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修身治要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 -> 政治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高宏存 
    【所屬類別】 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政治類教材圖書  政治/軍事  政治  反腐/倡廉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87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6088749
    叢書名:全國干部傳統文化與執政智慧培訓教材

    作者:高宏存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

    編輯推薦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治國理政理念的重要來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為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繫統深入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國學文化專業委員會組織有關專家編撰了這套《全國干部傳統文化與執政智慧培訓教材》(全十卷)。每卷大致分為七至十篇,每個篇章包括四個部分,即原典、國學常識、國學故事、現實啟悟。原典部分從浩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精選貼近現實、具有很強啟發意義的有關經典,內容範圍包含經史子集,從中華民族部古典文集《尚書》直至晚清名家著述,視原文難易程度加以注釋和譯文,輔之以相應的國學常識和國學故事,在此基礎上,根據原義對其如何在現實工作中活學活用進行了闡述。《修身治要》融權威性、可讀性、實用性於一體,內容通俗易懂,編排圖文並茂,有助於廣大黨員干部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養分,提高人文素養和執政智慧。“全國干部傳統文化與執政智慧培訓教材”繫列:《天人治要》《養心治要》《修身治要》《齊家治要》《處世治要》《韜略治要》《清廉治要》《用人治要》《為政治要》《執法治要》 
    內容簡介
    本書從修身樹德的角度切入國學經典,從中精選有關修身樹德的經典名句,並從修身的重要性以及修身方法等不同角度予以闡述,有利於黨員干部在古代仁人志士的高風亮節中體味修身樹德的意義,並為其提供豐富的修身治要。本書融權威性、可讀性、實用性於一體,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有助於廣大黨員干部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養分,提高人文素養和執政智慧。
    作者簡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社會和文化部副主任,文學博士、文化產業博士後,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研究,尤關注中國古代文化的應用。著有《政府文化管理前沿》《傳統文化與現代領導藝術》等書。
    目錄
    篇 堅以樹德
    一、修身以立德為首
    【國學常識】《大學》與修齊治平
    【國學故事】李世民的為君之道
    【現實啟悟】官德在於造福於民
    二、善養吾浩然之氣
    【國學常識】修德與養氣
    【國學故事】捕蟬老人的悟道
    【現實啟悟】修德當靜心養氣
    三、德正纔能天下治
    【國學常識】德音
    【國學故事】舜立德得天下
    【現實啟悟】為官者必先修官德
    四、修德要有正確的方法

    篇  堅以樹德

    一、修身以立德為首

    【國學常識】《大學》與修齊治平

    【國學故事】李世民的為君之道

    【現實啟悟】官德在於造福於民

    二、善養吾浩然之氣

    【國學常識】修德與養氣

    【國學故事】捕蟬老人的悟道

    【現實啟悟】修德當靜心養氣

    三、德正纔能天下治

    【國學常識】德音

    【國學故事】舜立德得天下

    【現實啟悟】為官者必先修官德

    四、修德要有正確的方法

    【國學常識】《易傳》與修德之法

    【國學故事】齊宣王以羊易牛

    【現實啟悟】為百姓心存仁愛

    五、修德貴在堅持

    【國學常識】九族與九德

    【國學故事】司馬遷困境寫《史記》

    【現實啟悟】在艱苦環境中磨煉品德

    第二篇  功崇惟志

    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國學常識】“青雲之志”從何而來

    【國學故事】陳勝的鴻鵠之志

    【現實啟悟】為人為官應心懷大志

    二、匹夫不可奪志也

    【國學常識】為什麼是“匹夫”

    【國學故事】破釜沉舟

    【現實啟悟】志向必須堅定不可移易

    三、有志於德,貴在於行

    【國學常識】孔子講學與七十二賢人

    【國學故事】臥薪嘗膽

    【現實啟悟】達成志向需要切實行動

    四、達成志向應有原則

    【國學常識】焚書坑儒

    【國學故事】晏殊得官

    【現實啟悟】堅持志向當堅守原則

    五、立志要與自身相符

    【國學常識】清政府的“天朝上國”夢

    【國學故事】宸濠之亂

    【現實啟悟】立志當實事求是

    第三篇  博學強知

    一、朝聞道,夕死可矣

    【國學常識】《論語》中的學習智慧

    【國學故事】孔子問道於老子

    【現實啟悟】為人為官不可止於學習

    二、學,然後能知

    【國學常識】《學記》中的教學思想

    【國學故事】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現實啟悟】要通過學習認識自己的不足

    三、學而不厭不棄

    【國學常識】五聲五色五官五服

    【國學故事】樊遲三問仁

    【現實啟悟】為官不可不求甚解

    四、必須博學以成其道

    【國學常識】博取千家的《孔子家語》

    【國學故事】博覽群書的黃宗羲

    【現實啟悟】博聞纔能夠強識

    五、學、思、行相結合

    【國學常識】“學至於行之而止”的知行觀

    【國學故事】趙括紙上談兵

    【現實啟悟】要在實踐中鍛煉自己

    第四篇  慎獨研幾

    一、君子必慎其獨也

    【國學常識】何謂“慎獨”

    【國學故事】為官清廉的楊震

    【現實啟悟】追求“慎獨”的高境界

    二、研幾難得在於認識自己

    【國學常識】“研機”還是“研幾”

    【國學故事】自認不如人的劉邦

    【現實啟悟】為官貴有自知之明

    三、虛心使人進步

    【國學常識】曾國藩的十二條課程

    【國學故事】善於學習的乾隆皇帝

    【現實啟悟】虛心學習是成事之基

    四、不驕傲不自誇

    【國學常識】欹器滿覆

    【國學故事】夜郎自大

    【現實啟悟】虛心以待,深入民間

    五、做事以謹小慎微為要

    【國學常識】合抱之木,為什麼起於“毫末”

    【國學故事】偷針的人

    【現實啟悟】為人做事要小心謹慎

    第五篇  省身律己

    一、吾日三省吾身

    【國學常識】曾子的“三省”論

    【國學故事】曾國藩的日記

    【現實啟悟】時時自省方能不斷進步

    二、以人為鏡

    【國學常識】唐太宗的“三鏡說”

    【國學故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現實啟悟】善於從別人身上了解得失

    三、君子應當自律

    【國學常識】《菜根譚》

    【國學故事】公儀休嗜魚

    【現實啟悟】加強自律,廉潔奉公

    四、善於了解自己的過失

    【國學常識】罪己詔

    【國學故事】齊王納諫

    【現實啟悟】要多方面了解自己的過錯

    五、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國學常識】《了凡四訓》中的“改過之法”

    【國學故事】楚襄王召請莊辛

    【現實啟悟】知錯要能改錯

    第六篇  義立而王

    一、正義的力量

    【國學常識】七體八經

    【國學故名將文天祥

    【現實啟悟】立世當以義字當頭

    二、為官當盡忠報國

    【國學常識】九品中正制

    【國學故事】嶽飛精忠報國

    【現實啟悟】以報效國家為理想

    三、不以盛衰改其節義

    【國學常識】中國的朝代更替

    【國學故事】蘇武牧羊

    【現實啟悟】萬不可背叛國家

    四、不求浮名,不慕富貴

    【國學常識】李白與《將進酒》

    【國學故事】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

    【現實啟悟】為官不可貪求功名利祿

    五、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國學常識】“國之九經”說

    【國學故事】李廣射石頭

    【現實啟悟】做事要有一顆誠心

    第七篇  孝悌以禮

    一、孝是的德行

    【國學常識】五禮與十倫

    【國學故事】李密陳情辭官

    【現實啟悟】百善以孝為先

    二、父子倫常不可廢

    【國學常識】不孝者五

    【國學故事】漢文帝親嘗湯藥

    【現實啟悟】孝順父母要親力親為

    三、兄友弟恭纔能家庭和睦

    【國學常識】伯仲叔季

    【國學故事】趙氏兄弟爭死

    【現實啟悟】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四、孝道應長存敬畏之心

    【國學常識】喪服制與服術

    【國學故事】劉琪間關尋父

    【現實啟悟】為官當有所敬畏

    五、君子之道,禮義之文

    【國學常識】聖人制禮作樂

    【國學故事】漢明帝敬師知禮

    【現實啟悟】尊禮知義樹立形像

    第八篇  寬以立信

    一、心有容,德乃大

    【國學常識】中庸之道

    【國學故事】宋就半夜澆瓜

    【現實啟悟】以容恕之心待人

    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國學常識】天地之信與人事之信

    【國學故事】齊魯定約

    【現實啟悟】構建誠信社會

    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國學常識】戰國四公子

    【國學故事】十座城池

    【現實啟悟】誠信建設以信為本

    四、君子以道立身處世

    【國學常識】英俊豪傑

    【國學故事】信陵君竊符救趙

    【現實啟悟】行德當立足於實踐

    五、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國學常識】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

    【國學故事】西門豹治邺

    【現實啟悟】“三嚴三實”為政之道

    第九篇  恭儉惟德

    一、儉以養德

    【國學常識】國之“七患”

    【國學故事】房梁掛錢

    【現實啟悟】以儉養己養家養國

    二、恭敬乃與節儉並行

    【國學常識】諸葛亮與《誡子書》

    【國學故事】季文子素服出行

    【現實啟悟】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三、養心莫善於寡欲

    【國學常識】七情與六欲

    【國學故事】不領俸祿的尚書

    【現實啟悟】嚴控欲望之門

    四、萬不可驕奢淫逸

    【國學常識】奢侈冠絕地下皇陵

    【國學故事】商紂王酒池肉林

    【現實啟悟】貪污受賄是為官之大忌

    五、為官必須清廉

    【國學常識】中國古代廉吏

    【國學故事】包拯不持一硯歸

    【現實啟悟】為官必以清廉為本

    第十篇  正身直行

    一、立天下之正位

    【國學常識】四像與星位

    【國學故事】史魚尸諫

    【現實啟悟】為人為官當立於正位

    二、保持內心正直無邪

    【國學常識】南能北秀與禪宗

    【國學故事】海瑞清廉抗貪

    【現實啟悟】正身必先正心

    三、不倚仗權勢脅迫於人

    【國學常識】皋陶與《獄典》

    【國學故事】張昌儀賣官

    【現實啟悟】淡化“官念”不倚權勢

    四、不偏不黨不徇私

    【國學常識】黨錮之禍

    【國學故事】周舉力爭左雄

    【現實啟悟】依法而不徇私偏黨

    五、不憑借地位追求榮華

    【國學常識】範仲淹與“十事疏”

    【國學故事】大貪官和珅

    【現實啟悟】淡泊名利

    前言
    序言
    媒體評論
    1.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治國理政。-----《光明日報》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黨管黨理念的重要來源。-----新華網
    3.歷史科學對於公務員來說,其重要性是:有助於提高資治能力,有助於陶冶人文素質,也有助於個人修身養性。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閻崇年
    4.國學不是老古董,是中國人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   ——範曾
    在線試讀
    篇 堅以樹德

    人生在世,當以修身立德為本,領導干部尤當如此。德行是人們立身處世的通行證,面對社會紛繁復雜的人情常態和物質誘惑,從小就樹立起自己德行的標杆,是人們與人交往、施行政治、克服困阨的身心基礎,因此,人行於世必須以修身立德為首。《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成為自古以來文人志士行為志向的遞進階梯。而就修身言,又必以立德為首:先要立德纔可定立修身之道的大方向,並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不斷以大德作為修養身心的指導與目標,因此,要立什麼樣的德就成為人們必須首先明了的事情。
    古人十分重視立德,國學經典中隨處可見古人對於立德的重視,並於其中不斷總結所立之德的切實內涵,而這些內涵對於當代人尤其領導干部的立德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做人要有人品,為官亦須有官德”,領導干部要把握中央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在國學經典中遊弋,從中提煉出德行的深刻內涵,並掌握正確的修德方法。不論處境如何都能夠以德為繩堅持修養自身,著力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素養,將自己人民公僕的身份擺正,樹立起行之於世的官德修養,是領導干部們應該從國學中首先擷取並深刻體會的重中之重。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以立德為本,繼以德行養吾浩然之氣,如此纔能使德行端正,自身德行端正纔能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想問題,為百姓解決困難,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是領導干部必須時時記於心的道理,隻有有此覺悟,纔能進而尋求修德的正確方法和途徑,並以恆心堅持修養之行,如此纔可具備為官之德行。

    一、修身以立德為首

    (一)
    【原典】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春秋《論語·述而》

      堅以樹德

     

    人生在世,當以修身立德為本,領導干部尤當如此。德行是人們立身處世的通行證,面對社會紛繁復雜的人情常態和物質誘惑,從小就樹立起自己德行的標杆,是人們與人交往、施行政治、克服困阨的身心基礎,因此,人行於世必須以修身立德為首。《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成為自古以來文人志士行為志向的遞進階梯。而就修身言,又必以立德為首:先要立德纔可定立修身之道的大方向,並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不斷以大德作為修養身心的指導與目標,因此,要立什麼樣的德就成為人們必須首先明了的事情。

    古人十分重視立德,國學經典中隨處可見古人對於立德的重視,並於其中不斷總結所立之德的切實內涵,而這些內涵對於當代人尤其領導干部的立德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做人要有人品,為官亦須有官德”,領導干部要把握中央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精神,在國學經典中遊弋,從中提煉出德行的深刻內涵,並掌握正確的修德方法。不論處境如何都能夠以德為繩堅持修養自身,著力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素養,將自己人民公僕的身份擺正,樹立起行之於世的官德修養,是領導干部們應該從國學中首先擷取並深刻體會的重中之重。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以立德為本,繼以德行養吾浩然之氣,如此纔能使德行端正,自身德行端正纔能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想問題,為百姓解決困難,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是領導干部必須時時記於心的道理,隻有有此覺悟,纔能進而尋求修德的正確方法和途徑,並以恆心堅持修養之行,如此纔可具備為官之德行。

     

    一、修身以立德為首

     

    (一)

    【原典】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春秋《論語·述而》

     

    【注釋】①徙:遷移。

    【譯文】孔子說:“在道德上不加以修養,在學問上不注意講習,聽到合乎義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過錯不能及時改正,這些都是我感到憂慮的呀。”

    (二)

    【原典】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春秋《論語·憲問》

     

    【注釋】①驥:良馬,千裡馬,喻指賢纔。

    ②稱:稱道,稱贊。

    【譯文】孔子說:“千裡馬值得稱贊的不是它的氣力,而是要稱贊它的品德。”

    (三)

    【原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春秋《大學》

     

    【注釋】①明:使動詞,即“使彰明”,意為弘揚。

    ②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親:通“新”,動詞,意為革新。

    【譯文】博大學問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革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完善的境界。

    (四)

    【原典】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春秋《大學》

     

    【注釋】①此:乃,纔。

    【譯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謹慎地修養德行。擁有德行纔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纔能擁有土地,有土地纔會有財富,有財富纔能供給人使用。

    (五)

    【原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注釋】①太上:上等。

    【譯文】上等的行為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再次是樹立言論;能做到這樣,那麼即使死了也久久不被廢棄,這叫作不朽。

    (六)

    【原典】

        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戰國《周易·像傳上·小畜》

     

    【注釋】①小畜:《周易》中的卦名,乾下巽上,乾為天,巽為風,即風行天上。

    ②懿:美好,此處作動詞用。

    【譯文】“小畜卦”的卦像是乾下巽上,是風飄行天上的表像。君子觀看這一卦像,應該蓄養美好的品德。

    (七)

    【原典】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上》

     

    【注釋】①恆:常。

    【譯文】孟子說:“人們有句常說的話,都說‘天下國家’。天下的根本在於國,國的根本在於家,家的根本在於個人。”

     

    【國學常識】

    《大學》與修齊治平

    《大學》是儒家經典之一,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由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抽出編次章句。其核心在於闡述大學之道,包括“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章中即首先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三條綱領,接著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即“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趙孟書法《大學》

    八個方面有著精密的內在聯繫,而“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徑,即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纔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意念纔能真誠,意念真誠心思纔能端正,心思端正後纔能修養品性;“修身”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即品性修養好纔能管理好家族,管理好家族纔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天下纔能太平。

    因此,“修身”作為根本的為人之要,向下聯繫了自身修養的方法,向上聯繫了人生在世的種種志向與目標,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成為自古文人志士實現自身志向的目標指導。由此可見,《大學》寄托了古人內聖外王的理想。

     

    【國學故事】

    李世民的為君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玄武門之變後繼承大唐皇位,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他率部平定了各路叛亂,終統一天下。他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德治天下,使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他治理政事注重以民為本,樹立自身德行,充分實踐了孟子所提倡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治政思想。

    據《貞觀政要》所載,貞觀五年(631年),主管大臣上書說:“皇太子即將舉行加冠禮,在二月裡舉行纔吉祥,請陛下增加兵衛儀仗的規模,使禮節齊備。”太宗說:“如今百姓春耕剛開始,這樣做怕要妨礙農事。”於是下令將禮儀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蕭瑀上奏說:“按照陰陽家的推算,在二月裡舉行好。”太宗說:“陰陽講究禁忌,那不是我所實行的。如果一舉一動都必須依照陰陽吉兇,不顧天理道義,這樣還想求得福佑吉祥,怎麼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照正道,自然會萬事吉祥。並且,吉兇取決於人,怎能聽信陰陽禁忌呢?農時很要緊,不能耽誤片刻。”於是,他堅決下令更改了舉行太子冠禮的日期。為官為君,都必須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樹立起以民為貴的德行操守,纔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

     

    【現實啟悟】

    官德在於造福於民

    自古以來,我國哲人便十分強調修養道德。道德,始終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不僅是對兩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賢以德治國、以德興業、以德立人等傳統政治倫理理念的現實回應,也是針對當今中國社會具有現實關切和文化戰略意義的深遠洞見。“德者,本也。”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位的是崇德修身。

    領導干部更應該是德纔兼備的,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的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就十分重視領導干部的立德修德問題。他說,一個人隻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纔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作為立足於人民的黨,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為百姓做事是領導干部必須做到的,因此,領導干部必須首先以為人民服務來立德立志,隨時注重自身的品德修養,做到以民為貴並付諸實踐。

    作為領導干部隻有一個宗旨,那就是造福於民。這是共產黨的“官”與舊社會的官的本質區別。一個黨員干部,隻有做到心裡裝著群眾,真心實意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腳踏實地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人民群眾纔會擁護他、信任他;一個政黨,隻有堅持“以民為本”,發揚民主,真正順民意、得民心、為民謀利,纔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纔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二、善養吾浩然之氣

    (一)

    【原典】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春秋)老子《道德經》

     

    【注釋】①正:通“政”,此處用作動詞“為政”。

    ②尤:過失,怨咎。

    【譯文】(善的人)居住環境良好之地,思慮深邃寧靜,交接善良之人,說話恪守信用,為政精於治理,處事發揮所長,行動把握時機。(善的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和擔憂。

    (二)

    【原典】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春秋)管仲《管子·內業》

    【注釋】①官:五官。

    【譯文】我的心能平定,五官就會平定;我的心能安靜,五官就會安靜。平定要由心,安靜也要由心。

    (三)

    【原典】

         治身,太上養神,其次養形。

                                                        ——(春秋)文子《文子·下德》

     

    【注釋】①太上:上,重要的。

    【譯文】修養自身,重要的是修養精神,其次是修養形體。

    (四)

    【原典】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讓,德之基也。

                                                  ——(春秋)左丘明《左傳·年》

    【譯文】忠誠,是保證道德純正的方式;誠信,是道德鞏固的保障;謙卑忍讓,是弘揚道德的基礎。

    (五)

    【原典】

        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戰國)莊周《莊子·外篇·刻意》

     

    【注釋】①休休焉:據清代俞樾說,應作“聖人休焉,休則平易矣”。休,息心,即停止思慮。

    ②平:平順,不偏不倚。

    【譯文】所以說:聖賢之人停止思慮俗事,那麼他的處境就平安順適了。處境平順,那麼他就清淨淡泊了。處境平順,清靜淡泊,那麼憂慮禍患就不能侵入內心,邪氣就不能侵擾。因此,聖人的德行就完備,精神就不虧損了。

    (六)

    【原典】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禮記·文王世子》

    【注釋】①懌(yì):喜悅。

    【譯文】舉凡夏商周三代的國君在教育太子時,一定要用禮樂。樂,可以修養人的內心,陶冶精神;禮,可以修飾人的外形,美化外表。禮樂在心中互相交錯,表現於外形,所以他的成長就能達到喜悅的效果,嚴肅有禮貌而又溫文爾雅。

    (七)

    【原典】

        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頭腦處。

                                                ——(明)王陽明《傳習錄·門人陸澄錄》

     

    【注釋】①體當:體會。

    【譯文】凡是不能夠明了,行不通的,需要回歸本心去想一想,就能通達明白了。所以“四書”“五經”不過就是說的這個心體,這個心體就是所謂的“道”。心體之理明白了,那麼所謂道也就明白了,沒有其他什麼訣竅。這是為學關鍵的地方。

    (八)

    【原典】

        蓋盡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說存心、養性、事天,不必說夭壽不貳、修身以俟,而存心、養性與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

                                                 ——(明)王陽明《傳習錄·答聶文蔚》

     

    【注釋】①夭:短命。

    ②俟:等待。

    【譯文】大概那些竭盡心力、明了本性、明白天道的人,不必說存有心思、修養心性、侍奉天道,也不必說不管壽命長短都沒有兩樣,隻要修養身心來等待天命,然而存有心思、修養心性以及修養身心來等待的功績就已經在其中了。

     

    【國學常識】

    修德與養氣

    《孟子》成書於戰國中後期,是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稱為“亞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緊承孔子學說,繼承了其“仁”的思想並發展成為“仁政”。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即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都是其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名言警句。

    《孟子》一書重在仁政,提出了各種施行仁政的方法,而推行仁政首先要個人修養身心品德,做到不為王權霸業和功名利祿所誘惑,保持自己的意志,不糟蹋自己的意氣,纔能順應仁政,不倒行逆施,因此孟子提出了“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修養方法。“浩然之氣”是至大至剛之氣,要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損害它,那它就會充滿於天地之間。這種氣,要配上行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是集聚道義之行所產生的,而萬不是違背道義可以竊取的。孟子非常重視“義”字對於自身修養的重要性,他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人內心浩然之氣的形像外化,因此,修養德行必須善養心中的浩然之氣。

     

    【國學故事】

    捕蟬老人的悟道

    修身養德不是表面功夫,是深入內心、關乎品德的內在修養,因此,修德要有正確的途徑。《莊子·達生》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到楚國去的途中在一片喬木林中休息,蟬聲盈耳。孔子坐在林間,看見一位駝背老人走來,手裡拿著竹竿,竿頭塗著黏膠,正要粘蟬。孔子看到駝背老人在樹下看準了樹梢的鳴蟬,舉起竹竿來粘捕,就像隨手拾物那樣容易。

    孔子像宋馬遠

    孔子問他:“你手藝真巧,有什麼方法嗎?”老人說:“年年五六月間,蟬季到了,我每天練習用竹竿頂小球。如果可以做到摞著兩隻小球不掉,那麼我出門去粘蟬,會有失手,但不多;如果摞了三隻小球不掉,把握就更大了,捕十隻蟬就隻會丟掉一隻;如果能做到摞五隻小球仍然不掉,那麼捕蟬就會像隨手拾物那樣容易。我站在樹下不動,身體好像木樁,伸著舉竿的胳膊就好像老樹枯枝。天地雖大,萬物雖多,統統與我無緣,而隻知道蟬翼。我不左顧右盼,也不東猜西想,不會用世間萬物來交換我的蟬翼,這樣怎麼能捕不到蟬呢!”

    駝背老人繼續粘蟬去了。孔子回頭對弟子說:“用心思專一不分散,纔會凝聚成神。喏,說的就是駝背老人吧!”

     

    【現實啟悟】

    修德當靜心養氣

    立德修身要先養氣,即要注重修養自己的精神,柔和自己的意氣,要先保持內心的寧靜,纔能做到正直坦蕩,不被外物所誘惑。尤其當今社會到處充斥著光怪陸離的物質權力誘惑,要能修身立德,必須磨煉自己靜心沉穩,戒除浮躁之氣。心浮氣躁,做事就會患得患失,學習就會心猿意馬,作風就會急功近利,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氣,就會產生種種不理智的情緒,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風氣。

    因此,人要提高德行修養,尤其是領導干部,內心一定要長存正直浩然之氣,心存而勿忘,以正直之姿使其自然生長聚集。習近平同志非常注重干部的培養,他在《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中指出,力戒浮躁,根本的是要堅守做人的操守和從政的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看待進退留轉,淡泊處世,靜心思考,磨煉意志,砥礪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能夠負重,方能擔當重任。

    領導干部力戒浮躁之氣,就要衝破名韁利鎖的羈絆,保持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隻要持之以恆地付出,必能有所成就,得到社會的肯定和認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