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傳世勵志經典:生當常懷四海心—顧炎武勵志文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市場價】
    188-273
    【優惠價】
    118-171
    【作者】 顧炎武 著,孫曉春 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成功/勵志  勵志經典著作  經典勵志/作品集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32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813226
    作者:顧炎武著,孫曉春編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編輯推薦
    古往今來,所有的成功者,他們的人生和他們所激賞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勵志並非粘貼在生命上的標簽,而是融彙於人生中一點一滴的氣蘊,*後成長為人的格調和氣質,成就人生的夢想。無論從是哪一行,有志不論年少,無志枉活百歲。

    這套《傳世勵志經典》共收輯了100部圖書,包括傳記、文集、選輯。我們想為勵志者提供心靈的營養,有如心靈雞湯那樣鮮美;有如粗茶淡飯卻為生命所需。無論直接或間接,我們定會從先賢們的追求和感悟中收獲一份驚喜。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顧炎武的勵志佳作,繫統闡述了他在政治、經濟、政事等方面的觀點,始終貫穿著“經世致用”的思想。這些作品質樸方正,在總結歷史教訓的同時也構建了對未來的美好藍圖,表現了顧炎武高潔的品行和心繫天下的愛國主義精神。

    作者簡介
    作者:顧炎武(1613~1682年),原名絳,字忠清,江蘇昆山人,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史學家,愛國學者。

    編者:孫曉春,南開大學教授。


     

    目錄
    郡縣論一
    郡縣論五
    郡縣論七
    天下安治在於人民樂業
    天下之患在於貧
    為士何必營求功名
    生員論上
    生員論中
    生員論下
    音學五書後序
    初刻日知錄自序
    營平二州史事序
    鈔書自序
    《廣宋遺民錄》序郡縣論一

    郡縣論五

    郡縣論七

    天下安治在於人民樂業

    天下之患在於貧

    為士何必營求功名

    生員論上

    生員論中

    生員論下

    音學五書後序

    初刻日知錄自序

    營平二州史事序

    鈔書自序

    《廣宋遺民錄》序

    西安府儒學碑目序

    程正夫詩序

    萊州任氏族譜序

    勞山圖志序

    呂氏千字文序

    與友人論學書

    與友人論門人書

    與友人辭祝書

    病起與薊門當事書

    與史館諸君書

    與公肅甥書之二

    答原一公肅兩甥書

    與人書二十五

    與葉庵書

    與李星來書

    答李紫瀾書

    與李中孚書

    與彥和甥書

    與施愚山書

    答汪苕文書

    答俞右吉書

    答曾庭聞書

    復陳藹公書

    答李子德

    與潘次耕書

    答潘次耕

    與李中孚書

    與三姪書

    與周籀書

    與人書一

    與人書三

    與人書六

    與人書十

    與人書十八

    與人書二十

    與人書二十三

    拽梯郎君祠記

    楊氏祠堂記

    華陰王氏宗祠記

    裴村記

    復庵記

    汝州知州錢君行狀

    吳同初行狀

    歙王君墓志銘

    山陽王君墓志銘

    富平李君墓志銘

    顧與治詩序

    方月斯詩草序

    天下郡國利病書序

    肇域志序

    廣師

    答友人論學書

    答徐甥公肅書

    與楊雪臣

    與潘次耕

    三朝紀事闕文序

    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志銘

    文林郎貴州道監察御史王君墓志銘

    常熟陳君墓志銘

    從叔父穆庵府君行狀

    先妣王碩人行狀

    與潘次耕札之一

    與潘次耕札之二

    與任鈞衡

    與陸桴亭札

    記與孝感熊先生語

    答人書

    與原一公肅兩甥

    書楊彝、萬壽祺等《為顧寧人征天下書籍啟》後

    蔣山傭都督吳公死事略

    與黃太衝書

    覆智栗書

    軍制論

    田功論

    與人札

    朝聞道夕死可矣

    予一以貫之

    為不順於父母

    求其放心

    法制

    人材

    廉恥

    儉約

    士大夫晚年之學

    改書

    文須有益於天下

    著書之難

    立言不為一時

    巧言

    文人摹仿之病

    言利之臣

    正始

    貴廉

    賭博

    酒禁


     

    在線試讀
    郡縣論一
    【題解】
    《郡縣論》是顧炎武反思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名篇,體現了作者關心家國天下的情懷。郡縣制與封建制的優劣比較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重要議題,賈誼《治安策》《封建論》等均對此問題展開論述。顧炎武作為明末儒生,既明曉封建之弊端,又深知郡縣之專失;此文以歷史的角度既分析了郡縣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又分析了郡縣制度發展到明末的必然結果——民生日貧、中國日弱。顧炎武給出的“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的對策是顧氏所能想到的好的答案,體現了作者經世致用的治學精神。但顧氏忽視了一個可能的結果,這種主觀的制度設計也可能將郡縣制的弊端與封建制的弊端結合,引起更為糟糕的結果。本文為顧炎武所作《郡縣論一》
    【選文】
    知封建①之所以變而為郡縣②,則知郡縣之敝③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有聖人④起,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
    蓋自漢以下之人,莫不謂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廢,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於秦也。封建之廢,非一日之故也,雖聖人起,亦將變而為郡縣。方今郡縣之敝已極,而無聖人出焉,尚一一仍⑤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貧,中國之所以日弱而益趨於亂也。
    何則?封建之失,其專⑥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古之聖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⑦之土而分之國;今之君人者,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條文簿⑧日多於一日,而又設之監司⑨,設之督撫⑩,以為如此,守令不得以殘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凜凜焉救過之不給○11,以得代為幸○12,而無肯為其民興一日之利者,民烏得而不窮,國烏得而不弱?
    傳世勵志經典
    生當常懷四海心——
    率○13此不變,雖千百年,而吾知其與亂同事,日甚一日者矣。然則尊令長之秩○14,而予之以生財治人之權,罷監司之任,設世官○15之獎,行闢屬○16之法,所謂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二千年以來之敝可以復振○17。後之君苟欲厚民生,強國勢,則必用吾言矣。(《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封建:封邦建國,君王把爵位、土地分賜宗族或功臣,使之在各地建立邦國、護衛君王。相傳黃帝為封建之始,至西周制度健全,春秋戰國時損毀,秦廢封建制。郡縣論一

    【題解】

    《郡縣論》是顧炎武反思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名篇,體現了作者關心家國天下的情懷。郡縣制與封建制的優劣比較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重要議題,賈誼《治安策》《封建論》等均對此問題展開論述。顧炎武作為明末儒生,既明曉封建之弊端,又深知郡縣之專失;此文以歷史的角度既分析了郡縣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又分析了郡縣制度發展到明末的必然結果——民生日貧、中國日弱。顧炎武給出的“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的對策是顧氏所能想到的好的答案,體現了作者經世致用的治學精神。但顧氏忽視了一個可能的結果,這種主觀的制度設計也可能將郡縣制的弊端與封建制的弊端結合,引起更為糟糕的結果。本文為顧炎武所作《郡縣論一》

    【選文】

    知封建①之所以變而為郡縣②,則知郡縣之敝③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有聖人④起,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

    蓋自漢以下之人,莫不謂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廢,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於秦也。封建之廢,非一日之故也,雖聖人起,亦將變而為郡縣。方今郡縣之敝已極,而無聖人出焉,尚一一仍⑤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貧,中國之所以日弱而益趨於亂也。

    何則?封建之失,其專⑥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古之聖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⑦之土而分之國;今之君人者,盡四海之內為我郡縣猶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條文簿⑧日多於一日,而又設之監司⑨,設之督撫⑩,以為如此,守令不得以殘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凜凜焉救過之不給○11,以得代為幸○12,而無肯為其民興一日之利者,民烏得而不窮,國烏得而不弱?

    傳世勵志經典

    生當常懷四海心——

    率○13此不變,雖千百年,而吾知其與亂同事,日甚一日者矣。然則尊令長之秩○14,而予之以生財治人之權,罷監司之任,設世官○15之獎,行闢屬○16之法,所謂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而二千年以來之敝可以復振○17。後之君苟欲厚民生,強國勢,則必用吾言矣。(《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封建:封邦建國,君王把爵位、土地分賜宗族或功臣,使之在各地建立邦國、護衛君王。相傳黃帝為封建之始,至西周制度健全,春秋戰國時損毀,秦廢封建制。

    ②郡縣:郡和縣的並稱,兩級行政級別劃分方法;周代末期形成,秦實行郡縣制,漢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後形成省、府、縣三級行政級別。

    ③敝:衰敗。

    ④聖人:聖君。

    ⑤仍:因襲。

    ⑥專:專制、專權。

    ⑦胙:音zuò,賞賜。

    ⑧科條:法令條文。文簿,文冊簿籍。

    ⑨監司:監察轄區官吏的官員。

    ⑩督撫:總督和巡撫,地方行政長官。

    ○11凜凜:恐懼。救過之不給: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12得代:可得繼任。幸:幸運。

    ○13率:循。

    ○14令長:秦漢時治萬戶以上縣者為令,不足萬戶者為長,令長泛指縣令。秩:級別。

    ○15世官:世代承襲的官職。

    ○16闢屬:征聘、委任屬吏。

    ○17振:古同“賑”,救濟。

    郡縣論五

    【題解】

    公私關繫是政治哲學的核心命題之一,合理協調公利與私利之間的關繫是政治制度和政治家直面的現實問題。傳統政治思想家多主張犧牲私利以保全公利,顧炎武則認為“天下之人各懷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承認私利存在的自然性,並以此作為政治治理的理論基礎。顧炎武的公私觀固然有其弊端,比如政治權力自然屬“公”,不可能被君王或官員私有,但其承認合理私利的存在,並以此作為政治制度設計和政治生活實踐的基礎,仍然值得我們重視。

    【選文】

    天下之人各懷①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為天子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為②,此在三代以上已然③矣。聖人者因④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夫使縣令得私其百裡之地,則縣之人民皆其子姓⑤,縣之土地皆其田疇⑥,縣之城郭皆其藩垣⑦,縣之倉廩皆其囷窌⑧。為子姓,則必愛之而勿傷;為田疇,則必治之而勿棄;為藩垣囷窌,則必繕之而勿損。自令言之,私也,自天子言之,所求乎治天下者,如是焉止矣。一旦有不虞⑨之變,必不如劉淵、石勒、王仙芝、黃巢⑩之輩,橫行千裡,如入無人之境也。於是有效死○11勿去之守,於是有合從締交○12之拒,非為天子也,為其私也。為其私,所以為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公則說,信則人任焉○13。此三代之治可以庶幾○14,而況乎漢、唐之盛,不難致也。(《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懷:關懷。

    ②自為:為自己。

    ③三代:指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以上:以前。已然:已經如此。

    ④聖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之人。因:順應。

    ⑤子姓:子孫。

    ⑥田疇:田地、封地。

    ⑦城郭:城牆。藩垣:藩籬、垣牆。

    ⑧倉廩:貯藏米谷的倉庫。囷窌:音qūnjiào,谷倉與地窖。

    ⑨不虞:意料不到。

    ⑩劉海,匈奴人,十六國時期漢趙建立者。石勒:字世龍,羯族,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王仙芝、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首領。

    ○11效死:舍命。

    ○12合從:亦作“合縱”,聯合。締交:結盟。

    ○13“公則說,信則人任焉”:語出自《論語·堯曰》,“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公,公平。

    ○14庶幾:或許可以、抱有希望。

    郡縣論七

    【題解】

    本文是顧炎武《郡縣論》第七篇,在這篇文論中,顧炎武進一步反思了秦以來實行的郡縣制的諸多弊害,集中體現了顧炎武的社會批判精神。顧炎武認為,秦漢以後,專制權力日益強固,政治權力可以調配經濟資源,但不受制約的政治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往往沒有遵循經濟規律,反而破壞正常的經濟活動,對國家和百姓百害而無利。顧炎武此文針對郡縣制“專在上”之弊端,要求給予地方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權利。不過,顧炎武把秦以後專制政治的弊端完全歸咎於郡縣制卻有些偏頗。

    【選文】

    法之敝也,莫甚乎以東州之餉①,而給西邊之兵,以南郡之糧,而濟北方之驛②。今則一切歸於其縣,量其衝僻③,衡其繁簡,使一縣之用,常寬然有餘。又留一縣之官之祿,亦必使之溢於常數,而其餘者然後定為解京④之類。其先必則⑤壤定賦,取田之上中下,列為三等或五等,其所入悉委⑥縣令收之。

    其解京曰貢、曰賦:其非時⑦之辦,則於額賦⑧支銷,若盡一縣之入用之而猶不足,然後以他縣之賦益⑨之,名為協濟。此則天子之財,不可以為常額。然而行此十年,必無盡一縣之入用之而猶不足者也。(《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餉:糧餉、軍糧。

    ②驛:驛站。

    ③衝僻:衝要或偏僻。

    ④解京:解送京城。

    ⑤則:劃定等級。

    ⑥悉:全。委:委托。

    ⑦非時:時常。

    ⑧額賦:定額賦稅。

    ⑨益:增加。

    天下安治在於人民樂業

    【題解】

    此文是顧炎武《郡縣論》的第三篇,目的在於解決官員行使政治權力的問題。開篇即問何謂官員稱職,作者立意明確,回答平實,從經濟、教化、軍事等方面設定了官員稱職的標準,平實的語句體現著作者對政治權力性質及目的的獨特思考。此外,顧炎武對官僚制度中的用人方式提出了質疑,並針對性地要求給予官員一定程度的自由和信任。

    【選文】

    何謂稱職?曰:土地闢①,田野治②,樹木蕃③,溝洫修④,城郭固,倉廩實,學校興,盜賊屏⑤,戎器完⑥,而其大者則人民樂業而已。

    夫養民者,如人家之畜五牸⑦然:司馬牛者一人,司刍豆⑧者復一人,又使紀綱⑨之僕監之,升鬥⑩之計必聞之於其主人,而馬牛之瘠○11也日甚。

    吾則不然。擇一圉人○12之勤干者,委之以馬牛,給之以牧地,使其所出常浮○13於所養,而視其肥息者賞之,否則撻○14之。然則其為主人者,必烏氏○15也,必橋姚○16也。故天下之患,一圉人之足辦,而為是紛紛者也。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監僕,甚者並監僕又不信焉,而主人之耳目亂矣。於是愛馬牛之心,常不勝其吝刍粟○17之計,而畜產耗矣。故馬以一圉人而肥,民以一令○18而樂。(《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闢:開墾。

    ②治:整理。

    ③蕃:音fán,茂盛。

    ④溝洫:溝渠、農田水利。修:整修。

    ⑤屏:摒除。

    ⑥完:完備。

    ⑦畜:音xù,飼養,五牸:音zì,指牛、馬、豬、羊、驢五種母畜。

    ⑧刍豆:牛馬飼料。

    ⑨紀綱:管理。

    ⑩升鬥:少量米糧。

    ○11瘠:瘦。

    ○12圉(音yǔ)人:官職名,掌養馬放牧,泛稱養馬之人。

    ○13浮:超過。

    ○14撻:鞭打。

    ○15烏氏:烏氏倮,名倮,秦國烏氏族人,善養牛馬,參見《史記·貨殖列傳》。

    ○16橋姚:姓橋名姚,善養牛馬,參見《史記·貨殖列傳》。

    ○17刍粟:糧草。

    ○18令:縣令。

    0

    0

    天下之患在於貧

    【題解】

    本文是顧炎武所作《郡縣論》第六篇,文中集中表達顧炎武的富民思想,文章首先強調富民的意義,繼而詳細介紹節用富民的具體措施,後預測達到“利盡山澤而不取諸民”的結果,前後呼應、結構清晰。文章體現出顧炎武反思造成明末國弱民貧的原因在於政治權力過度干預經濟,假如政治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十減六七”,或可財富“不可勝用”,“不可悉數”。然而我們當思考海瑞所問,“漢魏桓謂宮女千數,其可損乎?廄馬萬匹,其可減乎?”本文借民貧的經濟現像反思郡縣制的“專失”,隱含政治改革的訴求。

    【選文】

    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貧。用吾之說,則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

    且以馬言之:天下驛遞①往來,以及州縣上計京師②,白事司府③,迎候上官,遞送文書,及庶人在官所用之馬,一歲無慮④百萬匹,其行無慮萬萬裡。今則十減六七,而西北之馬騾不可勝用矣。以文冊言之:一事必報數衙門,往復駁勘⑤必數次,以及迎候、生辰、拜賀之用,其紙料之費率諸民者,歲不下巨萬。今則十減七八,而東南之竹箭⑥不可勝用矣。他物之稱是者,不可悉數。

    且使為令者得以省耕斂⑦,教樹畜⑧,而田功⑨之獲,果蓏⑩之收,六畜之孳○11,材木之茂,五年之中必當倍益。從是而山澤之利亦可開也。夫采礦之以前,歲以為常,先朝所以閉之而不發者,以其召○12亂也。譬之有窖金焉,發於五達之衢○13,則市人聚而爭之;發於堂室之內,則唯主人有之,門外者不得而爭也。今有礦焉,天子開之,是發金於五達之衢也;縣令開之,是發金於堂室之內也。利盡山澤而不取諸民,故曰此富國之筴○14也。(《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驛遞:驛站。

    ②上計:秦漢時地方長官年終將境內戶口、賦稅、盜賊、獄訟等項編造計簿,遣吏逐級上報,奏呈朝廷。京師:京城。

    ③白事:陳說、稟告公務。司府:官府。

    ④無慮:大概。

    ⑤駁勘:駁回原判、重新審查。

    ⑥竹箭:細竹。

    ⑦耕斂:耕種與收獲。

    ⑧樹畜:栽種與畜牧。

    ⑨田功:農事。

    ⑩果蓏:瓜果。

    ○11六畜:豬、牛、羊、馬、雞、狗六種禽畜,泛指牲畜。孳:繁殖。

    ○12召:招致。

    ○13五達之衢:通衢。

    ○14筴:同“策”,方法。

    為士何必營求功名

    【題解】

    本文為顧炎武《郡縣論》第九篇。文中集中討論了科舉制度的利弊。科舉取士制度是中國傳統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選撥人纔與維繫政治統治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顧炎武《生員論》反思了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本文中給出糾治科舉取士弊端的對策,“略用古人鄉舉裡選之意”。顧炎武深知科舉取士制度是為糾治漢代“察舉制”、“舉孝廉”與魏晉“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的弊端而設,但苦於沒有思想資源,而隻能在歷史中的制度作選擇,進與退之間凸顯著明末知識人的無奈與辛酸。此外,本文批評了文人“競於功名”的心態,並以顏淵、閔子、漆雕開、曾皙等人為例,啟示士子未必“必於功名”。顧炎武對待功名的態度仍然值得當前讀書人反思。

    【選文】

    取士之制,其薦①之也,略用古人鄉舉裡選②之意;其試之也,略用唐人身言書判③之法。縣舉賢能之士,間歲④一人試於部⑤。上者為郎⑥,無定員⑦,郎之高第得出而補令⑧;次者為丞⑨,於其近郡用之;又次者歸其本縣,署為簿尉之屬⑩。而學校之設,聽令與其邑之士自聘之,謂之師不謂之官,不隸名於吏部。而在京,則公卿以上仿漢人三府闢召○11之法,參而用之。

    夫天下之士,有道德而不願仕者,則為人師;有學術纔能而思自見於世者,其縣令得而舉之,三府得而闢之,其亦可以無失士矣。或曰:間歲一人,功名之路無乃狹乎?化○12天下之士使之不競於功名,王治○13之大者也。且顏淵不仕○14,閔子辭官○15,漆雕未能○16,曾皙異撰○17,亦何必於功名哉!(《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薦:舉薦。

    ②鄉舉裡選:從鄉裡中舉薦人纔的方式。

    ③身言書判:唐代士子通過科舉考試後,參與吏部主持的考試,考試通過後授官職。

    ④間歲:隔年。

    ⑤部:官府。

    ⑥上者:成績優秀者。郎:官職名,帝王侍從。

    ⑦定員:定額。

    ⑧高第:考績優等。補:選員補充缺位官職。令:縣令。

    ⑨丞:佐官,副職。

    ⑩署:委任。簿尉:主簿和縣尉。屬:類。

    ○11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府衙。闢召:征召。

    ○12化:教化、感化。

    ○13王治:王道之治。

    ○14顏淵不仕:《莊子·讓王》載:“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

    ○15閔子:名損,字子騫,孔子門人。閔子辭官,《論語·雍也》載:“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6漆雕:漆雕開,字子開,又字子若,孔子門人。漆雕未能,《論語·公冶長》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信,信心。

    ○17曾點:字皙,曾子之父,孔子門人。曾皙異撰,出自《論語·先進》,“(曾點)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生員論上

    【題解】

    《生員論》是顧炎武集中剖析科舉取士制度的三篇文章。上篇開篇即問設置生員的目的,進而分析明末生員有沒有實現此一目的。作者從生員的種種作為中分析生員不僅沒有實現與君主共治天下的目的,反而成為國家的病患。作者因此提出罷一切生員,別為其制,課之以當世之務,消除生員特權,以達到求立國治民的目的。顧炎武的文章大都體現出經世致用的現實主義精神,本文中我們既可以看出顧氏的憂世精神,也可以看出“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擔當。

    【選文】

    國家之所以設生員①者何哉?蓋以收天下之纔俊②子弟,養之於庠序③之中,使之成德達材,明先王之道,通當世之務,出為公卿大夫,與天子分猷④共治者也。

    今則不然,合天下之生員,縣以三百計,不下五十萬人,而所以教之者,僅場屋之文⑤。然求其成文者,數十人不得一,通經⑥知古今,可為天子用者,數千人不得一也。而嚚訟逋頑⑦,以病⑧有司者,比比而是。上之人以是益厭之,而其待之也日益輕,為之條約⑨也日益苛。

    然以此益厭益輕益苛之生員,而下之人猶日夜奔走之如騖⑩,竭其力而後止者何也?一得為此,則免於編氓○11之役,不受侵於裡胥○12;齒於衣冠○13,得於禮見官長,而無籉、捶○14之辱。故今之願為生員者,非必其慕功名也,保身家而已。以十分之七計,而保身家之生員,殆有三十五萬人,此與設科之初意悖○15,而非國家之益也。人之情孰不為其身家者?故日夜求之,或至行關節○16,觸法抵罪而不止者,其勢○17然也。今之生員,以關節得者十且七八矣,而又有武生、奉祀生之屬○18,無不以錢鬻○19之。夫關節,朝廷之所必誅,而身家之情,先王所弗能禁,故以今日之法,雖堯、舜復生,能去在朝之四兇○20,而不能息天下之關節也。

    然則如之何?請一切罷之,而別為其制。必選夫五經○21兼通者而後充之,又課之以二十一史與當世之務而後升之。仍分為秀纔、明經二科○22,而養之於學者,不得過二十人之數,無則闕○23之。為之師者,州縣以禮聘焉,勿令部選。如此而國有實用之人,邑有通經之士,其人材必盛於今日也。然則一鄉之中,其粗能自立之家,必有十焉,一縣之中,必有百焉。皆不得生員以芘○24其家,而同於編氓,以受裡胥之凌暴,官長之籉捶,豈王者保息斯人之意乎?則有秦漢賜爵之法,其初以賞軍功,而其後或以恩賜,或以勞賜,或普賜,或特賜○25,而高帝○26之詔有曰:“今吾於爵,非輕也。其令吏善遇高爵,稱吾意。”至惠帝○27之世,而民得買爵○28。夫使爵之重得與有司為禮,而復○29其戶勿事,則人將趨之。開彼則可以塞此,即入粟拜爵,其名尚公○30,非若鬻諸生以亂學校者之為害也。

    夫立功名與保身家,二塗○31也;收俊乂○32與恤平人,二術也;並行而不相悖也,一之則敝矣。夫人主與此不通今古之五十萬人共此天下,其芘身家而免籉捶者且三十五萬焉,而欲求公卿大夫之材於其中,以立國而治民,是緣木而求魚○33也。以守則必危,以戰則必敗矣。(《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生員:通過童子試,入學縣、州、府學者,俗稱“秀纔”。

    ②纔俊:纔能卓越之人。

    ③庠序:泛指學校。殷代稱庠:周代稱序。

    ④猷:音yóu,謀劃。

    ⑤場屋:科場,科舉考試之地,代指科舉考試。場屋之文:科舉應試之文。

    ⑥通經:通曉儒家經學。

    ⑦嚚:音yín,愚蠢頑固。訟:爭。逋:音bū,拖欠債稅。頑:愚鈍。

    ⑧病:批評、怨恨。

    ⑨條約:法令條文。

    ⑩騖:奔跑。

    ○11編氓:編入戶籍的平民。

    ○12裡胥:裡長。

    ○13齒:並列。衣冠:縉紳。

    ○14籉捶:亦作“籉棰”,鞭棍抽打。

    ○15設科:確定取士科目。悖:違背。

    ○16關節:行賄。

    ○17勢:形勢。

    ○18武生:武秀纔。奉祀生:供奉祭祀之官。屬:類。

    ○19鬻:買。

    ○20四兇:古傳堯舜時期渾敦、窮奇、檮杌、饕餮四人。

    ○21五經:《五經》指儒家的五部經典著作,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22秀纔、明經:取士科目。

    ○23闕:空缺。

    ○24芘:庇護。

    ○25勞賜:慰勞賞賜。特賜:特別賞賜。

    ○26高祖:漢高祖,劉邦,漢代創建者。

    ○27惠帝:漢惠帝,劉前194~前188年在位。

    ○28買爵:購買爵位。

    ○29復:免除賦稅徭役。

    ○30尚公:尚且公允。

    ○31塗:同“途”,道路、方法。

    ○32俊乂:纔德出眾之人。

    ○33緣木求魚:爬樹找魚,指勞而無功。

    生員論中

    【題解】

    中篇承接上篇分析“請一切罷之”的四種結果:政治清明、百姓困蘇、門戶習除與用世材出。中篇采用總分結構,結構清晰,有理有據,邏輯嚴密。

    【選文】

    廢天下之生員而官府之政清①,廢天下之生員而百姓之困蘇②,廢天下之生員而門戶③之習除,廢天下之生員而用世④之材出。

    今天下之出入公門⑤以撓⑥官府之政者,生員也;倚勢以武斷⑦於鄉裡者,生員也;與胥史⑧為緣⑨,甚有身自為胥史者,生員也;官府一拂⑩其意,則羣○11起而閧○12者,生員也;把持○13官府之陰事○14,而與之為市者,生員也。前者噪○15,後者和○16;前者奔,後者隨;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鋤○17之而不可鋤也,小有所加○18,則曰是殺士也,坑儒也。百年以來,以此為大患,而一二識治體能言之士,又皆身出於生員,而不敢顯言其弊,故不能曠然○19一舉而除之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官府之政清也。

    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鄉宦○20,曰生員,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復○21其戶,而無雜泛之差○22,於是雜泛之差,乃盡歸於小民○23。今之大縣至有生員千人以上者,比比○24也。且如○25一縣之地有十萬頃,而生員之地五萬,則民以五萬而當十萬之差矣;一縣之地有十萬頃,而生員之地九萬,則民以一萬而當十萬之差矣。民地愈少,則詭寄○26愈多,詭寄愈多,則民地愈少,而生員愈重。富者行關節以求為生員,而貧者相率○27而逃且死,故生員之於其邑人無秋毫○28之益,而有丘山之累○29。然而一切考試科舉之費,猶皆派取之○30民,故病民之尤○31者,生員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百姓之困蘇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識之人,而教之使為朋黨。生員之在天下,近或數百千裡,遠或萬裡,語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32,則有所謂主考官者,謂之座師○33:有所謂同考官者,謂之房師○34;同榜之士,謂之同年○35;同年之子,謂之年姪;座師、房師之子,謂之世兄;座師、房師之謂我,謂之門生;而門生之所取中者,謂之門孫;門孫之謂其師之師謂之太老師;朋比膠固○36,牢不可解。書牘交於○37道路,請托徧於官曹○38,其小者足以蠹政○39害民,而其大者,至於立黨傾軋○40,取人主○41太阿之柄○42而顛倒之,皆此之繇○43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門戶之習除也。

    國家之所以取生員而考之以經義、論、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經之旨,通當世之務也。今以書坊○44所刻之義,謂之時文○45,舍聖人之經典,先儒之注疏與前代之史不讀,而讀其所謂時文。時文之出,每科一變,五尺童子能誦數十篇而小變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鈍○46者至白首而不得遇○47。老成○48之士,既以有用之歲月,銷磨○49於場屋之中,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視天下國家之事,以為人生之所以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敗壞天下之人材,而至於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將不成將,夫然後寇賊奸宄得而乘○50之,敵國外侮得而勝之。苟以時文之功○51,用之於經史及當世之務,則必有聰明俊傑通達治體○52之士,起於其間矣。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用世之材出也。(《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政清:政治清明。

    ②困:苦難。蘇:緩解、解除。

    ③門戶:門第、黨派。

    ④用世:為世所用。

    ⑤公門:官府、衙門。

    ⑥撓:擾亂。

    ⑦倚勢:依憑權勢。斷:判定、決定。

    ⑧胥史:亦作“胥吏”,古時官府中掌管文書的小官。

    ⑨緣:趨向、遵照。

    ⑩拂:違背。

    ○11羣:同“群”,聚集。

    ○12閧:古同“哄”,喧鬧。

    ○13把持:掌握。

    ○14陰事:隱秘之事。

    ○15噪:喧嘩。

    ○16和:應和。

    ○17鋤:鏟除、除去。

    ○18加:施予。

    ○19曠然:豁然、無拘束。

    ○20鄉宦:退休還鄉的官吏。

    ○21復:免除賦稅徭役。

    ○22雜泛:明代徭役,零碎徭役。差:差役。

    ○23小民:平民百姓。

    ○24比比:到處、處處。

    ○25且如:假如、如果。

    ○26詭寄:將自己田地偽報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賦役。

    ○27相率:亦作“相帥”,相繼。

    ○28秋毫:亦作“秋豪”,微末之物。

    ○29丘山:山嶽,大。累:憂患。

    ○30派取:分攤收取。之:於。

    ○31尤:惡劣。

    ○32登科第:登科,科舉應考人被錄取。

    ○33座師:明、清科舉中式者對主考官的尊稱。

    ○34房師:明、清科舉中式者對分房閱卷之房官的尊稱。

    ○35同年:科舉考試同科中式者之互稱。

    ○36朋比:結成私黨。膠固:勾結。

    ○37書牘:簡牘書信。交:交回。

    ○38請托:以私事相托付。徧:同“遍”。官曹:官府。

    ○39蠹政:敗壞朝政。

    ○40傾軋:排擠。

    ○41人主:君主。

    ○42太阿:古寶劍名,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干將所鑄造。太阿之柄:權柄。

    ○43繇:古同“由”,自。

    ○44書坊:印刷並出售書籍的地方。

    ○45時文:科舉應試文章。

    ○46鈍:愚鈍。

    ○47白首:年老。遇:機遇。

    ○48老成:年高。

    ○49銷磨:消耗。

    ○50乘:趁。

    ○51苟:假如。功:工夫。

    ○52治體:治國要旨。

    生員論下

    【題解】

    下篇繼而介紹“別為其制”的內容。“廢今日之生員”,“請用闢舉之法,而並存生儒之制”是顧炎武給出的對策,從舉士、任官等諸方面對生員進行考核,以求得真纔實學之人纔。後,顧炎武強調國家官員僅出於取士一途時,應當廣開取士之方,甚至舉薦“不恃諸生之一途”。學未必仕,仕也未必從學中選撥,顧炎武仕與學的觀點較為理性。《生員論》三篇是對明末生員制度的反思,切中時弊,顧氏對現實的敏銳觀察與獨立思考仍然值得我們借鋻。

    【選文】

    問曰:廢天下之生員,則何以取士?曰:吾所謂廢生員者,非廢生員也,廢今日之生員也。請用闢舉①之法,而並存生儒②之制,天下之人,無問其生員與否,皆得舉而薦之於朝廷,則我之所收者,既已博矣,而其廩之學者③為之限額④,略仿唐人郡縣之等:小郡十人,等而上之⑤,大郡四十人而止;小縣三人,等而上之,大縣二十人而止。約⑥其戶口之多寡,人材之高下而差次⑦之,有闕⑧則補,而罷歲貢舉人⑨之二法。其為諸生者,選其通雋⑩,皆得就試於禮部○11,而成進士○12者,不過授以簿尉○13親民之職,而無使之驟進○14,以平其貪躁○15之情。其設之教官,必聘其鄉之賢者以為師,而無隸於仕籍○16;罷提學○17之官,而領○18其事於郡守。此諸生之中,有薦舉而入仕者;有考試而成進士者;亦或有不率○19而至於斥退者;有不幸而死,及衰病不能肄業○20,願給衣巾以老○21者。闕至於二人三人,然後合其屬之童生○22,取其通經能文者以補之。

    然則天下之為生員者少矣。少則人重之,而其人亦知自重。為之師者不煩○23於教,而向所謂聚徒合黨○24,以橫行於國中○25者,將不禁而自止。若夫溫故知新○26,中年考較○27,以蘄○28至於成材,則當參酌乎古今之法,而茲○29不具論○30也。或曰:天下之纔,日生而無窮也,使之皆壅○31於童生,則奈何?吾固曰:天下之人,無問其生員與否,皆得舉而薦之於朝廷,則取士之方,不恃○32諸生之一途而已也。夫取士以佐人主○33理國家,而僅出於一塗○34,未有不弊者也。(《亭林文集·卷之一》)

    【注釋】

    ①闢舉:征召薦舉。

    ②生儒:生員。

    ③廩之學者:廩膳生、廩生,官府供應廩膳的生員。

    ④限額:限定額度。

    ⑤等而上之:以等級往上。

    ⑥約:約計。

    ⑦差次:排列等級次序。

    ⑧闕:空缺。

    ⑨歲貢:由府縣薦舉入學國子監的生員。舉人:鄉試中榜者。

    ⑩通雋:博學多纔之人。

    ○11禮部:官署名,掌祭祀、禮樂等。

    ○12進士:貢士經殿試中舉者。

    ○13簿尉:主簿和縣尉。

    ○14驟進:迅速提撥。

    ○15貪躁:貪進急躁。

    ○16隸:隸屬。仕籍:記載官吏名籍的簿冊。

    ○17提學:官名,掌州縣學政。

    ○18領:治理、管轄。

    ○19不率:不服從、不遵守。

    ○20肄業:修習課業。

    ○21衣巾:秀纔的資格和待遇。老:終老。

    ○22屬:管轄。童生:習舉業而未考取秀纔的儒生。

    ○23煩:苦悶。

    ○24合黨:結黨。

    ○25橫行:依仗勢力跋扈。國中:國內。

    ○26溫故知新: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7中年:隔年。考較:考核。

    ○28蘄:求。

    ○29茲:這、現在。

    ○30具論:詳細討論。

    ○31壅:堵塞。

    ○32恃:依賴。

    ○33人主:君王。

    ○34塗:同“途”,道路、方法。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