睞的反擊戰術。當梅林津後來著手編著有關德軍著名將領的書時,完全忽略了勞斯。

    美國陸軍歷史研究項目卻對勞斯非常重視,在蘇德戰爭研究項目中將其所寫的回憶錄列為諸多著名的專題研究項目之一。在對軍事應變、軍事風格、小部隊戰術和其他專題的研究中,勞斯也被列為主要的作者。這些研究項目持續時間很長,影響力也很大,在陸軍部初出版的一繫列小冊子、後來少量發行的繫列著作以及近年來彼得楚拉斯(Peter Tsouras)編纂的一套完整修訂版中都有這些內容。這些研究成果能夠以原始風格保存下來,不但完整地保留了德軍視角下的蘇德戰爭,而且也讓現代讀者能夠接觸到冷戰時期的絕密檔案,但存在爭議的是其中有多少內容是出自勞斯本人的手筆。其中有一些手材料甚至連完整記敘了勞斯在蘇德戰爭中經歷的作者都沒有。

    如今勞斯回憶錄的原稿已經佚失而且很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通過搜集已公開出版的著作中的片段,結合尚未出版的研究材料,加上勞斯在德語版的《瑞士軍事概況》(Allgemaine Schweizerische Militarzeitschrifte)雜志上發表的多篇文章,就能夠還原比較完整的內容。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回憶錄與一些此前出版物中的內容在語法和翻譯方面的差別。那些首次而且是義務翻譯這些材料的年輕軍官,完全沒有意識到專業翻譯的標準,對德國國防軍的技術術語也非常不熟悉,並且經常忽視德語在語法和語序上的差異。把他們的譯文與原始的德文材料對比經常能夠有意外的發現,包括譯者可能無意中曲解整句或者整段原文的意思。另外,後世的一些作者在出版新的著作時會對這些譯文進行濃縮和修飾,與原作者所想表達的內容差別更大,經常是截取整個段落,或者干脆把較長的篇幅切割開,分別插入幾本小冊子裡。

    當然,譯者在書中還是盡量以德文原件為依據,並且盡可能還原勞斯原有的風格和感覺。另外,我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考據某些特殊部隊的名稱以及指揮官的姓名、戰場地名。並且為了便於閱讀將勞斯在戰爭末期的一些經歷進行重新排序,勞斯回憶錄中這一部分的原稿時至今日都無法還原,譯文中也無從尋覓,而在這一部分中可能記載著勞斯所指揮的規模更大的軍事行動的經歷。勞斯在1941年11-12月擔任第6裝甲師師長,率部參加德軍向莫斯科進攻的後階段的這一段經歷雖然也沒有原稿,但是借助第6裝甲師的作戰日志填補了這一空白。1942年時第6裝甲師撤離蘇聯到法國進行為期6個月的整補,其回憶錄中關於這段時間的內容雖然也找不到了,但是對整本書的完整性並無多少影響。

    從一本歷史著作的眼光和價值來看,勞斯回憶錄足以和古德裡安、曼施坦因、梅林津等人的著作相比肩。艾哈德勞斯用輕松愉快的筆觸與敏銳的戰術眼光相結合——相比古德裡安的回憶錄,勞斯的回憶錄更具可讀性,而且沒那麼多自吹自擂。勞斯的著作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書中的德軍經歷苦戰但又不失高貴風範,抵擋著殘忍的蘇聯野蠻人(然而,勞斯也承認德軍會殺害蘇軍政工軍官,並且暗示這種行為是依照上級命令進行的,這一命令至少傳達到了師級單位)。書中間或許也有一些謬誤,其中對一些事件、任務和部隊的記載也有前後矛盾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勞斯回憶錄仍然是一部頗具歷史價值的著作。

    本書主要的特點——同時也是的優點——是其中對蘇德戰爭戰術層面的描寫可謂是獨一無二的。書中有不少細節的人物描寫或詳細分析,而這些內容在曼施坦因、莫德爾相關的書籍,或“全景式”描寫戰爭進程的著作中對其他戰區的概要綜述裡是看不到的。許多基層軍官在許多不知名的俄國村莊中,經歷過無數小規模而又激烈的戰鬥,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村莊叫什麼名字——隻知道他們經歷的戰鬥。因此書中對小部隊戰鬥的描寫(甚至是在勞斯擔任集團軍司令官之後)、對德軍中諸兵種戰術的深刻洞察,是任何英語或德語著作無法比擬的。因此,這本回憶錄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歷史財富,而且無論從什麼角度去評判,也不失為一本出色的讀物。

    史蒂文H.牛頓


     

    在線試讀
    1941年的紅軍
    軍事歷史本來應該為人們提供有關蘇軍戰鬥力的很有價值的信息。回望歷史,檢討成敗,總是不會太晚。俄羅斯軍人在漫長的歷史中保持了許多傳統,並且在當下的軍事行動中展現出了同樣的威力。1807年,拿破侖軍隊席卷歐洲的常勝之師次在俄羅斯士兵面前喫了敗仗——俄軍的表現幾乎可以被
    稱為史詩。低估俄羅斯士兵和紅軍的戰鬥力是德軍指揮部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盡管俄羅斯士兵本身還是紅軍的編制,都完全不適合現代化戰爭,並且也沒有適當的軍事訓練。
    一戰時期的沙俄軍隊即使是與德軍入侵初期的紅軍對比,差別也是相當大的。在一戰期間,俄軍的表現或多或少更像一盤散沙,墨守成規而且缺乏個性化,然而共產主義推動下的民族覺醒已經在1941年展現了出來。相比1914年到1917年的戰爭,蘇軍士兵的文盲率大大減少,軍隊整體正在迅速展現其個性化的特質,盡管蘇軍中優秀的士官還是太少,大量的軍人還沒有克服他們的惰性。帶來這種變化的力量正是共產主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堅不可摧的集權國家喚醒了大眾的靈魂。俄羅斯人本質上說對政治是不關心的,至少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是這樣,而農民是蘇聯軍隊的主要兵源。一個俄羅斯士兵可能並不是積極的共產黨員,也不是狂熱的政治信徒,但是他能夠清醒地意識到——這也就是值得注意的重大的變化——自己不是為了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而戰,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而戰。
    蘇聯在較短的時期內完成了國家的工業化,這使紅軍得以征集到一批完全掌握專業技能的工人參軍。這些受過技術科目訓練的士兵被精心分配到各個級別,教導那些出身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指揮員,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的入門知識。一戰期間,電話對於一般的俄軍來說仍然是“不可思議的魔術”,而到了二戰時期,結構復雜的無線電在蘇軍內部被視為非常普通的工具。
    除了精神上的覺醒之外,政治委員還為紅軍帶來了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無條件地服從。政委的繫統化訓練,讓人們能夠舍棄自己的生命。俄羅斯士兵的天性是不服管束,而政治委員手中掌握著對下級進行懲處的權力,這是讓軍人無條件服從命令的基礎。政委可能是紅軍中有爭議的一類人,甚至是蘇聯方面對政委的用處、職務和職責都爭議頗多。政委是紅軍的推動力,用狡猾而冷血的方式管理軍隊。1941年的紅軍

    軍事歷史本來應該為人們提供有關蘇軍戰鬥力的很有價值的信息。回望歷史,檢討成敗,總是不會太晚。俄羅斯軍人在漫長的歷史中保持了許多傳統,並且在當下的軍事行動中展現出了同樣的威力。1807年,拿破侖軍隊席卷歐洲的常勝之師次在俄羅斯士兵面前喫了敗仗——俄軍的表現幾乎可以被

    稱為史詩。低估俄羅斯士兵和紅軍的戰鬥力是德軍指揮部門犯的一個嚴重錯誤,盡管俄羅斯士兵本身還是紅軍的編制,都完全不適合現代化戰爭,並且也沒有適當的軍事訓練。

    一戰時期的沙俄軍隊即使是與德軍入侵初期的紅軍對比,差別也是相當大的。在一戰期間,俄軍的表現或多或少更像一盤散沙,墨守成規而且缺乏個性化,然而共產主義推動下的民族覺醒已經在1941年展現了出來。相比1914年到1917年的戰爭,蘇軍士兵的文盲率大大減少,軍隊整體正在迅速展現其個性化的特質,盡管蘇軍中優秀的士官還是太少,大量的軍人還沒有克服他們的惰性。帶來這種變化的力量正是共產主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堅不可摧的集權國家喚醒了大眾的靈魂。俄羅斯人本質上說對政治是不關心的,至少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是這樣,而農民是蘇聯軍隊的主要兵源。一個俄羅斯士兵可能並不是積極的共產黨員,也不是狂熱的政治信徒,但是他能夠清醒地意識到——這也就是值得注意的重大的變化——自己不是為了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而戰,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而戰。

    蘇聯在較短的時期內完成了國家的工業化,這使紅軍得以征集到一批完全掌握專業技能的工人參軍。這些受過技術科目訓練的士兵被精心分配到各個級別,教導那些出身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指揮員,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的入門知識。一戰期間,電話對於一般的俄軍來說仍然是“不可思議的魔術”,而到了二戰時期,結構復雜的無線電在蘇軍內部被視為非常普通的工具。

    除了精神上的覺醒之外,政治委員還為紅軍帶來了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無條件地服從。政委的繫統化訓練,讓人們能夠舍棄自己的生命。俄羅斯士兵的天性是不服管束,而政治委員手中掌握著對下級進行懲處的權力,這是讓軍人無條件服從命令的基礎。政委可能是紅軍中有爭議的一類人,甚至是蘇聯方面對政委的用處、職務和職責都爭議頗多。政委是紅軍的推動力,用狡猾而冷血的方式管理軍隊。

    所謂蘇軍士兵僅僅是因為恐懼政委而投入戰鬥的說法根本不實。蘇軍士兵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根本不是僅靠恐懼就能激發出來的。實際上,一般蘇軍士兵對政委的態度,不隻是懼怕他手中的權力,同時政委往往還要以身作則為士兵做出表率。政治委員對士兵切身利益的關注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和士兵關繫的好壞。因此可以說,蘇軍士兵即使在絕望的境地下仍能頑強奮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委的表率作用。而且德軍也並沒有嚴格執行“政治委員令”,將所有被俘的政委都馬上移交黨衛隊保安局做“特殊處理”,實際上被處決的往往是帶領士兵做決死抵抗的政委。如此堅決抵抗的動力,根本不是盲目的狂熱,更應該是軍人的英勇品質,以及為了蘇聯取得勝利而奮戰下去的責任感。

    紅軍的高層指揮人員在戰爭初期就展示出了其能力:靈活性、充滿主動精神並且頗為活躍。但是他們卻無法鼓舞大多數俄羅斯士兵。和平歲月裡蘇軍的大多數指揮人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提撥到了較高的崗位上,盡管其中還有一些年紀較大的指揮員。紅軍指揮人員的成分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從普通工人到研究蒙古語言和文化的大學教授。在指揮人員的選撥中,革命的功績是個重要因素,但是個人性格、對軍事方面的理解和智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純粹負責黨務的將軍則僅僅是靠威望纔能取得現有的職務。

    由於各種各樣的政治清洗,蘇軍的高級指揮層出現了較大的空缺。但不能說高級指揮人員的水平必然會出現退化。因為軍事教育學的重大進步,即使是在戰爭初期,蘇軍的高層指揮員也是稱職的。在戰略理論範疇的諸多進步,使得人們不時會對這些蘇軍將領的能力產生懷疑,而他們要想得到公正的評價,就得先通過考驗。在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認為蘇軍失敗的觀點廣被接受,但是戰爭中蘇軍的表現很難說沒有戰略欺詐的成分在。蘇芬戰爭的時機是恰當的,而其擁有巨大優勢的進攻一方也迅速的達到了自己的企圖。

    盡管德軍在入侵蘇聯之初立竿見影的取得了戰術和戰役層面的勝利,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前述觀點是錯誤的。在戰線的中部和波羅的海地區,我軍兵臨第聶伯河和盧加河之前,蘇軍仿佛還在迷惑戰爭是否已經真的開始了。我軍通過繳獲鐵帥的戰略想定,發現戰爭初幾周的戰局進展與蘇軍的戰前預測基本一致。特別是中央集團軍群在布格河沿線的進攻,初僅僅遇到了邊防軍的抵抗,幾天之後纔遭遇蘇正規軍的微弱抵抗。終我們在第聶伯河—別列津納河之間的三角形地帶和對方展開了大規模戰鬥,自此戰事纔真正進入白熱化狀態。雖然我們不斷接到大批蘇軍正在調動的情報,但是直到巴巴羅薩戰役初階段過去之後,蘇軍纔開始有大規模動作並出現在第聶伯河彼岸。從蘇聯的戰略觀點來看,這無疑是戰爭爆發之後緊急調來的部隊。然而東線外軍處(德軍的軍事情報機構)卻一直相信自己的判斷,也就是從1940年春開始蘇軍就一直在向蘇德邊境調動部隊,總數約130個師。

    蘇軍集團軍和方面軍級別指揮員在指揮上的靈活性,在中下級指揮員身上卻看不到。紅軍中的師級以下指揮人員和大多數中級指揮員(普遍來說是師級)在戰鬥中往往猶豫不決,不敢擔負責任。過分僵化的訓練和死板的條令,把中下級指揮人員限制在現有的條條框框之內,其結果隻能是一片死氣沉沉,很少有誰能夠主動申請去執行任務,獨立的做出決策。蘇軍部隊往往會在突破我軍陣地之後數天,卻不懂得如何利用他們的有利態勢。蘇軍小部隊指揮人員害怕犯錯誤,還往往因為懼怕被追究責任而不敢利用有利的條件主動行動。

    蘇軍的坦克和機械化部隊指揮官往往接受過良好的戰術訓練,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抓住戰術條令的精髓,隻是按照固定套路去指揮戰鬥,不會因勢應變。而且平民在生活中被嚴格管制,蘇軍人員表現出明顯的盲目服從的傾向。僵化教條和不敢承擔責任是紅軍為嚴重的缺點,在戰爭初期其完全掩蓋了蘇聯軍人的許多優點。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