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精裝)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 -> 政治
    【市場價】
    585-848
    【優惠價】
    366-530
    【作者】 美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詹姆斯·麥迪遜,約翰·傑伊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政治理論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289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62892
    作者:[美]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詹姆斯·麥迪遜,約翰·傑伊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6月 

        
        
    "

    編輯推薦
    關於本書:

    一般研究家認為,有關美國民主和共和政體的***書有兩本,一本是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一本就是《聯邦論》。其實還有一本,重要程度不亞於前兩本,叫做《辯論:美國制憲會議實錄》,記錄者也是《聯邦論》作者之一的詹姆斯·麥迪遜。《辯論》是《聯邦論》的導言,是現場版的《聯邦論》,它用實例證明了在面對建立國家這樣偉大的事業時,何謂擔當,為何擔當,何以擔當。因此,結合《辯論》讀《聯邦論》,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劉蘇裡·名家大課》之《<聯邦論>:了解美國民主共和政體***書》




    關於譯名:

    這部偉大的作品,有一個更出名的漢譯本,叫做《聯邦黨人文集》。兩個譯名都對,都很傳神。它的俗譯,叫做“聯邦黨人的作業”,The Federalist Papers。它還真是一本作業,一份答卷,作業是寫給全體美國人民的,而答卷是交給歷史的。歷史實踐證明,它們取得了超過滿分的成績。今天我們溫習這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得到的遠不隻是知曉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時段,展現出的驚世駭俗的勇氣和智慧,更是這種勇氣和智慧的光芒,給我們今天帶來的啟示和鼓舞。

    ——《劉蘇裡·名家大課》之《<聯邦論>:了解美國民主共和政體***書》


    本書以前有一個中譯本,名為《聯邦黨人文集》。如今,尹宣先生重譯《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翻譯這樣一部政治學名作,要做到信達雅相當不易,為此,譯者做了相當的案頭工作,修改了一些似乎已經定型的提法。比如本書的中譯名,譯者進行了歷史事實的考證,指出當時寫這些文章的時候,還不存在一個聯邦黨(聯邦黨是美國聯邦制度按照憲法建立以後的1791年纔成立,而且隻存在了34年),因而原作者們隻是聯邦主義者或聯邦論者。根據這一事實,譯者采用了現在的書名。 

    ——顧肅《<聯邦論> 思考制約權力》


    本書的英文原名是TheFederalistPapers,在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被譯為《聯邦黨人文集》(程逢如、在漢、舒遜譯,1980)。我以為,這本書的書名宜譯為《聯邦主義文集》。因為,書中的文章發表時,還沒有聯邦黨。 ——《尹宣:是<聯邦黨人文集>,還是<聯邦主義文集>? 》



    關於譯本:

    《聯邦論》自1980年漢譯全文出版以來,國內先後出過6個譯本。全書85篇,商務版譯本有開創之功,全書正文502頁;譯林版譯本,正文608頁,譯品精到、注釋謹嚴。《聯邦論》不僅是政治學、法學專業學習者的***書,其實也是了解美國文化與歷史的***物。它聲譽如此之隆,與它嚴謹的邏輯、現實的關懷、優美的文字和力透紙背怎麼都擋不住的智慧閃光,有著密切關繫。——《劉蘇裡·名家大課》之《<聯邦論>:了解美國民主共和政體***書》


    《聯邦論》,是一個標杆。其實,尹譯《辯論》,於2003年便樹立了“心血之作”標杆。——參見俞曉群《品三國,也品美國“制憲記錄”》


         面對這樣一部學術和政論結合於一身的名著,譯者不隻是照字面意思將英文翻譯成中文,而是在大量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比如譯者邊譯邊寫了約300條注釋,並且在譯完全書後又重新編寫這些注釋,使之帶有研究成果的性質。
        譯者尹宣對一些重要的政治和法學名詞進行了再考察,采用了新的更準確的譯名,以盡量符合作者的原意。近現代國人翻譯西方著作,或運用現有中文詞彙,或借鋻自日本所譯———如“革命”、“干部”,還有一些,采用音譯,如“布爾喬亞”。社會在發展,漢語語境也在變化,調整譯名與經典作品新譯,勢所難免。《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雖然不能說是十全十美,但在準確表達方面,的確值得肯定。
    尹宣的譯本,還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日常政治詞彙中對於美國政治體制的描述。比如美國的各個state,中文已經習慣翻譯成“州”,但這離原意相差甚遠。州是中央集權政府設立的行政區劃,由中央政府派遣主要官員任職。在美國,state應該譯為邦,因為其主要官員皆由本邦選民選舉產生,中央政府對此無權干涉。邦的許多法律制度也都是自己獨立制定,特別是其刑事案件的終審權在邦而不在中央政府,各邦都有自己的憲法。       所以state就是邦國。建立聯邦,就是把這些邦國聯合起來,在外交和國防等有限的事務上作為一個國家來行動,但是,建立聯邦之後,各邦仍然保留了相當大的獨立處理自身事務的權力。
        除了用邦的譯名以外,本書譯者對於像congress、confederation等名詞的翻譯都進行了仔細的推敲,更加準確地表達原意。
     ——顧肅《<聯邦論> 思考制約權力》





     
    內容簡介
    眾多支持和贊揚《聯邦憲法》的文獻中,有一本書脫穎而出,流傳至今,成為代表作。這就是漢密爾頓策劃並參與撰稿、麥迪遜和傑伊合作的《聯邦論》。這本書的一個明顯優點,是對聯邦憲法基本觀點的不厭其煩的反復弘揚。 
    《聯邦論》成為述評《美國憲法》的經典著作,聲名與年俱增,在美國反復重印,累次暢銷,至今不衰。華盛頓說:“危機消失、環境安定後,這本書將得到後世的矚目。因為,這本書對自由的原理,對政治問題,提出了坦率精湛的討論。凡有公民社會存在的地方,人們永遠會對這些問題發生興趣。”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美國金融家、軍官、政治家,美勛之一,美國首任財政部長。


    尹宣,祖籍湖地邵陽,1842年5月生於廣西桂林。
    1936年畢業於師範學院(現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繫俄語專業,同年起到武漢市中學教授俄語,後自學英語並一直任英語老師。
    1981年,譯出伊麗莎白·布會著《現代美國文學簡介(1919-1980)》。1982-1984年,譯出麥克米倫版《美國文學選讀》四卷。
    1988年回國定居。1998-2000年,譯出麥迪遜著《美國制憲會議記錄》20063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088年,譯出漢密爾頓、麥迪遜、傑伊合著《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
    20月,心髒病突發,病逝於武漢。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57-1804)美國金融家、軍官、政治家,美勛之一,美國首任財政部長。

    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1751-1836)美國第四任總統(1809-1817),美勛之,世稱“美國憲法之父”。

    約翰·傑伊(John Jay),(1745-1829)美國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和法學家。曾任美國法院法官,1789年至1795年出任美國首席大法官。





    譯者簡介:
    尹宣,祖籍湖地邵陽,1842年5月生於廣西桂林。
    1936年畢業於師範學院(現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繫俄語專業,同年起到武漢市中學教授俄語,後自學英語並一直任英語老師。
    1981年,譯出伊麗莎白·布會著《現代美國文學簡介(1919-1980)》。1982-1984年,譯出麥克米倫版《美國文學選讀》四卷。
    1988年回國定居。1998-2000年,譯出麥迪遜著《美國制憲會議記錄》20063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7-088年,譯出漢密爾頓、麥迪遜、傑伊合著《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
    20月,心髒病突發,病逝於武漢。

    目錄
    目錄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0月27日
    第二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0月31日
    第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3日
    第四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7日
    第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0日
    第六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4日
    第七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9日
    第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0日
    第九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21日
    第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3日
    第十一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24日
    第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7日
    第十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30日
    第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30日

    目錄


    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0月27日
    第二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0月31日
    第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3日
    第四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7日
    第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0日
    第六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4日
    第七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19日
    第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0日
    第九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21日
    第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3日
    第十一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24日
    第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27日
    第十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1月30日
    第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1月30日
    第十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1日
    第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4日
    第十七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5日
    第十八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7日
    第十九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8日
    第二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11日
    第二十一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12日
    第二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14日
    第二十三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18日
    第二十四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19日
    第二十五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21日
    第二十六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22日
    第二十七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7年12月25日
    第二十八篇 原載《獨立報》 1787年12月26日
    第二十九篇 原載《每日廣告報》1788年1月10日
    第三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2月28日
    第三十一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1日
    第三十二篇 原載《每日廣告報》1788年1月3日
    第三十三篇 原載《每日廣告報》1788年1月3日
    第三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4日
    第三十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1月5日
    第三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8日
    第三十七篇 原載《每日廣告報》1788年1月11日
    第三十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15日
    第三十九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1月16日
    第四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18日
    第四十一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1月19日
    第四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22日
    第四十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1月23日
    第四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25日
    第四十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1月26日
    第四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1月29日
    第四十七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日
    第四十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日
    第四十九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5日
    第五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5日
    第五十一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8日
    第五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8日
    第五十三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2日
    第五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2日
    第五十五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5日
    第五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9日
    第五十七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19曰
    第五十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22日
    第五十九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22日
    第六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26日
    第六十一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2月26日
    第六十二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2月28日
    第六十三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3月1日
    第六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7日
    第六十五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7日
    第六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1日
    第六十七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1日
    第六十八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4日
    第六十九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4日
    第七十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8日
    第七十一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18日
    第七十二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21日
    第七十三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21日
    第七十四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3月25日
    第七十五篇 原載《獨立報》 1788年3月28日
    第七十六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4月1日
    第七十七篇 原載《紐約郵報》 1788年4月4日
    第七十八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七十九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一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二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三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四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第八十五篇 收入麥克萊恩版 1788年5月28日
    附錄一 獨立宣言
    附錄二 聯盟條款
    附錄三 美利堅聯邦憲法
    附錄四 聯邦憲法修正案
    附錄五 主要注釋索引

    前言
    《聯邦論》漢語譯本序言 (節選 ,尹宣文 )
    我為《聯邦論》漢語譯本做了以下工作:

    一,研究和翻譯

    2006年12月,郵購一部Dell原裝電腦和配套的打印機,開始研究和翻譯,邊譯邊用Email把譯文和注釋發給責任編輯。到2007年12月31日晚上10點半,用Email發出全部85篇譯稿,和隨譯隨做的三百多條注釋。歷時13個月。每日全天候,別無旁騖,專做這一件事。

    聯邦論》漢語譯本序言 (節選 ,尹宣文 )



    我為《聯邦論》漢語譯本做了以下工作: 

    一,研究和翻譯 

    2006年12月,郵購一部Dell原裝電腦和配套的打印機,開始研究和翻譯,邊譯邊用Email把譯文和注釋發給責任編輯。到2007年12月31日晚上10點半,用Email發出全部85篇譯稿,和隨譯隨做的三百多條注釋。歷時13個月。每日全天候,別無旁騖,專做這一件事。 

    《聯邦論》的三位作者中,約翰·傑伊年齒稍長,時年45歲。雖然隻是中年,三人之中,他的文風,頗具長者仁人之風。傑伊後來成為美國位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在眾多美國建國之父中,他是的法國人後裔。他的主要貢獻,在美國立國初年的外交。由於受傷中途退出寫作,傑伊為《聯邦論》隻貢獻了五篇文字,主要論述外交。這五篇文章,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傑伊的文字,反映出美國立國初年“弱國難以開展外交”的苦衷,表現為反復強調聯邦政府要約束各邦和人民,不要給外國列強“提供對美開戰的正當理由”,與後來美國的外交態勢迥然不同。傑伊行文,反映出他的坦誠,作為政治家,這是難得的品格。傑伊行文,洋溢著期盼美國早日建立海軍、與列強平起平坐的熱望。傑伊行文,追求華美。希望我的譯文,反映出了他的這種追求。 

    麥迪遜後來被尊為“美國憲法之父”。這個身高隻有1米63、體重隻有100磅的36歲男子,思想已上升到哲理高度。制憲會議開始時,他極力主張建立中央集權的“全國政府”;在制憲會議上,他受到邦權派的強烈抵制,參與寫作《聯邦論》時,他已變為一個聯邦論者,或聯合論者。麥迪遜中途插入寫作,本為客串,隻寫了20多篇,可是每篇較長,占《聯邦論》四成篇幅。從麥迪遜的文字,可以看出:對這部憲法,他是爛熟於心,大到宏觀主旨,小到微觀細節,無不反復思考,或述或評,如數家珍。他的文章,高屋建瓴,氣勢磅礡,透徹明晰,既深含哲理,又曉暢明理。翻譯麥迪遜,是一種快樂。 

    漢密爾頓則不然。他的文章,一向得到美國法學家、律師、文史學者廣泛稱道,說有風骨(style)。可是,普通美國大學生裡,能有耐心啃完這部經典的人,十分有限。瑪麗·韋伯斯特說,《聯邦論》有兩難:一難在convoluted sentences,盤龍似的、翻卷回旋的句式;二難在elegant Enlightenment flourishes,啟蒙時代的華麗辭藻。這兩難,主要表現在漢密爾頓筆下。瑪麗·韋伯斯特是《韋氏辭典》編者諾亞·韋伯斯特的後人,此前已經寫作出版過三部長篇小說,而且擁有聾啞語言譯員的正式執照,自認為善於向聾啞人用手語,通過比劃,傳達復雜的信息,特別適於擔任《聯邦論》的現代英語翻譯。她的相片,登上維基百科辭典,不是因為她的小說,而是因為她在傳播《聯邦論》方面的貢獻。這位中年婦女,自稱不懂法學,不愛歷史,隻是讀了《聯邦論》後,覺得其中內容,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多數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便踏上用現代英語翻譯此書的征途。她主要采取兩個辦法:一,用簡單的英語順句,取代復雜的多重倒句;二,盡量用現代英語的常見詞,取代原來的大量冷僻詞。我翻譯漢密爾頓遇到難處時,常常看看她怎麼譯,結果發現,她時常甩掉一些原詞甚至詞組,隻留簡化大意。因此,她的譯文,不能作為漢語譯文的依據,但是,對幫助理解原文,常有啟發。 

    漢密爾頓的英文,我以為有兩難:一,理解難,他的英文句子結構太復雜,有時要多次順讀倒看,纔能會意;二,表達難,原句太長,漢語譯文難以斷句,難以成誦。硬譯出來,會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要伸出一個手指,去弄清譯文句子的線索結構。遇到難處,常參考大陸譯本《聯邦黨人文集》和臺灣譯本《聯邦論》。作為先喫螃蟹的人,他們對相同句子的理解,也時有不同;表達所用的漢語文字風格,更是各有千秋。總體來說,我能領會他們努力過程中付出的辛苦,欣賞他們提出的許多精彩譯筆,在此特致謝忱。 

    漢密爾頓是《聯邦論》的策劃者和主要撰稿人。他一個人單獨寫了五十多篇,占全書篇幅五成多。麥迪遜的特點是,哲學高度,大處著筆;漢密爾頓的特點,在心理分析,異常細膩。非婚生子漢密爾頓,自幼性情敏感,成長經歷多樣,世情洞明,人情練達。他對治人者容易沾上的惡,有透闢的觀察。他處處說明:對治人者,既要謹防,又要理解,還要給予鼓勵。這一切,出於一個32歲的年輕人筆下,難能可貴。我想像中,漢密爾頓是個用頭倒立的怪傑。一般人走進房間,先看到牆壁、家具、地板,漢密爾頓先看到天花板和窗外的天空;一般人走出戶外,看到的是林子、道路、地平線,漢密爾頓始終盯著太陽。他寫文章,結論在前,再用五六個甚至更多短語、分句鋪墊說明理由,句子結構具有立體性,呈現多稜體。有些譯者,費了很大的勁,把他的句子結構順過來。不到一兩百字,漢密爾頓不打句號,即使順過來,念起來,也會長得令人喘氣。反復揣摩他的原文,適應和摸索,我決定順著他的語氣翻譯,多打逗號,發現這樣反能保持他的文氣和風格。倒裝結構,並非英文的專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翻譯《辯論》時,我追求的文風,是大白話,盡量接近口語,盡量不用漢語的成語套話。因為,制憲代表們是在發言,是在講話,不是念稿子,而且,隨時趕記的麥迪遜,也來不及文縐縐。 

    《聯邦論》不同,雖然都是急就篇,七個多月裡,趕寫成85篇戰鬥檄文;但是,三位作者都是文人,都注重英文的結構美和音韻美。翻譯《辯論》,要注意防止“文勝質”,翻譯《聯邦論》,要防止“質勝文”。我曾嘗試駢四驪六、五七合轍,遭到譯林出版社編輯和一位文學教授反對,他們希望的,還是能啟發讀者聯想原文的平直漢語。於是,我又全部平直化一遍。 

    85篇,每篇都打印出來幾次。修改打印出的文字,比修改電腦屏幕上的文字,效果好得多。後,保持兩項追求。一,明白如話;二,漢語的句讀,漢語的音韻美。英語的多重修飾,漢語究竟用幾個“的”字,幾個“之”字,還是盡量刪去?英語裡太多的but,and,漢語到底是譯為“但是”,“可是”,還是“不過”,還是干脆不要;“和平與寧靜”,“野心和貪婪”中的“與”字“和”字,能不能省去?這些,都要取決於每個具體句子反復誦讀的音樂感。2007年,我聘請了兩位大學生,一位定時朗誦《古文觀止》,另一位定時誦讀《紅樓夢》,目的,是要尋找並使自己處身於漢語的音樂感之中。 

    這本《聯邦論》裡的漢語譯文,麥迪遜和傑伊的文字,修改都不下三五遍,漢密爾頓的許多段落和句子,修改不下十遍。他的篇,修改不下二十遍。 

    如今的漢語譯本讀者,英文水平與日俱增。遇到疑惑處,對照原文尋求原始意蘊的讀者,越來越多。廚師雖盡心竭力做出一桌好飯菜,食(識)者若挑出骨頭或刺,請不吝賜教,廚師當竭誠歡迎。 

    二,重構漢語譯名(概念)體繫 

    講述美國《聯邦憲法》從無到有的這段故事,對中國讀者,比講述《史記》、《三國》難。因為,對中國古書中的人名地名典故,講述者隻要稍作解釋點撥,觀眾或讀者,就能頓悟。遙遠的美國,兩百多年前的事情,就不那麼容易。例如,在本書中,三位作者集中火力批評的,是Congress;他們竭盡全力要建立的,也是Congress。可是,他們並沒有用兩個詞來區分。其實,他們要批評的,是Congress of Confederation,“聯盟議會”;他們要樹立的,是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聯邦議會”。所以,我從不用“國會”這種譯法,因為,那時還沒有建成“國家”;根據前後文,我把Congress分別譯為“大陸議會”、“聯盟議會”和“聯邦議會”。把State譯為“邦”,把邦的行政首長勉強地譯為“邦長”(譯為“總督”與“總統”對應,更好),都是為了與“聯邦”這個概念對應。若譯為“州”(中央集權政府設立的行政區劃,由中央派出主要官員),則美國國名應譯為“美利堅聯州”。我從不用“美利堅合眾國”這種譯法,因為,我不明白其中的“眾”字代表什麼意思,是選民大“眾”,還是初的十三個邦之“眾”?看來,是指後者。臺灣譯本《聯邦論》的推薦者錢永祥說:合眾國,就是“合”“眾國”,也就是說,十三個國家“聯合成一個‘眾國’”。(第7頁)我贊同這個理解。隻是,如果接受這種理解,紐約就可以簡譯為“紐國”,馬薩諸塞就可以簡譯為“馬國”,加利福尼亞就可以簡譯為“加國”。因為,直到今天,它們都有各自的憲法,都有各自選民選出的政府,都有自己的法律文字體繫,都有自己的法院體繫;路易斯安那甚至實行歐洲大陸法繫。當初,蘇聯曾經采取這種做法,把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都稱為“加盟共和國”,甚至在聯合國裡占有各自的席位。還有一個關鍵詞Confederation。我在《辯論》一書中把它譯成“邦聯”。後來,對不少通過四六級英語考試的大學生發問:“邦聯是什麼意思?與聯邦有什麼區別?”沒有一個人答得上來,多數人說是一樣的,不過正說反說而已。還有一位教學生考四六級英語的具有研究生資格的大學老師,也說邦聯、聯邦沒有區別。這次翻譯時,我廢棄“邦聯”這個模稜兩可的譯名,把Confederation一律譯為“聯盟”,把《邦聯條款》改為《聯盟條款》。美國歷史的特點,就在於先有十三個殖民地,獨立戰爭期間,同時獨立,十三個同時獨立的邦,既需要結成戰時聯盟,以合力對付英國,又不願意上邊有個“老板”。於是,迪金森等人設計出一套《聯盟條款》,一個介乎憲法(社會契約)與盟約(條約)之間的文件。可是,獨立戰爭證明,這種介乎盟約與憲法之間的遊戲規則,過於松弛,過於脆弱,不能適應維繫聯邦的需要。於是,纔有制憲會議的召開,發起者決心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全國政府。結果,中央集權派,遇到已經擁有相當實力的邦權派的韌性抵制。後,兩派折中,實行“偉大妥協”(今天叫“雙贏”),形成聯邦制,兩派都轉化為聯邦派。美國走過的道路,畢竟是先有邦憲法,先有聯盟條款,後纔有聯邦憲法。這為她後來的經歷,既留下許多便利,又惹下許多麻煩。制憲會議,實際上是一個由各邦代表劃分權力大餅的會議。他們仔細劃分邦權和聯邦之權,直到會議開完,還留下許多劃分不完的部分。從好處說,制憲會議是通過和平談判完成的,免去了一次內戰;由於開始分得認真,免去日後的許多界限不明和爭執;從不好處說,邦權和聯邦之權,即使理論上劃分得再清,實際運作起來,仍然會有矛盾爭執,就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一樣,始終困擾著美國。兩百多年來,聯邦之權和各邦之權,此長彼消,總的來說,是聯邦之權逐漸積累,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美國歷著名的總統有三位:華盛頓、林肯、羅斯福。他們執政期間,聯邦之權都大幅增加;可是,直到1968年和1980年,尼克松和裡根競選總統時,仍把“還政於邦”作為競選口號之一。這個問題,處理起來,需要一部專著。 

    究竟是中央集權制好,還是各邦分權的聯邦制好,是個難於簡單回答的理論問題。從集中全國民力、物力,財力,指向共同目標來看,肯定中央集權有效率上的優勢;各邦自治,保留一份對中央的制約,對社會平穩、長治久安,也不無益處。不同的聯邦制國家,或單一制國家,在聯邦政府與各邦政府的分權上,做法和程度,也不盡相同。拿美國與法國、德國的聯邦制比,就可以看出區別。 

    魚與熊掌,兼而得之,雖好不易。 

    三,制作《聯邦論85篇初次問世的年月日和報刊名稱》 

    Bantam 版列出了各篇的日期,但未說明是寫作日期還是發表日期,也未列出發表刊物;企鵝版列出了各篇發表的報刊名稱,日期多比Bantam版遲一兩天。 

    估計從寫成到發表,有一個時間差。這個漢語譯本,根據兩種英語版本,綜合出一個《聯邦論85篇寫作或發表日期和初次問世的報刊名稱》;顯現報刊在當時政治生活中的多樣性和重要性。 

    漢密爾頓策劃《聯邦論》,先後邀請傑伊和麥迪遜參加。目的是勸說當時的美國選民,尤其是紐約選民,投票選舉支持《聯邦憲法》的人物擔任民意代表。當時,紐約有三萬居民,有五份報紙。漢密爾頓在三份紐約報紙上,連續發動地毯式轟炸,希望造成轟動效應。從1787年10月27日,到1788年5月28日,開始每隔三天,密時每隔一天,三家報紙,輪番刊登繫列文章。1788年3月22日,漢密爾頓把前36篇集結為集出版;5月28日,趕在紐約邦審議聯邦憲法的代表大會之前,推出第二集。合稱“布萊恩版”。 

    四,制作《聯邦論85篇中心思想,1071自然段段落要點》 

    奇怪的是,作為報刊文章,《聯邦論》各篇隻有編號,沒有篇題,給後世讀者帶來不便:讀者不知作者每篇主旨何在,包含哪些要點;即使事後研究,要弄清各篇線索,也要費很大氣力。 

    瑪麗·韋伯斯特采用了一個做法。她在原書的每篇前,加了一個篇名,在每個自然段前,加了一個段落大意。翻譯過程中,我發現這種做法,至少幫助譯者快速抓住每篇中心思想,尤其是每段段落要點。我努力琢磨每篇文章主旨,發現:許多文章,不止一個主題;像許多急就篇那樣,作者興之所至,手筆隨之。可是,一篇文章,隻能有一個篇題。我反復琢磨,給每篇文章擬出一個我認為比較適宜的篇題。85個篇題,集結為本書的目錄,以便利讀者,研究者的時間。篇題為我所擬,雖然盡量采用原文,隻能是眾多解讀中的一種,文責自負,讀者明鋻。 

    1071段段落要點,更費功夫。開始是跟著瑪麗·韋伯斯特走。後來,有時不同意她的擬法,就自己擬。開始,段落大意力求文字簡約,如“和則強,分則弱”。後來,覺得這種過於一般化的抽像,沒有多大的啟發性,干脆盡量利用一行的容量,把概括盡量做到有個性。段落要點,置於正文側面,是譯者研究此書的主要心得,歡迎批評。 

    五,編寫繫統注釋 

    翻譯《辯論》時,我寫了600條注釋。努力模仿史家筆法,做到要言不繁。後來想據此寫點東西,由於注釋內容前後不連貫、索引太簡,往往不得不自己又來前後搜索。這次翻譯《聯邦論》,邊譯邊寫了約300條注釋。譯完全書後,從2008年1月到4月,又花了四個月時間,重新編寫全部注釋,把原來的知識性注釋和交代出處的注釋,盡量刪去,改為為正文提供背景的注釋,而且盡量按時間順序排列,使其自成繫統,注釋加起來,可以獨自成書。現在,任意挑選一兩條注釋,便可以發揮為一篇論文。 

    這些注釋的主要依據為:一,維基免費百科辭典英文版;二,簡明不列顛百科辭典漢語版;三,伯納德·貝林《關於憲法的辯論》書後的人物簡傳和年表;四,世界年鋻2000年代各冊;五,《美國歷史統計:殖民地時代到1970》英文版;六,譯者散見的其他書籍。 

    六,編制附錄 

    《聯邦論》講的是從《獨立宣言》,經過《聯盟條款》,走向《聯邦憲法》的這一段歷史。讀者免不了要對照和參考原始文件。 

    《獨立宣言》,《聯盟條款》,《聯邦憲法》,《聯邦憲法修正案》,我於1990年代已經譯出,作為《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的附錄一、二、八、九。這次重譯一遍,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作為《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的附錄一、二、三、四。此外,把“主要注釋索引兼年表”作為附錄五。 

    譯林出版社張遠帆先生,對照英語原文,閱讀和核對了本書正文的85篇譯文,以及《獨立宣言》、《聯盟條款》、《聯邦憲法》、《聯邦憲法修正案》的譯文,提出許多寶貴建議和意見,有的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商討,對譯者改進譯文,提高質量,貢獻良多,特致謝忱。 

    2008年5月30日於武漢 



    媒體評論

    《聯邦論》:了解美國民主共和政體***書(劉蘇裡)
    《聯邦論》是一部起初發表在報紙上的政論集,雖有很強的辯論色彩,但卻是不可多得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論證文章。它詳細分析和論證了美國共和政體,是遵循什麼原則搭建起來的,以及為什麼要建立這種政體,而不是其他政體。
    歷史上,*著名的理論和思想作品,絕大多數出自一人之手,而《聯邦論》的作者有三位,漢密爾頓、麥迪遜和傑伊。歷史上,*著名的理論和思想作品,絕大多數出自書齋學者,他們都是坐而論道的知識人,而《聯邦論》的三位作者,都是美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漢密爾頓勛,在獨立戰爭期間曾是華盛頓的副官,也是美國的建國之父,憲法*重要的起草人之一,還是美國首任財長和美國政黨制度的創始人;麥迪遜是憲法草案“弗吉尼亞方案”的起草人,還曾擔任聯邦眾議員、國務卿和第四任美國總統,也是民主共和黨的創辦人;傑伊曾擔任駐法大使、紐約州長、*法院首席大法官和國務卿。人類歷史上,再也沒有一部作品,它的理論品質,它的政治智慧,與它的作者擔任的角色,如此天造地設、匹配無雙的了。
    《聯邦論》:了解美國民主共和政體***書(劉蘇裡)
    《聯邦論》是一部起初發表在報紙上的政論集,雖有很強的辯論色彩,但卻是不可多得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論證文章。它詳細分析和論證了美國共和政體,是遵循什麼原則搭建起來的,以及為什麼要建立這種政體,而不是其他政體。
    歷史上,*著名的理論和思想作品,絕大多數出自一人之手,而《聯邦論》的作者有三位,漢密爾頓、麥迪遜和傑伊。歷史上,*著名的理論和思想作品,絕大多數出自書齋學者,他們都是坐而論道的知識人,而《聯邦論》的三位作者,都是美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漢密爾頓勛,在獨立戰爭期間曾是華盛頓的副官,也是美國的建國之父,憲法*重要的起草人之一,還是美國首任財長和美國政黨制度的創始人;麥迪遜是憲法草案“弗吉尼亞方案”的起草人,還曾擔任聯邦眾議員、國務卿和第四任美國總統,也是民主共和黨的創辦人;傑伊曾擔任駐法大使、紐約州長、*法院首席大法官和國務卿。人類歷史上,再也沒有一部作品,它的理論品質,它的政治智慧,與它的作者擔任的角色,如此天造地設、匹配無雙的了。
    這部偉大的作品,有一個更出名的漢譯本,叫做《聯邦黨人文集》。兩個譯名都對,都很傳神。它的俗譯,叫做“聯邦黨人的作業”,The Federalist Papers。它還真是一本作業,一份答卷,作業是寫給全體美國人民的,而答卷是交給歷史的。歷史實踐證明,它們取得了超過滿分的成績。今天我們溫習這份珍貴的歷史文獻,得到的遠不隻是知曉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時段,展現出的驚世駭俗的勇氣和智慧,更是這種勇氣和智慧的光芒,給我們今天帶來的啟示和鼓舞。
    《聯邦論》自1980年漢譯全文出版以來,國內先後出過6個譯本。全書85篇,商務版譯本有開創之功,全書正文502頁;譯林版譯本,正文608頁,譯品精到、注釋謹嚴。《聯邦論》不僅是政治學、法學專業學習者的***書,其實也是了解美國文化與歷史的***物。它聲譽如此之隆,與它嚴謹的邏輯、現實的關懷、優美的文字和力透紙背怎麼都擋不住的智慧閃光,有著密切關繫。
    一般研究家認為,有關美國民主和共和政體的***書有兩本,一本是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一本就是《聯邦論》。其實還有一本,重要程度不亞於前兩本,叫做《辯論:美國制憲會議實錄》,記錄者也是《聯邦論》作者之一的詹姆斯·麥迪遜。《辯論》是《聯邦論》的導言,是現場版的《聯邦論》,它用實例證明了在面對建立國家這樣偉大的事業時,何謂擔當,為何擔當,何以擔當。因此,結合《辯論》讀《聯邦論》,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過去三百年,是人類文明加速發展的三百年,大事無數,但我個人認為,*件大事,就是美國制憲。這一創舉提供的紙上文本,不僅成為美國人構建共和政體的路線圖,還成為美國人政治生活百代不易的聖經,人造的*。每當美國遇到重大挑戰、重大困境時,這一“人造的*”都會成為美國矯正方向的指南針。美國憲法之所以擔起了這一角色,是因為在它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就是神啟。
    但神啟落地不易,踐行更難。《聯邦論》的任務,就是為踐行神啟下的憲法,如何落地生根開闢道路,指引航向。它對正襟危坐的憲法條文,做了通俗易懂、精闢絕倫的理論論證,而論證不僅借鋻無數歷史經驗和教訓,還結合美國的現實處境,對預見到的未來,做了洪鐘大呂式的提醒。


    尹宣和他*後的遺稿《聯邦論》 (文:劉蘇裡)
    “2008年終,譯林出版社將出版我翻譯和注釋的《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序言”這句話,尹宣信中跟我也說過。我收到這部譯著時,已是2010年6月4日。尹宣永遠看不到譯稿的出版。
    據說,尹宣“20月,心髒病突發,病逝於武漢。”
    1,  結識尹宣
    2007年5-7月,天涯博客,我連續發了40篇《重溫美國制憲歷程:讀<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這是我第三次繫統閱讀此作。到這時,尹宣何許人,性別、老少、居住何地,一概不知。我喜歡麥迪遜這部真實的記錄作品,尤為譯品之雅致精到稱快。
    2008年深秋,接到尹宣手寫來信,大為驚喜。信中尹宣告訴我《聯邦論》即將出版消息,更讓我激動不已。隨後我們電子書信往來頻繁,我還答應為他即將著手翻譯的沃倫大法官的傳記,尋找*好的出版機構。2009年圖書訂貨會剛過,向他詢問對幾個備選出版公司的意見,郵件一去不返。我還納悶呢。
    到這時,我也僅核實了仰慕已久的尹宣,是先生而非女士。除此,就是他的譯作《辯論》了。
    2,噩耗傳來
    09年中,參加江蘇鳳凰集團在京活動,見到《聯邦論》責任編輯張遠帆,問起該書出版情況。他說,“尹宣年初去世了”。我大為震驚,無以名狀,為大陸翻譯界失去一位多年難得一見的*翻譯家悲痛不已。遠帆跟我說,尹譯《聯邦論》,估計出版推遲到是年9月。
    09年底,參加廣州日報活動,見到南方周末編輯劉小磊,告知尹先生去世,小磊亦大驚。我這纔知道,小磊2006年10月編發過尹宣先生文稿《是<聯邦黨人文集>,還是<聯邦主義文集>?》,正是此文引起譯林出版社注意,決心由尹宣先生重譯The Federalist Papers。
    The Federalist Papers漢語譯本,《聯邦黨人文集》,198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三十年來,該書跟柏拉圖《理想國》、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等,是我常讀常新的作品。我對讀尹宣先生新譯,期待甚殷。
    3,  尹宣小傳
    能查到的尹宣資料,少的可憐。尹宣先生不是名人。他的譯作《辯論》,讓多少人受益,但還不足以使他成名!
    網民zxm4488,據稱尹宣先生是“我的朋友”,在尹宣先生去世當天(1月17日),寫了一幅挽聯:“教書亦譯書,桃李滿天下,今日中國嘆君獨具慧眼;去國復歸國,風雲蕩胸中,未來世界問誰包藏禍心。”關鍵詞“教書亦譯書”和“去國復歸國”,大概就是這位難得翻譯家的簡要履歷了。
    《聯邦論》封三有介紹:祖籍湖南邵陽,1942年5月生於廣西桂林。1963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俄語專業,同年任教武漢*中學,後自學英語,改教英語。1988年初赴美留學,1991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獲社會學碩士學位。2001年返國,定居武漢。除《辯論》,他還翻譯過伊麗莎白·布什《現代美國文學簡介》(1981),麥克米倫版《美國文學選讀》(4卷/1982-84)。
    尹宣先生過世時,不足67歲。天妒英纔,不假其年,我們普通讀者喪失品讀多少部超一流譯作的機會!該死的心髒病!
    順便說一句,網民zxm4488挽聯評價部分,上聯,描寫精準,下聯,令人生疑。尹宣先生多次移譯《獨立宣言》、《聯邦憲法》,以及《辯論》和《聯邦論》等多部美國*重要的歷時文獻(許多未竟譯作亦關乎美國),為的是幫助讀者透析挽聯中暗示的“未來世界”美國的“包藏禍心”?我讀尹宣,怎麼也體會不出來。
    4,  心血譯作
    “心血之作”,是學人愛用的字眼。它沒有標準,也不可能有標準。
    《聯邦論》,是一個標杆。其實,尹譯《辯論》,於2003年便樹立了“心血之作”標杆(參見俞曉群《品三國,也品美國“制憲記錄”》)。
    “我為《聯邦論》漢語譯本做了以下工作”,尹宣先生說。交代如此詳密,*,令人嘆為觀止。
    ①研究和翻譯。自2006年12月, “每日全天候,別無旁騖,專做這一件事”。歷時13個月,譯稿始成。
    “85篇,每篇都打印出來幾次”。*後,保持兩項追求:明白如話;漢語音韻、句讀之美。“漢語究竟用幾個‘的’字,幾個‘之’字,還是盡量刪去?英語裡太多的but,and,漢語到底是譯為‘但是’,‘可是’,還是‘不過’,還是干脆不要;‘和平與寧靜’,‘野心和貪婪’中的‘與’字‘和’字,能不能省去?這些,都要取決於每個具體句子反復通讀的音樂感。”2007年尹宣先生聘請了兩位大學生,定時為他誦讀《古文觀止》和《紅樓夢》,目的是要“尋找並使自己處身於漢語的音樂感之中”。
    漢語譯文,麥迪遜和傑伊的,“修改不下三五遍,漢密爾頓的許多段落和句子,修改不下十遍。*篇,修改不下二十遍。”
    ②重構漢語譯名(概念)體繫。比如Congress,Congress of Confederation,譯為“聯盟議會”,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譯為“聯邦議會”。不用“國會”,因為那時還未建成國家。譯State為“邦”,邦的行政首長,“勉強地譯為‘邦長’”。不用“美利堅合眾國”譯法,廢棄“邦聯”譯法,把Confederation,一律譯為“聯盟”等等。
    ③制作《聯邦論85篇初次問世的年月日和報刊名稱》。
    ④制作《聯邦論85篇中心思想,1071自然段段落要點》。
    ⑤編寫繫統注釋。“邊譯邊寫了300條注釋”,2008年1-4月,花四個月對全部注釋“重新編寫”,刪去知識性和交代出處的部分,“改為為正文提供背景的注釋”,按時間排序,自成繫統,可單獨成書。
    交代了注釋用的所有參考用書。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幾近苛刻。
    ⑥重譯《獨立宣言》、《聯盟條例》、《聯邦憲法》和《聯邦憲法修正案》,作為附錄。
    判斷,譯稿直到2008年年中成稿,編輯過程中,為改進、提高譯文質量,編輯還與之“一而再,再而三地商討”。
    5,  斯人已去。
    估計,正是譯稿徹底殺青時,尹宣先生找到我。告訴我他的繫列翻譯計劃,包括重譯《論美國的民主》。他還寄來大法官沃倫傳記翻譯樣稿。
    《聯邦論》新譯,漢密爾頓(文字占全書近60%)艱澀的語法、邏輯,被尹宣先生漢譯的音樂感徹底馴化,文字優美雅致,讀之淋漓暢快。
    幾天來,翻閱全書。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我讀的是尹宣先生心血釀出的瓊漿,猶如基督徒逾越節分喫代表耶穌身體的糕餅和葡萄酒。
    我甚至相信,尹宣先生是倒在桌案上,猶如黃鶴,一去不返。



    《聯邦論》 思考制約權力(文:顧肅) 
    《聯邦論》的歷史 
    關於美國政治體制,介紹和研究著作浩如煙海,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論證聯邦制的文獻。
    1787年5月,根據美國聯邦國會的邀請,在喬治·華盛頓的主持下,在費城舉行了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的原定目的是:修改執行已有八年之久的《聯邦條例》。但是,經過近三個月的秘密討論以後,會議不僅否定了這個條例,而且重新制定了一部取而代之的新憲法。因此,這次會議就成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制憲會議。
    新憲法在費城會議通過後,要由13個邦的代表大會分別批準,而且規定有9個邦同意,即可生效。但是,在各邦批準的過程中,對新憲法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擁護,一種反對。於是就發生了美國歷史上一場*激烈的論戰。《聯邦論》就是這次論戰的產物。
    聯邦主義的首席發言人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他*重要的政治貢獻,是作為1787年制憲會議的骨干而成為美國憲法的起草人和主要論述者。憲法草案擬就之後,他與麥迪遜、傑伊合作先後發表了85篇論文,論述聯邦主義。《聯邦論》一書,五成出自漢密爾頓,麥迪遜對一些關鍵問題有富有哲理的深入論述,傑伊隻寫了四篇,主要論述外交思想。
    《聯邦論》對憲法的性質、作用以及憲法規定的美國共和制度所依據的權力制衡原則做了詳細的闡釋,駁斥了反對派對憲法的各種責難和攻擊,這對說服美國人民認同於聯邦制度、認同於憲法的實施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書以前有一個中譯本,名為《聯邦黨人文集》。如今,尹宣先生重譯《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翻譯這樣一部政治學名作,要做到信達雅相當不易,為些,譯者做了相當的案頭工作,修改了一些似乎已經定型的提法。比如本書的中譯名,譯者進行了歷史事實的考證,指出當時寫這些文章的時候,還不存在一個聯邦黨(聯邦黨是美國聯邦制度按照憲法建立以後的1791年纔成立,而且隻存在了34年),因而原作者們隻是聯邦主義者或聯邦論者。根據這一事實,譯者采用了現在的書名。 
    尹宣先生的新譯本 
    面對這樣一部學術和政論結合於一身的名著,譯者不隻是照字面意思將英文翻譯成中文,而是在大量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比如譯者邊譯邊寫了約300條注釋,並且在譯完全書後又重新編寫這些注釋,使之帶有研究成果的性質。
    譯者尹宣對一些重要的政治和法學名詞進行了再考察,采用了新的更準確的譯名,以盡量符合作者的原意。近現代國人翻譯西方著作,或運用現有中文詞彙,或借鋻自日本所譯———如“革命”、“干部”,還有一些,采用音譯,如“布爾喬亞”。社會在發展,漢語語境也在變化,調整譯名與經典作品新譯,勢所難免。《聯邦論:美國憲法述評》雖然不能說是十全十美,但在準確表達方面,的確值得肯定。
    尹宣的譯本,還有助於我們重新思考日常政治詞彙中對於美國政治體制的描述。比如美國的各個state,中文已經習慣翻譯成“州”,但這離原意相差甚遠。州是中央集權政府設立的行政區劃,由中央政府派遣主要官員任職。在美國,state應該譯為邦,因為其主要官員皆由本邦選民選舉產生,中央政府對此無權干涉。邦的許多法律制度也都是自己獨立制定,特別是其刑事案件的終審權在邦而不在中央政府,各邦都有自己的憲法。所以state就是邦國。建立聯邦,就是把這些邦國聯合起來,在外交和國防等有限的事務上作為一個國家來行動,但是,建立聯邦之後,各邦仍然保留了相當大的獨立處理自身事務的權力。
    除了用邦的譯名以外,本書譯者對於像congress、confederation等名詞的翻譯都進行了仔細的推敲,更加準確地表達原意。
    尹宣先生完成本譯作之後數月,便因心髒病突發而逝世。他未能看到本書付印,實在是一大憾事,令人惋惜。 
    用平衡制約權力 
    《聯邦論》至今仍然在美國起作用,而且曾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憲法制定和國家制度建設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究其原因,乃是聯邦主義者總結世界特別是歐洲各國政治發展的經驗,以分權制衡原則構建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國家政治制度。
    二百多年來,世界的民主政治在曲折中發展,近二三十年還有所謂民主的第三波。競爭式選舉領導人雖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成分,但卻不是其惟一的內容。民主還需要繫統的穩定的制度運作和保障,良好的治理是任何一個社會有效、有序運作的必要條件。否則,民主也隻是在形式上競爭領導權,卻無社會真正的良治和有序進步。
    《聯邦論》繫統地闡述了建立美國聯邦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內在邏輯,通過不同權力機構的牽制與平衡來防止權力的濫用、制止政治腐敗,*終用以保障公民權利和民主政治的良性運作。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權力分工的聯邦制設計,對於保障地方的自主權、工商貿易和創造的積極性,同時又讓聯邦政府集中力量從事國防、外交等項工作,都體現出政治上的明智和遠見。二百多年來,美國的憲法沒有被推翻,隻有一些修正案進行局部的調整,這與聯邦主義者們的真知卓見不無關繫。
    在今天,本書所論述的基本道理並未過時,特別是關於如何處理政治分權,處理聯邦政府與各邦的關繫,以及通過幾個政府部門的相互制約來防止專權和腐敗,通過聯邦來避免小邦內部不必要的過激黨爭,以保障民主制度的良性運作,對我們仍具有普遍的啟發意義。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