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扶貧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 -> 政治
    【市場價】
    640-926
    【優惠價】
    400-579
    【作者】 雷明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中國政治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5287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2528760
    叢書名:理想中國叢書

    作者:雷明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

    編輯推薦

    通過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以來中國不同時期的扶貧發展歷程,對中國扶貧進行全面的總結和梳理。具體內容包括:一是揭示中國扶貧發展的現狀以及歷史軌跡;二是總結中國扶貧發展工作機制;三是提煉中國扶貧發展經驗模式; 四是分析中國扶貧發展的路徑。

     
    內容簡介

    通過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以來中國不同時期的扶貧發展歷程,對中國扶貧進行全面的總結和梳理。具體內容包括:一是揭示中國扶貧發展的現狀以及歷史軌跡;二是總結中國扶貧發展工作機制;三是提煉中國扶貧發展經驗模式; 四是分析中國扶貧發展的路徑。

    作者簡介

    雷明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後站首位博士後,師從厲以寧先生。全國優秀博士後稱號,*新世紀人纔。現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運籌學會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環境科學協會環境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決策科學協會(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DSI)亞太地區決策科學協會(Asia Pacific DSI)當選主席(President elect)。原光華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繫繫主任。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KANSEI POWER講座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of Donated Chair)(98),京都大學客座教授(Kyoto University Visiting Professor)(08),香港中文大學黃寬誠基金講座教授(05),美國曼隆學院(Menlo College)訪問教授(Visiting Professor)(03)。

    目錄
    目錄
    章緒論 1
    ?
    第三章中國扶貧模式 47
    ?
    VII
    ?
    第七章中國扶貧組織保障 163
    ?
    二、扶貧供給側結構改革 218
    ?
    第八節總結250
    ?
    一、可持續扶貧的概念 286

    目錄
    章緒論 1


    節 貧困與反貧困理論1


    一、貧困的定義與成因 1


    二、反貧困理論 3


    三、中國扶貧理論與政策的發展 4


    第二節 中國的扶貧歷程與成就5


    一、扶貧歷程 5


    二、扶貧的成就與意義 9


    第二章中國扶貧史 20


    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扶貧20


    一、1949—1979年救濟式 21


    二、1979—1985年以工代賑 23


    三、1986—1993年以縣為中心 25


    四、1993—2000年八七扶貧攻堅 27


    五、2001—2010年整村推進 30


    六、2011—2013年集中連片 33


    七、2013年精準扶貧 36


    八、2017年深度扶貧 42


    第二節 總結44



    ?
    第三章中國扶貧模式 47


    節 輸血救濟式扶貧47


    第二節 以工代賑模式48


    第三節 以縣為中心的扶貧51


    第四節 整村推進54


    第五節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58


    第六節 精準扶貧62


    第七節 深度扶貧67


    第八節 可持續扶貧70


    第四章中國扶貧治理結構 75


    節公共品、準公共品及扶貧75


    一、基本概念 75


    二、扶貧的準公共品屬性 76


    第二節政府:主導—引導76


    一、政府主導階段 77


    二、政府引導階段 78


    第三節 市場:無—有83


    一、市場力量的引入 83


    二、產業扶貧模式 83


    第四節群眾:主體91


    一、參與式扶貧的發展 91


    二、參與式扶貧面臨的挑戰 92


    第五節社會:參與95


    一、社會組織參與扶貧 95


    二、民營企業參與扶貧 96


    三、個人參與扶貧 97


    第六節 國際組織:助推99


    一、國際組織在中國的扶貧工作 99


    二、國際組織的助推作用 102



    ?
    VII


    第七節總結103


    第五章中國扶貧機制 104


    節 經濟扶貧機制104


    一、宏觀經濟增長與扶貧 104


    二、政府宏觀調控機制與扶貧 111


    三、市場機制與扶貧 115


    第二節 法制扶貧機制122


    一、法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123


    二、完善法制扶貧的路徑選擇 124


    第三節 道德扶貧機制126


    一、道德扶貧的動因分析 127


    二、道德扶貧的路徑選擇 128


    第四節 內生動力扶貧機制129


    一、內生動力的定義 129


    二、貧困農戶內生動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129


    三、提升農民內生動力的路徑選擇 131


    第五節 總結132


    第六章中國扶貧政策體繫 134


    節 研究問題134


    一、問題提出 134


    二、研究現狀 135


    第二節 中國扶貧政策體繫139


    一、分散式扶貧政策體繫 140


    二、繫統化扶貧政策體繫 144


    三、精準化扶貧政策體繫 149


    四、深度扶貧政策體繫 153


    五、可持續扶貧政策體繫 158


    第三節總結161



    ?
    第七章中國扶貧組織保障 163


    節 組織保障的含義163


    一、組織及組織理論 163


    二、組織保障及中國扶貧體繫 164


    第二節 中國扶貧組織保障形式167


    一、四種組織保障形式概述 167


    二、案例分析 176


    第三節 總結及建議185


    第八章中國扶貧工作機制 189


    節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189


    一、政策執行具體環節—識別機制 190


    二、扶貧執行整體模式 195


    三、小結 197


    第二節 菜單式與訂單式198


    一、訂單式扶貧 199


    二、菜單式扶貧 200


    三、小結 206


    第三節 學後干與干中學207


    一、學後干 207


    二、干中學 208


    三、小結 210


    第四節 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211


    一、必要性 211


    二、文獻回顧 212


    三、優勢與不足 213


    四、解決路徑—構建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的新模式 214


    五、小結 217


    第五節 供給側與需求側217


    一、文獻回顧 217



    ?
    二、扶貧供給側結構改革 218


    三、扶貧需求側改革 219


    四、小結 222


    第九章中國扶貧能力建設 223


    節 基礎設施建設224


    一、交通運輸 225


    二、電力 226


    三、供水 227


    第二節 公共服務建設228


    一、公共教育 229


    二、文化體育 230


    三、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服務 231


    四、社會保障 233


    第三節財政體繫建設234


    一、財政資金扶貧 234


    二、稅收優惠 236


    三、籌措機制創新 237


    第四節 金融體繫建設238


    一、信貸扶貧 238


    二、多種金融組織方式扶貧 238


    第五節信息化建設241


    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41


    二、“互聯網+”扶貧 241


    第六節市場培育244


    一、市場機制引入 245


    二、產業扶持 245


    第七節人力資源培育247


    一、脫貧主體培育 247


    二、扶貧隊伍建設 248



    ?
    第八節總結250


    第十章中國扶貧實現路徑 252


    節 輸血救濟252


    一、輸血救濟的概念 252


    二、輸血救濟的實現路徑 253


    第二節 以工代賑253


    一、以工代賑的概念 253


    二、以工代賑的實現路徑 254


    三、以貴州省為例 255


    第三節 以縣為中心258


    一、以縣為中心的概念 258


    二、以縣為中心的實現路徑 259


    三、以安徽省潛山縣為例 262


    第四節 整村推進264


    一、整村推進的概念 264


    二、整村推進的實現路徑 264


    三、以寬城滿族自治縣北杖子村為例 267


    第五節 片區扶貧269


    一、片區扶貧的概念 269


    二、片區扶貧的實現路徑 269


    第六節 精準扶貧275


    一、精準扶貧的概念 275


    二、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 276


    三、以湖北省恩施州為例 278


    第七節 深度扶貧280


    一、深度扶貧的概念 280


    二、深度扶貧的實現路徑 281


    三、以涼山州為例 284


    第八節 可持續扶貧286



    ?
    一、可持續扶貧的概念 286


    二、可持續扶貧的實現路徑 286


    第十一章以縣為中心的扶貧 289


    節 成就289


    第二節 經驗291


    一、核準家底、精準定位 291


    二、促進轉移就業 293


    三、積極鼓勵創新創業 294


    四、智志雙扶、精神扶貧 295


    五、動態管理社保信息 297


    六、跟蹤服務不可忽視 300


    七、在農村推行“三變”改革 300


    第三節 問題303


    第四節 對策305


    一、穩脫貧,建立增收渠道 305


    二、加強和改善生態扶貧 305


    三、加大開發式扶貧的力度,提高扶貧政策的幫扶作用 307


    四、分類施策,強化扶貧政策的針對性 308


    五、科學監督、考核、評估 308


    第五節 總結311


    第十二章整村推進扶貧 314


    節 成就314


    第二節 經驗319


    一、參與式扶貧,以人為本 320


    二、整合資源,綜合扶貧 323


    三、瞄準扶貧對像,因地制宜 324


    四、加強瞄準機制 327


    第三節 問題330



    ?
    一、資金投入問題 330


    二、瞄準問題 330


    三、貧困村適用類型限制 331


    四、貧困人群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332


    第四節 對策333


    一、改進資源整合機制 333


    二、健全扶貧項目管理和驗收評估機制 334


    三、協調扶貧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 335


    四、加強貧困對像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 335


    第十三章片區扶貧 337


    節 緒 論337


    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概念內涵 338


    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政策的發展歷程 339


    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基本特征 340


    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致貧原因分析 342


    第二節 中國片區扶貧取得的成就346


    一、社會經濟發展統計各項指標呈逐年遞增趨勢 346


    二、貧困人口數量和貧困發生率大幅縮減 347


    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349


    四、基礎設施狀況日臻完善 351


    五、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進步明顯 352


    六、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顯著


    增加 353


    第三節 中國片區扶貧的典型經驗354


    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產業扶貧模式 355


    二、武陵山片區金融精準扶貧模式—以湖南省張家界


    為例 357


    三、大別山片區旅遊精準扶貧模式—以安徽省六安市


    為例 358



    ?
    四、秦巴山區易地搬遷精準扶貧模式—以四川省


    蒼溪縣為例 360


    五、啟示 362


    第四節 中國片區扶貧存在的問題363


    第五節 中國片區扶貧的對策建議366


    第六節 總結368


    第十四章精準扶貧 371


    節 緒論372


    第二節 精準扶貧戰略的形成及基本內涵374


    一、精準扶貧的基本概念 374


    二、精準扶貧戰略的形成過程 375


    三、精準扶貧的內涵 376


    第三節精準扶貧的減貧成就382


    一、精準扶貧取得決定性進展 382


    二、多維扶貧措施成效顯著 386


    第四節 精準扶貧的實踐案例389


    一、案例1:沿河縣的創新扶貧模式 389


    二、案例2:汝城縣的“面子工程” 394


    第五節 精準扶貧的實踐困境與應對策略397


    一、精準扶貧面臨的實踐困境 397


    二、應對策略 402


    第六節 總結405


    第十五章深度扶貧 408


    節 深度扶貧的理論基礎及主要成因408


    一、深度扶貧的理論基礎 408


    二、深度貧困的主要成因 410


    第二節 深度扶貧的成就與經驗412


    一、現階段深度扶貧取得的成就 412



    ?
    二、深度扶貧的成功經驗 415


    第三節 深度扶貧的難點和問題416


    一、法律問題 416


    二、干部問題 418


    三、觀念問題 419


    第四節 深度扶貧問題的解決措施421


    一、明確指導思想和扶貧目標 421


    二、扶貧法治化 424


    三、扶貧“自主化” 425


    四、扶貧區域化 428


    五、干部隊伍是中堅力量 429


    第五節 總結432


    第十六章可持續扶貧 434


    節 緒論434


    一、可持續扶貧的概念內涵 435


    二、可持續扶貧的基本特征 436


    第二節 產業融合:可持續扶貧發展新模式438


    一、金融業參與扶貧工作,助推可持續扶貧發展 438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民族地區旅遊可持續扶貧 442


    第三節 可持續扶貧案例444


    一、海南省產業扶貧新模式 444


    二、陝西省特色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以渭南白水縣為例 446


    三、河北省光伏產業扶貧新情況—以張北縣為例 448


    四、寧夏因地制宜扶貧發展新戰略—以寧夏灘羊產業、


    養蜂產業為例 450


    五、湖南省探索生態模式助脫貧 455


    第四節 可持續扶貧存在的問題457


    第五節 總結459



    ?
    第十七章中國扶貧經驗總結 461


    節 精準扶貧461


    一、精準扶貧的理論意蘊 462


    二、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 463


    第二節 開放式扶貧466


    第三節 綠色扶貧469


    第四節 可持續扶貧473


    第五節 共享扶貧476


    第六節 協調扶貧482


    第七節 創新扶貧486


    第十八章總結 492


    節本書要旨492


    第二節中國貧困現狀494


    一、區域發展不均衡 494


    二、脫貧難度加大 495


    三、返貧現像時有發生 497


    四、貧困退出機制亟待完善 497


    第三節思考與建議498


    一、明確指導思想,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498


    二、打破行政體制固化,實現跨省連片治理 498


    三、促進產業培育,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 499


    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500


    五、推動廣泛參與 500


    六、隊伍建設 500


    第四節2020年扶貧工作展望501
    目 


    章緒論 1


    節 貧困與反貧困理論1


    一、貧困的定義與成因 1


    二、反貧困理論 3


    三、中國扶貧理論與政策的發展 4


    第二節 中國的扶貧歷程與成就5


    一、扶貧歷程 5


    二、扶貧的成就與意義 9


    第二章中國扶貧史 20


    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扶貧20


    一、1949—1979年救濟式 21


    二、1979—1985年以工代賑 23


    三、1986—1993年以縣為中心 25


    四、1993—2000年八七扶貧攻堅 27


    五、2001—2010年整村推進 30


    六、2011—2013年集中連片 33


    七、2013年精準扶貧 36


    八、2017年深度扶貧 42


    第二節 總結44



    ?
    第三章中國扶貧模式 47


    節 輸血救濟式扶貧47


    第二節 以工代賑模式48


    第三節 以縣為中心的扶貧51


    第四節 整村推進54


    第五節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58


    第六節 精準扶貧62


    第七節 深度扶貧67


    第八節 可持續扶貧70


    第四章中國扶貧治理結構 75


    節公共品、準公共品及扶貧75


    一、基本概念 75


    二、扶貧的準公共品屬性 76


    第二節政府:主導—引導76


    一、政府主導階段 77


    二、政府引導階段 78


    第三節 市場:無—有83


    一、市場力量的引入 83


    二、產業扶貧模式 83


    第四節群眾:主體91


    一、參與式扶貧的發展 91


    二、參與式扶貧面臨的挑戰 92


    第五節社會:參與95


    一、社會組織參與扶貧 95


    二、民營企業參與扶貧 96


    三、個人參與扶貧 97


    第六節 國際組織:助推99


    一、國際組織在中國的扶貧工作 99


    二、國際組織的助推作用 102



    ?
    VII


    第七節總結103


    第五章中國扶貧機制 104


    節 經濟扶貧機制104


    一、宏觀經濟增長與扶貧 104


    二、政府宏觀調控機制與扶貧 111


    三、市場機制與扶貧 115


    第二節 法制扶貧機制122


    一、法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123


    二、完善法制扶貧的路徑選擇 124


    第三節 道德扶貧機制126


    一、道德扶貧的動因分析 127


    二、道德扶貧的路徑選擇 128


    第四節 內生動力扶貧機制129


    一、內生動力的定義 129


    二、貧困農戶內生動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129


    三、提升農民內生動力的路徑選擇 131


    第五節 總結132


    第六章中國扶貧政策體繫 134


    節 研究問題134


    一、問題提出 134


    二、研究現狀 135


    第二節 中國扶貧政策體繫139


    一、分散式扶貧政策體繫 140


    二、繫統化扶貧政策體繫 144


    三、精準化扶貧政策體繫 149


    四、深度扶貧政策體繫 153


    五、可持續扶貧政策體繫 158


    第三節總結161



    ?
    第七章中國扶貧組織保障 163


    節 組織保障的含義163


    一、組織及組織理論 163


    二、組織保障及中國扶貧體繫 164


    第二節 中國扶貧組織保障形式167


    一、四種組織保障形式概述 167


    二、案例分析 176


    第三節 總結及建議185


    第八章中國扶貧工作機制 189


    節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189


    一、政策執行具體環節—識別機制 190


    二、扶貧執行整體模式 195


    三、小結 197


    第二節 菜單式與訂單式198


    一、訂單式扶貧 199


    二、菜單式扶貧 200


    三、小結 206


    第三節 學後干與干中學207


    一、學後干 207


    二、干中學 208


    三、小結 210


    第四節 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211


    一、必要性 211


    二、文獻回顧 212


    三、優勢與不足 213


    四、解決路徑—構建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的新模式 214


    五、小結 217


    第五節 供給側與需求側217


    一、文獻回顧 217



    ?
    二、扶貧供給側結構改革 218


    三、扶貧需求側改革 219


    四、小結 222


    第九章中國扶貧能力建設 223


    節 基礎設施建設224


    一、交通運輸 225


    二、電力 226


    三、供水 227


    第二節 公共服務建設228


    一、公共教育 229


    二、文化體育 230


    三、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服務 231


    四、社會保障 233


    第三節財政體繫建設234


    一、財政資金扶貧 234


    二、稅收優惠 236


    三、籌措機制創新 237


    第四節 金融體繫建設238


    一、信貸扶貧 238


    二、多種金融組織方式扶貧 238


    第五節信息化建設241


    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41


    二、“互聯網+”扶貧 241


    第六節市場培育244


    一、市場機制引入 245


    二、產業扶持 245


    第七節人力資源培育247


    一、脫貧主體培育 247


    二、扶貧隊伍建設 248



    ?
    第八節總結250


    第十章中國扶貧實現路徑 252


    節 輸血救濟252


    一、輸血救濟的概念 252


    二、輸血救濟的實現路徑 253


    第二節 以工代賑253


    一、以工代賑的概念 253


    二、以工代賑的實現路徑 254


    三、以貴州省為例 255


    第三節 以縣為中心258


    一、以縣為中心的概念 258


    二、以縣為中心的實現路徑 259


    三、以安徽省潛山縣為例 262


    第四節 整村推進264


    一、整村推進的概念 264


    二、整村推進的實現路徑 264


    三、以寬城滿族自治縣北杖子村為例 267


    第五節 片區扶貧269


    一、片區扶貧的概念 269


    二、片區扶貧的實現路徑 269


    第六節 精準扶貧275


    一、精準扶貧的概念 275


    二、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 276


    三、以湖北省恩施州為例 278


    第七節 深度扶貧280


    一、深度扶貧的概念 280


    二、深度扶貧的實現路徑 281


    三、以涼山州為例 284


    第八節 可持續扶貧286



    ?
    一、可持續扶貧的概念 286


    二、可持續扶貧的實現路徑 286


    第十一章以縣為中心的扶貧 289


    節 成就289


    第二節 經驗291


    一、核準家底、精準定位 291


    二、促進轉移就業 293


    三、積極鼓勵創新創業 294


    四、智志雙扶、精神扶貧 295


    五、動態管理社保信息 297


    六、跟蹤服務不可忽視 300


    七、在農村推行“三變”改革 300


    第三節 問題303


    第四節 對策305


    一、穩脫貧,建立增收渠道 305


    二、加強和改善生態扶貧 305


    三、加大開發式扶貧的力度,提高扶貧政策的幫扶作用 307


    四、分類施策,強化扶貧政策的針對性 308


    五、科學監督、考核、評估 308


    第五節 總結311


    第十二章整村推進扶貧 314


    節 成就314


    第二節 經驗319


    一、參與式扶貧,以人為本 320


    二、整合資源,綜合扶貧 323


    三、瞄準扶貧對像,因地制宜 324


    四、加強瞄準機制 327


    第三節 問題330



    ?
    一、資金投入問題 330


    二、瞄準問題 330


    三、貧困村適用類型限制 331


    四、貧困人群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332


    第四節 對策333


    一、改進資源整合機制 333


    二、健全扶貧項目管理和驗收評估機制 334


    三、協調扶貧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 335


    四、加強貧困對像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 335


    第十三章片區扶貧 337


    節 緒 論337


    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概念內涵 338


    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政策的發展歷程 339


    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基本特征 340


    四、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致貧原因分析 342


    第二節 中國片區扶貧取得的成就346


    一、社會經濟發展統計各項指標呈逐年遞增趨勢 346


    二、貧困人口數量和貧困發生率大幅縮減 347


    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349


    四、基礎設施狀況日臻完善 351


    五、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進步明顯 352


    六、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顯著


    增加 353


    第三節 中國片區扶貧的典型經驗354


    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產業扶貧模式 355


    二、武陵山片區金融精準扶貧模式—以湖南省張家界


    為例 357


    三、大別山片區旅遊精準扶貧模式—以安徽省六安市


    為例 358



    ?
    四、秦巴山區易地搬遷精準扶貧模式—以四川省


    蒼溪縣為例 360


    五、啟示 362


    第四節 中國片區扶貧存在的問題363


    第五節 中國片區扶貧的對策建議366


    第六節 總結368


    第十四章精準扶貧 371


    節 緒論372


    第二節 精準扶貧戰略的形成及基本內涵374


    一、精準扶貧的基本概念 374


    二、精準扶貧戰略的形成過程 375


    三、精準扶貧的內涵 376


    第三節精準扶貧的減貧成就382


    一、精準扶貧取得決定性進展 382


    二、多維扶貧措施成效顯著 386


    第四節 精準扶貧的實踐案例389


    一、案例1:沿河縣的創新扶貧模式 389


    二、案例2:汝城縣的“面子工程” 394


    第五節 精準扶貧的實踐困境與應對策略397


    一、精準扶貧面臨的實踐困境 397


    二、應對策略 402


    第六節 總結405


    第十五章深度扶貧 408


    節 深度扶貧的理論基礎及主要成因408


    一、深度扶貧的理論基礎 408


    二、深度貧困的主要成因 410


    第二節 深度扶貧的成就與經驗412


    一、現階段深度扶貧取得的成就 412



    ?
    二、深度扶貧的成功經驗 415


    第三節 深度扶貧的難點和問題416


    一、法律問題 416


    二、干部問題 418


    三、觀念問題 419


    第四節 深度扶貧問題的解決措施421


    一、明確指導思想和扶貧目標 421


    二、扶貧法治化 424


    三、扶貧“自主化” 425


    四、扶貧區域化 428


    五、干部隊伍是中堅力量 429


    第五節 總結432


    第十六章可持續扶貧 434


    節 緒論434


    一、可持續扶貧的概念內涵 435


    二、可持續扶貧的基本特征 436


    第二節 產業融合:可持續扶貧發展新模式438


    一、金融業參與扶貧工作,助推可持續扶貧發展 438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民族地區旅遊可持續扶貧 442


    第三節 可持續扶貧案例444


    一、海南省產業扶貧新模式 444


    二、陝西省特色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以渭南白水縣為例 446


    三、河北省光伏產業扶貧新情況—以張北縣為例 448


    四、寧夏因地制宜扶貧發展新戰略—以寧夏灘羊產業、


    養蜂產業為例 450


    五、湖南省探索生態模式助脫貧 455


    第四節 可持續扶貧存在的問題457


    第五節 總結459



    ?
    第十七章中國扶貧經驗總結 461


    節 精準扶貧461


    一、精準扶貧的理論意蘊 462


    二、精準扶貧的實現路徑 463


    第二節 開放式扶貧466


    第三節 綠色扶貧469


    第四節 可持續扶貧473


    第五節 共享扶貧476


    第六節 協調扶貧482


    第七節 創新扶貧486


    第十八章總結 492


    節本書要旨492


    第二節中國貧困現狀494


    一、區域發展不均衡 494


    二、脫貧難度加大 495


    三、返貧現像時有發生 497


    四、貧困退出機制亟待完善 497


    第三節思考與建議498


    一、明確指導思想,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498


    二、打破行政體制固化,實現跨省連片治理 498


    三、促進產業培育,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 499


    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500


    五、推動廣泛參與 500


    六、隊伍建設 500


    第四節2020年扶貧工作展望501

    前言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理想中國叢書的使命與定位
    模式轉變的新階段。在此關鍵時期,本叢書試圖以科學的
    方法和負責任的態度,反思歷史,分析現狀,提出對未來
    中國社會的理想建構,這已成為中國當下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本叢書以有中國特色的公正發展為主旨,彙
    集各個學科資深學者的集體智慧,從多個方面共同描繪理
    想中國的宏偉藍圖。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理想中國叢書的使命與定位


    經過近四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現實社會正處於發展
    模式轉變的新階段。在此關鍵時期,本叢書試圖以科學的
    方法和負責任的態度,反思歷史,分析現狀,提出對未來
    中國社會的理想建構,這已成為中國當下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本叢書以有中國特色的公正發展為主旨,彙
    集各個學科資深學者的集體智慧,從多個方面共同描繪理
    想中國的宏偉藍圖。 


    本叢書根植於學術研究之上的長期積累,深度反映
    中國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強調前瞻
    性的觀察和思考,兼具思想性、建設性、創新性及社
    會責任感。每本著作聚焦於一個主題,並努力達到如下四
    個目標:(1)追溯、反思並梳理歷史脈絡;(2)深刻記錄
    剖析中國現實;(3)清晰描繪未來的理想;(4)擔當社會
    責任,為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議。


    以上使命和目標將成為我們恆久不變的追求。


    理想中國叢書編委會


    2017年6月19日



     
    作者簡介


    雷明,男,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光華管
    理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H.教授。國務院
    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業
    委員會委員,國家統計局中加統計信息管理項目(環境)咨詢委員會
    委員,中國運籌學會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環境科學協會環境經
    濟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決策科學協會(DSI)亞太地區決策
    科學協會(APDSI)當選主席(President elect)。


    長期從事有關中國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減貧、生態扶貧、
    貧困治理等研究工作,成果豐碩。多次主持或作為子課題主持人承擔
    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國家社科重大等多項基金研究項目以
    及中央和地方委托項目。


    發表論文百餘篇,完成調研報告幾十部。研究論文相繼在
    Energy Policy, Omeg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Sustainablity, 
    Revue Generale de Strategie,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



     
    IV


    代表性學術專著《貧困山區可持續發展之路——基於雲南昭通地
    區調查研究》(2010)、《科學發展 構建和諧——貴州省畢節地區
    開發扶貧與生態建設》(2008)、《農村信息化模式選擇與路徑依
    賴——廣東德慶縣農村信息化調查與分析》(2013)、《旌德調查——
    關於安徽省旌扶貧的調查報告》(2017)、《新型城鎮化與減
    貧發展》(2018)、《貧困與貧困治理——來自中國的實踐(1978—
    2018)》(2019)《可持續發展下綠色核算——資源經濟環境綜合核算》
    (1999)、《綠色投入產出核算——理論與應用》(2000)、《中國
    資源經濟環境綠色核算(1992—2002)》(2010)、《中國資源經濟
    環境綠色核算綜合分析(1992—2002)》(2011)、Fair Development 
    in China:12, Fair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Ecology in China(Springer,2016)、Green GDP Estimates in 
    China, Indonesia, and Japan: An Application of the U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Chapter 6: SEEA & Green GDP for China(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Tokyo,2000)、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Chapter 3: The Estimate of the China’s Green 
    GDP in 1992(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Tokyo,1999)等。


    先後應邀在Nature,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彙報》《半
    月談》,The Guardian,Straits Times,China Watch,《經濟參考報》,《經
    濟觀察報》《解放日報》《大公報》《中宣部時事報告》,中央電視
    臺一套、二套,鳳凰衛視等重要媒體就相關問題接受專訪和發表論點。


    獲全國優秀博士稱號,*新世紀人纔計劃,中國綠色人物特
    別獎,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環境獎,其他獎勵二等
    獎1項,獎勵三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一等獎1項,省部級獎
    勵二等獎3項等。


    李浩,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生,參與多項導師雷
    明主持的科研項目,發表SCI論文一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多篇,作
    為主要參與者參與導師主持的國務院扶貧辦項目,並作為主要合作者
    與導師共同出版《新型城鎮化與減貧發展》(20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