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垂範-引燃真理之火的共和國領袖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 -> 政治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史全偉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黨政讀物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702116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0211647
    作者:史全偉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8月 

        
        
    "

    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政黨的奇跡,而其成員的奇跡更是這部恢宏史詩中的ZUI閃光點!
    他們曾是書生、木匠、工人、農民……卻因為自發的歷史自覺與擔當,走到一起,扛起重塑民族命運的大旗。
    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卻有共同的靈魂基因,愛國愛民,貢獻身心,一生不輟。
    他們做大事,也做小事;他們是非凡的,也是平凡的。
    正值新中國成立七十華誕之際,本書從浩瀚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中擷取老一輩革命家風範的片斷,無須加工與粉飾,擺在眼前就是活生生的教材,真實而具體地闡明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內容簡介

    1921 年7月,僅有50多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秘密成立於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歷盡28年苦難輝煌,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國;又一路前行,崢嶸坎坷地帶領中國人民扭轉了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的面貌,在天地間樹起了一座豐碑!


    *、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葉劍英、李先念——這些為中華民族引燃真理之火的革命先驅,他們的初心不為權,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終身堅守崇高的信仰,踐行偉大的使命。他們為人民鞠躬盡瘁、奮鬥不息、勤政實干,廉潔奉公、勇於自我批評的崇高風範,永遠不會落伍,永遠不會過時。

    作者簡介

    史全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館員。著有《清廉勤儉》《與艱苦奮鬥》等;主編《生活中的老一代革命家》《實話實說鄧小平》《劉少奇思想研究資料》《任弼時思想和生平研究資料》等;參與編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彭真年譜》《李先念》(畫冊)《老一輩革命家書法藝術精選》(畫冊)《與新中國》《中共黨史辨疑》《共和國日記》《歷程》等。在《瞭望》《北京日報》等國內重要報刊發表研究文章30餘篇。 

    目錄
    序/金衝及  1
    克勤克儉、不畏艱辛的師範生 001
    “一定要克服官僚主義” 007
    華僑領袖眼中的窮人領袖 013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018
    要求子女與工農子弟畫等號 025
    飲食上的享受 032
    共和國主席長子的婚事 035
    知國情,倡勤儉 040
    痛批“喫喝風” 046
    獨承老年喪子之痛 050
    “四不主義” 059
    生活上也要算大賬 060
    “誰叫她是的女兒呢!”063

    序/金衝及  1



    克勤克儉、不畏艱辛的師範生 001
    “一定要克服官僚主義” 007
    華僑領袖眼中的窮人領袖 013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018
    要求子女與工農子弟畫等號 025
    飲食上的享受 032
    共和國主席長子的婚事 035
    知國情,倡勤儉 040
    痛批“喫喝風” 046
    獨承老年喪子之痛 050
    “四不主義” 059
    生活上也要算大賬 060
    “誰叫她是的女兒呢!”063
    與全國人民共渡難關 070
    抽煙頭與喫殘茶 075
    “家丑不可外揚” 081
    禮品交公 087
    “豐厚”的遺產 093

    周恩來
    “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他之間” 096
    “我肚子裡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100
    “我是這個國家全體人民的總理啊,我怎麼休息得了啊!” 102
    “在這樣的領導身邊工作,是一點兒也馬虎不得的!” 106
    時間親赴地震災區 110
    總理的汽車 116
    總理的神秘皮箱 120
    拒修西花廳 123
    一名普通勞動者 127
    “我隻是你們中的一個” 131
    公私分明 133
    國家總理與普通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車 137
    以普通觀眾身份買票看戲 139
    立下“十條家規” 141
    處理舊居的“三條指示” 148

    劉少奇
    《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151
    先人後己 155
    緊張的工作,簡樸的生活 157
    喜歡別人稱呼他“少奇同志” 161
    嚴守機密的典範 164
    硬席車廂裡的普通旅客 167
    “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國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 169
    開“家庭會”杜絕親屬求自己辦私事 173
    “首先搶救人民群眾!” 175
    國家主席的家教 178
    出差“四不準” 182

    朱 德
    “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186
    帶頭遵守革命紀律 189
    是總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192
    總司令的求助信 195
    “願把此風揚四海,逢人先說大鼕瓜” 197
    “不要宣傳我” 201
    不為家鄉親屬徇私情 204
    位高不矜,平等待人 207
    處處自奉清儉 211
    “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不要孝子賢孫” 215
    後的黨費 221
    任弼時
    “黨內的媽媽” 224
    善於傾聽,循循善誘 229
    與人民群眾心連心 232
    開展自我批評的典範 235
    “同是黨的兒女” 239
    不要把孩子養成革命的嬌子 242
    怕多用公家的錢 244
    “凡事不能超過組織規定的制度,一絲一毫不能特殊!” 247
    “能堅持100步,就不該走99步” 250

    鄧小平
    “隻有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群眾纔能原諒我們” 254
    細微之處見精神 257
    “關心戰士生活不是小事情” 262
    “不握手會議” 264
    嚴守群眾紀律 267
    儉樸的生活 271
    勤政廉潔的工作作風 274
    “高級干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277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281
    有功不講功,有過不諉過 285
    關心身邊醫務人員 290
    “一位老共產黨員”的捐款 292

    陳 雲
    “喫飯要照鏡子” 296
    “不收禮、不喫請” 298
    “接觸錢財物的機會越多,越要廉潔奉公” 302
    總結“十五字訣”工作法 304
    “三不準”的規定與普通勞動者的家風 308
    “做事不能脫離群眾” 312
    一生注意點滴節約 314
    酷愛學習,孜孜以求 318
    “個人名利淡如水,黨的事業重如山” 321
    晚年心繫群眾 326

    葉劍英
    “呂端大事不糊塗” 330
    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掛在心頭 333
    沒有一點兒“官架子” 338
    不論多麼艱難困苦,也不允許搞半點兒特殊  341主持召開攤販代表座談會 344
    取消“疍家”稱謂 346
    三回故居顯風範 348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350
    寫給女兒的三封信  354
    “以己之退,促黨的事業之進” 359
    李先念
    受命於危難之際 364
    多次推讓職務升遷 368
    嚴己寬人 374
    情真意誠回復人民來信 377
    “我是國家的副總理,不是紅安的副總理” 380
    “我們不把老區建設好,就對不起老區人民” 382
    編寫軍史、歷史要實事求是 385
    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 389
    “從沒見過像李先念主席這樣平易近人的” 393
    “你們誰要經商,打斷你們的腿” 395

    在線試讀
    要求子女與工農子弟畫等號


    在一架從西安飛往延安的飛機上,幾個人正用俄語進行交流。
    當飛機飛到延安上空時,一位50多歲、身著蘇聯紅軍軍服的將軍從座位上站起身,以蘇聯人特有的豪放將雙手攤開,緊緊地將一位年輕的軍官摟進懷裡,激動地說:“烏啦—延安!”
    那位年輕的軍官很激動,也很興奮。他將額頭抵在舷窗上,目不轉睛地俯視著機翼下面的一切:那起伏的黃土高原,那在畫報上早已見過的寶塔,那蜿蜒的黃土大道,那一孔挨一孔的窯洞??
    “呃,那是王家坪,那是棗園。延河封凍了,像條銀蛇??”老將軍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
    “阿洛夫將軍,您到過延安?”年輕的軍官很驚奇。
    “到過,到過,我這回是故地重遊了。謝遼沙,延安可是個土得出奇的地方。你回來後,生活上會變化很大,可以說,一個在天上,”他用手指向頭上指指,又把手掌向下壓壓,“一個在腳底!中尉同志,你要有思想準備呀!”
    另一位身穿西裝的中年人說:“阿洛夫將軍,你過慮了,謝遼沙中尉是的兒子,他怎麼會喫苦呢?”
    “米爾尼柯夫大夫,你錯了!”阿洛夫將軍以教訓的口吻說,“你完全錯了!你不了解!”
    飛機上用俄語交談的這些人是誰呢?
    原來,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積勞成疾,得了一種怪病:身心不能緊張,一緊張便頭暈目眩,四肢發顫,大汗淋漓??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周圍的大夫也診治不出病因,盡管想盡了辦法,也無法使的病情有所好轉。大家束手無策,隻好向蘇聯求助。
    後來,蘇聯拍來電報稱,斯大林親自指派了蘇聯紅軍將軍級外科醫生阿洛夫和內科醫生米爾尼柯夫到中國來,近日即可飛抵延安,同行的還有的長子毛岸英。
    載著蘇聯專家和毛岸英的飛機從莫斯科起飛,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郊區的機場降落,換小飛機飛往西安,再從西安秘密飛向延安??

    要求子女與工農子弟畫等號


    在一架從西安飛往延安的飛機上,幾個人正用俄語進行交流。
    當飛機飛到延安上空時,一位50多歲、身著蘇聯紅軍軍服的將軍從座位上站起身,以蘇聯人特有的豪放將雙手攤開,緊緊地將一位年輕的軍官摟進懷裡,激動地說:“烏啦—延安!”
    那位年輕的軍官很激動,也很興奮。他將額頭抵在舷窗上,目不轉睛地俯視著機翼下面的一切:那起伏的黃土高原,那在畫報上早已見過的寶塔,那蜿蜒的黃土大道,那一孔挨一孔的窯洞??
    “呃,那是王家坪,那是棗園。延河封凍了,像條銀蛇??”老將軍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
    “阿洛夫將軍,您到過延安?”年輕的軍官很驚奇。
    “到過,到過,我這回是故地重遊了。謝遼沙,延安可是個土得出奇的地方。你回來後,生活上會變化很大,可以說,一個在天上,”他用手指向頭上指指,又把手掌向下壓壓,“一個在腳底!中尉同志,你要有思想準備呀!”
    另一位身穿西裝的中年人說:“阿洛夫將軍,你過慮了,謝遼沙中尉是的兒子,他怎麼會喫苦呢?”
    “米爾尼柯夫大夫,你錯了!”阿洛夫將軍以教訓的口吻說,“你完全錯了!你不了解!”
    飛機上用俄語交談的這些人是誰呢?
    原來,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積勞成疾,得了一種怪病:身心不能緊張,一緊張便頭暈目眩,四肢發顫,大汗淋漓??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周圍的大夫也診治不出病因,盡管想盡了辦法,也無法使的病情有所好轉。大家束手無策,隻好向蘇聯求助。
    後來,蘇聯拍來電報稱,斯大林親自指派了蘇聯紅軍將軍級外科醫生阿洛夫和內科醫生米爾尼柯夫到中國來,近日即可飛抵延安,同行的還有的長子毛岸英。
    載著蘇聯專家和毛岸英的飛機從莫斯科起飛,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郊區的機場降落,換小飛機飛往西安,再從西安秘密飛向延安??
    的兒子怎麼成了謝遼沙,而且成了蘇聯紅軍的中尉軍官呢?這還得從18年前說起。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開完“八七”會議,回嶽父楊昌濟先生的老家湖南板倉,看望先期回板倉的夫人楊開慧和3個兒子。沒待幾天,他便踏上征程,去發動和領導“秋收起義”了。
    當時,長子岸英纔5歲,次子岸青3歲多,三子岸龍剛出世。為了革命,別妻離子,從湖南登上了井岡山,點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1930年10月,毛岸英與母親一同被捕。楊開慧犧牲後,十分惦念3個孩子。在中共地下黨的努力下,找到了毛岸英三兄弟,歷盡艱險,將他們秘密送到上海,安排到大同幼稚園。不久,毛岸龍因患細菌性痢疾逝於上海。後來,毛岸英兄弟在上海四處流浪,住在破廟裡,靠賣報賺錢糊口,還經常到外白渡橋推車,備受欺凌。毛岸青還被巡捕、特務打成了腦震蕩。後幾經周折,直到1937年年初,他倆纔由黨組織送到了蘇聯。在那裡,他們接受了正規的教育和訓練。
    在延安的十分關心遠在蘇聯的兩個兒子的成長。
    1939年,接到兒子的來信,十分高興,立即回了信。在來往的信件中,具體指導兒子的學習。他諄諄教導兒子:“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隻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
    不僅關心兒子在知識方面的長進和發展,更關心他們思想方面的成長。他誇獎兒子:“你們長進了,很歡喜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同時,他也嚴厲地告誡兒子,“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於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隻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總之,我歡喜你們,望你們更好。”
     1941年年底,按照聯共(布)中央的規定,蘇聯老師建議毛岸英加入蘇聯國籍。毛岸英堅決不同意。在戰爭艱苦的時刻,他寫信給斯大林,堅決要求上戰場。在蘇共駐共產國際代表曼努意爾斯基將軍的幫助下,他先後到蘇雅士官學校快速班、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並於1943年1月加入聯共(布)(1946年回國後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軍校畢業後,毛岸英獲得中尉軍銜,被任命為坦克連的黨代表,參加了蘇軍的大反攻。戰鬥中,他英勇擊敵,不怕犧牲。在毛岸英回國前夕,斯大林接見了他,送給他一支手槍,作為他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的獎賞??
    飛機終於降落在延安簡易的機場上。站在跑道邊的以及歡迎的同志馬上迎上前去。
    從飛機上個出來的便是毛岸英。盡管有18年沒有見過父親,但這些年來,毛岸英從父親寄到莫斯科的照片以及電影、畫報上已無數次地看到過父親的魁偉形像。這天,他一下就認出了父親。
    父親這麼忙,天這麼冷,又有病在身,還親自到機場來,毛岸英幾乎是從飛機舷梯上滑下來一般,飛奔到父親跟前。
    迎上前去,張開手臂,緊緊地抱住兒子,凝視著比自己個頭還高的兒子,句話是:“你長得這麼高了!”毛岸英以蘇聯式的奔放熱情,緊緊地摟著父親,不斷地呼喊著:“爸爸、爸爸,我多想你啊!”聽著兒子親切的呼喚,的眼睛濕潤了,輕輕地說:“我也一樣地想你啊!”
    仔細打量著兒子:腳蹬牛皮靴,身穿蘇軍呢子大衣,那英俊秀氣的面龐上,特別是開闊的眉宇間,既有母親楊開慧的影子,也有父親的遺傳特征—天庭飽滿。兒子也盯著父親,見父親穿著一身又肥又大的土灰棉衣,操著那一口改不了的韶山土話,覺得既好笑,又親切。
    父子倆在別人的眼裡,一個是洋得瀟灑,全副戎裝,英姿颯爽;一個是土得出奇,一副陝北農村干部的打扮。
    蘇聯專家經過會診,得出的結論是的病情由長期操勞過度、負擔繁重、精神過於緊張所致,囑咐他隻要注意休息,讓精神緩和下來,加上藥物治療,就可以恢復。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除了蘇聯專家的治療,闊別了18年的兒子回到自己的身邊,這比任何特效藥都有療效。的病很快痊愈了。
    回到延安後,1946年2月,毛岸英被安排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
    當時,中央機關經常組織干部參加修公路、開荒、收莊稼之類的義務勞動。每當這時,毛岸英毫不惜力,常把外衣一脫,十分賣力地干起來。休息時,他又常常講一些幽默的故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許多年輕人,尤其是一些從國統區過來的女大學生,見毛岸英人好,肯助人為樂,又有幽默感,都要求跟他在一個小組。為了調劑生活,延安的周末常舉辦舞會。毛岸英不僅會跳舞,而且很著迷。他身材高大,又有身份,常常有一些年輕漂亮的姑娘往他身邊湊。當時駐延安的美軍聯絡組組長包瑞德上校也趁舞會之機,借與毛岸英有英語共同語言之便纏著他,問這問那??毛岸英不知道此人有其他居心,還以為兩個人是一見如故的朋友。
    起初,對兒子的衣著,對兒子說話手舞足蹈、比比畫畫、聳肩吐舌,隻是默默地瞟去兩眼,後來,他終於忍不住了。他先是讓毛岸英脫下蘇軍制服和大皮靴,換上自己穿過的舊棉衣棉褲和江青用邊區紡的粗毛線織的毛背心、毛襪子,不多久,又讓兒子從自己身邊搬到中央機關住。
    一天,他突然問毛岸英:“你喫什麼灶?”
    毛岸英如實地回答:“中灶。”
    一聽便生氣了,責問兒子:“你有什麼資格喫中灶?你應該跟戰士一起喫大灶!”
    雖然毛岸英腸胃有毛病,但仍愉快地聽從了父親的勸說,改喫大灶。一個受歐式教育、習慣了喫西餐的人,從喫面包、喝牛奶到啃小米窩頭,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轉變啊!
    接下來,又開始教兒子如何待人接物。他說:“你回到了國內,要按照國內的習慣方式來生活,不僅是喫飯、穿著,其他也應該按中國的傳統方式和人們交往。”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你先去探望老同志,見了人不要沒大沒細(小)的。年紀大些的,你喊伯伯、伯母、叔叔、嬸嬸;老的要喊爺爺、老爹爹、老奶奶;跟你差不多大的,或者喊哥,或者稱同志,不要隨便喊人家的名字。”停了停,又說,“都是參加革命好多年的,他們對革命有貢獻,有豐富的鬥爭經驗,要多向他們學習。”
    聽了父親的教導,毛岸英便逐個地去窯洞看望老一輩的革命者。對老同志,他尊重、有禮貌,大家開始喜歡並稱贊他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好青年;跟同輩青年交往,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神采飛揚,而是抱著謙虛謹慎的態度。
    後來,又讓毛岸英深入社會這個大課堂,拜工農為師,上“勞動大學”,向實踐求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讓兒子到工廠學習管理生產,接受工人階級的教育。
    1947年10月8日,在給毛岸英的信中教育兒子:“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作(做)什麼,隻要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岸英十分珍視父親在這封信中關於人生、事業的教誨,並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不僅對20多歲的兒子這樣嚴格要求,即使對幾歲大的女兒,也不例外。
    對兒女是極富憐愛之情的。他共有過10個子女,在艱難困苦的戰爭年代,幸存下來的隻有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及李敏、李訥兩姐妹。自投身革命以來,大部分生涯都處於動蕩之中。毛岸英、毛岸青兄弟早年失散,1940年,李訥降生後,李敏又赴蘇聯與賀子珍團聚,年近半百的渴望得到兒女親情的慰藉,因此,他再也不忍心讓李訥離開自己,盡管工作繁忙,也沒把她送進保育院,而讓她在自己身邊長大。李訥小時,記不得多少次,在緊張工作之餘,抱著她,輕輕拍打著她的後背說:“娃娃,我的好娃娃,乖娃娃??”每當這時,李訥就用小手摟住父親的脖子喊:“爸爸,我的小爸爸,乖爸爸??”然而,從來不允許李訥在生活上有絲毫特殊。
    1947年,胡宗南率大批軍隊進犯陝北,陝北的糧食供應非常困難。一天晚飯後,囑咐阿姨:“以後,你就帶李訥喫大食堂吧。”
    大食堂的伙食是一天兩頓水煮黑豆,連皮都不去,大人喫了脹肚子,放屁放個不停,小女孩兒怎受得了呢?衛士長忍不住勸道:“孩子纔7歲,還是跟媽媽一起喫吧。”
    的手臂彎著,大手由裡往外一揮:“陝北老鄉的娃娃喫黑豆一樣長得壯。你不要說了。”
    說定了的事,不會輕易更改。阿姨第二天便帶李訥去和戰士們一起喫大食堂。每到開飯的時候,小李訥也像戰士們一樣,自己拿著小碗,打一碗飯、一份菜。困難的時候,甚至一個多月天天喫黑豆。
    李訥生得天真活潑,特別機靈。有一天,她悄悄問:“爸爸,我的牙齒很黑嗎?”
    興致勃勃地逗她:“張嘴,張嘴讓爸爸瞧瞧。”
    她望望四周,皺緊眉頭,十分憂愁地說:“我也是天天喫黑豆??”
    明白了,自己剛纔和一名警衛戰士開玩笑說:“朱老四同志,你的牙齒怎麼這樣黑呀?是不是喫黑豆喫的?”說著,自己先笑了,大家也跟著大笑。朱老四愛抽煙,牙是煙熏黑的。朱老四一樂,冷不防“噗”一聲放了一個屁。
    “噗—?不是喫黑豆喫的啊。”趁勢逗樂。小李訥在旁邊沒笑,悄悄吮吮牙。誰知她有了心思,當了真。
    李訥朝爸爸張開嘴,露出缺了門牙的兩排潔白小牙。把女兒抱在懷裡,輕輕拍著她說:“我的娃兒,黑豆怎麼能把牙齒喫黑呢?爸爸是跟叔叔開玩笑的。黑豆是好東西,營養價值高,越喫,牙齒長得越白、越結實。”
    就這樣,纔7歲的李訥在生活上就同叔叔阿姨們畫起了等號,每天同大人們一起在大食堂就餐,隨部隊風餐露宿。她與大人們一樣,常常舉著一個小搪瓷碗,排隊從大鍋裡分得一份黑豆,同大人們一起津津有味地嚼著、咽著。
    如果說戰爭年代條件太艱苦,小孩子隻能隨遇而安,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條件大為改觀,總該對小女兒有些照顧了吧!其實不然,一次,阿姨要求帶李訥一起用餐時,斷然做著手勢:“不要跟我,還是跟你,你帶她一起喫大食堂吧。” 平日裡,仍然不允許家人與他同餐共桌。
    李訥和李敏考上大學後,繼續過著與工農子弟畫等號的生活。她們喫住在學校,同普通群眾的子女一起,七八個人住一間宿舍,睡上下鋪,喫一樣清淡的伙食,一樣下鄉參加勞動,一樣回家擠公共汽車。隻有到了周末,大家都可以回家的時候,她們纔能得到回家見見父母的機會,而就是在這種時候,她們一般也照例去機關食堂就餐??
    父母對子女有舐犢之情,同時父母又是子女的任老師。對青年一代的希望,實踐在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上。他希望青年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的子女做到。他所耕種的“教子實驗田”,於小家雖無五谷豐登,於大家卻是功德垂範。


    飲食上的享受


    的飲食太簡單了,有時近乎艱苦。在喫的方面,一直提倡大眾化,反對搞特殊,反對鋪張浪費。他平時的享受就是喫一碗紅燒肉。他喜歡蘸著辣椒等佐料喫紅燒肉、肘子肉,而且特別愛喫肥的部分。在他看來,能有一頓紅燒肉喫就是大補了。現在很多人聽了,也許難以置信。
    解放戰爭時期,打沙家店,三天兩夜不出屋、不上床,“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殲滅了國民黨整編第三十六師,俘敵6000餘人。戰鬥結束後,對身邊的李銀橋說:“銀橋,你想想辦法,幫我搞碗紅燒肉來好不好?要肥點兒的。”
    “打了這麼大的勝仗,喫碗紅燒肉還不應該?我馬上去!”李銀橋說。
    疲倦地搖搖頭:“我不是那個意思。這段時間用腦子太多,你給我喫點兒肥肉,對我腦子有好處。”
    李銀橋搞來一碗紅燒肉,深深吸著香氣,贊嘆道:“真香哪!”他抓起筷子,三下五除二,喫個碗底朝天。
    放下碗,見李銀橋目瞪口獃地站立在一邊,忽然孩子氣地笑了:“有點兒饞了。喫點兒肥肉對我有好處,補補腦子??打贏了,我的要求不過分吧?”
    “不過分!主席要求的太少了,太低了!”李銀橋眼圈一下子紅了。俘敵6000餘人,他隻要求喫一碗紅燒肉!
    “不低了。戰士們衝鋒陷陣,也沒喫上紅燒肉呢。”
    自此,李銀橋等衛士們知道愛喫紅燒肉,喫紅燒肉是為了補腦子。每逢大戰或者連續寫作幾晝夜,衛士們便千方百計替他搞一碗紅燒肉。
    1947年,糧食短缺,官兵們天天喫煮黑豆,喫得人人脹肚,沒完沒了地放屁。生活也很苦,但在困難環境中,仍然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等大量文章。看著他常以手撫額用力揉搓,工作人員們心裡很急。糧食都喫不到,去哪裡搞紅燒肉啊?
    幸虧賀龍托人從河東捎來一塊臘肉,李銀橋忙叫炊事員炒了一小碟給補腦子。
    臘肉端上桌,問明來歷後,便叫李銀橋撤下去,說:“你們想叫我喫下去,可是我怎麼能喫得下去呢?”
    李銀橋爭辯說:“這是為了補腦子,為了工作,可不是為了享受。”
    “腦子是要補,可是也要講條件,條件不同,補腦子的方法也不同。銀橋啊,你給我梳梳頭吧。”接著,給李銀橋講黑豆有營養,蛋白質足夠腦子用,梳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把有限的營養首先補充給腦子。
    那塊臘肉以後再沒有人動過,一直保存到新年前,用來款待了由華東趕來開會的陳毅司令員。
    說補腦子要講條件,可是到西柏坡後,條件好了,他也沒什麼改變。
    1948年,九月會議期間,衛士們給做了兩次紅燒肉。見很勞累,衛士們便想方設法要搞點兒好的給喫。為了變變花樣,衛士們曾出去打斑鳩給喫。
    知道了這一情況後,囑咐衛士們:“你們不要為我喫的東西費力氣,一個星期給我喫兩次肥肉,那就足矣。”
    此後,衛士們就照他的吩咐,每星期保證讓他喫上兩頓紅燒肉。
    濟南解放了。當揮著攻克濟南的電報告訴衛士們時,一個衛士調皮地將其與紅燒肉聯繫了起來:“主席喫了紅燒肉,指揮打仗沒有不贏的。”
    指揮氣勢磅礡的三大戰役,那是用了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啊!工作人員們都擔心他的身體熬不住,商量著如何保證他的飲食,但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隻要一星期給我保證兩頓紅燒肉,我肯定能打敗蔣介石!”工作人員照他說的辦了,他也果真徹底打敗了蔣介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國內建設之中,往全國各地跑的次數也多了。1953年,在杭州住了3個多月,主持起草了我國部憲法,還以極大精力關注農村和農業生產。
    這段時間,下鄉多,寫東西也多。他寫東西和指揮打仗一樣,不分晝夜。這時,他喫飯總是很隨便,要一催再催纔喝一些麥片粥或喫一些掛面,這都是衛士們在電爐上給他做的。隻有一條:每隔三四天,要給他來一碗紅燒肉,而且要肥點兒的。
    愛喫紅燒肉,但並不是一味地越肥越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他要喫紅燒肉時,工作人員盡量不讓他喫太肥的,而是給他喫燒肘子肉。隨著年齡的增長,保健醫生考慮到年事已高,肥肉、雞蛋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對他不合適,於是菜譜中就很少出現紅燒肉了,但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找衛士長:“我不要他的菜譜,你去給我搞一碗紅燒肉來!”保健醫生徐濤幾次找“論理”,但都被駁得啞口無言。說:“人們要求生活更美好,可是你們醫生飲食又搞了那麼多限制,什麼膽固醇又高了,油又多了,雞蛋又限制了,這不是矛盾嗎???膽固醇是人體內存在的,必定也有用處,把它降得太低,就不會有別的問題嗎?”
    如果好長時間沒有紅燒肉喫,便會親自到廚房,詼諧地說:“怎麼,是不是近張飛沒趕集了?”遇到這種情況,炊事員就給他做一碗,解解饞罷了。有一次,他這個“”要求由於江青的干涉未能滿足,他竟發火了。一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因為想喫一碗紅燒肉而大發雷霆,這在現在是不可想像的。
    但是在三年困難時期,硬是帶頭7個月不喫肉,在飲食上連這一點點的“奢華”之處也給省略掉了。他常常以白水煮面條,或是一盤馬齒苋就一頓飯,或是一盤炒菠菜來支撐一天的工作。
    為什麼愛喫紅燒肉呢?根據他的解釋和他身邊工作人員的分析,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從生理上看,喫紅燒肉可以起補養作用,用自己的話講,可以“補腦子”;從消費和政治上看,這是大路貨,不是山珍海味,好解決,老百姓改善生活也可以這樣做,和人民群眾相比,不算脫離群眾,如果是山珍海味,就是兩回事了,因為老百姓是喫不上山珍海味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