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跟家庭的傷說再見: 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愈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周志建 
    【所屬類別】 圖書  成功/勵志  心靈與修養  心靈/感悟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67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2716704
    作者:周志建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5月 

        
        
    "

    編輯推薦

    本書原獻給在不完美家庭中勇敢受苦的你


    不敢說出口的秘密,*需要被聽見,別讓家庭的傷“卡”住你


    開口說出自己的故事,讓自己被聆聽,被理解,也被療愈


    故事,給出強大的生命療愈力量。


     
    內容簡介
    如果你對生命失去熱情,對許多事物都不感興趣;
    如果你經常感到悲傷、沮喪,甚至憤怒;
    那表示,你的生命“卡”住了,卡在過去某一個創傷經驗裡出不來。

    為今之計,就是要勇敢地從傷痛中把自己解救出來,
    通過故事的療愈,認回每一個傷口,接納那個受傷的自己。

    當我們徹徹底底地認回了那個受傷的自己、焦慮的自己、悲傷的自己、憤怒的自己,
    我們纔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安放的“位置”。

    如果你對生命失去熱情,對許多事物都不感興趣;


    如果你經常感到悲傷、沮喪,甚至憤怒;


    那表示,你的生命“卡”住了,卡在過去某一個創傷經驗裡出不來。


     


    為今之計,就是要勇敢地從傷痛中把自己解救出來,


    通過故事的療愈,認回每一個傷口,接納那個受傷的自己。


     


    當我們徹徹底底地認回了那個受傷的自己、焦慮的自己、悲傷的自己、憤怒的自己,


    我們纔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安放的“位置”。


    當“安放”好這些情緒與創傷時,我們的靈魂便不再漂泊。


    我們就可以安穩下來,好好度日了。


     


    我們的孩子,也就可以解脫“家”鎖,活出他們自己的生命。


    在故事裡,我們原來都一樣。


    在故事裡,我們不再感到孤單寂寞、無人能懂。


    在故事裡,讓我們的靈魂彼此相通,讓我們的生命相互取暖。


     


    故事,給出強大的生命療愈力量。
    作者簡介
    周志建
    雅號:敘事王子。故事療愈作家。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大學講師。敘事取向專業訓練講師、心理師、咨詢督導,有二十年的心理咨詢經驗。“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著有《故事的療愈力量》、《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等作品。

    周志建小傳:
    一個任性、天真、浪漫、勇於做自己的中年男子。
    一個喜歡說故事、聽故事的敘事取向心理咨詢師。
    25歲那年,意外接觸到心理咨詢輔導,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的生命來了一個漂亮的轉彎。
    35歲那年,次接觸到敘事療法,發現“這就是我要的”,於是毅然決然走向後現代的迷人世界。

    周志建


    雅號:敘事王子。故事療愈作家。臺灣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任大學講師。敘事取向專業訓練講師、心理師、咨詢督導,有二十年的心理咨詢經驗。“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著有《故事的療愈力量》、《擁抱不完美》、《把自己愛回來》、《跟家庭的傷說再見》等作品。


     


    周志建小傳:


    一個任性、天真、浪漫、勇於做自己的中年男子。


    一個喜歡說故事、聽故事的敘事取向心理咨詢師。


    25歲那年,意外接觸到心理咨詢輔導,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的生命來了一個漂亮的轉彎。


    35歲那年,次接觸到敘事療法,發現“這就是我要的”,於是毅然決然走向後現代的迷人世界。


    45歲那年,拿到心理博士學位,發展出屬於他個人特色的敘事治療專業。


    50歲那年,出版本書,分享他多年的敘事實踐經驗。故事療愈作家,成了他的“新身份”。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一生不走主流路線,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他也是一個要自由的人,不想被任何捆綁,所以從來沒打算在大學裡任教,他選擇,當一個來去自如的“自由”心理工作者。


    他喜歡後現代“沒有的真理”、“尊重差異、”的理念,創辦“敘事私塾”致力推廣敘事理念及人文教育,並將“自由書寫”結合在敘事裡做“故事療愈”,成效驚人。


    他也是早將敘事治療大量運用到咨詢臨床實務的先行者,已在世界各地舉辦敘事專業工作坊超過500場。


    如今,年過半百,他說:“我生命的轉折點到了。”


    “日子越簡單,心就越平安。”這是他對生命的新領悟。
    目錄
    推薦序一 讓故事,超度你心靈的幽魂;讓愛,擁抱回完整的自己 | 蘇絢慧
    推薦序二 唯有走出家庭創傷的陰影,纔能成為真實的自己 | 張淑媚
    推薦序三 生命透過故事,彼此相認 | 黃錦敦
    自 序 真正的慈悲,是悅納自己的陰影

    章 擁抱自己,認回每一個部分的自己
    不要白白糟蹋你的受苦經驗
    超度自己,讓自己自由
    與母親和解,其實是與自己和解
    慈悲,是在每個經驗裡學會愛自己
    療愈自己的匱乏,不然誰都無法滿足你
    有一種愛,可以支撐我們走過生命困境
    臣服、接受生命,但不認命
    真正的慈悲

    推薦序一 讓故事,超度你心靈的幽魂;讓愛,擁抱回完整的自己 | 蘇絢慧


    推薦序二 唯有走出家庭創傷的陰影,纔能成為真實的自己 | 張淑媚


    推薦序三 生命透過故事,彼此相認 | 黃錦敦


    自  
    序 真正的慈悲,是悅納自己的陰影


     


    章  
    擁抱自己,認回每一個部分的自己


    不要白白糟蹋你的受苦經驗


    超度自己,讓自己自由


    與母親和解,其實是與自己和解


    慈悲,是在每個經驗裡學會愛自己


    療愈自己的匱乏,不然誰都無法滿足你


    有一種愛,可以支撐我們走過生命困境


    臣服、接受生命,但不認命


    真正的慈悲


     


    第二章 
    擺脫暴力陰影,拯救自己的內在小孩


    不要繼續當受害者


    家暴是很痛、很痛的家庭秘密


    請大聲說:是的,我是


    真的可以跟父母實話實說嗎?


    改變語言,就改變關繫


    孩子要的,其實隻是一聲:對不起


    “放棄”是個好用的人生智慧


     


    第三章 
    超度自己,療愈家庭創傷經驗


    “不孝順”,這不是你的錯


    說故事,是療愈悲傷失落的良藥


    超度恐懼,安撫自己內在的那隻黑狗


    家人生病,我一定要跟著一起受苦嗎?


    為家人犧牲,請“適可而止”


    放下罪惡感,好好道別


    沒有情分的親子關繫,不是你的錯


    療愈沒有捷徑,不要輕言寬恕


    誰在乎你,誰就是你的家人


     


    第四章 
    打破家庭秘密,把自己拯救出來


    不敢說出的秘密,需要被聽見


    爸爸,拿開你那雙髒手


    讓自己從“受害者”轉身變為“拯救者”


    離婚不是一件丟臉的事


    當秘密不再是秘密時,你就自由了


    說出被家暴的秘密,拯救自己


    療愈內在小孩的心靈秘方


    不著急跟父母和解,我們得先跟自己和解


     


    第五章 
    寵愛自己,重新把自己愛回來


    改寫你的生命腳本


    自己的人生,自己救


    父母給不了的,我們就自己給自己


    一筆歸一筆,功過不能相抵


    從父母那裡,一點一滴拿回自己的力量


    你有沒有勇氣,變成另外一個人?


    給自己一個家,讓自己願意回家


    原來,月經是我的好朋友


    當你已經再也沒什麼好失去時


     


    第六章 
    療愈自己,就是給孩子好的禮物


    修補生命的洞


    請站回母親的位置,讓孩子的生命安穩


    爸媽不快樂,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


    學會放棄,讓生命解脫


    當“快樂的爸媽”比當“模範父母”更重要


    你敢不敢跟孩子這樣說


    十個“不要”,讓你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媽


    或許你虧欠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有權利選擇更好的人生


    到底是孩子依賴你,還是你依賴孩子?


    是的,我受過傷,但我依舊美麗


     


    結 
    語    與生命和解的時刻到了


    致 
    謝    因為不完美,生命纔精彩


    讀者反饋


    策劃手記    從今天起,活一個好故事
    在線試讀
    說故事,療愈悲傷失落的良藥
    麗雅次出現在我的工作室時,很緊張,但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
    我看著她,親切地問她從哪裡過來?然後就直接問她:“你是不是很緊張?”
    她很不好意思,好像被我發現了什麼,立刻點頭說:“是啊,好緊張。”
    於是我接著說:“緊張是正常的。我要是你也會很緊張。感謝你在這麼緊張的情況下,依然老遠地把自己帶來,我很好奇,是什麼力量把你帶過來的?”
    通常次晤談,我都會這樣詢問來訪者。這不是公式化流程,我是真心欣賞他們的勇氣。
    麗雅吞吞口水,纔吐出心裡的話:“我受夠了。我覺得自己很孤單,我不知道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感覺被困在牢籠裡……”然後,她就忍不住掉淚了。
    好不容易整理好思緒,她繼續說:“上個月我看到周老師寫的一篇文章,我被觸動了,就立刻跑去看那部電影《不存在的房?間》,然後我就坐在電影院裡,邊看邊哭……”
    “為什麼那部電影如此觸動你?”我很好奇。
    “裡面很多部分,都很觸動我,尤其是那位母親跟孩子的關繫,他們兩人相依為命,後來一起逃出來,很多情節我都很感動。”
    “哪一個情節你有感覺?”我繼續往下探。
    “有一幕讓我很震驚,”麗雅睜大眼睛繼續說,“就是母親在浴室自殺時,孩子看見了,我想他一定嚇壞了。我在想,萬一他媽媽真的走了,那孩子該怎麼辦?”突然間,麗雅淚水狂奔。
    “這讓你想到什麼?”不用說,這一定是觸動到了她自身的經驗,我知道。
    “我母親也走了,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她紅著眼睛說。
    “她怎麼走的?也是自殺嗎?”如果是,我心裡就擔心了。
    “她不是自殺。”她回。我松了一口氣。

    說故事,療愈悲傷失落的良藥


    麗雅次出現在我的工作室時,很緊張,但臉上始終保持著微笑。


    我看著她,親切地問她從哪裡過來?然後就直接問她:“你是不是很緊張?”


    她很不好意思,好像被我發現了什麼,立刻點頭說:“是啊,好緊張。”


    於是我接著說:“緊張是正常的。我要是你也會很緊張。感謝你在這麼緊張的情況下,依然老遠地把自己帶來,我很好奇,是什麼力量把你帶過來的?”


    通常次晤談,我都會這樣詢問來訪者。這不是公式化流程,我是真心欣賞他們的勇氣。


    麗雅吞吞口水,纔吐出心裡的話:“我受夠了。我覺得自己很孤單,我不知道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感覺被困在牢籠裡……”然後,她就忍不住掉淚了。


    好不容易整理好思緒,她繼續說:“上個月我看到周老師寫的一篇文章,我被觸動了,就立刻跑去看那部電影《不存在的房?間》,然後我就坐在電影院裡,邊看邊哭……”


    “為什麼那部電影如此觸動你?”我很好奇。


    “裡面很多部分,都很觸動我,尤其是那位母親跟孩子的關繫,他們兩人相依為命,後來一起逃出來,很多情節我都很感動。”


    “哪一個情節你有感覺?”我繼續往下探。


    “有一幕讓我很震驚,”麗雅睜大眼睛繼續說,“就是母親在浴室自殺時,孩子看見了,我想他一定嚇壞了。我在想,萬一他媽媽真的走了,那孩子該怎麼辦?”突然間,麗雅淚水狂奔。


    “這讓你想到什麼?”不用說,這一定是觸動到了她自身的經驗,我知道。


    “我母親也走了,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她紅著眼睛說。


    “她怎麼走的?也是自殺嗎?”如果是,我心裡就擔心了。


    “她不是自殺。”她回。我松了一口氣。


    擦擦眼淚,她繼續說:“她走得很突然。明明早上還好好地去市場買菜,中午回來腳就突然抽筋,不能走路,後來送醫,晚上我就被叫到醫院。我到的時候,醫生正在急救,做電擊。隔夜,她就走了。”


    “哇,這麼突然,你一定嚇壞了。”連我都嚇到了。


    “是的,我不隻嚇到了,還嚇傻了,當時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我完全沒有感覺,連哭都哭不出來,一直到我媽出殯,我纔勉強哭了一下,因為我如果不哭,別人會覺得我很奇怪。”她?訴說的陳年往事,宛如發生在昨日。


    這是一種創傷經驗。


    因為那個創傷太巨大、太突然了,叫人感到震驚、動彈不得,所以在創傷的當下,人根本無法響應;接著便會產生“解離”現像,人會否認事實、無感、無覺,換句話說,她整個人是“被凍住”的,心理學上用frozen這個詞來形容。


    被凍住的人,不是真的沒有感覺,而是自己壓抑了自己的感覺。


    其實在內心底層的“冰山”,隱藏著深深的悲傷、憤怒、沮喪等波濤洶湧般的情緒。如果這些情緒沒有適當的“出口”,人活著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無感、茫然、毫無意義感,對生命缺乏熱情,對工作沒有動力,活得很痛苦。麗雅就是這樣。


    “你跟媽媽的關繫如何?”我想繼續聽故事。


    “我是老麼,也是媽寶。從小媽媽就很照顧我,什麼事都幫我做得好好的。我很依賴她,所以剛開始我根本無法接受她離開我的事實。在媽媽過世好幾個月之後,我纔感到悲傷。那時候,我常常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哭出來,感覺好孤單,覺得自己很可憐。”麗雅說著,又哭了。


    突然間,我懂了,懂了那部電影為什麼會如此觸動到她。尤其是女主角自殺那一段。


    顯然麗雅還沒走出母親突然過世的創傷黑洞。她們母女關繫如此緊密,突然間頓失重心,那個小女孩,必定驚嚇不已。


    ?而且不隻是驚嚇,其實內在還有更多、更復雜的情緒,包括孤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和憤怒等。當這些情緒如巨浪般襲來時,脆弱的孩子是擋不住的,因此必須先把感覺“關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這就是當時麗雅哭不出來的原因。


    然後,我和麗雅從母親的猝死,談到她現在與男友的關繫。


    她發現,她很需要有人關心,猶如小時候母親照顧她、呵護她一樣。但男友總是神經大條,總是做不到她的期待,讓她很生氣,所以兩人一天到晚吵架,關繫一直不好。


    談完後,她也終於明白,原來自己一直都在“投射”。


    她把男友投射成自己的母親,期待男友去扮演母親的角色來照顧呵護自己。但畢竟,男友不是母親,因此這個期待會一再落空,她也一直在失望與受傷中反復循環。


    後,麗雅又談到自己的工作。


    她在一家餐廳當廚師,她很喜歡現在的工作,我問她為什麼?她笑著說:“因為我煮的東西很好喫啊,客人都很滿意,經常有人跑來贊美我。”此時,她的臉上終於露出了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喔,你的廚藝很好,跟誰學的?”我抓住這個“閃亮經驗”繼續探究。


    “沒有跟誰學,我看一下就會了。”麗雅自信地說。


    “哇,那你真有廚藝天分。”我很羨慕。


    突然間,麗雅大叫起來:“不,我想起來了,應該是跟我媽?學的。從小我就喜歡跟她去市場買菜,她做飯的時候,我總跟在一旁幫忙,我很喜歡喫我媽煮的東西,怪不得我喜歡做菜……”


    她恍然大悟。


    “所以做菜的時候,你會想到小時候跟媽媽在一起的經驗,是嗎?”


    麗雅眼眶紅了,沒說話。


    我繼續說:“而且,我發現,你跟媽媽一樣都很會做菜,這讓我覺得,你身上有一部分是‘媽媽的部分’,媽媽已經把她的纔藝‘遺傳’給你了,是嗎?”創造這個聯結,對麗雅很重要。


    “對耶,沒錯。”麗雅睜大眼睛,對這個發現,感到興奮。


    我繼續加深“聯結”:“這麼說媽媽雖然走了,但其實她有一部分卻活在你身


    上,你繼承了媽媽的好廚藝、好本事,你活出了媽媽的優點,是嗎?”


    麗雅的臉突然開朗了,宛如陽光一般明亮。


    這是一個療愈的轉折點。在故事裡,我創造了麗雅與母親的“新聯結”。透過這個聯結,麗雅看見媽媽“以另一種形式”,活在她身上,活在她的心裡。媽媽其實沒有死。


    “原來,我喜歡煮東西喫,是想要回味媽媽的味道。原來,我身上遺傳了媽媽的好手藝。原來,媽媽一直沒有離開我。”她默默說著,臉上有一種獨特的光。


    我順勢問著:“你喜歡喫媽媽煮的哪一道菜?”我想創造?她與母親之間更深的聯結。


    她想了一下,說:“很多耶,譬如說:高麗菜炒飯。這道菜很簡單,我自己也常常煮,每次喫的時候都很開心,裡面有媽媽的味道。”


    “喔,真的嗎?那你都是怎麼炒的?”我是真的很好奇。


    讓故事情節具體化、步驟化,會讓故事變得更加真實、有力量。


    “很簡單啊,就是把油爆香、放一點姜絲,先炒高麗菜,後再把冷飯放進去炒。記得,此時火不要太大。後再放點兒素蠔油炒一炒,這樣就很好喫啦。”她開心地說。


    看著她的笑臉,我回應:“你知道嗎?剛剛你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散發著一種自信而迷人的光彩,整個人都亮起來了。”


    “真的嗎?”她聽了更開心。此刻,她是一朵盛開的玫瑰。


    後,我對麗雅說:“感謝你今天教我怎麼做高麗菜炒飯,下次我一定試試看。我很羨慕你遺傳了母親的好手藝,我想,這也是母親給你的好的禮物,是嗎?”麗雅點點頭,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我乘勝追擊:“我發現,雖然母親過世了,但其實她一直都沒有離開過你,你身上有一部分是母親的,這個事實,誰也奪不去。通過做菜、烹飪,你跟自己的母親產生了親密又緊密的聯結,這很叫人羨慕。母親是用這種方式,一直守候著你的,是嗎?”她又淚流滿面了。


    ?晤談結束,麗雅離開時,整個人都放松了。我很喜歡這次晤談。


    麗雅的故事,也叫我突然想起,小時候我母親也很會做高麗菜炒飯的,高麗菜的甜美滋味,我依稀記得。我覺得,有一部分的我,也被這個故事給療愈了。


    於是我決定,等一下要去超市買高麗菜回來做炒飯。我也想找回某一段來自母親身上的美好記憶。


     


    ?家人生病,我一定要跟著一起受苦嗎


    當家人生病時,我們就一定得跟著一起受苦嗎?


    偉民四歲的兒子,患白血病住了院。家裡遭逢巨變,全家的生活瞬間變了樣。偉民太太為了照顧兒子,辭去工作,幾乎住在醫院裡,以醫院為家。


    偉民是家裡的經濟來源,需要上班,他隻能在假日時去醫院探望孩子、老婆,平時下了班回到家,他總是孤伶伶的一個人,感到既悲傷又寂寞。


    他告訴我:自從孩子老婆都住進醫院以後,他的睡眠質量一直很差,常常半夜醒來,睡不好。


    看著他的黑眼圈,叫人心疼。


    “你是擔心孩子,纔睡不好的嗎?”我理所當然地這麼認為。


    “是的,不過……”他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不過什麼?除了擔心還有什麼嗎?”我跟蹤他的語言。


    悶了半天,他纔緩緩道出:“我內在經常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孩子生病了,我卻什麼都不能做。至少我老婆還在醫院裡照?顧孩子,而我呢?我卻什麼都不能做,每天上班下班,回家跟平時一樣過日子,感覺我沒有盡到做爸爸的責任。”


    然後,他接著說:“我晚上睡覺時,都要開著燈。”天啊,這樣當然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我問他:“開燈睡覺是你的習慣嗎?”他說不是。


    然後想了半天,他又吞吞吐吐地說,他內在有一種聲音對他說:“孩子生病了,你怎麼可以一個人安心睡覺呢?”


    看著天花板,他嘆了一口氣:“每當我睡得好時,醒來後都很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很自私,丟下生病的孩子,還有在醫院辛苦照顧孩子的老婆。”


    喔,原來如此,我懂了。


    他睡不好覺,除了擔心孩子的病以外,原來更多的原因是“罪惡感”。真相大白。


    這種“幸存者”心態,不難理解。家人就是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我怎麼可以“置身事外”、獨自享樂呢?這是“背叛”家人,罪惡感是這樣來的。


    為了對家人“忠誠”,與家人“同在”,不能背叛家人,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不讓自己過好日子。”這是潛意識裡的


    東西,跟我們的文化有關。我們的文化,總叫家人的情感糾纏不清,這可以理解。


    雖然可以同理他的心情,但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不然跟著家人一起受苦,恐怕兩頭輸,得不償失。?於是我問他:“長期睡眠不好,對你的工作與生活有什麼影響嗎?”我把他抓回到現實。


    “隔天精神會很差,注意力不集中。”還好他有自知之明。


    “這樣會如何影響你的工作呢?”


    “工作效率當然不好,”他接著說,“近我常被老板挑毛病,現在連我的健康也都出現紅燈了,常常頭昏耳鳴。”


    長期有睡眠障礙的人,很容易出現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身心癥狀,這也是他來找我的原因。


    看著他,有點兒心疼,我繼續問:“如果有一天你因為工作效率太差被炒魷魚了,或是哪一天你也病倒不能再工作了,請問你孩子怎麼辦?誰來賺錢給孩子治病?”


    他睜大眼睛,忽然被電了一下。


    我趁機解釋:“我可以理解你關心孩子、愛孩子,很希望能為他做點兒什麼的心情。但請理性辨識,自己真正能做的是什麼?現在,你必須跟你太太‘分工合作’,不是嗎?”


    “分工合作?”


    “是的,分工合作。在醫院照顧孩子是太太的長項與責任,而你的長項與責任是:好好上班賺錢養家,如此你太太纔能無後顧之憂,不是嗎?如果你也病倒了,難道你要你太太也來照顧你嗎?你要成為你太太的負擔嗎?”


    他微微張開口看著我,似乎懂了。


    停了一會兒,我又說:“睡不好不止會影響你的工作,更會?嚴重影響你的健康。請問,當你去醫院看孩子時,孩子希望看到的是神采奕奕的爸爸,還是無精打采的爸爸?你希望帶給孩子的是‘快樂的樣子’,還是‘愁眉苦臉的樣子’?”


    他更加清醒了,連忙說:“我知道了。”


    其實,家人生病不是你的錯,沒有人會希望發生這種事,擔心家人是正常的,但也要適可而止。你可以“關心”家人,但請不要“擔心”家人。請分辨這兩件事是不一樣的。


    過分擔心,對家人的病情無益,擔心隻會讓你更加焦慮,你的焦慮就會影響到周遭的人(尤其是家人),使全家都陷入更深的絕望與沮喪中。這個事實,我們得明白。


    面對家人的病痛,有時適當的冷靜與理性是必要的。


    你可以問問自己:“家人生病時,我可以做些什麼呢?”然後就去做你能做的部分,這樣就好。我們得設“止損點”。不是跟著一起“陪葬”自己的健康與快樂。相信家人也不見得樂見你如此,此乃不智之舉。


    一個月後,當再出現到我面前時,偉民幾乎變了一個人,不但精神好很多,氣色也變得紅潤了。我很替他高興,好奇地問他:“你怎麼做的?”他笑著回我:“因為我現在睡得很好啊。”


    原來上次談完後,他想通了。他明白了:讓自己身體健康,纔能好好工作賺錢養家,這就是他做老公、做爸爸的責任。


    他說:“我知道其實很多事的發生都不是誰的錯,孩子生病?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隻能去做我可以做的事,其他的,就交給老天爺嘍。”


    說完,他手一攤,露出輕松的微笑。


    恭喜,他解脫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