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市場價】
    123-179
    【優惠價】
    77-112
    【作者】 吳九箴 
    【所屬類別】 圖書  成功/勵志  心靈與修養  幸福/快樂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651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3865143
    作者:吳九箴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5月 

        
        
    "

    編輯推薦
    ●華語世界**本用佛學和心理學解讀煩惱的書。

    ●一本關於人生與煩惱的心靈覺醒之書。

    ●求道網(中國著名身心靈網站) 心靈安全島(中國**家80後心理咨詢機構)感動推薦 
    內容簡介
    人生在世,誰無煩惱?

    煩惱的實相是:當你不願意去接受或面對某件事實時,這件事,就會變成你的煩惱。相對的,如果你能勇敢面對事實,接受它,進而超越它,它就不會成為一件煩惱,即使它會為你帶來損失或傷害。

    如果快樂來了,你就享受快樂,痛苦和不如意來了,你也接受它們,萬物萬像如走馬燈,來來去去,盡管苦樂順逆如何刻骨銘心,你還是原來的你,不受任何牽絆和影響,這就是自在的生活,這就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人生在世,誰無煩惱?

    煩惱的實相是:當你不願意去接受或面對某件事實時,這件事,就會變成你的煩惱。相對的,如果你能勇敢面對事實,接受它,進而超越它,它就不會成為一件煩惱,即使它會為你帶來損失或傷害。

    如果快樂來了,你就享受快樂,痛苦和不如意來了,你也接受它們,萬物萬像如走馬燈,來來去去,盡管苦樂順逆如何刻骨銘心,你還是原來的你,不受任何牽絆和影響,這就是自在的生活,這就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作者以自己經歷過,曾看過、輔導過的例子,告訴大家,現實生活裡的各式各樣煩惱,都有相同的本質,隻是會因個人因緣不同,幻化成八萬四千種形式,隻要我們能掌握煩惱的“實相”,就能自己變化出八萬四千種“觀照”的方法,讓自己看清苦海真相,從煩惱和焦慮中解脫,擁有平靜的心。

    ——既然苦是海,沒有人可以逃脫,你隻能選擇如何遊泳,或如何溺斃。

    一本關於人生、幸福與煩惱的心靈覺醒之書,華語世界本用佛學和心理學解讀幸福與煩惱的書。
    作者簡介
    吳九箴,心靈導師,暢銷書作家,其作品在臺灣、香港及馬來西亞等地區屢次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其文章及“吳九箴語錄”被中國網友在博客、論壇中廣為轉載。

    吳九箴是臺灣嘉義人,幼年時家裡貧困,要打工又要上學,覺得生活很苦。長大以後又為感情事煩惱,覺得人生很
    目錄
    【自序】給執迷於“夢幻泡影”眾生的一封信 2
    01每個人的煩惱,都是獨一無二的“程序” 5
    02.其實,你和你的煩惱都不存在 9
    03.心想事成,反而是災禍的開始 13
    04.釋迦牟尼也曾是憂郁癥患者 17
    05.當你說話時,往往聽不見自己的耳鳴 21
    06. 覺者不需上帝,禪師不求涅槃 24
    07. 所有的“背叛”, 27
    都來自我們對“承諾”的錯覺 27
    08. 當吸塵器妄想變成法拉利 30
    09. 執迷的人,看不見超人背上的拉鏈 33
    10. 愛與恨,都有相同的“源代碼” 37
    11. 涅槃和地獄的距離,隻有1.4毫米 40
    12. 人與人的緣分,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45【自序】給執迷於“夢幻泡影”眾生的一封信 2
    01每個人的煩惱,都是獨一無二的“程序” 5
    02.其實,你和你的煩惱都不存在 9
    03.心想事成,反而是災禍的開始 13
    04.釋迦牟尼也曾是憂郁癥患者 17
    05.當你說話時,往往聽不見自己的耳鳴 21
    06. 覺者不需上帝,禪師不求涅槃 24
    07. 所有的“背叛”, 27
    都來自我們對“承諾”的錯覺 27
    08. 當吸塵器妄想變成法拉利 30
    09. 執迷的人,看不見超人背上的拉鏈 33
    10. 愛與恨,都有相同的“源代碼” 37
    11. 涅槃和地獄的距離,隻有1.4毫米 40
    12. 人與人的緣分,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45
    13. 煩惱像洋蔥,裡面是空 48
    14. 你的陰影,纔是你的無上師 51
    15. 如何運用觀照,從憂郁苦惱中走出來? 54
    16. 你能占有的,隻有尸體和洋娃娃 56
    17. 我們都是被“頭腦”綁架的“飛蛾” 59
    18. 你無法把白雲和清風,裝在罐子裡 62
    19. 世界上該死的人 65
    20. 憂郁癥患者的救世主 68
    21.滿臉都是夾子的苦行僧 71
    22. 貪婪的人,往往喫虧 73
    23. 婚姻是兩人版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遊戲 76
    後記 觀照煩惱,我們的肚子纔能長出腳 78
    吳九箴 語錄 80
    媒體評論
    翻過火燎的那一頁

    ——心靈安全島首席咨詢師 四四

    從沒有人告訴我,煩惱是可以穿行的。

    它來的時候,就像火苗竄向書頁,隨便一燎就是一個窟窿,我們的精神就是那不禁燒的一頁紙。“火”加“頁”就是一個“煩”,它如此容易就穿越我們心靈的防
    在線試讀
    ●給執迷於“夢幻泡影”眾生的一封信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奧修曾說過一個笑話:

    從前,有一位對天神很虔誠的人,他每天都要向天神禱告兩次。然而,他的弟弟卻是不信這一套。
    這位信仰虔誠的人,並沒有因為幾十年來不間斷的禱告,而擁有幸福人生。他的房子被燒了,生意失敗破產,老婆離家出走,小孩子變成不良少年,後他身無分文,死得很淒慘。
    可是,他那位從不禱告的弟弟,卻是名利雙收、家庭和樂、身體健康。
    信仰虔誠的人死後,來到天神面前,不解的問,為何他如此虔誠禱告,幾十年來從不間斷,下場卻是如此慘?
    “因為……”,天神嘔氣的說:“你實在是太吵了!”

    如果你的禱告和燒香拜神,求的也隻是一個人生幸福,那麼,你為何不直接去享受人生?卻要花那麼多精神和時間去折磨天神、自欺欺人呢?
    我想,有人會反駁說,他們的禱告誦經、求神燒香,為的是求一個心安,一個平靜的心。因為,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煩惱不安,不找個寄托,不知如何活下去?

    好吧!如果你求的是內心的平靜,那麼,你更不應該把精力花在這求神禱告,你應該做的是,直接的、全然的,進入你的煩惱和不安。

    其實,我們一直都活在“夢幻泡影”中。
    當你看不清這個“實相”,找不到“自性”,就會去找一些“天神”,借著不停禱告或燒香拜拜,來減輕自己的茫然和不安。
    當然,也有人不喫這一套,直接用名利權位的快感,來麻醉自己,像吸毒一樣,活著的目的就是去找更多的毒,來滿足癮頭愈來愈大的“無底洞”。●給執迷於“夢幻泡影”眾生的一封信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奧修曾說過一個笑話:

    從前,有一位對天神很虔誠的人,他每天都要向天神禱告兩次。然而,他的弟弟卻是不信這一套。
    這位信仰虔誠的人,並沒有因為幾十年來不間斷的禱告,而擁有幸福人生。他的房子被燒了,生意失敗破產,老婆離家出走,小孩子變成不良少年,後他身無分文,死得很淒慘。
    可是,他那位從不禱告的弟弟,卻是名利雙收、家庭和樂、身體健康。
    信仰虔誠的人死後,來到天神面前,不解的問,為何他如此虔誠禱告,幾十年來從不間斷,下場卻是如此慘?
    “因為……”,天神嘔氣的說:“你實在是太吵了!”

    如果你的禱告和燒香拜神,求的也隻是一個人生幸福,那麼,你為何不直接去享受人生?卻要花那麼多精神和時間去折磨天神、自欺欺人呢?
    我想,有人會反駁說,他們的禱告誦經、求神燒香,為的是求一個心安,一個平靜的心。因為,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煩惱不安,不找個寄托,不知如何活下去?

    好吧!如果你求的是內心的平靜,那麼,你更不應該把精力花在這求神禱告,你應該做的是,直接的、全然的,進入你的煩惱和不安。

    其實,我們一直都活在“夢幻泡影”中。
    當你看不清這個“實相”,找不到“自性”,就會去找一些“天神”,借著不停禱告或燒香拜拜,來減輕自己的茫然和不安。
    當然,也有人不喫這一套,直接用名利權位的快感,來麻醉自己,像吸毒一樣,活著的目的就是去找更多的毒,來滿足癮頭愈來愈大的“無底洞”。

    很不幸的是,你們都錯了,都找錯方向,走錯路了。
    我們來地球這一趟,真正的目的和寶藏,不是那些鈔票股票或豪宅,也不是每天禱告誦經,隻為了上天堂,這些都是夢幻泡影,當我們大限來臨,一切都會像泡沬一樣的消逝無蹤。

    我們來這世間,的意義和恩典,是每個片刻都能擁有“平靜的心”。

    當我們因緣到期,肉身就要崩解,離開這個遊樂場時,我們帶不走豪宅、名車、股票,帶不走名氣、權位和學歷,我們可以帶走的,是一顆平靜的心;或者是,仍充滿茫然不安或恐懼焦慮的心。

    當愈來愈多的讀者來信問我,要如何成佛、成仙、入定、入涅槃、進天堂、心想事成,或者幫他們加持時,我不禁要打一個寒顫,因為,他們都不想走人間路,而是選擇往懸崖或萬丈深淵衝。
    我很清楚的“看見”,他們都是想離苦,遠離煩惱和不安的迷失者,隻是,他們卻“看不見”真正的“路”在哪裡。

    其實,真正能讓你離苦無罣,遠離煩惱不安的,不是那些天神仙佛或名利權位,而是你自己的“覺醒”和“全然的看見”。
    當你“全然的看見”,自己原來在夢中,像夢遊一樣,把牙膏當美乃滋,把馬桶當臉盆,甚至把浴廁清潔劑當可樂時,你會恍然大悟,放下一切荒謬的行為,開始擁有平靜的心。

    當你“全然的看見”,你就不需要去“相信”或“信仰”。這就好像,你每天都看見太陽,就不需要去“相信”有個太陽存在;你每天都感受到親人的愛,也就不用去“信仰”,真的有愛這東西存在。
    當你看不見,你纔會需要“相信”;當你有疑惑不安,你纔需要“信仰”。

    平靜的心,其實都一直在我們的“自性”裡,隻是你看不見。你不用去加入什麼會員或繳什麼費用,你可以一直擁有這個平靜的心。

    那麼,如何找到平靜的心?回歸平靜的心?
    答案是,從你的煩惱和焦慮中去找,入口就在那裡,答案也在裡面。

    人生在世,誰無煩惱?
    不論你是有錢人或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還是外貌迷人、纔華洋溢的明星或偶像,你們的煩惱也絕不會比三級貧戶或路人甲或乙,來得少。

    除非你覺醒。

    這本書,想告訴你的是,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煩惱和焦慮中解脫,擁有平靜的心,開關在“覺醒”,方法是“觀照”。
    我會以我自己經歷過,還有我曾看過、輔導過的例子,來告訴大家,現實生活裡的各式各樣煩惱,都有相同的本質,隻是會因個人因緣不同,幻化成八萬四千種形式,隻要你能掌握煩惱的“實相”,你就能自己變化出八萬四千種“觀照”,來度一切苦阨,遠離顛倒夢想。

    當你學會觀照,任何擾亂我們內心平靜的,都要保持覺知,全然排除。不管你看到什麼神跡,不管有多少人向你見證,一律魔來殺魔,佛來殺佛,任何天神來,也都要看清,隻是你頭腦裡的信念繫統在作怪,不要當真。

    今天,我們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因緣,數不清的因緣,聚合成這個身心合一的“存在”,何不全然的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去體驗這個不可思議的人間?
    出世棄世,一走了之,何其容易。能保持覺知的進入紅塵的八萬四千種煩惱,纔是真修行。

    畢竟,我們來這世間,都有獨特的因緣,我們都有功課要做,都有許多責任要承擔,也有很多使命要完成,不能一走了之,隻求自我解脫。
    相對的,我們要全然進入這個現實世界,去學習,當我們挫敗受辱或失意時,如何自處?面對困境和挑戰時,如何讓自己的心得到平靜?
    不論苦樂順逆,都有平靜的心,都能讓自己身心安頓,無懼無礙的活在這世界,這纔是我們該做的人生功課,而不是用信仰或宗教來逃避它。

    如果你覺得人生的煩惱無所不在,那麼,你的靜心也應該無所不在。
    快樂來了,就享受快樂,痛苦和不如意來了,也接受它們,萬物萬像如走馬燈,來來去去,盡管苦樂順逆如何刻骨銘心,我還是原來的我,不受任何牽絆和影響,這就是覺者應有的生活姿態。

    人生是用來體驗的,而不是讓你去占有或掠奪的。
    因為,你無法占有任何東西,你也從來沒有掠奪到什麼東西。

    後,對於那些執迷於“夢幻泡影”的眾生,我想給你們的忠告是:
    醒來吧!醒來吧!
    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和煩惱吧!
    唯有透過“覺醒”和“觀照”,你纔能從煩惱中“看見”那個──讓你真正身心安頓,平靜無礙的心。


    ●釋迦牟尼也曾是憂郁癥患者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前,也曾得了憂郁癥,也有好幾次想自殺。
    奧修曾在書中說過這個故事。
    當佛陀來到瓦拉那西,剛好遇見瓦拉那西的國王,乘著馬車要到山裡自殺,但這個國王看見佛陀的平靜,於是問佛陀如何離苦得樂。
    佛陀說,國王現在的心境,他也曾經歷過,雖然他當時是太子,享盡榮華富貴,卻活得很空虛不安,也曾經很多次想自殺……
    據說,釋迦牟尼年幼喪母,在後母虐待下成長,還被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排擠,他從小就多愁善感、悲觀厭世。
    此外,釋迦牟尼的王族統治的迦毘羅城,是個弱小的國家,當時強敵環伺,身為太子的他,因壓力太大無法承擔而出走。後來,他的一個生性傲慢的弟弟,繼承了王位,他惹火了幾個強國,導致釋迦牟尼的族人全部滅亡。

    其實,我說這個故事,是想告訴許許多多也想自殺的憂郁癥患者,或有焦慮不安的朋友,佛陀和我們一樣都是人,並非什麼天神下凡,你有的苦惱和迷惘不安,他也都有,即使經過了二千五百多年,人類的苦依然沒變。
    甚至,他也和你們一樣,都曾經歷過這種生不如死的焦慮,想自我了斷。但是他走出來了,他自己找到解藥。同樣的,你也可以自我治療,透過覺知和觀照,來看清憂郁和焦慮的“源代碼”,解開自己的“封印”。

    談到憂郁和焦慮,大部分的人都會有睡不好、食欲減低和恐慌的現像。
    事實上,隻要透過觀照,你會發現,我們的憂郁和焦慮,原來,隻是頭腦的“詭計”程序(根本沒有解答的問題或沒有出口的迷宮)在作祟。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頭腦的“當機”現像,纔會讓頭腦失控的驅動“詭計程序”的回路,像走馬燈般,不停的折磨你,沒有終點也沒有斷點,直到你身心崩潰為止。

    然而,隻觀照到這一層,仍無法解除“詭計”這個“回路程序”,你必須再往更深的層次去觀照,去“看見”:為何我們的頭腦,會失控當機?
    原來,我們的頭腦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下來,仍停留在老祖宗對抗大自然的機制。
    過去,當我們面臨危機或敵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收了外來的訊息後,彙整到頭腦做出決策,啟動腎上腺素,讓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全身肌肉緊繃,胃酸停止分泌等,隨時準備作戰或逃命,這個狀態就是我們本能性的“高度警戒的備戰模式”。
    如果敵人太強我們就逃,避開危險,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敵人和我們勢均力敵,或者真的完全沒有退路,我們也會選擇和對方決一死戰。
    然而,不論是和對方決戰或逃命,所有的“備戰模式”,包括肌肉緊繃和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胃酸停止分泌等,都會在危機解除時,透過我們內建的“自動平衡繫統”,又回到“原廠設定”,肌肉放松、心跳減緩、胃酸開始分泌,於是我們可以休息、進食和睡覺,補充體力。
    不幸的是,這套看似很完美的“求生程序”,並沒有跟著我們的文明突飛猛進和生活模式的改變,而做必要的“程序修正”或“升級”。
    現今我們面臨的危機,不再是過去大自然的火山爆發、洪水或猛獸,或者是敵人的來襲等等這些看得見摸得到的“威脅物”,而是看不見的“業績”、“利潤”、“批判”、“敵意”、“鬥爭”、“背叛”……大腦制造出來的“危機”。
    例如,面對上司的嚴厲或同事的冷漠,或客戶的刁難,我們就會在頭腦制造出一個不存在的“假想敵”,除非這個“假想敵”被你鬥爭掉或打敗,否則你會睡不安穩,因為你已啟動“備戰模式”。
    例如,你的業績被逼著“必須”達到一個額度,你擔心“無法”達成,這也會在頭腦裡形成一個看不見的“危機”,這個危機如不被解除,也會讓身心一直處於“高度警戒的備戰模式”。
    當我們的大腦,面臨這些不存在的“假想敵”或看不見“危機”的威脅時,很自然就會啟動“求生程序”。問題是,我們的“求生程序”的“版本”,隻能對付那些看得見、摸得到的威脅物,一旦遇到這些頭腦制造出來的“幻影敵人”時,我們隻能一直要求身心處於“高度警戒的備戰模式”,隻是,我們的手不知要防御誰?我們的拳頭也不知要打誰?我們的腳更不知要往哪裡逃?
    於是,“備戰模式”一直無法解除,我們的焦慮、緊張和壓力,就像失控的回路程序,不停的驅使我們備戰,直到超過身心極限,崩潰錯亂為止。
    很多人的焦慮癥和憂郁癥,都是這樣造成的。

    當你保持覺知,看清焦慮和憂郁的真面目,看清自己的恐懼和逃避,勇於面對事實,靜心觀照你內在的不安和坑洞,如何和頭腦合演這場戲時,你就會恍然大悟,破除詭計程序對你的驅使和折磨,當下整個人醒過來。
    這時,你自然會放松,“備戰模式”解除,可以好好的休息、進食和睡覺,全然的從焦慮的地獄中解脫。
    即使你沒達到業績,就要被開除;你沒討好上司,就要被打入冷宮;你沒扮演好完美情人,就要失戀;你沒賺到幾千萬,買豪宅、名車,就要被看不起……那就勇敢面對你的恐懼,接受事實吧!
    因為,這些強逼人們去做超出極限的遊戲,本來就是整個社會的集體“精神分裂”的陷阱。
    如果你的老板或上司,根本不管市場的狀況和景氣,硬要逼你把人家不要的東西賣出去,那麼,你也不用奢望在這家公司,可以學習成長和安身立命。
    當一個瘋子自稱是老板或長官,要你去移山填海或讓地球倒轉,會把他的話當真,而且煩惱得睡不著的人,除了也是瘋子之外,還是個傻子。
    當你的情人或另一半,或是長輩親戚,老是把你和郭臺銘、王永慶相比較,也要你去賺億萬家產時,你好保持覺知,把他們當做是喫了安非他命,在胡言亂語就好,不要當真。
    任何有成就的人,任何住豪宅、開名車的人,其背後必然有他的獨特因緣,或許是祖上有遺產,或許是經年累月的腳踏實地和用心灌溉,或許是昧著良心拿了不該拿的錢,表面上你看他開名車住豪宅,或許每天晚上他都惡夢連連,擔心受怕的……許多不為人知的因緣,並非是你可以想像的。
    因此,當你看清,你必須要做的事,必須要克服的難關和困境,也隻是一件或幾件事而已,你就不需要去煩惱了。
    因為,事情如可以解決,那麼就勇敢去面對;如果事情超出你能力或極限的,就別痴心妄想逼死自己,那些你得不到的,本來就不是屬於你的,除非你願意犧牲自己的安心自在,否則,就不用焦慮。
    生活在現代文明的我們,生活在壓力和痛苦指數都高到快破表的我們,都應該要這樣覺醒,和我一樣的觀照,替自己的意識升級,修改或更新頭腦裡“求生程序”的版本,畢竟,我們現在面臨的威脅,不再是洪水猛獸或拿刀拿矛的敵人了。

    九箴九思

    有一天晚上和母親聊天。她說某個遠房親戚,前一陣子上弔自殺了,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健康沒有什麼大問題,生活也過得去。

    我對這個遠房親戚不了解,他為什麼自殺,我也不予置評。
    母親說,過去她那個戰火動亂、生活困苦的時代,很多人死於戰火、死於惡疾,或是沒飯喫餓死的也有一堆,但很少聽到有人自殺,卻看見很多人想盡辦法活下來。
    現在的這個時代,每個人的生命都受到保障,物質供應不虞匱乏,醫療和科技發達,有各種保險和福利,以及各式各樣的娛樂和消遣,反倒是有不少人不想活。

    從實相的角度來看,現今很有多人想自殺,也是一種時代的因果。
    因為,憂郁和痛苦是虛假的,是人創造出來的。

    當人看見實相,看見“真實”的自己,不論日子多苦、多委屈,隻要能活下來,都是一種喜悅。
    問題在於人沒有覺知,看不見真實,也看不透假像的詭計。
    過去的時代,人們為了生存,隻求三餐一宿,透過眼耳鼻舌身意,真實的活在這個世界,為了掙得一餐去打零工,為了多存點錢,同時兼好幾份差,沒有頭腦的干涉,全然的活在“生命”中。
    現代的人不愁喫、不愁穿,想盡辦法撈錢或追逐名利地位,為的不是三餐一宿,而是滿足頭腦的“快感”,透過占有、貪婪、搶奪、欺瞞、權謀……讓自己活在頭腦制造出來的假像中,當頭腦的要求愈來愈多,超過我們的身心極限,下場就是“生命的破產”。

    這是一種時代的因果。

    當民眾所得提高,生活普遍富裕,整個社會的誘惑和衝突愈來愈多,卻沒有人教導大家要保持覺知,不要讓頭腦反客為主的奴役我們。大家拼命擴張頭腦的“妄想額度”,一起玩集體的“精神分裂”遊戲。

    當雪球滾到盡頭時,精神崩潰、憂郁、自殺、殺人等現像,也變成一連串的集體效應。
    據說,我們的社會裡的精神疾病患者,遠超過官方統計的幾百倍。當車速過快翻車時,是時候了,是時候該覺醒了!


    當大家一起體驗過頭腦的幻像遊戲,此時,應該是大家集體覺醒的時刻了。

    ●愛與恨,都有相同的“源代碼”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我常聽到這樣的荒謬故事。
    某個女人,愛上了一個暴力男,等她被打到快沒命時,纔怨恨地離開他。她會帶著這個恨意過日子,直到,她又找到同類型的另一個暴力男,深深地愛上他,然後,開始被打……

    當你看不清自己的妄想,你就會因為對方的缺點,而愛上他。

    這種荒謬故事,其實到處都在發生,隻要你仔細反省,每個人的感情路上,多少都有這樣的“妄想成分”存在,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同樣的道理,很多男人也總是因為某個女孩的缺點,而愛上了她,或許是嬌縱、冷酷、虛榮,也可能是花心、自私或心機深沉,等到他受了重傷,恨死女人一段時間後,又開始找同樣特質的女人。

    有些人,寧可恨情人一輩子,也不願放過自己。但深究原因,可能隻是兩人個性不合分手之類的,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相對的,我看過很多堅強的婦女,被老公拳腳相向,或者被老公拿去當人頭借錢,讓她莫名其妙背一身債,搞得家庭破碎,但她能勇敢面對事實,獨力撫養小孩長大,後來,對他的恨意也慢慢消減,甚至完全原諒他。

    當你刻骨銘心地愛過,就必然會有刻骨銘心的恨?
    其實,隻有不正常的愛,纔有不正常的恨。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十幾年前老公外遇,她選擇離婚,直到現在,每次大家見面聊天,她又會把十幾年前的恨拿出來罵一遍,同樣的故事,同樣的恨,和同樣的臺詞,我們都聽了至少一百多次。
    有一次,我忍不住勸她,說她這樣像跳針的唱片,一直在重復恨一件事情,就算她老公是聖人,也遲早要逃走。
    她聽了之後,突然哭了起來,直說她不甘心,不甘心一個美夢,就這樣被他毀掉了。

    說得沒錯。
    所有的恨,都來自美夢的破碎。
    但是,這個夢到底在哪裡?在你住的公寓裡?在你和戀人相遇的咖啡廳?在辦公室裡?或在電影院、KTV?或是兩人立下山盟海誓的星夜裡?
    當你醒過來,你會發現,這些地方都找不到這個夢,在這個現實世界裡,根本找不到你的夢,因為,你的夢隻是你頭腦裡的一個幻像。
    除了你自己以外,別人看不見也感受不到這個夢,包括你深愛的人,或是深愛你的人。
    沒有了夢,愛在哪裡?恨又在哪裡?

    當你把一個夢,或是頭腦裡的妄想,當成愛,事實上,這個愛遲早會變成一個恨,而且,這個愛和恨,必然來自同樣的一個夢,一個妄想。
    如果,你透過自己的妄想,所看見的世界,是一張網頁,那麼,網頁背後的“源代碼”,就是你內在妄想的源頭。
    同樣的,愛和恨,也是來自同一個源代碼。
    如果你愛上一個人,是因為恐懼,那麼,你的恨,也將來自同一個恐懼。同樣的源代碼,隻因為你看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或感受不同,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網頁。

    每一個人的愛和恨,都有個源頭。
    當初你愛上他或她的源頭,有可能隻是你的一個小小的妄想,妄想你可以擁有一個美滿家庭,有個安穩的人生,有個甜蜜的感情生活。
    當你帶著這個妄想,去和人接觸,和人談戀愛,甚至結婚,纔發現事實與你想的不一樣,甚至差很多時,你的失落和不安就會開始反撲,讓你跌入地獄的深淵。
    這個時候,你開始怨天尤人,開始找替死鬼,你恨自己的男人辜負了你的期待,你恨死他,因為是他把你的希望和幸福,通通燒成灰。
    根據很多案例來看,如果你是女人,一旦陷入這個自己設下的深淵,多半會一哭二鬧三上弔。如果你是男人,則是會酗酒、逃避工作,或沉迷賭博、女色,甚至對家人暴力相向,或者成為街頭的流浪漢。

    為什麼人們的愛,總是以恨收場的居多?
    你可以從源頭的妄想,更深地往裡面看,往裡面去觀照,你會發現,妄想的核心或種子,可能是寂寞、恐懼、自卑或各種不安……

    當這個種子開始發芽,就會變成妄想,再往上開枝散葉,就變成愛,後結成果實,就變成恨。

    人們的愛,往往就是種子出了問題,纔會讓意識的根,陷入因果的深土裡,無法自撥。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愛,變成像唱片跳針般的噪音來折磨自己,那麼,當你起心動念愛上一個人時,好保持覺知,往內觀照,看清自己為什麼要愛這個人?
    是因為寂寞難耐?打從心底隻想找個人陪,不想把真心交付給對方?
    或者是,對方的江湖味,可以滿足你你從小就想當黑幫夫人的妄想?
    是因為很沒有安全感?妄想有個爸爸或兄長來照顧你你?
    或因為對方很有錢,長得也不錯,可以滿足你你的虛榮?
    還是因為她笑起來很好看,很像某個女明星?
    或是她的身材很好,像模特兒?或是腿很長、很漂亮?
    或者是她很會照顧你,像你的第二個媽媽?

    當你帶著妄想去愛人,你眼中所認為的對方的優點,往往是旁觀者看得一清二楚的缺點或致命傷。
    或許,當初你愛上的,是他的帥氣大方,可是,當他的帥氣大方勾引了其他女人時,你恨的,也會是他的帥氣大方。

    當看清自己的愛的源頭,你就可以察覺,自己是否正埋下“苦”的種子。
    當你的愛,不再是妄想的因果遊戲,而是看清“實相”的真愛,你的愛就不會有苦,你的恨也會如風消逝。

    九箴九思

    聽說,很多年輕女孩不愛宅男,反而愛通緝犯或幫派分子。或許,對她們來說,男人有前科或是混黑幫,不是缺點,反而是一種魅力。
    很不幸的,我也看過很多報導,說許多年輕女孩,因為愛上罪犯或幫派分子,後也被男友推入火坑,或者加入幫派,從事不法的行為。
    更遺憾的是,許多年紀不小的熟女,一樣因無法察覺自己內在的童年妄想,也選擇和幫派分子或不法之徒同居,下場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或許,女人是一種特別愛做夢的生物。
    當她們沉迷在自己的“愛情連續劇”時,可以說是盲目,沒有覺知的。
    相對的,很多男孩子也會陷入自己的妄想裡,去追求風月場所的女子,用錢買虛假的愛,或經過商業包裝的愛,即使花光了積蓄,負債累累,仍不想醒過來。
    這些遇人不淑的女孩,和被騙錢騙感情的男孩,當他們的愛變成恨,他們就更看不清自己愛恨的源頭,都隻是自己的妄想。
    於是,很多活在恨意中的人,即使知道在感情上已慘賠,仍選擇繼續加碼,繼續帶著妄想的恨,再去愛另一個人,如此循環,直到身心俱疲。
    如果你的幾次愛情,都是因為妄想而慘賠,那麼,你應該勇敢地從恨和苦中覺醒過來,認賠殺出,纔有重新做人的機會。
    如果你仍執著於那個自己妄想出來的愛和恨,你就永遠無法看清,你的愛和恨,隻是頭腦裡的某個“妄想源代碼”在作怪的這個事實,你就會像被詛咒一樣,永遠折磨著你自己,沒有人可以解開這個封印,除了你自己。

    ●人與人的緣分,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當我覺醒後,我纔發現,世間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無明的人。

    我有位女性朋友,纔結婚幾個月就離婚,原因是她不想看別人的臉色過生活。她說,婚後先生就去上班,算是高收入的主管階級,她在家閑著無聊,偶爾去逛街購物刷卡,也不過,她先生看了刷卡單,說要限制她的額度,她一氣之下,就把卡丟到先生臉上,說自己要去上班賺錢,然後自己去辦卡,去購物,去過自己的生活,再也不要看人家臉色。

    我問她先生一個月的薪水多少?她很得意的說不多,大約隻。
    我聽了她的回答,內心開始為她的人生感到遺憾。
    因為,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她的先生不是個小氣的壞蛋,而且也應該是個能包容的人。相對的,她的衝動,反而是結束兩人緣分的關鍵。
    尤其,當一個男人當到了主管級,雖然賺的錢不算少,但工作的壓力想必也是很大的,相信他也是怕老婆擔心,纔沒有讓她知道工作上的辛苦,結果,她反而不知惜福,還覺得他的薪水太少。

    像她這種活在“無明”中的人,老實說,我們身邊就一大堆。

    我的鄰居是一位老實人,但自從被公司裁員失業後,就一直意志消沉,賦閑在家。他們家的每月開銷,包括房貸和小孩子的學費,都由他老婆在餐廳當會計,一肩扛起來。
    雖然大家都很熱心,幫這位鄰居介紹工作,但他總是做沒幾天,就不想上班。後來,他開始去和人家賭博,一開始小賺一點錢,後來一輸再輸,連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也都拿去賭。
    因此,我經常可以在半夜,聽到他們夫妻在吵架。後來,兩人吵到門外,驚動裡長,這位失業的鄰居還請裡長和我們這些住戶來評評理。
    他的意思是,他也是為這個家好,纔會想去翻本,並不是他愛賭,而且他已經摸到賭錢的秘訣,隻要再給他一點賭本,他會贏很多錢回來養家。
    然而,他老婆卻哭著說,家裡的錢早就被拿光了,現在身上的一點錢,也是去娘家借來的,再拿走,小孩子要喫什麼?
    裡長和住戶們聽了,就說是鄰居不對,鄰居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後來,聽說他欠了地下錢莊很多錢,從此就沒有再回到這個家。

    無知,人皆有之,隻要你承認自己的無知,並不會危害他人。
    然而,無明就是很恐怖的東西。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所謂的無明,是你沒有覺察自己是無知的,甚至相信自己是對的,聽不進去別人的苦勸,而且還把自己的妄想付諸行動,害人害己。
    因此,無明的人,是可怕的,尤其這個人,是你的親人或有共同利害關繫的人。

    據說,我老家鄉下有一位大地主,生了三個女兒,這三個姐妹感情非常好,即使上學或回家讀書和睡覺,都在一起,不願分開,在鄉裡間成為佳話。
    然而,三姐妹長大各自嫁人後,大姐和二姐兩家人仍是住在一起,感情和以前一樣好,隻是小妹嫁到遠地,嫁給了一個生意人。
    過沒幾年,小妹的先生似乎生意不順,負債累累。有一天,小妹回家來,要求父母提前把家產分一分,父母聽了差點昏倒,大姐二姐也罵小妹不孝,但小妹又哭又鬧說自己本來就應該拿家產,現在她缺錢,提前拿有什麼不對?
    父母拗不過她,後答應把家裡的田產和不動產,分了三份。
    小妹又哭鬧起來,說應該分成四份,她拿兩份,因為大姐二姐都沒有負債,先生又都有賺錢和積蓄,她的老公負債累累,難道全家人都對她見死不救?不怕她老來沒有依靠?
    大姐二姐聽了很難過,她們並非在意那些家產,而是心寒小妺何時變得如此現實自私,又不講道理。
    然而,小妹仗著父母寵愛她,哭鬧之外又絕食抗議,大家隻好依了她。
    小妹拿走了家產後,大姐二姐也開始疏遠她,漸漸的和她形同陌路,可以說,她為了家產,斬斷了和家人的緣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深或淺,長或短,是否會變成善緣或惡緣,全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是經營健康食品的。
    有一天,他來找我借錢,說周轉上有急用。我為了減輕他的心理負擔,就說干脆買他的健康食品來喫,讓他有收入。
    然而,他似乎以為我很有錢,每隔幾天,又抱一堆新的產品,來向我說明,說喫了對身體哪裡很好,很有幫助。我心想他可能又缺錢,於是又向他買了一堆。同時,向他暗示,我自己的收入也不高,而且家裡的健康食品,也已經堆成一座山了,幾年也喫不完,可以暫時不要進貨了。
    他笑著說他懂這道理,我心想他應有自知之明,不會再來了。
    想不到,纔隔了一個禮拜,他又抱一堆什麼國外進口的產品,硬要我買下,而且為了感謝我的支持,除了再打折外,錢可以先欠著,等我日後手頭方便,再來向我收。
    我聽了,心裡為他感到遺憾。我很清楚,這一次,我跟他的緣分真的盡了。
    我開門見山的告訴他,不應該把我當獃子,把我的真心幫忙,看成是冤大頭。
    他聽了氣得漲紅著臉,胡言亂語把我數落一頓就走了。從此,兩人沒有再聯絡。

    人跟人,是否能做朋友,或是成為仇家,不是靠緣分,往往是由無明的一方決定的。
    如果你在人際關繫上,也有和我同樣的感慨和無奈,就先讓自己保持覺知吧!或許,在某些人眼裡,我們就是那個“無明的人”。

    九箴九思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我想,他說的小人,就是“無明的人”。這種人從沒有覺知,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傻事,如果你對他親近,他就爬到你頭上來,沒有分寸和尊重,如果和他保持距離,他又會有怨氣,怪你擺架子。
    這類的人,除了很難和他溝通,還有一個麻煩,就是他們很容易聽信讒言,很容易是非不分,隻要別人挑撥或故意誤導,他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這樣的人如果隻是朋友或外人,頂多敬而遠之。然而這種人很多是我們的親人或身邊的人,我們無法遠離他們,更無法逼他們清醒。
    面對他們的自欺欺人,不管我們如何退讓和苦勸,他們也體會不到我們的用心良苦時,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他們自己去承擔因果業力,然後,守在他們身邊,找機會讓他們覺醒。
    這是個苦差事,但也是我們來這世間,有挑戰性,也無法逃避的功課之一。


    ●如何運用觀照,從憂郁苦惱中走出來?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除非你是一個覺者,否則,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精神病或憂郁癥。

    在所有的讀者來信中,幾乎都會問:要如何運用覺知和觀照,纔能讓他們真正的從“憂郁苦惱或創傷”中走出來?

    有些人的煩惱來自於愛人的劈腿、外遇、分手或失戀。
    有些人則是來自於同儕的排擠,讓他覺得孤單。
    也有很多人的苦惱,來自婆媳或家人間的相處問題。
    當然,也有人同時擁有這些煩惱。
    從實相來看,每個人的每個起心動念,都可以幻化成煩惱或焦慮。如果你可以覺醒,會發現這八萬四千種煩惱,其實,都是來自同樣的一個源頭。
    這個源頭,就是你腦中對“自我”的執著。
    自我,是一個假像,是一個我們頭腦裡的虛假程序。它是一個界面,一個我們的意識和這個現實世界的界面,沒有了這個界面,我們無法活在這個由很多人的“自我”架構起來的“集體幻像”世界。
    我們有“自我”這個接口程序,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一個必要的“假像”,我們無需去否定或批判它。
    問題是,當我們看不清“自我”隻是個接口或工具時,當我們把“自我”這個虛假的程序當真,當我們太執著於它,這個“自我意識平臺”,就會產生八萬四千種的煩惱或焦慮,來折磨我們,讓我們“走不出”這個幻像的苦牢。
    市面上有很多教人減壓或消除煩惱的課程或商品,但這些方法都隻是用“水”,來救“自我”這棟已經被“煩惱之火”燒得熾烈的房子,當一開始水量大時,大家會覺得有效,但長期下來水量不足了,火又開始竄出來。
    這類減輕煩惱憂郁的方法,都無法“根治”你的煩惱,隻能像消炎藥或鎮痛劑一樣,暫時讓你覺得舒服而已。
    如果你想“根治”煩惱憂郁,隻有一個辦法,就是透過覺知和觀照,從“源頭”去正本清源。釜底抽薪,從“房子”內部去把火源消除,你纔能真正清涼自在,無憂無礙。

    那麼,如何運用覺知和觀照,讓你從煩惱中解脫呢?
    首先,要有覺知,知道自己目前遭受到的苦痛和煩惱,都隻是煩惱的產物,而且這些煩惱苦痛之所以會折磨你,讓你痛不欲生,是因為它們是你內在長期累積或孕育出來的強大程序。
    這些煩惱程序,就像是在你大腦內一棵大樹,當初是你埋下的一個妄念種子,經過長期的妄想來滋養灌溉,它纔能長成這麼大,纔能把根伸入到你的內心,毫不留情的折磨你。
    當你察覺到煩惱苦憂的折磨,接著,你必須學著去觀照,過去你到底是種什麼因,纔會結成現在的果實?

    如果你現在因為愛人離你而去,痛不欲生,你應該不要逃避痛苦,而是全然地進入你的煩惱和痛苦,全然地去感受那種心碎的苦,然後你纔能往內看見,你的苦,是來自於愛人無法滿足你的期待,來自於愛人如果離開你,你就陷入一種強烈的不安和恐懼中,這個恐懼或不安,就是你當初會選擇要去愛一個人,甚至要去愛一個這樣的人的根本原因。
    或許你的愛人本來就不適合你,或許你早知道他的心性不成熟、個性不穩定,無法長久給你安全的保障,但你因為內在的不安,仍決定埋下這個種子,讓它發芽茁壯,等樹長大結了果實,你摘了果實咬一口,纔發現又苦又澀的,你想丟掉果實又舍不得,但硬要喫又很痛苦。於是,你陷入自己設下的煩惱圈套中,無法自撥。
    如果你能再靜下心往內觀照,或許又能發現,你內在的煩惱源頭,也就是初的不安和恐懼,其實是來自從小害怕孤單的反應,而你的害怕孤單,來自父母的離異或家庭的不溫暖。
    或者,你曾經有過內心的創傷,在內心形成很多坑洞,為了掩蓋這些坑洞的痛,你隻好在腦中制造很多妄想,一來麻痺自己的不安,二來可以得到快感。隻是,當這些妄想脫離了現實,超出了你的身心極限,你的苦痛和煩惱,就會加倍的要求你付利息,讓你無法從苦惱中走出來。

    此外,如果你的內在沒有什麼不安和妄想,你是真的愛上一個你值得愛的人,兩人也互相感應和共鳴,這時候,你就要觀照外在世界的因緣實相。
    什麼叫做因緣實相?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是由各種因緣聚合離散的作用來運作的;也就是說,你會踫到什麼人,你會擁有什麼,失去什麼,會有怎麼樣的人生際遇和旅程,都是各種因緣的作用在決定的。
    例如,你遇見真命天子,但雙方家長不見得看好你們,不同意你們結婚。
    例如,你和真命天子可以成為眷屬,但幾年後,因工作問題或財務問題,兩人開始無法溝通而鬧翻。或者,兩人非常恩愛,但因健康問題或意外,有人要先離開人世。
    這些因緣聚散的現像,一直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上演,可以盡人事而挽救或維持的,就表示因緣仍未完全到期,等到人事已盡仍無法回天時,這就叫緣盡離散,強求也無濟於事。
    有些情侶,彼此已無愛意,仍強求維持情侶關繫;有些夫妻已同床異夢,無夫妻之實,但有一方卻執著這段婚姻,不願離婚,寧可互相折磨。
    這些強求、執著,都是違反外在因緣實相的痛苦來源。

    總之,覺知和觀照,運用在“解離”煩惱時,隻需去看見兩個實相。
    一個是向內看清苦和煩惱的實相,是頭腦的妄想程序,是假的,是空的。
    一個是向外看透世間萬像都是因緣作用的實相,是無常的,短暫的。
    當你看清內在的苦是頭腦的假像,不論你怎麼苦怎麼痛,你慢慢會從這個“假的苦惱”中走出來。
    當你看透因緣無常的實相,你就不會執著於因緣現像的流轉幻變。

    如果你能時時保持覺知,觀照這兩種實相,你仍可以享受這世間的一切情愛苦樂,但你不會再有精神病或憂郁癥,也不會再被煩惱苦痛無情的糾纏折磨。因為,你已經是個覺者。


    九箴九思

    每個人的煩惱和痛苦,都有個源頭,這個源頭人人各有不同,我在書中舉的例子,是來自我的體悟或我輔導過的案例,大家不要照單全收,應該勇敢、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在,去觀照那個讓你產生妄想和苦惱的種子。
    因為,你內心的那個種子,是你個人獨有的,是獨一無二的。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你自己種的因,隻有靠你自己的覺醒和觀照,纔能把源頭的火熄掉,你是自己的醫生,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當你痛苦、煩惱時,勇敢的進入它們吧!
    唯有全然的進入,你纔能全然的離開。


    ●你能占有的,隻有尸體和洋娃娃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某天喫早餐時,看到一則駭人的新聞,擔任建築工人的單親爸爸,得知和他交往的女大學生要和他分手,竟然將其誘騙他住處,將年僅十七歲的女學生勒死。接著,他竟然伴尸而睡,期間怕尸臭被家人發現,還準備木炭除臭,三天後纔被人發現這件慘案。

    其實,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有些加害者即使不殺人,也會把愛人或受害者,囚禁在地下室或偏遠地方,任意蹂躪洩欲,長達好幾年。在美國,甚至還有變態殺人犯,在奸殺少女後,還把她們的尸體制成標本或玩具娃娃,供自己玩賞。

    我記得,這些變態兇手落網後,談起他們的犯案動機,都是為了愛與占有,他們都以為這麼做,就可以真正占有一個人。

    當一個人沒有覺察自己的愛是來自恐懼,來自脫離現實的妄想,這種沒有覺知的愛,比什麼都恐怖。

    我說過,很多人渴望愛,卻愛得心驚膽跳、寢食難安。那是因為他們看不見自己的愛,不是真的去愛一個人,不是去愛一個完整和自然的人,而是借著愛,借著占有一個“東西”,來填補心中的坑洞,掩蓋心中的恐懼。

    你無需懷疑,也沒有必要否認。你我也都曾有這樣的“妄想”和“恐懼”,害怕愛人劈腿,害怕愛人出門或單獨去參加舞會,害怕愛人不再理你,連電話都不回。
    因此,我們下意識要抓住什麼“東西”,抓住愛人的嗜好,抓住愛人的胃,甚至用錢或用任何東西,來綁住愛人的心。
    然而,我們可以占有手機,占有車子或房子,占有名牌包或股票,但是,就是無法占有一個活生生的人。

    弗洛伊德說,人性中那種想獨占霸占的焦慮,是來自嬰兒的“口腔期”。

    我想,大部分人的愛情,都還停留在嬰兒“口腔期”的焦慮階段,不管你已經談過多少戀愛,不管你是否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也不管你是否已經過了青春期,過了那個愛幻想做夢的年紀,即使你活到七十歲,你都有可能還在用“口腔期”的獨占程序,來愛一個人。
    “口腔期”的獨占程序,是一種為了求生,為了免除恐懼,要把母奶或食物獨吞,完全的吞下肚,纔有安全感的一種本能,這種獨吞和占有,是不能讓人分享的。

    當你沒有這樣的覺知,當你的愛,又讓你陷入那種被拋棄或被孤立的恐懼中,你下意識會冒出許許多多妄想,來完全占有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像你占有一支手機,占有一輛車或一臺電視機,你不再有被拋棄的恐懼。
    問題是,你的愛人是個人,他或她即使也願意配合你,也無法完全變成你的玩具,他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他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當你要他全天陪你,而他做不到時,你的恐懼升起。
    當你要他不要走,而他硬是要走時,你的不安升起。
    當你要他不和別人互動時,他卻瞞著你和朋友外出,你的獨占欲升起。
    如果你沒有辦法,從自己的恐懼和不安走出來,你就會渴望愛人變成一個尸體,因為尸體不會走路,不會打電話找朋友,不會欺騙你,更不會背叛你。
    剛開始,你因為恐懼而想占有什麼東西;漸漸的,你因為無法真正占有什麼東西,而又加倍的恐懼。

    當一個女孩子有這種傾向,她會選擇養寵物或收藏洋娃娃。
    當一個男孩子有這種焦慮,他會選擇寄情於影音小說或在線遊戲的幻想,或把感情投入在美少女公仔身上,而不敢去踫活生生的女人。

    不可否認的,我們內心多多少少都還殘留“口腔期”的焦慮,當我們沒有保持覺知,就會下意識又想去占有一個人。因此,眾多來信的讀者中,有感情困擾的就占三分之二以上。
    我們腦中的“愛情程序”,都需要更新,都需要從“口腔期”升級到“覺醒期”的層次。
    當你覺醒,你會發現一朵花的美,是因為它開在山坡上花叢綠地中。一隻鳥的迷人之處,是因為它可以自由的飛翔,而不是關在鳥籠裡死氣沉沉。
    同樣的,一個人的魅力或可愛,就在於他或她,可以成為完全的自己,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質,在於他或她有腳可以趴趴走,有嘴巴可以打手機給別人,在於他或她是活的,自由的。
    你如果真愛對方,應該要愛上他或她的全部,愛上他或她的本來面目。

    當你不會想占有,當你看清“愛”是一種因緣聚散的“禮物”,你的恐懼自然就會消失。
    如果你能再向內觀照,你會看見,當你不用再逼自己一定要有人陪,不再逼自己一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時,你纔真正的脫離“口腔期”的焦慮,你纔真正擁有“愛”一個活生生的人的能力。

    如果你仍執迷不悟,想活在“口腔期”的妄想裡,不願覺醒,不想看見實相,那麼,你將永遠無法體驗什麼是“愛”,你能占有的,也隻有尸體和洋娃娃。


    九箴九思


    我問過很多因為失戀而想自殺或殺人的青少年,為何這麼怕分手?
    他們說,沒有了愛人,沒有人陪,他們連家門都不敢走出一步,因為,當他們孤單一人走在街上時,都很害怕人家的眼光,很害怕人家看見他們是孤單的,沒人要的。
    糟糕的是,沒有了愛人,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去看電影或逛街,或去旅遊、參加派對,即使有朋友陪伴,那種空虛感還是無法彌補的。
    我想,我們在青少年時,多少也都會有這樣的恐懼。
    隻是,在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受到現實世界的洗禮,會慢慢覺醒,覺知到“恐懼”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不應該被“恐懼”綁架,更不應該為了逃避恐懼,而去占有一個人。
    當你也有淡淡的覺知,卻又被內在的“口腔期”焦慮威脅時,與其卡在中間被東扯西拉,不如讓自己勇敢醒來,正式向自己的口腔期說拜拜,畢竟,你真的無法占有任何人。

    ●憂郁癥患者的救世主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從前有個獵人,到某個深山裡打獵迷了路,遇到當地部落的一個巫師,獵人說口很渴,巫師於是就帶他到河邊,獵人立刻衝到河邊,喝了幾口清涼沁心的河水,全身頓時覺得舒暢。
    這時,巫師很生氣地說,你不能這樣喝水,這樣會褻瀆山神。巫師拿出了一根管子,他把管子注滿水,再拿給獵人喝,同時說,隻有這樣喝,纔能真正喝到神明保佑的水,纔能解渴,山神纔不會降禍給他。
    獵人無奈地把管子裡的水喝光,隻覺得水又臭又腥。
    接著,兩人又一起上路,途中,巫師的管子掉了卻不知。當兩人又來到另一條河的河邊時,巫師找不到管子,堅持不喝水,但獵人渴到受不了,不顧巫師咒罵,捧起水又喝了個夠。
    巫師罵完,兩人又上路。但第二天,巫師已經渴死在山中。

    當你已經找到內心的平靜,何苦還要到處去求神佛上帝賜你平靜呢?

    人所有憂郁和焦慮的源頭,都來自妄想“控制”什麼東西。
    聽說,隻要一下雨,就有人憂郁癥發作,很顯然,他妄想控制天氣。
    還有,某些人隻要失戀,就會不想活,可想而知,他妄想控制愛情。
    同樣的癥狀,到處可見,例如,有人隻要一看股市下跌,就拼命吞安眠藥,因為他認知的股市,隻能漲不能跌,多霸道的妄想啊!
    然而,我們根本無法控制所有東西,甚至連自己的心跳和妄念,都無法控制。如果有人認為他必須控制所有東西,他纔能安心活下來,那麼,他一定會成為憂郁癥患者。
    他的憂郁,就來自他想控制萬物,卻一直挫敗失意。漸漸的,他深深地認為他是個殘缺的人。

    憂郁癥患者,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盲點,那就是:他們是需要被救贖的殘缺生命,他們是殘缺的,他們是不完美的,所以,他們無法“走”出憂郁。

    我常告訴有憂郁傾向的朋友們,你們的憂郁無法被治療,因為,是你們自己“走”進去的,你隻能靠自己再“走”出來。

    當一個人走進他深信自己是缺殘無能的幻像裡時,他就需要救贖,需要被治療。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據說他得了憂郁癥,我到他家裡去看他,他說已經喫了半年的抗憂郁的藥,現在隻要一天不喫,就無法活下去。
    我告訴他,你的心跳沒有罷工,你的呼吸也在運作,你全身細胞都還在努力的活下去,為何你會活不下去?
    他說,因為,他找不到救世主。
    他以前是佛教徒,後來又改信天主教,但都找不到救世主,找不到上帝,他隻好靠藥物活下去。
    我說,我看見他的救世主了。
    他半信半疑的問,在哪裡?
    剎時間,我拿起身旁的棍子,朝他頭上狠狠打過去,當然隻是做勢,並沒有真的打下去。可喜可賀的是,他本能地舉起手來阻擋棍子。
    這時,他雙眼直愣愣地瞪著我,似乎在問,我是不是瘋了?
    我告訴他,當他本能地舉起手來擋棍子,這個力量,就是他的救世主。
    他不相信,我要他用心去觀照,他這個求生的本能,因為,這個本能,是所有生物都有的一種偉大力量。

    如果他想回歸到一個自然且正常的人,就要去肯定這個力量。

    因為,當他陷入憂郁,他的意識操作繫統,已經被大腦的一堆妄想搞得錯亂當機。然而,還好他內在更深層的本命力還沒有放棄他。
    我要他帶著神聖的敬意,去觀照這個舉手護己的動作,從現在開始,遵從這個內在的上帝,去展現自然的生命力,滿足自然的需求,盡情去享受一頓大餐,心中沒有任何掛礙和罪惡感,盡情去體驗,然後盡情去睡一覺,接下來,他纔有能量去掃除大腦中的妄想程序,和思想信仰造成的毒素。
    因為,這個來自自然的偉大力量,就是他的救世主。
    那一天,他好像突然間清醒許多,一直低頭沉思。
    後來,他有沒有照我的話去觀照,不得而知,一切由他決定。
    如果,他能體悟到,人的存在,是要靠太多不可思議的因緣聚合,人的自在,是要看清這些因緣作用的實相,同時去順應它,臣服於它,而不是控制它,他的主,會讓他活得無懼無礙,喜樂自在。
    停止頭腦裡的那個想控制一切的妄想吧!所有能看到此篇文章的憂郁癥朋友們。


    九箴九思

    如果你把一輛車的油門加足,卻又同時緊踩著煞車,相信,這輛車也會得憂郁癥,嚴重的話,車子會燒起來或整個爆炸。

    憂郁癥患者,也是如此,他們內心都有這種非常嚴重的矛盾。
    我們的頭腦會做夢,會有妄想和欲望,是自然的現像。
    如果太放任頭腦做夢,讓自己變成妄想和欲望的奴隸,而沒有覺知,那麼,我們就等於沒有煞車的爆走車,遲早要撞牆或衝下懸崖。
    然而,當我們太壓抑或禁絕頭腦做夢,或否定欲望和妄想,我們就等於是熄火的車子,等到電瓶裡的電都耗光,人生就變成一輛報廢的車。
    我所謂的“覺醒”,並非要大家去打壓頭腦裡的妄想和快感,也不是要大家放任這些妄想來奴役我們,而是要大家回到“自然”和“中道”的路上,成為一個自然和正常的人,而不是成為一個禁欲者、苦行僧或覺悟者。
    當然,也不是要你去成為一個神或佛。
    憂郁癥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隻要你能醒過來,回到中道,你就能從中走出來,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救世主。

    ●婚姻是兩人版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遊戲
    ——吳九箴《自在的幸福:享受生活給你的每一張牌》

    我高中時,有位女老師上課到一半,突然間痛哭了起來。
    她平時嚴厲冷酷,但她當時傷心欲絕的面容,至今仍讓我印像深刻。
    女老師哭了幾分鐘,就放下粉筆,走回教師辦公室繼續哭。
    後來,我聽別的老師說,她之所以這麼傷心,是因為那天早上,她老公說要出去買報紙和早餐,結果出去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有回來。
    她到老公書房想找他朋友的電話號碼,這纔看見書桌上放著一封信,信裡面說,他不想再玩婚姻這個無聊的遊戲,他已經厭倦了每天一成不變的日子,他想去流浪……
    直到我高中畢業時,女老師的老公,仍然沒有任何音訊。

    婚姻,確實是個幻像的遊戲,而且是兩人版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遊戲。
    很多人結婚時,以為就此可以安身立命,因為,她或他已經找到一個依靠和寄托。
    可惜的是,沒有幾個人看得透,這個讓他或她以為是依靠或寄托的“婚姻”,其實,隻是一個夢,一個來自頭腦的妄想或概念。
    婚姻,本質上是兩人的妄想交織在一起,一起在同一個平臺上玩的虛擬現實遊戲,所有的一切都很逼真,看不出破綻,直到有人想退出為止。

    我高中時,那位在課堂上放聲大哭的女老師,就是不甘心被逼著退出遊戲。
    我收到很多傷心欲絕的女性讀者來信,她們的痛心和恐懼,就和那位女老師一樣,她們都深信,這個遊戲,應該要玩到天荒地老纔是。

    有位女性讀者,說她感覺到先生已經變了一個人,她感覺到他的愛已經不見了,她試著和先生溝通,但先生的冷漠和疏離,讓她痛不欲生。

    另一位女性讀者來信,說她手上已有先生外遇的照片,她很痛苦,也很猶豫,問我到底是要再給先生一次機會?還是跟他攤牌,勇敢簽下離婚協議書?
    她先生過去早有外遇的紀錄,隻是她一直等他回頭,他卻做得很明目張膽,擺明就是不在乎她的感受。
    她問我,這樣的日子已經折磨她好幾年,難道她要繼續被他折磨?她不能過自己的平靜日子嗎?

    婚姻,既然是兩人版的遊戲,不是兩人都清醒,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玩這個遊戲,就是兩人都在夢中,繼續在夢中互相喂彼此“安慰劑”或“麻醉劑”,否則就玩不下去,更無法玩到後。

    然而,我所看見的現像是,在這個兩人版遊戲中,有人一直在成長或覺醒,另一個人卻仍沉迷在夢中,因此,覺醒的一方選擇退出。
    此外,也有人沒有成長,反而是更沉迷於遊戲中的另一個遊戲,執迷更深,後連原來這個遊戲也不想玩了,那些外遇的人,就是這種狀況。

    因此,並不是你先生或男朋友變了一個人,或者是他的愛已經變質,而是他突然醒過來,或覺得這個遊戲太無聊,想轉換舞臺而已。
    你所認知的婚姻或夫妻間的愛,本來就不存在,一切都隻是頭腦的妄想和期待。除非,你真的醒過來,否則,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愛”。

    我所認識的朋友中,隻有幾對是真的醒著,保持覺知的,在婚姻這個遊戲中,彼此幫助對方成長,在成長中一直延續這個遊戲,同時讓這個遊戲的版本升級。

    因此,所有想進入婚姻遊戲,或是已經長期在裡面受苦的朋友們,一旦你選擇去玩這個遊戲,你應該和另一半,勇敢的去看見這個遊戲的“實相”,否則,你就要在裡面受苦受折磨,直到遊戲被終止。

    婚姻本來就是一場遊戲,一場逼真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遊戲。
    除非你們兩個人都很清醒,有覺知,否則很難玩到後。
    如果你已經看清了這個實相,仍想繼續玩這個遊戲,那麼,你和另一半都要覺醒,纔能心甘情願的玩下去。
    如果你真的在這個遊戲裡玩夠了,受夠了,不妨也考慮從這遊戲中醒來,至少,從這一刻開始,你可以不再為另一半的無明而苦,為另一半的愚蠢而受折磨,你纔能擁有真正的自在,以及一顆平靜的心。


    九箴九思

    婚姻,大部分的人都有足夠因緣去玩這個遊戲,然而,隻有小部分的人可以從這個遊戲中,和另一半有始有終的畢業。
    據我所知,很多夫妻的結合,並不是很登對的,往往是有覺知的人,會被分配到去照顧無明業力很重的另一半。
    或者,也有覺知度高的人,不停的被另一半無情的考驗和折磨,等到了某一個點,覺知的人悟了,看透了,就此離開另一半。
    當然,也有不少夫妻,是無明的一方,受不了覺知一方的管教,而拒絕再玩這個遊戲。
    不可否認,也有很多夫妻,表面上是繼續玩婚姻遊戲,但內心早就注銷遊戲平臺,彼此過著貌合神離的生活。
    總之,人跟人都有很深的因緣,纔會有共同的妄想,來一起玩這個遊戲。
    隻是,很少有人能看清遊戲的本質是讓彼此醒來,讓這個遊戲,成為兩人成長和學習的平臺,而不是執著要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雖然目的不是白頭偕老,子孫滿堂,但隻要兩人能從婚姻遊戲中,做完了彼此該做的功課,往往遊戲的後,就是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當你覺醒,你可以玩任何遊戲,隻是,當你盡了力,仍找不對人時,你也可以豁達無礙的注銷遊戲,不會為了那個虛假的遊戲,而走不出苦痛和執著。
    如果,你覺知到自己和另一半的因緣未了,就試著以這樣的覺知高度去看婚姻!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