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曾國藩謀略大全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市場價】
    148-216
    【優惠價】
    93-135
    【作者】 郭超,馬道宗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成功/勵志  智商/智謀  智謀/謀略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299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0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7529913
    作者:郭超,馬道宗主編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4月 

        
        
    "

    編輯推薦
    曾國藩,中國19世紀下半葉叱咤風雲的政壇人物。他八湖南鄉村的普通秀纔成長為力挽狂瀾的“中興名臣”、晚清“三大重臣之首”。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時至今日,民間還有著“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的說法。更有評論者說:如果以人物斷代的話,曾國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後一人,近代歷史上的**人。這句話從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國藩的個人作用和影響。每天讀一點曾國藩謀略,汲取他做人、為官、處世、識人、治軍等方面的智慧,能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提供可資借鋻的寶貴經驗。 
    內容簡介
    曾國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譽為“官場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導西學,開啟“同光中興”,扶晚清王朝六十餘年而不倒,視為朝廷“中流砥柱”。偉人*雲:“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其影響之大。曾國藩以一介儒生,無權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於湘楚之間,在近代中國發展史上寫下不容抹殺的一筆。他持一定之規,為人、為官、為民、為國,處處體現出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時人推崇的末世聖人,是每個渴望成功者的楷模。研究曾國藩的成功謀略,學習其修身智慧、齊家準則、處世技巧、用人方略、為官之道、治軍韜略,在今天仍不乏現實意義。
    本書以曾國藩的為官歷程為經,以其在官場中所遵循的原則和識人、治軍的技巧為緯,對曾國藩人生謀略中可借鋻的部分進行深入發掘。全書共分五卷,卷一“生平傳略”概述了曾國藩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卷二“成功心法——挺經”總結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成功哲學,分析了其政治和學術思想的形成、發展及演變;卷三“識人秘要——冰鋻”深入解讀曾國藩的識人技巧、用人方略,並介紹了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形成及發展;卷四“治家方略——家訓”運用曾國藩修身齊家的具體事例,全面解讀他繼承先人遺訓、結合自身體會,教導兄弟子姪成人成纔的高妙策略;卷五“傳世箴言——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年所寫家書中的精品,為中國古代家教範本。本書堪稱一部案頭枕邊必備的智謀寶典,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提供寶貴的成功經驗。
    目錄
    第一卷 生平傳略
    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二、肩負重任
    第二章 仕途順暢
    一、平步七遷
    二、貴人相助
    三、言為心聲
    第三章 罵名留世
    一、奉旨團練
    二、“曾剃頭”的由來
    第四章 坎坷湘軍
    一、嶽州城首戰敗北
    二、靖港戰敗,投水自盡第一卷 生平傳略
    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二、肩負重任
    第二章 仕途順暢
    一、平步七遷
    二、貴人相助
    三、言為心聲
    第三章 罵名留世
    一、奉旨團練
    二、“曾剃頭”的由來
    第四章 坎坷湘軍
    一、嶽州城首戰敗北
    二、靖港戰敗,投水自盡
    三、轉敗為勝
    四、九江戰敗,再次自殺
    第五章 官場失意
    一、明爭暗鬥
    二、喪失至親
    第六章 祁門遇險
    一、擔任兩江總督
    二、祁門之災
    第七章 天國瓦解
    一、安慶之克
    二、駐扎江浙
    三、南京之克
    四、李秀成之死
    第八章 剿捻無功
    一、推辭剿捻
    二、攻捻之敗
    三、失敗之由
    第九章 推行洋務
    一、發展造船工業
    二、引進西方文明
    三、創建近代化水師
    第十章 天津教案
    一、奉旨赴津
    二、違心斷案
    三、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第十一章 風燭殘年
    一、再次回任兩江
    二、鞠躬盡瘁,孜孜不倦
    第二卷 成功心法——挺經
    上篇
    一、堅挺——開宗明義,挺為第一
    二、慎獨——人生第一自強之道
    三、明強——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
    四、堅忍——不怨不憂,勿忘勿助
    五、勇毅——戒懼惕厲,以挽回時事
    六、虛心——恭敬厚藏,身為鼎鎮
    七、勤廉——儉可以養廉,勤可以生明
    下篇
    八、推誠——以自立為體,以推誠為用
    九、雅量——言足以興,默足以容
    十、知恥——人所以稍顧體面,冀人之敬重也
    十一、知悔——動心忍性,知悔無咎
    十二、知足——君子之處順境,兢兢焉常覺天之厚我
    十三、仁愛——人能求仁,則萬物同春
    十四、嚴明——法立令行,整齊嚴肅
    十五、峻法——一意殘忍,冀回頹風於萬一
    十六、拂逆——借人之拂逆,磨礪我之德性
    第三卷 識人秘要——冰鋻
    上篇 識人之道
    人纔
    一、識纔——人纔須有操守多條理
    二、求纔——求纔當如鷹隼擊物,不得不休
    三、衡纔——凡人纔高下,視其志趣
    四、養纔——人纔以陶冶而成
    五、用纔——世不患無纔,患用纔者不能適用
    六、德纔——餘謂德與纔,不可偏重
    七、薦纔——不避嫌隙,秉公論列
    八、君子——君子小人,存乎一心
    九、精明——處事以明為第一要義
    將纔
    一、選將——上選將纔,須三者兼全
    二、將德——帶兵之人,須有忠義血性
    三、能戰——治軍之道,以能戰為第一義
    四、奇正——練兵當如八股家之揣摩
    五、嚴格——善將兵者,首重申誡嚴格
    六、忠義——忠義之將,可橫行天下
    七、平淡——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八、軍心——以真心實腸,得士卒之心
    九、評將——衡纔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
    下篇 相人之法
    一、神骨——精神具乎兩目,骨相具乎面部
    二、剛柔——先天種子,五行生克之數
    三、容貌——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
    四、五官——目為面之淵,鼻為面之山
    五、須眉——少年兩道眉,臨老一副須
    六、聲音——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
    七、情態——情態神之餘,常補神不足
    八、氣色——面部如命,氣色如運
    第四卷 治家方略一家訓
    篇一 養心
    一、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二、守靜——神明如日之升,身體如鼎之鎮
    三、進德修業——吾人隻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四、修身五箴——立志居敬,謹言有恆
    五、修身課程——十二條課程,終日惕厲
    六、立志——人能立志,猶如“金丹換骨”
    篇二 學問
    一、為學之道——吾人為學,最要虛心
    二、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缺一不可
    三、作文——修辭以立誠,忌巧言雕飾
    四、求學三恥——無窮受用,來自有始有終
    篇三 居家之道
    一、孝——獨孝友則立獲吉慶
    二、和——和氣蒸蒸而家必興
    三、嚴——治家貴嚴,不嚴之流弊不可勝言
    四、五種遺規——我輩踵而行之,極易為力
    五、八字訣——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岡公為法
    六、三不信——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七、八本三致祥——吾教子弟,不離八本三致祥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摯,則責之愈切
    九、居家四敗——士大夫之家旋踵而敗,根於居家四敗
    篇四 居家五戒
    一、戒驕——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二、戒傲——長傲為兇德致敗之道
    三、戒氣——懲忿窒欲,平抑肝氣
    四、戒涼德——凡人涼薄之德,約有三端
    五、戒忮求——欲求造福,先去忮求
    篇五 交接之道
    一、慎擇友——朋友之賢否,關乎一生之成敗
    二、真意待人——與人交接周旋,須有真意
    三、官場交接 ——凡大員之家,無半字涉公庭
    第五卷 傳世箴言——家書
    篇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歲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篇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廿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道光二十五年八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篇三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正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正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正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道光三十年(庚戌)正月初九日
    篇 四
    年三月(辛亥)初四日
    年三月十二日
    年五月十四日
    年六月初一日
    年八月十三日
    年九月初五日
    年十月十二日
    咸豐二年(壬子)正月初九日
    咸豐二年七月廿六日
    十二日夜在武昌城內發家信
    十三日夜在湖北省城為諭紀澤
    咸豐二年九月十八日
    咸豐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咸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咸豐三年(癸丑)正月十二日
    咸豐四年(甲寅)三月廿五日
    咸豐四年三月廿五日
    咸豐四年四月十四日
    咸豐四年四月十六日夜書於長沙妙高峰
    咸豐四年四月廿一日
    咸豐四年五月初一日
    咸豐四年五月初九日
    咸豐四年六月初四日
    咸豐四年六月初六日
    咸豐四年六月十八日
    咸豐四年六月廿三日
    咸豐四年七月廿七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二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九日
    咸豐四年閏七月十四日
    咸豐四年八月十一日
    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咸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書於武漢穴舟中
    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篇五
    咸豐五年正月初二日
    咸豐五年正月十八日書於江西省城
    咸豐五年三月二十日書於江西省七裡港舟中
    咸豐五年三月廿六日
    咸豐五年四月二十日書於南康城外水營
    咸豐五年六月十六日
    咸豐五年七月初八日
    咸豐五年九月三十日書於屏風水營
    咸豐五年十月十九日書於屏風水營
    咸豐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書於南康府水營
    咸豐六年正月八日白江西南康府水營發
    咸豐六年二月初八日書於南康
    咸豐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咸豐六年八月十八日
    咸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咸豐六年九月十七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三日
    咸豐六年十月初九日
    咸豐六年十月十三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咸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咸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咸豐七年正月十八日
    咸豐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咸豐七年二月初三日
    咸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咸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咸豐七年十月十五日
    咸豐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咸豐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咸豐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咸豐八年正月十一日
    咸豐八年正月十九日
    咸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咸豐八年二月初二日
    咸豐八年二月十七日
    咸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咸豐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咸豐八年三月三十日
    篇六
    咸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咸豐八年五月初五日
    咸豐八年五月三十日
    咸豐八年六月初四日
    咸豐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新堤舟中
    咸豐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武昌撫署
    咸豐八年七月十四日湖口水營
    咸豐八年七月二十日江西省河下
    咸豐八年八月初四日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二夜弋陽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書於弋陽將撥營時發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雙港行營
    咸豐八年十月初三日
    咸豐八年十月十五日
    咸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咸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咸豐九年正月初八日
    咸豐九年正月十三日
    咸豐九年正月二十八日
    咸豐九年二月,大祥前一日
    咸豐九年二月二十三夜
    咸豐九年三月初三日
    咸豐九年三月初八日申刻
    咸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撫州軍中
    咸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咸豐九年五月初六日
    咸豐九年五月十三日
    咸豐九年六月初六日
    咸豐九年六月三十日
    咸豐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湖口發
    咸豐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咸豐九年九月初四日巴河軍次
    咸豐九年十月十八日
    咸豐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宿松軍次
    咸豐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庚申)正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正月十四日
    咸豐十年二月初八日
    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九日
    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篇七
    咸豐十年六月初十日
    咸豐十年六月十九日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八日
    咸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
    咸豐十年八月初七日
    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年十月初四日
    咸豐十年十月初五日
    咸豐十年十月二十日
    咸豐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辛酉日
    咸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初七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咸豐十一年三月三十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初八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初七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初五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十七日
    咸豐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初三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初十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十二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咸豐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年正月十四日
    年正月十八日
    年二月二十一日
    年三月初三日
    年三月初八日
    年三月二十四日
    年三月二十九日
    篇八
    年四月初三日
    年四月初四日
    年四月初六日
    年四月初八日
    年四月十二日
    年四月十四日
    年四月二十四日
    年四月二十五日
    年五月初四日
    年五月初七日
    年五月十五日
    年五月二十日
    年五月二十八日
    年六月初二日
    年六月初八日
    年六月初九日
    年六月十二日
    年六月十四日
    年六月二十二日
    年六月二十三日
    年六月二十九日
    年七月初一日
    年七月二十日
    年七月二十四日
    年七月二十八日
    年八月初四日
    年八月二十一日
    年閏八月初四日
    年閏八月十九日
    年閏八月二十一日
    年九月初一日
    年九月初二日
    年九月初四日
    同日
    年九月初七日
    年九月初八日
    年九月初九日
    年九月十一日
    年九月十三日
    年九月十四日
    年九月十六日
    年九月十七日
    年九月二十日
    年九月二十一日
    年九月二十四日
    年九月二十四日
    年九月二十八日
    年九月二十九日
    年十月初一日
    年十月初三日
    年十月初八日
    年十月十二日
    同日
    年十月十四日
    年十月十六日
    年十月十七日
    年十月二十日
    年十月二十三日
    年十月二十五日
    年十月二十七日
    年十一月初一日
    年十一月初四日
    年十一月初八日
    年十一月初九日
    年十一月十八日
    年十一月十九日
    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年十二月初一日
    年十二月初二日
    年十二月初九日
    年十二月初十日
    年十二月十二日
    年十二月十三日
    年十二月十七日
    附錄 《曾國藩文集》精選
    順性命之理論
    烹阿封即墨論
    送謝吉人之官江左序
    何傅岩先生七十壽序
    送周荇農南歸序
    原纔
    養晦堂記
    湘鄉縣賓興堂記
    《歐陽生文集》序
    聖哲畫像記
    石投水賦
    遠佞賦
    媒體評論
    曾文正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啟超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毛澤東 帶兵如帶子弟一語,最為慈仁貼切。能以
    在線試讀
    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農歷十一月十一日的夜半時分,一個小生命在湖南省湘鄉縣誕生了。
    這個呱呱墜地的乳名為寬一的孩子,就是後來在清代稱為“中興”大臣的曾國藩。他曾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雲,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據說,曾國藩出生的那個晚上,曾國藩的曾祖父,年近七十歲的曾竟希夢到蟒蛇從空中降到梁上,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曾國藩就被人們認為是蟒蛇投胎了。
    據湘鄉縣荷葉塘一帶的人世代口耳相傳的說法,成年後的曾國藩長得和蟒蛇特別像:他眼睛呈三角形,總是像要睡覺的樣子但卻充滿了光澤,中等身材,走路很重,言語遲緩。不僅如此,曾國藩的性格也跟蛇很近似,因為他從小就很有心計,即使是很小的仇恨也記在心中,必定會以牙還牙。嘉慶二十四年下半年,九歲的曾國藩隨父曾竹亭至桂花塘一位姓歐陽的人家中開始讀書。一天,他與主家小孩發生口角,主人疼愛自己的孩子,於是不問青紅皂白,將曾國藩罵了一頓,在那裡當塾師的曾竹亭也連連向主家賠不是。曾國藩把這件事暗自記在心裡,到散學時,偷偷打破了主家的金魚缸底,水干魚死,這纔消了心頭之恨。十二歲時,曾國藩與小伙伴在神王廟裡玩,不小心把神王翻倒在地。曾竹亭為此痛斥了他,還給神王重新裝了金身。為了不讓曾國藩像鄰居小孩一樣嬉遊,曾竹亭帶著曾國藩到六裡以外的九峰山古鑼坪定慧庵去讀書,每天很早出門,很晚纔回來。從此,曾國藩路過神王廟時,常把當做馬騎的竹棍繫上繩子,往神王肩上一放,很生氣地說:“搭幫你,我到山衝裡讀書去了!你一定要看好我的馬,如果我的馬走了,我一定饒不了你!”因曾國藩有著一雙似閉非閉的三角眼,個性內向,把什麼事都擱在心裡盤算,因此,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閉眼蛇”。
    二、肩負重任
    1.寒窗苦讀得“早售”之喜
    湘鄉曾氏,從來未曾出過什麼光宗耀祖之人。到了曾星岡這代,青年時好喫懶做,到處遊蕩,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吾早歲失學”;到壯年,纔好不容易混上了地方士紳的身份,這纔以不做學問為羞恥。因此,他喜歡宴請文人雅士,並感到這是很開心的事情,同時,督促兒子曾竹亭一年到頭辛苦讀書,以期有所成。然而,偏偏這位曾竹亭天生就比較愚鈍,“累困於學政之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已四十三歲,經過了十七次考試纔中了舉,入了縣學。所以,長孫寬一凝聚了祖父輩和父輩光大門第的全部希望。“平生因學而困苦,課徒傳業者蓋二十餘年”的曾竹亭,從兒子八歲起就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無論出門還是睡覺,從早到晚給他講書,耳提面命,如果他不懂就再講,頗有耐心。他對兒子說:“我雖愚鈍,但對你這樣愚鈍的人進行訓告也不會覺得煩的。”這樣的家庭期望,這樣的家庭教育,對寬一而言走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自然是理所當然了。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農歷十一月十一日的夜半時分,一個小生命在湖南省湘鄉縣誕生了。
    這個呱呱墜地的乳名為寬一的孩子,就是後來在清代稱為“中興”大臣的曾國藩。他曾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雲,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據說,曾國藩出生的那個晚上,曾國藩的曾祖父,年近七十歲的曾竟希夢到蟒蛇從空中降到梁上,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曾國藩就被人們認為是蟒蛇投胎了。
    據湘鄉縣荷葉塘一帶的人世代口耳相傳的說法,成年後的曾國藩長得和蟒蛇特別像:他眼睛呈三角形,總是像要睡覺的樣子但卻充滿了光澤,中等身材,走路很重,言語遲緩。不僅如此,曾國藩的性格也跟蛇很近似,因為他從小就很有心計,即使是很小的仇恨也記在心中,必定會以牙還牙。嘉慶二十四年下半年,九歲的曾國藩隨父曾竹亭至桂花塘一位姓歐陽的人家中開始讀書。一天,他與主家小孩發生口角,主人疼愛自己的孩子,於是不問青紅皂白,將曾國藩罵了一頓,在那裡當塾師的曾竹亭也連連向主家賠不是。曾國藩把這件事暗自記在心裡,到散學時,偷偷打破了主家的金魚缸底,水干魚死,這纔消了心頭之恨。十二歲時,曾國藩與小伙伴在神王廟裡玩,不小心把神王翻倒在地。曾竹亭為此痛斥了他,還給神王重新裝了金身。為了不讓曾國藩像鄰居小孩一樣嬉遊,曾竹亭帶著曾國藩到六裡以外的九峰山古鑼坪定慧庵去讀書,每天很早出門,很晚纔回來。從此,曾國藩路過神王廟時,常把當做馬騎的竹棍繫上繩子,往神王肩上一放,很生氣地說:“搭幫你,我到山衝裡讀書去了!你一定要看好我的馬,如果我的馬走了,我一定饒不了你!”因曾國藩有著一雙似閉非閉的三角眼,個性內向,把什麼事都擱在心裡盤算,因此,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閉眼蛇”。
    二、肩負重任
    1.寒窗苦讀得“早售”之喜
    湘鄉曾氏,從來未曾出過什麼光宗耀祖之人。到了曾星岡這代,青年時好喫懶做,到處遊蕩,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吾早歲失學”;到壯年,纔好不容易混上了地方士紳的身份,這纔以不做學問為羞恥。因此,他喜歡宴請文人雅士,並感到這是很開心的事情,同時,督促兒子曾竹亭一年到頭辛苦讀書,以期有所成。然而,偏偏這位曾竹亭天生就比較愚鈍,“累困於學政之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已四十三歲,經過了十七次考試纔中了舉,入了縣學。所以,長孫寬一凝聚了祖父輩和父輩光大門第的全部希望。“平生因學而困苦,課徒傳業者蓋二十餘年”的曾竹亭,從兒子八歲起就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無論出門還是睡覺,從早到晚給他講書,耳提面命,如果他不懂就再講,頗有耐心。他對兒子說:“我雖愚鈍,但對你這樣愚鈍的人進行訓告也不會覺得煩的。”這樣的家庭期望,這樣的家庭教育,對寬一而言走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自然是理所當然了。
    寬一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也就是他五歲的時候就學認字,取學名叫子城,字伯涵。“城”是“成”的諧音,也就是渴望兒子早日成龍。家中聘請陳雁門做子城的啟蒙老師,以《千字文》為讀本。
    曾國藩七歲多時,父親曾竹亭因參加童子試屢試屢敗,便設立私塾,取名字叫“利見齋”,這個名字其實極為俗氣,私塾中授徒十多人。子城從這時起跟著父親學習,一共學了整整八年。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子城九歲,已經把四書五經都讀完了,開始學習時文帖括。他練字時,先後臨摹了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帖,同時也學習了黃庭堅帖。十歲時,弟弟國潢出生了,曾竹亭叫子城寫篇文章,說:“你現在有弟弟了,就以《兄弟怡怡》寫篇文章吧!”子城寫成作文後,曾竹亭高興地說:“文中出現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後你必能守孝悌之道,繼承家業了!”
    道光四年(1824年),曾子城隨父第一次到長沙府參加童子試。一天,他父親的朋友衡陽廩生歐陽凝祉到曾家來做客,見到了曾子城所作的試藝,贊不絕口。曾竹亭請歐陽凝祉出個題當面考考子城,歐陽凝祉叫他吟首詩,詩要以“青雲共登梯”為主題。詩寫成後,歐陽凝祉稱贊說:“這種語氣分明是金華殿中人纔會有!”表示願為子城說媒。不料卻因那些“名門閨秀”嫌曾家地位不夠顯赫而無人問津。歐陽凝祉深覺不安,便移花接木,讓曾子城做了自己的女婿。這位歐陽氏夫人生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少子城五歲,她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撒手人寰。
    道光六年(1826年),曾子城第二次到府應試,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他非常自傲,認為考官張啟庚閱卷不公平,為諷刺考官兩目無光,還特地買了副老花鏡作禮物送給他。
    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子城從衡陽唐氏家塾汪覺庵師處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後,肄業於湘鄉縣的漣濱書院。堂、郭嵩燾、胡林翼、左宗棠、劉蓉、劉長佑等後來都成為了領導湘軍的將領。
    這年,參加甲午鄉試的他中試第三十六名舉人。當時,他已二十四歲。曾子城自五歲開始識字讀書,讀到這時已過了十八九年的光陰,但與他父親四十三歲始入縣學相較,他應該算是“早售”。所以,曾家上下,每個人都歡欣鼓舞,在家裡大擺筵席,接待親朋好友,整整熱鬧忙碌了好幾天。
    2.科舉不順,苦於生計
    清代的科舉考試繼承了明朝的考試制度。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明令廢止科舉制度的時候,其間二百餘年,根本就沒有太大的變化。儒生首先須通過制藝考試,成為可入縣學的生員,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秀纔。在鄉試中登第的秀纔,稱為舉人。通過會試、殿試登第的舉人,稱為進士。進士中隻有進入一甲、二甲者,纔可以進到翰林院中。曾子城經過十八年的苦讀,於道光十三年始入縣學,磨煉了五年之後,纔中試進士。他從識字讀書到開始踏上仕途,耗盡了二十三年的時光。
    曾子城在中試舉人後的當年十一月就起身趕往京城。第二年,即道光十五年(1835年)三月,第一次參加會試的他卻名落孫山。
    然而,擁有很高期望、進取不止的他依然高唱著“匣裡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斲蛟鼉”!正好,這年趕上了皇太後的六十大壽,增加鄉會試恩科一次是慣例,所以第二年還有一次中第的機會。但從湘鄉到北京,來回路上的花銷太大了。曾子城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後,決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參加次年的恩科會試。好在有一所“長沙會館”設在京師,長沙府的應試舉子都住在裡面,所需的花費也不是很多。曾子城在北京居住的一年多時間裡,漸漸開拓了自己的眼界。他除了繼續勤研經史外,又很快地沉醉於唐宋的詩詞和古文。他覺得古文可以任意發揮見解,比起那拾古人餘唾而又縛手縛足的八股文,實在是更有生氣,也更有意義。
    但道光十六年的恩科會試,曾子城再一次與登第無緣。他雖然對此很感失望,但想到自己隻有二十六歲,將來還有的是機會,因此,也就將這一時的挫折看得淡然了。
    發榜後,曾子城立即收拾行裝,搭乘運河的糧船回自己的故鄉了。這時,他身邊的盤費已經所剩無幾。因此路過準寧時,他便借了同鄉、任知縣的易作梅一百兩銀子。但經過金陵的時候,他在書肆中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實在讓他感到愛不釋手,一問價錢,要他身上所有的錢加在一起纔買得起。曾子城心中暗自盤算:從金陵到湘鄉全是水路,既然已經買好了船票,沿途也就沒什麼用錢之處了。而隨身所帶的一些現在穿不著的鼕衣,不如索性當了,就可以把回家的盤費湊齊了。
    於是曾子城當了衣物,傾囊買下了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
    到家以後,父親曾竹亭見他花了上百銀子,卻換回來幾箱書;帶去的衣箱裡也都裝滿了書,獨獨不見了衣服。待他問明緣故以後,不僅沒有對兒子加以責備,反而高興地鼓勵他說:“你借錢買書是件很好的事情,我會幫你把欠款還清的。但希望你要細心研讀,也就不算白費了。”曾子城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從此清晨起床,半夜休息,埋頭攻讀,幾乎一年都沒有出過家門。在他進入翰苑之後,在自訂的十二條日課中,“讀史”仍是其中的一條,並規定說:“嗣後每日點十葉,間斷不孝。”這“間斷不孝”四字,就是因父親六年前說的那句話而起的。
    過了兩年,即道光十八年(1838年),又是三年大比的日子。曾子城家因為償還易作梅的借款而沒有剩餘的錢供子城赴京了,幸虧親戚幫助,借得三千弔錢,纔促成了曾子城的這次出行。
    ……
    P2-3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